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曾国藩的人才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
曾国藩是晚清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其一生 最大的成就在于,筹备湘军,剿灭太平军,维护了清 朝的统治,因此号称“中兴第一名臣”。但从另外一 个角度来看,曾国藩所取得的成就并非其一人之功, 而是“集 体 智 慧 的 结 晶 ”。 曾 国 藩 在 与 太 平 军 作 战 的过程中,其幕府聚集了大批的人才谋士,他们出谋 划策、各尽其能,最终帮助曾国藩打败太平军,取得 了最后的成功。不仅如此,曾氏幕府中的许多人后 来凭借自身的能力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取得成功,成 为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人数之众、领域之广, 不仅在当时社会无人能出其右,就是放眼整个中国 历史,这样的人才盛况也十分罕见。因此,笔者拟就 曾国藩的人才思想做一番简要论述,以期了解曾国 藩的人才培养及任用标准,进而探究曾氏幕府之所 以能够产生如此众多杰出人才的原因。
下,还应该坚持“慎用”的原则,要按照选材的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曾国藩的人才思想具有典
型的儒学思想特征,同时又与其开放的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结合,共同促成了曾氏幕府的一时
盛极。
关键词: 曾国藩; 人才思想; 儒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 D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44(2012)01—0066—03
曾国藩对人才的重视,及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 得的成就,在当时就为社会有识之士所推崇。李鸿 章在其所作《曾文正公神道碑》中,对此评价道: “持 己之学,陶铸群伦。雍培浸灌,为国得人。……知人 之鉴,并 世 无 伦。”[4]( P92) 评 价 不 可 谓 不 高。《清 史 稿》也对曾国藩在人才举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大加
三、人才培养方法 首先,有了人才选取的标准后,更重要的还在于 如何按此标准进行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 曾国藩继承了儒家的教化思想,认为关键的一点在 于在位者以身作则,克己修身,这样必然形成上行下 效的良好气氛,整个社会风俗也就归于醇厚,于是自 然会人才辈出。“故为人上者,专重修身,以下之效 之者速而且广也。”[1]《日记一》( P681) 这里所谓的“为人上 者”,从整 个 国 家 来 看 是 指 当 朝 皇 帝,从 地 方 来 看, 则是指地方的督抚、县官以至士绅。他说: “今日所 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一端耳。方今人才不乏,欲作育 而激扬 之,端 赖 我 皇 上 之 妙 用。”[1]《奏稿一》( P6) 又 说: “风 俗 之 美 恶,主 持 在 县 官, 转 移 则 在 绅士。”[1]《诗文》( P451) 其次,曾国藩认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还与整 个士风 环 境 有 关。他 说: “人 才 随 士 风 为 转 移,信 乎? 曰: 是不尽然,然大较莫能外也。”并进一步阐 述道: “有一二人好学,则数辈皆思力追先哲; 有一 二人好仁,则数辈皆思康济斯民。倡者启其绪,和者 衍其波; 倡者可传诸同志,和者又可襢诸无穷; 倡者 如有本之 泉 放 乎 川 渎,和 者 如 支 河 沟 浍 交 汇 旁 流。 先 觉 后 觉,互 相 劝 诱,譬 之 大 水 小 水,互 相 灌注。”[1]《诗文》( P443 - 444) 再次,具体 来 看,施 教 者 还 应 该“勤 教、严 绳 ”。 曾国藩满怀报效朝廷的热情,凭借其深厚的理学功 底,不仅致力于自我的道德修养,而且将为国家培养 人才视为自己的重要责任。曾国藩曾说过: “君子 有三 乐 ”,其 中 之 一 便 是“宏 奖 人 才,诱 人 日 进”[1]《日记一》( P421) 。而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曾国藩 认为: 人才“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1]《诗文》( P441) ,如 果不严 加 管 教,即 使 再 有 天 分 也 不 会 成 才。 他 说:
简论曾国藩的人才思想
杨涛
( 南开大学 哲学院,天津 300071)
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欈
摘 要: 曾国藩始终将为国家培养出色的人才视为自己的人生使命之一,重视人才是贯穿曾国藩一生的重要思
想; 在选才标准方面,采取“广收博取”的原则,要使人才都有用武之地,人尽其用; 在“广收博取”的前提
四、结语 以上论述了曾国藩基本的人才思想。首先,重 视人才是贯穿曾国藩一生的重要思想,曾国藩将为 国家多培养出色的人才视为自己的人生使命之一; 其次,对于人 才 应 该 采 取“广 收 博 取 ”的 原 则,要 使 人才都有用武之地,人尽其用,而不能随意将其拒之 于门外; 第三,在“广收博取”的前提下,还应该坚持 “慎用”的 原 则,所 以 还 应 该 重 视 人 才 的 培 养,要 按 照选材的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最终的目 的,则是“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 “倡成一时风气”,并“藉以图报国”[1]《书信二》( P1546) 。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对曾国藩的人才思想有 一个大概的了解。从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典型的 儒学士大夫,曾国藩的人才思想带有明显的儒家文 化特征。由于脱胎于西周的宗法制,儒家思想带有 十分强烈的道德伦理色彩,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以 及社会的伦理秩序。这个特质贯穿于整个儒学发展 史,从某种 程 度 可 以 说 这 是 儒 学 的 一 个 本 质 特 征。 同时,这种思想体系预设了一个德才兼备的“圣王”
一、重视人才 曾国藩的人才思想首先表现在他十分重视人 才,始终将人才的得失视为国家盛衰、政事兴废的根 本。当他在京城任职的时候便上疏咸丰帝,提出人 才的重要性,说: “当今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一端 耳。”[1]《奏稿一》( P6) 之后,在接办湖南团练后,曾国藩根 据当 时 的 情 形,认 为“不 难 于 募 勇,而 难 于 带 勇 之 人”[2]( P30) ,一开始就将团练的重点放在将官的培养
68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 社 科 版)
2012 年 2 月
“造之不力,歧 出 无 范,虽 有 瑰 质,终 亦 无 用。 孟 子 曰: ‘ 五 谷 不 熟, 不 如 荑 稗。’ 诚 哉 斯 言 也! ”[1]《诗文》( P156) 所以,曾国藩对于人才始终坚持严 格的培养标准。在他看来,人才基本上可以分为两 类: “高明者好顾体面,耻居人后……卑琐者,本无 远志,但计锱铢。”[1]《书信二》( P1574 - 1575) 据此,曾 国 藩 提 出了培养人 才 的 基 本 手 段,即“赏 罚 ”二 柄。 他 说: “圣 人 赏 一 人 而 天 下 善,刑 一 人 而 天 下 恶。”[1]《诗文》( P743) 因此,在培养人才方面也应坚持赏 罚的原则,“人才何常? 褒之则若甘雨之兴苗,贬之 则若严霜之 凋 物。”[1]《书信一》兴 苗,即 鼓 励 其 优 秀 品 德; 凋物,即翦除其缺点和毛病。通过这一赏一罚, 即可起到鼓励和惩戒的作用,对于人才的成长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的分辨人才呢? 也就是说, 辨别人才真伪的考察标准是什么呢? 在此,曾国藩 沿用了儒家的“德才观”进行说明。他说: “余谓德 与才不可偏重。譬之于水,德在润下,才即其载物溉 田之用; 譬之于木,德在曲直,才即其舟楫栋梁之用。 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 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 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 于小人。”[1]《诗文》( P390) 从中可以看出,在曾国藩的眼 中,德与才二者是不可偏废的,只有德才兼备的人, 才可称之为人才,即贤者。但是现实中的情形往往 是很少有人德才兼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取 舍呢? 曾国藩对此的回答是: “二者既不可兼,与其 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自修之方, 观人之术,皆以此为衡可矣。”[1]《诗文》( P390)
第 28 卷第 1 期 2012 年 2 月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 社 科 版) 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Social Science)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Vol. 28 No. 1 Feb. 2012
据此可以看出,对人才的重视始终贯穿曾国藩 的一生,人才始终在曾国藩的心目中居于决定性的 位置。所以,当咸丰十年因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有人 提议迁都时,曾国藩坚决反对,他说: “中兴在乎得 人,不在乎得地。……大抵有忧勤之君,贤劳之臣, 迁亦可保,不迁亦可保; 无其君,无其臣,迁亦可危, 不迁亦可危。鄙人阅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之外,无一 事可恃也。”[1]《书信三》P1839 认为国家的盛衰,其根本在 于人,只有君勤臣贤,才能使国家免于被侵略。这种 认识无疑是深刻和客观的。
收稿日期: 2011 - 10 - 20 作者简介: 杨 涛( 1971—) ,男,辽宁沈阳人,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第 28 卷第 1 期
杨 涛: 简论曾国藩的人才思想
67
赞扬: “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荐举人才为己任,疆臣 阃帅,几遍海内。以人事君,皆能不负所知。呜呼! 中兴以来,一人而已。”
二、人才选用标准 曾国藩的学生薛福成在谈到曾国藩选用人才的 秘诀时总结道: “致力延揽,广包兼容,持之有恒,而 御之 有 本。”[5]卷四 而 用 曾 国 藩 自 己 的 话 来 说 便 是: “为政之 道,得 人、治 事 二 者 并 重。 得 人 不 外 四 事: 曰广 收、慎 用、勤 教、严 绳。”[1]《日记二》( P740) 其 中,“广 收”和“慎用”说的是取人标准,即薛福成所谓的“致 力延揽,广包兼容”; 而“勤教”和“严绳”则是讲育人 方法,即薛福成所谓的“御之有本”。关于后者我们 将在后文详加论述,在此先看前两者———“广收”和 “慎用”。 曾国藩的幕僚,来源十分广泛,有至亲好友,如 刘蓉、郭嵩焘; 有亲朋子弟,如李鸿章; 有门生故吏, 如陈士杰、梅启照; 有慕名来投的,如李元度、薛福 成; 有他人推荐的,如吴汝纶、赵烈文; 还有曾国藩自 己物色的,如朱孙诒; 除此之外还有降服人员以及朝 廷分发的候补人员等。从籍贯来看,更是包括湖南、 江苏、安徽、浙江、四川、贵州、广东、湖北、江西诸省。 曾氏幕府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复杂的人员构成, 与曾国藩的用人标准分不开。或许受其学术上不存 汉宋门户之见的影响,曾国藩在用人方面也始终存 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主张对于有才之人,不管其身份 如何,历史如何,都会给予机会,用他自己的话说便 是: “用人之道,官绅并重,江楚并用。”[1]《书信二》( P1520) 关于这一点,薛福成的总结更加详尽: “自昔多事之 秋,无不以贤才之众寡判功效之广狭。曾国藩知人 之 鉴,超 轶 古 今。 或 邂 逅 于 风 尘 之 中,一 见 以 为 伟 器; 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巍异材。平日持议, 常谓天下至 大,事 变 至 殷,决 非 一 手 一 足 之 所 能 维 持。故 其 振 拔 幽 滞,宏 奖 人 杰,尤 属 不 遗 馀 力。”[5]卷一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曾国藩四处网 罗人才,为其所用。这种开放的心态,是曾氏幕府盛 极一时的前提保证。 曾国藩的选用人才虽然不存在地域、出身等外 在限制,但这并不表明曾国藩对人才没有取舍标准、 一概收容,而是在“广收”的前提下做到“慎用”。在 他看来,如果没有取舍的滥收人才,反而会造成不好 的后果。他曾对曾国荃说: “弟常常以求才为急,其 阘冗者,虽至亲密友,不宜久留,恐贤者不愿共事一 方也。”[1]《书信一》( P382) 如果一味地广收博取,而不分良 莠好坏,只会造成真正的人才因不甘与不贤者为伍 而离开。
和任用层面,并以此来教导曾国荃,说: “带勇之法,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1]《家书一》( P359) 在与太平军作战 的军旅途中,曾国藩也是处处留心搜罗人才,据说当 时其幕府中的“幕僚总数超过四百”[3]( P15) ,其中为 我们所熟知的如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郭嵩焘、黎 庶昌、薛 福 成、李 善 兰、华 蘅 芳、吴 汝 纶、王 闿 运 等。 甚至直到曾国藩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奏请朝廷派出 了 120 名幼童赴美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