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建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数学建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摘要】数学建模就是设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数学建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以及通过建模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关健词】数学建模;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应用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逐步让学生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证明、运算、检验等使问题得到解决。基于这个理念,在教学中通过“建模”,培养学会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是当务之急。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建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二、数学建模的步骤和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数学建模是很复杂的。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数学建模,其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让学生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过程性和学生的参与性,避免走以前传统教学中只注重讲授知识的路子。在实际创设模型的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只是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数学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搜集、分析数据以

及将这些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实例分析

数学建模的素材多种多样,可以从书本上、实际生活、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中选材。建立模型的最终目的是要使模型能够应用于实际。下面通过对两个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剖析数学建摸的方法。

[案例1]:实际生活问题:购物中的讨价还价问题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商店尤其是私人商店里,标价a与其进价b之间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对购物的消费者来说,总希望这个差距越小越好,即希望比值=r→1,而商家则希望r>1。这样就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商家应如何根据商品的进价来确定其标价才较为合理?第二,购物者根据商品标价,如何与商家“讨价还价”?

1.问题假设

对于第一个问题,国家关于零售商品的定价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在个体商家的实际定价中,可采用“黄金分割”方法,即按进价b 定出标价a,使其满足0.618。

对于第二个问题,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对半讨价还价法”;消费者第一次还价为标价的一半,商家第一次还价则加上两者差价的一半;消费者第二次还价再减去两者差价的一半,商家则又加上两者差价的一半;如此下去,直到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为止。这样讨价还价的结果,其理想的最终价格是否为标价的黄金分割点呢?现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讨价还价”的过程,并求出其极限,

即最终结果。

2.模型建立

设标价为a,易知前n次讨价还价的结果为

3.模型求解

由此可见,bn和cn的摆动数列{an}:an=的交错项,而

就是{bn}和{cn}共同的极限值,也就是说“对半讨价还价法”的最终结果是原价的。应该说,这一个结果与0.618是比较接近的。

4.应用

进而易知,即使商家按“黄金分割法”定价,即a,经过对半讨价还价之后,若最终成交,商家出售一件商品的实际价格c=≈×≈1.078b ,还有接近8%的赢利,这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本案例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购买物品的讨价还价事件入

手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想知道讨价还价是否有理论可依。教师引导学生依据:问题……假设……建模……应用这一基本过程进行数学学习。

[案例2] 社会热点问题:客房定价问题

1.问题提出

一个星级旅馆有150间客房,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旅馆经理得到了一些数据:

欲使每天的收入最高,问每间客房的定价应该是多少?

2.假设

假设1:在无其它信息时,不妨设每间客房的最高定价为160元;假设2:根据经理提供的数据,设随房价的下降,住房率呈线性增长;

假设3:设每间客房的定价相等。

3.建立模型

分析:根据题意,设y表示旅馆一天的总收入,x为与160元相比降低的房价。

由假设2可知,每降低1元房价,住房率增加为=0.005。

因此,y=150(160-x)(0.55+0.005x)……①,由0.55+0.005 x1,可知0x90。

我们的问题是:当0x90时,求y=150(160-x)(0.55+0.005x)的最大值点。

4.解模型

把①式左边同除以(150×0.005)得:y1=-x2+50x+17600。因此,配方可得,y1=-(x-25)2+18225,显然,当x=25时,y1最大。所以,最大收入对应的房价为160元-25元=135元,住房率为

0.55+0.005×25=67.5%,最大收入为150×135×67.5%=13668.75(元)

5.检验

(1)容易验证此收入在己知各种定价对应的收入中是最大的。事实上,如果便于管理,那么定价140元/(天·间)也是可以的。

(2)如果定价180元/(天·间),住房率应为45%,其相应收入只有12150元,由此可假设1是合理的。而二次函数在定义域内只有一个极点值25。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的方法是实践”。本教学设计的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方面,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来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导实践;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从实际中找到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锻炼学生的数学发现和思维能力。

四、体会与认识

数学建模不仅能够促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学生得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实际体验,亲身体会到数学探索的愉悦,学生“领略到了数学的魅力”,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更浓厚兴趣,数学建模把数学知识延伸到了实际生活中,呈现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数学建模问题如投资买卖、手机付费等方面的问题都贴近实际生活,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容易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又能激发学生更努力地学习数学。

数学建模是对数学教师的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努力保持自己的“好奇心”,留心向各行业的能手学习,开通自己的“问题源”储备库和咨询网,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造适合学生使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建模问题,同时注意问题的开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