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成型弹丸简介及其成形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爆炸成型弹丸成型因素的正交设计研究

爆炸成型弹丸成型因素的正交设计研究

爆炸成型弹3(xls e o e o cl E P  ̄E p i l F r d r et 。 F ) 度 4 L ovy m P j i e 个因素对 E P F 速度的影响规律。 在此基础上 , 应
的成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涉及许多因素。对于 用正交设计的方法 寸 4 J 这 个因素对 E P速度的影响 叉 F
唐蜜,柏劲松 ,李平 ,姜洋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四川 绵阳,6 10) 290


要 :以 球缺型爆炸成型弹丸 ( F ) E P 为计算模型 , 应用显式有 限元程序 L .Y A 计算分析了药型罩曲率半 SD N ,
径、 药型罩壁厚、 装药长径比、壳体厚度4 种因素对爆炸成型弹丸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药型罩曲率半径、
tik es teln t— -i e rrt fh h re a dd ces go h ltik es tev lct f P ice e R g rig hcn s, ght da t a oo tec ag , erai fsel hc s, eo i o EF ra . e adn h e o m e i n n n h y n s v lct o EF s id xo hs ai, r o o a d sg eo i f Pa n e nti b s ot g n e inme o i p l dt n ayetepi r n dsc n ayrlt n o te y s h l h td s pi oa l z h r ya o d r ea o s f a e ma e i h fu fcosif e c go hev l i o F . ersl ndc t ha l e hc e s s i nle c atra dao t m o r atr n l n i nt eo t fE P Th eut u n c y si iaet t n rtik s i manif n efco , p mu i n u n i

一种杆式周向多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仿真及实验研究

一种杆式周向多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仿真及实验研究

第41卷第6期 2017年12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 n d T echnologyVol.41 N o.6Dec.2017一种杆式周向多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仿真及实验研究李鹏,袁宝慧,李刚,周涛,梁争峰,孙兴昀,任新联(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摘要:为提高周向多爆炸成型弹丸(M E F P)战斗部的侵彻能力,设计了 1种杆式M E F P战斗部。

采用工程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1种新型M E F P进行了成型速度研究。

进行了战斗部原理样机的静爆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对工程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

直彳圣为127 m m的杆式M E F P战斗部样机的杆式弹丸可以穿透距爆心3 m处40 m m厚的Q235钢把板,杆式弹丸长彳圣比可达到4 :1,可以满足毁伤元穿甲威力要求。

关键词:多爆炸成型弹丸;杆式弹丸;战斗部;成型速度;静爆实验中图分类号:T H212;T H213.3;TJ41 文章编号:1005-9830(2017)06-0681-05D O I:10.14177/ki.32-1397n.2017.41.06.003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warhead of rod-sliapedcircumferential multiple explosively formedpenetratorLi Peng,Yuan Baohui,Li Gang,Zhou Tao,Liang Zhengeng,Sun Xing y un,Ren Xinlian(Xi’an M o d e m Che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Xi’an710065,China)Abstract:Awarhead of rod-shaped circumferential multiple 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or(M E F P)i s designed t o improve t he damage ability.The i n i t i a l velocity of a new M E F P i s researched using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A s t a t i c detonation experiment of thewarhead prototype i s done.The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i s adjusted according t 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Therod-shaped penetrator of a127 m m rod-shaped circumferential M E F P warhead prototype can penetrate 40m m depth Q235 steel laid 3 m from the explosion center.The large l e n g t l i t o diameterr a t i o of the rod-shaped penetrator i s4 :1,which can s a t i s f y the damage requirement.Key words:multiple 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or;rod-shaped penetrator'warhead'initial velocity;s t a t i c detonation experiment收稿日期:2016-09-28修回日期:2017-01-04作者简介:李鹏(1985-),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爆炸力学,E-m a i l:l i178********@163.c〇m;通讯作者:袁宝慧 (1959-),男,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爆炸力学及战斗部设计与研发,E-m a i:H178********@126. c o m。

爆炸成型弹丸简介及其成形性能研究

爆炸成型弹丸简介及其成形性能研究

爆炸成型弹丸简介及其成型性能研究一. 引言聚能装药战斗部主要用来贯穿和破坏某些特殊的目标,如车辆、指挥所等典型结构。

对目标的破坏是借助于高速弹丸贯穿体在目标相当小的面积上沉积大量动能来实现的。

战斗部主要由金属药型罩、壳体、炸药装药和起爆序列组成.装药爆炸后,爆炸产物产生足够的压力加速大锥角药型罩,从顶部发生翻转,形成高速弹丸,简称EFP。

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简称EFP,又称自锻破片,是通过金属药型罩的塑性变形而形成的依靠炸药化学能转变而得来的动能侵彻目标的类似弹丸的高速侵彻体。

与普通破甲弹相比,爆炸成型弹丸有以下优点:(1)对炸高不敏感。

普通破甲弹对炸高敏感,炸高在2~5倍弹径时破甲效果较好,而炸高10倍弹径以上时破甲效果明显降低。

由于爆炸成型弹丸爆炸形成的是弹丸,不像射流容易拉长或断裂,所以对炸高不敏感,在几十倍弹径的炸高下仍能有效作用。

(2)反应装甲对它的干扰小。

反应装甲对射流破甲弹有致命威胁,其爆炸后形成的破片切割了射流,从而使破甲效果大幅度下降。

爆炸成型弹丸爆炸后形成的弹丸长度较短,反应装甲被其撞击有可能不被引爆,即使引爆,形成的破片也作用不到弹丸上,因而对其侵彻效果的干扰小。

(3)侵彻后效大。

破甲射流在侵彻装甲后只剩少量射流进入坦克内部,破坏作用有限。

爆炸成型弹丸不仅大部分进入坦克内部,同时坦克装甲在受到弹丸撞击时大量崩落,也形成有破坏作用的破片。

影响EFP成型性能的因素很多,如:炸药的爆压、爆速,药型罩材料的密度,药形罩几何形状、厚度,隔板的形状等都对EFP成形性能以及侵彻性能有着很大影响.因而研究这些参数对EFP 成型性能的影响对于EFP战斗部的设计而言是很重要的。

二. 爆炸成型弹丸成型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聚能装药结构设计影响因素很多,如起爆系统及其起爆位置;高能炸药的质量、安全可靠性及其爆轰性能;壳体的材料与制造工艺;药型罩密度、对称性、强度及延展性等.根据聚能装药的使用目的,经数次试验及对穿孔效果的分析,总结出如下的聚能装药结构。

模拟爆炸成形弹丸对大间隔靶的侵彻实验研究

模拟爆炸成形弹丸对大间隔靶的侵彻实验研究

第24卷第3期2003年8月兵工学报ACTA ARM AM ENTAR IIo .24N o.3A L g!!!!!!!!!!!!!!!!!!!!!!!!!!!!!!!!!!!!!!!!!!!!!!!!!!!!!!!!!!!!!!!.2003模拟爆炸成形弹丸对大间隔靶的侵彻实验研究谢文(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龙源岳小兵方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摘要为考察爆炸成形弹丸(EFP)的飞行特性及侵彻威力,用火炮发射长径比为1.5的钢EFP模拟弹丸,其着靶速度在1300m/s左右。

对大间隔的多层A3薄钢靶板进行侵彻,利用高速摄影了EFP 在靶间飞行姿态变化,对其侵彻过程及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所设计的EFP具有较为理想的飞行稳定性,对多层间隔靶的侵彻能力强,为设计攻击舰艇等装甲目标的战斗部提供了较重要的参数。

关键词机械设计;爆炸成形弹丸;侵彻;间隔靶中图分类号T J012.4随着近20年来对新型反装甲末敏弹的研制,爆炸成形弹丸(EFP)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已应用于攻击舰艇的导弹战斗部。

舰艇防护采用立体大间隙薄装甲结构,传统的战斗部形成的射流在穿透船体外壳板后,会在船体舱室内伸长并拉断,影响其下一步的侵彻能力,而EFP则能克服其不足,且具有更好的破坏后效。

在较大的距离上能侵彻多层大间隔靶的目标,除了要形成高初速、大质量的EFP,确保其有较大的初始动能外,还要保证它有较好的飞行稳定性和侵彻过程中较小的质量损失。

国外已有人用机加模拟弹对EFP的侵彻性能进行研究[1,2]。

本文对所设计的钢制模拟EFP进行了飞行及对多层大间隔靶侵彻实验,以考察现有设计水平下,EFP的飞行特性及侵彻威力,为EFP战斗部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并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进一步完善该战斗部的优化设计。

!实验根据X光照片反映的形态可知,EFP为头部密实、带有一定的尾裙张角的飞行体。

由于无旋转性,若要达到飞行稳定必须如尾翼式弹丸一样,应当具有相当的稳定储备量。

爆炸成型弹丸药型罩研究进展

爆炸成型弹丸药型罩研究进展

情报交流本文2005-06-23收到,王玉玲、王效廉分别系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肖秀友系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ss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七七七七。

爆炸成型弹丸药型罩研究进展王玉玲 肖秀友 王效廉摘 要 论述了爆炸成型弹丸药型罩的结构、材料、加工等因素对弹丸成型的影响;提出了只有充分考虑上述因素,才能使爆炸成型弹丸性能达到最佳,同时指出复合药型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爆炸成型弹丸 药型罩 材料 结构 工艺引 言聚能射流弹的主要特点是低炸高、大穿深,但其穿孔孔径很不理想,后效不明显,大大限制了它在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中的应用。

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爆炸成型弹丸的研究受到各军事强国的重视。

它以大炸高、穿孔孔径大且均匀、后效和气动性好为主要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聚能射流的不足。

爆炸成型弹丸(Expiosiveiy Formed Projectiie ,EFP ),又称为自锻破片,是聚能战斗部的一种。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聚能原理,将高能炸药在爆炸时释放出来的化学能转化为金属药型罩的动能和塑性变形能,通过高温高压作用,将药型罩锻造成一个高速弹丸,从而以动能侵彻目标[l ]。

和聚能射流相比,它具有许多的优点[2,3]:l )对炸高不敏感。

一般小型榴弹的破甲炸高可达3m 左右,这是聚能射流战斗部不能相比的。

2)弹的转速对爆炸成型弹丸的形成和侵彻能力影响小。

3)反应装甲对它的干扰小。

因为爆炸成型弹丸的速度比金属射流低,它的断面能量密度远小于金属射流,因此反应装甲被其撞击一般不能被引爆。

4)侵彻后效大。

一旦爆炸成型弹丸穿透装甲进入坦克内部时,一方面由于它的质量大,剩余能量具有较强的破坏能力;另一方面在穿透装甲的同时会引起装甲背面部分大量崩落,产生更多破坏作用的破片。

爆炸成型弹丸概述

爆炸成型弹丸概述

灵巧弹药关键技术与新进展学习⼼得——爆炸成型弹丸破甲简述蔡⼦卓 弹药⼯程与爆炸技术 9171010F05061.1 破甲弹简述破甲弹是利⽤成型装药的聚能效应来完成作战任务的弹药。

这种弹药靠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挤压药型罩,形成⼀束⾼速的⾦属射流来击穿装甲。

1.2 爆炸成型弹丸战⽃部简述聚能装药战⽃部中⼀般当药型罩的锥⾓⼤于90°时,在爆轰载荷下药型罩便不能形成正常的射流,⽽是形成⼀个短粗的⾼速侵彻体。

因此采⽤⼤锥⾓罩、球缺罩及回转双曲线罩等的聚能装药,在装药爆炸后,药型罩被爆炸载荷压垮、闭合形成⼀个⾼速杵体弹丸,称为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med Projectile,EFP)。

1.3 EFP特点(1)炸⾼不敏感。

EFP可以在800-1000倍弹径距离上有效作⽤。

(2)反应装甲对其⼲扰⼩。

反应装甲反应盒爆炸后能切割掉普通破甲弹⼤部分射流。

⽽EFP由于长度短、弹径粗,反应盒对其⼲扰⼩。

(3)侵彻后效⼤。

EFP弹丸⼤部分禁图装甲⽬标内部,同时引起装甲崩落,产⽣⼤量有效毁伤破⽚。

2.1 末敏弹⼦弹药简述末敏弹武器系统综合应⽤了EFP技术、红外和毫⽶波探测技术以及信号处理技术,形成了⼀种将先进的敏感器技术和EFP技术引⽤于⼦母弹的新型弹药,把⼦母弹的⾯杀伤特点发展到攻击点⽬标,使之适⽤于间瞄射击,能有效攻击远距离⾃⾏⽕炮和其他装甲⽬标。

它利⽤常规⽕炮把母弹发射到⽬标区上空,时间引信作⽤抛出敏感⼦弹,敏感⼦弹在⼀定范围内搜索装甲⽬标。

当敏感⼦弹敏感到⽬标后,便引爆EFP战⽃部,摧毁装甲⽬标。

2.2 末敏弹⼦弹药的结构特点和作⽤原理末敏⼦弹由EFP战⽃部、复合敏感器系统、中央控制器、减速减旋与稳态扫描系统、⾃弹体、电源和电⼦引信组成。

当⼦弹以⼤着⾓下落时,毫⽶波雷达开始测距,当⼦弹与地⾯距离测定结果达到预定⾼度时,启动抛射装置,抛掉减速器,涡旋式旋转伞开始⼯作,带动⼦弹旋转。

在旋转下落过程中,中央控制器的⽕⼒决策处理器启动,完成对⽬标探测数据采集。

结构参数对爆炸成型弹丸性能影响的研究

结构参数对爆炸成型弹丸性能影响的研究

3 80 3 60
3 40

U / 。 以 为 提 高 侵 彻 威 力 , 尽 量 选 取 高 爆 4 所 应
2 数 值 模 拟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装药 长径比对 E P性能 的影响 . F分 别 Nhomakorabea对 长 径
比 为 0 6 、0 8 . 0 . 0、
约 1.c ; 长径 比 2 O 3 5m 而 . 0的 聚 能 装 药 形 成 的 E P F 细 长 , 最 大 直 径 约 9 6m , 小 直 径 1 5m , 度 约 其 .c 最 .c 长
HihE poieB r g — x ls — u n模 型 和 J v wL 状 态 方 程 ; 体 采 壳
用 J h snC o o n o — o k材 料 模 型 和 Gr n ie u es n状 态 方 程 , 材 料 选 用 A3钢 。
增加并 不明 显 。考虑 到实际情 况 中 , 时降低 一点 装 有 药高度 可以带来 装药量 的大量 减少 , 而且 不会 给 E P F
速 度 和 动 能 带 来 较 大 变 化 , 时 装 药 高 度 小 , 减 小 同 对
整 个 装 药 结 构 的 质 量 均 有 着 明 显 的好 处 。 因 此 , 药 炸
由于结构 的对 称性 , 中采用 四分 之一模 型进 行 文
计 算 , 药 、 型 罩 和 壳 体 均 采 用 拉 格 朗 日六 面 实 体 炸 药 单 元 。炸 药 和 药 型 罩 之 间 采 用 C ) TAC S D (N T— I — I
采 用 C0NTACT AUT(M ATI URFAC T( ) CS E )
0 7 亦 已够 用 。 .5 此 外 , 算 结 果 表 明 , 药 长 径 比 对 E P形 状 也 计 装 F 有 重 要 影 响 。随 着 装 药 长 径 比的 增 加 , F E P的 长 度 增 加 , 径 减 小 , 4 给 出 了 2 0, 直 图 0/ S时 刻 最 终 形 成 的 E P形 状 。 长 径 比 为 0 6 F . O的 聚 能 装 药 爆 炸 形 成 的

带隔板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成型技术研究

带隔板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成型技术研究

带隔板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成型技术研究对于远距离攻击集群装甲目标而言,末敏弹是效费比最高的反装甲弹药,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战斗部技术是末敏弹系统关键技术之一。

尽管EFP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已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但由于新型装甲防护技术发展迅速,目标特性也越来越复杂,研制高速、大长细比、飞行稳定的EFP,进一步提高战斗部的侵彻威力,成为当前工作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EFP战斗部设计中通常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被动地在装药中放置隔板,比如在设计智能弹药战斗部时为了提高弹体紧凑程度需要将部分敏感器件嵌入战斗部内部,这就需要在装药中采用隔板包覆敏感器件;二是主动地在装药中放置隔板,采用隔板调整爆轰波形,增加EFP长细比。

本文以带隔板EFP战斗部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隔板结构和药型罩结构对EFP成型的影响,得到避免EFP断裂的方法,以及研究得到隔板结构与药型罩结构的匹配关系,并根据研究结果优化带隔板EFP战斗部结构,从而形成高速度、大长细比的EFP,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适用于带隔板EFP战斗部的药型罩微元压垮速度理论计算模型,该模型包括爆轰波作用下药型罩微元压垮速度计算模型、马赫波作用下药型罩微元压垮速度计算模型、爆轰波阵面与药型罩壁面夹角计算模型和有效装药计算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分析隔板结构和药型罩结构对EFP成型的影响。

X光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得到的EFP速度误差小于10%,说明理论计算值是可信的。

(2)基于三波点理论建立可以计算马赫波增长角、马赫杆半径、马赫波速度和马赫波阵面上压力等参数的模型,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隔板结构对马赫波参数的影响,进而得到避免EFP头部断裂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罩顶处爆轰波入射角从而避免在罩顶形成马赫波并不能有效地避免EFP头部断裂;减小隔板直径或增加隔板到罩顶的轴向距离可以增加罩顶处爆轰波入射角,从而降低马赫波阵面压力,这样就可以避免EFP头部断裂。

爆炸成型

爆炸成型
一位研究反坦克地雷的德国军械工程师 Scharidn发明了一种带炸药装药的反坦克地 雷,它不是利用空心装药战斗部用的锥形 药型罩来起爆,而是采用微凹的重金属板, 板的空心面朝向目标。在爆炸力的作用下, 板以高速向前冲击,被爆炸威力拉直,可 侵彻坦克装甲。
典型应用
• 爆炸成形弹丸
弹丸药罩材料
药包形状选择总结
2.药位
药位是指药包中心至坯料表面的距离。它 对工件成形质量影响极大,药位过低导致 坯料中心部分变形大、变薄严重;过高的 药位,必须靠增加药量弥补成形力能的不 足。生产中常用相对药位R/D(D是凹模口 的直径)的概念。 短圆柱形、球形、锥形药包:R/D=0.2~0.5 环形药包:R/D=0.2~0.3
爆炸成形
主要内容
• • • • 概述 成型过程 工艺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选择 应用
概述
• 定义:爆炸成形是利用爆炸物质在爆炸瞬 间释放出巨大的化学能对金属坯料进行加 工的高能率成形方法
• 常用领域:其目前主要用于板材的拉深、 胀形、校形等成型工艺。 此外还常用于爆炸焊接、表面强化、管件 结构的装配、粉末压制等方面。
成形过程
• 原理:爆炸成形时,爆炸物质的化学能在 极短时间内转化为周围介质(空气或水) 中的高压冲击波,并以脉冲波的形式作用 于坯料,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并以一定速度 贴膜,完成成形过程。 冲击波对坯料的作用时间为微秒级,仅占 坯料变形时间的一小部分。这种高速变形 条件,使爆炸成形的变形机理及过程与常 规的冲压加工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爆炸成形特点
工艺优点 • 可在室温下进行压实,压实密度接近理论 密度 • 可在低于一般烧结温度下进行热压实,使 压实件具有超细晶粒结构或非平衡结构等 • 能压制各种粉末组合,而没有组成相之间 的相互作用

准球形爆炸成型弹丸的形成_飞行及侵彻过程的数值模拟

准球形爆炸成型弹丸的形成_飞行及侵彻过程的数值模拟

第20卷 第4期高压物理学报Vol.20,No.4 2006年12月CHIN ESE J OU RNAL OF HIGH PRESSURE P H YSICS Dec.,2006 文章编号:100025773(2006)0420429205准球形爆炸成型弹丸的形成、飞行及侵彻过程的数值模拟3杨 军,蒋建伟,门建兵(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摘要:应用AU TOD YN 22D 软件,对准球形爆炸成型弹丸的形成、飞行及侵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分析了爆炸成型弹丸的形成过程,药型罩曲率半径对其成型影响;应用拉格朗日/欧拉混合方法对飞行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利用对速度2位移曲线拟合的方法求出衰减系数;并对弹丸侵彻靶板过程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爆炸成型弹丸;侵彻;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J 410 文献标识码:A1 引 言 爆炸成型弹丸(Formed Projectile ,简称EFP )战斗部是一种新型的反装甲目标的战斗部,可广泛应用于炮兵弹药、航空弹药、工程兵弹药以及单兵反装甲弹药[1]。

通过改变不同的装药结构,人们可获得球形EFP 、带尾裙EFP 和长杆EFP 等,其中球形EFP 弹丸的飞行稳定性最好,几乎不受飞行姿态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EFP 的研究主要涉及到EFP 成型的爆炸力学、EFP 飞行的飞行力学以及EFP 对装甲目标侵彻的终点弹道学领域,EFP 战斗部的设计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而且仅用试验方法不能对EFP 弹丸的形成、飞行及侵彻过程进行细致的研究。

先进的数值模拟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前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EFP 弹丸形成及侵彻方面[2],本工作则尝试应用拉格朗日/欧拉混合方法对准球形EFP 弹丸飞行过程进行模拟,实现了准球形EFP 弹丸形成、飞行及侵彻的全过程数值模拟。

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不仅对EFP 弹丸的形成及侵彻过程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对飞行过程模拟计算得到的速度衰减系数也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吻合。

爆炸成形技术在某型号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爆炸成形技术在某型号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爆炸成形技术在某型号产品加工中的应用一、介绍1.1 任务背景现代制造业中,高效、精确的加工技术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爆炸成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方法,正在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某型号产品的加工中。

本文将深入探讨爆炸成形技术在该型号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情况。

1.2 爆炸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爆炸成形技术是利用爆炸能量产生的高速冲击波对金属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首先在金属工件的表面放置炸药或者爆炸装置,通过点火或者其他方式引发炸药爆炸,产生冲击波。

这个冲击波将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递到金属工件内部,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实现所需的形状。

二、具体应用案例分析2.1 某型号产品的特点在介绍某型号产品加工中的爆炸成形技术应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该产品的特点。

该产品是一种高强度、高精度的金属零部件,对于形状和尺寸的要求非常严格。

传统的加工方法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借助新兴的爆炸成形技术来实现。

2.2 爆炸成形技术在产品加工中的优势爆炸成形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加工方法,在某型号产品加工中具有以下优势:•高精度:爆炸成形技术可以实现毫米级甚至亚毫米级的精度,能够满足产品的严格要求。

•高效率:由于爆炸成形的工艺特点,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金属工件的成形,并且可以一次性完成多个工件的加工。

•材料利用率高:爆炸成形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材料,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无需复杂的模具:传统的加工方法往往需要复杂的模具来实现产品的成形,而爆炸成形技术则不需要,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

2.3 爆炸成形技术在产品加工中的具体应用在某型号产品加工中,爆炸成形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环节:2.3.1 产品外形的成型爆炸成形技术可以根据产品设计的要求,通过控制爆炸装置的位置和数量,以及炸药的种类和数量,实现产品外形的精确成型。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整,可以确保每个产品的形状一致,达到高质量的加工要求。

2.3.2 内部空腔的形成某型号产品需要在内部具有特定的空腔结构,传统的加工方法很难实现。

偏心起爆周向多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实验研究

偏心起爆周向多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实验研究

l a r g e r ,a n d t he EFP i s mo r e d e n s e i n t wo - p o i n t e c c e nt r i c i ni t i a t i o n mo d e. Th e s t a t i c d e t o n a t i o n e x p e r i -
中图分类 号 : T J 4 1 0 . 3 3 文献标 志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0 - 1 0 9 3 ( 2 0 1 7 ) 0 3 - 0 4 4 7 - 0 7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1 0 9 3 . 2 0 1 7 . 0 3 . 0 0 5
摘 要 :为进 一步 提 高 周 向 多爆 炸 成 型 弹 丸 ( ME F P ) 战 斗 部 的 毁伤 效 能 , 设 计 一 种 偏 心起 爆 ME F P战 斗部 , 制备 了中心起爆 和偏 心起 爆 两种 原理样 机 , 并进 行 了静爆 实 验 。结 合数 值 模 拟方 法 分 析 了周 向球缺 型 药型 罩形成爆 炸 成型 弹丸 ( E F P ) 的成 型及 飞散过 程 , 模 拟结 果表 明, 两 点偏 心起 爆模 式下 , E F P成 型后 的长径 比更大 , 且更密实; 对 两种 不 同起 爆 模 式 下 ME F P战斗部 的静 爆 实验 结果进 行 对 比, 偏心起 爆模 式能够 有 效 提 升 E F P毁 伤元 的平 均速 度 、 分 布 密度 和 侵 彻 威 力 。研 究 结 果表 明, 两点偏 心起 爆 可 以有 效提 高 ME F P战斗部 的综合 毁伤 效能 , 为M E F P战斗部 的设 计 与应 用 提供 了参 考 。 关键 词 :兵器科 学与技术 ;战斗 部 ;多聚能装 药 ;药型罩 ; 球 形 弹丸 ;偏 心起 爆

新型多线形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的弹丸成型及毁伤研究

新型多线形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的弹丸成型及毁伤研究

第40卷第1期 2017年02月火炸药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Explosives & Propellants65D O I :10. 14077/j. issn. 1007-7812. 2017. 01. 013Study on Formation of Penetrators and Damage of a New Type of MultipleLinear 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or WarheadLI Peng, YUAN Bao-hui, LI Gang, ZHOU Tao(Xi^n. Modern. Che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 Xifan. 710065, China)Abstract : In. order to simplify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forming quality and damage ability of linear 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or(LEFP) » a new type of multiple linear 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or (M LEFP) warhead with center detonation, was designed. The liners have the characters that the arc top thickness is small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edge.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the forming and dispersion, effect of penetrators were researched and the liners were optimized. The principle prototype of war­head which was back overturned to form dense penetrators was designed and the static explosion, test was carried ou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entral initiation., the liner is easily forward overturned to form a penetrator when, the arc top thickness of the liner is larg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edge» and the liner is more easily back overturned to form a dense pene­trator when, the arc top thickness of the liner is small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edge. The forming quality of the iron, material lin­er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oper material. The result of static explosion,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45 steel plates with 30 mm thickness which are 2.5 m distance from the explosion, center can. be penetrated by the penetrators formed by the warhead designed. Key words : M LEFP ; numerical simulation .; liner ; penetration.CLC number :TJ55;TJ410. 3+3 Document Code : A Article ID : 1007-7812(2017)01-0065-04新型多线形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的弹丸成型及毁伤研究李鹏,袁宝慧,李刚,周涛(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摘要:为了简化工艺并提高线形爆炸成型弹丸(L E F P )的成型质量和毁伤威力,设计了一种中心起爆的新型多线形爆炸成型弹丸(M L E F P )战斗部,药型罩具有弧顶厚度小于边缘厚度的特点。

爆炸成型弹丸(EFP)侵彻混凝土靶实验研究

爆炸成型弹丸(EFP)侵彻混凝土靶实验研究
聚能装药侵彻混凝土靶实验装置如图 " 所 示。它由聚能装药、 起爆系统、 混凝土靶及支架 组成。其 中 聚 能 装 药 是 由 壳 体、 炸 药、 药型罩 ( 大锥角药型罩和球缺药型罩) 构成。
图 ,! 第一发弹侵彻 混凝土靶图片
! !
图 $! 第二发弹侵彻 混凝土靶图片
图 #! 第三发弹侵彻混凝土靶图片及 穿透后对地面的侵彻情况
・ ]Z’・
弹箭与制导学报
!""# 年$
爆炸成型弹丸 ( !"#) 侵彻混凝土靶实验研究
段$ 建, 杨黔龙, 周$ 刚, 王可慧, 韩娟妮, 初$ 哲, 田亚军, 张$ 颖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西安$ %&""!’ )
!
[摘要] 设计了两种药型罩结构的聚能装药侵彻混凝土靶实验, 并对破坏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同时对两 种结构的聚能装药爆炸形成爆炸成型弹丸的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 弹丸飞行稳定 性好, 并且速度的均匀性也较好。 [ 关键词] 药型罩; 聚能装药; 爆炸成型弹丸; 数值模拟 [ 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
爆炸成型弹丸 ( %&’) 侵彻混凝土靶实验研究! 段! 建等
・ )G#・
以为提高侵彻威力, 应尽量选取高爆速炸药, 而 当炸药选定后, 尽可能提高装填密度。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 设计了如图 ( 所示聚能 装药结构, 炸药选用 )*+( 混合炸药, 壳体材料选 用 ,+-./0123。
!"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结果
表 #" $%& 对混凝土靶的贯穿数据
药型罩 类别 球缺 材料 紫铜 混凝土靶 ( 7) !+8 ) 9 ( !+8 ) 9 ( !+8 # 9 +8 # 炸高 孔径 孔深

爆炸成型

爆炸成型

概述
• 定义:爆炸成形是利用爆炸物质在爆炸瞬 间释放出巨大的化学能对金属坯料进行加 工的高能率成形方法
• 常用领域:其目前主要用于板材的拉深、 胀形、校形等成型工艺。 此外还常用于爆炸焊接、表面强化、管件 结构的装配、粉末压制等方面。
成形过程
• 原理:爆炸成形时,爆炸物质的化学能在 极短时间内转化为周围介质(空气或水) 中的高压冲击波,并以脉冲波的形式作用 于坯料,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并以一定速度 贴膜,完成成形过程。 冲击波对坯料的作用时间为微秒级,仅占 坯料变形时间的一小部分。这种高速变形 条件,使爆炸成形的变形机理及过程与常 规的冲压加工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 良好的爆炸成形弹丸要求药型罩材料具有 高的动态延展性、高密度及细晶粒结构、 形成完整的弹丸 • 所以,采用铁铜(应用最广),银,钽 (tan),铀 (you,放射),或者它们的 合金等
谢谢观赏
常用成形工艺示意图
• 爆炸拉深
• 爆炸胀形
变形简析
• 上述两幅图,在爆炸中心周围一定距离上, 冲击波压力是时间的函数。当冲击波与成 形毛坯接触时,由于冲击波压力大大超过 毛坯塑性变形抗力,毛坯开始运动并以很 大的加速度积聚自己的运动速度。冲击波 压力很快降低,当其值降低到等于毛坯变 形抗力时,毛坯位移速度达到最大值。这 时,毛坯在冲击波停止作用后仍能继续变 形,直到成型过程结束。
1.药形
• 药包主要形状:球形、柱形、锥形及环形等。
几种胀形零件药包形状
a)零件短而直径大,用一个短柱形药包就能使载荷 均匀地作用在毛坯上;b)零件下部变形量小,只 在上部加一个药包,下部所用一刚性反射板足以成 形。此时,上部所用药包其长度与直径比一般为 1.5~4;c)零件较长,毛坯变形量比较均匀,采用细 长药包为宜,其细长比根据具体零件确定;d)双 鼓形零件,故采用药包与导爆索串联的形式;e) 零件上部变形量大,下部变形量小,且零件比较长, 故采用药包与导爆索串联的形式;f)为整形工序, 使第一次成形毛坯的上口部分贴膜,故采用环形药 包(可用导爆索)。

爆炸成型弹丸的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

爆炸成型弹丸的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

爆炸成型弹丸的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利用爆炸力量进行研究和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爆炸成型弹丸技术则是一项利用爆炸能量和超高压力进行金属材料加工的新兴技术。

在军事、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爆炸成型弹丸过程的复杂性和难以观测,对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得到弹丸成型过程中的内部应力、变形和损伤等参数,为实际应用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持。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爆炸成型弹丸过程中的物理现象,探讨材料变形、应力传递和损伤扩展特性,以期为爆炸成型弹丸技术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爆炸成型弹丸数值模型,包括弹丸、度规等物理参数的设定;2)对爆炸成型弹丸过程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包括变形、应力传递和损伤扩展等方面,分析其规律性和内在机理;3)通过仿真结果,探究爆炸成型弹丸工艺的优化方向。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爆炸成型弹丸的数值模型。

主要包含以下步骤:1)建立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利用CAD软件对弹丸的几何形状进行建模,再利用网格生成软件进行网格剖分和转换,得到有限元分析所需的有限元网格;2)设定物理参数:包括弹丸材料参数、弹丸初速度、爆炸能量等;3)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爆炸成型弹丸过程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数值仿真,得到相应结果;4)分析研究结果:对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爆炸成型弹丸过程中的变形、应力传递和损伤扩展规律,并探讨工艺优化方向。

4. 研究意义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爆炸成型弹丸过程,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内在机理和物理现象。

同时,通过对工艺过程的优化,可以提升弹丸加工的效率和精度,为其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本研究可为爆炸成型弹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爆炸成型弹丸(EFP)研制及其工程破坏效应研究

爆炸成型弹丸(EFP)研制及其工程破坏效应研究

爆炸成型弹丸(EFP)研制及其工程破坏效应研究EFP在未敏弹、二级串联弹、工程破障和武器销毁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是武器设计和爆炸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针对远距离工程破障和打击坚固目标的需要,以研制方便携带和使用、质量小、成本低的单兵高效聚能战斗部为研究目标,在考虑提高EFP侵彻破坏能力的同时,着重考虑了其外弹道性能和成本。

研究过程中,采用理论和经验分析初步设计、数值模拟反馈设计和试验研究优化设计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EFP战斗部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开展了EFP侵彻破坏效能的研究,提出了EFP侵彻的工程计算方法和工程防护措施。

首先,本文对国内外聚能装药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研究。

有关资料包括:聚能装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分类、聚能射流形成的流动准则和理论、聚能装药技术研究方法、EFP技术的优点和当前应用情况、EFP成型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等等。

确定以能有效打击复合装甲、侵彻后效大、对炸高不敏感的EFP战斗部作为本文的研究目标。

其次,深入研究了EFP战斗部设计计算方法,分析了EFP成型过程中药型罩的变形特征,提出决定EFP成型的首要条件是药型罩在爆轰驱动中获得的初始速度分布,并利用爆轰驱动飞片模型,给出了药型罩变形和EFP速度的估算公式,进行了战斗部初步设计。

采用LS-DYNA软件模拟了EFP成型和侵彻过程,计算中通过人工粘性力控制沙漏模态,采用罚函数方法处理接触滑移面,采用自适应手段控制网格畸变,通过将计算过程分为EFP 成型计算和侵彻计算两个阶段、删除无效单元、进行重启动等方法保证了计算顺利完成,研究解决了药型罩剧烈变形和接触碰撞计算中的关键技术。

开展了多轮研究性试验,进行了EFP成型和飞行姿态X光照相和速度测试,得出变壁厚球缺与大锥角相结合的复合药型罩所形成的EFP,其形状和气动性能都较好的结论。

通过对数值计算和实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完成了战斗部的反馈设计和优化设计。

大炸高下爆炸成型弹丸的试验研究

大炸高下爆炸成型弹丸的试验研究

大炸高下爆炸成型弹丸的试验研究陈奎;夏平;李伟兵【摘要】Aiming at flight characteristics and penetration property of EFPs at large stand-off distance,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different liner thickness of EFP warhead. A serial of grid targets are used in the flight trajectory to investigate the fligh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FPs, and a suitable thickness armor steel target at the end of the trajectory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enetration property of the EFPs.Meanwhile,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test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thickness of liner is 0.046 times of charge diameter , both the flight characteristics and penetration property of the EFP is best, and the test result is accordan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 well.%为进一步优化设计EFP战斗部,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药型罩壁厚的EFP战斗部在大炸高下的飞行稳定性能和侵彻威力情况,对比分析穿过纱网靶后留下的孔形及对装甲钢靶板的侵彻效果,并通过仿真计算进行验证。

爆炸成形弹丸

爆炸成形弹丸

爆炸成形弹丸
Ulrich Hornemann;Gustav Adolf Schr der;Klaus Weimann;宁俊生;严日旺
【期刊名称】《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1989()12
【摘要】爆炸成形弹可以归类于破甲弹,但又与普通形成高速射流的破甲弹不同。

普通破甲弹射流具有分解成微小颗粒的趋势。

这两类破甲弹已成为研究侵彻装甲弹药的基本内容。

爆炸成形弹(EFP)[也称为自锻破片(SFF)]与破甲射流相比,具有远距离保持效能的优点。

【总页数】10页(P60-68)
【关键词】爆炸成形;自锻破片;破甲弹;药形罩;高速射流;装药;侵彻;起爆方式;弹道性能;微小颗粒
【作者】Ulrich Hornemann;Gustav Adolf Schr der;Klaus Weimann;宁俊生;严日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04
【相关文献】
1.切割式多爆炸成形弹丸成形及对钢靶的作用分析 [J], 王海艳;
2.切割式多爆炸成形弹丸成形及对钢靶的作用分析 [J], 王海艳
3.起爆方式对切割式多爆炸成形弹丸成形的影响 [J], 乔彦才;
4.起爆方式对切割式多爆炸成形弹丸成形的影响 [J], 乔彦才
5.起爆环半径对双层药型罩爆炸成形弹丸成形和侵彻特性的影响 [J], 刘健峰;龙源;纪冲;许道峰;钟明寿;赵华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炸成型弹丸简介及其成型性能研究一. 引言聚能装药战斗部主要用来贯穿和破坏某些特殊的目标,如车辆、指挥所等典型结构。

对目标的破坏是借助于高速弹丸贯穿体在目标相当小的面积上沉积大量动能来实现的。

战斗部主要由金属药型罩、壳体、炸药装药和起爆序列组成.装药爆炸后,爆炸产物产生足够的压力加速大锥角药型罩,从顶部发生翻转,形成高速弹丸,简称EFP。

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简称EFP,又称自锻破片,是通过金属药型罩的塑性变形而形成的依靠炸药化学能转变而得来的动能侵彻目标的类似弹丸的高速侵彻体。

与普通破甲弹相比,爆炸成型弹丸有以下优点:(1)对炸高不敏感。

普通破甲弹对炸高敏感,炸高在2~5倍弹径时破甲效果较好,而炸高10倍弹径以上时破甲效果明显降低。

由于爆炸成型弹丸爆炸形成的是弹丸,不像射流容易拉长或断裂,所以对炸高不敏感,在几十倍弹径的炸高下仍能有效作用。

(2)反应装甲对它的干扰小。

反应装甲对射流破甲弹有致命威胁,其爆炸后形成的破片切割了射流,从而使破甲效果大幅度下降。

爆炸成型弹丸爆炸后形成的弹丸长度较短,反应装甲被其撞击有可能不被引爆,即使引爆,形成的破片也作用不到弹丸上,因而对其侵彻效果的干扰小。

(3)侵彻后效大。

破甲射流在侵彻装甲后只剩少量射流进入坦克内部,破坏作用有限。

爆炸成型弹丸不仅大部分进入坦克内部,同时坦克装甲在受到弹丸撞击时大量崩落,也形成有破坏作用的破片。

影响EFP成型性能的因素很多,如:炸药的爆压、爆速,药型罩材料的密度,药形罩几何形状、厚度,隔板的形状等都对EFP成形性能以及侵彻性能有着很大影响.因而研究这些参数对EFP 成型性能的影响对于EFP战斗部的设计而言是很重要的。

二. 爆炸成型弹丸成型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聚能装药结构设计影响因素很多,如起爆系统及其起爆位置;高能炸药的质量、安全可靠性及其爆轰性能;壳体的材料与制造工艺;药型罩密度、对称性、强度及延展性等.根据聚能装药的使用目的,经数次试验及对穿孔效果的分析,总结出如下的聚能装药结构。

它是由起爆雷管、传爆孔、壳体、炸药、大锥角紫铜罩、钢板叠靶或混凝土和支架等组成。

1—8﹟雷管2—传爆孔3—壳体4—装药5—紫铜罩6—靶图1聚能装药结构实验装置示意图1. EFP运动规律及钢板和混凝土贯穿试验1.1试验方法采用电测和光测两种方法,电测利用铜丝缠成的靶网测出导通电信号,从JS-4记时器上得到弹飞时间间隔,从而可算出相邻靶网之间的平均速度,其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其中靶标的布置如下:第一个铜丝靶距离弹出口处1.38m,1、2靶距1.3m,2、3靶距7.28m,3、4靶距13.22m,4、5靶距10m.光测利用拍摄频率为40500fps的ultima40K高速录像系统对紫铜罩爆炸形成EFP 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录像,该系统是实时记录处理,可回放的数字图像系统,测试系统如图3所示。

图2弹速测定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3高速录像系统示意图1.2EFP速度测定EFP命中目标时动能的大小是衡量杀伤威力的重要尺度之一,三发弹的电测速度平均值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弹的出口初速接近1900m/s,图中·为试验数据,曲线为多项式拟合曲线,拟合多项式为:V=1902.75-20.3R-0.08R2式中V为弹丸速度,R为距离聚能装药中心的距离,V的单位为m/s, R的单位为m, R的范围为1.38~19m。

爆炸初期EFP有一个形成过程,各部分速度不均匀,约在0.1ms后形成稳定的EFP,由拟合曲线可知,受空气阻力影响,当弹丸运动到19m时,速度约为1486m/s,相对于初速下降了约22%。

图4EFP速度~距离曲线1.3EFP的运动规律因为在炸药爆炸驱动下形成的弹丸温度很高,且在运动过程中与空气磨擦发光,所以可利用这种本身的高温高速的发光进行现场拍摄。

起始时间为0ms,引爆雷管为工业8#。

爆炸成型弹丸过程中,在近距离区,炸药爆炸后,在爆轰波及爆轰产物的作用下,弹壳破碎并向四周飞散,同时大锥角罩通过加速、变形、逐步形成自锻弹丸,并逐渐与爆轰产物脱离。

试验中观察防护钢板,介质碎片基本以弹的位置为圆心,在钢板上均匀分散。

由于开始阶段爆炸气体产物速度较高,弹丸淹没在产物中。

1.4 钢板和混凝土贯穿试验1.4.1钢板叠靶贯穿试验结果EFP 炸高取320mm,靶标为七层钢板叠靶,每层钢板厚度10mm 。

试验结果为EFP 穿透五块钢板,入口平均孔径17~18mm,且孔径均匀,弹丸嵌在第五层钢板后表面上,第六、第七层钢板均有大鼓包,见图5。

试验多发,结果稳定,其中能量利用率算法见表1注。

.图5 EFP 穿钢靶实验图片1.4.2 混凝土靶贯穿试验结果混凝土配方(重量比)为:水泥/沙/石子/水=1/1/1.86/0.37,硅酸盐水泥标号为520,养护期为2年;砂为河砂,过筛清洗,筛网直径3mm;石子为硬质石灰岩,过筛清洗,筛网直径5~10mm 。

混凝土靶重2980kg,其尺寸和EFP 的贯穿数据见表1,贯穿方向为厚度方向。

注:破碎比功=EFP 能量/漏斗体积(22011//23p Q V mv R h π==),其中p 为破碎比功(J/cm 3) 能量利用率=EFP 能量/炸药总能量(20001//2v Q Q mv m Q η==),其中Q 为EFP 能量(J); V 为贯穿漏斗体积(cm 3); Q 0,Q V 为炸药总能量、炸药的爆热; m,m 0为EFP 质量、炸药的质量(kg);V 0为EFP 与混凝土接触时的速度(m/s); R 为漏斗半径(mm); h 为漏斗深度(mm)。

从表1可以看出,当炸高在320~1280mm 范围变化时, EFP 沉积在混凝土靶标的动能变化范围为9.32×104~9.52×104J,贯穿漏斗半径约120~130mm, 漏斗深度为90~100mm,破碎比功约在50~70MJ/m 3范围内,贯穿试验结果相对稳定。

从表1中的EFP 装药当量及能量利用率可以看出,本试验的聚能装药结构能量利用率在26%左右,其余约74%的炸药爆炸的能量 用于壳体的破碎及碎片与爆轰产物的飞散。

2爆炸成型弹丸药型罩研究2.1爆炸成型弹丸三种材料药型罩破甲试验2.1.1 试验条件采用密度为1.80g/cm3的8718炸药,带 壳装药条件,装药量为47g,试验装置如图6。

在相同装药条件下,对钨铜粉末冶金药型罩、紫铜药型罩和铜铝复合药型罩分别进行了静破甲试验。

药型罩采用变壁厚 图6 静破甲试验装置 ,内锥角2α=137°,封顶。

2.1.2 破甲对比试验2.1.2.1 钨铜粉末冶金药型罩试验采用钨粉与铜粉混合,搅拌均匀。

热挤压成内锥角为2α=1370的变壁药型罩,再经过900℃无氧烧结,装药成型,静破甲结果如表2所示。

2.1.2.2紫铜药型罩试验将紫铜板热挤压成内锥角为2α=137°的变壁药型罩,装药成型,静破甲结果如表2所示。

2.1.2.3铜铝复合药型罩试验将爆炸焊接成的铜铝复合双金属板热挤压成同样的药型罩,装药成型,静破甲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三种材料药型罩静破甲结果2.1.3 试验结果分析比较三种材料药型罩的破甲试验结果,钨铜粉末冶金罩未形成破片,钨和铜还处于粉末状态,无氧烧结没有改变材料的金相结构,原因是由于烧结温度低。

紫铜是传统的药型罩材料,它具有较好的塑性,它最大的破甲威力能够达到28mm。

铜铝复合药型罩形成破片的破甲效果较好,比紫铜罩威力高。

由复合罩的密度计算公式()11u C Al n n ρρρ=++ 可以看出,不论铝铜厚度比n为多少,铜铝复合药型罩的密度远小于铜的密度。

根据弹丸爆炸中药型罩压垮速度计算公式,压垮速度与药型罩的密度在爆速和爆压一定的情况下成反比。

因此,铜铝复合药型罩的压垮速度将提高,那么形成的破片径向收缩较好,破甲能力也将提高。

经计算,形成的破片速度为5744m/s。

2.1.4 铜铝复合药型罩的补充试验在设计爆炸成型弹丸时,考虑到爆炸后药型罩形成弹丸的形状将影响到破甲效果,形状均匀,长径比大,飞行稳定,破甲能力强。

因此在药型罩的罩顶中心开一通孔,以利于药型罩的翻转和径向收缩,减小成型弹丸飞行时的空气阻力,提高破甲能力。

破甲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铜铝复合药型罩罩顶开孔破甲结果2.2药型罩曲率半径的影响2.2.1 数值模拟及分析2.2.1.1 模型的基本参数采用如图7 的计算模型,它由炸药、壳体和药型罩组成。

药型罩为等壁厚紫铜罩,其厚度为2mm,曲率半径为60mm,装药为RDX/TNT(60/40)炸药,主装药高度为30mm(即球缺顶部到起爆中心点的距离),装药直径为60mm,侧向外壳厚度为3mm的钢材料,顶外壳厚度为6mm,材料为金属铝。

计算模拟过程只改变药型罩的曲率半径,其它参数不变。

2.2.1.2 EFP形成过程的模拟结果EFP 在形成过程中,不同的药型罩外形和壁厚,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EFP 形状。

仅讨论等壁厚率半径对EFP 参数的影响。

图7 计算模型图8是炸药起爆后,药型罩变形过程中的几个瞬态图。

其中上面的网格图表示数值模拟的结果,它们分别是0,20,30,50,70,100μs 药型罩网格变形图。

下面的轮廓线图为50,70,100μs高速摄影所记录的药型罩外形图。

由于闪光照片上不能清晰地反映出EFP 的内部形状,这一点较难与数值模拟所得出的EFP 形状进行比较。

但是,模拟结果的总体外形和尺寸与闪光照片的轮廓和尺寸在相对应的时刻点处吻合较好。

另外,数值模拟所得的EFP 速度为 1.95km/s,试验测得的弹丸平均速度为2.0km/s,这两个速度值非常接近。

图8 不同时刻的EFP 数值模拟结果与X 光照对比2.2.1.3 EFP曲率半径对其参数和形状的影响分析药型罩曲率半径的变化,对EFP 的成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因为药型罩曲率半径的变化将引起爆轰波阵面作用于药型罩位置的改变,从而导致药型罩材料流动方向的变化。

采用上述的计算模型,讨论药型罩曲率半径发生变化时,EFP 参数和形状的改变。

在装药结构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选取SR=50、55、60、65、70和75mm 等几种药型罩曲率半径进行讨论,模拟的结果在表4中列出。

表4 药型罩曲率半径影响EFP成形的数值计算结果从表4中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药型罩曲率半径的增大,EFP 的速度值也随之增大,但速度增长的幅度不是太大。

相反,EFP 的长度则随药型罩曲率半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EFP 长度的减小将降低其侵彻能力。

图9为EFP 速度随药型罩曲率半径的变化曲线,药型罩曲率半径的初始变化所引起的速度斜率变化较大,而后随曲率半径的增加则逐渐减缓。

当药型罩的曲率半径增大到极大值,即药型罩为平板时,炸药推动药型罩运动所能达到的速度值可由格尼公式确定,此为药型罩被加速的极大速度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