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目的观察分析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

取在2016年度采用常规免疫检验方式和检验流程(对照组)与采用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组)的免疫学检验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45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45例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P<0.05)。结论采取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标签: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治疗效果

免疫学检验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1]。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室内检验结果与标准免疫检验参考数据之间的对比度[2]。为确保获得真实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采取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不断提高免疫学检验水平,消除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治疗过程中的不利影响。为比较免疫学检验标本质量控制对患者疗效结果的影响,该研究随机抽取在2016年度采用常规免疫检验方式和检验流程与采用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免疫学检验各45例患者,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2016年度采用常规免疫检验方式和检验流程与采用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免疫学检验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在25~65岁之间,中位年龄44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在26~67岁之间,中位年龄45岁。除治疗控制措施以外,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构成、中位年龄、疾病类型和症状构成比等影响治疗效果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质量控制措施

观察组采用常规免疫学检验方式和检验流程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组采用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等综合性质量控制措施。检验前质量控制,包括检验标本采集、保存及运送。定期组织培训检验及其相关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和水平,确保检验质量。采集标本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用藥情况,告知应遵守的相关注意事项和禁忌,叮嘱其在采集

前15 d内保持正常作息规律,前3 d内不能进食高脂肪食物,前1 d不能饮酒,前8 h禁食。尽量安排在清晨采集标本。选用的抗凝剂适宜,指导患者采用正确体位,注意止血带捆扎部位、时间和松紧程度。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标本采集时间和检测项目等信息资料,采集完毕后及时送检,接到标本后及时检测,如不能立即检测应按规定妥善保存。不合格标本拒绝接收,并备注拒收原因。定期保养和维护恒温箱、化学发光仪、水浴箱和温度计等免疫学检验所用检测仪器;定期检查稀释棒、移液管及微量加样器等量器具,减少检测误差;更换新厂家和/或批次试剂盒时,必须做好对比试验,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检验中质量控制。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操作按照检验试剂使用说明书要求完成;认真核对质控品标定、有效期等相关内容,确保选用样本基质与被测样本的一致性。详细记录检验项目、过程、所用器材、试剂和结果。

检验后质量控制。检验完成后,认真核对检验流程和结果。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申请检验的相关科室进行核对,找出原因后加以解决。分类整理存档检验结果。

1.3 观察指标

查阅所选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3]。疗效判定标准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①显效:指有效控制了患者的致病因素,免疫学检验指标和身体状况完全恢复正常。②有效:指免疫学检验指标和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恢复。③无效:指免疫学检验指标及身体状况仍未恢复正常,甚或出现恶化的情形。

1.4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总有效率)进行统计描述,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有效)/总例数×100%;应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45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45例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见表1。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P<0.05),说明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免疫测定技术应用在酶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放射免疫、抗原抗体反应等检验中,即免疫学检验[4]。免疫学检验是否准确可靠,与质量控制相关。检验标本从采集、运送、保存到检测要经过很多程序,易影响检验质量。

影响免疫学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基本因素是标本。标本在采集过程和收藏过程中都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在采集过程中容易受到补体、交叉反应物等的影响[5],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假阳性,影响了疫检测结果准确性。在收藏标本过程中,保存时由于温度等影响会导致标本成分发生变化,出现假阳性结果,影响了免疫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②检测仪器设备和试剂是影响免疫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在免疫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设备仪器和试剂是主要的实验组成部分,如检测设备仪器或试剂性能较差,易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带来非常不利影响。③操作人员是一个主观影响因素。每一位从事免疫检测工作的人员对每一个检测结果对能够产生影响,比如标本记号、操作不当、操作技术水平等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确保疾病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基础与关键因素。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存在于免疫学检验的整个过程,采取综合性质量控制措施,控制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避免和降低误差的产生,是確保检验质量的关键[6]。

控制免疫学检验质量,不仅能及时发现免疫学检验错误,也可及时纠正系统误差,积累免疫学检验资料,分析免疫学检验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还能保证免疫学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有效避免在免疫学检验中出现由于人员素质、实验水平和客观环境仪器因素造成的检验误差,避免影响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该研究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在检验前确保检验人员的业务技能、标本质量、检测仪器的精确;明确区分检验室内的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污染区、清洁区,对其及时进行消毒[7];送检标本应正确储存、运输,做好送检标本预处理工作;确保检验科检验仪器可正常使用,定期校正并规范使用仪器。检验中要做到:①实施无菌操作。针对样品检验使用器械进行消毒,以减少不同样品交叉污染发生率。②选择合适检测方法。为保证操作方便,减少检测样品浪费,避免检测成本过高,所选检测方法应遵循实用、可靠原则,确保多样本与单样本通用。

③确保免疫检验中应用的试剂盒的敏感性,其试剂盒敏感性不能过低,否则难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及精确性。应保证定量检测可重复性、化学性质的稳定性,确认检出下限(低)、检测范围(宽)和特异性(好)。④规范检验操作流程。不同检验人员操作水平高低不一,会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因而必须使得操作规程标准化。检验后认真核对检验流程及结果。

该研究随机抽取在2016年度采用常规免疫检验方式和检验流程(对照组)与采用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组)的免疫学检验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P<0.05),说明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杜文水[8]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采取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