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 第1节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X线检查技术 ppt课件
管电压是影响照片影像密度、对比度以及信 息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选择管电压时,必须 充分注意。
ppt课件
38
1.管电压表示X线的穿透力。 管电压高产生的X线穿透力强,吸收少。
人体各部位的管电压选择
管电压(KV)
摄影部位
25~35
乳腺、甲状腺
40~50
四肢
50~70 70~90
颈椎
头颅、胸椎、腰椎(正位)、骨盆、髋关节、腹部
ppt课件
45
2.照射野
散射线含有率受照射野影响很大。在X线 摄影中缩小照射野,可减少散射线含有率, 提高照片对比度。同时减少被检者的辐射 剂量。
ppt课件
46
七、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
X线摄影条件: 1、变动管电压法 2、固定管电压法 3、对数率法
ppt课件
47
2、自动曝光法 (1)电离室控制 (2)光电式控制
ppt课件
44
(6)滤线栅和照射野的应用
在X线摄影中,由于被照体产生散射线,使照 片影像对比度下降,对此散射线必须加以消除, 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滤线栅和多叶遮线器。
1、滤线栅 滤线栅的曝光倍数,是指在照片上获得相同密 度时,使用与不使用滤线栅时的照射量之比 同一性能的滤线栅的B值越小越好; 栅比R值,R值越大,B值也越大
ppt课件
14
四种情况产生X线对比度
ppt课件
16
(1)产生X线对比度的原因:
①物体的线性吸收系数(μ)
②物体厚度、密度
(2)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 ①人体的原子序数 ② X线的波长 ③人体的密度、厚度 ④ 散射线
ppt课件
17
(三)胶片对比度 • 定义:X线胶片对X线对比度
2-1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一节 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一节
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一、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自 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双下肢并拢, 足尖向前,又称为标准姿势。 在 X线检查和影像诊断时,都是以解剖 学姿势作为定位依据。
第一节
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一节
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一节
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 及基本概念
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1. 掌握X线摄影方向、X线摄影基本体位的概 念;掌握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X线照 片标记内容、标记方法及标记原则。 2.熟悉解剖学姿势、基准轴线、基准面、解 剖学方位及关节运动等基本概念;熟悉四 肢、胸部、腹部、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3.了解X线摄影体位的命名方法及其他摄影 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解剖学的基准轴线 与基准面 (一)基准轴线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二)基准面 1.矢状面 2.冠状面 3.水平面
第一节
解位 在标准姿势下,描述人体结构间相对位 置关系为解剖学方位。 上和下 前和后 内侧和外侧 近和远 浅和深 四、关节运动 屈、伸运动 内收、外展运动 旋转运动
第二章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2-2-1 CTa.b,同一例,a.常
(二)三维重建技术
三维重建技术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最小密度投影(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 )、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 SSD)和容积再现 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
内容
• 第一节 CT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设备 • 第二节 CT检查技术 • 第三节 CT临床应用
第一节 CT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设备
• 一、CT成像的基本原理 • 二、CT成像设备成像
一、CT成像的基本原理
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CT成像的基本原理,可将其分为如下三 个连续过程:
①获得扫描层面的数字化信息:用高度准直的Ⅹ线束环绕人体某部位一定厚度 的横断层面进行连续扫描,由探测器(detector)接受通过该层面的Ⅹ线,并 经光电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为数字化信息;
• 2.最小密度投影 mIP与最大密度投影相反,是将感兴趣容积内具有 低于规定阈值的最小CT值的体素,投影在一个平面上,所得图像即 为最小密度投影。临床上用于气管、支气管的观察。
• 3.表面遮盖显示 SSD首先用CT阈值的方法提取出欲观察的器官 结构,然后应用软件以一虚拟光源投照在器官结构的表面,并 依与光源的距离,计算出表面上各点的明亮度,则图像上器官 结构的表面就出现明暗变化,达到三维立体显示的效果,犹如 人物肖像(图2-2-1f、g)。SSD主要用于明确复杂解剖结构及 其病变的空间结构关系,不足之处是不能同时显示其内部结构, 且重建过程中有一定信息量的丢失。
X线检查技术(一)ppt课件
第6颈椎
环状软骨
第7颈椎
环状软骨下2cm
第2、3胸椎间盘 胸骨颈静脉切迹 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
第4、5胸椎间盘 胸骨角
肩胛上角
32/50
部位
第6胸椎 第7胸椎 第11胸椎 第1腰椎 第3腰椎 第4腰椎 第5腰椎
第2骶椎
尾骨
前面观对应平面
侧面观对应平面
双乳头连线中点(男)
胸骨体中点
肩胛下角
胸骨剑突末端
35/50
6、千伏与毫安秒的选择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 (1)平静呼吸下屏气 (2)深吸气后屏气 (3)深呼气后屏气 (4)缓慢连续呼吸 (5)平静呼吸不屏气 8、照射野的校准
36/50
(二)摄影步骤 1、阅读申请单 2、摄影位置的确定 3、摄影前的准备 4、胶片尺寸的选择和放置 5、照片标志的安放 6、衣着的处理
15/50
3.根据被照体与摄影床的关系命名 左侧卧位 右侧卧位
4、根据被照体与摄影床的位置关系及中心线入射被检体 时与探测器的关系命名。 仰卧水平侧位
16/50
5、根据被照体姿势命名 前凸位 蛙式位
17/50
6、根据某部位的功能命名 颈椎的过伸、过屈位。 下颌关节的张口位 闭口位
18/50
7、根据摄影体位创始人的名字命名 乳突的劳氏位 梅氏位 鼻窦的瓦氏位 许氏位
79/50
80/50
锁骨后前位
病人取俯卧位,锁骨中点对准台面中线,并紧 靠台面。中心线对准肩胛骨上角。
81/50
• 下肢骨骼的X线摄影
82/50
8、足部位置(前后位和侧位)
83/50
84/50
85/50
86/50
87/50
88/50
《X线基本知识》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5
胶片的保存
标准储存条件: 温度10°~15℃,湿度40~60%; 防止 辐射线的照射;X线胶片必须完全避开辐射线的照射,它们 会引起胶片的严重灰雾。
特别强调,对于热敏胶片的保存,除上述要求外,对保 存温度的要求很严格,无论是未使用的或是成像后的胶片, 保存温度要控制在24 ℃ 以下,如果在30 ℃情况下长期 保存,能影响胶片质量。
(4)感度补偿型增感屏:这是一种比常规增感屏尺寸长得多, 由不同感度的荧光体组合而成的增感屏。它用于全身脊柱 摄影、上下肢全长摄影、血管造影等。
(5)乳腺摄影专用增感屏:为减少照射剂量,同时保证影像 质量,现以单层乳剂胶片与单张软线增感屏组合使用的方 法,将照射剂量减少到1/15~1/30,最近又将单层微 粒可塑型稀土屏,专用于乳腺摄影。
4.反射层或吸收层:荧光体在X线激发下产生的荧光是向各方面发射 的,其中有不少荧光向增感屏背面照射而损失掉。因此,对于高感度 增感屏,在其层上涂有一层光泽明亮的无机物(如二氧化钛、硫酸钡、 氯化镁等),使荧光反射回胶片,提高了发光效率,此层即为反射层。 而对于高清晰型增感屏,则在基层上加涂一层吸收物质(如碳黑、有 机或无机颜料等),以吸收由荧光体向基层照射的荧光,防止荧光反 射到胶片,提高影象清晰度,此层即为吸收层。高清晰型增感屏没有 吸收层。
(6)连续摄影用增感屏:这是一种用于快速连续换片装置中 的增感屏。特点是增感率高,同时为适应胶片在装置中的 高速传递,其表面的物理强度高,防静电性能好。
精选课件ppt
24
二 增感屏的结构
增感屏是由以下四层组成:
1.基层:基层为荧光物质的支持体。
2.荧光体层:是增感屏的核心物质。
3.保护层:防止静电 保护荧光体不受损害。
第二章模拟X线成像
(3)感光测定 1)定义:是一种表示感光材料所接受的曝光量,
同由此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定量测定方法。 2)应用:胶片特性进行测定、显影液性能的测定
、冲洗机因素的测定、增感屏感度的测定、X线 物理特性对影像影响的测定等。
3)感光测定的方法:
时间阶段曝光法 铝梯定量测定法(自举法) 距离法
了解扁平颗粒技术;X线照片影像的对比度。
第一节 模拟X线影像的形成与传递
第二节 模拟X线成像方式
一、X线透视
➢ 原理: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荧光效应,在荧光屏 上形成人体组织结构影像的检查方法。
➢ 优点:可多角度、实时动态观察组织器官的形 态和功能。
➢ 不足:动态的影像不能永久保留,影像的细节 不及摄影,且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大。
X线成像
学习目标
掌握X线管焦点的概念和特性;医用x线胶片,增 感屏的基本结构及特性;X线照片密度,X线照 片对比度的概念;消除散射线的方法;照片的模 糊的概念及其分类。
熟悉X线摄影及X线透视的特点;X线成像性能的 主要参量;X线束的特点;影响照片密度及影响 照片对比度的因素;散射线对照片的影响;滤线 栅的主要性能参量;x线照片的层次及其影响因 素;锐利度及其影响因素;影响照片模糊的因素。
2.影像增强透视
接收器是X线电视系统。
特点:
影像亮度提高, 可在明室下操作, 方便准确。
二、X线摄影
➢ 原理:应用光或其它能量来表现被照体信息状态, 并以可见光学影像加以记录的一种技术
➢ 优点:影像的空间分辨力高、患者受照剂量小及影 像便于长期保存记录等
➢ 不足:照片影像是瞬间固定的,难于动态了解脏器 的变化
片)摄影或体检荧光缩影。
(二)医用X线胶片的结构
医学影像技术《2.第一篇 第二章 第一节 X线管焦点和X线束》
X线检查技术教案
≤MTF≤1。
MTF =1,表示成像系统的输入比照度与输出比照度相等;
MTF =0,表示成像系统的输出比照度为0,即影像消失。
4.焦点的增涨值〔B〕
〔1〕定义:
X线管焦点的增涨值是描述X线管焦点的极限分辨力随着负荷条件的改变而相对变化的量,又称散焦值或晕值。
〔2〕焦点增涨的原因分析:
管电流增高时,灯丝附近的电子密度较大,由于电子间的库仑斥力的作用,造成有效焦点增大的倾向,当毫安低时此倾向变小。
——结合图表进行说明
二、X线束
〔一〕X线束的形状:
中心X线:
斜射线:
〔二〕X线束的能量谱
教师总结归纳
课后小结:
1、X线焦点的相关概
念
2、X线焦点对影像效
果的影响
3、X线焦点的方位特
性
学生讨论
完成课后作业。
常规X线检查技术
常规X线检查技术第一节 X线摄影的基本知识一、解剖学基准线(一)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下肢并拢、足尖及掌心向前、两上肢下垂置于躯干两侧。
在X线摄影中,无论患者处于何种体位或动作,均应以解剖学姿势为定位的依据。
(二)解剖学方位1、近头侧为上,近足侧为下。
2、近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
3、近心脏侧为近端,远心脏侧为远端。
4、近身体腹面为腹侧(前面),近身体背面为背侧(后面)。
(三)解剖学关节运动1、屈伸运动关节沿腹背轴运动,组成关节的上下骨骼相互靠近或远离,角度减小时为“屈”。
相反为“伸”。
2、内收、外展运动关节沿冠状面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靠近者为“内收”,反之者为“外展”。
3、旋转运动骨环绕矢状轴做旋转运动时称“旋转运动”。
骨的前面向内旋转时为“旋内”,相反为“旋外”。
(四)解剖学基准线(面)1、矢状面将人体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面称“矢状面”。
2、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左右等分的面称“正中矢状面”。
3、水平面与地平面平行的将人体横断为上下两部分的断面称“水平面”。
4、冠状面将人体纵断为前后两部分的断面称“冠状面”。
冠状面与矢状面垂直。
5、水平线人体直立时,与地面平行的线。
6、正中线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
7、矢状线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线。
8、冠状线与矢状面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分开的线。
9、垂直线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二、X线摄影学基准线(一)头颅体表定位线1、听眶线(ABL)即人类学的基准线,外耳孔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
2、听眦线(OMBL)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
听眦线与听眶线约呈12°~15°角。
3、听鼻线外耳孔中点与鼻前棘的连线。
听鼻线与听眦线约呈25°角。
4、瞳间线两侧瞳孔间的连线。
与水平面平行。
5、听眉线(SML)外耳孔中点与眶上缘的连线。
听眉线与听眦线约呈10°角。
6、眶下线(IOL)两眼眶下缘的连线。
(二)摄影用线及距离1、中心线X线束中,居中心部分的那一条线称“中心线”。
X线检查基本知识
第一节 X线检查基本知识
(二)X线的特性 1.穿透性 2.荧光效应 3.感光效应 4.生物学效应
第一节 X线检查基本知识
(三)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1.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2.人体组织存在密度及厚度差异 3.透过X线经过显像形成灰度影像
第一节 X线检查基本知识 二、X线检查参数 (一)X线管焦点
+
e
hf
第一节 X线检查基本知识 二、X线检查参数 (二)X线束
3.散射线的产生和消除 (2)散射线含有率:是作用于胶片上的散射线与全部射线的 比率。 散射线含有率与原发射线和受检体有关。
第一节 X线检查基本知识
二、X线检查参数 (二)X线束
3.散射线的产生和消除 (3)抑制和消除散射线的方法 抑制散射线的方法:遮线器、滤过板 消除散射线的方法:空气间隙法、滤线栅
第一节 X线检查基本知识 二、X线检查参数
(三)X线摄影条件的制定与应用
2.摄影用管电流与摄影时间 管电流与摄影时间的乘积为管 电流量。在感光效应一定时,两者呈反比关系。由于X线 管容量的限制,管电流的选择不能是任意的,必须从X线 管规格表中找出对应于管电压和摄影时间的最大管电流。 具体选择应在容许的最大管电流以下,根据摄影部位的需 要选择适当的摄影时间,再确定出对应于所需管电压下的 容许管电流。
第一节 X线检查基本知识
三、X线影像
(四)X线照片的模糊度及影响因素
2.X线照片影像模糊的影响因素
对影像质量影响较大的是焦点的几何学模糊、运动性模糊和屏片系统产生的模糊。
第一节 X线检查基本知识
2.X线照片影像模糊的影响因素
(1)几何学模糊 半影的大小为:
第一节 X线检查基本知识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重点总结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重点总结第一章总论1.X线的产生条件:电子源、两端有高电压、阳极靶面。
2.X线图像的特点: A。
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图像清晰,空间分辨力高B。
X线检查的特点:操作简便、检查速度快、经济3.X线的主要用途:错误!骨关节疾病的诊断错误!胸部疾病的诊断、心脏大血管疾病错误!胃肠道疾病的诊断错误!泌尿系统的疾病错误!其他,子宫输卵管造影等4.X线的特性:穿透作用、感光作用、荧光效应、电离作用.5.软X线定义:管电压在40kV以下时所产生的X线能量低,穿透力较弱,故为~。
6.CR:(计算机X线摄影)是以X线成像板IP作为载体记录X线曝光后形成的信息,再由激光读出信息并经图像后处理形成数字影像的检查技术。
7.DR:(数字X线摄影)是将X线穿过人体后由平板探测器FPD探测的模拟信号直接数字化而形成数字影像的检查技术。
8.X线检查技术应用的限度:错误!X线照片是2D影像,组织结构相互重叠。
重叠的结构不容易辨别,易漏诊.○,2X线的密度分辨力有限,密度差异较小的组织和器官、病变不容易分辨.错误!造影检查时,少数患者对对比剂有不良反应,有绝对禁忌症。
错误!X线有辐射作用,对于剂量过大,或检查频率过多、检查时间长的项目受到严格的控制。
第二章X线检查技术第一节X线成像质量影响因素1.构成照片影像的五大要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失真度2.X线照片影像质量受X线管焦点、X线摄影条件、影像信息探测系统、被照体及图像处理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3.照片的密度:指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程度,也称黑化度。
4.X线照片的特性曲线的组成:足部、直线部、肩部、反转部.5.最适于人眼观片的照片密度值是1.0左右,一般照片的影像密度值在0。
7~1。
5。
6.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是:管电压值、管电流量、摄影距离、探测器和图像处理参数。
7.影像的对比度包括:物体对比度、X线对比度、胶片对比度、光学对比度、人工对比度。
X线成像基本原理
轰击钨靶时产生的一种电磁波。 X线发生装置主要包括:X线管、变压器、操 作台。
精品课件
1
2、X线的特性
X线诊断常用波长:0.008~0.031nm 与X线成像相关的特性: 穿透性 荧光效应 感光效应 电离效应 生物效应
13
(3)检查前准备与造影反应
❖ 了解病人有无造影检查的禁忌证 ,如严重心、肾 疾病及过敏体质等。
❖ 过敏试验。但试验后即使无阳性结果也可发生对 比剂反应。
❖ 做好抢救准备。 ❖ 在对比剂中,钡剂应用较安全;碘剂过敏反应较
常见,也较严重。
精品课件
14
❖ 轻度:皮肤潮红,荨麻疹,胸闷,气短, 恶心,呕吐。
精品课件
6
第二节 X线检查技术
(一)、普通检查
透视 优点:可转动病人,改变方向观察 可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 经济简便,立即得到结果 缺点:对比度和清晰度欠佳 不利于防护 不能留下永久记录
X线摄影(最常用)
优点:成像效果好,显示病变清晰 客观记录、便于复查对照和会诊
缺点:检查范围受胶片大小限制 不能评估动态运动功能
x线进入人体可使机体与细胞结构发生生理和生物学改变其损害程度与x线的量成正比为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基础二x线成像原理x线成像在不同密度的组织间的差别三x线图像形成的基本条件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组织结构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剩余x线经过显像过程形成x线图像第二节x线检查技术一普通检查透视优点
第一章 X线成像技术
精品课件
9
(三)、造影检查
(1)对比剂
对比剂条件: ①有良好的造影效果 ②无毒无害 ③能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
精品课件
10
阳性(高密度)对比剂:
放射科检查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资料
第十九章放射科检查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 X线检查一、X线检查的特点与临床应用(一)X线检查的特点X线检查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无创伤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病变的诊断方法。
它具有以下特点:1.可直视人体内组织器官和病灶不仅可以看到诸如心、肺、骨骼、消化道等体内组织器官,还可以看到病变形态特点、位置、大小、毗邻关系等。
2.具有无创伤观察活体器官的功能X线检查能在不改变或破坏机体完整的情况下,对活体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进行观察,对其解剖和生理进行研究。
如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胆道系统等的X线造影检查。
近年来,DSA、CT、CR、DR等数字X线检查的发展,更加拓展了X线检查的临床检查范围。
X线检查影像的全面数字化,将为医院的图像管理与通讯传输系统(PACS)及远程会诊的实现做出贡献。
3.X线检查是有辐射损伤的检查方法X线检查必须遵循放射实践正当化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
(二)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X线检查可以应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
但其选择应考虑以下原则:①受检查部位应具有对比条件;②检查必须安全,不危及病人生命,不发生严重后果;③根据病情、临床需要及适应证选择最恰当的检查方法,采取最优首选检查制。
(三)X线检查方法X检查方法分三大类,普通X线检查(透视与摄影)、X线造影检查和X线特殊检查。
1.线透视检查优点是可转动病人体位,改变观察方向;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可立即得出结论。
缺点是影像对比度、清晰度差,难以分辨密度或厚度差异较小的器官,以及密度或厚度较大的部位;缺乏客观记录也是重要缺点。
同时,透视检查的辐射剂量远大于同一部位的摄影检查。
2.X线摄影检查优点是成像清晰,对比度良好;密度、厚度差异较大或密度、厚度差异较小的部位能得到显示;有客观记录。
缺点是每一幅照片只是一幅相对的影像,要建立立体概念需要相互垂直的两个方法摄影;对功能观察不及透视;费用较高。
3.X线造影检查人体组织有相当部分只依靠自身的密度、厚度原子序数的差异不能在普通摄影检查中显示。
第二章 X线成像基础
2、中心线、斜射线
X线束中心部分的射线称为中心线,中心线是摄 影方向的代表。决定着X线入射点和入射角度。
一般情况下,中心线应通过被检部位的中心并与 胶片垂直。以减小影像的失真变形。
X线束中除中心线以外的射线都是斜射线。
(二)、 X线束的能量谱
第一节结束
第二节 X线照片影像
一、X线照片影像的传递与形成
◆荧光亮的部分 →说明被检肢体吸收X线量少而 透过的X线量多,如含空气的肺、脂肪等。
◆荧光暗的部分 →说明被检肢体吸收X线量多而 透过的X线量少,如骨骼、钡剂等。
我们把这种荧光图像称为正像。
图 2-8 X线透视机的操作台
图 2-9 X线透视机的检查床
图 2-10 X线透视机的荧光屏
主动脉造影 脑动脉造影 胃肠钡餐 图 2-11 X线透视中的正像
3、焦点的调制传递函数(MTF) 焦点的调制传递函数是描述X线管焦点这个
面光源使肢体成像时,肢体组织影像再现率的函 数关系。MTF值越大,成像性能就越好。
4、焦点的增涨值(B)
X线管焦点的增涨值是描述X线管焦 点的极限分辨力随着负荷条件的改变而相 对变化的量。
二、线量分布
(一)、焦点面上的线量分布
F
a 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实际应
用中,要提高 影像清晰度, 就必须减少半 影。
H代表半影,
b
F代表焦点的尺寸,
b代表物—片距,
半影 H 本影S 半影 H
a代表焦—物距, G代表物体。
图 2-4 X线投影
2、焦点的极限分辨力(ω) 焦点的极限分辨力是在规定测量条件下不能
成像的最小空间频率值。极限分辨力的值大时, 成像性能好。
优点: 观察人体器官的形态及活动情况, 可以多方位观察病灶。
X光机的原理
第一节 X线成像原理与密度
盲结肠口 结肠
犬大肠造影
三、X线影像形成的基本规律
1.有效焦点面积 有效焦点面积越小越清晰,相反焦点面积
越大影愈模糊。 2.投照部位与胶片的距离
一般来说,机体与胶片的距离越近,影像 越清晰,越远越模糊。 3.投照部位与焦点的距离
投照部位离焦点越远越清晰。投照部位离 焦点越近越模糊。
三、X线影像形成的基本规律
4. 投照角度与方向 当X线中心线垂直照射于肢体,肢体又与
X线胶片平行时,胶体影像的各部放大一致, 形态改变不大。 5. 组织结构投影的重叠和积累 6. 运动性模糊
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与诊断方法
第一节 X线成像原理与密度 1. X线影像的形成原理
X线具有穿透作用,荧光作用和感光作用; 畜体组织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别 。 2. 密度
密度是由被检部组织的密度决定的,而 被检组织密度又取决于该物质的原子序数 和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目,故密度越大,X 线照片越白。
第一节 X线成像原理与密度
第二节 X线常规检查
一、透视与摄影 (一)透视 即利用X线的穿透能力和荧光作用,X线透过面 体在荧光屏上显示影像,观察这种影像进行诊断 的过程称为透视检查。 1. 优点 ①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结果迅速。 ②能进行多方位观察,容易了解病变的位置。 ③能够观察运动脏器的活动功能。 2. 缺点 ①不能永久保留。 ②细微的病变容易忽略
第二节 X线常规检查
(二)摄影
即X线透过机体后使胶片感光产生影像,然后 根据影像进行诊断的过程称为摄影检查。 1. 优点 ①能长久保留。 ②能清晰地观察细微的病变。 2. 缺点 ①比较麻烦,费用高,结果慢。 ②不能观察运动脏器的活动功能。
X线基本知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本科课件
四、X线的质与量
(一)X线的质
一般用于表示X线的硬度,即穿透物质的能 力,它代表光子的能量,有时也指在某一 波长范围内X线光子的平均能量。
的基础。
(一)物理效应
2.荧光作用 某些荧光物质(如钨酸钙、铂氰化钡、硫 化锌镉及某些稀土元素等),受到X线照射 时,能够产生荧光,具有这种特性的物质 叫荧光物质,使这种物质发生荧光,称荧 光作用。
如:透视用的荧光屏,摄影中用的增感 屏,影像增强器的输入屏和输出屏都是利 用这种特性制成的。
(二)增感屏的种类
增感屏可分为钨酸钙和稀土两大类。 1.钨酸钙屏:这类增感屏使用已久,以增 感速度的不同又分为:①低速增感屏②中 速增感屏③高速增感屏④超高速增感屏、 高电压增感屏、一次多层摄影增感屏等。
钨酸钙屏是在X线激发下,转换成蓝色 谱段可见光,对感蓝胶片敏感,亦称蓝敏 胶片用增感屏。
(二)增感屏的种类
2.稀土增感屏:用稀土材料制成的增感 屏,能大大地提高增感效率,可较钨酸 钙屏增加4~7倍,使X线曝光量显著降低, 为鎢酸钙屏的1/4~1/7。可分为蓝光和 绿光系列。
(二)增感屏的种类
稀土增感屏根据荧光体的不同,可分为: (1)硫氧化物类:如硫氧化钆、硫氧化镧、 硫氧化钇等增感屏,受X线激发下转换成绿 色谱段可见光,对感绿胶片敏感。此类屏亦 称绿敏胶片增感屏。 (2)溴氧化物类:如溴氧化镧、溴氧化钇等 增感屏,受X线激发以后转换成蓝色谱段可 见光,对感蓝胶片敏感。
4.被照体 照片影像密度随被照体的厚度、密度增加 和有效原子序数增高而降低。 5.照射野面积 X线照射被照体的面积越大,产生的散射线 越多,胶片的灰雾度增加,使照片的密度 也相应地增加,但降低了对比度,影响了 影像质量。
第一节X线检查技术
3)电离型探测器:电离型DR 系统的成像探 测器为线状结构,采用动态线扫描技术直接 接收X 射线光子。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多丝 正比室,另一种是电离室。
5.滤线栅
X线摄影时,被照体产生散射线,使照片影像 上形成灰雾(fog),使影像的对比度减小, 减少散射线到达胶片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滤 线栅(grid)。一般认为肢体厚度超过10cm就 应用滤线栅。
2)间接型FPD:是一种以a-Si(非晶硅)光电二极 管阵列为核心的X线影像间接型FPD。
(ⅰ)基本组成:a-Si FPD基本组成是由CsI闪烁 体(cesium iodide scintillator)层、a-Si光电二极 管阵列、行驱动电路、列读取电路以及图像信号读 取电路等部分构成。
(ⅱ)性能参数:①MTF较高。②对于FPD图像系 统,系统的噪声水平是影响最终成像质量的关键因 素,FPD的噪声主要来源于X线量子噪声、探测器 电子学噪声。在普通条件下,电子学噪声要远小于 量子噪声。③量子检测效率也较高。④其他品质因 素,有灵敏度、线性、记忆效应、探测器图像获取 时间、探测器的温度稳定性(stability)等。
滤线栅不仅吸收了散射线,而且还吸收掉一 部分原发X线。因此,在制定摄影条件时,必 须考虑到滤线栅的曝光系数B。
6.照射野 通过X线管窗口的X线束(X-ray bean)入射于被照体
的曝光面的大小称为照射野(radiation field)。照 射野的大小,与X线照片的对比度、影像密度都有 很重要的关系。
X线摄影条件的制定,除了摄影条件基本因素之外, 还必须考虑人体被检部位的构成,被检部位组织器 官运动状况、病理、年龄、胖瘦等因素。摄影条件 的制定方法大体可归纳为四类。
1.变动管电压法 2.固定管电压法 3.对数率法 4.自动曝光 5.数字X线摄常规X线检查技 术,CR、DR参数选择及影像效果,常用造 影检查方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影像有噪声
影像无噪声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伪影(artifact)是指原本被拍摄物体并不存在而在图像上 却出现的各种形态的影像。
伪影大致分为与受检者和与X线摄影系统有关的两大类。 如在X线影像出现的衣物上的金属物品伪影,影像上的污
物、刮擦痕、指痕和灰雾、滤线栅铅条影等。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4版) 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
泰山医学院 于兹喜
重点难点
掌握X线摄影基础知识,普通X线检查技术 ,CR、DR参数选择,常用X线造影检查方 法等;
熟悉X线成像质量影响因素,CR、DR操作 流程及临床应用。
了解X线照片显示及质量要求。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目录
一、符合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要求 二、影像的光学密度与灰度 三、影像对比度和锐利度 四、空间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和密度分辨力 五、噪声和伪影
的X线摄影方案是正确的。 ②能清晰显示需观察的病灶和其他相关组
织的细微结构。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二、影像的光学密度与灰度 光学密度又称密度或灰度,在影像判读中通常称为
色调。指感光材料经曝光和处理后呈现的黑白程度 。光学密度为通过像片之前与之后光通量比值的对 数。 D=log(入射光强度I0/透过光强度I ) 影像密度与所使用的观察光源的强度和颜色无关。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五、噪声和伪影 噪声(noise)可以理解为“妨碍人们感觉器官对所接收的信
号源信息理解的因素”。 影像中(照片密度或亮度)存在的随机性、杂乱无章的干
扰信号称为影像噪声。X线影像中的斑点(mottle)就是噪 声。 由于噪声能够淹没影像中的微小病灶信息,影响影像质量 ,故其是像质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是锐利度太高,会造成显示出的画面生硬,没有层次 感,感觉整个画面很假。因此,锐利度不是越高越好,而 是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四、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 1.空间分辨力 空间分辨力(spatial resolution)又称作几何分辨力或
高对比度分辨力,是指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 的能力,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的能力。 影响空间分辨力的因素主要有X线管焦点大小、影像接收 器探测单元的大小、影像的象素尺寸、被测物体的吸收系 数以及系统噪声等。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高对比度
中对比度
低对比度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2.影像锐利度 在影像中两个毗邻组织影像边界的清楚程度叫锐利度
(sharpness)。 在影像上物体边界不清晰的程度称为模糊度(mistiness,
unsharpness),此概念与锐利度相反。 一般而言,影像边缘的锐利度越高,画面的边缘就越清晰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优质的X线影像是放射学医生正确诊断疾病 的基础。
X线影像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X线管、 X线摄影条件、影像信息探测系统、被照体 及图像后处理等,本节主要讨论与X线影像 质量有关的基本因素。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一、符合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要求 包括两个方面: ①X线摄影设计合理。根据临床需要,设计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低密度
中等密度
高密度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三、影像对比度和锐利度 1.影像对比度 影像对比度(contrast)是指在影像上相邻两个区域
之间密度的差别,是在最黑和最白之间密度的范围。 差异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越小代表对比越小。 为了在X线影像上尽量全面地显示组织结构或病变特点 ,即尽可能多地反映诊断信息,必须使影像具有良好 的对比与层次,并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基本因素
2.密度分辨力 密度分辨力(density resolution)又称为对比分辨力(
contrast resolution),是影像能显示的最小密度差别 的能力,通常用能分辨的最小对比度的数值表示。影像的 密度分辨力主要受噪声和被显示物体的大小所制约,噪声 越少和显示物越大,密度分辨率越佳。 密度分辨力能够区分开的密度差别程度,以百分比率(% )表示。这是数字X线摄影性能和说明影像质量的指标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