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e6003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7.png)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doc教案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引导学生认识民间美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3. 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传承的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
2. 民间美术的特点:群众性、地域性、传承性、实用性、观赏性。
3. 民间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服饰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
2. 讲解: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展示: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感受。
5. 总结:强调民间美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案第二章:民间绘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创作民间绘画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绘画的种类:年画、墙画、灯笼画、剪纸画等。
2. 民间绘画的特点:寓意性、夸张性、装饰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绘画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绘画作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所学的民间美术概述。
2. 讲解:讲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3. 展示:展示民间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绘画作品。
5. 总结:评价学生的作品,强调民间绘画在民间美术中的重要性。
教案第三章:民间雕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雕塑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雕塑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示例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3adc3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6.png)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与发展4. 中国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5. 欣赏与分析民间美术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历史发展。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体验民间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
2. 准备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3. 准备制作民间美术作品的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及代表作品,展示相关作品图片或实物。
3. 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手法。
4. 实践环节: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信息,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实践等。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创作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完成度。
3. 学生分享:评价学生在课后搜集资料并进行分享的内容丰富度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课堂教学或讲座,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
3. 开展民间美术主题的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才华。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省级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省级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67ce687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d.png)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民间美术》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民间美术的起源、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点、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重点讲解剪纸、泥塑、年画等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形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分类,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激发传承和发扬民间美术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重点:剪纸、泥塑、年画等民间美术形式的欣赏与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剪纸工具、泥塑材料、年画样品等。
学具:剪刀、彩纸、泥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一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1)讲解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点。
(2)以剪纸、泥塑、年画为例,详细讲解其制作方法及艺术特点。
3. 实践:(1)分组进行剪纸、泥塑、年画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2)强调民间美术的价值和传承意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国民间美术》2. 内容:(1)民间美术的起源与发展(2)民间美术的分类:剪纸、泥塑、年画等(3)民间美术的特点:寓意丰富、形式多样、色彩鲜明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请分析剪纸、泥塑、年画等民间美术形式的特点。
2. 答案:(1)民间美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经历了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发展,至今仍在传承。
(2)剪纸:以剪刀为工具,通过剪、刻、撕等手法,表现寓意吉祥的图案。
泥塑:以泥巴为材料,手工捏制成各种形象,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年画:以木板印刷为主,表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色彩鲜艳,寓意美好。
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8992baf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5.png)
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课程名称:中国民间美术
课程时长:1小时
适用年级:4-6年级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技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各种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图片;
2. 绘画用纸、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2. 探究(10分钟):
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如年画、剪纸、刺绣等,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表达方式。
3. 实践(30分钟):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间美术形式,并根据其特点进行绘画实践。
可以选择剪纸、年画或其他中国传统绘画形式。
教师可以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绘画过程中的体会和创作心得。
5. 归纳总结(5分钟):
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和所获得的经验,让学生总结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课后延伸活动:
1. 鼓励学生继续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了解更多的绘画形式和技法;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
3. 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用他们学到的知识绘制一幅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评估方式: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创作表现;
2. 评估学生的绘画作品,看他们是否能运用所学的技法和表现出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
《中国民间美术》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b909fcb9d528ea80c7796e.png)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课业类别:美术欣赏操作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剪纸、年画、风筝、玩具、编织、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组织教学:1、将课题分成六个小部分,学生分成六组,自由组合。
2、根据实物作品整理各部分的材料,展开讨论。
3、检查学生回答得问题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把教师准备的材料布置在六块版面上,变成小小展览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自我介绍2、(把实物摆放在讲桌前展示-------)导入主题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中国的民间美术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具有东方特色的遗产,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精神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ef60e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a.png)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教案标题:传统中国民间美术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学习和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基础技法和表现风格;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4. 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3. 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4. 中国民间美术的基础技法讲解和实践。
教学过程:第一节: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课时:3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2.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3. 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解,概括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课时:40分钟)1. 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包括不同时期的主要风格和表现形式;2.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和分析。
第三节: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课时:50分钟)1. 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如刺绣、陶瓷、木雕等;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
第四节:中国民间美术的基础技法讲解和实践(课时:80分钟)1. 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基础技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2. 教师示范基础技法的运用,让学生观摩并提出问题;3. 学生进行基础技法的练习和创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2. 学生能够简单描述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3.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4. 学生能够使用中国民间美术的基础技法进行创作。
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物展示;2. 教学课件和PPT;3. 绘图纸、颜料和画笔。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民俗博物馆,加深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理解;2. 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创作活动,提高其绘画能力和创造力;3.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继续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并进行创作练习。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31bf1c4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0.png)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民间美术》的第2课《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剪纸、年画、泥塑等民间美术品的鉴赏与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间美术品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民间美术的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剪纸、年画、泥塑等民间美术品。
学具:剪刀、彩纸、泥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民间美术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讲解与示范(1)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民间美术的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示范剪纸、年画、泥塑等民间美术品的制作方法。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民间美术品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间美术分类:剪纸、年画、泥塑等特点:民间性、地域性、实用性、审美性2. 制作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民间美术在我身边”为主题,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品进行制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其他地区的民间美术,增强对民间美术的全面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民间美术比赛或展览,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71fcb1fad6195f302ba630.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民间美术中包含着多民族的艺术创作,应重视民间美术作品的收藏和研究。
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来自民间,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总结其艺术特点,最后学生谈自己对民间美术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民间美术重在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懂得弘扬民族精神,要保护民族民间的艺术,提高保护的自觉性是民间美术鉴赏的根本目的。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通过具体作品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民俗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理想。
教学难点: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学生容易从专业美术角度挑剔民间美术的不足,教师应当多引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学生:放过。
教师:如今,放风筝已经是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原本走向衰落的风筝工艺随着放风筝在民众中的普及,又走向了繁荣。
教师问:那你们知道风筝属于哪一种美术门类?学生答:民间美术。
教师:非常好,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民间美术的海洋(板书课题),了解民间美术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1、民间美术的定义: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A、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的作品,请学生观看并总结回答以下问题:*这些作品的作者是什么人?*这些作品是用来干什么的?*他们反映了作者的什么?B、教师由学生的回答同学生一起总结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优质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优质教案《中国民间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439eed7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1.png)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优质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民间工艺》,内容详细涵盖第一节《中国民间美术》。
我将引导学生深入解民间美术种类、特点及其背后文化内涵,重点探讨剪纸、年画、泥塑等艺术形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中国民间美术基本种类、特点及其所蕴含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对中国民间美术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热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民间美术背后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掌握民间美术种类、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民间美术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民间美术作品图片、实物展示、教学视频等。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民间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好奇心,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民间美术种类、特点,让学生对民间美术有初步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泥塑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深对民间美术理解。
4. 例题讲解:分析一幅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造型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他民间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并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剪纸、年画、泥塑等特点:寓意丰富、色彩鲜明、造型夸张2. 欣赏与分析方法线条、色彩、造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选择一种民间美术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并写出鉴赏心得。
2. 答案示例:以剪纸为例,从线条、色彩、造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如寓意、技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解和掌握民间美术种类、特点,以及背后文化内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解更多民间美术作品,如刺绣、民间绘画等,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加深对民间美术认识和热爱。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daa51bd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4.png)
6.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及时、具体,是否能够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7.课后反思是否深入,是否能够针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1.实践环节的设计与组织: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适当指导。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实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学具。
2.课堂展示与评价的方式:在评价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用语言描述和评价作品。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民间工艺”,第2课“中国民间美术”。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分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动手实践: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利用所准备的学具,创作一幅具有民间美术风格的合作作品。
4.课堂展示与评价:
(1)每组展示作品,并由其他组进行评价。
(2)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5.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
(1)讲解例题:分析一幅民间美术作品,指出其分类、特点和应用。
(2)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其他民间美术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3.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创新性: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素材,帮助学生找到创作灵感。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提高作业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b38b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2.png)
高中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传承民族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3.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4. 民间美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5. 实践创作:制作一件民间美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及欣赏。
2. 教学难点: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创作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创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分类和代表作品。
3. 欣赏:组织学生欣赏各类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风格和特点。
4. 实践: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尝试创作一件民间美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总结收获。
6. 总结:强调民间美术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
六、教学内容1. 剪纸艺术:介绍剪纸的历史、流派和创作方法。
2. 泥塑艺术:讲解泥塑的起源、技法和典型作品。
3. 皮影艺术:阐述皮影戏的发展、表演形式和制作工艺。
4. 风筝艺术:介绍风筝的起源、分类和制作技巧。
5. 民间绘画:解析民间绘画的特点、题材和表现手法。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剪纸、泥塑、皮影、风筝和民间绘画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掌握剪纸、泥塑、皮影、风筝的制作技巧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手法。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剪纸、泥塑、皮影、风筝和民间绘画的基本概念、技法和代表作品。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实践能力。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ad04e1c281e53a5902fffc.png)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教案1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________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__节的内容,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应从民间美术的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
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的表现形式、象征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民俗文化的关系,认识到民间美术所具有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今年的春节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大家还记得过年时,过年除了贴窗花之外,还会给家里做哪些装饰?(贴对联,贴年画,风筝等)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么还可以和家人结伴一起踏青放风筝去。
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民间艺术。
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艺术。
二、讲授新课民间艺术的概念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________于劳动人民之手,(创造者是劳动人民,并非是达官贵人)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民间艺术的分类大家都知道哪几种民间艺术的分类呢?首先介绍一下我们身边最常见到的年画。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2158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a.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3. 学会欣赏和评价中国民间美术作品;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民间美术的定义和范围-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2. 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民间美术作品的题材和内容- 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民间美术作品的传承和创新3. 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和评价- 如何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如何评价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通过欣赏和评价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介绍相关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帮助学生对民间美术有更全面的认识。
2. 观摩法:组织学生观看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通过观摩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
3. 欣赏与评价法:组织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4. 创作实践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民间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1. 导入: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民间美术的定义和范围,以及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3.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4. 总结归纳:总结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
第二课时: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1. 导入:通过观看民间美术作品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思考。
2. 讲解:介绍民间美术作品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技法,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精选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11d8a8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a.png)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精选教案名称: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美术》八年级上册第六课《中国民间美术》。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特点及其历史发展。
2. 学会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能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难点: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课件、图片、民间美术作品、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都属于哪一类美术?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种类及其历史发展。
3. 欣赏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并讨论它们的特点。
4. 实践环节:教师分组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中国民间美术种类: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特点:寓意吉祥、形式多样、色彩鲜艳、手法夸张等发展:历史悠久、民间传承、地域特色、形式不断创新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
2. 作业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主题。
3. 作业展示: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在实践环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作品。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三篇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d82c55011ca300a7c39022.png)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三篇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是最自发的、最乡俗的艺术语言。
本课的文字部分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
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体现,所以,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和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实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即色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实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
3、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使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实行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放假期间,同学们可能会去外地旅游,那除了浏览景色之外、还会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比如:食品、工艺品等,但食品会被吃掉,因为不能保存,而那些工艺品却有纪念意义的,同学们知道吗?这些工艺品其实都是一些民间艺术品,具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那我想请问在座的同学们去外地都收集了哪些民间工艺品呢?请你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并介绍一下它有什么让你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为什么?(提问调动学生的展示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学们发言,介绍自己的工艺品:惠山泥人、剪纸、风筝、蜡染、小香包、绣花工艺品等)师:你们真有眼光,这些工艺品非常漂亮,你们说说这些民间工艺品是什么地方吸引你的呢?说一说你的感受吧!生:①小泥人是它可爱的造型。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教学设计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d66a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a.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简介这份教学设计旨在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和课堂讨论的建议。
通过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学生将能够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艺术的丰富性。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了解中国民间艺术与社会历史、地域文化的关系。
3. 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建议1. 中国民间美术概述- 课堂讨论:让学生就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展开讨论,并鼓励他们提供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 视频观看:观看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纪录片或短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背景知识。
- 小组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具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脸谱、陶艺等),进行研究并展示给全班。
2. 中国民间艺术与社会历史、地域文化的关系- 案例分析:选择几个中国不同地区或民族的代表性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社会历史和地域文化信息。
- 学生展示: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区或民族,收集相关的民间艺术作品图片,并用PPT或海报形式展示给全班。
3. 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民间艺术的创作实践,可以是剪纸、泥塑、布艺等,引导学生运用传统的创作技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学习资源:向学生介绍一些专门研究中国民间艺术的书籍、网站或博物馆,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更多的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
4. 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与创造- 作品欣赏:选取几个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论,并引导他们从艺术形式、表现技巧、主题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 创作任务:布置一个创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民间艺术元素,创作一幅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情感的作品。
教学评估-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主动性和表达能力,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583d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b.png)
第九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产生背景和特点。
2.认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
3.学习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4.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民间美术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产生背景和特点。
2.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
3.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
2.民间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展示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产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
2.知识讲解2.1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和产生背景从先秦时期的彩陶、商周青铜器到唐代民间墓壁绘画再到现代的刺绣、剪纸、布艺、陶艺等民间手工艺品,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
它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中表现民族智慧和美学情趣的艺术创作体系。
中国的民间美术产生有它独特的社会背景,它深植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与各个地方的宗教、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以及生产生活相关联。
2.2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特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包括木雕、石雕、青铜器、锻铁器、陶艺、漆器、刻印、丝绸、织布等多个门类。
它们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创造力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风土民情和民族气息。
2.3 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特点是表现技法独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其中,民间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宗教画等主题占主要地位。
3.课堂练习3.1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选择几幅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3.2 绘制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学习和练习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技法和方法,让他们自由创作一个民间绘画作品。
4.小结反思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对中国民间美术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互动展示和评价,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精选11篇)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9225c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a.png)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1教材分析《民间美术》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编著的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的第九课的教学内容。
教材围绕着了解民间美术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大量的图片和一些深入浅出的论述,向我们分析了民间美术的内涵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
首先指出的是民间美术植根于人民的具体生活,甚至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与人民对美的要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密切相关。
教材就民间美术的种类以及与生活的关系列举了若干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对此有直观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说明了民间美术的价值。
接着,教材又深入的分析了民间美术独特的表现语言以及它们的内涵,列举并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
最后延伸到对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扬。
教学理念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针对高一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立足于教材,在关注教材的同时以学生为主,尝试把“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延伸”的研究型学习方式进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多元发展。
教学过程中:1、创设研究型学习的氛围:教学中提倡师生共同构建一个开放自主、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
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学生通过展示研究成果、实践创作等活动,体验创造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深化;创设问题为教学主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完善体系:不断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讨论。
应重解决问题的方法,轻解决问题的结果。
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内涵。
3、拓展与延伸:课程内容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
结合现代生活和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观念和树立创新意识,把德育教育融入艺术教学中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及其类别;认识民间美术在人类活动中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民间美术独特形态和形式语言及其中深厚的寓意。
2、能力目标了解民间美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会欣赏民间美术,把民间美术运用到现代生活中来。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和观念上对民间美术的认同并激发他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从而能够自觉的保护这一传统。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5a27c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4.png)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形成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了解家乡本土的美术。
进而热爱乡土美术,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美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以及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民间美术特征的实物学具准备:民间美术相关资料收集、剪刀、彩纸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音乐导入播放民俗音乐《喜洋洋》,提出问题:过年有哪些传统习俗?中国传统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东北、西北、南方)?(小组讨论回答) 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小组抢答)——民间美术。
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环节二:欣赏图片,讲授新知1.展示图片,哪些作品是民间美术的作品?如何界定民间美术?辨一辨说说理由。
引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2.学生观看民间美术短片,寻找、总结出民间美术的种类。
——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民间玩具等。
3.各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民间美术作品,并且进行欣赏,小组讨论民间美术的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①生活实用:实用简洁,因才施艺②审美需求:质朴率真,乡土气息③表达情感:热烈夸张,象征寓意4.展示几组民间美术图片,让学生根据作品中运用的动植物或字体形象,分别猜测作品里所蕴含的象征寓意。
(抢答)①福禄寿②喜上眉梢——喜鹊、梅花③连年有余——莲子、鲤鱼④鸳鸯戏水——婚姻幸福美满小结:以上所提到的都是民间传统中比较常见的象征寓意,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追求喜庆吉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
授课人:代远方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
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应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
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
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的表现形式、象征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民俗文化的关系,认识到民间美术所具有的价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哪几种民间艺术的分类呢?(学生回答:年画、刺绣、风筝等)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属于民间美术,(什么是民间美术,如何来
界定民间美术呢?)
讲授新课:
民间美术概念:(ppt4)(强调重点词)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创造者是劳动人民)以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界定民间美术:(ppt5)(使学生分清楚)
从历史上看:相对于“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
从现在看:相对于职业、专业艺术家的美术它的创造者基本上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
特点: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相统一
民间艺术的分类:(ppt7-10)
(1)剪纸:
我国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术。
主要用来装饰、烘托节日气氛和表达喜庆祝福。
有过春节或喜庆日子而装饰在窗格内的窗花、婚礼布置新房的喜花,还有美化居室环境的墙花、炕围花、顶棚团花、灯花等.(以学生生活所见来引导)
(结婚用的红双喜剪纸主要是什么颜色呢?还有没有其他颜色?互动)剪纸的形式:
单色:通常用象征热烈吉祥的大红纸剪成
染色:白粉纸或宣纸剪出形象后用颜色点染而成
套色:不同颜色根据不同部位剪制套色而成
特点:造型虚实相生,黑白分明,富于想象,夸张变型,顺乎自然,质朴清新,拙中见巧,
(2)年画(ppt11-17)
(年画这个词太专业,要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如门神画之类的平时所见的)年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常贴于院门,房门,堂屋,灶头等处年画最早起源于门神画,主要以多种色套印和印、绘结合等方法来制作,画面是以线造型,以色相辅。
(一般年画作品会贴在哪些地方呢?)(有些什么形象?)
种类:门神、中堂、条屏、灯画
题材内容丰富:祝福祈祥图、镇妖辟邪图、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戏曲人物
中国年画三个重要产地:(扩展知识)
苏州桃花坞:构图对称,以紫红色为主调,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
天津杨柳青: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刻工精美、绘制细腻、色彩绚丽
山东潍坊杨家埠:画风粗犷、造型简洁夸张,多使用对比色,色彩强烈、鲜艳、极具装饰性
(3)刺绣:(ppt18-24)(与地方流行的十字绣联系引出刺绣)
刺绣俗称“绣花”,多为妇女所做,所以还称“女红”。
主要运用于服装、鞋、帽、枕头、钱包等。
还有寺庙佛堂的神佛绣像、菩萨龙帐、以及戏服也多有运用。
刺绣以剪纸作底样来缝制。
中国四大名绣:(扩展知识)
江苏苏绣:以雅洁、精细着称。
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
湖南湘绣:绣品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风格豪放四川蜀绣: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
广东粤绣: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装饰性强,色彩浓郁鲜艳,绣制平整光滑。
(4)玩具:(ppt25-28)(联系学生玩的玩具,引起学生兴趣,引起共鸣)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泥木竹石、纸草布皮等平常物料创造出的专供玩耍游戏的器具。
早在汉代史料中便记载了假面、偶人、泥车等玩具
玩具按制作方法可分为:削刻类,如空竹;缝制类;编织类、可活动类。
种类:风筝、泥玩具、布玩具、活动玩具
(5)民间雕塑:(ppt29-35)(生活日常所见的木雕引起学生兴趣)雕塑艺术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造型艺术的重要门类。
石雕:常以人和动物为题材
砖刻:花卉、戏曲、传说人物为题材
木雕:用于建筑装饰;家具装饰;少数民族祭祀用具
泥人:用泥和面为材料捏塑的艺术品。
题材多为神话,历史,曲艺故事中的人物造型
面塑:用发面塑造各种形象,俗称“面花”、“礼模”
(互动讨论:了解了常见的民间美术作品,那民间美术有些什么特点呢?从表现题材和民俗方面引导学生)
民间美术艺术语言特征:(ppt36-40)
中国的民间美术在题材的表现和图像中蕴含的寓意等多方面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以图案”的美术形式,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
民间美术重要的艺术特征是:“象征性”“寓意性”
互动提问讨论:了解中国民间美术,更要了解本地区的美术或民俗(我们印江本土有些什么民间美术或者风俗呢?(ppt41-47))
红雨伞(也称油纸伞):
是印江传统手工产品之一,历史悠久。
已有六百多年的制作历史。
由竹子、印江白皮纸、柿子油等19总材料精制而成。
手工制作过程十分讲究,生产环节多,红雨伞光滑明亮,颜色鲜艳,美观大方;抗水强,耐皱折,质地韧。
油纸伞的油与有谐音,纸与子同音,伞张开后呈圆形,在大红喜事、宗教庆典中,常被寓意为早有贵子,圆满吉祥的意思,也作为人们遮日避雨、避恶辟邪的象征。
印染工艺:
印江民间的印染工艺品——蓝地印花布,宋时称药斑布”,明清时又称“浇花布”,印江印染分为染色和印花两部分,民间称为普染和印染。
内容一般从神话传说及民工间吉祥物象中取材创作,以名贵花草或珍禽兽配雕而成。
构图形式大致有团窠式、对称式、散点式、花边式、整体式、几何纹式等十几种。
图案造型独特,纹样自然、谐调、通顺、流畅、富有灵性和美感。
蔡家坳古法造纸(白皮纸):
位于合水镇蔡家坳的白皮纸是书法和工业的优质纸,其纸有质
坚韧、细腻、柔和、色泽白、吸墨性强等特点。
古法造纸生产流程复杂,主要包括选料、蒸煮、浸泡、漂洗、碎料、舂筋、打浆(加松膏)、舀纸、旺纸、收垛、分刀、捆扎、包装等工序
课堂总结:
学习这堂课我们知道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
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所做的作品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民间美术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
但它们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
另外,它们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但制作技巧高超、构思巧妙,擅长大胆想象、夸张,且常用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手法,积极乐观、清新刚健、淳朴活泼,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且最深刻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