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试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振动台试验 振动台模拟天然地震记录,使结构经历类似天然地震的作
用,从而再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全过程,同时能反映应变速 率的影响。
振动台试验的模型比例较小,容易产生尺寸效应,难以模 拟结构构造,且试验费用较高。
结构抗震试验
3.2 结构伪静力试验
一、加载制度 1、位移控制:以位移为控制值,适合刚度较小结构,普遍采用 变幅加载:探索性的研究结构强度、变形和耗能的性能。 等幅加载:主要用于研究构件的强度降低率和刚度退化规律。
转动
剪切变形
结构抗震试验
结构抗震试验
2、框架节点
荷载及支座反力:用测力传感器测定,对于在梁端加载测量柱 端水平反力;反之,柱端加载方案则测量梁端支座反力。
荷载一变形曲线:采用电测位移传感器,通过X-Y函数记录 仪记录或接入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梁和柱端位移:采用电测位移传感器,重点是量测加载截面处 的位移。
结构抗震试验
2、拟动力试验
概念:又称伪动力试验或联机试验。由计算机根据地面运动 加速度时程和实测的恢复力曲线求得结构的地震位移反应时 程,计算机控制加载器在结构上实现地震位移反应。它是一 种对结构边分析边试验的抗震研究方法。通过拟动力试验, 可研究结构的恢复力特性、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 结构的开裂、屈服和破坏全过程。
结构抗震试验
梁柱端位移、曲率转角、剪切角、
曲率转角
梁、柱端位移
剪切角
结构抗震试验
核心区箍筋应力:沿核心区对角线方向布置 梁内纵筋核心区滑移:通过量测靠近柱面C处梁主筋上B点及B 点相对于柱面处钢筋上A点之间的位移。
结构抗震试验
4、参数计算
1)强度
开裂荷载:试件出现水平裂缝、垂直裂缝或斜裂缝时 的截面内力或应力值。
破损荷载:试件经历最大承载力后, 达到某一剩余承载能力时的内力或 应力值。常取极限荷载的85%
极限位移:破损荷载对应的位移。 2)刚度 初次加载刚度K0 卸载刚度Ku 反向加载DC’、卸载刚度C’D’
和重复加载刚度D’C 等效刚度Ke
开裂刚度 屈服刚度
结构抗震试验
3)骨架曲线 每级荷载——变形滞回曲线的第一次循环的峰点(卸载顶
屈服荷载:试件刚度开始明显变化时的截面内力或应
力值。
对受弯或大偏压指受拉
主筋屈服、受剪或受扭
指受力箍筋屈服、小偏
心受压或轴心受压短柱
指混凝土出现纵向裂缝。
对有明显屈服点者 由曲线的拐点确定,对 没有明显的屈服点用能 量等效面积法近似确定 屈服强度。
结构抗震试验
无明显屈服点情况
屈服点
结构抗震试验
极限荷载:试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时 的内力和应力。
二、加载设计 1、墙体加载
高宽比〈=1/3
结构抗震试验
结构抗震试验
固端平移式试验装置 (日本建研式)
可模拟墙体实际 受力与边界条件,保证 在试验中只允许墙体顶 部产生水平位移。
结构抗震试验
2、节点加载装置 (无侧移)
结构抗震试验
节点加载装置(有侧移)
结构抗震试验
三、观测设计
1、墙体试验 裂缝及开裂荷载:肉眼、应变或刚度突变、脆涂等 破坏荷载:荷载传感器直接读数或x-y仪记录曲线 墙体位移荷载位移曲线: x-y仪 应变测量:电子引伸义
构件塑性铰区段曲率或转角:对于梁,一般在距柱面(l/2) hb(梁高)或hb处布点,对于柱子则可在距梁面(1/2)hc(柱 宽)处布点。
节点核心区剪切角:通过量测核心区对角线的位移量来计算确 定。
梁柱纵筋应力:一般用电阻应变计量测,测点布置以梁பைடு நூலகம்相交 处截面为主。
核心区箍筋应力、梁纵筋滑移
裂缝开展及宽度
优点:
l)对于分析结构弹塑性阶段的性能特别有利。地震反应计算时 不需要对结构的恢复力特性作任何的假设。
2)便于观测结构性能变化和受损破坏的过程。
3)可进行大比例尺试件的模拟地震试验,从而弥补了模 拟地 震振动台试验时,小比例尺模型的尺寸效应,并能较好地反 映结构的构造要求。
结构抗震试验
缺点: 1)不能反映实际地震作用时材料应变速率的影响; 2)不能完全模拟地震作用时结构实际所受的作用力分布(加 载器数量限制) 3)结构的阻尼也较难在试验中再现。
二、抗震试验分类
结构抗震试验
实验室内试验 野外试验
伪静力试验 拟动力试验 振动台试验
人工地震模拟试验 天然地震试验
1、伪静力试验 最常用的抗震试验方法,又称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或拟静
力试验,属于静力试验的范畴。 优点:设备简单,经济好;便于试验数据和现象的观测。 缺点:试验的加载历程与实际地震作用历程无关(研究者预先 主观确定的);不能反映实际地震作用时应变速率的影响(加载 周期长)。
第三章 结构抗震试验
3.1 结构抗震试验的任务和分类
一、抗震试验的任务 1、结构抗震性能:一般从结构的强度、刚度、延性、耗能性能、
刚度退化等方面来衡量。 2、结构抗震能力:是结构抗震性能的表现。我国抗震规范的结
构抗震能力 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3、抗震试验的任务 新材料的抗震性能研究,为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新结构的抗震能力研究,提出新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实际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验证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能力; 为制定和修改抗震设计规结范构抗提震试供验科学依据。
点)的连接包络线称为骨架曲线,形状和单次加载曲线相似而 极限荷载略低一些。
4) 延性系数 延性系数反映结
构构件的变形能力, 是评价结构抗震性能 的一个重要指标。它 指结构破坏时的极限 变形和屈服时的屈服 变形之比称为延性系 数。
结构抗震试验
5)退化率
结构强度和刚度的退化率 是指在控制位移作等幅低周反复 加载时,每施加一周荷载后强度 或刚度降低的速率。它反映结构 在一定变形条件下,强度或刚度 随反复荷载次数增加而降低的特 性。退化率的大小反映了结构是 否经受得起地震的反复作用,当 退化率小时,说明结构有较大的 耗能能力。
结构抗震试验
混合加载: 综合地研究构件的
性能,其中包括等幅部 分的强度和刚度变化, 以及在变幅部分特别是 大变形增长情况下强度 和耗能能力的变化。
力控制:以力为控制值,适合刚度较大小结构,采用较少。 加载控制方法也有变幅、等幅和混合加载。
混合控制:先力控制,屈服之后以屈服位移的倍数为控制。
结构抗震试验
用,从而再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全过程,同时能反映应变速 率的影响。
振动台试验的模型比例较小,容易产生尺寸效应,难以模 拟结构构造,且试验费用较高。
结构抗震试验
3.2 结构伪静力试验
一、加载制度 1、位移控制:以位移为控制值,适合刚度较小结构,普遍采用 变幅加载:探索性的研究结构强度、变形和耗能的性能。 等幅加载:主要用于研究构件的强度降低率和刚度退化规律。
转动
剪切变形
结构抗震试验
结构抗震试验
2、框架节点
荷载及支座反力:用测力传感器测定,对于在梁端加载测量柱 端水平反力;反之,柱端加载方案则测量梁端支座反力。
荷载一变形曲线:采用电测位移传感器,通过X-Y函数记录 仪记录或接入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梁和柱端位移:采用电测位移传感器,重点是量测加载截面处 的位移。
结构抗震试验
2、拟动力试验
概念:又称伪动力试验或联机试验。由计算机根据地面运动 加速度时程和实测的恢复力曲线求得结构的地震位移反应时 程,计算机控制加载器在结构上实现地震位移反应。它是一 种对结构边分析边试验的抗震研究方法。通过拟动力试验, 可研究结构的恢复力特性、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 结构的开裂、屈服和破坏全过程。
结构抗震试验
梁柱端位移、曲率转角、剪切角、
曲率转角
梁、柱端位移
剪切角
结构抗震试验
核心区箍筋应力:沿核心区对角线方向布置 梁内纵筋核心区滑移:通过量测靠近柱面C处梁主筋上B点及B 点相对于柱面处钢筋上A点之间的位移。
结构抗震试验
4、参数计算
1)强度
开裂荷载:试件出现水平裂缝、垂直裂缝或斜裂缝时 的截面内力或应力值。
破损荷载:试件经历最大承载力后, 达到某一剩余承载能力时的内力或 应力值。常取极限荷载的85%
极限位移:破损荷载对应的位移。 2)刚度 初次加载刚度K0 卸载刚度Ku 反向加载DC’、卸载刚度C’D’
和重复加载刚度D’C 等效刚度Ke
开裂刚度 屈服刚度
结构抗震试验
3)骨架曲线 每级荷载——变形滞回曲线的第一次循环的峰点(卸载顶
屈服荷载:试件刚度开始明显变化时的截面内力或应
力值。
对受弯或大偏压指受拉
主筋屈服、受剪或受扭
指受力箍筋屈服、小偏
心受压或轴心受压短柱
指混凝土出现纵向裂缝。
对有明显屈服点者 由曲线的拐点确定,对 没有明显的屈服点用能 量等效面积法近似确定 屈服强度。
结构抗震试验
无明显屈服点情况
屈服点
结构抗震试验
极限荷载:试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时 的内力和应力。
二、加载设计 1、墙体加载
高宽比〈=1/3
结构抗震试验
结构抗震试验
固端平移式试验装置 (日本建研式)
可模拟墙体实际 受力与边界条件,保证 在试验中只允许墙体顶 部产生水平位移。
结构抗震试验
2、节点加载装置 (无侧移)
结构抗震试验
节点加载装置(有侧移)
结构抗震试验
三、观测设计
1、墙体试验 裂缝及开裂荷载:肉眼、应变或刚度突变、脆涂等 破坏荷载:荷载传感器直接读数或x-y仪记录曲线 墙体位移荷载位移曲线: x-y仪 应变测量:电子引伸义
构件塑性铰区段曲率或转角:对于梁,一般在距柱面(l/2) hb(梁高)或hb处布点,对于柱子则可在距梁面(1/2)hc(柱 宽)处布点。
节点核心区剪切角:通过量测核心区对角线的位移量来计算确 定。
梁柱纵筋应力:一般用电阻应变计量测,测点布置以梁பைடு நூலகம்相交 处截面为主。
核心区箍筋应力、梁纵筋滑移
裂缝开展及宽度
优点:
l)对于分析结构弹塑性阶段的性能特别有利。地震反应计算时 不需要对结构的恢复力特性作任何的假设。
2)便于观测结构性能变化和受损破坏的过程。
3)可进行大比例尺试件的模拟地震试验,从而弥补了模 拟地 震振动台试验时,小比例尺模型的尺寸效应,并能较好地反 映结构的构造要求。
结构抗震试验
缺点: 1)不能反映实际地震作用时材料应变速率的影响; 2)不能完全模拟地震作用时结构实际所受的作用力分布(加 载器数量限制) 3)结构的阻尼也较难在试验中再现。
二、抗震试验分类
结构抗震试验
实验室内试验 野外试验
伪静力试验 拟动力试验 振动台试验
人工地震模拟试验 天然地震试验
1、伪静力试验 最常用的抗震试验方法,又称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或拟静
力试验,属于静力试验的范畴。 优点:设备简单,经济好;便于试验数据和现象的观测。 缺点:试验的加载历程与实际地震作用历程无关(研究者预先 主观确定的);不能反映实际地震作用时应变速率的影响(加载 周期长)。
第三章 结构抗震试验
3.1 结构抗震试验的任务和分类
一、抗震试验的任务 1、结构抗震性能:一般从结构的强度、刚度、延性、耗能性能、
刚度退化等方面来衡量。 2、结构抗震能力:是结构抗震性能的表现。我国抗震规范的结
构抗震能力 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3、抗震试验的任务 新材料的抗震性能研究,为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新结构的抗震能力研究,提出新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实际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验证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能力; 为制定和修改抗震设计规结范构抗提震试供验科学依据。
点)的连接包络线称为骨架曲线,形状和单次加载曲线相似而 极限荷载略低一些。
4) 延性系数 延性系数反映结
构构件的变形能力, 是评价结构抗震性能 的一个重要指标。它 指结构破坏时的极限 变形和屈服时的屈服 变形之比称为延性系 数。
结构抗震试验
5)退化率
结构强度和刚度的退化率 是指在控制位移作等幅低周反复 加载时,每施加一周荷载后强度 或刚度降低的速率。它反映结构 在一定变形条件下,强度或刚度 随反复荷载次数增加而降低的特 性。退化率的大小反映了结构是 否经受得起地震的反复作用,当 退化率小时,说明结构有较大的 耗能能力。
结构抗震试验
混合加载: 综合地研究构件的
性能,其中包括等幅部 分的强度和刚度变化, 以及在变幅部分特别是 大变形增长情况下强度 和耗能能力的变化。
力控制:以力为控制值,适合刚度较大小结构,采用较少。 加载控制方法也有变幅、等幅和混合加载。
混合控制:先力控制,屈服之后以屈服位移的倍数为控制。
结构抗震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