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998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国家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职业
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一要求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那就是( )。
A、爱国守法
B、为人师表
C、终身学习
D、教书育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为人师表的要求是: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2.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巩固学生的知识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在当今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常见。课外活动的活动形式不局限于某一种,而是生动活泼、多种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情况等自主选择,因此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3.在利用情绪的ABC理论对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矫治时,外来的激发性事件A指的是( )。
A、上网内容
B、电脑或网络
C、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所产生的精神活动
D、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信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艾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经历了该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解释与评价所引起的。这个理论又叫作ABC理论。A(Activating Events)是外来的激发性生活事件;B(Belief system)是指个体诱发事件之后相应的信念系统.即他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Consequences)是指由B引起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激发性事件A是引起情绪与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B是引起人的情绪与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同理.真正引起网瘾的原因是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
4.教师申诉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教师申诉制度是依据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的。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A、知识型社会
B、科技性社会
C、创新型社会
D、学习型社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6.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5岁)人格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
A、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主感对同一感混乱
D、勤奋感对自卑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5岁)人格发展的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7.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在感觉记忆阶段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的方法是( )。
A、吸引学生的注意
B、为复述留有时间
C、帮助学生进行精细加工
D、经常安排练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注意是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
8.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 )。
A、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前进功能和后退功能
D、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教育功能。
9.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
A、共同性与方向性的关系
B、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C、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D、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施行时间是( )。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8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11.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 )。
A、依法继续承担教育费用
B、依法继续承担抚养费用
C、不须承担任何费用
D、依法继续承担教育费用和抚养费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12.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