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材料学课件第十九章 织物的舒适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们穿着服装,除了可给人以装饰美之 外,其主要目的是保持人体与周围环境 之间的能量交换平衡。在人体——服 装——环境系统中,通透性起着重要的 调节作用。完成防寒降暑的任务。影响 着人穿着的舒适感。
• 织物的透通性是反映织物对“粒子” 导通传递的性能,粒子包括气体、湿汽、 液体、甚至光子、电子等。因为人体对 环境的舒适感取决于气、热、湿能量、 质量的交换及其平衡状态。
• 2)大气条件
• 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时,织物对人体的蒸 发散热阻力增加,织物透湿性降低。
• 环境气候(或风速)对织物热湿传递性影响 很大,风速大时,服装织物的隔热值随 风速增加而降低,透湿性则随风速增加 而增大,表明气流速度增加有利于服装 织物的传热和传湿。
• 三、织物的透水性
• 1.织物的透水性涵义
• 液态水从织物一面渗透到另一面的性能,称为 织物的透水性。
• 2.织物透水性的测量方法 • 1) 静压法和动压法
• 静压法是在织物的一侧施加静水压,测量在此 静压下的出水量、或出水点时间;或在一定出 水量时的静水压值。
• 动压法则是在试样的一面施以等速增加的水压 p = p(t),直到另一面被水渗透而显出一定数量 水珠。
10cm/s的条件下,一个静坐在此环境中感觉舒适 的人,穿着服装的隔热值定义为1clo. • (4)绝热率或保暖率 w Q0 Q1 100 %
Q0
• 第二节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是指织物在人体与环境的热 湿传递间维持和调节人体体温稳定,微环境湿 度适宜的性能。
• 舒适性的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 (1)满意的热平衡是最重要的舒适标准; • (2)在生理、心理和物理因素之间以符合要
Bp
V At
织物 (腔 I)
气孔 (腔 II)
p 压差计 1
风扇 h
压差计 2
织物透气仪原理图
• 3.影响织物透气性的因素 • (1)织物结构的影响 • 平纹< 斜纹 < 缎纹 < 多孔组织 • 织物经后整理,一般透气性降低 • (2)纤维性质的影响 • 纤维的回潮率对透气性有明显影响。如毛织物
求的方式发生更复杂的相互作时,才能达到舒适 状态。
舒适性的研究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人体 穿着试验与仪器试验两大类。
• 试验仪器:微气候仪,暖体铜人.
• 一般认为人体在衣服内温度32±l℃,相 对湿度50%±10%,气流速度25±l5 cm/s的范围内感到舒适。织物就是维持 这一状态、进行热湿传递、调节的。
随回潮率的增加,透气性显著下降. • 大多数异形纤维织物比圆形截面纤维织物具有
较好的透气性. • 纤维表面形状和截面形态,会因形态的阻挡物
和比表面积的增加,导致气流流动的阻力的增 大. 故纤维越短,刚性越大,产品毛羽的概率 越大,形成的阻挡和通道变化越多,故透气性 越小。
• (3)环境条件的影响
• 当温度一定时,织物透气量随空气相对 湿度(RH)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100
80
闷热
60 40
Ws(%)
(%)
20 冷区
舒适区
0 26 29 32 35 TS /℃
热湿舒适区及Ws 与Ts曲线
• (3).影响织物透水性的因素
• 1)纤维表面的浸润性
• 2)织物的涂层
• 通过在织物表面涂一层不透水、不 溶于水的连续薄膜层,则可降低织物的 透水性。
• 3)环境条件
• 四.透热与保暖性 • (1)传热系数K(W/m2·oC) • (2)热阻T-Ω(m2·oC/W ) • (3)克罗值(clo) • 在室温21oC,RH小于50%,风速不超过
第十九章 织物的舒适性
• 舒适性是人体对织物的生理感觉,往往 以人体对织物的不适感为评价。
• 涉及织物的透通性、热湿舒适性、刺痒 作用、静电及湿冷刺激等具体内容。
• 前两项一般属热湿舒适性范畴;后两项 属接触舒适性。
• 第一节 织物的透通性
• 织物的透通性是反映织物对“粒子”导 通传递的性能,粒子包括气体、湿汽、 液体、甚至光子、电子等。因为人体对 环境的舒适感取决于气、热、湿能量、 质量的交换及其平衡状态。
• 在相对湿度一定时,织物透气量随环境 温度升高下降。
• 当温度和相对湿度不变时,织物两面的 气压差p的变化,会影响实测的流量,而 且是非线性的。
• 二、织物的透湿性
1透湿汽性的测量
• 1)吸湿法
• 透湿率
U 60G
• 2)蒸发法
tA
• 透湿量
B G 100 % G0
织物Baidu Nhomakorabea
l
G0→G 正杯法
支承板
加压
p = 常数、静压法 p = p(t)、动压法
p
织物
滴落 液体 (滤布)
水珠 (防水织物)
(a)
• 2) 喷淋法 • 3) 浸液法 • 4) 接触角法
• 当纤维的接触角θ< 90°时,纤维集合体 材料是一个导水材料,结构紧密只会导 致更多的毛细孔,而芯吸导水。当纤维 θ> 90°时,纤维集合体具有防水特征。
锥形实验杯 橡胶圈
织物 试样
硅酮粘合剂 底板
倒杯法
• 2.影响透湿汽性的因素 • 1)织物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 水汽通过织物传递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 面:
• 一是水汽通过织物中微孔的扩散;
• 二是纤维自身吸湿,并在水汽压较低的 一侧逸出;
• 三是大量的水汽分子会产生凝露,而通 过毛细管作用扩展并在水汽压低处产生 较多的蒸发。
皮肤
人体 (热源
湿源)
厚度变化
织物
内 气流
外环境 热冷 环
辐射
境
位置变化 微气候
人体 - 织物 - 环境的相互作用
• 一、织物的透气性
• 1.织物透气性涵义
• 气体分子通过织物的性能称为织物的透气性,是 织物透通性中最基本的性能。
• 2.织物透气性表征方法
• 织物的透气性常以透气率Bp来表示,它是指织物 两边维持一定压力差p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通 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量,mL/(cm2·s),本质上 是气体的流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