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扼要地总结中国区域大地构造时空演化规律
浅谈我国疆域历史变迁的规律
浅谈我国疆域历史变迁的规律中国疆域一经形成,便以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稳定性屹立于世。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战胜了无数次惊涛骇浪,跨越了几次大的分裂,经历了国内阶级斗争和外族入侵的千锤百炼,始终保持高度的统一,显示了我国疆域的不可动摇性。
不仅如此,我国疆域变迁史还有着一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历史现象,即每经历一次大的分裂,我国疆域必将在更大范围内获得巩固程度更高的统一。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疆界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一系列独特的、民族的与社会的、经济的与文化的、历史的与地理的规律。
第一个是我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从来都以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为根本前期与世界上某些以军事征服为主要手段形成的国家疆界根本不同,我国疆界是我国各民族在共同的劳动、共同的创造、共同的斗争中共同缔造的。
没有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没有全中国人民灵与肉的紧密联系,就没有中国疆界的形成和稳固。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融合过程的第一个高潮。
500多年兼并战争之频繁、民众迁徙规模之浩大、民族融合之迅速,空前未有。
到战国末期,虽有华夏各诸侯仍在逐鹿中原,但荆楚在长江流域、匈奴在北方、藏族先民在青藏高原……已各自通过广泛深刻的民族融合在辽阔的地区实现了统一。
尤其是楚统一了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田农业民族,并与位于黄河流域的旱田农业民族搏击中原,为秦汉统一整个农业区域并能够向周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说,是500多年的民族大融合创造了秦汉疆界统一的历史前提。
而秦汉的疆界统一又大大深化了这一疆界范围内的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在我国疆界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融合过程的第二个高潮。
300多年的大分裂对古代中国人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灾难,但历史又造福于中华民族,这就是边疆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民族涌入汉族聚居区,汉族也被迫向西南、西北等地区迁徙,中国农业区域民族语游牧地区民族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斗争。
原来秦汉用于抵御游牧民族侵袭的长城失去了风采,原来的华夷观念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
中国地壳构造的发展阶段
中国地壳构造的发展阶段构造阶段的概念源于人们对地质历史上造山运动和造山期的认识。
造山期代表地壳运动的强化期,具有突发性质,因而可用以划分构造阶段。
一般说来,构造大阶段和构造阶段基本上是全球性的。
但造山期和构造期则可因大区而有不同。
中国和亚洲东部构造阶段的特点是:①震旦纪前的晋宁运动影响普遍,地台形成及其盖层开始的时期明确;②海西运动和印支运动在很多地区不易区分。
按构造阶段的发展可作出构造区划。
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大阶段包括陆核形成大阶段、地台形成大阶段、联合古陆形成大阶段、联合古陆解体大阶段。
①陆核形成于28亿年前的古陆核见于华北地区。
西部的鄂尔多斯陆核大部为中生界盖覆,由以麻粒岩变质相为主的岩系构成,与阜宁群相当。
华北东北部有蓟辽陆核,组成岩系以迁西群、阜平群为代表。
东南部有河淮陆核,主要构成岩系是麻粒岩和片麻岩,有时也有镁质大理岩和石墨片岩等。
②分原地台(18亿年前)和地台(8亿年前)两个阶段。
从太古宙晚期到古元古代末,地壳的几个圈层都经历了重要的变化。
在华北区,太古宙末期的五台群及同期的绿岩带的发育及其后的五台期造山活动使各陆核之间初步连接。
在这个尚未稳定的基础上发育了以古元古界滹沱群为代表的原裂陷槽。
滹沱群及同期地层的褶皱变质形成条带状的磨拉石造山沉积,并使整个华北区固结成一相对稳定的整体。
这就是吕梁运动和华北原地台的形成。
类似的过程见于塔里木的北缘,形成包括古元古界在内的稳定基底。
扬子地台西南部在古元古代主要是岛弧向西扩展使地块增生的过程,但也有原裂陷槽的发育。
③联合古陆形成于震旦纪至三叠纪,由加里东、海西和印支3个阶段组成,但实际上海西阶段与印支阶段在中国、在亚洲不易区分。
陆核形成、地台形成两大阶段是地表大陆地壳不断增长的过程,但从稳定地台形成之后,各大陆块各自作为一个整体在地表上发生相对位移和相互分合,而大陆地壳的总量可能并无大的变化。
演变发展的主要过程包括了大陆边缘的破碎、移离,边缘海和岛弧的出现,岛弧外侧的洋壳俯冲和边缘海的封闭等,可称为大陆边缘的复杂化过程。
I第六章大地构造演化
中朝—塔里木陆块 之南的洋壳向北俯冲, 使昆仑地槽和秦岭地槽 的大部分褶皱隆起,进 一步扩大了中朝—塔里 木陆块的范围。
古 生 代 阶 段 海 西 旋 回 ( )
6.3.2
东南沿海地槽和延边地槽也在海西旋回褶皱封闭,这是由于 太平洋洋壳板块向西俯冲挤压而致。
古 生 代 阶 段 海 西 旋 回 ( )
一、扬子旋回
中 晚 元 古 代 扬 子 旋 回 ( )
6.2.1
指元古代中、晚期 (不含震旦纪)的一个 构造旋回。川中、江汉 以及南黄海地块,通过 晋宁运动联结起来,构 成扬子准地台的基底, 同时形成塔里木地台的 基底,震旦系是这两地 台最老的盖层沉积。
我国天山、祁连、昆仑、秦岭等褶皱系中的古老变质岩多为 Pt2+3界,沉积类型属扬子型,在这些褶皱系内的中间隆起带上, Pt2+3直接出露地表。Z系与扬子准地台、塔里木地台一样属地台 型沉积。这说明晋宁运动之后,天山、柴达木、昆仑、祁连、秦 岭与扬子准地台塔里木地台一起,曾经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地台区, 并与中朝准地台相连为一体,构成一个巨大的古中国地台。
6.2.2
3.扬子旋回形成的古中国地台在兴凯旋回开始解体。证据有:
中 晚 元 古 代 兴 凯 旋 回 ( )
中国地理演变
中国地理演变中国地理演变是指中国国土的地理形态和地理状况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其地理演变不仅与自然环境、地貌地势有关,还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地理演变的历史背景、主要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国土的演变历程。
中国地理演变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时期,当时的中国大陆地形较为平坦,河流众多,土地肥沃,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
然而,随着冰川的融化以及地壳运动的影响,中国大陆的地势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东部地区逐渐形成了大规模的农业聚落,而西部则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地区和山地景观。
这些地势的变化对后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地理演变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国地形东高西低,呈现出东部平原、西部高原和山地、南部丘陵和盆地等多样的地貌类型。
这种多样性不仅影响了中国各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还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广阔的耕地、丰富的水资源、多样的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
这些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不仅决定了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迁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地理演变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不同地区不断变化。
例如,在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曾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而长江流域也成为了另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政治中心由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如南京和南京等地相继成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这种不断变化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影响了中国各地的发展和地理状况。
另外,中国地理演变还受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水污染、土地退化、空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各地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演变和文化流变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演变和文化流变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地理和文化都发生过巨大的演变与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历史上的地理演变和文化流变是什么。
1. 古代地理演变在中国古代时期,地理演变是十分显著的。
早时的中国可归为“中原文明”,以黄河为中心,向东南延伸。
由于黄河的泥沙淤积,使得其逐渐改变了水流方向,向北运河。
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中心由黄河流域转向了长江流域。
这也意味着文化和政治的中心由中原地区逐渐转移到了江南地区。
2. 文化流变中国的文化流变十分丰富多彩。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数百个民族和国家相继兴起并消亡,形成了辉煌的历史文化。
历史上古代上古时期随着气候变化和文化交流,中国出现了神话时代和禅道教的雏形;封建时期的诸侯争霸、昭明太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渐渐成熟,丰富了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中世纪的黄山、九寨沟等名胜,为中国文化增色不少。
此外,由于对朝鲜、日本、越南、波斯等国家的接触,中国也吸收了不少外来文化,如佛教、伊斯兰教等。
3. 文化传承中国的文化传承可以说是始终延续不断,且不乏变化。
早在封建时期,封建王朝制度的建立就为中国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文化传承中,以明清时期为最为重要的时期,尤其是明初的文化成就,为后人所传承,影响至今。
同时,中华文化对于周边国家的文化也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力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就已经传至韩、日等国。
4. 地理变化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地理变化对其文化变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古代,黄河的改道、长江的流经,不但改变了中国的地理形态,也影响了文化和政治中心的转移。
中国各地之间的地理环境也会影响其文化,如气候、自然环境和地形等。
以西藏为例,其高海拔的自然环境,对于其宗教和文化传统影响甚大,使得西藏文化成为了独特的一种文化载体。
总结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地理演变还是文化流变,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不可否认的是,地理环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形态变化产生影响,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五千年进程贡献了无穷无尽的资源,为后代人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文化流变则为中国的各个阶段增添了独特的文化符号。
中国的地貌演化和地质构造
地貌演化的地质背景分析
中国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受到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共同影响,地质构造复杂多 样。
中国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受到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河流侵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样化的 地貌类型。
中国地质构造的演化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这些地质作用对 地貌的形成和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了解地球科学知识:通过研究中国地貌与地质构造,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和地质作用, 从而更好地认识地球科学知识。
预测地质灾害:通过对中国地貌与地质构造的综合研究,可以预测地震、火山、滑坡等地质灾害 的发生,为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指导资源开发:中国地貌与地质构造的综合研究可以为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 依据,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中国地质构造特点
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的成因和机 制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04
中国地貌与地质构 造的综合研究
THEME TEMPLATE
地貌与地质构造的相互关系
地貌演化是地质 构造运动的直接 结果
地貌特征反映了 区域地质构造的 特点
地质构造活动导 致地貌形态的变 化
地貌与地质构造 的综合研究有助 于深入了解地球 演化历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影响因素:气候变化、板块运动、 地质构造、河流侵蚀和沉积等对 地貌演化的影响。
地貌演化的意义:地貌演化对地 球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 方面的影响。
地貌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地貌演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地貌演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地貌演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促进旅游发展:中国地貌与地质构造的综合研究可以深入挖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内涵,为旅 游业的开发提供科学指导和支持,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地理历史 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地理的基本特征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的国家,地理位置处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南濒南中国海,北接蒙古、俄罗斯等国家。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自然地貌。
中国的气候类型也较为复杂,主要有寒温带、暖温带、季风气候等。
二、中国地理环境的演变中国的地球演变历程漫长,从远古时期的海陆分布,至今日的地貌构造,都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化。
地质构造是中国地理演变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地质构造复杂多样,主要有华北平原、华南丘陵、西南高原等。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是世界上资源储备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中国的煤炭、石油、铁、铜等矿产资源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水资源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资源。
土地资源方面,中国也有广阔的肥沃土地,适宜发展农业。
四、中国的交通运输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因此交通运输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中国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发达,可以有效地满足国内外的交通需求。
五、中国的自然灾害中国的地理环境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等。
这些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对中国的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六、中国的历史遗产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历史遗产主要包括长城、故宫、兵马俑等古代建筑与文物。
这些历史遗产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七、中国的区域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造就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
中国的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具有比较优势;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
为了促进各地区的均衡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八、中国的外交地理中国是世界上大国之一,具有较强的外交实力。
中国的外交地理主要包括与周边国家的地缘关系、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等地区的关系。
中国区域地质发展历史
地质构造的发展演化中国自始太古代开始孕育陆核以来,大致可划分为古陆壳生长发展时期、古板块早期活动与中国古陆块形成时期、古板块主要活动与中国古大陆镶合时期、中生代板块活动与陆内构造时期等4个大地构造发展演化时期,特别是随着陆块的形成,于中晚元古代开始板块活动以来,出现一系列重大的地质构造事件。
太古代—早元古代古陆壳生长时期始太古代鞍山白家坟深成侵入岩的形成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构造热事件,说明华北原始陆核已开始生长,塔里木陆核也在稍晚进入孕育时期。
陈台沟运动(任纪舜,1997)和迁西运动至中太古代末阜平运动,华北、塔里木也可能包括上扬子有陆核形成。
这时陆壳已有一定刚度,于晚太古代五台期和早古元古代滹沱纪时已开始有大规模裂陷作用发生。
此后陆壳继续生长,至早元古代末经吕梁运动中国早前寒武纪克拉通基本形成。
其中华北陆块已基本固结,塔里木陆块也已初步成型。
中晚元古代古板块早期活动与中国古陆块形成时期中晚元古代时期开始了古板块活动,经裂解-汇聚,中国古陆块基本形成,也是罗迪亚超大陆的形成时期。
四堡—晋宁期1 中元古代早期裂谷期华北、塔里木、扬子等早前寒武纪古克拉通离散,华北与扬子间有中元古代松树沟等蛇绿岩带发现,其间当有洋盆相隔。
华夏早前寒武纪克拉通这时从扬子克拉通分离出来,出现了华南小洋盆。
各克拉通内部或边缘广泛发生裂陷,华北陆块北部形成了渣尔泰-白云鄂博裂谷带,中部有太行-燕山裂谷带,南缘有汉高-熊耳裂谷带。
晋冀鲁三省发育的岩墙群主要岩脉K-Ar年龄值1 680 Ma~1 775 Ma。
在塔里木板块周缘如阿尔金北侧和中天山地区的中元古界为含火山岩的砂泥质复理石,均属不稳定型沉积,扬子地区在早前寒武纪古克拉通的基础上,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巨厚的浊流沉积,在江南陆缘桂北、湘北有科马提岩分布。
华夏克拉通北缘及闽中的陈蔡岩群,马面山岩群发育双峰式火山岩,也形成于被动陆缘或裂谷环境。
2 青白口纪晚期中国古陆块的聚合与裂解这一时期发生的四堡(晋宁Ⅰ)运动使扬子陆块固结并与塔里木、华北陆块相联,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夏陆块碰撞,从而拼为一体的中国古大陆基本形成,并很可能成为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成员(陆松年,2001)。
中国的历史地理与地貌演变
中国的历史地理与地貌演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地理和地貌的演变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
本文将从时间长河中回顾中国的历史地理发展,并探讨其地貌演变过程。
一、原始时期的地理与地貌特征在远古时代,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原始状态,地理和地貌特征相对简单。
东部沿海地区为扇贝形地带,同时伴随着江河和湖泊的形成。
西部地区则以高山、河谷和盆地为主,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二、古代帝国时期的地理与地貌演变随着古代帝国的兴起,中国的地理和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万里长城作为防线,加固了中国北方边界的防御能力。
同时,修筑的运河系统也改善了交通和贸易状况。
汉朝时期,中国的地理版图进一步扩展,西部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国与中亚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
此外,南方地区的农田开垦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改变了地貌和人类活动的模式。
三、中世纪时期的地理变化与地貌演变唐宋时期,中国继续经历地理和地貌的演变。
大运河的开凿对于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交通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地理学家郭守敬的工作为日后测绘地图和导航提供了基础。
元朝时期,蒙古帝国的统治导致了中国地理和地貌的变化。
蒙古人的骑马文化以及战争的频繁发生,对北方草原地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元朝灭亡后,中国重新回归中央集权的政权体制。
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进行了七次北伐,从而将中国的疆域扩展到今天的边界。
这一时期还见证了颁布《海禁令》以保护国土安全和促进国际贸易。
四、近现代时期的地理变迁与地貌演变近现代时期中国的地理和地貌变化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更大。
清朝时期,中国在与殖民主义国家的战争中失去了一部分领土,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地理影响深远。
中华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边界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争议焦点。
中国政府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了西藏和新疆等地区的争端,确保了领土的完整性。
建国后的中国,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和水利建设。
对黄河流域的治理和改造使得中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中国的历史地理与历史演变
中国的历史地理与历史演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历史地理与历史演变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古代的地理环境、政治格局、经济重心演变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的历史地理与历史演变。
一、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以大陆为主,其辽阔的地势形成了多样的地貌,如高山、河流、平原、盆地等。
中国地处东亚大陆东部,南北横跨亚洲大陆,地形高低起伏,有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穿越其中。
这种地理环境导致了中国古代的交通和经济发展以河流为主导。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主要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与统一。
早期的朝代如夏、商、周等以王国形式存在,而后的秦、汉、唐、宋等朝代则实现了更为广泛的国家统一。
这种政治格局的演变与中国地理环境形成的交通便利有密切关系,河流和运河的便捷交通为中国的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演变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演变主要体现在农业与商业的变迁上。
早期中国的经济重心集中在黄河流域,这里拥有沃土和丰富的水源,农业得到了发展。
而随着交通的改善,南方地区的经济兴起,长江流域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
这一演变也因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利于增加农产和发展商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
总结起来,中国的历史地理与历史演变密切交织在一起。
古代中国在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格局和经济模式。
通过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与历史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就和演变过程。
这也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_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
第24卷 第1期2003202/122 地 球 学 报ACTA GEOSCIEN TIA SIN ICAVol.24 No.1Feb.2003/122改回日期:200227230;责任编辑:宫月萱。
作者:任纪舜,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电话:68311547;E 2mail :renjishun @ 。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1∶5000000)附简要说明: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任纪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1∶5000000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图1)及简要说明———《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已于1999年由地质出版社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2002年第2次印刷。
该图是在中国区域地质填图基础上,综合研究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资料,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地构造室编制而成。
这是中国地球科学界各学科知名学者共同参与的一项集体劳作,体现了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
该图从4个方面,在时空的结合上,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和资源、环境、灾害的地质背景:(1)划分出不同时期形成和再循环的大陆壳,以主造山期(主变形时代)标出大陆壳的年代。
(2)标出主要的构造要素,如各时代的缝合带、转换断层、走滑断层、裂谷带、现代贝尼奥夫带以及蛇绿混杂岩带、高压2超高压变质带等。
(3)表示了主要的岩石类型,如花岗岩、火山岩的展布及其形成环境。
(4)标出了中国大陆及海域尚未遭受重大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改造的沉积盆地。
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北界包括西伯利亚地台南部,南界跨印度地盾,西界把大部分哈萨克斯坦包括在内,东到日本列岛,从而将中国与邻区联系起来,展现出中国大地构造与全球各主要构造带的关系:最显著的如宏伟的环西伯利亚的蒙古弧形构造,印度与欧亚板块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碰撞的构造态势,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及其与中国东部的构造关系等。
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经典转载)
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经典转载)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缘、印度板块和太平洋(菲律宾)板块交汇位置(图1),地表起伏巨大,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是地球上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区内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中珠穆朗玛峰全球海拔最高,同时全球海拔最低点也十分靠近中国大陆(陆上海拔最低贝加尔湖,海底海拔最低马里亚纳海沟)。
中国大陆同时又受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影响,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最近如2008年8.0级四川大地震和2010年7.2级玉树地震)。
中国大陆板块内部构造变形复杂,使之成为世界著名的板内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
另外,西北太平洋板块在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深俯冲作用,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沟-弧-盆(trend-arc-basin)体系,是研究火山活动、板块俯冲、中深源地震等极好的地区。
因此,了解和认识现今中国大地构造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L][/L][L]图1. 中国及临区主要的构造单元(Zhao et al.,2011). 说明:彩色指示地形的起伏变化,白线指示板块边界,灰色线指示大断裂以及区内主要的构造板块边界,黑色三角指示主要的火山。
相类似的图如下图(Huang and Zhao,2006)[/L][L][/L][L]常用术语:临区板块:Pacific Plate 太平洋板块Philippine Sea Plate 菲律宾板块Indian Plate 印度板块Kazak Shield 哈萨克地盾West Siberia Plain 西西伯利亚平原Sino-Korean Craton 中朝板块North China Craton(NCC) 华北克拉通Yangtze (para-)Platform(Block) 扬子(准)地台(板块) Cathaysia Block 华夏板块(注:对于华夏板块的认识目前比较有争议,这里暂且以“华夏板块”称呼)临区海洋: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Sea of Okhotsk 鄂霍次克海Japan Sea 日本海Bohai Bay 渤海湾Yellow Sea 黄海East China Sea 东海South China Sea 南海平原盆地:North China (rift)Basin(HBB) 华北(裂谷)盆地(平原) Sichuan Basin 四川盆地Jungger Basin 准葛尔盆地Tarim Basin 塔里木盆地Qiadam Basin柴达木盆地Ordos Basin 鄂尔多斯盆地山脉(系):Himalaya Mountains 喜马拉雅山Pamir 帕米尔Tian Shan 天山Kunlun Mountains 昆仑山Altay Mountains 阿尔泰山Qilian Mountains 祁连山Qinling-Dabie-Sulu Orogens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青藏高原:Himalaya Block 喜马拉雅地块Lhasa Block 拉萨地块Qiangtang Block 羌塘地块Songpan Ganzi Fold Belt 松潘甘孜褶皱带火山活动:Japan islands 日本诸岛Wudalianchi 五大连池Changbai Mountains 长白山Tengchong 腾冲中国大陆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克拉通(中朝、塔里木、扬子)以及三大构造域(特提斯、古亚洲、环太平洋),这是对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总体概括。
我国大地构造运动的原理
我国大地构造运动的原理
我国大地构造运动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 板块构造理论:大地构造运动是由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引起的。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上的岩石壳被分为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以不断移动、变形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运动着。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三种类型:边界型作用(如剪切、推挤、压缩和拉伸等)、板块消化型作用(如新生板块的形成、现有板块的消失等)和运动型作用(如地震、火山等)。
2. 造山作用:我国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这些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我国的造山运动。
从地质历史上看,我国至少经历了三期造山运动,分别是晚元古代的华夏运动、早古生代的太古宙和燕山运动,以及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
在这些造山运动中,岩石被挤压和抬升,形成了众多的山脉、高原和盆地。
3. 地壳微动和地震活动:我国地壳微动和地震活动广泛存在。
地壳微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微小变形,是地壳中的板块相互作用引起的。
地震活动则是地震带和断裂带上的板块运动导致的地表震动。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大陆地震带的边缘,地震比较频繁。
地震活动的产生和运动过程,不仅是大地构造运动的重要体现,也是研究地壳变形和动力学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我国大地构造运动主要受到板块构造理论、造山作用以及地壳微动和
地震活动生成的影响。
这些理论和过程的研究对于我国地质、地震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土地利用和灾害防控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浅谈中国大地构造
浅谈中国大地构造浅谈中国大地构造翻译学院10级朝鲜语班罗秋萍10324020“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一翻开小学课本,肯定会有这样一句话来描述中国。
众所周知,中国领土中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领土面积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如此巨大的领土必然带来一系列的地理问题研究,许多科学家、地理学家都对中国地质构造问题进行过许多研究。
根据大陆漂移说,中国大陆是一个拼合的大陆,主要是由亚欧大陆板块发展演变而成。
中国的海陆大地构造经历了五次的演化。
第一,前寒武纪时期,华北、华南、塔里木等陆核先后在大洋中形成,经过稳化,逐步向稳定的块体过渡;第二,古生代时期,上述块体逐渐拼合,其结合带呈横向分布,形成了中国大陆的雏形;第三,中生代开始,又有块体陆续漂移、相撞、拼合,从而出现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山等雏形,中国西部在强烈的挤压改造之中,地壳增厚,出现贺兰山界线;新生代开始,西部青藏高原隆升,东部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聚敛,使中国东部及海域出现拉张现象,使得地壳自大兴安岭向东减薄,并形成一系列盆地地形;第五,晚渐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及海域沉降,使盆地中普遍堆积起较厚的区域盖层。
从地质历史角度分析,显生宙期间,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依次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三大动力学体系控制。
在其作用和影响下,形成了以海西造山为主旋回的古亚洲构造域;以燕山造山为特征的环(滨)太平洋构造域和以喜马拉雅造山为标志的特提斯构造域,经历不同时期的构造过程,与其相应,形成中国西部以东西向构造为主,中国中东部在东西向构造基础上,叠加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构造的复杂叠置的构造格局,铸成现今的地壳结构和地表地质面貌。
在全球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显生宙构造突出显示古亚洲构造域的小陆块群的复杂聚合、增生形成统一古大陆,并在此基础上,环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叠加改造的强烈活动性。
在全球古陆块和造山带分布图上,中国大陆内的小型古陆块的发育表现得尤为显著,表明中国大陆地壳结构有别于世界其他大陆的独特性。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概要
中国⼤地构造分区概要中国⼤地构造分区概要胡经国⼀、按活动论观点划分⼤地构造单元1、⼤地构造分区主要原则由于地壳构造活动性的不均匀性,因⽽可以从空间⾓度将地壳各部分的区域性分异与构造阶段的发展演化联系起来进⾏⼤地构造单元划分或⼤地构造分区。
⼤地构造分区的主要依据是构造活动程度。
由于在地壳演化中各个地区的构造活动程度并⾮⼀成不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在进⾏⼤地构造分区的时候,必须运⽤历史分析的观点即区分不同的构造阶段来进⾏。
现代全球古⼤陆再造和板块划分,⼀般是按距今850~250Ma泛⼤陆旋回(Pangea-250,泛⼤陆-250)的构造格局来进⾏划分的。
因为,该阶段的地质记录最完全、研究程度最⾼。
⾄今,进⼊泛⼤陆裂解时期,其板块划分的代表⽅案就是LePicchon(1968)等的现代板块划分。
Pangea-850(泛⼤陆-850)以前(太古宙-元古宙)的板块划分,涉及太古宙-元古宙的造⼭带和古缝合线的识别,存在较多争议。
所以,⼀般采⽤距今850~250Ma泛⼤陆阶段的板块划分和⼤地构造分区。
2、划分⼤地构造单元的基本观点⑴、活动论和固定论所谓活动论是指地表⼤陆和海洋在地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
⼤陆和海洋在地表上的位置变化可能有两个⽅⾯:⼀是⼤陆和海洋相对于地极和⾚道的位置变化;⼀是⼤陆和海洋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
承认曾经发⽣过这两种变化,就必须承认地壳运动以⽔平位移为主导形式。
相反,不承认⼤陆和海洋曾经发⽣过位移,或承认位移⽽将位移归因于地壳⼤规模垂直运动,如别洛索夫所主张的造洋运动,就是固定论者。
⑵、槽台学说对⼤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槽台学说对⼤地构造单元的划分:⼀级单元:地槽和地台①、地槽进⼀步划分:优地槽:优地背斜、优地向斜冒地槽:冒地背斜、冒地向斜②、地台进⼀步划分:地盾、地轴台背斜(陆背斜)台向斜(陆向斜)台褶带裂陷槽⑶、板块学说对⼤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最⼤⼀级单元是岩⽯圈板块(板块)。
板块内部进⼀步分为:①、陆壳(⼤陆),包括:地盾、裂陷槽、古造⼭带②、过渡壳(活动⼤陆边缘),包括:弧前增⽣楔、弧前盆地、岛弧带、弧间盆地、弧后盆地③、洋壳(残留岩⽚),包括:洋盆、海⼭(洋岛)3、划分⼤地构造单元的⽅法据认为,中国⼤地构造分区应在板块构造-地球动⼒学理论指导下,以地层划分和对⽐、沉积建造、⽕⼭岩建造、侵⼊岩浆活动、变质变形等地质记录为基础,以成矿规律和矿产能源预测的需求为基点,以不同规模相对稳定的古⽼陆块区和不同时期的造⼭系⼤地构造特征分析为主线,以特定区域主构造事件形成的优势⼤地构造相的时空结构组成和存在状态为划分⼤地构造单元的基本⽅法。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东半球特殊经线:900E:过新疆西藏;1100E:大致分中国东西两部分;1200E过东部沿海;东经120多度很可能在东北或我国东部海岛;特殊纬线:400N:过北京和南疆(暖温带),过内蒙古河套(中温带)330—340N:淮河——秦岭300N:大致过长江流域北回归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200N:中国大陆的最南(雷州半岛/琼州海峡)四至N 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0NS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40N——位于热带和北温带E 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1350 EW 帕米尔高原(新疆) 730——从东五至东九跨五个时区时差4小时08分(2)海陆位置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隐含处世界最大大陆,最大海洋(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海上邻国6个△对中国位置的评价:纬度:跨度大气候复杂气候资源丰富可种植多种农作物海陆位置:面临世界最大海洋,位于世界最大大陆A.从而季风气候显著同纬度中国四季最分明雨热同期利于农业B.海陆兼备海洋可带来水气有利农业C.海洋利于对外交往D.西部内陆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交往(如古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位置缺点:A.热带很少(陆地上)B.季风气候不稳定,易造成水旱灾害C.海洋带来台风,有利于敌人海上入侵离海洋远干旱D.邻国众多,边界争端疆域S=960万平米千米还有海岸国土300万平方千米(1)陆界2万多KM邻国 14个(2)海疆①大陆海岸线1.8万km②6000多个岛台湾海南崇明③雷州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鹅銮鼻半岛(台)④邻海A.领海 12海里(1海里=1.852km)B.内海渤海琼州海峡C.边缘海 3个黄海东海南海 + 台湾以东的太平洋⑤海上邻国 6个行政区划省、县、乡(镇)省级:中国的地形特征1、地形各种各样优点:相应影响气候、植被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多种经营劣势:2、平原少,山区面积广大,占2/3山区——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评价优点:山区垂直带性明显,物产丰富;山区可发展林、牧、旅游、采矿等劣势: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平原仅1/10,耕地为1/10(占世界7%耕地养活占世界20%多的人口);山区生态系统脆弱;山区交通不便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优点:有利于海上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大河自西向东流,流过阶梯界,水能丰富;方便勾通东西(沿海与内陆)交通(内地沿海联系紧利于统一)(军事上利于防守自沿海的敌人)——(不利于防守自西、北边来的敌人)分布(1)时间、地质史总:板块构造,太平洋——亚欧印度洋——亚欧具体:(中国地质发展历史)太古——泰山形成;古生——陆地形成(东北、华北);三叶虫、珊瑚鱼;中生——造山(中国陆地基本形成成);新生又造山(青藏高原隆起,喜马拉雅山运动);新生代的沉积(现有沿海平原形成)(2)空间地形的骨架——山脉东西走向:天阴昆秦南东北西南走向:大太巫雪山长武台补充知识:A.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第一大山脉珠锋安第斯最长B.五岳在哪省东岳泰山(山东)南岳衡山(湖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明扼要的总结中国区域大地构造时空演化规律一、中国区域构造演化阶段太古代以来,中国大陆岩石圈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岛状古陆到大陆板块的发展过程。
根据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体制和不同时期东亚大陆岩石圈的板块构造格局,将我国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粗略地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表4.3):1. 古陆核形成演化阶段(Ar~Pt1)2. 元古大陆板块演化阶段(Pt2~Pt3)3. 古板块形成演化阶段(Z~T2)4. 活动大陆边缘与板内构造演化阶段(T3~Q)表4.3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阶段二、中国区域构造演化及其主要特点(一)区域地球动力学体制(系)的交替区域构造是在一定的地球动力学体制(系)作用下的产物。
不同的地球动力学体制(系)产生不同特征的区域构造,因而区域构造的演化反映地球动力学体制(系)的交替。
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在太古代至早元古代,地球动力学体制可能与板块构造体制有本质的区别。
但这一阶段中究竟属于一种什么样的地球动力学体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早元古代后,即距今1600Ma以来,板块构造体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种地球动力学体制中,大陆岩石圈的构造发展主要受控于与其相邻的大洋盆地的构造演化。
因此,我国大地构造学家常以在区域构造演化中起主导作用的大洋盆地来命名不同的地球动力学体系。
从我国区域构造演化来看,自中元古代至今曾出现过以下几个不同的地球动力学体系;1. 古蒙古洋地球动力学体系前中生代,我国北方大陆(即塔里木和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曾被古蒙古洋占据。
随着古蒙古洋的扩张、消减闭合,塔里木一华北板块出现裂陷、褶断,大陆地壳向北增生、扩大,并最终于古生代末与向南扩大的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对接。
因此在前中生代,我国区域构造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古蒙古洋地球动力学体系的控制。
2. 古太平洋地球动力学体系自二叠纪至早白垩世,我国东部处于古太平洋西岸,古太平洋的扩张、消减、关闭,直接控制着中国东部区域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的构造演化。
3.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球动力学体系二叠纪至新生代,我国西南部先后有古特提斯洋(二叠纪~三叠纪)、中特提斯洋(晚三叠世~侏罗纪)、新特提斯洋(侏罗纪~白垩纪)发育,始新世时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
所以我国西部二叠纪以来的构造发展,主要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球动力学体系的控制。
4. (今)太平洋地球动力学体系白垩纪中晚期以来,现在的太平洋逐渐形成,我国东部成为(今)太平洋西岸活动大陆边缘,置于(今)太平洋地球动力学体系作用之下。
由于地球动力学体系的作用过程从大洋扩张开始,一直持续到大洋闭合以后,所以每个地球动力学体系都会经历由裂陷-扩张到挤压-会聚的转变。
上述四个地球动力学体系中,前三个已经完成了从扩张到挤压的转变,特别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挤压-会聚作用正在活跃进行之中。
而(今)太平洋体系仍处于其发展早期的裂陷-扩张阶段,从日本海一南海的边缘海带及北起松辽盆地,向南经下辽河、华北、苏北-南黄海、江汉、衡阳等盆地达北部湾的我国东部陆内裂陷盆地带就是该体系中的产物。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构造演化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分属不同的地球动力学体系,即:古生代至中生代初,我国北部属古蒙古洋体系;二叠纪至白垩纪早期,我国东部属古太平洋体系;我国西部属特提斯体系;白垩纪晚期以来,我国东部属(今)太平洋体系,中国西部则主要受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会聚运动所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可认为是特提斯-喜马拉雅地球动力学体系的延续)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是东、西两种地球动力学体系同时衰减、消失的过渡地带。
(二)区域构造格局的演变大陆岩石圈古板块的划分是以古缝合线为边界的。
由于洋壳早已消减,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古地磁数据以恢复古大洋盆地,所以古板块中只有大陆板块没有大洋板块。
一般来说,大陆板块内部在构造演化过程中相对板块边缘要稳定一些,因此从古板块构造图中可以大致了解不同区域在地史时期的构造性质。
表4.5 中国各聚煤区古板块构造演化简表值得注意,一定区域的大地构造格局和性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研究和论述大陆岩石圈的区域构造及其演化时,不宜使用一个固定的名称。
例如,华北板块是寒武纪早期古中国板块裂解后出现的一个大陆古板块,当印支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焊合成为一个整体后,“华北板块”已不复存在;侏罗纪以来,原来的华北板块属于欧亚板块的一部分,其东部地区成为亚洲东部活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
又如,“扬子板块”只宜称呼前寒武纪大体沿现在长江流域展布的古陆壳区,晋宁运动后其陆壳已扩大到整个华南地区,故应称为华南板块。
同样,“华南板块”也只能是对古中国板块解体后到华南、华北大陆焊合以前,也即古生代至中生代初,华南陆壳区的一种称谓,侏罗纪以后“华南板块”也不再存在。
本书对我国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存在的大陆地壳块体的命名见表4.5。
(三)中国区域构造的主要特点1. 中国陆壳的开、合交替及螺旋式发展目前我国区域构造绝大多数虽是板块聚合、挤压构造机制的产物,但在大陆地壳演化史上,陆壳的开裂作用也是广泛的存在。
开与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替发展,是我国大地构造演化的基本特点。
1) 开、合作用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开(伸展、裂陷、陆壳开裂)是同一板块不同部分之间或相邻板块之间背离运动的表现,一般发生在板块的离散型边界、被动大陆边缘及日本海型大陆边缘的弧后扩张地带;合(俯冲、碰撞、褶皱、推覆)是同一板块不同区域或相邻板块相向会聚、压缩的表现,多出现在板块的汇聚型边界附近。
2) 开、合运动的构造特点陆壳的伸展、开裂是长期的渐变过程,在陆壳裂陷、接受沉积的过程中,有时伴随有基性火山岩喷发;陆壳的聚合则表现为短促的突变形式,地层强烈褶皱、隆起、逆冲推覆或A式俯冲,并伴有中酸性火山喷发及花岗岩侵入。
3) 开、合运动在时间上的交替特点“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对我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古生代以来我国区域构造的演化同样具有这个特点。
震旦纪时,原曾分离的元古大陆板块聚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古大陆地壳区——古中国板块;寒武纪,古中国板块解体;古生代末至中生代初,各板块又重新聚合成为一个更大的统一陆壳区——欧亚板块的一部分;第三纪以来,欧亚板块东南缘又出现新的开裂作用。
4) 开、合作用在空间上的交替特点“手风琴式运动”是黄汲清对我国区域开合运动特点的形象概括。
这一特点在西北、西南两个聚煤区尤为典型。
西北聚煤区古生代板块构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此开彼合、开合交替(详见第五章)。
西南聚煤区中、新生代特提斯洋的演化也是如此: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伴随中特提斯洋的开裂,中特提斯洋的闭合又伴随着雅鲁藏布江次洋盆的形成。
此外,沿现代西太平洋Beniof带呈现明显的挤压状态,而在其西侧的边缘海带和陆缘内侧的裂陷盆地带,则以拉张—裂陷作用为主。
开与合的交替并非简单的循环往复。
每经过一次开裂运动或聚合运动,大陆地壳都会受到深刻改造,使区域构造在开合交替中呈现一种螺旋式发展的轨迹。
2. 中国大陆岩石圈构造的复杂性我国大陆岩石圈不是围绕单个古陆核增生扩大的结果,而是由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演化历史的若干个古陆核增生扩大、逐步就位、彼此拼合、镶嵌而成的一个复式大陆,因此我国大陆内部存在许多不同类型、形成于不同阶段的古大陆边缘褶皱带及古板块缝合带。
另一方面,我国大陆内部的褶皱造山带也并非完全都经历了大陆开裂一洋壳形成一被动陆缘一活动陆缘一弧—陆或陆—陆碰撞一板内变形这样一个全过程。
如龙门山、雪峰山等实际是印支期一燕山期陆内俯冲或逆冲推覆的结果,华南古板块东部湘桂褶皱带和赣粤褶皱带虽然发生过裂陷作用,但并未达到使陆壳完全破裂以至形成真正洋壳的程度,因而属于陆内裂陷槽,在其所处地球动力学体系由拉张转化为挤压后,裂陷槽闭合,形成陆内褶皱带。
此外,自显生宙以来,我国先后出现四种不同的地球动力学体系,尽管不同体系有其主要作用的区域和时代,但不问体系之间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有相互叠加或复合现象存在。
由于上述原因,我国及其邻区是全球大陆岩石圈构造最复杂的区域,非一种简单模式所能完全概括,同时还有许多重大地质问题未能最终解决,有待今后不断认识与总结。
3. 构造运动的差异性构造运动是板块运动的体现,显生宙以来的几乎每一场剧烈的褶皱或造山运动都可追溯到板块的会聚运动。
尽管在地史学中用同一个名称表述时代大体相当的构造运动,但不同区域的同时代构造运动不一定起源于同一个板块会聚边界,因而在不同区域构造运动的特点可以有相当大的差异。
例如,在我国东部的印支运动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在我国东部大陆岩石圈中产生的构造效应,构造线方向为北东至北北东向,其构造变形强度由东向西逐步减弱;在华南西部,印支运动发源于沿哀牢山带的弧—陆碰撞,构造线方向为北西至北北西向,其构造变形强度由西向东逐步减弱。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特别是在地质历史时期不同区域可能有不同的大地构造位置和边界条件,因此在分析一个具体区域的某一场构造运动特点时,一定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切不可照搬邻区的模式。
4. 区域构造的方向性古蒙古洋地球动力学体系作用阶段(前中生代),我国陆、洋配置的总格局呈近东西向,主压应力方向一般呈近南北方向,形成近东西走向的构造系统。
中、新生代,我国东部先后属于古太平洋和(今)太平洋地球动力学体系,主压应力(古太平洋体系)和主张应力(今)太平洋体系方向大体为北西一南东向,所以陆内褶皱隆起带、逆冲推覆构造带、裂陷盆地带大多呈北北东一北东向展布。
我国西部中、新生代属特提斯一喜马拉雅地球动力学体系,主压应力方向为北北东一北东,构造线方向以北西一北北西向为主。
5. 水平位移与旋转根据近10余年来我国古地磁和古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及国外的全球性古地理图,中国大陆以及构成中国复式大陆的各个陆块在地质历史时期都曾发生过长距离的水平位移和一定角度的旋转。
但截止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还比较欠缺,不够系统,有些古地磁资料与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结论还有矛盾之处。
在本书撰写之时尚难系统恢复各个区域在不同演化阶段的古地理位置。
由于上述原因,本书在论述各个地史时期的古构造演化时,关于板块运动方向和构造线方向等均以目前位置为参照,可能与地史时期,特别是中生代以前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例如,根据程国良等(1988)对华北古板块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的古地磁研究结果,在古生代末一中生代初华北古板块处于北半球低纬度区,其长轴方向为北西向,在晚二叠世以后不断向北运移的过程中,伴随逆时针方向旋转,侏罗纪以后其长轴才转为东西方向。
按现在方位,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缝合带是沿近东西向展布,但实际碰撞可能是沿北西方向发生的。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所见文献的处理方法基本与本书相同。
读者在阅读本书和其它文献时应当注意到,我国不同区域的古地理位置与目前位置是有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