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
2023年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2023年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add45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5.png)
品牌建设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产业竞争力。
数字化技术为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 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
跨界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的趋势,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拓展品牌的应用场景和市 场空间。
品牌国际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的必由之路,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品牌的国际知 名度和影响力。
税收优惠:对文化创意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提 高盈利能力。
融资支持: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 渠道和金融服务。
投资基金: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创 意产业投资。
政府支持:提供资金、政策支持,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创意 人才
企业参与: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创意人才,提供实践机会
文化创意产业成为 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和支柱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 展带动了相关产业 链的发展,提高了 整体经济的竞争力 和效益
文化创意产业为传 统产业转型升级提 供了新的思路和方 向,促进了经济结 构的优化升级
增加就业岗位:文 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为相关行业提供了 大量就业机会
提高就业质量:文 化创意产业对从业 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要求较高,有助于 提升就业质量
文化创意产业对税收的贡献在不 同国家有所不同
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提升其他产业的附加值 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增强其他产业的创新能力
数字化技术: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传播效果 人工智能:应用于内容创作、版权保护等方面,提升产业价值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体验方式和商业模式 区块链技术:实现版权保护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文化创意产业中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运作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中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运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cd88cb584254b35effd343e.png)
522018年第15期 NEW MEDIA RESEARCH作者简介:奚川平,黑龙江大学。
社会化媒体营销主要是借助于社会媒体的一种营销方式,其在具体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体现出良好的效果。
社会化媒体营销覆盖面广,通过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介入,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够被人们所熟知,而且还能在人们心中留下不错的印象。
通过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三种模式(关系、内容和体验模式)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全方位营销宣传后,文化创意产业能够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 文化创意产业中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应用 现状1.1 应用背景科技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捷,也为我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即时交流方式,新兴媒体作为当前网络时代下的主要产物,已经完全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如今,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流媒介,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人们可以实现即时交流,分享信息,给人们带来了沟通的便捷。
同时,许多商家也看到了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优势,开始利用新兴媒体进行广告投放和宣传,而且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商家甚至能够对用户进行精准的广告 投放。
1.2 应用现状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作为社会化媒体中的一员,因为其快捷方便的特点,成为了社会化媒体营销中的主力军。
文化创意产业中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主力军也少不了微信、微博这样的即时社交平台。
依托于当今四通八达的互联网,社会化媒体能够即时进行消息推送,对用户兴趣进行精准拿捏,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也针对用户的需求开发了相关营销模式,便于商家推送消息,同时也便于用户接收 消息。
当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中社会化媒体营销尚处于发展阶段,文化创意产业一直在寻找更好地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的方式,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 方面。
第一,文化创意产业与社会化媒体平台已经进行了不少合作,逐步探索出文化创意产业与社会化媒体营销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能够利用社会化媒体向大众推送相关消息,让大众对文化创意产业有更深的了解。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链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链](https://img.taocdn.com/s3/m/8612fa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6.png)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为核心,通过融合文化创意与现代科技、经济要素相结合,以创造性地表达人类文化、传播文化价值、满足文化需求为目标的产业。
而文化产业链则是由文创产品的策划、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组成的产业链,它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与特点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符号、形象和内容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融合和整合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产业形态。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了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化元素和技术手段,以创造独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 创意性:文化创意产业注重原创性和创新性,通过独特的创意和创新来表达文化和传递价值。
3. 多元性:文化创意产业包括了影视、音乐、设计、艺术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多种文化形式和内容。
4. 价值性:文化创意产业强调文化的价值,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传播和共享,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各国政府也纷纷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战略性重点发展领域。
以中国为例,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文化创意产业在提升国家形象、促进城市发展、推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更新换代等。
三、文化产业链的重要性文化产业链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文化产业链包括了文化创意产品的策划、研发、制作、营销等环节。
一个完善的文化产业链可以协调各个环节的合作与协同,提高创意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文化产业链还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与合作,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链的互动关系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链是密切相关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文化产业链作为支撑,文化产业链的发展则需要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输出。
文化产业概论试题
![文化产业概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fdd0b8ad51f01dc281f1f8.png)
1、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始投入是智力资本土地资本能源资本标准答案:A2、狭义的文化,是指在什么主导下的各种文化形态?社会意识形态草根阶层古装剧标准答案:A3、有一本中文译名为《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的著作,原著作者John Howkins是来自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标准答案:A4、从2001年开始,中国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最早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是昆曲古琴京剧标准答案:A5、2012年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发布,2011年我国的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2%3%4%标准答案:B6、文化节庆这种文化创意活动的基本内涵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寻求综合效益经济贸易活动纯文艺活动标准答案:A7、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这一概念作为国家政策文件被正式提出最早出现在中国澳大利亚英国标准答案:C8、文化产业,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非经营性行业经营性行业.慈善组织标准答案:B9、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文化记忆标准答案:A10、世界可穿着艺术节最早诞生的国家是墨西哥新西兰中国标准答案:B.11、李宁牌广告语“你们安排好的路,总是让我迷路”“我只是对一成不变,不敢苟同”的主要目标群是70后80后90后标准答案:C12、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新城建设的两种基本模式是分离和融合拆毁标准答案:A13、跳跳小台灯是哪家公司的标志性动漫产品符号皮克斯梦工厂卢卡斯标准答案:A14、英国城市爱丁堡最有名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是爱丁堡滑雪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爱丁堡啤酒节标准答案:B15、公益文化的根本目标是.满足全社会的公共文化需要满足某些组织的文化需要足某些个人的文化需要标准答案:A16、古建筑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标准答案:C17、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标准答案:A18、Maxmara推崇的不是某个社团或设计师个人显赫的名声,而是联结集体创意的力量投资人的力量老板个人的力量标准答案:A19、“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简析校园毕业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
![简析校园毕业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eef61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2.png)
简析校园毕业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创意产品被推上热潮。
不仅是许多城市地区都在争相引入各类文创品牌,各大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视,打造体现校园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社会各界对学校本身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校园精神进行认识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弘扬和传播校园历史文化精神内涵,向毕业学子传递校园文化精神,使之感受到昔日美好校园生活。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创产品;滴胶;木艺1.校园文创产品设计1.1校园文创背景及存在问题当今社会,在文创产品越来越流行的趋势下,很多的高校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之中。
但是从目前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来看,现在市场上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仍然是处于萌芽阶段,产品的相关开发创新方面还不是很不成熟,并且在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之中也是有相当多的问题的:(一)观念落后,缺乏审美性校园文创产品设计的市场大小与高校的地理环境、历史底蕴、知名度等一系列的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很多高校的文创产品只是披着校园文创产品的外壳,实际上更像是“校礼”,具有很强的政治意味,缺乏审美性。
(二)设计庸俗化,缺乏创新性一些种类、样式都很单一的“流水线”式的文化创意产品,是丝毫没有设计理念,并且十分缺乏创新性价值的。
虽然这些产品的价格不高,能够吸引到一部分的师生购买,但是从更加长远一点的发展眼光来看的话,这类文创产品是迟早会落后于时代的积极性需求,不能具备其发展的潜力的,最终被市场淘汰。
1.2文创产品定位分析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不仅是传播校园文化内涵、弘扬校园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而且对塑造高校的视觉形象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我们在设计实践过程之中要把设计的重点放在探寻文创产品的真正价值以及意义上,让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能够真正的融入每一位教师、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让校园文创产品真正的成为承载学校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载体。
2.毕业文创产品设计2.1毕业文创产品设计的受众人群及市场方向如今,校园毕业文创产品在高校老师、校友、学生等人群中是相当受欢迎的,而毕业文创产品设计则主要是针对的是毕业生群体以及吸纳优秀毕业生的相关设计公司,但同时毕业文创产品也代表了高校的文化底蕴、知名度、审美需求等。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55cf074f46527d3240ce0b7.png)
问:当前弥漫全球的金融海啸,给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有人认为带来巨大困难,也有人认为是发展的重要机遇,你怎么看?
金:当前弥漫全球的金融海啸,给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当前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也带来发展的机遇。首先是全球化产业配置的新格局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全球化的深化带来了全球的本土化。也就是说,全球化最初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出的,它有一个长期形成的西方中心主义的背景,为了实现西方资本的全球扩张,它就面临了一个到发展中国家如何落地、到中国如何落地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全球本土化的问题。比方说麦当劳,在中国的麦当劳可能操作、层次和美国是不一样的。在我比较这两个地方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的麦当劳建立了儿童乐园、给儿童送礼物,成了一个中档消费的场所,但在美国,麦当劳不需要这些,它就是一个提供低档的饮食消费的企业。
武汉、郑州、合肥、太原、沈阳、长春等第二阶梯城市,一般来说将采取交叉发展的模式,一方面,它必须继续发展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保持我国实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同时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的转移。如安徽、湖北的一些城市。一方面它必须继续保持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重要地位,同时,它还要发展更加高端的制造业。这个发展就在高科技的技术创新方面,在文化内容创新方面。比方武汉的光谷有着自己很好的条件,是国内著名高校集中的地区,创新人才集中的地方,它也具备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部分条件。但是它和东部发达地区又有所不同,它的GDP在3000到5000之间,它的GDP总量还没有达到东部那么高。同时,它的服务业可能还在50%左右。所以,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态势下,寻找自己的特点,创建中部交叉发展的新模式,是有着它自身的必要性的。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0db290002020740be1e9bfe.png)
第一章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体系及与知识产权的关系研究第一节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英国创意产业的定义“源于个体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而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
”——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1998年创意产业路径文件》“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四个产业的总和,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
”——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创意经济:人们怎样用想法挣钱》从这两个概念可以看出,创意产业定义强调两个因素:一是创意性,一是知识产权保护。
这份看起来类似于英国特别工作组名单的名单实际上是对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扩充,因为它包含了所有以科学——工程——技术为基础的部门中所有以专利为基础的研究和发展。
创意产业提供我们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
它们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玩具和游戏。
——美国经济学家 (Caves)《创意产业: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合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知识产权界——特别是版权领域的——专家们一度将这个概念引了进来,并且演变成了“版权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而最终得到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文件正式确认的是“文化产业”概念。
(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系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明确使用“文化产业”概念。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系首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加明确地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和改革文化体制的方针、任务和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事实上,在国际上很少有“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词汇的表述,更多的是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等提法。
文化创意产品经济价值与产业发展初探
![文化创意产品经济价值与产业发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e2d6fb87cd184254b3535f5.png)
文化创意产品经济价值与产业发展初探摘要: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本文旨在研究消费升级背景下,文创产品的潜在经济价值以及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
本篇论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归纳法,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特点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因。
总结出文创设计思维方法。
该方法指明了我国制造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方向所在。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品;IP;经济价值;产业发展引言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时代在变化,需求升级导致消费升级,消费结构的演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我们正处在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的进程当中,人们一改过去只为功能买单的消费状态,现在,人们还为体验、服务、情感买单。
正是在这样一个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创意产业才有了蓬勃生长的优渥土壤。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丰厚文化,把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中的有生力量,是有巨大经济收益的思路。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一)研究方法:对于文创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显然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需要借鉴地使用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概念。
因此,本文关于文创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使用最基础的“总结归纳”,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特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因,及统计等角度做一粗浅思考。
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案例研究法和归纳法。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典型的文创案例的分析研究,论证文化创意产业在当今时代焕发出的巨大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服务价值,以此来指明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方向所在。
二、文化创意产品的概述文化创意产品从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是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知识产权共同构成的。
文化创意产品是将文化资源以创意的形式展现出来的现代社会的产品,也是将精神层面的概念进行物化之后形成的产品,这需要设计师在有形与无形之中把握文化的内涵,将其转化为当代生活中具有创意和实用价值的产品,进而成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商品。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及IP运营策略设计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及IP运营策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a2ced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6.png)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及IP运营策略设计第1章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3)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3)1.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第2章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4)2.1 国内外政策环境对比 (4)2.1.1 国际政策环境 (4)2.1.2 国内政策环境 (4)2.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发展趋势 (5)2.2.1 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5)2.2.2 产业融合创新 (5)2.2.3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 (5)2.2.4 国际化发展 (5)2.2.5 人才培养机制优化 (5)第3章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分析 (6)3.1 市场规模与增长速度 (6)3.1.1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模 (6)3.1.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模与增长速度 (6)3.2 市场竞争格局与特点 (6)3.2.1 市场竞争格局 (6)3.2.2 市场竞争特点 (6)第4章文化创意产业新兴领域 (7)4.1 数字创意产业 (7)4.1.1 数字娱乐 (7)4.1.2 网络文化 (7)4.1.3 数字艺术 (7)4.2 文化与科技融合 (7)4.2.1 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7)4.2.2 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 (8)4.2.3 科技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 (8)4.3 文化旅游产业 (8)4.3.1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8)4.3.2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8)4.3.3 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拓展 (8)第5章 IP运营策略设计基础 (8)5.1 IP概念及其价值 (8)5.2 IP运营的核心要素 (9)5.2.1 IP挖掘与筛选 (9)5.2.2 IP整合与包装 (9)5.2.3 IP推广与传播 (9)5.2.4 IP开发与衍生 (10)第6章 IP运营模式与创新 (10)6.1 传统IP运营模式 (10)6.1.1 版权授权模式 (10)6.1.2 品牌合作模式 (10)6.1.3 衍生品开发模式 (10)6.2 新型IP运营模式 (10)6.2.1 跨媒体运营模式 (10)6.2.2 互联网IP运营模式 (10)6.2.3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运营模式 (10)6.3 IP运营创新实践 (11)6.3.1 内容创新 (11)6.3.2 形式创新 (11)6.3.3 渠道创新 (11)6.3.4 商业模式创新 (11)6.3.5 跨界合作创新 (11)第7章 IP孵化与培育 (11)7.1 IP孵化策略 (11)7.1.1 市场定位与目标群体 (11)7.1.2 内容创新与独特性 (11)7.1.3 跨媒体整合传播 (11)7.2 IP培育路径 (11)7.2.1 内容创作与更新 (11)7.2.2 营销推广与合作 (12)7.2.3 用户互动与反馈 (12)7.3 IP价值评估与风险管理 (12)7.3.1 IP价值评估 (12)7.3.2 风险管理 (12)7.3.3 持续优化与调整 (12)第8章 IP授权与商业化 (12)8.1 授权市场分析 (12)8.1.1 市场现状 (12)8.1.2 发展趋势 (12)8.1.3 市场潜力 (13)8.2 授权合作模式 (13)8.2.1 独家授权 (13)8.2.2 非独家授权 (13)8.2.3 联合授权 (13)8.2.4 分级授权 (13)8.3 IP商业化路径与策略 (13)8.3.1 明确IP定位 (13)8.3.2 构建授权体系 (13)8.3.3 拓展授权领域 (14)8.3.4 创新授权产品 (14)8.3.5 加强品牌营销 (14)8.3.6 保护知识产权 (14)第9章跨界融合与IP运营 (14)9.1 跨界融合的意义与趋势 (14)9.1.1 产业跨界融合的内在动力 (14)9.1.2 跨界融合促进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14)9.1.3 跨界融合的国际化发展态势 (14)9.1.4 我国跨界融合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前景 (14)9.2 跨界融合案例分析 (14)9.2.1 案例一:迪士尼与漫威的跨界合作 (14)9.2.2 案例二:腾讯游戏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 (14)9.2.3 案例三:巴巴集团与北京环球影城的合作 (14)9.2.4 案例四:网易云音乐与农夫山泉的跨界营销 (14)9.3 跨界融合下的IP运营策略 (15)9.3.1 精准定位,挖掘IP的核心价值 (15)9.3.2 整合资源,实现IP跨界拓展 (15)9.3.3 创新传播方式,提升IP影响力 (15)9.3.4 深度挖掘粉丝经济,实现IP价值最大化 (15)9.3.5 构建多元化合作模式,实现产业链共赢 (15)9.3.6 注重版权保护,维护IP合法权益 (15)第10章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15)10.1 产业整体发展趋势 (15)10.2 IP运营策略的变革与创新 (15)10.3 文化创意产业在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15)第1章文化创意产业概述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融合了文化、创意、技术、市场等多个方面的要素。
文化创意考试题目及其答案
![文化创意考试题目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014f4058fb770bf78a55b1.png)
1.什么是文化产业,它的分类,特征定义: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分类:第一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一、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二、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三、文化艺术服务四、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五、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七、工艺美术品的生产第二部分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八、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九、文化用品的生产十、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特征:文化产业是智慧,创意,内容,符号,经济的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具体来说表现在:1,文化产业是以内容为核心、强调创意的产业。
注重创意、求新求变是文化产品生产创作的规律和特点。
2,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特点,受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较小,在资源相对紧张、环境压力较大的条件下,其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愈加突出。
3,文化产业生产的是精神产品,具有价值增值的特点,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低投多产,具有高附加值4,文化产业中既有现代化、大规模、拥有高新技术设备的企业,也有个体化、小规模、依靠个人创作和传统技艺发展的市场主体,因而具有广泛吸纳各类劳动力就业、创业的特点。
(范围: 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2.什么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具体表现定义:软实力也称“软力量”,于上世纪90年代由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是与国家军事和经济力量等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一般来说,指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和文化感染力等因素。
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文化软实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价值理念、社会风尚、文化遗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完整版)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
![(完整版)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d464cb8915f804d2a16c111.png)
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一、目的和作用(一)为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科学、系统、可行的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特制定本分类标准。
(二)本分类标准为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监测和评价提供科学、统一的范围与定义。
二、范围(一)本分类标准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规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适用于统计及政策管理中对文化创意相关活动的分类。
(二)本分类标准规定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三)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1.文化艺术2.新闻出版3.广播、电视、电影4.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5.广告会展6.艺术品交易7.设计服务8.旅游、休闲娱乐9.其他辅助服务三、分类原则(一)以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我市的相关文件为指导本分类标准以国家关于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原则。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本分类标准的主要内容来源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它是根据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进行的组合。
所以,本分类也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
(三)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相衔接本分类标准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在范围上涵盖了国内外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中的主体行业。
(四)兼顾部门管理和文化创意活动的自身特性本分类标准立足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和方向,兼顾了政府部门管理需要,同时考虑了文化创意活动的自身特点。
四、分类方法(一)依据分类原则,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三层。
第一层根据部门管理需要和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分为9个大类,用汉字数字一、二……表示。
第二层依照产业链和上下层分类的关系分为27个中类,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三层共有88个小类,它是第三层所包括的行业类别层,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活动类别。
文化创意产业要素
![文化创意产业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c7ee67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8.png)
文化创意产业要素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结合了创意、文化和产业的新兴产业形态,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创造和传播。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支撑。
本文将从创意人才、文化资源、创意产业链和政策支持四个方面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要素。
一、创意人才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他们是产业的智力支撑和创造力源泉。
创意人才应具备对文化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将文化与现代需求相结合,产生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意内容和产品。
同时,创意人才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团队中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创造出有影响力的作品。
为了培养和引进更多的创意人才,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大对文化创意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
二、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
文化资源包括传统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等各类文化遗产和文化产品。
这些资源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求。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整理,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三、创意产业链创意产业链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造、销售推广和文化体验的全过程。
创意产业链的健全和发展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在创意产业链中,不仅需要有创意设计师、生产制造商和销售者,还需要有文化传播者和文化体验者。
各个环节都需要紧密合作,实现信息的畅通和资源的共享。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创意产业链的引导和支持,提供相关的金融、法律和政策保障,为产业链的协同运作提供积极的环境。
四、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专门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扶持。
例如,可以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对创意项目进行资助和扶持;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增加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信贷和融资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创意人才的合法权益等。
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模块化集群发展探析
![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模块化集群发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5be3de80eb6294dd886c52.png)
三、 福 建省 文化 创意产 业 集群发 展现 状
园、 漳州天福茶园等。二是以市场为导 向的创意产业 园模
式: 如莆 田的工艺美术城 、 福州的寿山石交易市场、 福州版
权交易博览会 等。第 三是 旧区空间改造形成 的产业集群
福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 , 非物质文化 遗产众多 , 各地市形成形态多样、 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 业聚集区 , 其特点见表 1 .
2 0 1 4年 第 1 期《 发展研究》
市场环境中实现高效运作。董秋霞、 高长春从模块化理论 出发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创新 系统概念模型和协同
发展评价模型。
漫游戏 、 文化创 意、 文化会展 、 工艺美术、 广告 等十大文化 产业群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主要有 以下三种模式 : 一是 以
生产创门
软件园、 海西 ( 网龙) 动漫创意之都园区、 海峡( 时代华奥)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冠城大通打造 的永泰文 化创 意产业
综上可知 , 目前对文化创意产业模块化研究的成果还 很少 , 主要是运用模块化理论来研究更有效率的文化创意 产业组织模式, 对其内在机理或运行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 入, 对福建省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研究则更少 , 有待于
展报告》 显示 2 0 1 2 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 4 万亿
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的研究主要从其形 成机制、 发展路径、 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 : 如蒋三庚等
元。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 2 0 0 5年 1 6 3 . 3 9亿元增加到
2 0 1 2年 1 0 0 0 亿( 占G D P比重 5 . 0 %左右) , 年均现价增速约
发展 。
L e v i n t h a l 认为模块化组织结构可以通过 解构和重构来帮 助企业快速利用适 当的组 织单位模块与新 的市场机会进
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成都市为例
![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成都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9d63bdb59eef8c75ebfb379.png)
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成都市为例摘要:我国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对文化创意产业提出迫切需求。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功能提升的任务非常艰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已刻不容缓。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各种服务功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成都市民对城市文化的了解以及发展方向的预期,并针对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总结出政策因素对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城市形象塑造、CIS战略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总量稳步上升,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市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当前成都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城市形象定位存在着定位模糊、缺乏专属性、缺乏完善性等弊病。
成都要参与区域竞争,完成在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亟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产业布局和城市形象定位。
为此,本文全方位分析了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城市形象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目标,按照科学的城市定位原则,提出了重新定位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和城市形象的思路及塑造策略。
本文的余下内容是这样安排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城市CIS模型的引入和分析,第四部分是城市CIS战略在成都市的应用,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从国内来看,目前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我国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功能提升的任务非常艰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已刻不容缓。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各种服务功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近年来,文化产业在我国也开始得到重视并有很大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研究考核试卷
![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研究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35fef6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9.png)
D.生产制造能力
17.以下哪个不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支持方面的需求?()
A.财政补贴
B.税收优惠
C.人才引进
D.市场监管
18.以下哪个不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化发展方面的策略?()
A.品牌输出
B.合作研发
C.市场扩张
D.降低成本
19.以下哪个不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虑因素?()
3.在文化创意产业中,________是指企业如何创造、传递和获取价值。
4.文化创意产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5.________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种重要的市场渠道。
6.________是指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创新的方式,整合资源,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
A.资源利用
B.环境保护
C.社会责任
D.经济效益
20.以下哪个不是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研究的方法?()
A.案例分析
B.理论研究
C.实证研究
D.技术研究
(以下为答题卡,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2.跨界融合如电影与游戏结合,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资源,创造新的消费体验。例如《哈利·波特》系列游戏。
3.应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尊重当地习俗,如迪士尼在不同国家推出符合当地文化的产品和活动。
4.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扶持政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A.税收优惠
B.财政补贴
C.法规保护
D.产业协同
17.以下哪些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关键因素?()
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f1e2445eb52acfc789ebc981.png)
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摘要]无锡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关系着无锡市未来整体规划发展前景。
通过分析无锡创新生态系统目标的构成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无锡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基本策略:以创意产业为核心构建创新链、服务链,注重创新生态企业的培育,强化创意产业资本支撑,加强创意产业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育,营造更为友善的创意产业创新环境,打造对接国内外交流的体制,创意产业企业强化创新文化营造。
促进无锡市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为无锡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典型的经验案例。
[关键词]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一、引言无锡市创意产业随着政府对十九大精神的深入理解和与落实《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要求取得阶段性成效。
目前全国范围内催生出许多创意园区,包括无锡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
随着全国上下形成的“文化创新创意”大潮,无锡市未来的发展需要同时注重文化创新、经济转型共同发展。
当前随着文化浪潮的涌来,全国各地在政府、社会、有识之士等各方力量下涌现出例如北京798艺术区、景德镇陶溪川文化创意区、上海浦东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深圳龙岗区布吉镇大芬油画村等典型创意产业园区。
尽管如此国内外对创意产业园区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与认识,目前国内的创意产业园大致有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旧厂房和仓库为载体,在已有建筑的基础上创意创业将文化与工业历史结合起来,例如景德镇陶溪川文化创意区;第二种是以大学为区域依托,搭建学院与园区共同发展的模式,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业园区;第三种是以开发区为区域依托,通过规划高新技术开发区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模式,例如无锡市高新创新创意产业园等。
通过这三种特征模式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创意产业发展都是以更快更全建立具有独立性质的品牌、完善当地衍生品市场、打造当地更为完整的创意产业链为目的。
但是回顾各地创意产业在整合当地资源的过程中,完善打造品牌的过程中,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部分创意产业园存在品牌意识不足,创意产业园区创新主体不突出导致生态系统畸形发展。
2020年后疫情时代文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
![2020年后疫情时代文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bbf481188bd63186bdebbc0a.png)
疫情下的“宅经济”促进了游戏业的发展,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无法忽视,经游戏工委走访调查发现,最为普遍的问题依次为: 新产品研发进度明显放缓、业务环境明显恶化、工作效率明显降低。
2016-2020年中国游戏营收规模(单位:亿元,%)
2500 2000 1500
1655.7
2036.1 23.0%
2144.4
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文化艺术培训、语言培训等。 包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等
包括科技会展、体育会展、艺术文化会展等 包括印刷设备、广播电视电影设备、摄录设备、音响设备、投影设备、演艺设备、游乐设备、乐器制造等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2.1 政策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2019年8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网信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就推动文化与科技深 度融合,提出九项重点任务,包括:文化共性技术研发(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机器视觉听觉等)、大数据文化体系建设、媒体融合、 内容生产传播手段现代化、提升文化装备水平等。2020年5 月,中央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通 知》,指出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国家文化大数据工程通过“三库两场景”的重点建设,打造 文化产业数字生产闭环。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29f2d5da38376baf1fae67.png)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目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 (2)第一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上下游分析 (2)一、与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2)二、上游原材料供应形势分析 (2)三、下游产品解析 (3)第二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行业产业链分析 (3)一、行业上游影响及风险分析 (3)二、行业下游风险分析及提示 (3)三、关联行业风险分析及提示 (4)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第一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上下游分析一、与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中国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上游主要是广播影视、音像、传媒、视觉艺术等企业,其下游主要应用于广告、工艺、艺术、表演等领域。
图表- 1: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链图示中元智盛整理二、上游原材料供应形势分析从发展历程来看,80-90后生活和成长的年代,社会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国民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发展,物质生活也相对其他代际群体要更加丰富。
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城市家庭结构(“4+2+1”)的改变,也使得财富的漏斗效应进一步彰显。
消费主义成为了这一阶段成长的新生代的重要行为表征。
另一方面,80-90年代也是中日关系的蜜月期,期间有包括《灌篮高手》、《圣斗士》、《宠物小精灵》、《名侦探柯南》等日本动画电视作品大量引入播放,一度成为影响极大的社会现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80-90后群体一代人的文化娱乐观影偏好。
使得这一代人对于幻想系的影视/动漫/游戏娱乐作品有2着天然的亲源性。
从媒介的角度来看,中国的ACGN群体是与网络建设同步成长起来的一代,因此其交互的社群对于网络媒介有着极高的依存度。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对于内容产业的冲击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的用户数目已经达到5.04亿人;付费用户规模首破2200万,同比增长132.80%。
视频网站已经成为影视内容消费和影视IP变现的重要战场之一,且持续变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是不是不能搞文化创意产业或者是创意产业呢?我们说不是的。西部 9 省区有着自身的特点,它们是少数民族地区,它们是历史文化名城,它们是自然 生态基础非常好的地区,他们因为第二产业——工业没有过度的发展,所以今天 保留了蓝天、绿地、美好的环境和生态奇景。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可以采取跨越 式的发展模式,面向世界,寻找一种新的不同于东部也不同于中部的发展模式。 以云南为典型,他们创造了以旅游为龙头综合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给我们提 供了很好的经验。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 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潮流,并呈现出以发达国家 为主体,进而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趋势。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何定位 自身的发展阶段,又如何选择自身的发展模式,成为科学规划中国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蓝图,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如何定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与阶段分析
当前弥漫全球的金融海啸,给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也带来发展的机遇。首先是全球化产业配置的新格局带来了新最初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出的, 它有一个长期形成的西方中心主义的背景,为了实现西方资本的全球扩张,它就 面临了一个到发展中国家如何落地、到中国如何落地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全球 本土化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国际格局发生的新变化,一个新的现实又出现了,那就是本土全 球化,即本土的文化创意产业借助于全球化走向世界的可能性,我们发展中国家 通过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可以走向世界、影响世界。这就是过去在西方中心看来属 于边缘地带、第三世界、发展中的国家,可以通过现代的传播方式,通过本土的 一种努力走向全球。北京奥运会给我们提供了本土全球化的历史性案例。这可能 是某些西方全球化倡导者们所始料未及的。
武汉、郑州、合肥、太原、沈阳、长春等第二阶梯城市,一般来说将采取交 叉发展的模式。一方面,它必须继续发展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保持我国 实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同时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的转移。如安徽、 湖北的一些城市。一方面它必须继续保持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世界制造业中心 的重要地位,同时,它还要发展更加高端的制造业。这个发展就在高科技创新和 文化内容创新方面。比方武汉的光谷有着自己很好的条件,是国内著名高校集中 的地区,创新人才集中的地方,它也具备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部分条件。但是 它和东部发达地区又有所不同,它的人均 GDP 在 3000 到 5000 美元之间,它 的 GDP 总量还没有东部那么高。同时,它的服务业可能还在 50%左右。所以,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态势下,寻找自己的特点,创建中部交叉发展的新模式, 有着它自身的必要性。
如何选择: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
从本质上说,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 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的,以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支撑为基础的,以网络等新的传 播方式为主导的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它以文化和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 是一种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跨领域重组或者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 它是以创意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根本,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产业发展 全过程的新型产业集群,它也是一种向大众提供满足其文化、娱乐、精神、心理 方面的需求的新兴产业形态。
1990 年,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玻特(M. PORTER)提出了经济发展四阶段论。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 在要素驱动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廉价的劳力、土地、矿产等资源; 在投资驱动阶段,主要是以大规模投资和大规模生产来驱动经济发展;在创新驱 动阶段:以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在财富驱动阶段,追求人的 个性的全面发展、追求文学艺术、体育保健、休闲旅游等等生活享受,将成为经 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
这里至少包含着四个方面的核心判断:首先,城市是否面临着紧迫的产业调 整与转型的问题。如果制造业现在还仍然很发达,那么需不需要进行调整和转 型?第二,在发展层次上,文化在城市发展的架构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服务 业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占据多少比例?第三,在发展目标上,是否准备参与到全
球、或亚洲国际化大都市的竞争中去,或者只是打算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或者 是参与到中小城市的竞争,发展目标是不是确定了。第四,发展区域和环境是什 么样的,处在什么样的周边环境中,这个周边环境是不是提供了发展文化创意产 业的充分必要条件?
当下另一个重要的国际形势就是全球大竞争时代的城市化浪潮,这是一个世 界大城市之间展开全球竞争的时代。世界范围、亚洲范围的文化之间的竞争和较 量,构成了一个新世纪发展的全球态势。可以说,当今成功的城市一定是文化的 城市。正是在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全球性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迫切需要探讨我国文 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际遇与选择所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 都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目标,却很少关注或者深入分析自身文化创意 产业发展所处的实际状况。
由此可以看到,东中西部这三种发展阶梯和发展模式是不同的。东部第一梯 队无疑采取与世界发达城市的发展历程相似的产业发展的渐进式模式,西部第三 梯队将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模式,而中部第二梯级则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综合式发 展的路径。所以,不存在对一切城市、地区都适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还 是那句老话:寻找最适于你的城市你的地区发展的方式。
第二阶梯是中部的发展中地区,以武汉、郑州、长沙、太原、沈阳、合肥、 长春等城市为主体,构成了中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地区。
第三阶梯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以西部的云南昆明、青海西宁、新疆乌鲁木齐、 蒙古呼和浩特、广西南宁、贵州贵阳、甘肃兰州等城市为主,构成了我国文化创 意产业发展的第三梯队。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导部队和发展主体,是进军国 际、实现中国创造的主力。北京和上海的人均 GDP 达到了 6000 至 8000 美元, 广州、深圳的人均 GDP 接近 1 万美元。从实际的购买力,这个数据的数字更高 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它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具有同样的竞争力,理所当然地要 按照国际发展的规律参与到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当中,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 的全球竞争之中。
从以上可以看出,所谓创新驱动阶段,就是以知识产业为经济主产业的阶段, 知识创新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阶段,也即今天人们常说的知识经济的阶段。而知 识经济之后的财富驱动阶段,意味着第三产业将进一步分化,其中的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精神产业和内容产业将逐步成为经济中的主产业。
那么结合这一理论,我们不难发现,从总体来看,目前中国正处在重要的转 型时期。未来 15 年是我国极为关键的 15 年,在这期间我们将建设一个创新型 国家,就是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由过 去的中国制造走向一个中国创造的新的时代。笔者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两 轮驱动、两翼齐飞。所谓两轮驱动、两翼齐飞就是一要大力推动高新科技的发展, 二要加上深厚的文化内容,这样的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才能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 家,一个创新型的城市。
而面对具体的国情,进行具体的分析,寻找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作出符 合实际的定位,是一切判断的出发点,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 从宏观整体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三个阶梯。
第一阶梯是东部发达地区,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圈为主,即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这样的城市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梯队。
除了人均 GDP 之外,还要看几个指标,其中之一是它的服务业达到什么比 例。北京的服务业已经达到 73%以上,和国际化的大都市,世界发达国家城市
已经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理所当然的。同时,还必须看到 恩格尔系数的水平。全国的恩格尔系数农村是 40%多,城市是 30%多。实际上 沿海的东部发达地区已经降到了 20%左右。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日益壮大的中产 阶层需求来推动的,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它以国内和国际的两个消费群体作为对 象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必须研究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
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如何选择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定位?是选择高端, 还是选择中端,还是选择低端?在这一发展中,是在文化产业的阶段,还是在创 意产业的阶段,或者在产业链条中已经进入到了内容产业的阶段,还是进入到了 眼球经济、体验产业这样更高的阶段。若是在产业下游化运营中,那么区位在哪 里?是从第一产业走向第二产业,走向第三产业,在服务业中走向更下游的第四 产业,或者是更高的精神文化心理的第五产业。产业结构现在是三、二、一,还 是二、三、一?城市、你的地区,处在什么样的产业运行阶段之中?在需求上游 化、高档化的运营之中,目标定位是哪一批人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与此同时,东部、中部、西部的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又是互相沟通、相 辅相成、相需为用的。我们要构建我国多层次文化创意产业的合理架构和错位发 展的产业生态平衡系统。不是所有的中国城市都和北京、上海一样,到国际上进 行一场红海竞争(即使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也要有选择地进行错位竞争),构建我
国多层次的文化创意产业多层次结构,在错位发展中找出产业的一种生态平衡系 统,这是创造中国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此决定我们在发展的战略选择上,是采取渐进式的发展方式,是跨越式的 发展方式,还是综合化的方式?在发展策略上,是选择红海战略还是蓝海战略,
比如说北京、上海等东部大都市无疑肩负着国家重任,要代表中国进入亚洲的, 在全球的城市竞争当中避免不了红海的严酷竞争。而其他城市,则更多需要选择 错位竞争,采取蓝海战略。而如果要选择蓝海战略,蓝海又是哪一片海?这些都 是需要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城市、不同类型的地区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