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诗吟唱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小学古诗吟唱教学法”心得体会
昭通市巧家县新华小学平绍燕
和着教改的春风,跟随着我校开展“有效教学”模式的步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阶段——有效教学的实施与改进。“主动教育”、“赏识教育”等教学模式的结合与运用,使学生们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很好地展现了出来。这学期,令我感受颇深的是,学校组织老师观看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戴建荣的《静夜思》、《回乡偶书》教学视频及视频讲座。戴老师的“古诗吟唱教学法”,让我们倍感新颖。
说真的,一直以来,古诗教学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难题:讲多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被拆解,不讲,年幼的孩子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从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的方法,到创设情景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来欣赏古诗等方法,总体上感觉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但实际却只留于形式,而未能真正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美的鉴赏能力。
说实话,刚开始观看时,我真有点担心,因为刚开始戴老师就给同学们讲平仄的知识,平仄是古代汉语里的一个语法知识,小学生能听懂吗?第二点是老师这种手舞足蹈的吟诵教学法能否行得通。是否会影响课堂纪律。
当我看了近二十几分钟,感觉就不一样了。学生的感情投入了,随着老师的思绪到了李白的故乡,到了李白的梦中,到了李白的心中。看到了李白所见到的,想到了李白所想到
的。最主要是让学生联想到了李白自从十几岁离开家乡后从来没有回过家,每当看到月亮就想到自己的家乡。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他非常想念家乡。
听了戴老师别具一格的小学古诗“吟唱”教学法后,对如何把古诗的美呈现在当代小学生的面前,如何让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有了一点初浅的掌握。对戴老师的“古诗吟唱教学法”有了具体的认识:
戴老师的“古诗吟唱教学法”,包含了四个组成部分:读、唱、吟、舞。这四个部分有机组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看似简单,却把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一、“吟唱”教学法的第一步是“读”
如何“读”?把音律引入诵读。
正如戴老师所说的一样,现今的古诗教学中,老师们大多数按照“两字一顿”这样一种单一的模式来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这种“千篇一律”的朗读,单调乏味,没有情趣,久而久之,学生对古诗文诵读就会失去应有的兴趣。他由此想到,中国古诗十分讲究音律,“平上去入”四声抑扬顿挫的节奏和声韵变化体现出鲜明而丰富的音乐性。如果把音律引入诵读,指导学生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来朗读古诗,就能更好地再现古诗的音韵之美,引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戴老师教学时,是这样向学生介绍的:古人读诗有平仄,“平”指平声字,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一、二声;“仄”指上声,去声和入声的字。读法是:平声拖长音节,仄声声停气不停,缩短发音。
这是他在借鉴古法的基础上,注意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平仄音律简化,让学生以汉语拼音的四声为准,读音为一声、二声的归入平声,三声、四声的归入仄声。这样一来,虽然同样是“两字一顿”,但因为诵读的节奏变化丰富、长短交替,古诗内在的音律美得到较充分的体现。
在教学中,戴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边体会诗意,边读出节奏韵味。例如:指导朗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一句,读到“家”的时候,戴老师提醒孩子们:“你们想想,诗人离家有多远,你的声音就可以延长多久。”当读到“回”时,他又说:“离家有多远,回家就有多久。终于回到故乡,你又有了什么感受?”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深切品味着“家”,细嚼着“回”,情不自禁地跟着他摇头晃脑,不仅读出了诗的韵味,更读出了诗的意境。
二、何为吟,如何吟
让吟唱走进课堂,充分诵读之后,就是唱和吟
戴老师认为: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和情感共鸣,仅有读是不够的。中国古人在读诗时不仅“高声朗诵,以昌其气”,在高声朗读之后,古人又通过吟唱的方式,进一步入诗境、
悟诗心、品诗味,这一点值得后人认真学习和借鉴。
吟,是中国古诗特有的一种诵读方式。吟,不同于唱,讲究“无腔无调,随意而出”。意在通过吟诗,心中复现情景,领会诗情,吟是读者对诗境的“个性化解读,对诗意的个性化表达”。
唱,最能打动孩子的心。唱诗需要音乐的配合,更多的古诗需要老师自己选曲配唱。但选曲应遵循这样几条原则:①准确理解诗意,曲子要和诗歌的情调吻合;②弦律要简单,易于吟唱;③弦律应高雅古朴,一般不宜选流行歌曲。
三、怎样舞
即借手语表达情意
在教学中,戴老师习惯性地用手势指挥学生吟诵。每到动情处,不少学生情不自禁地举起小手,学着他的样儿,和他一起舞动起来。戴老师把手语融进读、唱、吟之中,让孩子们能更酣畅更有情趣地抒情;吟唱中再结合手语,还有助于巩固理解,积累内化。另外,在打手语环节中,学生展现即兴发挥的体态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鼓励个性发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四、教——让学生喜欢
戴老师认为:“不管怎样教,一定要让孩子们喜欢”;“童心就是诗心,孩子们喜欢,古诗才会有生命”。目的就是唤起孩子对古诗的情感,激发孩子学古诗的兴趣。
我们当老师的,不管怎么教,一定要让孩子们喜欢。孩子们喜欢学习,那学习不就成了和游戏、玩耍一样快乐的事了吗?这让我想起简•豪斯顿在《教育可能的人类》中曾说的话:“如果孩子们跳舞、品偿、触摸、听闻、观看和感觉信息,他们几乎能学到一切东西”。
有人说,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是人的生命中那个最美、最真的化身。戴老师是用自己的真挚唤醒了诗的灵魂,让她为孩子们绽放出最动人的笑颜。诗如生命,生命如诗,戴老师以一颗如诗的心,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一条古诗教学的成功之路。
听完,学完,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要如何才能真正再现古诗的音韵之美呢?怎样才能使古诗的教学在学生那儿实现传承呢?……我觉得,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只有在老师对古诗及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下,才能更好地教学古诗。因此,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我会借鉴戴老师的古诗“吟唱“教学法,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探索教学方法,让古诗教学沐浴在教改的春风中,不断地呈现新的诗篇。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古诗,并能主动学习,继续传承和发扬我们悠久的诗文化。
2013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