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方剂与中成药123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成药课件PPT课件
11
两汉时期
❖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 150-219 年)撰写《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者收 载有方剂 112首,其中有成药 11种,后者收 载有方剂 258首,其中有成药 50余种。如理 中丸、肾气丸、鳖甲煎丸、乌梅丸、麻子仁 丸等,因其疗效确切,至今仍沿用。
--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
--
20
❖ 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收载成方
2000余首,其中二至丸、水陆二仙丹等
沿用至今。
❖ 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收方400余 首,其中成药211种,如治口腔咽痛的 冰硼散、外敷疖肿的如意金黄散等,疗 效显著。
--
21
❖ 清代温病学派的形成更促进了方剂学和中成 药的发展。吴瑭在《温病条辨》中,创造了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银翘散,疏散风热、 宣肺止咳的桑菊饮,清热开窍、镇心安神的 安宫牛黄丸等一系列中成药,至今仍广泛用 于临床,而且还衍化成现代多种剂型.可谓长 盛不衰,发扬光大。
--
22
近代发展史
❖ 一个世纪以前,中成药的发展处于低潮期。 鸦片战争后,西药不断传入中国,大的西药 房兴起,经营西药,规模庞大。而中成药的 生产多在私营国药店,前店后作坊,设备简 单,加工技术落后,产量低,处于竞争的劣 势。但由于中成药特有的疗效,深得国人的 信任,它的生产和应用仍然有一定缓慢发展。
--
41
❖ 1.丸剂:
❖ 是指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赋形 剂如水,酒、药汁、醋等制成的球形或类球 形固体制剂。
❖ 具有吸收缓慢,药效持久、体积小、服用及 携带方便等优点,是一种传统剂型。
❖ 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八珍丸;亦有用 于急症的,如安宫牛黄丸等。临床上常用的 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
中成药应用ppt课件
11
(பைடு நூலகம்一)片剂
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辅 料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分为药材原粉片和 浸膏(半浸膏)片等,按制备、用法和作用 的不同可分为:
压制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压制而成 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如甘 草片等。
包衣片——包薄膜衣、糖衣(如维C银翘片) 或肠溶衣(如牛黄解毒片)。
1、用于单纯性慢支药
以咳嗽、咳痰为主,痰多呈白色粘液泡沫状, 尤以清晨明显。
止咳化痰丸(痰热阻肺证)、蛇胆川贝液等。
2、用于喘息型慢支药
以喘息为主,经常出现哮鸣音。
桂龙咳喘宁胶囊(痰湿犯肺证)等。
3、用于慢支缓解期的成药
百合固金丸、参蛤补肺胶囊、痰咳净散等。 19
(三)支气管哮喘用药 1、寒喘——温肺平喘 咳嗽气急,胸部胀闷,痰稀薄量多色白,伴
单糖浆——单纯蔗糖饱和水溶液,供配制含药糖浆或 作其他内服制剂的赋形剂和矫味剂用。
含药糖浆——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蔗糖水溶液,如 急支糖浆。
芳香糖浆——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如橙皮糖浆、姜糖浆等。
(十)颗粒剂
以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 的颗粒状剂型,分为可溶性(板兰根)、混悬性与泡 腾性三种。单剂量颗粒剂压制成块状的称冲剂。颗粒 剂较丸剂、片剂作用快;较汤剂、糖浆剂体积小、重 量轻、口感好、服用简便,易于携带运输,但易吸潮 结块。
外用散剂,极细粉,用于外敷、吹喉、点眼等, 如桂林西瓜霜、八宝眼药。
(三)丹剂
中医药传统的丹剂含义比较广泛,历史上曾把
一些具有特效功能的药物剂型也称为“丹”,有
以丸为丹的,如至宝丹,小儿回春丹;有以散为
丹的,如紫雪丹;有以锭为丹的,如玉枢丹。但
(பைடு நூலகம்一)片剂
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辅 料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分为药材原粉片和 浸膏(半浸膏)片等,按制备、用法和作用 的不同可分为:
压制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压制而成 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如甘 草片等。
包衣片——包薄膜衣、糖衣(如维C银翘片) 或肠溶衣(如牛黄解毒片)。
1、用于单纯性慢支药
以咳嗽、咳痰为主,痰多呈白色粘液泡沫状, 尤以清晨明显。
止咳化痰丸(痰热阻肺证)、蛇胆川贝液等。
2、用于喘息型慢支药
以喘息为主,经常出现哮鸣音。
桂龙咳喘宁胶囊(痰湿犯肺证)等。
3、用于慢支缓解期的成药
百合固金丸、参蛤补肺胶囊、痰咳净散等。 19
(三)支气管哮喘用药 1、寒喘——温肺平喘 咳嗽气急,胸部胀闷,痰稀薄量多色白,伴
单糖浆——单纯蔗糖饱和水溶液,供配制含药糖浆或 作其他内服制剂的赋形剂和矫味剂用。
含药糖浆——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蔗糖水溶液,如 急支糖浆。
芳香糖浆——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如橙皮糖浆、姜糖浆等。
(十)颗粒剂
以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 的颗粒状剂型,分为可溶性(板兰根)、混悬性与泡 腾性三种。单剂量颗粒剂压制成块状的称冲剂。颗粒 剂较丸剂、片剂作用快;较汤剂、糖浆剂体积小、重 量轻、口感好、服用简便,易于携带运输,但易吸潮 结块。
外用散剂,极细粉,用于外敷、吹喉、点眼等, 如桂林西瓜霜、八宝眼药。
(三)丹剂
中医药传统的丹剂含义比较广泛,历史上曾把
一些具有特效功能的药物剂型也称为“丹”,有
以丸为丹的,如至宝丹,小儿回春丹;有以散为
丹的,如紫雪丹;有以锭为丹的,如玉枢丹。但
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原则
中药组合在一起就是中医处方吗?
中医方剂: 是指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 方原则(结构)选择药物、酌定用量而妥善配 伍组成的有特定剂型用法的中医处方。
☞ 问题2
中药为什么要配伍在一起运用 ?
“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
其性。”
一、方剂与中成药的配伍目的
• 反佐药 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 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
佐药的 特点
药味多于臣药,一般2味以上 药力、药量次于臣药 佐助用的多,佐制用的少,反佐最少 方中可以没有
4.使药
• 引经药 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 调和药 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1.配伍的涵义
运用药物组合的过程,中医药学称之为“配伍”。 “配”,有组合、搭配之义 “伍”,有队伍、序列之义
2.配伍的目的
增效
与 减毒
3.中药配伍作用
• 增强药力,即增强单味药物的药力 • 产生协同作用 • 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功效发挥方向 • 扩大治疗范围 • 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 问题3
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原则
方剂与中成药君、臣、佐、使的意义 中药配伍目的及作用
☞ 生活场景
王某,男,65岁,生病了,刻诊:尿频,急,尿热, 尿痛,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到中药店去自去买点清热中药 中药店老板推荐他买: 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30克。 请问以上是中药处方吗?
☞ 问题1
❖ 综上 方剂与中成药组成中:
君、臣、佐、使是根据所治疗的疾病和所选择的药物在 方中所起的作用为依据
君药是方中唯一不可缺少的药物,其他成分不一定都具 备,复杂的方剂君药可有两味或两味以上
中医方剂: 是指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 方原则(结构)选择药物、酌定用量而妥善配 伍组成的有特定剂型用法的中医处方。
☞ 问题2
中药为什么要配伍在一起运用 ?
“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
其性。”
一、方剂与中成药的配伍目的
• 反佐药 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 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
佐药的 特点
药味多于臣药,一般2味以上 药力、药量次于臣药 佐助用的多,佐制用的少,反佐最少 方中可以没有
4.使药
• 引经药 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 调和药 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1.配伍的涵义
运用药物组合的过程,中医药学称之为“配伍”。 “配”,有组合、搭配之义 “伍”,有队伍、序列之义
2.配伍的目的
增效
与 减毒
3.中药配伍作用
• 增强药力,即增强单味药物的药力 • 产生协同作用 • 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功效发挥方向 • 扩大治疗范围 • 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 问题3
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原则
方剂与中成药君、臣、佐、使的意义 中药配伍目的及作用
☞ 生活场景
王某,男,65岁,生病了,刻诊:尿频,急,尿热, 尿痛,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到中药店去自去买点清热中药 中药店老板推荐他买: 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30克。 请问以上是中药处方吗?
☞ 问题1
❖ 综上 方剂与中成药组成中:
君、臣、佐、使是根据所治疗的疾病和所选择的药物在 方中所起的作用为依据
君药是方中唯一不可缺少的药物,其他成分不一定都具 备,复杂的方剂君药可有两味或两味以上
中成药基础ppt课件
中成药商品
完整版ppt课件
1
问题一
林伯,因天气炎热睡觉开空调不慎着凉, 出现鼻塞流清涕和畏寒症状,还有些发 热,到药店买了两盒维c银翘片,但一连 吃了几天都不见好,原因是什么?
完整版ppt课件
2
问题二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通用之成药吗?
完整版ppt课件
3
警惕
❖ 补药吃出更多病。 ❖ 由于不明情况,误服补药,一些人出现鼻出血、齿
完整版ppt课件
14
宋金元时期
❖ 宋代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中,载方114首, 成药占80%-85%,这是因为儿科用药汤剂不如成药方 便的缘故。
❖ 钱氏还将《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去肉桂、附子改为 六味地黄丸,成为滋补肾阴的基础方药。后又衍化 成不少成药,如治血虚头痛的归芍地黄丸、治肾虚 目暗的杞菊地黄丸、治肺肾虚喘的麦味地黄丸、治 肾虚耳聋的耳聋左慈丸。
❖ 君、臣、佐、使(主、辅、佐、使)是中医 方剂的组方原则,也是中成药的组方原则。
完整版ppt课件
27
中成药的组方原则
❖ 一个完整的中药处方,由下列4部分药物组成。 ❖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 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
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 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完整版ppt课件
28
中成药的组方原则
❖ 佐药:有三层意义,一是佐助药,能协助君、臣药 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 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三 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 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药物。 佐药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完整版ppt课件
1
问题一
林伯,因天气炎热睡觉开空调不慎着凉, 出现鼻塞流清涕和畏寒症状,还有些发 热,到药店买了两盒维c银翘片,但一连 吃了几天都不见好,原因是什么?
完整版ppt课件
2
问题二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通用之成药吗?
完整版ppt课件
3
警惕
❖ 补药吃出更多病。 ❖ 由于不明情况,误服补药,一些人出现鼻出血、齿
完整版ppt课件
14
宋金元时期
❖ 宋代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中,载方114首, 成药占80%-85%,这是因为儿科用药汤剂不如成药方 便的缘故。
❖ 钱氏还将《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去肉桂、附子改为 六味地黄丸,成为滋补肾阴的基础方药。后又衍化 成不少成药,如治血虚头痛的归芍地黄丸、治肾虚 目暗的杞菊地黄丸、治肺肾虚喘的麦味地黄丸、治 肾虚耳聋的耳聋左慈丸。
❖ 君、臣、佐、使(主、辅、佐、使)是中医 方剂的组方原则,也是中成药的组方原则。
完整版ppt课件
27
中成药的组方原则
❖ 一个完整的中药处方,由下列4部分药物组成。 ❖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 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
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 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完整版ppt课件
28
中成药的组方原则
❖ 佐药:有三层意义,一是佐助药,能协助君、臣药 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 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三 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 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药物。 佐药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方剂与中成药PPT课件
小 柴 胡 汤(《伤寒论》)
组成: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 生姜 大枣 甘草 洗,半升
切,三两
擘,十二枚
炙,三两
用法:
原方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去渣再煎,可 使药性更为醇和,汤量更少,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 致呕。
主治病机分析:
8、热入血室证兼气滞者,加香附、苏梗、枳 壳;
9、兼血瘀者,加归尾、桃仁、元胡; 10、兼热伤阴血者,加生地、丹皮; 11、黄疸者 加茵陈、山栀子。
方歌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供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百病此为宗
第二节 调和肝脾
适应证:肝脾不和证 肝脾不和的病机特点:常互相影响,恶性循环
四逆散主治证候分析:
1、阳郁厥逆证 外邪传经入里
脉弦
阻遏气机 阳气内郁, 不得温养四末
影响诸脏功能
四逆
腹痛、泻利下重、咳逆、心 悸、小便不利
2、肝脾气郁证: 胸胁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功用: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四逆散----方解
* 君:柴胡 —透邪外达,疏肝解郁。 • 臣:白芍 — 敛阴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3.调和肠胃 — 用于邪犯肠胃,肠胃不和, 寒热错杂,升降失调之心下痞证。
— 半夏泻心汤。 4.表里双解—表里同病之证。
--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
三、使用注意:
1.和解少阳剂,主治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故 凡邪仍在肌表,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均 不宜使用;邪在表而误用和解,则易引邪深 入,邪已入里而误用和解,则会延误病情。 2.劳倦内伤,或气血虚损所致之寒热往来, 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3.情志所伤的肝脾不和,宜配合思想开导。
临床常用方剂与中成药PPT课件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
药物加减变化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佐使药的加减,二是臣药的加减。
理论知识
佐使药的加减
因为佐使药在方中的药力较小,不至于引起功效的根本变化,故这种加减是在主症 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些药物进行加减,以适应一些次要兼症的需要。
例:以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为例,本方主治中风表虚症,症见头痛 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等。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
作者 :王菲 单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CONTENT
01 培训目标
目
02 理论知识
录
培训目标
掌握 君、臣、佐、使的含义。 熟悉 方剂组成原则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
第一节 组成原则 第二节 组成变化
理论知识
第一节 组成原则
➢ 每一首方剂的组成,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 行妥善的配伍。但在组织不同作用的药物时,还需遵循严格的原则。
使药: (1)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其在方中之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理论知识
佐药: (1)佐助药,即协助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
证的药物; (2)佐制药,即制均药、臣药的峻烈之性,或减轻或消除君、臣药
毒性的药物; (3)反佐药,即根据某些病症之需,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
功用
病症
泻热通便 阳明腑实
行气通便 气滞便秘
症状
大便秘结, 潮热谄语, 脘腹痞满
腹满胀痛, 大便秘结
理论知识
例: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虽均由大黄、厚朴、枳实三药组成。但小承气汤以 大黄四两为君,枳实三枚为臣,厚朴二两为佐,其功用为攻下热结,主治阳明里 热结实证的潮热、谄语、大便秘结、脘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沉数;而厚朴三物 汤则以厚朴八两为君,枳实五枚为臣,大黄四两为佐使,其功用为行气消满,主 治气滞腹满、大便不通。前者行气以助攻下,病机是因热结而浊气不行;后者是 泻下以助行气,病机是因气郁而大便不下(表1)。
理论知识
佐使药的加减
因为佐使药在方中的药力较小,不至于引起功效的根本变化,故这种加减是在主症 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些药物进行加减,以适应一些次要兼症的需要。
例:以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为例,本方主治中风表虚症,症见头痛 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等。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
作者 :王菲 单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CONTENT
01 培训目标
目
02 理论知识
录
培训目标
掌握 君、臣、佐、使的含义。 熟悉 方剂组成原则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
第一节 组成原则 第二节 组成变化
理论知识
第一节 组成原则
➢ 每一首方剂的组成,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 行妥善的配伍。但在组织不同作用的药物时,还需遵循严格的原则。
使药: (1)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其在方中之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理论知识
佐药: (1)佐助药,即协助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
证的药物; (2)佐制药,即制均药、臣药的峻烈之性,或减轻或消除君、臣药
毒性的药物; (3)反佐药,即根据某些病症之需,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
功用
病症
泻热通便 阳明腑实
行气通便 气滞便秘
症状
大便秘结, 潮热谄语, 脘腹痞满
腹满胀痛, 大便秘结
理论知识
例: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虽均由大黄、厚朴、枳实三药组成。但小承气汤以 大黄四两为君,枳实三枚为臣,厚朴二两为佐,其功用为攻下热结,主治阳明里 热结实证的潮热、谄语、大便秘结、脘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沉数;而厚朴三物 汤则以厚朴八两为君,枳实五枚为臣,大黄四两为佐使,其功用为行气消满,主 治气滞腹满、大便不通。前者行气以助攻下,病机是因热结而浊气不行;后者是 泻下以助行气,病机是因气郁而大便不下(表1)。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演示精品PPT课件
•。
• 颗粒剂一般加温水或热水,溶解或分散后 服用,所以基本上适宜于各种人群使用。 颗粒剂药物容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 证中药的有效服用剂量,因此一般说来效 果比服用量小的剂型要好,且生产、运输、 携带和服用方便,现在临床应用较多。
• 另有直接吞服的颗粒,一般颗粒较细,用 量较小,服用时将颗粒放于口中,用水冲 服。在日本叫细粒剂,中国药典没有单列。 泡腾颗粒仅能加水泡腾溶解后服用,切忌 放入口中直接冲服
• 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 制成的粉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 剂,是我国古代剂型之一。散剂治疗范围 广,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且具有制 作简单、携带方便、节省药材等优点。有 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不耐高温、剧毒 不易掌握用量、贵重细料药物均适宜于制 成散剂,如川芎茶调散、五苓散、马钱子 散、黛蛤散、紫雪散等。
(三) 颗粒剂
• 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 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 起效迅速的特点,又具有携带、运输、贮存方便 的优势。按形状分为颗粒状和块状两种;按溶解 性分为可溶型、混悬型、泡腾型;按辅料不同分 为有糖型、无糖型等不同类型。常用的有感冒清 热颗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颗粒、止咳化痰颗 粒等。
6 .浓缩丸
• 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浓缩后,与适宜 的辅料或其余药材细粉,以水、蜂蜜或蜂 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根据所用黏 合剂的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 浓缩水蜜丸。如牛黄解毒浓缩丸、安神补 心丸等。浓缩丸有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 大,易于服用,贮运方便,节约赋形剂等 优点。
(二) 散剂
2 . 水蜜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 丸剂。一般适用于补益剂制成丸剂。水蜜 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 因制成后经过干燥,故含水量低、易保存 和服用,如补中益气丸、桂附地黄丸、百 合固金丸。
• 颗粒剂一般加温水或热水,溶解或分散后 服用,所以基本上适宜于各种人群使用。 颗粒剂药物容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 证中药的有效服用剂量,因此一般说来效 果比服用量小的剂型要好,且生产、运输、 携带和服用方便,现在临床应用较多。
• 另有直接吞服的颗粒,一般颗粒较细,用 量较小,服用时将颗粒放于口中,用水冲 服。在日本叫细粒剂,中国药典没有单列。 泡腾颗粒仅能加水泡腾溶解后服用,切忌 放入口中直接冲服
• 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 制成的粉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 剂,是我国古代剂型之一。散剂治疗范围 广,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且具有制 作简单、携带方便、节省药材等优点。有 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不耐高温、剧毒 不易掌握用量、贵重细料药物均适宜于制 成散剂,如川芎茶调散、五苓散、马钱子 散、黛蛤散、紫雪散等。
(三) 颗粒剂
• 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 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 起效迅速的特点,又具有携带、运输、贮存方便 的优势。按形状分为颗粒状和块状两种;按溶解 性分为可溶型、混悬型、泡腾型;按辅料不同分 为有糖型、无糖型等不同类型。常用的有感冒清 热颗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颗粒、止咳化痰颗 粒等。
6 .浓缩丸
• 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浓缩后,与适宜 的辅料或其余药材细粉,以水、蜂蜜或蜂 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根据所用黏 合剂的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 浓缩水蜜丸。如牛黄解毒浓缩丸、安神补 心丸等。浓缩丸有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 大,易于服用,贮运方便,节约赋形剂等 优点。
(二) 散剂
2 . 水蜜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 丸剂。一般适用于补益剂制成丸剂。水蜜 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 因制成后经过干燥,故含水量低、易保存 和服用,如补中益气丸、桂附地黄丸、百 合固金丸。
中成药PPT参考幻灯片
、朱砂)
小金丸: (制草乌 ) 三七伤药片:(制草乌、雪上一枝蒿 ) 骨刺片: (附片、制川乌、制草乌、马钱
子粉 )
21
温胃舒胶囊 (制附子)
天麻胶囊
(制附子)
人参再造丸: (制附子)
牛黄消炎片: (蟾酥、雄黄)
六神丸:
(注意事项中有蟾酥、雄
黄)
心可宁胶囊: (蟾酥)
(补:含朱砂Hgs)
22
注意中成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18
咳嗽的辩证分型
❖1、风寒袭肺 ❖2、风热犯肺 ❖3、风燥伤肺 ❖4、痰湿蕴肺 ❖5、痰热郁肺 ❖6、肝火犯肺 ❖7、肺阴亏耗 ❖8、肺气虚寒
19
一般使用中成药治疗无须区分的很细 。大体上分三大类药物。
散寒止咳类(风寒犯肺 痰多色白,并兼有恶寒 小青龙合剂等
咳嗽)
发热、头痛鼻塞等。
清肺止咳类(风热犯肺 咳嗽)
8
再比如感冒,有的是风热感冒,有 的是风寒感冒,二者截然不同,若相 反用药,不仅不能治病,反面会加重 病情,延误治疗。如:辛温解表(风 寒感冒)--正柴胡饮颗粒;辛凉解表( 风热感冒)--感冒退热颗粒;扶正解表 (气虚感冒)--玉屏风颗粒。
9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随着中西医结合 工作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合用的机会也不 断增加,而中西药有着不相同的理论基础 和用药经验,中西药合用,自然要产生很 多新问题,因此,了解中西药合用的利和 弊是非常必要的。中成药与西药合理应用 ,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如丹参注 射液与山莨菪碱合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 征,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疗效十分满 意。如五味子、六味地黄丸、乌梅等与利 福平同服加重利福平对肾脏的毒性。
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 2.静滴 (一个疗程) 15天,偶有患者谷丙转氨
小金丸: (制草乌 ) 三七伤药片:(制草乌、雪上一枝蒿 ) 骨刺片: (附片、制川乌、制草乌、马钱
子粉 )
21
温胃舒胶囊 (制附子)
天麻胶囊
(制附子)
人参再造丸: (制附子)
牛黄消炎片: (蟾酥、雄黄)
六神丸:
(注意事项中有蟾酥、雄
黄)
心可宁胶囊: (蟾酥)
(补:含朱砂Hgs)
22
注意中成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18
咳嗽的辩证分型
❖1、风寒袭肺 ❖2、风热犯肺 ❖3、风燥伤肺 ❖4、痰湿蕴肺 ❖5、痰热郁肺 ❖6、肝火犯肺 ❖7、肺阴亏耗 ❖8、肺气虚寒
19
一般使用中成药治疗无须区分的很细 。大体上分三大类药物。
散寒止咳类(风寒犯肺 痰多色白,并兼有恶寒 小青龙合剂等
咳嗽)
发热、头痛鼻塞等。
清肺止咳类(风热犯肺 咳嗽)
8
再比如感冒,有的是风热感冒,有 的是风寒感冒,二者截然不同,若相 反用药,不仅不能治病,反面会加重 病情,延误治疗。如:辛温解表(风 寒感冒)--正柴胡饮颗粒;辛凉解表( 风热感冒)--感冒退热颗粒;扶正解表 (气虚感冒)--玉屏风颗粒。
9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随着中西医结合 工作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合用的机会也不 断增加,而中西药有着不相同的理论基础 和用药经验,中西药合用,自然要产生很 多新问题,因此,了解中西药合用的利和 弊是非常必要的。中成药与西药合理应用 ,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如丹参注 射液与山莨菪碱合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 征,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疗效十分满 意。如五味子、六味地黄丸、乌梅等与利 福平同服加重利福平对肾脏的毒性。
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 2.静滴 (一个疗程) 15天,偶有患者谷丙转氨
方剂与中成药课件
主证病机分析: 痞:自觉胸脘闷塞不舒。 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 燥:肠中燥屎干结不下,舌苔黄燥。 实: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脉实有力。
三、里热证
二、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 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热结为本质,旁流为假象。以大承 气汤治疗热结旁流,属“通因通用”治法。 热厥:系由实热内结,阻滞气机,阳气不 能 布达四肢所致,为真热假寒证。以本方治疗,属 “寒因寒用”治法。
三、特点:
1、组方多用大黄。 2、针对肠胃病证。 3、以大便通利为效。
四、作用—通便攻邪 • 1、荡涤实热 2、祛除寒积 • 3、攻逐水饮 4、润燥导滞 五、适应证—肠胃里实证
• 1、实热积滞证 2、寒冷积滞证 • 3、蓄水证 4、肠燥积滞证 • 燥屎、冷积、瘀血、宿食、痰饮、虫积
六、分类 1. 寒下—泻热通便、活血祛瘀—实热积滞证 2. 温下—温里散寒、攻积通便—寒冷积滞证 3. 润下—润肠通便导滞—肠燥积滞证 4. 逐水—攻逐水饮—蓄水重证 5. 攻补兼施—攻邪扶正—正虚里实
• 功用:通里攻下,行气活血。 • 主治: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
胀较明显者。
三承气汤比较?
方剂鉴别
大承气汤
硝黄枳朴
峻下
小承气汤
黄枳朴
轻下
泻热通便
调胃承气汤
硝黄草
缓下
方歌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 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 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2、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 组成: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芒硝半升 • 功用:缓下热结。 •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
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痛,或 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 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临床中成药的合理利用一123精品PPT课件
第六章 临床中成药的合理利用 (一)
前言
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预防、医疗、康复、 保健、养生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中药 的应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我国 临床应用的中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每 种中药又含有许多组分,作用机制复杂。 治疗中既要考虑致病原因、疾病诊断,又 要顾及辨证分型,还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 异。因此,做为基层医生,必须熟练掌握 和实时更新合理使用中药的知识和相关技 能。
方2 双黄连合剂
注意事项
1.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寒者慎服。 2.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者不宜用。 3.过敏体质者慎用。 4.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方3
银翘片
10味药
疏散风热
性温
肺气上逆的 咳嗽、咽喉肿痛
银花、连翘
淡竹叶、牛蒡子 、薄荷
荆芥、豆豉
一、解表类
方1:感冒清热颗粒 方2:双黄连合剂 方3:银翘片 方4:通宣理肺丸 方5:柴胡注射注液
药物组成及方解 功能主治 应用 注意事项。
方1
感冒清热颗粒
11味药
发散风寒
发散风热
清内热
荆芥、防风 苏叶、白芷
柴胡、葛根 薄荷
芦根、地丁 桔梗、杏仁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外感风寒表证:头痛、发热、恶寒、身痛、流清涕、咳嗽、咽干 。
方5
柴胡注射液
成份:柴胡
辛温发散、宣肺止咳
治疗寒热往来,胸脘胁痛,头痛、目眩,口苦、耳鸣以及疟疾、 痢疾、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等。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 流感、普通感冒、疟疾等这些发热性的疾病。
1.感冒:因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微恶风,头胀痛,汗出,咽 干或咽痛,鼻塞流浊涕,咳嗽,咯黄黏痰,口渴欲饮,舌边尖 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2.流行性感冒:因外感时邪所致之高热恶寒,头身疼痛,口干 口渴,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3.疟疾:因感受疟邪,邪伏少阳,正邪交争所致寒战高热,头 痛,烦渴。
前言
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预防、医疗、康复、 保健、养生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中药 的应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我国 临床应用的中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每 种中药又含有许多组分,作用机制复杂。 治疗中既要考虑致病原因、疾病诊断,又 要顾及辨证分型,还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 异。因此,做为基层医生,必须熟练掌握 和实时更新合理使用中药的知识和相关技 能。
方2 双黄连合剂
注意事项
1.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寒者慎服。 2.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者不宜用。 3.过敏体质者慎用。 4.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方3
银翘片
10味药
疏散风热
性温
肺气上逆的 咳嗽、咽喉肿痛
银花、连翘
淡竹叶、牛蒡子 、薄荷
荆芥、豆豉
一、解表类
方1:感冒清热颗粒 方2:双黄连合剂 方3:银翘片 方4:通宣理肺丸 方5:柴胡注射注液
药物组成及方解 功能主治 应用 注意事项。
方1
感冒清热颗粒
11味药
发散风寒
发散风热
清内热
荆芥、防风 苏叶、白芷
柴胡、葛根 薄荷
芦根、地丁 桔梗、杏仁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外感风寒表证:头痛、发热、恶寒、身痛、流清涕、咳嗽、咽干 。
方5
柴胡注射液
成份:柴胡
辛温发散、宣肺止咳
治疗寒热往来,胸脘胁痛,头痛、目眩,口苦、耳鸣以及疟疾、 痢疾、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等。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 流感、普通感冒、疟疾等这些发热性的疾病。
1.感冒:因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微恶风,头胀痛,汗出,咽 干或咽痛,鼻塞流浊涕,咳嗽,咯黄黏痰,口渴欲饮,舌边尖 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2.流行性感冒:因外感时邪所致之高热恶寒,头身疼痛,口干 口渴,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3.疟疾:因感受疟邪,邪伏少阳,正邪交争所致寒战高热,头 痛,烦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证病机分析: 痞:自觉胸脘闷塞不舒。 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 燥:肠中燥屎干结不下,舌苔黄燥。 实: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脉实有力。
三、里热证
二、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 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热结为本质,旁流为假象。以大承气汤治 疗热结旁流,属“通因通用”治法。 热厥:系由实热内结,阻滞气机,阳气不 能布 达四肢所致,为真热假寒证。以本方治疗,属 “寒因寒用”治法。
七、使用注意: 1、辨表里 ---表证未解者,先解表后攻里。 2、别虚实--表证未解,里实未成者,不宜 3、中病即止 ,免伤胃气。 4、禁慎范围—孕妇、产后、年老体弱者 5、调护
第一节 寒下
功效:泄热通便 适用病证:里热积滞实证。 症见:大便不通,腹部胀满疼痛或痛而拒按,
或高热谵语,或厥逆,舌苔黄厚,脉实。
2、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 组成: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芒硝半升 • 功用:缓下热结。 •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
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痛,或 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 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3、复方大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 组成:厚朴 炒莱菔子 枳壳 桃仁 赤芍 大黄 芒硝
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朴枳黄,便硬谵语腹胀详。 识得燥结分轻重,脉滑不紧用此方。
当归龙荟丸《宣明论方》
组成和制法: 组成:当归(酒炒)100g、龙胆(酒炒)100g、芦荟
50g、青黛50g、栀子100g、黄连(酒炒)100g、 黄芩(酒炒)100g、黄柏(盐炒)100g、大黄(酒 炒)50g、木香25g、麝香5g 制法:以上十一味,除麝香外,其余当归等十味 粉碎成细粉,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 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第五章 泻下剂
一、概念:凡用泻下药组成,具有通导大便, 泻下积滞,攻逐水饮等作用,治疗里实证 的方剂,统称泻下剂。属“下法”。
药物---泻下药 功效---通便攻邪 主治---里实证
二、立法依据:
《素问·至真要大论》“其实者,散而泻之;其 下者,引而竭之;留者攻之”。
《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其实者,散而 泻之” 。
木香、麝香 ---行气通窍
运用:
• 配伍特点 清中有泻,清泻并举,则诸病可愈
• 辨证要点:心烦不宁,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
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者
•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
方歌
当归龙荟丸 当归龙荟用四黄 龙胆芦荟木麝香 黑栀青黛姜汤下 一切肝火尽能攘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大黄 芒硝 炙甘草 各二十两(各600g)
清上
竹叶 --清上焦之热 佐
薄荷 --清头目,利咽喉
臣2 -大黄 芒硝
佐使 甘草 白蜜
泻热通便 生津润燥
泻下
• 功效: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 配伍特点:清上泻下,以泻代清。 • 辨证要点: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
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等 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 使用注意:1、中病即止,免伤脾胃
痉病系由热盛伤津,筋脉失养而挛急所致
发狂为胃肠实热上扰心神所致。
君臣佐
功用:峻下热结。
方解:
大黄:苦寒通降,泻下实热积滞。
芒硝:咸寒润降,泻热通便,软坚润燥。 厚朴:苦温降气散满消胀。 枳实:苦辛消痞破结。
运用:
• 配伍特点 峻下、泻下、行气并用
• 辨证要点:痞满燥实四症俱全。 • 使用注意:
1、体虚慎用,气阴亏虚、表证未解、燥 结不甚者禁用
栀子 薄荷 黄芩 各十两(各300g)
连翘 竹叶 二斤半(1250g)
蜜
水煎服
主证病机分析: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
外感 内伤
热邪积Leabharlann 胸膈(中上二焦)病症:烦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咽喉疼痛、 胸膈烦热、睡卧不宁、谵语狂妄、吐衄、小便 黄赤、大便秘结(不爽) 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 君
臣1
连翘 -- 清热解毒 黄芩 --清胸膈郁热 栀子 --清热泻火,引火下行
2、孕妇、体虚者慎用
方歌
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 黄芩甘草薄荷饶 竹叶蜜煎疗膈上 中焦燥实服之消
三、特点:
1、组方多用大黄。 2、针对肠胃病证。 3、以大便通利为效。
四、作用—通便攻邪 • 1、荡涤实热 2、祛除寒积 • 3、攻逐水饮 4、润燥导滞 五、适应证—肠胃里实证 • 1、实热积滞证 2、寒冷积滞证 • 3、蓄水证 4、肠燥积滞证 • 燥屎、冷积、瘀血、宿食、痰饮、虫积
六、分类 1. 寒下—泻热通便、活血祛瘀—实热积滞证 2. 温下—温里散寒、攻积通便—寒冷积滞证 3. 润下—润肠通便导滞—肠燥积滞证 4. 逐水—攻逐水饮—蓄水重证 5. 攻补兼施—攻邪扶正—正虚里实
• 功用:通里攻下,行气活血。 • 主治: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
胀较明显者。
三承气汤比较?
方剂鉴别
大承气汤
硝黄枳朴
小承气汤
黄枳朴
峻下 轻下
泻热通便
调胃承气汤
硝黄草 缓下
方歌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 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 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实热內结证 肝胆火旺,
主证病机分析: 肝胆火旺,实火上攻:心烦不宁, 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 胁肋疼痛
热结大肠: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功用:泻火通便
方解:
龙胆草
君
大黄 倾泻肝火,通便泄热,导热下行
臣
芦荟
黄芩、黄连 黄柏、栀子
泄三焦之火
青黛 -------------- 助龙胆草清肝泻火
佐使
当归----------------补血养肝,润肠
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和用法:
大黄---12g、厚朴---24g 枳实---12g、芒硝---6g
【用法】水煎,大黄、芒硝后下。先煎枳朴,后下大 黄,芒硝溶服。“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 缓。”……(《伤寒来苏集》)
【组成】大硝枳厚大承气 【趣记】大笑之后大成器
热实互结于胃肠 一、阳明腑实证
2、孕妇、年老、体弱者禁用 3、中病即止。
• 随证加减: • 气虚,加人参适量; • 津亏,加玄参、生地。
附方:1、小承气汤(《伤寒论》)
• 组成: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 枳实三枚大者 • 功用:轻下热结。 • 主治:阳明腑实轻证。谵语潮热,大便
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 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