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赏析之答谢中书书
中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 答谢中书书
仙都:神神仙仙居 居住住的的美美好好世界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世界
与:参参与与。。这里这有里“有欣赏“欣”“赏领”“悟领”悟的意” 思 的意思
4.其他实词(非课下注释)
(1)古来共.谈
共:共共同同
(2)高峰入.云
入:耸耸入入
(3)四时俱.备
俱:全全,,都都
(4)猿鸟乱.鸣
乱:纷纷乱乱
(5)夕日欲.颓
有什么言外之意?(教材“思考探究”节选)
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 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
谢运灵运的之钦后慕,不;再其有二人能,“自与谢其奇灵”运,之惋惜后于,世不人对再秀有美人山水能的“无与动于 衷其;其奇三”,,“我惋”惜是于继谢世灵人运对之后秀又美一山“与水其的奇无者”动,于为衷自己;的其审三美情, 趣“ 的而自我审许”美,情是期与趣继谢而谢公自灵比肩许运之,之意期后溢于与又言谢一表公“。 比与肩其之奇意者溢”于,言为表自。己
15.答谢中书书 南朝梁·陶弘景 【原文呈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 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 (2)夕日欲颓.
歇:(古义)消消散散 颓:(古义)坠坠落落
好,请说说好在哪里。(词句赏析)
““乱”乱字”写字出了写猿出鸟了“鸣猿”鸟的“状态鸣,”渲的染出状清态晨,热烈渲欢染跃出的气清氛晨;热 “烈竞”欢字跃写的出了气水氛中;鱼儿“争竞相”跳跃字的写姿出态,了渲水染中出热鱼闹儿欢争腾的相气跳氛跃,反 衬的静出黄姿幽昏态寂的,。清静渲幽染寂出。 热闹欢腾的气氛,反衬出黄昏的清
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及文言文背诵方法
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及文言文背诵方法作品梗概《答谢中书书》:本文是陶弘景回复谢征的一封回信。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绘山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正是如此。
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陶弘景(456一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在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主题概述本文以清新典雅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三、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2.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3.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颓废,萎靡。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古义:参与,这里有“欣赏” “领悟”的意思;今义:和。
(二)一词多义夕日欲颓(将要)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三)词类活用1.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2.夕日欲颓(形容词作动词,坠落)(四)重要虚词1.实是欲界之仙都(助词,的)2.未复有能与其者(代词,这种)四、鉴赏品读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首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
2.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五色交辉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02答谢中书书中考语文复习“决胜古诗文”专题讲义(教师版)
【原文呈现】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诵读点拨】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家】陶弘景(456—536)。
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句析]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入云”写山高,“见底”写水清。
仰观俯视,视野开阔。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这几句描写出一日之内的景象变化。
动静结合,富有生气。
[文言现象]一、古今异义①四时.俱备.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备古义:具备;今义:准备、具备。
②晓.雾将歇.晓古义:清晨;今义:知道。
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③夕日欲颓.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
④古来共谈.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
二、一词多义书答谢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答谢中书书.:书信。
三、词类活用1.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2.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奇:形容词作名词,指山水奇丽。
【主题】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之感。
第11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知识梳理及练习
《答谢中书书》知识梳理【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考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应有尽有。
早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纷乱地鸣叫着;夕阳将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情感:——☆☆☆①热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愉悦;②避世退隐,鄙弃名利;(林泉之志)③与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
④为自己能发现美景中无尽乐趣的自豪;一、字词——☆☆☆1.交辉:交:交相辉:辉映。
2.四时俱备:时:季节3.晓雾将歇:歇:消散4.夕日欲颓:颓:坠落。
5.沉鳞竞跃:沉鳞:指潜游在水中的鱼6.实是欲界之仙都:实:确实,的确。
7.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8.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之意;字词——☆☆1.答谢中书书:答:回复书:信2.古来共谈:共:共同谈:谈论3.高峰入云:入:耸入4.清流见底:见:看见5.四时俱备:俱:都备:应有尽有6.猿鸟乱鸣:乱:纷乱地7.夕日欲颓:欲:将要8.沉鳞竞跃:竞:争相、争着9.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实在、的确10.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复:再二、重点句子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实是欲界之仙都。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对比阅读——举一反三。
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包含作者什么感情?作用:①总领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②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情感:①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②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艺术特点赏析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艺术特点赏析
主要分析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的艺术特点,并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陶弘景(711-782),字清芬,号晨昏,宋代著名诗人,“乐府翰林”成员,与苏辙、劉長卿、徐祖谦并称为“七子”。
《答谢中书书》是他的代表作。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充满了浓郁的宋代艺术气息,大胆创新,把诗歌的性格深刻地表现出来,被誉为宋代诗歌之最。
首先,《答谢中书书》中的押韵,形式千变万化,改变了成年以来四言古诗的传统,创造出陶弘景独有的押韵风格。
其次,诗歌艺术的结构非常精巧,有着七言多句式、九言十六句式、十一言十九句式、十三言四十一句式等多种形式,陶弘景在这些古典诗歌形式中表现出新的句式,使古典诗歌的特点更加鲜明。
再次,陶弘景极其善于运用抒情,诗词中表达出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宫廷到田园,从官场到商贾,从人物到山水景观,都能找到他的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这些内容都贯穿着浓浓的抒情,反映了弘景以及宋代当时的生活状况。
此外,诗歌中弘景所运用的装饰手法也是非常精妙,例如他采用“象征”、“想象”、“比喻”、“传神”等手法,让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
总之,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在宋代诗歌中独树一帜,充满了浓浓的抒情艺术气息,作为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我们有必要去深入领略它的美,了解它的价值。
古诗文《答谢中书书》赏析
古诗文《答谢中书书》赏析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译文及注释【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林,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卷四十六。
2.】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3.山川之美之:的。
4.共:都5.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6.四时:四季。
7.将:将要。
8.歇:消散。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代鱼)11.乱:此起彼伏。
12.实:确实,的确。
13.是:这(是)。
14.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5.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16.自:从。
17.未:没有。
18.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19.奇:指奇山异水。
20.山川:山河21.美:美景22.俱:都23.青林:青葱的林木24.翠竹:翠绿的竹林25.竞跃:竞相跳跃26.者:……的人了。
答谢中书书文言知识【古今异义①四时俱备(时】【一词多义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念无与为乐者:和。
答谢中书书-古诗文内容背诵及评析
答谢中书书-古诗文内容背诵及评析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丹阳秣(mò)陵(今江苏南京)人。
自幼聪颖异常,十五岁著《寻山志》。
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
三十六岁隐居句曲山(茅山)。
梁武帝早年与他相识,称帝后,请他出山做官。
陶弘景画了一幅画,画中有两头牛,一牛自在吃草,一牛戴着金笼头,被执鞭人牵着鼻子。
梁武帝明白他的心意,之后与他书信不断,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是道教茅山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信奉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的观点。
他能书善画,也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和文学家,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
有《陶隐居集》。
评析这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信,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以及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文章以人们对山水的态度入手:古往今来,人们异口同声赞美青山绿水的美丽,能将内心感受到的山水之美与友人交流,实为人生一大乐事。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寄寓着能与古今那些林泉高士相比望的期望。
中间十句,作者以清朗通脱的笔触,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山之高、水之净,仿佛用画笔疏疏勾勒出白云、高山、流水,色彩明丽,境界清新。
之后点染山石、林木的细节:“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五色的山石与青翠的竹木相互映衬,青葱幽静而又斑斓绚丽,为清爽宜人的画卷平添了欣欣向荣的生机。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黎明和黄昏两个特定时间段内山中生物的活动情况:猿、鸟悠长清脆的啼鸣声,穿透拂晓时分即将消散的薄雾,在群山间久久回响;夕阳落山,余晖映照水面,鱼儿在溪流中竞相嬉戏。
这四句或写声响,或写形态,为画面平添灵动之感,使山川充满生命的气息。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作者简介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题解《答谢中书书》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同时也是陶弘景先生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
文题中的“答”是“回复”“写给”的意思。
“谢中书”,即谢徵(zhēng),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创作背景《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
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
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
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夕日一作:阳)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答:回复。
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山川:山河。
之:的。
共谈:共同谈赏的。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子。
四时:四季。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热门答谢中书书翻译全文(案例14篇)
热门答谢中书书翻译全文(案例14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谈论山水美景的回信。
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字通明,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齐时官至奉朝请,后隐居于句曲山。
梁武帝每遇大事,常去咨询,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他爱山水,好道术,精通阴阳五行、地理、医药,是南朝道教的重要思想家。
谢中书,即谢徽,曾经做过成安王萧秀的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
陶弘景的这封书信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既非日常事物的叙述,亦无客套的絮语,它是朋友间相互交流感情的信件,更是一幅清丽隽洁、袖拔劲峭的山水图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起笔别开生面,总领全篇。
作者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为下面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张本。
如此开头,文字概括而凝练,笔墨经济而传神。
接下来作者濡墨染彩,描摹了绮丽旖旎的山川景色。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角度不断变换,美景依次呈见。
这是紧接着开头总起之后的分承,一句写山,一句写水。
作者先仰视,只见山峰峻峭嶙峋,其势直插云霄;再俯瞰,山下流水蜿蜒,清澈明净,真是山高水长,相映成趣。
潺潺的清流为静穆的大山平添了许多灵气,巍峨挺拔的山峰倒影其中,又为流水增添了异彩。
答谢中书书的全文翻译(优秀6篇)《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晚年所作。
谢中书(谢徽)与陶弘景都卒于公元536年(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
【古诗词】答谢中书书翻译100字左右
【古诗词】答谢中书书翻译100字左右《答谢中书书》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7课《短文两篇》、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6课《答谢中书书》)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卷四十六。
本文整理了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一、意境美本文写景,不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来表现江南的山水之美。
首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写山水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出了山水相映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用平视、远望的视角极目远眺,仅用十六个字表现出色彩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十六个字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从清晨到黄昏,从猿猴、飞鸟到水中的鱼,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相衬之美。
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相互作用,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充分欣赏到美景,体会到作者对如画山水的赞美之情。
二、结构美本文结构缜密,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名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描写山川之美。
《答谢中书书》原文、译文及赏析
《答谢中书书》原文、译文及赏析《答谢中书书》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同时也是陶弘景先生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答谢中书书》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夕日一作:阳)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文言知识古今异义①四时俱备(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备古义:具备今义:准备、具备)②晓雾将歇(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晓古义:清晨今义:知道)③夕日欲颓(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委靡)④古来共谈(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一词多义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念无与为乐者:和。
书-----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谢答中书“书”:书信。
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鉴赏《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题12《答谢中书书》复习课件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 伏的鸣叫声;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 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二、课文内容解析——疏通文意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 再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风景了。
12.答谢中书书
目录
壹
贰
叁
肆
伍
基础 知识
课文内 容解析
文言知 识积累
总结 归纳
中考 链接
壹
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间 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好读书,喜道术。 遍游名山大川。陶弘景一生纵情山水,修身养性, 留下许多经典作品,有《华阳陶隐居集》等。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 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共奇者。
五、中考链接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 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
二、课文内容解析——内容解析
山水相映之美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意
境
色彩配合之美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静
美
相衬
四时俱备。
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动
沉鳞竞跃。
二、课文内容解析——内容解析
情感美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是景物描写中必 然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本文景物描写显露出作者怎样 的情感呢?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
专题15 答谢中书书(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15 答谢中书书(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答谢中书①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始得西山宴游记③柳宗元自余为僇人④,居是州,恒惴⑤栗。
其隟⑥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①谢中书:即谢征,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
②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③《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
④缪人(lù):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
⑤惴栗:恐惧不安。
⑥隟(xì):同“隙”,指空闲时间。
1.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晓雾将歇.(歇:消散)B.夕日欲颓.(颓:颓废)C.穷.回溪(穷:走到尽头)D.倾.壶而醉(倾:倒出来)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B.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C.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觉而起,起而归。
4.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境遇不同,则情感有异,请写出两位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
【答案】1.A 2.C 3.(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
实用答谢中书书翻译全文(汇总16篇)
实用答谢中书书翻译全文(汇总1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实用答谢中书书翻译全文(汇总16篇)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总结的思路,让我们有更多的创作灵感。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默读 答谢中书书
类型二 课内外文言语段群文对比
【参考译文】
(二)从香山寺沿着石蹬俯阶而下,行走在柳林路中,大约不到一里路,便 到了碧云寺。寺后有泉,泉水从山脚石缝中喷涌而出,如冰似雪,水波激荡, 奏出幽婉的韵律。一棵老树因雷击起火,树心空洞,将泉水导入寺中,泉水绕 着寺廊流动,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水下但见有彩纹的碎石和金黄 色的细沙。(石渠)通到殿前成为方池,周围以石块砌就,水深大约有一丈,( 但池水清澈澄碧)好像只有一寸深。池中有朱鱼万尾,满地的鱼欢快地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一、统编教材思考题
1.(思考探究)分析本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特点,说说它带给你什么 样的美感。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答案】 本文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 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 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有讲究。
拓展
类型二 课内外文言语段群文对比
游动,耀人眼目,阳光照射着清清的池水,将鱼儿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潭底, 清秀灵动惹人喜爱。有人把饼子投在池左,鱼群便蜂拥向左,投在池右, 鱼群便争先向右,一片吞服咀嚼之声。然而那些欢快游动、剌泼有声、 在水面上游戏的,都是几寸长的鱼。那些一尺来长的大鱼,则潜泳在潭底 ,见到食物也不去争抢,十分安闲宁寂,难道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还同它们 的年纪大小有关吗?
拓展
类型一 课内外两个文言语段对比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以冬月,江水方落,乃 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节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 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 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答谢中书书》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答谢中书书》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河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共同谈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翠绿的竹子,四季都存在。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坠落时,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确实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
重点注释1. 答谢中书书,答:回复。
第一个书:中书,官名;第二个书:即书信。
2. 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季节,3. 晓雾将歇,歇:消散。
晓:早晨4. 猿鸟乱.鸣,乱:此起彼伏。
不是杂乱。
5. 夕日欲颓,颓,坠落。
6. 沉鳞.竞跃,沉鳞,水中潜游的鱼。
鳞:鱼,借代手法7.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人间。
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8. 自康乐.以来,康乐:指诗人谢灵运。
9.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欣赏的意思。
复:再,奇:奇丽的景色。
古今异义①四时俱备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②晓雾将歇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③夕日欲颓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④古来共谈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重点理解1.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鄙弃名利之情。
2.全文的主旨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山川,描写了:山川之美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美”字4.文中的论点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文中的结论(议论句)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本文多用骈句,但也有对偶、散句(后两句)。
骈散结合,以骈句为主。
6. 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7.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8.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阅读 《答谢中书书》
2.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两位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什么不同。
语段对比拓
展二
3.通读甲、乙两文,体会两文语言风格的不同。
拓展
第6篇 答谢中书书
语段对比拓 展一
语段对比拓 展二
阅读对比探究 1.甲文中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阅读甲、乙两文,分别说说“川之美”体 现在哪里。(可用原文语句作答) 【答案】 甲文:“清流见底”“沉鳞竞跃”。乙文:“烟水苍茫”“悉成明霞, 演漾不定”“惊涛骇浪,朝夕喷激”。 2.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两位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什么不同。 【答案】 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而甲文除了表达作者酷 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之外,还表达了他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 心意。 3.通读甲、乙两文,体会两文语言风格的不同。 【答案】 甲文多用四字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间用长句,参差错落,于整齐 中有变化。乙文多用散句,节奏舒缓,不求统一,给人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语段对比拓 展二
拓展
第6篇 答谢中书书
语段对比拓 展一
阅读对比探究 1.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衬托 的表现手法,分别用“猿鸟乱鸣”和“吠声如豹” 表现所处之地环境 幽静、静谧(意思对即可) 的特点。 2.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案】 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 中同游,委婉地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意思对即可)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1.五色交辉
交辉: 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
四时: 四季
3.晓雾将歇
歇: 消散
4.夕日欲颓
颓: 坠落
5.沉鳞竞跃
沉鳞: 指水中潜游的鱼
6.实是欲界之仙都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答谢中书书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答谢中书书》文章一、序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文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智慧和历史的结晶,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
在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中,有一篇古文叫做《答谢中书书》。
这篇文章自古传承至今,一直被人们传颂。
接下来,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篇古文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让您能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篇古文。
二、古诗文言文答谢中书书评析1. 文章分析《答谢中书书》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辞赋体散文。
全文以代人致书的形式,表达了韩愈对朋友送书的感谢之情。
文章开头即为题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通过用意蕴悠远的诗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接下来文章逐渐展开,描绘出送书人心系着他,忧他忧,乐他乐的深情友谊,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深刻意义。
最后以“信是以厚私,亲是以劝义”,表现了对友情和义理的理解和坚守。
整篇文章以其感情真挚、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成为当之无愧的文言名篇之一。
2. 主题解析本文主题乃是友情与知识追求。
论述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以及对知识的向往和追求。
在文章的深度解析中,我们能够从韩愈的笔下丰富多彩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思考,感受到友情的真挚和知识的珍贵。
从广度来看,文章涵盖了友情、知识、情感交流、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使得读者在阅读本文时,能够得到全面而深入的体验。
3. 个人观点对于《答谢中书书》这篇古文,我深有感触。
在这篇文章中,韩愈通过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以及对知识的珍视和追求。
这也让我深切体会到,友情和知识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更让我明白了推崇友情和追求知识的深刻意义。
在当今社会,友情和知识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学子的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这一点。
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会更加珍惜友情,更加努力地去追求知识。
三、总结通过对《答谢中书书》这篇古文的深度和广度评析,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和对知识的珍视和追求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夕日一作:阳)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
答:回复。
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山川:山河。
之:的。
共谈:共同谈赏的。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子。
四时:四季。
俱:都。
歇:消。
乱:此起彼伏。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竞相跳跃。
实:确实,的确。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复:又。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奇:指山水之奇异。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①四时俱备(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备古义:具备今义:准备、具备)
②晓雾将歇(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晓古义:清晨今义:知道)
③夕日欲颓(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委靡)
④古来共谈(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
一词多义
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念无与为乐者:和。
书-----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
谢答中书“书”:书信。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鉴赏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
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
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
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
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
“夕日欲颓”,势在必然。
“沉鳞竞跃”,变化突然。
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
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晚年所作。
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公元536年(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
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公元526年(梁普通七年),任中书郎在公元532年(梁中大通四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
题解
《答谢中书书》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同时也是陶弘景先生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
文题中的“答”是“回复”“写给”的意思。
“谢中书”,即谢徵(zhēng),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