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资料讲解
浅论译者的隐身与译者的主体性
反对英 美传统 的归化 , 张异化 的翻译 , 目的是 要发 展一 主 其 种 抵御 以 目的语 文化 价 值 观 占主导 地位 的翻 译 理论 和实
践 。 表 现 外 国文 本 在 语 言 和 文 化 上 的差 异 。 以 二 、 者 主 体 性 译
可谓 “ 忠孝难 两全”l _ _ 。 在韦努 蒂看来 ,翻译 不可避 免地会 受 到种族 中心 主义 的干扰 , 国文本在 被翻 译 的过程 中 , 外 总会被 不 同程 度 的消
言, 而其 他语 言相对 而言 是弱势 语言 , 弱势语 言被 翻译 成 在
强 势语 言 时 , 该 使用 异化 策 略 , 者融 人 到原 作 当 中 , 应 译 译
作就 是透 明的玻璃 。 译者也 就 自然 “ 隐身 ” 。 “ 译者 的隐身 ”这一 概念是 劳伦 斯 ・ 韦努 蒂在 1 9 年 提 95 出的 。 以描 述译者 的地位 和翻译活动 。译 者隐身 ” 用 “ 就是 “ 不 可见 性 ” 是指 当 代英 美 文化 中 , 者 的处 境与 所从 事 的 活 , 译 动, 在译 文 中看 不见 译 者 的痕迹 , 文读 者就 像 在读 原 文 。 译 韦努 蒂认 为 ,不可 见性 ”ivs it)是通过 以下两 个步骤 “ ( ii ly n bi 逐渐形 成 的 : 是译者倾 向于翻译 出 可读性 强的 、 道 的译 一 地 文, 形成 “ 明 的翻译 ” 透 。二是 译人语 文 化 的阅读接 受 习惯 。 “ 明 翻译 ” 很难 做 到 的 , 透 是 因为 一部 作 品不 仅包 括 作者 深
他 以翻译理 论 家与译者 的双重 身份跻 身于翻 译研 究领 域 , 翻译 实践广 泛 , 学术视 野 宽广 , 以称得 上是著 作译作 等 身的教授 可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译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隐身”的,但其实他们也是“现身”的,因为他们的存在和工作对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对译者的隐身与现身进行深入的探讨。
译者的隐身主要体现在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著作者的尊重和忠实。
一位优秀的译者应当以尊重原著为首要原则,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持原著文学作品的风貌和风格。
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做到“不谈自己”,将自己的个人风格和想法尽可能地融入到原著中去。
这种隐身的艺术要求译者有极高的修养和功力,要求他们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能够准确地理解原著的内涵和情感,同时又能够恰如其分地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工作虽然在表面上是“隐身”的,但其实是需要译者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才情都融入其中。
译者的现身则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译作的阐释和介绍上。
优秀的译者不仅仅是把原著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对原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在译作发表后,向读者们作出详细的解释和介绍。
这种现身的工作要求译者具有深刻的文学洞察力和对原著的深刻理解,能够启发读者对原著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这种工作要求译者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传递者,更是文学作品的解说者和传播者,需要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和解读能力。
译者的隐身和现身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隐身工作为他们在译作介绍和解释中的现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做到了尊重原著和忠实翻译,才能够在译后的工作中做到对原著的深刻解读和对读者的深刻启发。
这种“隐身与现身”的艺术成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译者,也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支持。
我们需要对这种“隐身与现身”的工作加以重视和推崇,为优秀的译者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近年来,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接受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这离不开一大批优秀的译者的共同努力。
他们将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各种外国语言,向国际读者介绍和推荐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翻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尤其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更是如此。
翻译工作的本质是通过转换和传递信息实现不同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交流。
作为翻译工作的从事者,译者既可以在翻译过程中保持隐身,也可以选择现身亮相。
本文探讨译者在翻译工作中的隐身和现身两种状态,并分析它们对翻译品质和译者形象的影响。
一、隐身译者隐身译者是指做翻译工作时,不以个人身份或名义出现,只将翻译成果呈现给读者或使用方。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注重的是文字表达的准确性、文化适应性和语言风格,而不太关注读者对译者本人的认知和评价。
隐身译者的工作相对容易保持一定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相对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干涉。
隐身译者的存在使得读者和使用方能够直接获取到翻译内容,他们往往关心的是翻译的质量和可用性,而对翻译过程和翻译者本身并不十分在意。
在某种程度上,隐身译者是一种“匿名服务”形式,他们的工作关注点在于为读者和使用方传递信息并保障传递质量,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气和知名度。
隐身译者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出于客观需要。
在某些场合,译者可能会面临一些政治、商业和敏感性问题,需要通过隐身工作方式来规避潜在的风险和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以确保翻译成果的安全和可靠性。
现身译者是指做翻译工作时将自己的身份或名义公开,承认自己的翻译成果或者发布与翻译相关的内容。
现身译者可能是公司雇员、专业翻译、翻译讲师、辞典编撰者等,他们在发布翻译成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现身译者的存在使得读者、使用方和同行有更多渠道了解和评价译者的能力和价值。
他们可能会在个人博客、专业网站、翻译社区等平台上发布和分享翻译成果,为翻译行业的发展和提高做出贡献。
他们的活跃与否、品牌影响、商业价值等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和获得机会的优劣。
现身译者在宣传和显示自己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译者的人气和知名度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摘要:近年来译者的身份逐步从原有的“仆人说”的传统翻译观,进一步阐释为“隐身说”的论点,而对于译者新的隐身身份人们仍缺乏细致深入的了解。
以往的讨论多集中于翻译主体是谁本身的探讨,而很少有谈到译者的主体性和译者隐身身份的关系,分别知道译者的隐身身份和译者发挥主体性的作用,却不知二者其实是有机的结合体。
该研究为从译者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从如何隐身及隐身的深层原因探讨译者的主体作用,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阐释,以帮助译者更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
关键词:翻译的主体译者身份“隐身说”“透明说”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c)-0228-011 译者在翻译主体中的重要作用1.1 翻译的主体提到谁在翻译就是在问翻译的主体是谁。
目前有两种观点:翻译的单一主体,翻译的多主体论。
无论是哪一种都在论述它或它们是决定翻译效果的主要因素。
其中单一主体体现了译者的绝对地位,诸如读者、原作者、原文、历史背景都成为了译者这一唯一主体的迎合者。
而在翻译的多主体论中,尽管提升了,读者和原作者的翻译地位,但没有译者这一核心桥梁,将很难体现出他们的主体性,因此虽然我们要考虑到读者,作者的主体作用,但译者的核心主体地位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1.2 译者的主体性无论是单一的主体论还是多主体的翻译观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发挥的译者的主体性。
对于译者主体性界定:它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查明建2003)对此,贝尔曼指出:“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立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旦选择,一旦确立,译者也就为自己定了位置,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
(许均,2010,7)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选择恰当的策略和语言表达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神韵。
从“隐形”翻译看译者的主体性 -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所谓 “ 译 者 隐形 ” 用 诺 曼 · 夏皮 罗 ( Norman Sharpiro) 的话说就是 : “ 译文应力求透明 , 以致看 起来不像译文 。 好的翻译就像一块玻璃 , ……应 该永远不会引起读者感到他们是在读译作” 。“ 隐 形” 翻译在西方盛行 、发展一时 , 至今仍有相当的 影响 , 笔者认为也是我国目 前翻译的一个主流 。 它的理论源自语言学派“ 不同表层结构可以转换 成同一深层结构” 的原理 , 表现为基 于语义这一 “ 共同内核” 下的不同语言形式的转化 。 这其中具 有代表性的理论标 准有严复提出的 “ 信 ” 、“ 达 ” 、 “ 雅” , 近代西方奈达提出的“ 动态对等” , 还有钱钟
书提出的“ 化境” 论 。 他们都强调根据一种文本提 供的信息 , 采用通顺策略 , 用另一种语言进行最近 似地表达 。 因此目的语读者读到的是流畅 、 通顺 的语言 , 仿佛原文是由目的语所写 , 即为钱钟书先 生所指出的“ 不因语言语文习惯与原作的差异而 露出生硬 牵强的 痕迹 , 又能 完全保 存原 有的风 味” 。 读者在读“ 隐形” 文本时仿佛是在和原作者 直接交流 , 译者在其中则“ 隐形” 不见了 。 这种“ 透 明” 和“ 隐形” 即是要求译者努力保证译文通顺易 懂 , 译文越透明就越看不见译者的存在 , 原作者和 原文意义就被认为 越可见 。 笔者 认为 , 完全 “ 隐 形” 只是一种极至的想法 , 它原本是在要求译者发 挥最小的主体性 , 将原文语义 、 语用和美学功能 , 或者说是“ 意” 和“ 境” 完全转化过来 。 译者是翻译中的枢纽 , 其作用贯穿整个翻译 过程 。 他对原作作者与原作文本进行阐释 、 转换 与再创造 , 以达到介绍给其翻译实践活动的对象 的目的 。“ 主体性” 是指“ 主体在进行对象性活动 中本质力量的外化 , 能动地改造客体 , 影响客体 , 控制客体 , 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 。 译者在翻 译中的主体性表现为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这是 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与主观创造的发挥 。 同时 , 能动性也要受客体制约 , 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 提 。 因此译者主体性就具体为 , 作为翻译主体的 译者 , 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 对文本主观能动 地重建 、 创造以及操纵 。 这其中包括译者基于某 一目的或主体因素下的翻译题材的选择 , 考虑到
对译者角色——“隐身”的分析
[ 关键词] 隐身; 译者地位; 透明;归化翻译 [ 中图分类号 ] 35 H 1. 9 [ 文献标
看 出这是 翻译 过来 的 。译 文 的基调应 和 原文 的基 调
一
为了使译文流畅 、 通俗易懂 , 泽者总是努力使他 致; 译文要反映出原作者的特点 , 而不能反映译者 们翻译 的文章语言地道 , 可读性强 , 使人们读起来感 自己的特点。 “ 透明” 隐身” 与“ 的完美境界就是 : 译 觉不是 译文 , 而是一篇地道 的原文。为 了使 泽文更 文中不见译者介入的“ 蛛丝马迹 ”原作的精神风貌 , 具有本土气息, 原语 的任何特点都必须被归化 , 就算 纤毫毕现。泽者如何才能达到“ 隐身” 这种至高境界 是原语 自身特有的 , 泽者也要找到对应 的说法。在 呢 ?我们 先来谈 谈 翻译 的原则 。 欣赏一篇翻译 的作 品之后 , 读者了解 了该作品的作 翻译 的原 则 ,又称 翻译 的标准 ,是 指导 翻译 实 者, 并对其文笔给出很高的评价 ,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 践 , 以及评价译文质量的尺度。 8 1 世纪末 , 爱丁堡大 是之所 以这个作品如此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 者 学 历史 教 授 亚 历 山大 ・ 泰 特 勒 ( l adr rsr 译 F・ Ae ne ae x F 也付 出了非 常多的汗水 , 而在这个作 品中也一定能 T tr19 ) 论 翻译 的原则 》 y e,7 1在《 l 一书 中系统地提 出 找到译者的踪迹 , 这时我们会发现一个 问题 。译者 了进 行翻 译 和评判 翻译 标 准 的三条 基本 原则 : 是否要“ 隐身” 于这些作品之中? 1 .译 文 应 完 全 复 写 出 原 作 的 思 想 。 ( A 二 、 者 的“ 译 隐身” 显 身” 与“ t n l t n s o l gv a c mp ee r n c p f t e r sa i h u d ie o l t t s r t o h a o a i 在翻译研究中, 译者的“ 隐身” 始终是热门话题 , ieso eo gn l ok ) d a f h r ia r. t i w 那 么什 么是 “ 身 ” 隐 呢? 评论 家 和 翻译 家诺 曼 ・ 皮 夏 2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 文的性质相 同。 . 罗 ( om nSai ) N r a hpr 曾经 写 道 : 译 意 味 着 “ 造一 ( h tl a d ma n ro rig s o l b fte o 翻 创 T e s e n n e fw t h ud e o y in h 份不 留翻译 痕 迹 的透 明的文本 。理 想 的 翻译作 品 就 smec aa tra a fte o gn 1) a h r ce st to r ia. h h i 如一面玻璃——只有 当玻璃上有瑕疵 , 例如擦痕或 3 .译 文 应 和 原 作 同 样 流 畅 。 ( rnlin A t st a ao 气泡时 , 人们才会发现它的存在。当然 , 上面最好什 so l aea ee s f h r ia o oio . h udh v l t aeo eo gn l mps in) lh t i c t 么都没有。好的翻译应该让人意识不到它是一部翻 根据翻译 的原则 ,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准确地传 译作品。” 当代 的翻译家欧阳桢也 曾指 出, 鉴别翻译 达原文的意思 , 次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作者的 其 的标准应有 三条 : 自明 、 信达 、 透明。所谓 “ 透明” 指 风格 , 但不同作者有不同的写作风格 , 要完全和原文 的是应该让读者透过 泽作看到原著 , 而不应让他们 作者风格一致是不现实的 ,翻译中并不存在真正的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译者的隐身与现身:打开翻译学的一扇门关键词:翻译者;隐身;现身;困境;挑战一、介绍二、翻译者的隐身翻译者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和关注,他们的工作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翻译者的隐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翻译者的身份往往被淡化。
在语言交流活动中,翻译者往往只是一个工具,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常常被忽略。
翻译者常常只是一个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有思想和个性的个体。
2. 翻译者的工作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在社会中,人们常常只关注最终的翻译成果,而忽视了翻译者的工作过程。
人们往往只看到翻译的结果,而忽视了翻译者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
3. 翻译者的能力和贡献往往被低估。
在一些人的眼中,翻译只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替换过程,而不是一个需要深入理解、把握和转化的过程。
翻译者往往被人们所低估,他们的能力和贡献往往被忽视。
翻译者的隐身是一种社会现象,但同时翻译者也有机会现身并获得应有的关注和认可。
翻译者的现身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1. 提高翻译素质和水平。
翻译者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翻译素质和水平来实现自身的现身。
只有具备高水平的翻译技能和专业知识,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2. 倡导翻译文化和翻译价值。
翻译者可以通过倡导翻译文化和宣传翻译价值来实现自身的现身。
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翻译的重要性,才能提高翻译者的地位和形象。
3. 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翻译者可以通过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来实现自身的现身。
只有让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更加畅通无阻,才能让翻译者的工作得到充分的认可和赞赏。
四、翻译过程中的困境和挑战翻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境和挑战,这是导致翻译者隐身的原因之一。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困境和挑战:1. 文化差异。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翻译者需要在这些差异中找到平衡点,以实现准确地翻译。
2. 专业领域。
一些专业领域的翻译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翻译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从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谈起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从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谈起温育仙【摘要】本文主要借用韦努蒂在其<译者的隐身>中的观点,来阐述解构主义思潮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和启?从而对于提高译者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使译者经历了从幕后到幕前,从隐形人到主体的转变,为翻译研究开拓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期刊名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26)005【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解构主义;译者主体性;隐身【作者】温育仙【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忽视了译者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没有给译者正确合理的身份定位。
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在传统翻译观观照下,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随着解构主义思潮在西方的兴起,给翻译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拓宽了研究视野,其中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提高了译者的身份地位,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译者的看法,使其主体性得到彰显,获得应有的评价。
传统的翻译观诸如语文学派、语言学派等在对翻译的认识上将其局限在语言层面上,认为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直以来都将“信、达、雅”奉为圭臬,强调译文应该忠实于原文,“忠实”、“客观”就成了基本准则。
译者在翻译时,面对原文和原作者应该保持绝对的服从,亦即原文怎么说,译文也应怎么说。
译者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应完全客观地尽力将原文在译语中再现出来,在地位上处于附属、从属的位置,自然原作和原作者就是至高无上的。
既然将翻译看成是语言层面的转换,那么长期以来译者就被定位于“仆人”这个传统角色上,是对原作者的忠实的“仆人”。
“这些关于译者形象的比喻,既在一定程度上喻指了翻译的特点和困难,同时也隐含了翻译和译者的价值评价。
[1]”这种传统的“仆人”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对翻译工作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翻译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不仅能够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思想交融,还能够传递信息和知识。
在翻译这一职业中,翻译者往往处于隐身状态,他们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很少能够在翻译作品中彰显自我。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往往需要做到隐身,即将原文中的内容通过翻译技巧和文化理解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保持原作的思想和情感,同时又要尽量消除自己的痕迹,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不到翻译者的存在。
即使翻译者处于隐身状态,但他们的选择、表达和理解还是会影响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因此翻译者的隐身是一种相对的状态。
隐身与现身,是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状态。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将原文中的信息准确传达出来。
而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做到隐身,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原作内容上,尽量不让翻译者自己的声音和影响干扰原作的表达。
在某些情况下,翻译者需要“现身”,即在翻译作品中加入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以提高译文的品质和可读性。
翻译者的现身是一种必要的存在。
因为在一些情况下,翻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和加工,以适应目标语言的语境和文化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对原文进行解构和重构,以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读者的心理和审美需求。
这就需要翻译者在译作中“现身”,表达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感受,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思想和情感。
而在另一些情况下,翻译者需要加入适当的注释和解释,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原文。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同样需要“现身”,以提供读者更多的背景信息和文化参考,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内涵和价值。
翻译者的现身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因为翻译者的现身必须建立在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不能随意加入自己的痕迹和想法,以致偏离原作的真实内涵和价值。
在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在隐身与现身之间保持平衡,既要充分尊重原作的作者和内容,又要适当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一个隐身的存在,又是一个必须现身的实体。
这种隐身与现身的转换,不仅涉及到翻译的技术与艺术,更关乎译者在传递语言和文化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隐身者,译者需要尽量将源语言的文本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文本,尽可能地呈现源语言作者的原意和风格。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需要打破语言和文化的壁垒,消除语言之间的差异和文化之间的障碍,以确保目标语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文本中的内容。
译者必须像一个隐形的中介,不带任何个人色彩地将信息传递给读者,以保持原文的纯粹性和真实性。
译者也必须在某些情况下现身。
当目标语言无法准确表达源语言的含义或者无法与目标语言的文化传统相契合时,译者需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判断力,灵活地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以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
这种现身的方式,既能保持原文的核心意思,又能使译文更加生动和可读。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可能需要以自己的名义出现,并以译者的身份进行作品推广和宣传。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不再是一个隐身者,而是一个现身的文化推广者。
译者需积极地介绍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向读者解释译文的选择和变化,并与作者、读者以及出版商进行交流和合作,以确保作品在异文化环境下得到最大的认同和欣赏。
译者既是一个隐身的存在,又是一个必须现身的实体。
他们以隐形的方式将源语言文本转化为目标语言文本,以保持作品的纯粹性和真实性;又以现身的方式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以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以译者的身份进行作品的推广和宣传,以增加作品在异文化环境下的认同和欣赏。
译者的隐身与现身,是一个在语言与文化传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翻译的重要特征和魅力所在。
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
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摘要:该书是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ernce Venuti)的一本代表作。
作者在书中只追溯了以通顺为目标的“本土化”(domestication)翻译理论以及作者所赞成的“异化”(foreignization)翻译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作者写本书的目的是呼吁对现存占主导地位的本土化翻译理论发起挑战,倡导革新。
关键词:翻译;异化翻译;劳伦斯?韦努蒂一、引言异化翻译理论长期存在但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韦努蒂是异化翻译的倡导者。
这部作品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隐身”,粗略的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探讨了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目前的影响;第二章“标准”,追溯了自十七世纪以来在英语国家中刮起的以“通顺”为标准的翻译理论旋风,探究了徳南姆(John Denham)等作家的作品;第三章“国家”,试图重建“异化翻译理论”传统。
该理论的奠基人有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弗朗西斯?纽曼(Francis Newma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作者认为该理论能够用来对抗目前正处于主导地位的“本土化”翻译理论;第四章“异化”,举出了一个将异化翻译理论用于实践的人物——意大利作家兼翻译家塔尔凯蒂(Iginio Ugo Tarchetti),异化理论是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行为,它与边缘化的语言学以及本国的文学价值建立联系,并以此来挑战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理论;第五章“边缘”,展示了反对“本土化”“通顺”“语言透明”的现代主义者,包括庞德(Ezra Pound)保罗?布莱克本(Paul Blackburn);第六章“相合”,作者通过自己对同时代米兰籍诗人德安吉利斯(Milo De Angelis)作品的翻译为例,为我们展现了另一位传统翻译理论的挑战者——作者本人;第七章“采取抵抗”,嘱咐译者应异化其译本,使异化翻译成为“文化抵制”的手段。
二、该书的主要理论(一)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翻译理论。
译者的“隐身与张扬
译者的“隐身与张扬论文导读:这种译文应向原文无限靠近的观点,在德莱顿(JohnDryden)把译者比作奴隶的喻指中早有反映: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
通过对当代西方译论中有关译者理论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被置于一个多元、动态的系统之中。
译者主体性研究必将伴随着整个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而得以深入。
关键词:译者,译者主体性,西方译论一、译者的隐身韦努蒂(LawrenceVenuti)在他的论著《译者的隐身》(TranlatorInviibility)中,将传统翻译观里译者的身份形象的比喻为隐身,即在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认为理想的译文应该透明得像一块玻璃,让读者感觉不到他是在读翻译作品。
(Venuti,转引自郭建中,2000)这种译文应向原文无限靠近的观点,在德莱顿(JohnDryden)把译者比作奴隶的喻指中早有反映: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
直至泰特勒(A.Tytler)在《论翻译的原则》(EayonthePrincipleofTranlation)一书中提出的翻译三大原则:传达原作思想、复制原作风格、显现原作的流畅(陈德鸿,张南峰,2000:9),也无非是这一观点的重复,目的是要令译文读者如原文读者般理解得清楚透彻,感受得深切热烈。
二、面向译语系统的翻译研究:翻译研究经历了一个由以原著为中心(ource-te某toriented)到以译语为中心(target-te某toriented)的过程转变。
例如法国学者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Berman)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并认为翻译研究必须以译者为主体和基本出发点。
自1990年苏珊巴斯内特(SuanBa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Lefevere)在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lation,HitoryandCulture)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问题,翻译研究便首次开始摆脱译作与原作二元对立的封闭、静态的体系,进入语境、历史和文化等宏观动态的境地,探讨影响整个过程的操控因素。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译者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他们时而隐身于文字之间,时而现身于翻译作品之中。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隐身与现身始终如影随形,如同一场无声的舞蹈,时而轻盈飘逸,时而沉稳坚定。
让我们来探讨译者的隐身。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常常在背后默默地劳动,将原文中的思想、感情和文化转化为另一种语言。
他们不张扬自己的存在,而是默默地为作品赋予新的生命和意义。
这种隐身并不是因为译者缺乏自信或者自我意识,而是因为他们明白,翻译的真正意义在于为读者呈现一部新的作品,而不是展现自己的功力和智慧。
译者的隐身也体现在他们对原著的尊重和谦逊之中。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和意义,同时还要尊重原著的声音和风格。
这就要求译者在隐身的做到不过多地插入个人的情感和意见,而是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风采和韵味。
这种隐身不是因为译者缺乏主见或者创造力,而是因为他们懂得,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服从原著的意志和风格,而不是过多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译者的隐身并不意味着他们永远不会出现在作品中。
相反,译者的现身也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译者的现身体现在他们对作品的精准把握和深刻理解之中。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将原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原著的力量和美感。
这就要求译者在现身的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感觉,通过精准的文字选择和灵活的语言表达,为作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与此在信息爆炸和文化碰撞的时代背景下,译者的隐身与现身也体现了他们对文化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作品的专注和用心。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声音和信息的时代,译者在隐身的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以保持对作品的敏感和洞察力;而在现身的时候,也需要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情感,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和意义。
这种隐身与现身,使译者不断地走向文化的深处,探寻其中的美丽和真理,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翻译者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翻译使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成为可能,为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翻译者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重要的是传递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他们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读,然后将其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
翻译者的工作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文化洞察力。
翻译者是文化交流中的中介者和传播者,他们的工作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翻译者的工作在文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们的存在却常常在隐身的状态中。
翻译者的工作往往被边缘化和忽视,在公众视野中不够突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只看到作品的译文,却忽略了背后辛勤劳动的翻译者。
许多人甚至认为翻译只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对翻译者的工作缺乏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翻译者常常处于一种被忽视和边缘化的状态中,他们的付出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
翻译者的隐身状态不仅表现在公众视野中,也体现在翻译本身的过程中。
翻译者在工作中通常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风貌和风格,以保证译文的精准和质量。
他们往往需要将自己隐身于译文之后,以保持原作的味道和文化内涵。
翻译者需要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的存在几乎是透明的。
这种隐身状态既是翻译工作的特点,同时也是翻译者的一种境遇。
翻译者的隐身状态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毫无价值。
相反,翻译者的工作对于文化传播和交流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翻译者的存在和工作,尊重翻译者的劳动成果。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关注翻译者的工作,加大对翻译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
除了隐身之外,翻译者也有现身的权利和需求。
在翻译工作中,翻译者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现身,展现自己的翻译理念和思想。
翻译者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者,他们也是文化传播者和交流者。
译者“隐身”及其主体地位
译者“隐身”及其主体地位作者:俞丹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0期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劳伦斯·韦努蒂的异化翻译和译者的隐身理论,探讨译者的显身及其主体性。
隐身最初被作为译者的职业操守提出,但是在现实中,显身才是译者的真实存在状态,是译者的本质属性。
译者的隐身或“归化”的翻译策略表现出用目的语的语言规范来看待并扭曲原语言文化,是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体现。
此外,译者的多重身份及其为翻译付出的努力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隐身;显身;主体性;异化翻译;归化翻译一、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和译者隐身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中提到,译者的“隐身”(invisibility)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一种透明、流畅、通顺的翻译策略,使读者读译文的感受与读本土作品一般,看不到译者的参与和存在。
译者的“隐身”是通过两个方式逐步形成的:一是译者倾向于翻译出可读性强的,地道的译文,形成通顺、流畅、透明的翻译;二是用目的语的语言规范来看待并扭曲原语言文化,即传统的“归化”翻译,是一种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殖民关系。
因此,韦努蒂提出了“异化”翻译理论,重视语言差异,体现文化差异,以此抗衡在翻译活动中目的语的种族主义中心。
二、译者的身份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和中心,译者却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被喻为“舌人”、“施暴者”、“叛逆者”等,甚至是“二主一奴”中的奴隶。
翻译活动具有复杂性,译者扮演着多重身份,即读者,作者,创造者和研究者。
首先,译者以读者的身份阅读原作。
对于原作来说,译者也是读者,又不同于普通读者。
普通读者只需对作品有大致的了解和把握,而译者因有其特定的目标需要对作品有透彻完整的理解,承担着传达原作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译者是译本的作者,以作者的身份再现原作,虽然不需要像原作者那样选取素材、谋篇布局和进行构思,但他所思考的问题,所描述的对象应该与原作者毫无二致。
接着,译者还是创造者,因为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转换,其中蕴含着译者的创造性劳动,且不亚于甚至高于原作者的创造性劳动。
从译者“隐身”与“显形”看译者的主体性
j e c t i v i t y . he T t r a n s l a t o r ’ 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w i l l n o t b e r e s t r a i n e d o r
王晓蕾
(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 学院 云南・ 昆明 6 5 0 5 0 4 )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 9
摘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4) 2 0 — 0 0 9 9 — 0 2
பைடு நூலகம்
要 随 着 “ 译 者 隐身 ” 概 念 的提 出 . 很 多人 将 译 者 “ 可 见
wi l l a n a l y z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 S” v i s i b i l i t y ”
a n d”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 . S O a s t o e x p l a i n t h a t b o t h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 S “ i n -
” Vi s i b i l i t y ”/ / Wa n g Xi a o l e i
( N i d a ) 认 为译 文语 言必须体现“ 自 然与通俗” 原则 , 并援引三
译者的隐身与显现
译者的隐身与显现作为语言媒介的翻译者,他们应该是透明的,他们的目标是更好地传递原文的意思。
他们把自己隐藏在文字背后,只关心信息的传递而不吸引注意力。
在社交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翻译者的存在常常会变得明显。
翻译者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是如何保持透明和不显眼,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
一方面,翻译者在多数情况下存在于原文作者的阴影之中,他们的工作往往未被人注意到。
这可见于文学、电影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中。
经常听到人们对译者产生质疑,甚至会否认他们的存在。
在观看外语电影时,很少有人关注到字幕背后完成这一工作的翻译者。
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字幕变成了透明的,不再被人们注意。
这种隐形的特征也造成了不少问题。
因为翻译者通常隐藏在幕后,他们在传递信息上有很大的权力。
他们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文化背景和个人观点来解读原作。
这也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来对原文加以修饰和塑造。
这种权力的运用也容易引起争议。
有时,翻译者可能连自己也陷入了“我是传递者还是创作者”的困惑中。
他们是否应该尽可能忠实于原文,还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去进行调整,这是一个需要非常谨慎的问题。
翻译者的存在和角色模糊不清,使得他们不仅需要具备熟练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具备跨文化理解和批判能力。
翻译者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工作获得显眼和重要性。
在一些语言和文化环境中,翻译者被视为“代表”和“桥梁”,他们连接起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沟通。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英语翻译成其他语言的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翻译者的工作为文化之间的不同背景和价值观之间的对话提供了可能性和机会。
这种突显的角色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翻译者在接受高度关注的也承受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他们需要保持敏感,准确地传达信息,并避免可能的误导和错误。
这就需要翻译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语言素养,以及对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敏感性。
翻译者的“隐士”和“明星”身份相互交错,使得他们的工作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会。
他们需要在信息传递中保持透明,又要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隐身”及主体性研究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隐身”及主体性研究作者:程玉姝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10期文/程玉姝【摘要】通过对译者“隐身”现象的分析研究,以及传统与现代翻译观念的差异性对比,对当代的翻译定义与本质进行了阐述,分析研究了译者主体性地位的确定,这对于正确理解译者“隐身”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以及提高译者地位和作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翻译;译者;隐身;主体性【作者简介】程玉姝,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外国语系。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推动了80年代对设计风格进行探索的“解构主义”理论的产生,进而对翻译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翻译理论界将翻译不再视为在语言层面之间的转换,而是提出了要更多地结合读者、译者的主观认知性和他们所存在的客观环境去重新研究翻译的观点,进而推动了翻译界对译者“隐身”现象的重新审视和对其主体地位给予确定的研究。
一、传统翻译观念下的译者“隐身”现象和原因分析1. 译者“隐身”现象。
劳伦斯·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是在基于解构主义理论下对翻译思想的全新阐释,一度成为国际翻译界的热门研究话题。
在该书中,首次提出译者“隐身”的概念,其形象地比喻译者有如“隐身”,即“不可见性”,其所指的含义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加入自己的理解、主张,在失去译者个性化表现的基础上,一切要忠实于原文的原始风貌,让读者充分体验到原文的原汁原味,使读者感受不到是译文而是原文,且在文中丝毫看不到译者的痕迹。
与“隐身”相对应的就是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倡的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存异,提倡“异化”翻译策略,反对以译出语文化为主导的归化翻译策略。
2.译者“隐身”现象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历史现实合理性。
上述韦努蒂指出的译者“隐身”现象,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历史现实合理性,主要是受到当时所处时代局限性的深刻影响,因而该阶段时期的翻译也有着特定的特点。
早期人类对作品的翻译,主要是对经文的翻译,译者在出于对经文的崇拜心理下,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字字对应,措辞力求与原文最大化接近,在内容上不敢擅自添加或删减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
者的隐身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
摘要:近年来译者的身份逐步从原有的“仆人说”的传统翻译观,进一步阐释为“隐身说”的论点,而对于译者新的隐身身份人们仍缺乏细致深入的了解。
以往的讨论多集中于翻译主体是谁本身的探讨,而很少有谈到译者的主体性和译者隐身身份的关系,分别知道译者的隐身身份和译者发挥主体性的作用,却不知二者其实是有机的结合体。
该研究为从译者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从如何隐身及隐身的深层原因探讨译者的主体作用,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阐释,以帮助译者更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
关键词:翻译的主体译者身份“隐身说”“透明说”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3791(2014)12(c)-0228-01
1译者在翻译主体中的重要作用
1.1翻译的主体
提到谁在翻译就是在问翻译的主体是谁。
目前有两种观点:翻译的单一主体,翻译的多主体论。
无论是哪一种都在论述它或它们是决定翻译效果的主要因素。
其中单一主体体现了译者的绝对地位,诸如读者、原作者、原文、历史背景都成为了译者这一唯一主体的迎合者。
而在翻译的多主体论中,尽管提升了,读者和原作者的翻译地位,但没有译者这一核心桥梁,将很难体现出他们的主体性,因此虽然我们要考虑到读者,作者的主体作用,但译者的核
心主体地位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1.2译者的主体性
无论是单一的主体论还是多主体的翻译观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发挥的译者的主体性。
对于译者主体性界定:它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查明建2003)对此,贝尔曼指出: “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立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旦选择,一旦确立,译者也就为自己定了位置,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
(许均,2010,7)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选择恰当的策略和语言表达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神韵。
而译者自身的水平,也决定了译本的质量。
对此,袁莉提出了以译者为基点(中介)、直接与另外三极,即原作、译作和世界(包括译入语读者)发生关系而构成的新的诠释循环图式,进而明确指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也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
”因此无论从翻译译者主体的地位上,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上,都能体现译者的主体性。
2译者的“隐身”和译作的“透明”
正是由于“仆人说”被广泛的传播与认同,“隐身说'”与
“透明说”便水到渠成般进入了翻译者的视角,和仆人说一样,在“隐身说”中译者也是没有太高的地位,其实译者的隐身便是出于地位的底下。
美国现代翻译家温伯格( Weinberger)抱怨说,自己的翻译作品虽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读者,但译本的封皮上却没有自己的名字,因而不过是个无名英雄。
对此钱钟书先生也对此做出了解释:“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向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
这无疑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因为一方面他指的是要让译文向目的语靠拢,而另一方面用要让译文向原语靠拢。
在译者“隐身”的情况下对于译作透明的理解,翻译家们各执一词。
2.1译文的透明与归化和异化
有的翻译家对透明说的理解为翻译中不要留译者的主观色彩,不要留译者的个性,因此在翻译中他们一切以原文为依归,试图调动一切手段,努力把原文德形式价值与精神风韵都“原汁原味”地传达给目的语的读者在理论上便有了“异化”说和“克己论”。
而对另一些翻译家他们理解的“透明”,着重译文中不留生硬牵强的痕迹,让译文读上去不像译文,换句话说就如傅雷一直强调的“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而要做到译文仿佛是原作的写作,译者则不得不“以纯粹的母语”去处理原作中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避免“翻译腔”于是在理论上,便导向了译者在语言转换的“创造”性在翻译实践上,将原文“化为我有”以译文
的“归化”为最终目的。
(许均,2010,7)
更多的翻译家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下的隐身或透明的说法。
在实际应用中也更为普遍。
这就像是拿一透明的玻璃,你更希望看到的是玻璃后面的世界。
归化法的采用便是让译文向目的语靠拢,归化的透明说体现在两方面:
(1)通顺。
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无生词,易懂。
这也体现出以目的语为导向,让读者能够读懂疑译文的目的而体现的隐身的一种翻译策略。
(2)强势文化的植入。
用目的语的语言来看待原文,为了贴合目的语硬要再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词曲原语言文化,他凸显了一种强势文化的植入。
例如:给英国人译“您
吃了吗?”仅仅用一句“Hello ”来代替又怎么能体现在汉语中人与人的一种亲近的感情呢?但为了遵从目的语为导向的原则,我们也只能用“ Hello”来译“你吃了吗?”
Don't you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if I let my hair grow out ?(海明威《雨中猫》)
如果翻译成“要是我把头发留起来你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吗?”那么它就保留了英语中即原语特有的否定前移。
尽管读者能读的懂但内心不免有些感觉很奇怪,因为在汉语中平时我们并没有过多的使用否定前移的句子。
而归化翻译则译为“要是我把头发留起来你觉得好不好?”就使得读者更加觉得亲近自然。
如同一篇汉语的文章,没有生涩的感觉产生。
而译者主动的选择归化的翻译方
法减少译文的陌生感,使译文表达更贴近原文,是基于译者的经验,水平和思考后主体性的一种表现。
2.2 “隐身说”与“透明说”的深层原因
产生“隐身说”与“透明说”的深层原因是基于不希望读者
认为是译文的心态。
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办法,其实都是译者不希望读者感到是翻译作品的表现。
(石永浩,2009),就像一部电影的拍摄,没有哪个导演希望观众觉得拍的不是真实的,都尽量用各种技巧是观众相信影片的真实性,让观众与影片产生共鸣。
同样的,隐身的身份,是译者主观上的一种做法,换句话说并不像曾经的“仆人”身份那样,译者不得不忠实于读者和作者两个主人。
原来的退居幕后是因为自己地位的卑微,而现在的退居幕后或隐身更像是翻译这场戏的导演,虽然自己并没有露脸的机会,但翻译作品本身便体现了译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
是译者主动的选择,译者的主体性确定了译者隐身的这一身份。
3结语
基于译者主体性的作用,阐明译者的身份由“仆人说”转向“隐身说”过度,要想做到译文的透明,大多采用“归化的” 翻译策略,同时阐明隐身说是基于译者不希望读者认为是译文的心态。
进而帮助译者理解自己的身份及作用,采用的主要翻译策略,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尤J]•中国翻译,2004(3): 12-18.
[2]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许均.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