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
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体系改革方向。
校企深度合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
在实践过程中,校企深度合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合作定位问题在校企合作中,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定位不准确,会导致合作效果的不佳。
目前,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实习、就业服务等层面,缺乏深度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需要明确校企深度合作的定位,明确双方的合作目标和合作内容,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应该更多地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企业则应该更多地关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只有双方都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
二、资源整合问题校企深度合作需要双方共同投入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资源整合却是一个难点。
学校方面,需要思考如何整合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企业方面,则需要思考如何整合生产资源、市场资源和管理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支持。
资源整合需要建立在互信、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需要双方在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释放。
三、师资队伍问题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中的关键因素。
目前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导致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师资队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和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为学校提供更多更好的师资支持。
只有师资队伍的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
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摘要: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教育模式,在实现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立足区域、融入地方”,在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寻探寻适合各职业(群)的有特色的、实用的、可操作的校企合作模式,解决企业的参与动力的同时兼顾教育教学规律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思考一、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1、校企合作对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适应性具有实践性意义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性应用人才的主体,学生就业岗位群必然面向市场经济下众多的经济主体。
而这些经济主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则是我们必须要关注。
校企合作正是给高职院校提供了这样一种了解企业需求的机会,既帮助职业院校明确了培养规格,又接受了企业的直接培养教育,实现了校内外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
2、校企合作可实现学校、教师、企业、社会、学生及家长的多方共赢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参与到校企业合作模式中来,这是因为校企合作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实现人才培养和储备战略。
企业参在与校企合作过程中能优先发现和储备人才,并且节约了培养成本,当然也可以达到品牌宣传的效果。
而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仅体现了学校的社会服务意识,还可以拓展有限的教学资源,弥补校内实验实训室的不足,另外学校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有利于改革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的设置和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条件等方面的改革,使教学更贴近社会、市场及企业的发展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对教师来说,通过校企合作,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科研、服务等活动,有利于教师把生产与教育紧密结合,从而提升其实践与科研能力。
校企合作,学生及家长是最终也是最大的受益者,高职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即是就业教育,无论何种学校,何种专业,最终的检查标准是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校企合作给了学生了解企业,适应社会的平台和机会,缩短了社会及岗位适应时间,对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 院校是 培养人才 的主要阵地 , 因此 , 积极推动校企合 作的深化 ,促 进校企合作体 制的不断创 新是 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 3 . 政、 企、 校 实现共赢的必然选择 。 高等职业院校培育优秀 人才需要依靠政府 、 行业 协会 、 企业 以及学校 四方面 的共 同努 力和配合 。对高 职院校而言 ,人 才的培养离 不开各方面 的支 持; 对行业 协会和企业而言 , 其 战略发展更是 离不开充足 的人 才支撑。因此 , 深化多方合作 、 校企合作 , 构建完 善的校企 合作 体制, 是促进 政 、 行、 校、 企联动 , 实现校企 生共 赢 、 成果共享 的
必然 选 择 。
二、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构建路径思考 1 . 完善 管理 体 系, 强化监管力度。 其一 , 建 立 政 府 协 调 配合 的校 企合作管理体系 。政 府积极发挥协 调 、 监 管作用 , 要做 到 积极 配合高职院校校企合 作管理体 系 ,强化法律 法规对企业 和学 校的监管力度 , 特别是将对企 业的监管作 为工作 的重心 , 充 分 调 动 起 企 业 参 与 校 企 合 作 的积 极 性 。其 二 ,强 化 监 管 力 度 。通 过 对 学 校 实 以更 好 地 基于企业需 求对专业课程体 系 、 教 学方法 、 教 学 内容 等 进 行 优 化, 以培养 出符 合企 业岗位需求的人才。 2 . 实现 校 企 文 化 对 接 , 形 成 教 育价 值 认 同。从 接 受 学 角 度
一
、
合作 。同时, 也有只有推动 二者教育认 同的形成 , 才能使 校企 合作达到更高的层次和境 界。对学校和企业来讲 , 二者形成教 育价值认 同的基础在 于企业高技 能人才 ,而学 校则是培 育高 技能人才的阵地 。为推动学校和企业教育价值认 同的形成 , 就 必须推动校 园文化与 企业文化 的融合 和对接 。要将一些绿 色 理念 、 节能理 念 、 循环经 济等理 念融入 到校 园文化 中 , 在学生
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
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应当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深入开展。
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既有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优秀人才和科技成果。
本文将从诸多角度探讨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
1.加强校企联系,创新校企合作方式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有许多联系点,包括实习、就业、科研等。
可以加强这些联系点,形成对话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同时,还可以探索更多的合作方式,如联合研发、科研合作、产学研合作等,从而打造更多的合作机会,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
2.提升教学水平,优化职业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当优化职业课程设置,使之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针对企业用人的需求,可以设置更加综合性的职业课程,同时也可以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通过开展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活动,例如校企合作的实际案例研究、企业访问、实习、项目合作等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3.增强学校的技术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加强科研力量,提高学校的技术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应注重人才培育等方面,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开展科研工作的意愿和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企合作的科研项目也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校企合作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此外,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也需要创新,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管理体制也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校企合作的不断发展需求。
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掌握一定的企业经验,以便更好地理解企业需求,指导学生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总的来说,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的几点思考
职业教育2021年第4期285职业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注重提高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提升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服务社会经济和学校协同高质量发展,明确职业教育要实行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这也是“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步入新台阶的开始。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1) 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由企业来实现科技活动与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
这种模式的特征是学校向企业提供各种技术转让,企业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企业既是研究的主体又是生产的主体。
(2) 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是指大学自办生产企业, 使大学在自己的直接组织和调控下实现科学技术的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
有很多学校办起了自己的校办工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结合。
(3) 实习、实训基地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由大型公司与高校组成。
根据学生实习与实训要求,在学校原实验体系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建立各类实训实习基地,学生在老师带领下, 以合作研究项目为依托, 形成研究、培养、实践、就业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
基地主体设立在企业,由企业与高校共同进行规划与管理。
(4) 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按学校教学要求、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校教学与企业员工培训同步进行,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这种模式针对性强,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缩短了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5) 政府主导下的校企合作模式。
政府主导下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指政府行政部门合理统筹教育和企业两种资源,为校企合作提供财政投入、制度保障、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调动学校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推进了校企紧密合作。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一、存在的问题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在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1. 企业对合作的态度不积极许多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态度并不积极。
他们可能认为校企合作带来的好处不大,觉得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或者觉得教育与企业的运作模式不太相符。
他们可能仅仅止步于形式上的合作,而缺乏深度的合作。
2.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缺乏有效的监管在一些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监管机制并不够完善。
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可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权责不明,导致合作活动难以进行,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当的合作行为。
3. 校企合作项目设计不合理一些校企合作项目在设计阶段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导致最终的项目效果不尽如人意。
项目可能不符合实际需求,或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4. 学生素质偏低由于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条件较差,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可能偏低,这也给校企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企业可能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不够满意,导致合作不尽如人意。
以上问题一直困扰着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推进。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思考与建议针对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下手,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
1. 加强宣传,提高企业的参与意识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宣传,加大企业的参与意识。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校企合作的好处,同时也要通过实际行动,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共同协商推进合作事宜。
2.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学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合作过程的公平公正。
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等措施,确保合作的顺利开展,推动共赢发展。
3. 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应该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
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4. 定制化合作项目学校与企业在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时,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定制化适合的合作项目。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思考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社会各行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重要教育阶段,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成为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联系,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管理者与企业领导者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加强校企交流,增进了解和沟通要想构建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首先需要加强双方的交流,增进对对方的了解和沟通。
学校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市场需求、技术需求等信息,以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期望;而企业也需要了解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学生素质等情况。
只有通过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双方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才能找到更好的合作路径。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并开展企业讲座、座谈会等活动,加强双方的交流;而企业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师资培训、课程设计等活动,增进对学校的了解。
二、确立合作领域,明确合作目标在加强校企交流的基础上,双方需要明确合作的领域和目标。
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和需求,确定合作的具体领域,如联合开展双元制培养计划、共建实训基地、开发合作项目等。
双方还需要明确合作的目标,即要实现什么样的合作效果,如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学研合作等。
只有明确了合作的领域和目标,双方才能在合作中形成共识,推动合作的深入开展。
三、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双方共赢在确定了合作领域和目标之后,双方还需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双方的共赢。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企业定制课程、邀请企业专家进行授课、接收企业实习生等方式,与企业深度合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开发合作项目等方式,获得更多的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双方才能在合作中实现更多的共赢效果。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成为提高学生实际技能和就业力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机制不完善、资源短缺、利益转移等。
本文将就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思考。
一、问题分析1. 机制不完善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在现实中存在不完善的情况。
一些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因为需求,而非出于真正的校企合作的目的。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协作不足等问题,导致校企合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2. 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的中职学校可能面临着实训设施不足、教师队伍薄弱等资源短缺问题。
这使得学校无法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需求。
3. 利益转移在校企合作中,部分企业可能只是出于降低成本或者获取廉价劳动力的目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技能培训。
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学生很难从校企合作中获得实质性的好处,甚至存在着利益转移的风险。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制约了中职学校学生实际技能的提升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二、解决思路1.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针对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和企业要明确合作的目的,坚持目标导向,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效的实训机会。
建立起双向沟通的机制,充分了解双方的需求和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双方的协作。
建立起评估机制,对校企合作的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合作的方向和内容。
2. 加大投入,完善资源要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需要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完善实训设施和教师队伍。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中职教育的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支持力度,共同解决中职学校的资源短缺问题。
3. 规范校企合作行为针对利益转移的问题,需要建立起规范的校企合作行为。
学校和企业应当签订明确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校企合作的行为和内容。
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构建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实践能力、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以及加强校企合作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
要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不断改进和完善校企合作体制建设,推动高职教育迈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合作共赢、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评价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完善。
1. 引言1.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建设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缩小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促进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实现人才培养和实际工作的无缝衔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社会综合竞争力。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建设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1.2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着合作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的现象,无法真正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缺乏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影响了合作的实质性效果。
课程设置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也存在不足,一些课程过于理论化,与企业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实际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讨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教育必须与产业需求紧密衔接,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进行探讨。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和目标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有利于加强校企联系,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校企合作还可以推动产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双赢。
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探索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并且,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多样的用人需求。
二、校企合作的推进机制建设为加强校企联系,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和平台。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校企合作战略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计划。
同时,要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
(二)建立校企合作学生实践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院应根据企业需求建立相应的学生实践机制,使学生能够实践岗位基本技能,增强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管理经验。
(三)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之一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教学质量是保证的环节。
高校应根据企业需求,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三、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探索合适的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例如:(一)建立联合实验室。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成为一种重要的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技术、人才和资源共享,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一、校企深度合作存在的问题1. 企业对合作校企的倾向性严重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一些企业更倾向于合作那些声誉好、实力雄厚、知名度高的学校,导致许多中小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无法获得有效的合作资源。
这种倾向性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些学校的发展机会,也违反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原则。
2. 学校与企业合作模式单一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多以学生实习、实训为主,缺乏更加深入的教学、科研和就业服务等全方位合作。
这种单一模式的存在,使学校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也无法满足企业不同层次和阶段的需求。
3. 合作成果评价不够科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许多合作成果未能得到科学评价的问题。
一些学校和企业只注重成果的数量和效应,忽略了合作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
二、校企深度合作的相关思考1.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学校应积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确立合作的目标和方向。
也要着力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2. 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学校应当积极主动,探索与企业合作的多种形式,除了学生实习实训之外,还可以进行科研合作、技术转移、师资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使合作更加全方位、深入化和持续化。
3. 强化合作成果的评价和考核学校和企业在合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体系,确保合作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确保学生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获得有效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提升。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日益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对接产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人才资源。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何建立起更加有效的校企合作关系,成为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需要建立起校企共建的机制,明确双方合作的目标和任务,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需要建立起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团队,明确合作的管理程序和流程,从而能够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还需要建立起校企合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合作的高效运转。
通过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可以使合作双方更加顺畅地开展各项合作活动,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搭建平台促进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前,一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已经开始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平台,以促进双方的合作。
这些平台主要包括校企合作网站、校企合作交流会等。
通过这些平台,学校和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寻找合作伙伴,开展各项合作活动。
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推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促进双方的合作共赢。
搭建平台可以有效地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三、加强双方互信与交流加强双方互信与交流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双方需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合作。
学校和企业之间需要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增进了解,消除隔阂。
还需要通过加强联谊活动、定期交流会等方式增进双方的友谊,促进双方关系的良性发展。
通过加强双方互信与交流,可以使校企合作双方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促进教育和产业的良性发展。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讨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教育和产业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的建设不仅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双方的合作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校企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
如何完善和优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校企合作的建议,分析成功的案例,并提出具体的机制建设措施。
将总结当前研究的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旨在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以促进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职业教育,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本研究还旨在总结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案例分析和具体措施的探讨,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提供具体的启示和建议。
2. 正文2.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意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对于高职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可以有效促进高职教育与实际产业需求的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合职业发展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办学方向,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
01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增强
就业竞争力。
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02
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了解高校人才培养情况,选拔符合企业
需求的优秀人才,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03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
业和高校的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的现状
01
02
03
06
结语
结语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 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校企合作有利于提 高企业的竞争力
校企合作有利于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
结语
校企合作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 的改革与发展
完善政策法规,为校企合作提 供制度保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校企合 作提供人才保障
结语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合作提供质量保障
建立长效机制,为校企合作提供稳定保障
04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的挑战 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企业参与度低
许多企业对于与学校合作的动力不足,认为学校的专业技 能与市场需求有差距,或者担心合作会带来额外的负担。
政策支持不足
尽管国家一再强调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许多地方并未出 台具体的政策来鼓励和支持这一合作模式。
合作形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较浅层次,如企业提供实 习机会或学校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而深层次的合作模式 如共同研发、成果转化等相对较少。
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 方案,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通过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岗位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 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实现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讨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个高等院校争议的焦点。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如何更好地与企业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合作方式单一、合作内容较少、合作项目不够深入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讨如何更好地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促进双方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重点围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定义、必要性、路径选择、实践探讨以及成功案例展开讨论,旨在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其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借鉴行业实践经验,从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对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推动校园教学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有助于拓展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和发展空间。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拓展教学资源、实践平台和就业渠道,提升办学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学校长足发展。
研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意义在于对教育现代化和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构建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2. 正文2.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定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定义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协议、共建实训基地、开展产教融合课程等方式,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促进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
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思考
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思考关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思考引言: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加强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十分重要。
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校企合作制度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优惠政策的扶持众所周知,校企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涉及到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的合作,还涉及到科研环节与经营环节的合作。
就当前我国众多的高校实际情况来看,校企合作的基础在于高校雄厚的科研实力,所以校企合作的第一主动权在企业而不在高校,高校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
相关部门应当充分明确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相关义务以及责任,让企业在用人制度上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以及职业培训。
要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相关的保障机制,从政策方面、法规方面、人力方面、物力方面以及财力方面对校企合作进行强有力的扶持。
成功的合作要实现双方的双赢,多方的共赢。
校企合作也同样如此,校企合作只有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才能长久,而共赢的校企关系必然要求双方合作的关系是建立再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在校企合作中,要在强调企业权益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企业义务的重要性。
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保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好企业和学校双方的权益。
二、媒体的推进社会媒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加强校企合作,可以通过社会媒体的广泛宣传将校企合作的理念传达到社会大众中去。
众所周知,社会媒体是社会的眼睛和嘴巴,是普通老百姓关心时事的窗口,也是散播信息、表达诉求的手段。
在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方面,社会媒体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社会媒体可以通过自身特殊的手段以文化宣传、文化教育的方式为载体,宣传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并进一步支持校企合作。
社会媒体要在提高企业知名度、认知度以及美誉度方面做努力,加强企业在校企合作的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专门的协调机构当前,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制于地方经济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但是校企合作又能够很好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该地区的繁荣。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校企深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关键举措,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然而,校企深度合作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校企深度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育资源不平衡。
一些职业教育学校缺乏先进的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无法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资金投入,提高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
政府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训设备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其次,校企合作中还存在着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企业认为与学校合作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他们更倾向于直接从市场上招聘熟练的技术工人。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缺乏与学校合作的经验和能力,不知道如何与学校建立联系和开展合作。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通过组织校企对接会、开展实习招聘活动等方式,增加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并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企业顺利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第三,校企合作中还存在着职业教育与就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一些学生毕业后往往难以找到与所学专业相符的工作,而一些企业则表示难以找到满足需求的技术人才。
这是因为一方面,部分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市场需求脱节,没有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没有清晰的技能要求和需求,无法提供具体的岗位要求。
因此,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市场的需求,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同时,企业也应该积极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岗位要求和实践指导,增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四,校企合作中还需要合理的激励机制。
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
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包括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等方面。
接着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如合作机制不健全、师资队伍不足等。
然后提出了推动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路,包括建设合作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最后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强调高职院校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和社会发展。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将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重要性、问题、挑战、思路、合作机制、师资队伍、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社会需求对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升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在实践中,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如合作深度不够、机制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够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需要探讨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标。
2. 正文2.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有效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结合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获得更多实践机会和实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培养方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也有助于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问题归因和思考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问题归因和思考【摘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本文首先探讨了校企合作的优势,包括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促进产学结合。
其次分析了开展校企合作所面临的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分配不均等。
接着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考,包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加强沟通交流。
同时提出了提升合作效果的措施,如加强师资培训和优化实习安排。
展望了校企合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加强合作、推动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机会。
本文旨在呼吁高职院校重视校企合作,促进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更好结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重要性、优势、问题归因、思考、效果、措施、未来发展方向、加强、推动、实践机会1. 引言1.1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缩短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可以让学校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和就业率。
校企合作也可以促进校企双方资源的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企业员工的终身学习意识。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 正文2.1 校企合作的优势1. 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行业动态,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践项目,能够提升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
2. 拓展就业渠道和提升就业率: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企业在校园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有校企合作经验的学生。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以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3. 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可以共同参与,共同研究和开发项目,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思考近年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围绕这一模式,可以展开多方面的思考和探讨,包括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如何培育优秀的创新人才、如何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等。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进行思考。
一、建立双方共赢的合作机制作为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主体,如何建立起一种既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又能够实现精准对接的合作机制是非常关键的。
在建立合作机制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制定合作协议:制定明确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合作的目标和内容,是建立合作机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通过合作协议,可以明确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以及合作期限等。
2.搭建交流平台:为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是建立合作机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交流平台,双方可以及时交流合作需求、技术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情况等信息,有效促进双方的沟通和合作。
3.打造人才培训计划:人才培训是学校和企业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训计划,并组织企业内部人员参与教学,以达到共同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的目的。
二、培育创新人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本质是培育创新人才,因此,如何有效培育优秀的创新人才是非常关键的。
在培育创新人才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与企业紧密联系的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组织创新活动: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组织各类创新竞赛和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热情,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3.提供实习机会: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还能够增加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培养出更多具有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4-04-14T11:04:20.450Z 来源:《教育与管理》2014年1月供稿作者:吕芳璐耿晓棠
[导读] 人才模式得到创新。
根据建设行业特点,我院构建了各具专业特色的“2+0.5+0.5”培养模式,开展了订单培养、分段式教学、全真模拟实训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
笙黑龙江职业学院/吕芳璐耿晓棠
【摘要】本论文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所发表,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是教育部提出的重要建设任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将校企合作列为重点建设内容, 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但也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不乏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本文试图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最有效模式,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2010 年教育部继续建设100 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黑龙江职业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列为重点建设内容,积极探索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和责任共担校企合作机制,搭建以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基础的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构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构架,是实现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的关键,是提高我院软实力的有力保障。
1 校企合作成效显著
1.1 人才模式得到创新。
根据建设行业特点,我院构建了各具专业特色的“2+0.5+0.5”培养模式,开展了订单培养、分段式教学、全真模拟实训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
如学院先后与哈尔滨九州电气股份、沈阳辉山乳业集团、哈尔滨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开办了“辉山班”、“大北农班”,实行订单培养,根据工期定学期,探索了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
1.2 专业改革与建设突出。
在黑龙江职业学院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按照“面向市场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调研工作,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专业。
学院现开设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86 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9 个,省级重点专业9 个。
1.3 课程建设与改革初见成效。
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在充分听取和吸收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在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院确定了必备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基本素质,从而确定了学习领域课程。
同时,我们加强了课程开发与建设力度,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国家级精品课程2 门,省级精品课程18 门。
1.4 实训基地建设多样化。
为加强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整合校内资源,组建了多模式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学习性实训基地,目前,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 个。
1.5 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素材,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初步建立起了一支职称、学历、双师、专兼结构合理,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研究能力等全面发展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我院现在有专任教师有642 人,其中副教授以上356 人,外聘企业行业兼职教师194 人,“双师型”教师人数462 人。
1.6 科研能力增强。
近年来,黑龙江职业学院成功申请中国职教学会课题近20 项;省教育厅课题100 余项,省职教学会、省高教学会课题150 余项,教师申请各类专利近50 项,我院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制定了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行业的地方标准,从宏观、中观到微观领域,我院的科研能力得到增强,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对国家骨干院的内涵建设作了理性思考与探索,保证了学院的发展与改革取得较好的成效。
2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当前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企业积极性不高势必影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与实施。
但是由于各地区情况不同,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原因也会有多个方面。
学院培养模式与企业生产还存在距离,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基本目的、能给企业带来的利润等因素,是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二是国家相关政策体系建设问题,近年来国家对于校企合作采取了大力倡导、积极扶持的政策,并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但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从政策管理角度看,重点应放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梳理、完善,以及对相关政策要求的监督、落实方面。
3 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思考
3.1 关于校企合作发展的思考。
校企合作已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逐渐成为一种主要模式,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有基本模式、延伸模式和拓展模式三种运行模式,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实践,并使三种模式不断完善,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完善管理体系。
应形成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以强化对企业和学校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管力度,同时,通过监管和指导,应使学校能在校企合作中更多地以企业需要为出发点,考虑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问题,满足更加贴近企业生产需要的要求。
②形成工作机制。
要过完善管理体系,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各负其责、相互联通的工作机制。
在这种工作机制中,各方的职责及相互关系如下:政府:负责制定相关政策,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对校企合作工作予以监督和指导,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推行。
企业:企业应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把与之相关的工作列入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校企合作的相关费用。
同时,企业应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对外联系制度,安排专人负责与政府、学校和社会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
学校:一是要将校企合作作为主要的办学模式,在设置专业、开发课程、配备师资、确定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相适应;二是也要建立与政府、企业和社会伙伴密切联系、沟通的对外联络制度,保证各方面信息的畅通;三是要主动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形成相互融合的合作格局。
3.2 关于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的思考。
①基本合作形式。
具体讲就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机构,如校企合作董事会,负责校企合作发展规划的制定。
要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设置专业、共同制订课程和教学计划的工作机制。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学校为主进行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在实习教学方面,学校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实习教学,也可利用合作企业的场所实习。
②延伸合作形式。
首先要从根本上建立校企战略伙伴关系,校企共建重点专业高层决策机制,共同确定课程体系,并由企业的专家对学校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学校要安排高素质的人员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部分重大攻关项目的开发工作,以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
③拓展合作形式。
即探索实现校企“零对接”合作模式,建立校企人才培养集团或联合体,可采取“一校多企”、“多校多企”等方式建立。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是由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阶段性全脱产教学,二是建立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
在
实习教学方面,应采取引企入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校企一体化实习教学管理、在企业厂区建立教学区等多种方式进行。
在招生就业方面,应以企业为主组织招生和培训。
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利于今后学生在企业的顺利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职业学院对校企合作三种运行模式进行了尝试,并开展了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如何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理论和实践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