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方言普通话词汇词义差异论文

合集下载

【文化全州】浅析全州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文化全州】浅析全州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文化全州】浅析全州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摘要]全州方言有其鲜明的词汇特点。

本文试图从词形、词义方面考察其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揭示全州方言词汇的特点。

[关键词]全州方言普通话词汇比较全州县位于广西省东北部,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全州方言属于湘语娄邵片,与普通话词汇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笔者试从词形、词义方面来考察两者之间的差异,试图从中归纳出全州方言词汇的特征。

一、词形的差异主要分析全州方言与普通话义同形异的词语,主要从音节数量、构词语素两个方面来分析。

(注:括号内为普通话词汇)(一)音节数量不同1.全州方言的单音节词,对应普通话的双音节词。

例如:禾(水稻)、蓬(蓬松)、垱(地方)、蒙(遮盖)、猛(糊涂)等。

2.全州方言的双音节词,对应普通话中的单音节词。

例如:虾公(虾)、巴巴(肉)、井眼(井)、心肝(核)、把拱(蒂)等。

3.全州方言的双音节词,对应普通话的多音节词。

例如:打倒(往回走)、洋芋(马铃薯)、满崽(小儿子)、媳妇(儿媳妇)等。

4.全州方言的三音节词,对应普通话的双音节词。

例如:檐老鼠(蝙蝠)、媳妇娘(新娘)、扯卵谈(胡扯)、秧蚂拐(蝌蚪)等。

(二)构词语素不同1.构词语素与普通话完全不同的词语。

例如:剥丝(蜘蛛)、早马(蝗虫)、禾仙(稻穗)、虫线(蚯蚓)等。

2.构词语素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例如:天河(银河)、洋油(煤油)、插田(插秧)、海椒(辣椒)等。

3.构词语素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例如:闹热(热闹)、鸡公(公鸡)、气力(力气)、欢喜(喜欢)等。

4.词缀十分丰富。

前缀有“梆”“拉”“令”“捞”“崭”“壁”“焦”,不能独立成词,表示被修饰词的程度高,相当于普通话的“很”。

如:梆紧(很紧)、拉粗(很粗)、令脆(很脆)、捞轻(很轻)、崭新(很新)、壁淡(很淡)、焦湿(很湿)等。

后缀有“脑壳、把子”等。

“脑壳”指人,含贬义,如:猪头脑壳(比喻特别笨的人)、木头脑壳(比喻脑袋不开窍的人)。

山西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

山西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

山西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山西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摘要:文白异读首先分为文读和白读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的差别表现在声韵调的不同。

文章分别从声母和韵母两方面讨论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

因孝义方言中声调的文白异读不成系统,本文不作讨论。

通过青少年与中老年两代人的文白系统的比较,研究孝义方言文白异读的历时发展。

研究发现,孝义方言中的声母和韵母系统越来越接近普通话。

关键词:孝义方言文白异读发展趋势孝义市坐落于山西省中部,位于吕梁山东麓,晋中盆地东南隅。

孝义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在一定程度上受吕梁片的影响。

文白异读是山西方言中的一种重要的语音现象,因而孝义方言在文白异读上也表现出相当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孝义方言以旧城话为代表,本文讨论的孝义方言指的是孝义旧城话,主要通行于孝义旧城区内以及旧城区周边的一些村镇。

①一、孝义方言的声韵调下面所列的声韵调,依据孝义旧城区里中老年人的口音。

(一)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在内)p巴比盆② pʰ怕皮普m马米摸t多杜甜tʰ泰图帖n那南挨l啦里录ʦ灾座瓷ʦʰ茶刺出nz暖腻女s砂私柴z软如褥tʂ照治迟tʂʰ抽池吃ʂ烧手湿ʐ染柔日ʨ加居拳ʨʰ且期切ɕ小限歇k 钢官国kʰ开库哭ŋ 爱岸恶x厚黄咸Ǿ而义王愚说明:1./n/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是[n],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是[ȵ]。

2./nz/是带有舌尖摩擦的鼻塞擦音,与同部位的鼻音声母n相对立,如“挠”꜂nᶻao≠“铙”꜂nao,“女子”꜂nᶻu ʦə(女孩子)。

3.舌尖后音tʂ tʂʰʂ发音部位一般较前。

4.舌面音ʨʨʰɕ发音部位要靠后些。

(二)韵母:42个ɿ支匙翅i比体希u母腐土y句举院ʅ知池世a马拉茶ia家虾爷ua耍瓜花ya哕曰横ᴇ坡者贺iᴇ野写编uᴇ躲锁火yᴇ全靴元多糕占u播狼汤ər而尔二ai排来海iai街介界uai帅乖坏ei贝彩美uei水费鬼aɔ宝桃早iaɔ彪敲教yɔ表小浇ou头手后iou丢牛又aŋ班担康iaŋ天见想uaŋ短关万yaŋ卷权元əŋ本朋狠iŋ冰民信uŋ东中文yŋ穷用勇aʔ八答瞎iaʔ百麦甲uaʔ捉刷袜yaʔ觉角握əʔ木吃黑iəʔ笔力一uəʔ读突入yəʔ局药月(三)声调:5个(轻声除外)③平声11 刚尊开天婚飞穷平时扶人云上声312 古纸袄口丑草好死粉女老武去声53 近段厚盖菜送备大饭岸闰漏阴入2 急笔曲七识惜桌各尺发纳福阳入311 月直入局食杂读合白舌学罚二、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文白异读是指意义上有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读音,具有相同的来历,即在《切韵》系统里具有完全相同的音韵地位(张振兴,1989)。

汉语方言词汇语义比较研究

汉语方言词汇语义比较研究

汉语方言词汇语义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汉语方言词汇语义比较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各地汉语方言的词汇语义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不同方言区的词汇进行比较研究,本文期望揭示出方言词汇在语义上的共性与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反映了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它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信息。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各地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语音、语法上,更体现在词汇和语义上。

因此,对汉语方言词汇语义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汉语方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汉语方言词汇语义进行比较研究。

我们将对各地汉语方言的基本词汇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其在语义上的共性和差异。

我们将结合历史文献和语料库数据,探讨方言词汇语义的演变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

我们还将关注方言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分析它们如何反映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通过对汉语方言词汇语义的比较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汉语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科学依据,为汉语方言区的文化交流和理解搭建桥梁。

我们也希望这项研究能够为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汉语方言分区及其特点汉语方言,作为中华语言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汉语方言的分区及其特点,不仅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了解各地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重要窗口。

汉语方言的分区,主要依据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划分。

按照学界通常的划分方法,汉语方言大致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

这七大方言区下,又细分出诸多次方言和土语。

北方方言,也称为官话,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其特点是语音较为统一,词汇和语法与普通话较为接近。

吴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等地,以其独特的语音和词汇著称,如“阿”作为人称代词的使用。

正文

正文

一、引言(一)平遥县简介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归属于晋中市,距离山西省省会城市太原较近。

现共有14个乡(镇)政府和4个城中社区,270多个自治村,地域覆盖面积为1260平方千米,常年居住人口大约在49万左右。

界与北纬37°12'至37°21'之间,东经112°12'至112°31'。

平遥县交通比较方便,公路、铁路运输发达,特别是这两年高铁的建设,更是极大地方便了平遥与外地的交流,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汾河也流经平遥,有利于农田建设。

境内90%多的人口是汉族,当然,也不乏有一些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为新疆回族、云南苗族、傣族人口。

平遥历史长达2800多年,城内南大街依旧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古色古香,与云南丽江古城合称为“姊妹城”。

在每年的9月下旬会举办国际摄影大展,国内外顶级摄影师都会带其优秀作品前来参展。

县内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旅游业,主要旅游景点有古城墙、日升昌票号、平遥县衙、同兴公镖局、城隍庙、双林寺等。

近年来,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印象平遥》的演出成为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平遥煤化厂业、教育事业发展也较好。

根据有没有入声以及古四声在现代方言的演变,山西省境内的方言分为7片,其中,平遥方言属于山西方言的并州片,是全国保留汉代文化语言最为丰富的县城之一。

县内各地区的语言略有差异,东南与西北乡由于受邻县的影响,差异大一些,但总的来说比较一致。

此次研究的重点对象是平遥古城城区居民的方言,以古陶镇一带的话为代表。

(三)山西方言及平遥方言代词研究概述自打晋语从北方话中被分离出来,晋语研究被提上了日程,关于山西方言的研究著作不断涌现,如《晋方言语法研究》、《现代晋语的研究》。

著名学者有山西大学中文系教授乔全生、中国前语言学学会会长侯精一等。

《山西方言调查报告》的出版,足以证明山西方言的研究已经去得了巨大的成果。

当然,其中对山西方言代词的研究也不乏少数,有选取某一个方言点进行代词研究的,有选取方言代词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有选取方言代词的某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

【二年级作文】普通话VS方言_650字

【二年级作文】普通话VS方言_650字

【二年级作文】普通话VS方言_650字普通话VS方言普通话有其独特的优势。

普通话是一种统一的语言,它能够让人们进行更有效的交流。

无论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在普通话的交流中都能听懂对方的意思。

普通话被普遍使用,很多媒体、文化活动、商务交流等都采用普通话作为沟通的工具。

掌握普通话可以给人在就业和社交方面带来很大的便利。

普通话是汉字的官方发音,通过掌握普通话,人们能够更准确地读写汉字。

方言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方言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它是一个地区的独特标志。

方言让人们能够保持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方言是一种亲切和亲密的交流方式。

在方言的交流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亲切的情感,这是普通话所无法取代的。

方言是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体现。

方言的存在丰富了汉语的音韵变化和词汇选择,使汉语更加丰富多样。

对于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个人认为应该既注重普通话的推广,也尊重和保护方言的使用。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的语言,应该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和学习。

方言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世人的保护和传承。

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方言,以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

我们还可以在日常交流中,保留并使用方言,让方言在生活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普通话和方言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普通话能够促进全国范围内的交流和统一,而方言是一种地区的独特文化表达方式。

在保护和传承方言的我们也要提倡更多的人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以促进全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普通话和方言可以相互补充和发展,共同推动汉语的繁荣和发展。

平遥方言普通话词汇构词差异论文

平遥方言普通话词汇构词差异论文

平遥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构词差异山西平遥方言词汇与普通词汇固然有不少相同之处,却也存在着一些差别,这不仅表现在一般词汇上,也反映在基本词汇中。

在山西平遥,有很多地方管“洋白菜”叫“灰子白”、管“油条”叫“麻叶儿”,管“头”叫“得老”、管“儿子”(或男孩子)叫“小子”……,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有一些不同的叫法和说法。

学说普通话,如果不把这类方言色彩很浓的词换成相对应的普通话词,就会使人听不明白,引起一些误会。

因此我们不仅要学好普通话语音,还要学好普通话词汇。

下面就山西平遥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构词差异讨论一下。

平遥方言与普通话在构词方面的差别主要指由于构词词素不完全相同、词素数目不同、词素结合次序不同及构词格式等不同所造成的词形差别。

山西平遥方言和普通话在构词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同一个词,山西方言和普通话的构词词素不完全相同。

平遥很多地方,管“打雷”叫“响雷”,管“窗户”叫“窗子”,管“冰棍”叫“冰糕”,管“故意”叫“专意”或“专故”等等。

同一个词,山西方言跟普通话的词素数目不同。

这主要反映在单复音词的差别上。

这一点平遥方言比较突出。

例如平遥话管“眼睛”叫“眼”,管“大雁”叫“雁”等。

跟普通话比较,山西平遥方言的单音词要多一些。

山西平遥方言有些单音词在普通话中不能单用,只出现在书面语中或作为构词成分。

如“寡”在普通话中不单用,指只出现在“沉默寡言”、“寡不敌众”、“寡妇”、“寡人”等词语中;在山西平遥能单用,如“他那人可寡了”,在这里“寡”的意思是“言谈无味,性格孤僻”,又如“憨”字在普通话中也不单用,只能作为词素出现在“憨厚”、“憨笑”、“娇憨”、“憨直”等词中,山西平遥很多地方单用,如可以说“这个娃可憨了”。

“耐”字也如此,平遥话单用指“器物结实耐用”,可以说“这双鞋不耐”而在普通话中“耐”不能单用,只出现在“耐心”“忍耐”“耐穿”“耐用”“耐久”“耐劳”等词中。

构词词素相同,结合次序不同。

普通话说“蔬菜”,平遥话叫“菜蔬”,普通话“黄昏”,平遥话叫“昏黄”,普通话说“要紧”,平遥话说“紧要”……。

平遥方言

平遥方言

〔内容提要〕本文对平遥方言中的成语的特点作了简单的分析,并搜集了大量的平遥方言成语,对其释义。

每一成语都放在相应的例句中说明其使用的语境,目的是想尽可能地保存一些平遥方言的珍贵资料,以备方家深入研究之用。

壹概说平遥方言中的词语十分丰富,其中四字词就十分丰富,其作用和普通话中的成语差不多。

笔者是平遥人,平时收集了大量的平遥方言词语。

现将收集的部分成语(以四字格为主)作一诠释,以备方家闲拈之用。

本文记载的是平遥县北部王家庄一带的方言,收词以当地老百姓的口语为主。

平遥方言成语具有如下特点:一意义相对完整。

平遥方言成语的意义和普通话成语的特点一样,具有相对的整体性。

即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它的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有其特定的整体意义。

如:“红黑蓝青”,不是指四种颜色,而是指“人得病或挨打后身上出现的红一块紫一块的瘢痕”。

二结构相对固定。

平遥方言成语的结构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即整个结构一般不能随意变动。

如“虚龙诈虎”不能调整为“诈虎虚龙”,“实塌咽喉”不能改为“实塌嘴巴”。

平遥方言成语的结构形式以“四字格”为主要形式,与汉语普通话的成语结构一致。

本文所收集的成语98%以上是四字格,只有少量的其他形式,其他形式有“三字格”、“五字格”、“八字格”等。

如,“黑抹林”、“囔死经”、“环环扑落落”、“懒折腰脊骨”、“厮离不得厮见不得”。

三带有很浓的口语色彩。

平遥方言成语带有很浓重的口语色彩,因为这些成语主要运用在当地老百姓的口语中,识字不识字的人都会自如地运用这些成语。

其中有许多成语就带有一些口语标志,另有一些成语则带有浓重的方言字眼,只有音,没有字。

例如,“日哩倒脏”、“糊哩忽突”、“打几闹翻”、“黑天圪洞”、“冒哩失抗”中的“哩、几、圪”等字就是口语中的衬字,所在成语也具有口语色彩;而另外一些成语如“□而不醒”的□〔〕“黑□巴郎”中的〔〕、“□红不赤”中的□〔〕等字是典型的方言字眼,只有音,没有字,所在成语也具有强烈的口语色彩。

方言词汇调查研究毕业论文

方言词汇调查研究毕业论文

市话词汇调查学号:90213039 班级:09外汉本一鲍会娜指导老师:邱斌(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江西,343009)[摘要]本文以话为调查对象,详细列举话中的一些常用词汇,制作了话与普通话词汇对比一览表。

调查发现话词汇的一些特点:从音节数量看,话部分词语与普通话的同义对应词语在音节数量上对应不整齐;从构词语素看,话部分词语与普通话中的同义对应词语的语素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话;词汇;对比引言县地处黄河故道,属市,交通便利,四周分别是县,县,睢县,市,离省会168公里。

县辖1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10个乡,分别是:城关街道办事处,龙塘镇、北关镇、人和镇、程庄镇、王庄寨镇、六镇、白云寺镇,花园乡、双塔乡、顺河乡、褚庙乡、野岗乡、老颜集乡、胡集回族乡、王桥乡、林七乡、伯党回族乡。

通行于的语言除程庄镇以外的各乡镇基本一样,其在语音某些方面方面区别于普通话,如:1.部分sh发f音——如“说”(fo),“水”(fei),主要流行于程庄镇与其方言辐射区。

2.部分词有“子”字的后缀,并发“dei”音——豆芽子(dei),面条子(dei),大嫂子(dei)。

3.与大部分河南地方方言一样的“的/得/地”发“lei”音——“好得(lei)很”,“热得(lei)很”。

4.部分“ao”和“ue”的音发为“uo”,有时甚至会引发声母的变化——如“脚”(jiuo),“雪”(suo),“药”(yuo),“略”(luo)。

5.阴平(一声)和上声(三声)的发音大约与普通话相反。

县地方方言部略有差异,表现为程庄镇的地方话颇有特色,在方言区形成了一个孤岛,比如下面的这段话:“一个老汉,上会买了只小菊。

回家,小菊不欺席。

喂它玉吁吁,险噎,它还不欺。

锯锯,它还不欺。

”这是程庄镇地方话发音的谐音字组成的一个小笑话,其实他的普通话表达方式是:“一位老汉,上会买了头小猪。

回家,小猪不吃食。

喂它玉秫秫,嫌噎,它还不吃。

煮煮,它还不吃。

”用最为准确的国际音标标注的话,其中猪、吃食、秫秫、煮煮等字词的发音分别为[t揶y24]、[t揶‘i24][揶i42]、[揶y42·揶y]、[揶y55·揶y]。

平遥方言中的词缀“圪”研究

平遥方言中的词缀“圪”研究

平遥方言中的词缀“圪”研究
平遥方言中的词缀“圪”是一种常见的词缀,它通常出现在名
词和形容词中,表示“矮小、低矮”的含义。

例如,“圪蹴”(低
矮的小树)、“圪突”(丘陵山峰顶部突出的石头)等。

此外,“圪”还可以表示“僵硬、强硬”的意思,如“圪抯”(僵硬)、“圪颠”(疯癫)。

在一些成语和俗语中,也出现了“圪”字,例如“圪旦归来”(指官员从外任调回原籍)、“圪塔
拐弯”(形容路弯曲)等。

研究表明,平遥方言中的词缀“圪”与其汉字源于古代的方言,当时“圪”作为一个基本词元元素,具有表示“低矮、矮小”和
“僵硬、硬直”的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圪”慢慢演化为现代
平遥方言中的一个常用词缀。

总之,“圪”作为平遥方言中的一种词缀,它在词汇和语法功
能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反映了当地方言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平遥方言词语例释五则

平遥方言词语例释五则
关键词 : 平遥 ; 方 言词 语 ; 考释 ; 晋语 中图分类号 : H 1 7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9 4 9 9 ( 2 0 1 5 ) 0 5— 0 0 9 4— 0 2
“ 晋语 ” 是 中 国最古 老 的方 言之 一 , 其 中保 留 了大 量 的古音 、 古词¨ J , 因此 , 受 到 许 多 语 言 学者
— —
似 。而这 一 用 法 可 以在 以下 文 献 中得 到 印 证 。 《 百喻 经 ・ 磨 大 石 喻 》: “ 方求 名 誉 , 懦慢贡高 , 增 长过 患 。 ” _ 4 在此句 中, “ 懦慢 ” 与“ 贡 高 ”同义 并 列 。除此 之 外 , 《 敦 煌 变 文 集 -维 摩 诘 经 讲 经 文》: “ 贡 高我 慢 比天 长 , 折 挫 应 交 虚 见 伤 。顿 弱 柔 和 如似 水 , 此个名为真道场 。 ” _ 5 蒋礼鸿 通释 : “ 贡高 , 骄傲 自大 。 ” 明李 贽 《 复宋 太 守 》: “ 如 以 为 大言不 惭 , 贡高 矜 己 , 则终 将 缄 默 , 亦容易耳。 ” 章 炳麟《 读佛 典杂 记》: “ 贡 高傲 物 , 视 不 己若 者 不 比 方人 , 此我 慢意 识也 。 ”
平遥方言中常见的五个词语贡料妈约贴不要生为例考释其词性词义词源音变等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方言词语本字本义的了解也将对平遥方言的整理工作有所帮助
黑 河学院学报
2 0 1 5年 第 5期 ( 2 0 1 5年 1 0月 )
J O U R N A L 0 F H E I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是 由“ 赏赐” 这 一 引 申义 递 相 引 申 的结果 。在《 汉 语 大 词典 》中 收 有 “ 贡高 ” 一词 , 这 样解 释: 佛 教

平遥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词义差异

平遥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词义差异

平遥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词义差异作者:闫瑞萍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65期山西平遥方言和普通话都是由古代汉语发展来的,尽管经历了不尽相同的演变过程,然而在语音上有着整齐的对应规律,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也有不少相同之处。

普通话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山西平遥方言又是北方方言的一支,因此基本词汇中许多词的含义和用法是一样的,仅仅读音不同而已。

例如天、地、刮风、下雪、家乡、朋友、手、脚、耳朵、鼻子、说笑、光荣、伟大、上、下、左、右、牛、马、猪、羊等等。

另外像国家、政党、军队、警察、电视机、原子能、核试验、人造卫星等很多政治性名词和科技术语的含义和用法也是完全相同的。

这些词的存在为山西平遥人学习普通话词汇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习普通话词汇首先要了解山西平遥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上有哪些差别,这样学习起来才能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山西平遥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不仅表现在语音方面,而且在词汇方面也有不少差异,所以要学好普通话,光是学会把字音读准是不够的。

下面就山西平遥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词义差异讨论一下。

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汇意义(简称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

山西平遥方言与普通话的词汇意义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种:1.含义相同,叫法不同这类词也就是常说的“同实异名”。

比如平遥有很多地方管“饺子”叫“扁食”,管“驼背”叫“背锅锅”,等等,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反映客观现象的角度不同。

平遥许多地方管“冰雹”叫“冷蛋”或“冷蛋子”,反映了“冰雹”是“冷的球状物”的特征。

许多地方管泻肚叫“跑茅子”,“跑茅子”比“泻肚”对现象的描述更加形象。

2.叫法相同,含义不同这类词也就是常说的“同名异实”。

“说闲话”在平遥指“聊天儿”,在普通话中指从旁说讽刺或不满意的话;“瞎说”在平遥话中可指“故事”,在普通话中指“没有根据地乱说”;“洋面”,平遥话指“用机器磨的面”,在普通话中泛指“从外国进口的面粉”,平遥话的“鬼大”指人“机灵”,在普通话中却是“坏点子多”或“爱撒谎”的意思。

浅谈绍兴方言与普通话词汇之异同

浅谈绍兴方言与普通话词汇之异同

浅谈绍兴方言与普通话词汇之异同摘要笔者是位语文小学教师,深感绍兴方言的盛行影响着普通话的学习与推广。

现就自己平时的观察与比较所得,凑成文字,让读者有所收益。

笔者的文章试图从绍兴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异同、词形的异同、词义的异同与词源的异同四个方面,描述绍兴方言与普通话词汇之差异,并作举例分析,使读者对绍兴方言有一个粗浅的大概的理性认识,正确区分两者的异同,更有利于学好普通话。

关键词绍兴方言普通话词汇异同绍兴人有句话叫“天不怕,地不怕,只怕绍兴人打官话。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绍兴人讲普通话很难说准,恐怕非本地人难以真正听懂。

研究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使读者对两种方言有一个大致的、粗浅的、表象的认识,更有利于了解绍兴方言、学好普通话。

在不同语言的接触、交流、碰撞、交融中,鄙人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可供观察和研究的课题。

但是笔者水平所限,在研究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同时,只从发音的异同和词形、词义、词源的异同为研究切入点。

鄙人对两种语言的特点分析,也仅仅是概而论之,相关的研究资料很少,对两种方言的语音、语法等还缺乏相应的细致地分析,因此,对这两种语言对比研究则显得很比较粗糙,不足之处还请读者多包涵指正。

在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诸多之前没有意识到、也没有特别关注过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真是受益匪浅。

可是也发现这方面的著作、论文等相对不是很丰富,可能实践操作性不强。

笔者只就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发现叠些粗糙的方块,供大家参考。

本文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对两种语言词汇差异的细微研究上,通过分类对比,使读者对绍兴方言有一个较为形象直观的认识,能够悦纳这种历史悠久的方言,同时能更正确地把绍兴方言“翻译”成普通话,让大家明白。

进而推光普通话,消灭方言隔阂。

笔者的论文综合了现代汉语研究、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接触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展开论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词汇发音的异同绍兴方言属于吴语系,其语言有一整套全浊声母。

浅析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讲义)

浅析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讲义)

浅析榆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我们通常都认为方言间的差异主要是在于语音,而对于词汇和语法在方言间的差异不够重视。

近年来,有很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方言词汇和语法的研究,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方言的词汇大部分与普通话是相同的,有差异的只有一小部分,而正是这一小部分起到了区别方言与方言、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作用。

本文主要参考《陕北方言词典》并结合对母语的感知,以榆林方言用词为标准来比较榆林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异同,以此来揭示榆林方言的词汇特点。

本文比较时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一、词形上的差异词形差异是汉语方言词语差异最主要的表现。

我们对于词形差异的比较主要是对于榆林方言与普通话义同形异的词语。

以下我们主要从音节数量、构词语素、造词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1. 音节数量的差异(1)普通话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榆林方言中为单音节词。

例如:普通话:缺少猴子看管漂亮得意妈妈手表桃子榆林方言:短猴照俊能妈表桃榆林方言中与普通话双音节词对应的单音节词有很多,有的完全是义同形异,如上例中的短、照、俊、能;有的是选择普通话中比较有区分特点的一个音节,如:猴、表、桃;而有的区别在于叠音与非叠音,普通话中的有些叠音的双音节词,在榆林方言中是不叠音的单音节词,这类词一般是表示亲属称谓的词,比如,妈妈—妈等。

(2)普通话中有的单音节词,在榆林方言中是双音节词。

例如:普通话:蹲章地痣云眉榆林方言:圪蹴戳子脚地隐记云彩眼眉(3)普通话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榆林方言词中相对的是多音节词或短语。

例如:普通话:早晨元旦板凳手指口袋台阶榆林方言:大清早阳历年板凳子手指头倒衩子圪台子(4)榆林方言是双音节词,而普通话是多音词或短语,此类数量不多。

例如:普通话:自行车暖水瓶切菜板榆林方言:车子暖壶案板由上可以看出,从音节数量上来说,榆林方言的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多于普通话,双音节词较少。

2. 构词语素的差异由于人们认识事物角度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语言自身的发展,所以对于表达同一事物会选择不同的语素、音节数量,这样就有了差异,而方言词汇特点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语素选择的差异。

谈平遥方言人称代词作定语时“的”字的隐现问题

谈平遥方言人称代词作定语时“的”字的隐现问题

谈平遥方言人称代词作定语时“的”字的隐现问题平遥方言没有所谓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当人称代词作定语时,一般采用以“的”字结构构成的偏正短语表示人称代词与所修饰的名词之间的所属关系。

在此结构中,“的”字可以隐现。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平遥方言最基本词类的人称代词在作定语时,“的”字的隐现情况与现代汉语差异很大。

标签:平遥方言人称代词定语“的”字的隐现一、引言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中国境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古代县城的原型。

平遥古城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于1997年12月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和“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①。

根据李荣(1985)对中国官话方言的分区,山西省及其毗邻地区有入声的方言从北方话中被分离出来,称“晋语”。

晋语的主体在山西,平遥方言地处晋语区的中心地带,其方言属晋语并州片。

与英语、法语、德语等西方语言不同,现代汉语没有所谓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当人称代词作定语时,一般采用以“的”字结构构成的偏正短语表示人称代词与所修饰的名词之间的所属关系。

“的”字前面的人称代词作定语,被修饰的名词成分是中心语。

在此结构中,“的”字有时可以隐现。

然而,“的”字的隐现问题一直是汉语语法界的一大难题,因为其中涉及的因素太多,除句法因素外还有非句法的音节、语义、语用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不是独立起作用的,它们纠结在一起,使得人们难以用明确、严格的规则作出带预测性的归纳。

平遥方言人称代词在句中作定语时,同样呈现复杂多样的形式,且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

笔者将在本文中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最小对立对”为基本描写单位,特别是在描写人称代词特殊用法时,以最小对立对的对比为基本研究方法,以“替换法”为基本描写技术(金立鑫,2007),建立“测试框架(槽)”,通过替换在同一结构中位于相同位置的成分,归纳出平遥方言人称代词作定语时“的”字的隐现问题。

平遥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构词差异

平遥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构词差异

平遥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构词差异作者:闫瑞萍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66期山西平遥方言词汇与普通词汇固然有不少相同之处,却也存在着一些差别,这不仅表现在一般词汇上,也反映在基本词汇中。

在山西平遥,有很多地方管“洋白菜”叫“灰子白”、管“油条”叫“麻叶儿”,管“头”叫“得老”、管“儿子”(或男孩子)叫“小子”……,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有一些不同的叫法和说法。

学说普通话,如果不把这类方言色彩很浓的词换成相对应的普通话词,就会使人听不明白,引起一些误会。

因此我们不仅要学好普通话语音,还要学好普通话词汇。

下面就山西平遥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构词差异讨论一下。

平遥方言与普通话在构词方面的差别主要指由于构词词素不完全相同、词素数目不同、词素结合次序不同及构词格式等不同所造成的词形差别。

山西平遥方言和普通话在构词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同一个词,山西方言和普通话的构词词素不完全相同。

平遥很多地方,管“打雷”叫“响雷”,管“窗户”叫“窗子”,管“冰棍”叫“冰糕”,管“故意”叫“专意”或“专故”等等。

同一个词,山西方言跟普通话的词素数目不同。

这主要反映在单复音词的差别上。

这一点平遥方言比较突出。

例如平遥话管“眼睛”叫“眼”,管“大雁”叫“雁”等。

跟普通话比较,山西平遥方言的单音词要多一些。

山西平遥方言有些单音词在普通话中不能单用,只出现在书面语中或作为构词成分。

如“寡”在普通话中不单用,指只出现在“沉默寡言”、“寡不敌众”、“寡妇”、“寡人”等词语中;在山西平遥能单用,如“他那人可寡了”,在这里“寡”的意思是“言谈无味,性格孤僻”,又如“憨”字在普通话中也不单用,只能作为词素出现在“憨厚”、“憨笑”、“娇憨”、“憨直”等词中,山西平遥很多地方单用,如可以说“这个娃可憨了”。

“耐”字也如此,平遥话单用指“器物结实耐用”,可以说“这双鞋不耐”而在普通话中“耐”不能单用,只出现在“耐心”“忍耐”“耐穿”“耐用”“耐久”“耐劳”等词中。

词义差异论文:词义差异差异模式差异原因词义融合

词义差异论文:词义差异差异模式差异原因词义融合

【关键词】词义差异差异模式差异原因词义融合【英文关键词】meanings’ differences models of differences reasons of differences fusionof the meanings词义差异论文:两岸词汇词义对比分析【中文摘要】台湾的国语和大陆的普通话本是同源、同根、同体的,仅仅是因为两岸分离、隔绝年代较长,加之不同的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两者在词汇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在词义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

但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台湾对大陆一系列宽松政策的出台,两岸无论是民间的还是高层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而作为最能及时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词汇也就随之出现了相互间的渗透和融合,两岸一些词义存在差异的词语正在朝着同一方向发展,或者相互吸收,差异逐步缩小,交流也越来越顺畅。

本文尝试以现代中西语言学理论作指导,运用“跨社区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统计学的原理出发,以形式化的手段(数字、图表)和具体语言事实描写,以《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为语料,对从《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中所收集到的多义项词语中的差异词义进行对比、概括、描写,总结出海峡两岸词义差异模式;同时,对形成两岸词汇词义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考察,并参考《当代汉语词典》,对两岸词汇差异词义融合状况进行探讨,希冀能对两岸差异词汇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对如何面对、处理这些差异有所借鉴。

【英文摘要】Taiwan’s Chinese and mainland mandarin have the same root homology. Just becauseTaiwan and mainland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so long, and with different external andinternal factors’ influenc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words,especially the words’ meanings. But with mainland carrying out the policy of reformation andopening and Taiwan’s a string of slack policies to mainland emerging, folk and high official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The words ofthe two sides are permeating and fusing each other’s because the words can reflect thesociety’s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the most timely. Words which their meanings have some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are developing towards the same direction or absorbingmutually. The differences are reducing step by step an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sidesis getting smoother and smoother. This paper tries to use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linguistics theory as guidance; adopt “across the community study” and “comparative study”methods. With the statistics theory、the formalized means、specific description of languagefacts and the dictionary about the modern Chineselanguage often used by Taiwan andmainland as corpus, this paper tries to contrast、generalize and describe the different meaningsof the word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oming from the words which have manymeanings collected by the dictionary about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often used byTaiwan and mainland. According to these, we hope to summarize the models of differentmeaning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s words.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also analyze thereasons leading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words’ meanings and investigate thefusion conditions of the different meaning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Hope this papercan give some beneficial references about the research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sides’words. Also hope can tell people how to face and deal with these differences.【目录】两岸词汇词义对比分析摘要5-6Abstract6第一章绪论10-20 1.1 选题意义10-12 1.1.1 有助于全面认识两岸词汇差异10-11 1.1.2 有助于及时了解两岸词汇融合现状11 1.1.3 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11-12 1.2 研究现状12-17 1.2.1 两岸词语差异模式研究12-14 1.2.2 造成两岸词语差异的原因研究14-15 1.2.3 两岸词语融合状况研究15-16 1.2.4 与两岸语言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研究16-17 1.3 研究思路及术语界定17-19 1.4 研究目标19 1.5 研究方法19-20第二章两岸词汇词义差异模式考察20-47 2.1 意义部分变化的词语21-42 2.1.1 单纯式变化21-35 2.1.1.1 转移21-23 2.1.1.2 借代23-25 2.1.1.3 转类25-26 2.1.1.4 虚化26-28 2.1.1.5 缩小28-31 2.1.1.6 扩大31-34 2.1.1.7 深化34 2.1.1.8 弱化34-35 2.1.1.9 贬降与扬升35 2.1.2 综合式变化35-42 2.1.2.1 词义范围兼词义所指的变化(上)36 2.1.2.2 词义范围兼词义所指的变化(中)36-37 2.1.2.3 词义范围兼词义所指的变化(下)37-38 2.1.2.4 词义虚实兼词义所指的变化38 2.1.2.5 其他类38-42 2.2 同音同形异义词42-43 2.3 义项对应同义词43-47第三章导致两岸词汇词义差异的原因47-60 3.1 客体世界的原因47-54 3.1.1 政治态度、社会理想的不同导致两岸选用了不同的词义变化方式47-49 3.1.2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49-54 3.1.2.1 不同的社会制度导致两岸词义产生差异49-50 3.1.2.2 不同的行政制度导致两岸词义产生差异50-51 3.1.2.3 不同的经济制度导致两岸词义产生差异51 3.1.2.4 不同的军事制度导致两岸产生词义差异51-52 3.1.2.5 不同的法律制度导致两岸产生不同的词义52 3.1.2.6 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导致两岸语义产生差异52-53 3.1.2.7 不同的政治经济经历导致两岸语义产生差异53-54 3.2 主体世界的原因54-56 3.2.1 不同的观念意识导致两岸词义产生差异55 3.2.2 思维认识不同也会造成词义差异55-56 3.3 语言世界的原因56-60 3.3.1 外来词语的影响造成两岸词语词义产生差异56-57 3.3.2 方言影响造成两岸词语词义产生差异57 3.3.3 时间词的模糊性造成两岸词语词义差异57-58 3.3.4 缩略与否或缩略语来源不同造成两岸词汇词义产生差异58-59 3.3.5 字义选择不同造成两岸词汇词义产生差异59-60第四章两岸词义的融合60-68 4.1 大陆吸收台湾词义现状调查62-65 4.1.1 名词性的62-63 4.1.2 动词性的63 4.1.3 形容词性的63-64 4.1.4 转类64-65 4.2 词义融合原因65-68 4.2.1 形势的需要65 4.2.2 心理感情的需要65-67 4.2.2.1 出于求省的心理需要65-66 4.2.2.2 求雅、求美的心理需要66-67 4.2.3 词汇功能互补的需要67-68第五章结语68-70参考文献70-73致谢73-74附录74-8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82。

山西平遥方言词语考释

山西平遥方言词语考释

山西平遥方言词语考释李华【期刊名称】《运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As a typical Shanxi dialect, Pingyao dialect contains a lot of lexicon which retain the ancient meaning and pronunciation, having an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vocabulary history.The explanation of lexicon of Pingyao dialect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s meaning, facilitates the study of the dialect vocabulary in Pingyao dialect, and also can help and promote the collation of Pingyaodia-lect.%山西平遥方言作为“晋语”的典型代表,其中许多词语保留了古音、古义,在汉语词汇研究史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对平遥方言中的典型词语进行考释,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方言词语本字、本义的了解,有利于方言词汇的研究,也能对平遥方言的整理工作有所帮助和促进。

【总页数】3页(P86-88)【作者】李华【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7101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2【相关文献】1.清代山西的商业市镇,平遥——以平遥市楼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J], 乔南2.2007山西晚报·平遥中国年红火平遥古城 [J], 文生3.平遥方言词语考释举例 [J], 马麦贞;马晓燕4.平遥:首届山西平遥长笛艺术周开幕 [J],5.平遥:首届山西平遥长笛艺术周开幕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遥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词义差异山西平遥方言和普通话都是由古代汉语发展来的,尽管经历了不尽相同的演变过程,然而在语音上有着整齐的对应规律,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也有不少相同之处。

普通话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山西平遥方言又是北方方言的一支,因此基本词汇中许多词的含义和用法是一样的,仅仅读音不同而已。

例如天、地、刮风、下雪、家乡、朋友、手、脚、耳朵、鼻子、说笑、光荣、伟大、上、下、左、右、牛、马、猪、羊等等。

另外像国家、政党、军队、警察、电视机、原子能、核试验、人造卫星等很多政治性名词和科技术语的含义和用法也是完全相同的。

这些词的存在为山西平遥人学习普通话词汇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习普通话词汇首先要了解山西平遥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上有哪些差别,这样学习起来才能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山西平遥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不仅表现在语音方面,而且在词汇方面也有不少差异,所以要学好普通话,光是学会把字音读准是不够的。

下面就山西平遥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词义差异讨论一下。

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汇意义(简称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

山西平遥方言与普通话的词汇意义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含义相同,叫法不同
这类词也就是常说的“同实异名”。

比如平遥有很多地方管“饺
子”叫“扁食”,管“驼背”叫“背锅锅”,等等,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反映客观现象的角度不同。

平遥许多地方管“冰雹”叫“冷蛋”或“冷蛋子”,反映了“冰雹”是“冷的球状物”的特征。

许多地方管泻肚叫“跑茅子”,“跑茅子”比“泻肚”对现象的描述更加形象。

2.叫法相同,含义不同
这类词也就是常说的“同名异实”。

“说闲话”在平遥指“聊天儿”,在普通话中指从旁说讽刺或不满意的话;“瞎说”在平遥话中可指“故事”,在普通话中指“没有根据地乱说”;“洋面”,平遥话指“用机器磨的面”,在普通话中泛指“从外国进口的面粉”,平遥话的“鬼大”指人“机灵”,在普通话中却是“坏点子多”或“爱撒谎”的意思。

这类与普通话名同实异的词,平遥各地都有,这种词在交际中常常会引起误解,我们要特别注意。

3.有些词的词义范围比普通话宽
比如平遥话“手巾儿”既包括洗脸毛巾又包括手绢儿,普通话中“手巾”专指“洗脸毛巾”。

平遥话肉馅儿、菜馅儿和豆馅儿的包子都可以叫作“包子”,普通话“包子”专指肉馅儿和菜馅儿的包子,不包括豆馅儿的包子(豆馅儿包子叫“豆包子”)。

平遥话“甜”和“不咸”都叫作“甜”,普通话中的“甜”不包括“不咸”(“不咸”叫作“淡”)。

普通话中人胖说“胖”,动物肥说“肥”,不能用同一个形容词形容,而平遥人胖、动物肥都说“肉”,可以用同一个形容词来形容。

4.有些词的词义范围比普通话窄
例如平遥话“青菜”专指“菠菜”,普通话中“青菜”可泛指蔬菜,又指长绿叶的菜,像菠菜、油菜、小白菜等。

“受苦人”指农民,在普通话中“受苦人”包括一切穷苦的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中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这是由于人对客观现象理解认识不同和分类不同造成的。

对同一客观事物,人的理解和认识有少有多,有深有浅,对相类似的恶贯现象分类有窄有宽,这就常常使得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中义项多少不同,词义范围就不尽相同。

下面我们谈谈词的语法意义的差异。

词的语法意义即指词的语法功能。

语法意义的差异常常表现在词的兼类不同和组合能力不同上。

同一个词在平遥方言和普通话中兼类不同,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山”在普通话中是名词,在平遥话中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形容词,作形容词时是“土气”的意思。

如“她那件衣裳可山了”。

“肉”在普通话中是名词,在平遥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以作形容词,作形容词时是“胖”(形容词)或“肥”(形容动物)的意思。

如“这孩子可肉啦”或“这鸡可肉啦”。

“精明”在普通话中是形容词,形容人“机灵聪明”,在平遥既可做形容词又可作动词,作动词时是“知道、明白”的意思,例如
“精明了”就是“明白了”“知道了”的意思。

词的组合能力不同常常表现为派生新词的能力不同。

普通话中称古代植物体在不透空气或空气不足的情况下受到地下的高温、高压而变质行程的能燃烧的黑色固体矿物为煤或煤炭,在表示和煤有关的事物时用“煤”组词,而不大用“炭”,用“煤”可组成“煤末子”、“煤块儿”,“块儿煤”、“煤球儿”、“蜂窝儿煤”、“煤堆”、“烟煤”、“无烟煤”、“褐煤”、“煤核儿”、“煤气”等等;常见的用“炭”组成的词只有“煤炭”、“焦炭”。

但在平遥大部分地区,“煤”单用指“煤末儿”,“煤气”等,用“炭组成的词却很多”,如“炭块”(大块的煤)、“炭块块”(碎煤块)、“笨炭”(无烟煤)、“希炭”(烟炭)、“蓝炭”(焦炭)、“撂炭”(煤核儿)等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西平遥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存在于一般词汇中,就是在基本词汇中有些词的差别也是很大的。

在词汇方面的学习还得下功夫,要弄清山西平遥方言词汇有哪些主要特点,它同普通话的词汇的主要区别反映在哪些方面,因此要学好普通话词汇非得下功夫不可。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把普通话词汇的学习同语音的学习结合起来,在听广播、看电影、看电视时不仅要学习普通话语音,还要留心学习普通话词汇,另方面可以从现代经典名著中学习,注意积累普通话词汇,并坚持经常练习,以便不断提高用普通话词语表达思想感情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