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系统存在油膜力与碰摩双重非线性振动分析

合集下载

轴承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下双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

轴承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下双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

轴承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下双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聂彦春;蔚建辉;张雷克;王雪妮;张金剑;唐华林
【期刊名称】《机械强度》
【年(卷),期】2024(46)3
【摘要】为揭示因轴承不对中导致的故障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基于坐标变换关系,推导了轴承不对中下转子偏转位移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碰摩力、油膜力等外激励影响下双盘转子轴承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转速及质量偏心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轴承不对中故障会增加系统碰摩发生可能性、恶化轴系振动并加大系统非稳态运动范围。

虽然不对中量的加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系统因参数变化引起的失稳运动,但据此产生的振幅增加与系统安全运行目标相悖,故应采取必要措施对轴承不对中故障加以控制。

相关结论可为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状态识别及稳定性分析提供有益借鉴。

【总页数】9页(P518-526)
【作者】聂彦春;蔚建辉;张雷克;王雪妮;张金剑;唐华林
【作者单位】山西中部引黄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水利电力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734;TH213
【相关文献】
1.双盘转子轴承系统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分析
2.不平衡-碰摩-不对中故障耦合作用下柔性转子-滚动轴承系统动力学分析与实验
3.滚动轴承转子系统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4.转子-滑动轴承系统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分析
5.转子-滚动轴承系统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动力学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对中和碰摩耦合故障下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范文

《不对中和碰摩耦合故障下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范文

《不对中和碰摩耦合故障下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篇一一、引言转子系统是众多机械设备中的核心部分,其稳定性和动力学特性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在实际运行中,转子系统常常会遇到不对中(Misalignment)和碰摩(Rubbing and Contact)等故障问题。

这些故障不仅会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对不对中和碰摩耦合故障下的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不对中和碰摩耦合故障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不对中故障下的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不对中故障是转子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之一,主要表现为转子轴线之间的角度偏差或平行度偏差。

这种偏差会导致转子系统产生额外的弯矩和剪切力,从而影响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首先,我们建立不对中故障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通过引入不对中参数,描述了转子系统的运动方程。

然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不对中程度下的转子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结果表明,随着不对中程度的增加,转子系统的振动幅度和频率都会明显增加,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三、碰摩故障下的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碰摩故障是另一种常见的转子系统故障,主要表现为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接触或摩擦。

这种接触或摩擦会导致转子系统产生局部高温、磨损甚至损坏。

在碰摩故障下,我们同样建立了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通过引入碰摩力,描述了转子系统的运动方程。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我们发现碰摩故障会导致转子系统的振动模式发生改变,产生高频振动和低频波动。

此外,碰摩还会导致转子系统的能量损失和效率降低。

四、不对中与碰摩耦合故障下的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在实际工程中,不对中与碰摩往往同时存在,形成耦合故障。

这种耦合故障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

在不对中与碰摩耦合故障下,我们综合分析了两种故障对转子系统的影响。

通过建立更为复杂的动力学模型,描述了转子系统的运动方程。

结果表明,耦合故障会导致转子系统的振动更加剧烈,出现多种振动模式共存的现象。

有限宽轴承-转子系统碰摩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有限宽轴承-转子系统碰摩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 2 )
在无量纲化 过程 中的 为油膜平均间隙,R为轴承半径, 为轴径长度 ,S o 为S mmefl数 , re d
叩 为润滑 动力粘度 , 为无量 纲转速 ,p 为无 量纲质量偏 心 , 为反映 了润滑油粘度 、轴承间隙 及长径 比等多种 因素影 响的一个综合参数。
动稳定 性的影响 。文 【 中介绍 了一种通过 变分原理得 到的有 限宽轴承 油膜力公式 ,此 方法具 7 1
有 较 深 的 数 学基 础 。
2 有 限 宽轴 承一 子 系 统 碰 摩 的非 线 性 动 力 学 模 型 转
对 于图 1 所示 的转子一 轴承结构 ,运用变分原理并经 过推 导得到的油膜力为
非 线性 动 力 学 现 象 ,为 解 决 实 际 工 程系 统 中遇 到 的 问题 ,如 故 障 诊 断 等 提 供 了一 定 的理 论 依 据 。 关键 词 :有 限 宽 轴 承一 子 :碰 摩 油 膜 力 :变 分 方 法 ; 非 线 性 动 力 学 转 中 图 分类 号 : 2 ; 03 2 TH13 3 文 献标 识 码 :A
m蕾= me O £ Q C S +厶 , m = me i £ 一mg Q Q s Q+ n
() 1
为使结果不受量纲影 响,从而具有更为普遍 的意义 ,按文【将方程() 8 ] 1 无量纲化 ,可 得 方 程() 1的无量纲形式为

鲁+c, : p . p 鲁+s 一. 。 s i 1 n 0
£ 为径 向位移, 和£ 分别为径 向速度和周 向速度 , 为油膜厚度 ,A 为长径 比,西 为姿态角 。
图1 中D为轴承 中心 ,0 为轴 径 中心 ,m为转子质量 之半 ,e 为转 子质量偏 心 ,Q 为轴径 的

转子-轴承系统的润滑与碰摩特性分析

转子-轴承系统的润滑与碰摩特性分析

转子-轴承系统的润滑与碰摩特性分析杨令康;朱汉华;贺立峰【摘要】在同时考虑轴承油膜力、非线性密封力对碰摩转子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因素耦合的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转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非线性碰摩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发现随着转子激励频率的增加,系统响应呈现出周期运动和拟周期运动交替出现,最后到达混沌运动及其演变过程.%Taking into account the bearing oil film force, non-linear sealing force on the rub-impact rotor system, a dynamic model of rub-impact rotor system with multi-factor coupled was established.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rotor system in the rubbing behavior find out that with the increase in rotor speed, system response showing a periodic motion and quasi-periodic motion alternately, and finally to the chaotic motion and its evolution.Some theoretical basis for rotor -bearing system with rubimpact fault diagnosis were provided.【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年(卷),期】2011(035)003【总页数】4页(P595-598)【关键词】转子系统;碰摩;非线性;分岔;混沌【作者】杨令康;朱汉华;贺立峰【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430063;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430063;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22大型旋转机械中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碰摩是一种严重的故障现象.船舶轴系的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来自柴油机和船体外部的螺旋桨的周期激励作用,另外由于船舶尾轴自身的重力作用,使得尾轴的运行工况复杂,轴承与轴颈之间的碰撞与摩擦更是常见的现象.对于油膜震荡引起的转子失稳、分岔、碰摩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如袁惠群等研究了具有非线性碰摩力的转子局部碰摩的分岔与混沌运动,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1].罗跃纲等构造了具有碰摩故障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转轴非线性弹性力和轴承油膜力的共同作用,对系统运行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2].Chu F.等研究了转子-轴承系统发生转定子碰摩时的振动特性,揭示了系统进入和离开混沌的路径[3].Shen Xiaoyao和Jia Jiuhong 等[4-5]对转子弯曲和质量不平衡时的碰摩进行了研究.另外,转子-轴承系统中密封力也影响着转子的动力学行为[6],所以在研究转子-轴承系统的碰摩特性时考虑系统密封力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借助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和数值分析的方法,综合国内外转子碰摩的研究成果,在同时考虑轴承非线性油膜力、碰摩力和密封力耦合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轴承-转子-密封系统的碰摩动力学模型,分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1 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建立如图1所示的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转子两端采用滑动轴承支承,转轴在左、右端轴承处的集中质量分别为m1和m3,在圆盘处的等效集中质量为,圆盘与轴承之间为无质量弹性轴连接.右端采用长轴承油膜力模型,左短采用短轴承油膜力模型.其中:f1x,f1y为左端滑动轴承作用在轴颈上的油膜力;f2x,f2y为右端滑动轴承作用在轴颈上的油膜力.由于船舶尾轴自身的重力和外面悬挂螺旋桨的重力作用,使得右轴承与轴颈间的碰摩现象经常发生,故碰摩力Px,Py作用在右轴承处.利用功的互等定理,将密封激振力Fx,Fy等效作用在右轴承处.O1为左轴承的几何中心,O2为圆盘的几何中心,为圆盘的质心,O3为右轴承的几何中心.图1 转子-轴承系统碰摩动力学模型1.1 轴承油膜力1)端滑动轴承作用在轴颈上的油膜力f1x,f1y采用短轴承假设条件[7],其油膜力表达式为式中为Sommerfeld修正数.其中,u为润滑油动力粘度系数;c为轴承半径间隙;L为轴承长度;R为轴承半径.2)由于一般情况下船舶尾轴的长径比较大,故右端轴承采用长轴承理论计算,这时认为由于油膜压力沿周向的变化率比沿轴向的大得多,得到长轴承模型的Reynolds方程为[8]按长轴承理论计算径向油膜力Fe和切向油膜力Fφ的公式为式中其中右端轴承的油膜力的水平分量f2x、铅垂分量f2y于径向油膜力Fe、切向油膜力Fφ之间的关系为1.2 碰摩力假设滑动轴承与轴颈之间的间隙为δ,当转轴与定子发生碰摩时,不考虑摩擦产生的热效应.且假定碰撞过程为弹性变形,则碰摩力表达式为[9]式中为右端轴颈中心的径向位移;kc为轴瓦的径向刚度;f为摩擦因数.1.3 密封力密封力即转子-轴承-密封系统中流体激振力是影响转子运动特性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Muszynska密封力模型认为流体作用力与流体一起以平均角速度τω转动,同时也表达了密封力对转子的扰动运动具有惯性效应、阻尼效应和刚度效应,能较好地反映密封力的非线性特性,其正确性在应用中得到了普遍认可[10].其模型为式中:K,D,mf分别为密封力的当量刚度、当量阻尼和当量质量;K,D,t均为扰动位移X3,Y3的非线性函数.其表达式为式中为转子的相对偏心距;n,b,τ0用来描述具体的密封参数.1.4 系统运动微分方程设转子-轴承系统的左端的径向位移为x1,y1转盘处的径向位移为x2,y2,右端的径向位移为x3,y3.则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可以表示为2 数值计算及结果从运动方程式(9)可以看出,碰摩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油膜力、碰摩力和密封力具有强非线性的特性,很难得到解析解,故采用数值仿真方法来分析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振动响应,从而说明系统的润滑与碰摩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特性.设置系统的参数为:m1=100kg,m2=80 kg,m3=200kg,c1=5 000N·s·m -1,c2=2 000N·s·m-1,k=5×106 N/m,c=0.2mm,r=0.06mm,δ=0.2mm,kc=5×106 N/m,f=0.1.从图2中可以看出碰摩转子系统响应存在着倍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等复杂的非线性特性.随着激励频率的提高,系统经历了由单倍周期运动、多倍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到混沌运动的过程.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些运动,选取不同激励频率下的时程图、频谱图、转子中心轨迹图和映射图来分析.图2 碰摩转子响应随激励频率ω变化的分岔图图3 ω=266rad/s时碰摩转子系统响应图4 ω=346rad/s时碰摩转子系统响应图5 ω=464rad/s时碰摩转子系统响应图6 ω=576rad/s时碰摩转子系统响应从图3可以看出转子系统做周期1运动,转子的运动轨迹呈现一个封闭的圆,频谱图上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值,映射图上只出现一个映射点.随着转速的增加出现拟周期运动,如图4所示:轴心轨线围绕周期轨道形成非常接近但不重复的轨线族,映射图上存在不变环面吸引点,代表出现拟周期运动.当转速提高到ω=464rad/s时,碰摩转子系统又呈现出2倍周期运动如图5所示,时程图上中的波形具有明显的周期重复性,且不同于一般的正弦或者余弦波形,这是由于碰摩转子系统的振动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所致;在频谱图上出现了2个明显的尖峰,映射图上有2个孤立的映射点,轴心轨迹线呈现出2个不重合的圆更加说明了转子响应处于周期2运动状态.随着转速的提高,当转速到达ω=576rad/s时碰摩转子响应出现了混沌运动的特证如图6所示,与周期运动的离散映射点和拟周期运动的连续封闭曲线完全不同,映射图存在奇怪吸引子图形,代表着混沌运动;幅值频谱图上出现一些较明显的不可公约连续谱成分,而且频带较宽,这些足以说明此时转子已离开周期2运动,进入到混沌运动.3 结论运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具有非线性碰摩力的转子-轴承-密封系统的响应的分岔和混沌行为,同时考虑了轴承油膜力、碰摩力和密封力的耦合作图和庞加莱映射图从不同的侧面描述和揭示了用,数值仿真结果分别用时程图、频谱图、根轨迹转子系统的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和这些运动形式的转化与演变过程.在所研究的转子频率范围内,通过对碰摩转子系统的响应的研究发现:由于碰摩力矩与转子涡动的方向相反,摩擦会引起转子反向涡动,随着转速的提高转子响应呈现出拟周期和倍周期运动交替出现的现象,最后转子响应以混沌运动为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混沌运动的频率域范围.参考文献[1]袁惠群,闻邦椿,王德友.非线性碰摩力对碰摩转子分叉与混沌行为的影响[J].应用力学学报,2001(12):16-19.[2]罗跃纲,张松鹤,闻邦椿.非线性弹性转子-轴承系统碰摩的动态响应[J].振动工程学报,2004(8):91-93.[3]Chu F,Zhang Z.Bifurcation and shaos in a rub-impact Jeffcott rotor system[J].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1998:210(1):1-18. [4]Shen Xiaoyao,Jia Jiuhong,Zhao Mei.Nonlinear analysis of a rub-impact rotor-bearing system with initial permanent rotor bow[J].Arch Appl Mech,2008,78:225-240.[5]Shen Xiaoyao,Jia Jiuhong,Zhao Mei.Numerical analysis of a rub-impact rotor-bearing system with mass unbalance[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2007,13:1819-1834.[6]Mei Cheng,Guang Meng,Jiangping Jing.Non-linear dynamics of arotor-bearing-seal system[J].Arch Appl Mech,2006,76:215-227. [7]Adiletta G,Guido A R,Rossi C.Chaotic motions of a rigid rotor in short journal bearings[J].Nonlinear Dynamics.1996:10(6),251-269. [8]刘淑莲.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特性研究及油膜振荡的在线清除[D].杭州:浙江大学材料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研究所,2004.[9]闻邦椿,顾家柳,夏松波.高等转子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Muszynska A,Bently D E.Frequency-swept rotating input perturbation techniqu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fluid force models in rotor-bearing-seal systems and fluid handling machines[J].J Sound Vib.,1990,143(1):103-124.。

高速滚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分析

高速滚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分析
2 无量纲最小油膜厚度计算
球轴承中,滚动体与内圈和外圈滚道为点接触,以哈姆洛克
来稿日期:2019-02-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050402/51105187);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项目(2019ZD0277);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017FWDF01);辽宁科技大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601009830) 作者简介:李 昌,(1980-),男,辽宁凌源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可靠性工程;Fra bibliotek1 引言
随着高铁和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迅猛发展,滚动轴承作为关 键支承部件,对其研究也不断地深入。目前,对高速滚动轴承—转子 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献[1]建立 了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不平衡—碰摩耦合故障动力模型,分析了 转速、轴承间隙、碰摩刚度等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文献[2]建立 了考虑径向内间隙的滚动轴承—平衡转子动力学方程,研究不同 间隙的分岔和混沌等特性。文献[3-4]以滚动轴承—Jeffcott 刚性转子 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力学方程并研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文献[5]以陀螺仪滚动轴承—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求解系统
粤遭泽贼则葬糟贼:A nonlinear dynamic equation is established for the high speed rolling bearing -rotor system,considering some nonlinear factors,such as oil film,radial clearance,nonlinear bearing force,and so on. A fter that,bifurcation diagrams,phase diagrams,axes contrails,Poincar佴 maps and frequency spectrum diagrams are gained at the different parameters by the RungeKutta algorithm. A t the same time,the influence of speed and damping on its nonlinear vibration displacement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ystem vibration cycle increases or decreases in sequence,with the increase of speed. A nd there is no violent change. System has parametric vibration,forced vibration and coupling vibration. The small damping system occurs chaos phenomenon and is not stable. On the contrary,the big damping can restrain nonlinear vibration,and system occurs violent change and is relatively stable. The stability of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d by selecting reasonable damping and speed. Key Words:Rolling Bearing;Rotor System;Oil Film;Nonlinea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Runge-Kutta Algorithm

多自由度碰磨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多自由度碰磨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i n t o a n e i g h t d e g r e e o f f r e e d o m n o n l i n e a r s y s t e m wi t h g y r o s c o p i c mo me n t e f f e c t u s i n g L a — g r a n g e me t h o d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 t o t h e mo d e l e d s y s t e m s h o we d t h e n o n l i n e a r r u b b i n g f a u l t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T h i s h i g h d i me n s i o n a l n o n l i n a r s y s t e m c o u l d b e r e d u c e d i n t o a t wo d e g r e e o f f r e e d o m s y s t e m b y i n t r o d u c i n g t h e mo d i f i e d P OD me t h o d .Nu me i r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s d e mo n s t r a — t e d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t h e me t h o d b y c o mp a is r o n wi t h t h e c o mp u t e d r e s u l t s g i v e n f o r b o t h t h e O —
第3 0 卷 第1 期
2 0 1 4年 2 月

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的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

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的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

A b s t r a c t : W h e n d i s c u s s i n g t h e i s s u e o fr u b i m p a c t f o r o t o r s y s t e m, t h e e f f e c t fn o o n l i n e a r r u b - i m p a c t f o ee r i s n e e d e d t o b e c o n s i d e r e d . Mo d e l i n g a n d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w e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b y u s i n g t h e n o n l i n e a r r u b b i n g f o r c e b a s e d o n He t r z c o n t ct a
接触理论碰摩力模型仿真 出的结果非线性特性更强, 系统碰摩特征更加明显, 有利 于判断碰摩故障的发 生; 结论 : 结合相 关实验结果, 验证 了 H e t r z 碰摩模型的正确性及将其运用在碰摩故障转子系统建模 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 H e r f z接触理论 ; 碰摩转子 ; 非线性 ; 碰摩刚度 ; 油膜力 ; 转子实验台; R u n g e — K u t t a法 ; 嵌入深度
中 图分 类 号 : T H1 6 ; T U 6 6 ; T H1 1 3 .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3 9 9 7 ( 2 0 1 3 ) 0 3 — 0 0 3 5 — 0 3
Dy n a mi c An a l y s i s o f Ru b b i n g Ro t o r S y s t e m Su p p o r t e d o n No n -L i n e a r Oi l F _ l m Be a r i n g s

《不对中和碰摩耦合故障下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范文

《不对中和碰摩耦合故障下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范文

《不对中和碰摩耦合故障下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篇一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对中和碰摩耦合故障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对中与碰摩故障对转子系统的影响,并探讨了系统在耦合故障下的振动特性及响应。

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转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实际工程中转子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一、引言转子系统作为许多旋转机械的核心部件,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整个设备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对中与碰摩是转子系统常见的两种故障类型,当这两种故障耦合时,将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产生复杂影响。

因此,对不对中和碰摩耦合故障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动力学模型建立为了研究不对中和碰摩耦合故障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我们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转子系统的刚度、质量、阻尼以及不对中与碰摩故障的耦合效应。

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转子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三、不对中故障对转子系统的影响不对中故障是指转子系统中轴线之间存在角度偏差或偏移量。

在模型中引入不对中参数,分析了其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不对中会导致转子系统出现额外的激励力,增加系统的振动幅值和频率,同时可能导致系统的不稳定运行。

四、碰摩故障对转子系统的影响碰摩故障是指转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与静止部件或另一根转子发生接触摩擦。

通过模型分析发现,碰摩故障会导致转子系统产生局部或全局的振动,且振动频率与碰摩程度密切相关。

此外,碰摩还会导致转子系统的热变形和材料磨损,进一步影响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五、不对中与碰摩耦合故障下的动力学分析当不对中与碰摩两种故障耦合时,转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变得更加复杂。

通过模型分析发现,耦合故障会加剧系统的振动,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热变形和材料磨损。

此外,耦合故障还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使系统更容易出现失稳现象。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对转子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避免或减少这两种故障的发生。

双盘转子系统轴向-径向碰摩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双盘转子系统轴向-径向碰摩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摘 要 :动静碰摩是透平机械常见的故障之一, 其动力学行为较为复杂, 表现为在机器运行的过程中碰摩故障产
生 的故 障征兆丰富多样 。建立 了双盘转子 一轴承系统在轴 向碰摩 、 向碰摩 以及两种碰摩共 同冲击下 的有限元法连续模 径 型, 采用计及了 回转 效应 和剪 切效应 的梁单元 , 对转子系统在不同碰摩情况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 了数 值模拟 , 研究 了转 子转 速、 转子系统上的不平衡 量的分布以及 碰摩 刚度 对系统 的影 响。研 究结果表 明 : 相对 于径 向碰摩故 障的动力学 特征 , 向碰摩产生 的非线性特征不明显 , 轴 与工程 中观察 的现象 基本一致 的; 当两种 碰摩均考 虑时 , 但 系统 的非线性动 力 学特征与仅考虑径向碰摩时有显 著的不同。所得计算结果 可为大型高速旋转 机械系统 的故障诊断和碰摩 故障 的振 动控
制提供理论指导 , 从而保证系统 的安全运行 。 关键词 :转子轴承系统 ; 限元法 ; 线性 动力 学行 为 ; 向碰摩 有 非 轴
中 图分 类 号 :0 2 32 文 献 标 识 码 :A
No ln a y mi h v o fa do l - s io r p c r t r s se n i e r d na c be a i r o ub e dik s t o i o o y t m wih a i la a i lr b. pa t t x a nd r d a u i m cs
a h o tc r a i e iu af n to n t e r ttn c ney, i ma e d t a m a h n ’ c t sr p i al r . tt e c n a t a e s a s ro s m lu c in i h o ai g ma hi r t y la o c i eS aa to h c f i e u Co i rn he r ef c n g r s o i fe t a fni ee n mo e s de e o e o t d he nsdei g s a fe t a d y o c p c e fc , i t l me t e d l wa v lp d t su y t no ln a y a c n i e r d n mi

卫星陀螺仪滚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分析

卫星陀螺仪滚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分析

卫星陀螺仪滚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分析卫星陀螺仪滚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分析摘要:卫星陀螺仪作为现代导航、定向和控制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具有关键的重要性。

而滚动轴承—转子系统作为卫星陀螺仪的核心,承载着陀螺仪的旋转转子,其振动特性对陀螺仪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卫星陀螺仪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旨在提供更为准确的设计和优化方案,以提高卫星陀螺仪的性能和可靠性。

1. 引言卫星陀螺仪作为一种惯性导航设备,可以测量和维持卫星的方向和角速度,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导弹等领域。

陀螺仪的精度和性能对于导航和定位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而滚动轴承—转子系统作为卫星陀螺仪的核心部件,负责支撑和转动陀螺仪的旋转转子,其振动特性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2. 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建模与参数估计为了分析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滚动轴承的几何和材料非线性、陀螺仪转子的材料和几何特性等因素,并通过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来估计模型中的参数。

3. 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基于建立的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数学模型,我们进行了振动特性的分析。

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测试,我们得到了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振动模态和振动幅值等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转速和加载条件下系统的振动响应。

4. 非线性振动机制分析在研究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时,我们发现了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振动现象,如转子的共振现象、摩擦力对振动特性的影响等。

通过对这些非线性振动机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预测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振动行为。

5. 优化设计方案针对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优化设计方案。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轴承的几何结构和材料,优化转子的结构和动平衡等方法,来降低系统的振动幅值和共振频率,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能量空间中实现非线性双转子系统的碰摩振动机理表征

在能量空间中实现非线性双转子系统的碰摩振动机理表征

在能量空间中实现非线性双转子系统的碰摩振动机理表征
王敬寒;武钢
【期刊名称】《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0)1
【摘要】碰摩是转子系统发生失稳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碰摩故障发生时,转子与机壳随时间的推移在碰撞和脱离等状态间变化,容易产生能量交换,并引发复杂的振动
现象。

通过构建带碰摩故障的非线性双转子系统模型及动力学方程,采用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仿真,在相空间中分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

在振动能量空间中使用
非线性能量供给函数模拟碰摩故障发生后系统的转子振动能量变化,利用振动能量
轨道的迁移表征碰摩振动机理。

研究结果更好地揭示了非线性双转子系统发生碰摩故障后的碰摩振动机理,提出的方法为双转子系统的振动机理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页数】8页(P140-147)
【作者】王敬寒;武钢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
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322
【相关文献】
1.碰摩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2.非线性转子-机匣密封碰摩系统的耦合振动分析
3.碰摩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振动特征的实验研究
4.基于非线性支承的磁悬浮双转子系统碰摩特性研究
5.碰摩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振动特征的实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转子-轴承系统油膜力特征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转子-轴承系统油膜力特征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关键词 : 转机械 ; 旋 转子一 轴承系统 ;油膜力 ; 数值仿真
中图分 类号:T 3 H 1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6 2 5 1 2 1 ) 2 1 7 5 1 7 —5 8 (0 2 0 —0 2 —0
N o i ar dyna i alana ys s O i- e br ne f c nlne m c l i f o lm m a or e pr pe te or r o - e r ng s t m s o r i s f ot r b a i ys e
c r e i d c t d t a h i me r n o c o s s e t o g l e r t . e e o e t i a p o c e sa u v ,ti i ia e h tt e o l mb a e f r e p s e s s s r n i a i Th r f r , h s p r a h s t sn — n y r f r n e t h fe t e d a n ss o h i— e r n o t x f u t r m l i g・e rn -u p r e o- e e e c o t e e f c i i g o i n t e o l v . mb a e v r e a ls fo si n — a i g s p o t d r - m d b ・
LI Gu . h n ,L U a g , C N a z e U iz e I Y n HE Y — h , WE n - h N Ba g c un
( S h o fMe h nc l gie rn & Autmat n, rhe se nUnv riy, h n a g 1 0 1 C ia 1. c o lo c a ia En n e ig o i No t a tr ie st S e y n 1 8 9, hn o

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及非线性振动研究

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及非线性振动研究

摘要摘要航空发动机结构复杂,运行环境极端严峻,振动故障多发,严重制约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航空发动机多为双转子结构,包含滚动轴承支承、多级轮盘和叶片、挤压油膜阻尼器等复杂构件,并受双频激励、气流激励等复杂载荷影响。

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尤为重要,厘清航空发动机复值。

本文以实际的航空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开展复杂转子系统的离散动力学建模及可逆化结构降维工作;在降维简化模型上考虑中介轴承的非线性特征,分析中介滚子轴承游隙、外载荷等对双转子-中介轴承系统非线性响应的影响;以及滚珠轴承游隙对系统时变刚度等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建立空心轴裂纹模型,采用解析与数值相结合的方法对空心转轴裂纹故障-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开展研究;最后,研究发动机叶片对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及非线性分岔特性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针对某六点支承形式的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研究其动力学建模及模型简化问题,并给出不同简化模型的适用条件。

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较为复杂的离散动力学模型,并分析系统的基本动力学特性;从实际结构特点出发研究双转子离散动力学模型的降维简化问题,得到了四轮盘双转子简化模型和三轮盘双转子简化模型并给出其适用条件,对比分析临界转速可知四轮盘双转子简化模型在任意支承条件下均可以很好的保有原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以高压转子为对象研究降维模型的可逆化问题,结果表明反推得到新的复杂模型前三阶临界转速和原模型误差均在3%之内,表明本文的降维简化方法是可逆的。

研究中介滚子轴承对双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

根据上述简化建模方法,针对实际的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结构和工作特点,考虑滚动轴承和双转子的相互影响,建立航空发动机四轮盘双转子-中介轴承-支承系统的一体化模型。

采用数值方法重点分析中介轴承径向游隙、外载荷及转速比等参数对系统非线性响应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中介轴承径向游隙对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影响十分明显,随着径向游隙的增加,受迫共振转速减小,并且两个受迫共振峰值处会由“线性”共振变为具有明显“硬特性”的非线性现象,而且游隙越大“硬特性”越明显;此外,随着径向外载荷的增加,幅频曲线在受迫共振峰附近由“硬特性”变为“软特性”。

流体动压滑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及稳定性

流体动压滑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及稳定性

流体动压滑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及稳定性流体动压滑动轴承的转子系统具有非线性的动力特性和稳定性,这是由于流体动压效应引起的。

在转子系统中,流体动压滑动轴承是一种常用的支撑装置,通过润滑油膜的形成和变形,可以有效减小摩擦和磨损,提高运动的稳定性和运行的可靠性。

在流体动压滑动轴承中,转子的运动会引起油膜的动压效应。

当转子开始旋转时,油膜中的液体分子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产生压力差异,从而形成一个向中间凸起的压力分布。

这种压力分布会产生一个向外的力,从而支撑和稳定转子的运动。

然而,流体动压滑动轴承的转子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

这是因为转子在运动过程中,油膜的形变会随着运动速度和载荷的变化而改变。

当运动速度和载荷较小时,油膜的形变相对较小,系统的动力特性和稳定性较好;而当运动速度和载荷较大时,油膜的形变较大,系统的动力特性和稳定性则会变差。

这种非线性现象对于流体动压滑动轴承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在设计中考虑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和控制策略进行优化。

此外,还需要进行实验和仿真分析,以验证和研究非线性动力特性的具体机理和规律。

综上所述,流体动压滑动轴承的转子系统具有非线性的动力特性和稳定性,这要求在设计和应用中充分考虑非线性效应,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控制。

这将有助于提高流体动压滑动轴承的性能和可靠性,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除了非线性的动力特性和稳定性,流体动压滑动轴承的转子系统还存在着其他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是振动问题。

由于非线性动力特性的存在,转子系统可能会发生振动现象。

这些振动不仅可能导致系统的噪音和震动,还会影响转子的运行和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通过合适的控制方法和设计优化来降低系统的振动水平,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平稳性。

其次是温度问题。

在高速旋转的转子系统中,摩擦和涡流损耗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如果无法及时有效地散热,会导致系统温度升高,进而影响润滑油膜的性能和稳定性。

转子碰摩故障分析 (DEMO)

转子碰摩故障分析 (DEMO)

转子碰摩、摩擦故障分析一、机理分析在旋转机械中,由于转子弯曲、转子不对中引起轴心严重变形,间隙不足和非旋转部件弯曲变形等原因引起转子与固定件接触碰撞而引起的异常振动时有发生。

转子碰摩、摩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主要表现为振动响应的随机性和频谱的非线性特征,从机理上分析,摩擦振动对转子有以下四方面的影响:1)直接影响转子运动可分为自转和进动(即公转)两种形式。

摩擦对自转的影响在于附加了一个力矩,因此,在转子原有力矩不变的条件下有可能使转子转速发生波动。

至于进动,由于摩擦力的干预可能使正进动转化为反进动,特别是全周摩擦,常常产生所谓的“干摩擦”现象,从而引起自激振动,影响转子的正常运行,甚至损坏机组。

2)间接影响摩擦的作用使动静部件相互抵触,相当于增加了转子的支承条件,增大了系统的刚度,改变了转子的临界转速及振型。

且这种附加支承是不稳定的,从而可能引起不稳定振动及非线性振动。

3)冲击影响局部碰摩除了摩擦作用外还会产生冲击作用。

其直观效应是给转子施加了一个瞬态激振力,激发转子以固有频率作自由振动。

虽然自由振动是衰减的,但由于碰摩在每个旋转周期内都产生冲击激励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使转子振动成为叠加自由振动的复杂振动。

4)热变形摩擦引起的热变形可能引起转子弯曲,加大偏心量,使振动增大。

二、转子碰摩、摩擦的特征分析摩擦分全圆径环形摩擦和局部摩擦两种,其特征有:a) 振动频带宽,既有与转速频率相关的低频部分,也有与固有频率相关的高次谐波分量,并伴随有异常噪声,可根据振动频谱和声谱进行判别;b) 振动随时间而变。

在转速、负荷工况一定,由于接触局部发热而引起振动矢量的变化,其相位变化与旋转方向相反;c)接触摩擦开始瞬间会引起严重相位跳动(大于100°相位变化)。

局部摩擦时,无论是同步还是异步其轨迹地带有附加的环(说明相位在很大的变化)。

转子碰摩的定量分析比较困难,一般来说,转子与静止件发生摩擦时,转子受到静止附加作用力。

多跨转子轴承系统碰摩故障非线性动力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跨转子轴承系统碰摩故障非线性动力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跨转子轴承系统碰摩故障非线性动力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多跨转子轴承系统是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其在机械运转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旋转机械中,一些关键的元件都是由多跨轴承支撑的,因此多跨转子轴承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然而,多跨转子轴承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碰摩故障,导致轴承损坏甚至系统崩溃。

因此,如何研究多跨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特性及碰摩故障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对于提升其可靠性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对多跨转子轴承系统的碰摩故障进行研究,并探究碰摩故障对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跨转子轴承系统的建模建立多跨转子轴承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动力学模型和摩擦模型。

将系统转化为一组常微分方程,用于研究系统的动力变化。

2. 碰摩故障的建模通过详细的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建立多跨转子轴承系统碰摩故障的数学模型。

对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碰摩故障进行分类和研究。

3. 碰摩故障对系统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以多跨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研究碰摩故障对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的影响。

分析碰摩故障的位置、参数和频率等因素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4. 碰摩故障的诊断与预警通过碰摩故障的数学模型和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测数据,开发碰摩故障的诊断与预警算法,提前预测系统的性能变化,及时进行修复,减少系统的停机时间和损失。

三、研究意义通过对多跨转子轴承系统碰摩故障的建模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碰摩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和机理,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特别是碰摩故障的诊断与预警算法的开发,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并降低系统的故障率和停机时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转子碰摩系统的非线性数值分析

转子碰摩系统的非线性数值分析

转子碰摩系统的非线性数值分析王璋奇,杨文刚(华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保定 071003)E-mail:wzq93@摘要:建立了基于瞬时碰摩力的偏心转子碰摩模型,该碰摩模型为分段线性系统,数值求解该类系统需采用接缝法,但是直接的数值方法无法准确确定接缝点,针对这一问题推导出了模型的以分段控制变量为自变量的微分方程形式来准确确定接缝点,综合以时间和分段控制变量为自变量的微分方程数值求解的优缺点,给出了交替使用这两种方程进行求解的改进的接缝法,最后利用该方法对转子碰摩进行仿真研究,得到了转子碰摩的周期运动形式。

关键词:碰摩;分段线性系统;接缝法;引言在汽轮发电机组及其它高速旋转机械中,随着对高转速和高效率的需求,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

机组启停或运行中,转子不平衡等故障会使轴系振动增大,而热变形不均匀等也会使动静部分径向间隙变小,这些都导致了转子与定子碰摩的可能性增加,并时有碰摩现象发生造成转子系统失效。

转、定子碰摩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变形过程。

通常把转子和定子碰摩过程简化成分段光滑的力学模型——双线性刚度碰摩模型 [1-5]。

这种模型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认为碰摩过程中发生的是完全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并没有考虑能量损失;第二,由于转子和定子的接触刚度非常大,碰摩时间非常短,为了保证数值求解的精度须取非常小的步长,这不仅增大了计算量而且很难保证解的精度。

由于碰摩时间相对于转子的运动过程非常短,因此可以认为碰撞过程为瞬时弹性碰撞,并引入弹性恢复系数来体现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在此过程中,转子的位移是连续变化的,但速度在碰撞前后是不连续的,碰撞瞬时转子系统承受非常大的冲击力。

文献[6]采用这种碰摩力模型详细的理论研究了单点碰摩下的擦边现象。

这种碰撞模型是分段线性系统,需要采用接缝法来进行求解。

但该方法数值求解时无法准确确定接缝点即碰撞位置。

对于这一问题,文献[7]采用近似处理的方法,利用一无穷次可微且可无限逼近阶跃函数的实函数对不连续的Jeffcott转子碰摩系统进行了光滑处理,最终建立非线性碰摩转子系统的光滑碰摩力模型。

3基于有限元法分析的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3基于有限元法分析的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基于有限元法的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特性研究摘要针对典型的转子轴承系统构造了一个复杂多因素并且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实际系统的非线性系统模型。

采用有限元方法将其离散化分为圆盘、 轴段和轴承座等单元,并对各单元 作了详细的动力分析, 当考虑油膜力耦合作用时, 广义力的求解引用了瑞利耗散函数, 推出 了油膜粘性阻尼力的非线性因素,再由拉格朗日方程得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最后 关键词:陀螺力矩油膜力转子轴承系统有限元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rotor bearingAbstract A typical rotor-beari ng system for a complex multi-factor structure and the ability to truly reflect the actual system of nonlinear system model.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the disc is divided into discrete, such as shafts and bearing units, each unit made a detailed and dynamic analysis, when considering the coupling of oil film force, the generalized Rayleigh power dissipation of the solution quoted function, introduced the film's nonlinear viscous damping factor,then the Lagra nge equati ons derived differe ntial equati ons of moti on. Fin ally, Key words : oil film force gyroscopic eleme nt rotor-beari ng system 等单元⑶。

碰摩和油膜耦合故障转子系统周期运动分岔分析

碰摩和油膜耦合故障转子系统周期运动分岔分析
;. 0 2 7 2 东北 大学机械工程与 自动化 学院 , 阳 沈 10 0 ) 104
摘 要 :根据碰摩和油膜耦合故障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利用求解非线性非 自 治动力系统周期解的延拓
打靶算法 , 究 了该类转 子系统在 不平衡量 一转速 、 研 碰摩 间隙 一转速参数域 内周期运 动的分岔及失稳规律 , 并与只含油膜
为转子在轴承处阻尼系数 , 为转子圆盘阻尼系数。转 c 子在 轴 承处集 中质量 为 m。在 圆盘 处 的等 效集 中 质量 , 为 m , 子 圆盘 与轴承 之 间为 无质 量 弹性 轴 。 转 不考虑摩擦 的热效应 , 并假设转定子为弹性碰撞 , 碰摩 为 局部 碰 摩 , 子局 部 碰 摩 力 模 型 如 图 l 示 。 转 b所 图中 P 为径 向碰撞 力 , P 为切 向摩擦 力 , 为 碰摩 点 的 法 向与 轴 的夹 角 。∞ 为转 子 转 动 角速 度 , 为 转 子 轴 e 心 位移 , 转定 子 间 的摩 擦 系数 为 , 隙 为 氐。转 子 系 间 统碰摩力在 、 Y方向的分量 P 、 P 分别为
故 障的转子 系统 的分岔失稳规律进行 了比较。结果发现 : 碰摩 的出现 和加 剧 , 使得在较 小偏心 量下 系统 的失稳方式 由倍 周期分岔变为拟周 期分岔形式 。碰摩推迟 了油膜涡动 的产 生 , . 使得 系统 的失稳 转速较高 。碰 摩间 隙较大时 , 系统周 期运
动失稳转速值基本 不变。 关键词 :转子 系统 ; 摩 ; 碰 油膜 ; 岔 ; 分 稳定性 中图分类 号 :T 2 3 6 K 6 . 文献标识 码 :A
1 转 子轴承 系统 的数学模 型
本 文研 究 的 转 子 轴 承 系 统 如 图 l 示 。转 子两 a所 端用 滑 动轴 承支 承 , O 为轴 瓦 几何 中心 , 转 子几 何 O为 中心 , O 为转 子质 心 , 为定 子 刚度 , 弹性 轴 刚度 ,。 后 后为 c

碰摩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碰摩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碰摩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王立平;叶佩青;尹文生;段广洪;汪劲松
【期刊名称】《汽轮机技术》
【年(卷),期】2000(042)006
【摘要】基于故障诊断的迫切需要,在考虑到轴承油膜力作用的同时,构造了碰摩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转子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页数】3页(P336-338)
【作者】王立平;叶佩青;尹文生;段广洪;汪劲松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322;TH133
【相关文献】
1.基于2种中介轴承的对转双转子系统耦合碰摩动力学模型 [J], 贾明明;关赛飞;秦海勤;于晓琳
2.双碰摩故障转子系统碰摩位置定量诊断方法 [J], 许琦;姚红良;刘子良;闻邦椿
3.基于滞回碰摩力模型的转子系统碰摩响应研究 [J], 曹登庆;杨洋;王德友;陈华涛;姜广义
4.具有转静件碰摩故障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小波变换特征 [J], 刘献栋;李
其汉;王德友
5.非线性碰摩力对碰摩转子分叉与混沌行为的影响 [J], 袁惠群;闻邦椿;王德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子系统存在油膜力和碰摩双重非线性振动分析沈松1郑兆昌2应怀樵1(1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5)(2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100084)摘要:本文针对柔性轴支承的非对称转子-轴承系统,考虑柔性轴和转子的陀螺力矩,使用滑动轴承非线性非稳态油膜力模型,建立了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的转子模型,并同时考虑由于碰摩产生的非线性振动,然后通过数值方法计算系统在不同转速和转子偏心量等参数下的稳态响应,并使用分叉图、轴心轨迹、Poincarè映像和频谱图等方法分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关键词: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振动,碰摩Abstract: For a flexible unsymmetric rotor supported by two oil film journal bearings, considering the gyroscopic moment, describing the oil-film force of journal bearing with unsteady nonlinear model, a rotor-bearing system modal of 8 DOFs has been established which can describe the actual rotor more truly. At the same time, the rubbing between the rotor and stator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Because of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rotor system, numerical integrations are used to find the response solutions in different condition. The details of bifurcation diagrams, Poincarè maps and power spectrum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behavior of the nonlinear vibrationKey words: rotor-bearing system, nonlinear vibration, rubbing1引言在工程实际中,转子-轴承系统由于滑动轴承非线性油膜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非线性振动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转子模型方面,目前许多文献中都使用比较简化的Jeffott转子模型得到了许多重要的结果,文[2]则对一个柔性轴支承的对称单盘转子-轴承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

对于滑动轴承油膜力模型则一般使用基于半Sommerfeld条件等各种边界假设的稳态油膜力模型,Zhang在文[3]中考虑了非稳态扰动速度对油膜边界位置的影响, 给出了非稳态圆轴承油膜力公式,并对Jeffcott转子进行了非线性分叉特性研究。

此外,引起转子系统产生非线性振动的另一个常见原因就是碰摩。

间隙是机械结构设计不可避免的现象,由于间隙很小,当振幅超过间隙值,将出现转子与定子的碰摩,使转子受到径向冲击力和切向摩擦力的作用,系统成为一个带有分段线性刚度的非线性振动系统。

为进一步反映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的转子振动稳定性,本文在柔性轴支承的转子的基础上,又考虑了当转子不在两支承点中间时的陀螺力矩的影响,并使用非稳态非线性油膜力模型,建立8自由度陀螺转子-轴承系统的力学模型,主要考虑在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的同时,转子振幅若增大到超过间隙值而发生碰摩,系统出现的一些非线性振动形式。

该系统将具有双重非线性因素。

通过Newmark-β法和 Newton-Raphson迭代相结合的数值方法,计算转子在不同转速、外阻尼和偏心量参数下的稳态响应,针对数值结果使用分岔图、Poincarè映像、频谱等方法研究其非线性特性,得到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

2 陀螺转子-轴承系统力学模型考虑如图1所示, 柔性轴支承的非对称转子具有陀螺力矩的影响,坐标XYS为固定坐标,A、B两点为滑动轴承支承点,园盘位于轴的O 点处。

假设园盘处集中质量为m O ,并且具有质量偏心,偏心距为e ,A 端集中质量为m A ,B 端集中质量为m B 。

当转子系统以角速度Ω自转时,轴产生弯曲变形,产生陀螺力矩H ,园盘中轴心的位移为x O 和y O ,转角为θX 和θY ,由于A 、B 两端通过滑动园轴承支承,轴长l ,AO 距离为a ,BO 距离为b ,所以轴的A 端位移为x A 和y A ,轴的B 端位移为x B 和y B 。

A 、B 两端为无限短滑动轴承,轴承宽度为L ,轴截面半径为r ,轴承与轴颈之间的间隙为c ,油膜粘度系数为μ,油膜力采用非线性非稳态油膜力模型[3] ,该模型在决定油膜边界位置时采取压力为零的条件决定非稳态边界,从而考虑了非稳态扰动速度对油膜边界位置的影响,假设轴的中心在油膜中的相对偏移量为c y x /22+=ε,偏移角度为)(x y arctg =φ,则非线性非稳态油膜力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Ω-=⎥⎦⎤⎢⎣⎡εφεφφφφμ)21(cos sin sin cos 62221121123 c c c c c lr F F y x (1) 其中F x 和F y 为瞬态油膜力,形式上为轴颈位移和速度的函数),,,(φφεε f F =,表达式中其它参数可以参见文献[3]。

图1 考虑柔性轴支承具有陀螺力矩转子-轴承系统力学模型转子的碰摩包括径向碰撞和切向摩擦,为建立碰撞冲击力和摩擦力的受力模型,本文作如下假设:碰摩发生时间非常短,碰撞时定子有变形,且为线性变形,转子与定子的摩擦符合库仑摩擦定律,即摩擦力与接触面的法向作用力成正比。

碰摩受力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标出了碰摩力的位置和方向,对于其它重力、偏心力和油膜力等受力情况,同前相同,此处不再表示。

X图2 转子碰摩的力学模型示意图在静止状态时,转子与定子之间有间隙为δ,当转子旋转时,轴将产生弯曲变形,使转子产生径向位移s 和偏移角θ,当δ>s 时,转子与定子将发生碰撞,定子的变形为线性变形,其径向刚度为k d ,并且转子与定子的摩擦符合库仑定律,摩擦系数为f ,转子在碰撞点将受到法向正压力F N 和切向摩擦力F T ,投影到坐标XOY 上,如下[4]:δδ≥⎭⎬⎫⎩⎨⎧⎥⎦⎤⎢⎣⎡---=⎪⎭⎪⎬⎫⎪⎩⎪⎨⎧s y x f f s k s F F d d y d x 11)( (2) 综上可得8自由度陀螺转子-轴承系统,在重力、偏心力、油膜力和碰摩力作用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321Q Q Q K u u C uM ++=++ (3) 其中M 为质量矩阵,C 为陀螺阻尼矩阵,K 为刚度矩阵,Q 1为偏心激励力矢量,Q 2为油膜力矢量,3Q 为碰摩力向量,u 为位移矢量,分别如下:{}TB B A A y x o o y x y x y x θθ=u (3a ) {}T B A o o o g m g m g m t e m t e m ---ΩΩΩΩ=0000sin cos 221Q (3b ){}T B y Bx A y A x F F F F 00002=Q (3c ) {}Td y d x F F 0000003=Q (3d)定子⎥⎥⎥⎥⎥⎥⎥⎥⎥⎥⎦⎤⎢⎢⎢⎢⎢⎢⎢⎢⎢⎢⎣⎡-=⎥⎥⎥⎥⎥⎥⎥⎥⎥⎥⎦⎤⎢⎢⎢⎢⎢⎢⎢⎢⎢⎢⎣⎡=00000000H H m m m m J J m m B B A A d d o o C M (3e ) ⎥⎥⎥⎥⎥⎥⎥⎥⎥⎥⎥⎥⎥⎥⎥⎥⎥⎥⎦⎤⎢⎢⎢⎢⎢⎢⎢⎢⎢⎢⎢⎢⎢⎢⎢⎢⎢⎢⎣⎡++++-+--+-+--+-------------=2323322222142442112223233222223233222221424421121424421122144414444414332333233323232222232322111411141411210000000021000000102100000010210000010100101000101000010100k l a k l k l a k l a k l k l a k l a b k l k l ab k l b k l k l b k l a b k l k l ab k l b k l k l b k l a k l k l b k l k k k l k l a k l k l b k k k l k l a k l b k l k k k l a k l k l b k l k k K (3f )其中 [1] :J d =J p /2,H=J p Ω,J p 为园盘的极转动惯量。

k 11=k 22=9k c /8,k 33=k 44=l 2k c /6,k 14=k 41=k 23=k 32=-lk c /4,k c =81EI/l 3,I 为转轴的截面惯性矩。

以上建立了转子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式,因此可以使用数值方法计算转子系统在各个时刻的运动的数值解,以此研究转子的非线性振动特性。

对于如式(3)表示的微分方程,其瞬态响应的计算通常可以通过各种逐步积分方法[5],而由于该方程实际为非线性方程,需要采用迭代方法进行计算。

本文使用Newmark-β法与Newton-Raphson 迭代相结合的方法。

3 转子碰摩的实例计算及结果分析对上述转子模型,进行实例分析时,根据文献[1]结构参数取为:m O =28.25Kg ,m A =2.75Kg ,m B =5.5Kg ,l =0.75m ,a =0.25m ,r =0.03m ,L =0.03m ,c =0.0003m ,μ=0.0178PaS ,e =0.00045m 。

考虑转子与定子可能发生的碰摩,转子与定子静止时的间隙m 0006.0=δ,定子的径向刚度m kg k d /1026⨯=,转子与定子的摩擦系数f = 0.3。

使用Poincarè截面法为判定系统稳定性的方法,选择转速Ω为变化参数,计算得到园盘中心O 点Y 方向振动的分岔图如图3所示,图中纵坐标为Y 方向位移相对于轴隙c 的无量纲值,即y =y O /c ,横坐标为转速Ω。

(1) 当Ω < 2940 r/min 时,为稳定的周期运动,系统明显受转子重力作用,使轴心轨迹位于y<0的区域,转子此时也存在碰摩,但由于油膜力没有产生分叉,偏心力较小,振动幅度较小,碰摩力也较小,F N 最大值为450kg ,因此并没有因为碰摩产生任何非线性振动现象,系统也能稳定运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