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电工与电子技术之电工技术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完整)《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 )U=-RI=50V b )U=RI=—50V.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U 3=50V.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图1-37 题1-3图解:a)P=UI =-220W ,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 ,为负载;d )P=UI =—220W ,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 、B 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 、350W 、150W ,若已知电流I =20A,方向如图所示.a) b)Ia) b) c) d)(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 、U CD 、U EF 、U GH 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 =—75V,U CD =50V,U EF =17。

5V ,U GH =7.5V(3) U AB +U CD +U EF +U GH =0.1—5 有一220V 、60W 的电灯,接在220V 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答案 毕淑娥主编 徐秀平副主编

《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答案 毕淑娥主编 徐秀平副主编

U R 21 = = 63Ω 1 I 3 1 PR = U R I = 21× = 7W 3 R =
1-5 在题图 1-5 中,已知 U1 = 12V , U S 1 = 4V , U S 2 = 6V , R1 = R2 = R3 = 2Ω .试求 U 2 。
R1 + I R2 U1 US1 _ _ R3 _ + U2 US2 + _ +
A 12V
+
R1 D R2 b
12V
+ -
+
UO
B
C
解:A 点电位: U A = 12V C 点电位: U C = −12V B 点电位: U = B
24 12 0V × R2 −= R1 + R2
1-8 试求题图 1-8 电路中的 U ab 。
I
a 2Ω 18V _
解: I ( R1 + R2 ) + U S 1 = U1
= I
U1 − U S 1 12 − 4 = = 2A 4 R1 + R2
U 2 = IR2 + U S 1 − U S 2 = 2 × 2 + 4 − 6 = 2V
1-6 在题图 1-6 中,已知电位器 R= 6 K Ω 。试求:当电位器的滑动头 C 分别在 a 点、b 点和中 W 间位置时,输出电压 U o 。
= I2
I3 =
2-6 在题图 2-6 中,已知 U S = 10V , I S = 2 A , R1 = 4Ω , R2 = 2Ω , R3 = 8Ω 。用节点电 压法求 U 3 。
R2
R2
a
+
+
US
+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与答案(a)(b)图4-24 习题4、1的图解(a)(b)4、2 在图4-25所示电路中,已知I =10mA,R1 =3kΩ,R2 =3kΩ,R3 =6kΩ,C =2μF,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在时开关S合上,试求初始值(0+),(0+)。

图4-25解对点写结点电压方程有将有关数据代入有4、3 图4-26所示电路已处于稳定状态,在t = 0时开关S闭合,试求初始值(0+)、(0+)、(0+)、(0+)、(0+)。

图4-26解对结点写KCL方程有4、4 如图4-27所示电路,在t = 0时开关S由位置1合向位置2,试求零输入响应(t)。

图4-27 解开关合向位置1后有零输入响应为4、5 在图4-28所示电路中,设电容的初始电压为零,在t = 0时开关S闭合,试求此后的(t)、(t)。

图4-28解已知,开关在时合上,电路的响应是零状态响应,首先利用戴维南定理对电路进行化简4、6 如图4-29所示电路,开关S在位置a时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在 t = 0时开关S合向位置b,试求此后的(t)、(t)。

图4--29解此时电路的响应是全响应开关由位置a合向位置 b后,零输入响应为零状态响应为全响应为4、7 图4-30所示电路在开关S打开前处于稳定状态,在t = 0时打开开关S,求(t)和t =2ms时电容储存的能量。

图4--30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当时,4、8 电路如图4-31所示,设电感的初始储能为零,在t = 0时开关S闭合,试求此后的(t)、(t)。

解已知,开关合上后,利用戴维南定理对电路进行化简有图4-31已知,开关合上后,利用戴维南定理对电路进行化简有4、9 图4-32所示为一个继电器线圈。

为防止断电时出现过电压,与其并联一放电电阻,已知V,,线圈电感H,,试求开关S断开时(t)和线圈两端的电压(t)、。

设S断开前电路已处于稳定状态。

解4、10 电路如图4-33所示,在t = 0时开关S合上,试求零输入响应电流(t)。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习题44-1 在题4-1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元件原未储能。

① 求开关S 闭合后瞬间各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初始值;② 求开关S 闭合后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各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值。

解:①由于开关闭合前,电容元件未储能,故由换路定律可知,0)0()0(==-+C C u u 。

开关闭合后,电容元件相当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4-1图(a )所示,则在+=0t 时各电压、电流为② 开关4-2 解:4=② 求稳态值:4-3 在题4-3图所示电路中,已知Ω=101R ,Ω=202R ,Ω=103R ,F C μ25.0=。

开关S 在1t 时刻接通,而在2t 时刻又断开。

试分别求两次换路后的时间常数1τ和2τ。

解:① 当开关S 在1t 时刻接通时,其时间常数为其中1O R 为从电容元件C 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源的内阻。

由题4-3图(a )的电路可得 故 s 66110141025.0--⨯=⨯⨯=τ② 当开关S 在2t 时刻由接通到断开后,其时间常数为 其中2O R 为由题4-3图(b )所求的等效电源的内阻,即题4-1图+题4-2图题4-2图(a)-=023题4-3图(b)4-4 如题4-4图所示电路,开关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在0=t 时,将开关闭合。

试求0≥t 时电压C u 和电流C i 、1i 及2i 。

解:解一:三要素法在开关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电容相当于断路,等效电路如题4-4图(a )所示。

则 V 3)0(=-C u在开关闭合后,由换路定律得V 3)0()0(==-+C C u u 。

在+=0t 时,电容相当于恒压源,等效电路如题4-4(b)所示。

则当开关闭合后达到稳定状态时,电容相当于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4-4(c)所示。

则 0)(=∞C u ,0)(=∞C i ,0)(1=∞i ,0)(2=∞i 电路的时间常数为其中O R 为从电容元件两端看进去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由题4-4图(d )的电路可得 那么所求的各量为解二:根据三要素法求得V e 351067.1⨯-=C u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第二版习题集(1-12章)答案_丁卫民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第二版习题集(1-12章)答案_丁卫民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丁卫民编2018.1《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篇电路基础第1章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1-1 使用安全电压、绝缘保护、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安装漏电保安器1-2 两相触电、单相触电(供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和供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1-3 决定触电危险性的关键因素是触电电压,而触电电压又与触电方式有关。

1-4 否1-5 42V 36V 24V 12V 6V 12V及以下1-6 缺乏安全用电常识,没有安全用电观念。

电气设备不符合安全规程要求,绝缘受损或老化,造成没备外壳带电或带电体外露等。

没有严格执行安全工作制度,思想麻痹,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a)使用安全电压(b)绝缘保护(c)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1-7 有1-8 (a)图合理,开关接在火线上,当开关S1断开时,灯EL1上不带电,更换或维修灯时是安全的;(b)图中S2断开时,灯EL2上仍然带电,这时,如果人接触灯,就会很不安全,甚至会发生触电事故。

1-9 特别潮湿的场所和锅炉内部往往电阻很小,检修时所使用的行灯电压若较高,即时是安全电压范围(如42伏或36伏),其电流也会较大而不安全,因此,其电压不应超过12v 为最佳。

1-10 因为,鸟虽然停在高压裸电线上,但由于在同一根导线上电位是等电位的,故鸟两脚之间电位差为零,不会触电;而当站在地上的人碰到220V的单根电线时,人将处于单根电线与地之间的相电压下,此时,若没有保护措施,通过人体的电流将很大,有触电危险。

1-11 (a) 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b )伤害不严重,让其静躺休息,严密观察,防止意外。

(c)伤害较严重,立即送医院抢救,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第2章 直流电路一、填空题2-1 电路 , 短路 负载 2-2 产生电能 非电能 2-3 消耗电能 电能 2-4 正电荷 2-5 变化 不变 2-6 10 2-7 电流热效应 2-8 电流 通电时间 2-9 增大 减小 2-10 小 2-11 满载 轻载 过载 2-12 大于 ,小于 2-13 60,1:1,1:3 2-14 0.2 ,10 2-15 电路,电流,灯泡,电压 2-16 正, 负 ,正 ,反偏 2-17 3 ,2 ,0~3V ,1V ,0.1V ,2.3V 2-18(A ),(B ) 二、判断题2-19 × 2-20√ 2-21√ 2-22 × 2-23 × 2-24× 2-25√ 2-26× 三、选择题2-27 C 2-28 B 2-29 B 2-30 B 四、简答题2-31 电源、负载、连接导线和开关 电源:产生电能,负载:消耗电能,导线:构成通路,开关:控制2-32 额定、断路、短路 略 2-33 正比关系即欧姆定律:RUI = 2-34 相等 B >C >D 五、计算题2-35 Ω===19362522022N N P U RW R U P 25.6193611022===2-36 (1)后者大 (2)前者 后者 (3)前者 2-37 标电流参考方向和绕行方向如图中所示。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习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习题

习题3(电工部分)3-1 有日光灯120只,每只功率W 40=NP ,额定电压V 220=NU。

若接在电压为V 220V/380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问日光灯应如何连接?当全部灯都点亮时,其线电流与相电流是多少?解:由于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与电源的相电压相同,故应将日光灯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接在相线与零线之间以星形形式接在三相电源上当全部灯点亮时,每只灯的电阻为4022022==P U R W=1210每相负载为401210===C B A R R R W=25.30由于负载为星形联结,线电流与相电流相等,故A27.725.30220====A Pp l R U I I 3-2 三相对称负载的额定电压V 380=NU,每相负载的复数阻抗W +=87.26j 87.26Z ,三相四线制电源,其相电压V )30sin(2220°-=t u A w 。

①此三相负载应如何接入三相电源中?②计算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③画出相量图。

解:①根据负载的额定电压可知,三相负载应以三角形的形式接入三相电源。

如题3-2图所示。

②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V38032203=´==P l U U 负载为三角形联结时,其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压,故负载的相电流为40盏40盏40盏AB C N题3-1图2287.2687.26380+==ZUI lP A 10= 线电流为A 32.171033=´==P l I I ③ 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图如题3-2图(a )3-3 三相交流电路如题3-3图所示。

电源线电压V )30sin(2380°+=t u AB w ,三相负载W =10A Z ,W -=8j 6B Z ,W +=5j 66.8C Z ,计算线电流A I、B I 、C I 、中线电流N I 及三相负载的有功功率,并画出相量图。

解:线电压AB u 的相量为V 30380°Ð=AB U,则相电压A u 的相量为 V 022030303380°Ð=°-°Ð=A U根据对称性可得其它两相电压为V 120220°-Ð=B UV 120220°Ð=C U 则所求的电流为A 022100220°Ð=°Ð==A A A Z U IA UAB I A IAB UBC ICA IB IC I题3-2图(a)AB UBC UCA U ABCZZZ题3-2图B IA IC IAB IBC I CA IA 87.662213.53101202208j 6120220°-Ð=°-а-Ð=-°-Ð==B B BZ U IA902230101202205j 66.8120220°Ð=°Ð°=+°Ð==CC CZ U I°Ð+°-Ð+°Ð=++=902287.6622022C B A N I I I IA 31.369.3077.1j 64.3022j 23.20j 64.822°Ð=+=+-+= C C CB B B A A A I U I U I U P j j j c o s c o s c o s ++=°´´+°-´+°´=30cos 22220)13.53cos(222200cos 22220 KW 94.11=或 66.8226221022222222´+´+´=++=C CB BA AR I R I R I P KW 94.11=3-4 三相交流电路如题3-4图所示,电源线电压V 380=l U 。

电工与电子技术之电工技术课后答案完整版

电工与电子技术之电工技术课后答案完整版

电工与电子技术之电工技术课后答案完整版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 试求图1-1所示电路的电压U ab和U ba。

图1-1解(a)电压U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已知U=10V,故有U ab=U=10VU ba=-U ab=-U=-10V(b)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故有U ab=5VU ba=-U ab=-5V1-2根据图1-2所示的参考方向和电压、电流的数值确定各元件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并计算各元件的功率,说明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a)(b)(c)(d)图1-2解 (a)因为电流为+2mA,电压为+5V,所以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电阻元件的功率为P=UI=5×2×10-3=10×10-3=10Mw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计算结果P>0,说明电阻元件吸收功率。

(b)因为电流、电压随时间t按照正弦规律变化,所以当电流i>0、电压u>0时,它们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当电流i<0、电压u<0时,它们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阻元件的功率为p=ui=5sin(ωt)×sin(ωt)=5sin2(ωt)W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计算结果p>0,说明电阻元件吸收功率。

(c)因为电流为-2mA,所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压为+5V,所以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直流电压源的功率为P=UI=5×(-2×10-3)=-10×10-3=-10mW直流电压源的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计算结果P<0,说明直流电压源发出功率。

(d)因为电流为+2A,电压为+6V,所以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直流电流源的功率为P=UI=6×2=12W直流电流源的电压与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计算结果P>0,说明直流电流源发出功率。

《电工电子学》第6章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学》第6章习题答案

第6章习题答案6.1.1 选择题(1)在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若电感的中间抽头交流接地,则首端与尾端的信号电压相位 B 。

A. 相同B. 相反C. 90 。

D. -90 。

(2)在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若电感的首端或尾端交流接地,则电感其它两个端点的信号电压相位 A 。

A. 相同B. 相反C. 90 。

D. -90 。

(3)自激振荡是电路在__B___的情况下,产生了有规则的、持续存在的输出波形的现象。

A. 外加输入激励B. 没有输入信号C. 没有反馈信号(4)正反馈是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__A____。

A. 必要条件B. 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5)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能产生等幅振荡的幅度条件是__A____。

A. B. C.(6)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是__B____。

A. B. C.(7)在RC型正弦波振荡器中,通常是利用___B______来自动的稳定振荡器输出的幅度。

A. 线性特性元件B. 非线性特性元件C. 电抗特性元件(8)在题图6.1.1所示电路中,谐振回路由___A______元件组成。

A. 、B. 、C. 、、题图 6.1.1(9)在题图6.1.1所示电路中,电路的谐振频率____C_____。

A. B. C.(10)电路如题图6.1.2所示,设运放是理想器件,,为使该电路能产生正弦波,则要求____C_____。

A. (可调)B. (可调)C. (可调)题图 6.1.2(11)对于LC正弦波振荡电路,若已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则反馈系数越大,__A______。

A.越容易起振B. 越不容易起振错误C.输出越小6.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画上“√”或“×”。

(1)在反馈电路中,只要安排有LC谐振回路,就一定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ⅹ)(2)对于LC正弦波振荡电路,若已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则反馈系数越大,越容易起振。

(√)(3)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输出的谐波成分比电感三点式的大,因此波形较差。

电工与电子技术 (徐秀平 项华珍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全部)

电工与电子技术 (徐秀平 项华珍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全部)
D RCD
. 其等效电路如图题 1-1(b) ,则从 CB 看进去的等效电阻为
RCB 3 //(4 RCD ) 3 //(4 2) 2
课 后 答 案 网
w 4 C
A
a 3
3 2 RCD
d RAB B
D
RCB
4
题1-1图( b)
4 C
A
RAB B
3
2
RCB
题1-1图( C)
.R12

R1
//
R2

2 // 8

28 28
1.6
wR34

R3
//
R4
1.5 // 3

1.5 3 1.5 3
1
w再将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如图题 1.7 图(c)所示,其中
w6
E I S4R12 (0.125) 1.6 0.2 V E I S3R34 3 1 3 V
5V
R4
8
E2
2
2V
题1-8图(e)
c 1-9 试用节点电压法求题 1-9 图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及各电源功率,并验证电路功率平衡。
解:由于 6 的电阻与 2A 的恒流源串联,10 的电阻与 10V 的电压源并联,故在求 I3 、I 4 、
课 后 答 案 网
. I5 可以将它们去掉,其等效电路如图题 1-9 图(a)所示。则节点电压U 可由节点电压法可求
4

1A
I5 1A
c 1-6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题 1-6 图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I1 、 I2 、 I3 、 I4 、 I5 及 I6 。
. 解:本电路有 4 个节点,3 个网孔,故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列 3 个节点电流方程和 3 个电压方程,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8页检验题解答: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件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2A,I 2=6A,I 3=4A,U 1=80V,U 2=-120V,U 3=30V;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元件1获图1-5检验题4电路U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根据并联电路端电压相同可知,元件1和4及3和5的端电压之代数和应等于元件2两端电压,因此可得:U 4=40V,左高右低;U 5=90V,左低右高;则元件4上电压电流非关联,P 4=-40×-2=80W,元件4是负载;元件5上电压电流关联,P 5=90×4=360W,元件5是负载;验证:P += P 1+P 3+ P 4+ P 5= 160+120+80+360=720W P -= P 2 =720W 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第16页检验题解答:1、电感元件的储能过程就是它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过程,由2/2L LI W =可知,其储能仅取决于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和电感量L,与端电压无关,所以电感元件两端电压为零时,储能不一定为零;电容元件的储能过程是它充电建立极间电场的过程,由2/2C CU W =可知,电容元件的储能只取决于加在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容量C,与通过电容的电流无关,所以电容元件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时,其储能不一定等于零;2、此电感元件的直流等效电路模型是一个阻值等于12/3=4Ω的电阻元件;3、根据dtdi L u =L 可知,直流电路中通过电感元件中的电流恒定不变,因此电感元件两端无自感电压,有电流无电压类似于电路短路时的情况,由此得出电感元件在直流情况下相当于短路;根据dtdu C i C C =可知,直流情况下电容元件端电压恒定,因此电容元件中没有充放电电流通过,有电压无电流类似于电路开路情况,由此得出电容元件在直流情况下相当于开路;4、电压源的内阻为零,电流源的内阻无穷大,无论外加负载如何变化,它们向外供出的电压和电流都能保持恒定,因此属于无穷大功率源,无穷大功率源是不能等效互换的;实际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的内阻都是有限值,因此随着外接负载的变化,电压源模型供出的电压和电流源模型供出的电流都将随之发生变化,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等效互换;第21页检验题解答:1、两电阻相串时,等效电阻增大,当它们的阻值相差较多时,等效电阻约等于阻值大的电阻,即2R R ≈;两电阻相并时,等效电阻减小,当它们的阻值相差较多时,等效电阻约等于阻值小的电阻,即1R R ≈;2、图a 电路中a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Ω=++=56//)46//3(2R图b 电桥电路中,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因此是一个平衡电桥,电桥平衡时桥支路不起作用,因此ab 两点间的等效电阻:Ω=++=75.3)32//()96(R图c 电路由于ab 两点间有一短接线,因此其等效电阻:Ω=0R3、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电源内阻等于负载电阻,即L S R R =4、三电阻相并联,等效电阻Ω==1060//20//30R ;若R 3发生短路,此时三个电阻的并联等效电阻等于零;5、额定熔断电流为5A 的保险丝熔断时,熔丝两端的电压不能按照这个电流乘以熔丝电阻来算,因为熔断这个电压只是反映了熔丝正常工作时的最高限值;熔丝熔断时的端电压应等于它断开时两个断点之间的电压;6、要在12V 直流电源上使6V 、50mA 的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该采用图1-23a 所示电路连接;7、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再搭接上,灯丝因少了一截而电阻减小,因此电压不变时电流增大,所以反而更亮;只是这样灯丝由于在超载下工作,很快不会烧掉;8、电阻炉的炉丝断裂,绞接后仍可短时应急使用,但时间不长绞接处又会被再次烧断,其原因类同于题7;第23页检验题解答:1、选定C 为参考点时,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无电流0C D B ===V V V ,V 4A =V ;开关闭合时电路中的0C A B ===V V V ,V 4D -=V ;2、电路中某点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路径上所有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数值上等于某点到参考点的电压,其高低正负均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电路中若没有设立参考点,讲电位是没有意义的;电压等于两点电位之差,其大小仅取决于两点电位的差值,与电路参考点无关,是绝对的量;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若电路中两点电位都很高,这两点间的电压并不见得就一定很高,因为当这两点间电位差很小或为零时,则两点间的电压就会很小或等于零;3、1当S 闭合时,V A =0,V B =12/26+4×4=2S 断开时,V B =12-12+1226/26+4+2=-第25页检验题解答:1、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因此,无论是直流、交流及任何电路,只要是线性的,都可以用叠加定理进行分析和计算;反之,电路结构再简单,只要是非线性的,叠加定理则不再适用;2、电流和电压是一次函数,为线性关系,因此叠加定理适用于其分析和计算,功率是二次函数,不具有线性关系,因此不能用叠加定理进行分析和计算;3、从叠加定理的学习中,我们懂得了线性电路具有叠加性:线性电路中,由多个电源激发的任一支路电流和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电压,都可以看作是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支路电流和任意两点间电压的叠加;第27页检验题解答:1、具有两个向外引出端子的电路均可称为二端网络;当二端网络含有电源时叫做有源二端网络,如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都是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不含有电源时称为无源二端网络;2、应用戴维南定理求解电路的过程中,求解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电压源即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与电压源相并联的元件不起作用,和电流源相串联的元件也不起作用;求解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即无源二端网络的入端电阻,对有源二端网络除源时,有源二端网络内所有电压源均短路处理,所有电流源均开路处理;3、应用戴维南定理的目的是简化复杂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当一个复杂电路只需求解某一支路电流或某两点间电压时,应用戴维南定理显然对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可起到简化的作用;如果复杂电路的求解时需求多条支路电流或多个电压,则戴维南定理不再适用;4、把一个复杂电路中的待求支路断开,就会得到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对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进行求解,U OC=U S;再令有源二端网络内所有电压源为零,所有电流源开路,即可得到一个无源二端网络,对其求解入端电阻R AB,则R AB=R0;戴维南定理的实质就是:将一个复杂电路中不需要进行研究的有源二端网络用戴维南等效电路来代替,从而简化一个复杂电路中不需要进行研究的有源部分,而且有利于有源二端网络其余部分的分析计算;第2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34页检验题解答:1、正弦量的最大值、角频率和初相称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其中最大值或有效值反映了正弦量的“大小”和做功能力;角频率频率或周期反映了正弦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初相确定了正弦量计时始的位置;2、两个正弦量频率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位差无法进行比较;即相位差的概念仅对同频率的正弦量有效;3、交流有效值为180V,其最大值约等于255V,由于最大值超过了该电容器的耐压值220V,所以不能用在有效值为18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第36页检验题解答:1、︒∠=+1.531086j ︒∠=+-9.1261086j2、35.3535.354550j +=︒∠ 43.4243.424560j -=︒-∠ 3018030=︒∠-3、通过上述两题求解可知,在相量的代数形式化为极坐标形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量的幅角所在的相限,不能搞错;在相量的极坐标形式化为代数形式的过程中,同样也是注意相量的幅角问题,其中模值前面应为正号,若为负号,应在幅角上加减180o;第44页检验题解答:1、电容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充放电;电容接于直流电路上时,充电时间很短,一旦充电结束,即使电源不断开,电容支路也不再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所谓的“隔直”作用;电容接于交流电路上,由于交流电大小、方向不断随时间变化,因此电容会不断地充放电,好象始终有一个交变的电流通过电容,这就是所谓的“通交”作用;2、“只要加在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不变,通过电容元件的电流也恒定不变”的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支路电流C U I C ω=C ,其大小不仅与电源电压的有效值有关,还与电路的频率有关,对C 值一定的电容元件来讲,电压有效值不变,但电路频率发生变化时,通过电容元件的电流也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发生改变;3、在储能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的大小反映了储能元件与电源之间能量交换的规模;只是在这种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元件上不消耗电能;不耗能即不做有用功,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为区别于耗能元件上“既交换又消耗”的有功功率,才把储能元件上的“只交换不消耗”称为无功功率;“无功”反映了不消耗,并不能理解为“无用之功”;如果没有这部分无功功率,电感元件无法建立磁场,电容元件无法建立电场;4、有功功率代表了交流电路中能量转换过程不可逆的那部分功率,无功功率代表的是交流电路中能量转换过程可逆的那部分功率;为区别两者,把有功功率的单位定义为“瓦特”,无功功率的单位定义为“乏尔”;5、根据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瞬时值关系,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任一瞬间均符合欧姆定律的即时对应关系,因此称为即时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任一瞬间均遵循微分或积分的动态关系,所以称为动态元件;根据元件上的功率关系:电阻元件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只消耗有功功率,因此称为耗能元件;电感和电容元件在能量转换过程中不消耗、只交换,所以称为储能元件;6、电阻、感抗和容抗都反映了元件对正弦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都是欧姆;所不同的是:电阻的阻碍作用表现在发热上消耗能量;感抗和容抗的阻碍作用都反映在元件的频率特性上:电路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自感能力越强,阻碍正弦电流的作用越大;而容抗与电路频率成反比,电路频率越高,电容元件充放电电流越大,对正弦电流呈现的阻碍作用越小;第50页检验题解答:1、接到工频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时,接触器对正弦电流呈现的阻抗为: 线圈中的电流:A 0957.02300/220/≈==Z U I如果误将此接触器接到220V 的直流电源上,则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为:若线圈允许电流为时,直流情况下通过线圈的电流将是其额定值的11倍,线圈会因过流而烧毁;2、串联可以分压,串联元件上通过的电流相同;电动机上通过的电流是: 其中V 106190559.0R ≈⨯=U V 145260559.0L ≈⨯=U所以,串联线圈上应分的电压为:V 48145106220'22L ≈--=U所串联的线圈电感量为: H 273.0314559.0/48314/'L ≈==I U L ,线圈不消耗功率; 如果用电阻代替串联线圈,则串联电阻分压:V 5.59106145220'22R ≈--=U 串联电阻的阻值为:Ω≈==106559.0/5.59/''R I U R在串联电阻上消耗的功率:W 1.33106559.0''22R ≈⨯==R I P 增大了用户的负担;3、在含有储能元件L 和C 的多参数组合电路中,出现电压、电流同相位的现象时,说明电路中发生了谐振;若为串联谐振,则电路中阻抗最小,等于电路电阻;电压有效值一定时电流最大;在L 和C 上出现过电压现象;若为并联谐振,则电路中呈现高阻抗,电压一定时总电流最小,在L 和C 支路中将出现过电流现象;4、采取自动调控方式,能根据实际负载的需要,合理调整电容量的多少,可使电路达到所要求的功率因数值,保证电路工作在欠补偿状态;如果把全部电容器都接到电路上,当负载发生变化时,就无法保证合适的功率因数或出现过补偿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3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57页检验题解答:1、用验电笔与线端相接触,验电笔氖泡发火的是火线,否则是零线;三相四线制通常线电压为380V,相电压为220V;如果交流电压表与两个引线相接触后所测电压为380V 时,两个引线均为火线,如果为220V,则一个火线、一个零线,如此连测几回,就可判断出火线和零线来;2、三相供电线路的电压是380V,则线电压为380V,相电压为220V;3、已知V )60314sin(2380BC ︒-=t u ,根据对称关系及线相电压之间的关系,可得其余线电压为: 相电压分别为:V )30314sin(2220A ︒+=t u V )90314sin(2220B ︒-=t u4、出现相电压正常,两个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的现象,说明与正常线电压相连的A 相和B 相连接正确,而C 相接反造成的;可用相量图进行分析5、三相电源绕组Δ接,当一相接反时,会在电源绕组环路中出现过流致使电源烧损;用相量图分析6、三相四线制供电体系可以向负载提供两种数值不同的电压,其中的线电压是发电机绕组感应电压的3倍;三相四线制对Y 接不对称负载,可保证各相端电压的平衡;第62页检验题解答:1、当三根火线中有一相断开时,其余两相构成串联,因此形式上成为单相供电;2、三根额定电压为220V、功率为1KW的电热丝,与380V电源相连接时,为保证每根电热丝的电压为其额定值220V,应采取三相三线制Y接方式;3、图3-11所示电路中,当中线断开时,由于三相不对称,因此各相端电压不再平衡,因此实际加在各相负载的端电压不再等于它们的额定电压,电压超过额定值的相会发生过流而致使灯负载烧损,电压低于额定值的相而不能正常工作;A相和C相由于连通有电流,但它们的灯都不能正常发光,B相因开关断开无电流而灯不亮;4、三个最大值相等、角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o的单相正弦交流电称为对称三相交流电;5、照明电路规定“火线进开关”,是保证灯熄灭时是火线断开,断电时灯头不带电,维修或更换灯泡时可保证人员安全;如果零线进开关,更换灯泡或维修时,虽然开关断开,但灯头仍然带电,容易造成维护人员的触电事故;6、一般情况下,当人手触及中线时不会触电;因为中线通常与“地”相接,人又站在地面上,人体承受的电压几乎为零;第65页检验题解答:1、左起:三相四线制Y接、三相三线制Y接、三相三线制Δ接、三相三线制Δ接;2、火线分别引自于电源各相,三相用电器与三根火线相连,因各相负载电流相互独立共有三相,因此称为三相负载;电灯只需与电源一根火线相连,连接于一根火线和一根零线之间,通过电灯的电流只有一个,因此称其为单相用电器;3、三相交流电器铭牌上标示的功率是指额定输出功率,不是指额定输入电功率;4、A相总电阻为:R A=U2/P A=484Ω;R B=U2/P B≈161Ω;R C=∞;当中线断开时,A、B两相构成串联,连接于两根火线之间,因此U A=380×484/484+161=285V,因285V>220V而会烧;而U B=380×161/484+161 ≈95V,因95V<220V而不能正常工作;5、三相照明电路的功率应按照单相电路测量功率的方法进行,把单相功率的电压线圈接在A火线与零线之间,电流线圈串联于A 相之中,即测得A相功率;把单相功率的电压线圈接在B火线与零线之间,电流线圈串联于B 相之中,即测得B 相功率;把单相功率的电压线圈接在C火线与零线之间,电流线圈串联于C 相之中,即测得C相功率据此画出连接图;三相动力负载均为对称三相负载,因此可用二瓦计法测量,其测量连线图如P63页图3-12所示;第4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74页检验题解答:1、磁通Φ表征了与磁场相垂直的某个截面上磁力线的分布情况,单位是韦伯Wb和麦克斯韦Mx;导磁率μ表征了自然界物质的导磁能力,单位是亨利每米H/m;磁感应强度B表征了介质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单位是特斯拉T与高斯Gs;磁场强度H表征是电流的磁场强弱和方向;B和H表征的都是磁场的大小和方向,都是矢量;但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物质的导磁能力有密切关系,而磁场强度的大小与物质的导磁能力无关,仅取决于电流的大小;2、根据物质导磁性能的不同,自然界的物质可分为非磁性物质和磁性物质两=4π×10-7H/m,可看作是常量;大类;非磁性物质的磁导率约等于真空的磁导率μ磁性物质的磁导率大大于1,不同铁磁物质的磁导率各不相同,一般是真空磁导率的几百、几千乃至几万几十万,而且不是常量;铁磁物质具有高导磁性、磁饱和性、磁滞性和剩磁性;3、铜和铝是为能被磁化的;因为在它们是非磁性物质,其物质结构中没有磁畴结构;只有含有磁畴结构的铁磁性物质处在磁场中才能够被磁化;4、根据工程上用途的不同,铁磁材料一般可分为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和矩磁性材料三大类;软磁性材料易磁化易退磁,适用于制作各种电机、电器的铁芯;硬磁性材料不易磁化,一经磁化不易退磁,适用于制作各种形式的人造磁体;矩磁性材料磁化过程中只有正、负两种饱和值,具有记忆性,因此适用于制作各种存储器记忆元件的磁芯;5、铁心上的热能损耗称为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两部分;磁滞损耗是铁芯中的磁畴在交变磁场中反复翻转过程中碰撞和摩擦造成的热量损失;涡流损耗是整块铁芯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旋涡状感应电流造成的热量损失;6、为了在小电流下获得强磁场,电机、电器的铁芯通常做成闭合的磁路,以避免空气隙上的较大磁阻;如果电机、电器的铁芯回路中存在间隙,为了保证产生一定的磁场使电机、电器正常工作,需要增大电流,结果电机、电器的绝缘要求也要相应增大,造成电机、电器体积增大;第78页检验题解答:1、如果在变压器的原边绕2匝、副边绕1匝,看起来也符合变比条件,但是,变换一定的电压时,根据主磁通原理可知,电压有效值和频率不变时,磁路中的磁通最大值始终保持不变;而根据磁路欧姆定律又可知,磁阻一定时,磁通与IN成正比,如果匝数太少,必然造成电流严重增大,而电流太大时对绝缘的要求及导线截面要求都难以实现;因此,不能在变压器原边绕2匝、副边绕1匝;实际设计时,为了减小线圈电流,一般都是增加线圈的匝数;2、根据主磁通原理:U=Φm可得N1=220/×50×=991匝3、额定值为工频220V的交流电磁铁,若不慎接在220V的直流电源上会因过流而烧损;原因是:直流电路中,电磁铁对直流电流的阻碍作用仅为线圈的铜耗电阻,此值小小于交流阻抗值,因此造成电流大大于工频交流电流;接于220V、50Hz 的工频交流电源上,该电磁铁正常工作;4、变压器是依据互感原理工作的,直流电压不产生互感,因此无法实现变换;若不慎将额定值为110/36V的小容量变压器的原边接到110V的直流电源上,副边无输出,原边则由于过流而烧损;5、变压器运行中有铁耗和铜耗,由于铁耗在电源电压不变情况下基本不变,所以通常称为不变损耗;而铜耗随着负载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一般称为可变损耗;第82页检验题解答:1、由于自耦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有直接的电的联系,当高压侧出现故障时容易波及低压侧,所以不能用做安全变压器使用;2、电压互感器在使用时应注意:①副边要可靠接地;②严禁副边短路;电流互感器在使用时应注意:①副边要可靠接地;②严禁副边开路;3、普通变压器的外特性是一条稍微向下倾斜的直线,即输出电压随着负载的增大稍微有所下降;而电焊变压器为了能够起弧和起弧后电压迅速下降,且短路电流与额定电流相差不多,具有陡降的外特性;第5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91页检验题解答:1、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中的三相,是指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为三相;鼠笼指的电动机的转子结构为鼠笼型;异步指电动机旋转磁场的转速与转子转速不同步;因为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所以又常被称为感应电动机;2、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具有电刷滑环结构,而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没有;二者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三相定子绕组中通入对称三相交流电,在电动机定子、转子之间的气隙中就会产生一个大小和方向不断随时间变化的旋转磁场,固定不动的转子切割旋转磁场就会感应电流,成为载流导体,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对轴生成电磁转矩,于是电动机的转子沿着旋转磁场的方向转动起来;3、旋转磁场的转速和电动机转子转速之差是转差速度;转差速度与旋转磁场转速之比称为转差率;异步电动机静止时转差率s=1最大;异步电动机空载时的转速最高,转差率最小趋近于0;4、电动机额定转速约等于旋转磁场的转速;所以,电动机的转速为1450r/min 时,磁极对数p=2,转差率s=1500-1450/1500≈;电动机的转速为735r/min时,磁极对数p=4,转差率s=750-735/750≈;电动机的转速为585r/min时,磁极对数p=5,转差率s=600-585600≈;5、单相异步电动机如果没有起动绕组,则只能产生一个脉动磁场,脉动磁场可看作是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旋转磁场的合成,由于两个旋转磁场作用相互抵消,因此无法使电动机转动起来;6、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前有一根电源线断开,接通电源后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相当于单相起动,由于产生的是脉动磁场,因此无法转动;若在运行过程中“缺相”,由于惯性,电动机仍能继续转动下去,只是很快就会因过流而烧损;第94页检验题解答:。

电工技术第6章(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DOC)

电工技术第6章(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DOC)

电工技术第6章(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DOC)第6章一阶动态电路分析6.1图6.3所示的电路在开关S关闭之前已经处于稳定状态。

尝试在开关S关闭后立即找到电压uC和电流iC、i1和i2的初始值。

该分析首先在处的等效电路中找到,因为电路在处已经处于稳定状态,电路中各处的的电流和电压是恒定的,并且在等效电路中被替换为电容器中的电流。

绘制的电压为、和,因此此时电容C可视为开路。

然后,此时,当恒压源的电压为时,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时,电容器c可以使用等效电路,如图6.4(a)所示根据分压公式,得到(V)。

根据开关定理,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V)。

在瞬间,电容C可以被电压为伏的恒压源代替,由此可以得出处的电流i2为:(A)根据欧姆定律,处的电流i1为(A)根据KCL,处的电流iC相等由于4ω电阻支路已断开,因此,图6.3图6.1图6.4图6.1图6年2月,图6.5所示电路在开关闭合前处于稳定状态。

尝试在开关s闭合后立即找到电压u1和电流i1、i1、i2的初始值。

该分析首先在处的等效电路中找到,因为电路在处已经处于稳定状态,电路中各处的的电流和电压是恒定的,并且等效电路中在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处的解显示为、和,因此然后,电感器l可以由电流为的恒流源代替电感电流为时的等效电路如图6.6(a)所示根据欧姆定律,得到(A)。

根据开关定理,处电感中的电流为(A)图6.5图6.2图6.6图6.2解决方案使用图在瞬间,电感可由电流为A的恒流源代替。

因此,电感两端电压为(V)的等效效应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得到。

根据分流公式,当获得时,电流i1和i2为(A)6.3,如图6.7所示。

在开关s闭合之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

尝试找出开关s闭合后瞬时电压uC、u1和电流iL、iC、iI的初始值该分析首先在处的等效电路中发现和,因为电路在处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和中的电流和电压是恒定的,并且电容器中的电流是恒定的,所以电容器c可以被视为开路,电感器l可以被视为短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张建文课后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张建文课后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张建文课后答案现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工越来越吃香,我们看看下面的电子电工技术试题答案,欢迎阅读哦!电子电工技术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倒闸操作时,不允许将设备的电气和机械防误操作闭锁装置(解除),特殊情况下如需(解除),必须通过值长同意。

2、磁铁装表王师傅工作时,应当实行避免(短路)和(电弧烧伤)的安全措施。

3、各类作业工人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4、凡在距地面(2)m及以上的地点展开的工作,都应当视为(高处)作业。

5、变压器在运行中,其总损耗是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铁耗)是不变的,而(铜耗)是变化。

6、随着功率的变化,变压器的效率也在发生变化。

当(气门损耗)等同于(维持不变损耗)时,其效率将最低。

7、电焊变压器必须有较高的(电抗),而且可以(调节),其外特性应是(陡降)的。

8、绝缘处理工艺主要包含(预煨、浸漆和潮湿)三个过程。

9、异步电动机做耐压试验时,当电压升到(半值)后,应逐渐升至全值,一般不少于(10 秒),以免受冲击电压的影响,然后保持(1)分钟,再降至(半值)以下切断电源。

10 、交流掌控电机可以分成(伺服电机、测距发电机和自整角机)三大类。

11 、触点的电磨损是由触点间(电弧)或(电火)的高温使触点金属气化和蒸以造成的,机械磨损是由于触点接触面(撞击)造成的。

12 、交流接触器的栅片灭弧原理就是由于触点上方的铁质栅片(磁阻不大),电弧上部磁通大都步入(栅片),并使电弧周围空气中的磁场原产形式(上疏下密),将电弧拉进灭弧栅。

电弧被栅片划分多若干长弧,使起弧电(低于),电源电压并产(阴极)效应,栅片又大量稀释电弧的(热量),所电弧被点燃。

13 、触点压力有(终压力)和(初压力)之分。

触点的终压力主要取决于触点的(材料)与导体的允许(温升)以及电机(稳定性),触点被压力对于交流接触器一般按终压力的(65%~90%)调整,直流接触器按终压力的(60%~80%)调整。

电子电工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电工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1-11 电压表内阻∞,S断开时,电压表读数 12V;S闭合时,电压表读数11.8V,求US、R0。
US +
S断开时 S V
10Ω
US=U开=12V R S闭合时
R0
10 U US 11.8V R 0 10
R0=0.169Ω
1-12 求S闭合和打开情况下的A点电位。
+24V
10kΩ S
10V - +
N1
-1.5A N2
依照参考方向
PN1=U I=10V×-2.5A
=-25W 发出 PN1=U I=-60V×-1.5A
-60V -
=90W 吸收
1-2 计算电流、电压。 - U+ 60+u-20=0 10Ω + 20V + 60V U=-40V - - I I=-40V/10Ω=-4A
联解得 I1=2.5A,I2=0.5A I3=2A,I4=-1A
2-3 用叠加原理求图中电压U。
3kΩ 2kΩ +
+ +
12V- -
6kΩ
4kΩ

U
3mA
解: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R0 ′= 3∥6+2 kΩ= 4kΩ3kΩ R = 6∥(4+2) kΩ = U″ = 12×(3/6) × (4 6V U′=3×(4/8) × 4V = /6)V = 4V U = 6V+4V=10V
(c) 解:
+
3V-
u1=3V + 10Ω 1A IR=u / R=3 / 2=1.5A 2Ω u1 - u2=-1×10=-10V
PR1=1.5×3=4.5W PR2=(-1)×(-10)=10W

(完整版)电工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电工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1.1已知图中 U1=2V, U2=-8V,则U AB= ( -10V ) 。

习题1.1图1.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 ( 通路 )、( 断路 ) 、( 短路 ) 。

1.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 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是 ( 2 )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 9 ) Ω。

1.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 串联 )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 ( 并联 )。

1.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 ( 回路 ) ;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 节点 ) 。

1.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习题1.6图1.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 2 )Ω。

习题1.7图1.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 ( 均发生变化 ) 。

1.9基尔霍夫定律包括( B )个定律。

A、1B、2C、31.10支路电流法是以( B )为求解对象。

A、节点电压B、支路电流C、电路功率1.11用一个电动势和内阻串联表示的电源称为( A )。

A、电压源B、电流源C、受控源1.12用一个电激流和内阻并联表示的电源称为( B )。

A、电压源B、电流源C、受控源1.13恒流源可以等效为恒压源( B )A、正确B、不正确1.14戴维南定理适用于( A )A、有源线性二端网络B、非线性二端网络C、任意二端网络1.15电位是指电路中某点与( B )之间的电压。

A、任意点B、参考点C、地1.16电位和电压相同之处是( C )。

A.定义相同 B.方向一致 C.单位相同 D.都与参考点有关1.17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器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与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之比是( A )A.4:1 B.1:4 C.1:2 D.2:11.18有一段16Ω的导线,把它们对折起来作为一条导线用,其电阻是( C )。

电工和电子技术1_6章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电工和电子技术1_6章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2-2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题图2-2中3Ω电阻中的电流I 。

题题2-2解题图12(a)解题图12(b)解题图12(c)解题图12(d)解题图12(e)解题图12(f)解题图12(g)解题图12(h)解题图12(i)解题图12(j)解:根据题目的要求,应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将题图2-2所示电路按照解题图12所示的变换顺序,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2(j)所示的电路,电流I 为A 2.0822I =+=注意:(1) 一般情况下,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可视为短路、而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可视为开路。

故题图2-2所示电路最左边支路中的2Ω电阻可视为0;(2)在变换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待求电流I 的支路不被变换掉;(3)根据电路的结构,应按照a-b 、c-d 、e-f 的顺序化简,比较合理。

2-3 计算题图2-3中1Ω电阻上的电压U ab 。

V题题2-3V解题图13(a)Ω解题图13(b)Ω解题图13(c)Ω解题图13(d)Ω解题图13(e)解:该题采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解题比较简便。

按照解题图13的顺序化简,将题图2-3所示的电路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3(e)所示的电路,根据电阻串联电路分压公式计算电压U ab 为V 37.2118.08.2U ab =+=2-5 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题图2-5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V 45题题2-5V 45解题图15解:首先对于题图2-5所示电路的三条支路电流分别确定参考方向,如解题图15所示。

然后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定律列出下列三个方程:⎪⎩⎪⎨⎧+=++=+=++==-+3223231131321I6I 5I 3I 6I 245I 6I 20I 10I 6I 10700I I I 解之,得A3I A 5I A2I 321===2-6 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题图2-6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解:如题图2-6所示,电路中的四条支路均为并联,其中一条支路电流为已知,根据支路电流法可知,只需列出三个独立方程即可求解。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鄄城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鄄城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鄄城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鄄城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第一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电路状态的是()答案:回路2.在电路的基本组成中,用于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装置是()答案:负载3.在电路中一定为电源的是()答案:发电机4.电流的形成是指()答案:电荷的定向移动5.单位相同的两个物理量是()答案:电动势、电位6.当电路参考点改变后,能够改变的物理量是()答案:电位7.平时所说的“负载过大”是指()答案:负载向电源索取的功率大于电源的额定功率8.若用电压表测得电源端电压为电源电动势,这说明()答案:外电路断路9.导体的长度和直径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其阻值变为原来的()答案:0.5倍10.线性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时,电阻为R,当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到2U时,电阻为()答案:R11.电源的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5 Ω,若外接负载电阻为37 Ω,电路电流和电源端电压为()答案:40 mA,1.48V12.如图所示,R=9 Ω,则R ab为()答案:12 Ω13.如图所示,a、b两端的等效电阻为()答案:3.5 Ω14.如图所示电路,节点和回路数分别是()答案:4,715.将毫伏表改装成一个大量程的伏特表需()答案:串联一个合适的电阻16.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若R1∶R2=1∶2,则通过它们的电流I1∶I2为()答案:1∶117.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若R1=2R2,R1消耗的功率为1 W,则R2消耗的功率为()答案:2 W18.两个100 Ω的电阻并联后串联一个50 Ω的电阻,其阻值为()答案:100 Ω19.戴维宁定理等效时是指对()答案:B.外电路20.戴维宁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对“线性电路”的理解正确的是()答案:有源二端网络必须是线性的,负载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第二章测试1.电容器上标有“30 uF、600V”的字样,600V是指()答案:额定电压2.某电容器充电后两极电压为10V,所带电量为9 C,则它不带电时的电容为()答案:0.9 F3.给一电容充电,电压从2V充到4V,则()答案:电荷量增加一倍4.一只电容器容量标示为“104”,它的电容量为()答案:10×104 pF5.电容器的基本作用是()答案:储存6.选择电容器时,除考虑标称容量之外,还要考虑其()答案:额定电压7.判断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用()答案:左手定则8.左手定则可以判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答案:受力方向9.磁通量的单位为()答案:韦伯10.下列物理量与单位对应错误的是()答案:磁场强度H11.判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应采用()答案:安培定则12.匀强磁场中各点磁感应强度的特点是()答案:大小相同,方向相同13.当穿过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时,线圈两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之成正比的是()答案:磁通变化率14.下列电器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为()答案:发电机15.一个电感线圈,当通过的电流为10 A时,电感L为40 mH;若通过的电流变为5 A,则()答案:电感线圈的电感L保持不变16.电感的单位是()答案:亨利17.与线性电感的电感量有关的因素是()答案:形状、尺寸和匝数18.电感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总是与线圈中的电流()答案:变化趋势相反19.下列不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电器是()答案:白炽灯第三章测试1.关于描述正弦量u=380sin(100πt-)V,说法正确的是()答案:1 s内交流电压有100次到达最大值2.对于正弦交流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初相位与计时起点的选择有关3.反映交流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为()答案:角频率4.正弦量的三要素是()答案:频率、最大值、初相位5.家庭普遍使用电度表计量的电能,其对应功率是()答案:有功功率6.下面关于纯电容电路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在一个周期内消耗的有功功率为零7.交流电路的无功功率,表示储能元件与电源之间能量交换的()答案:最大值8.在纯电容电路中,关于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说法正确的是()答案:电流超前电压90°9.在RLC串联电路中,当X L=X C时,电路的总无功功率是()答案:0Var10.在日光灯电路两端并联适当的电容,则电路中()答案:总电流减小11.在RLC串联电路中,以下能发生串联谐振的是()答案:R=4 Ω、X L=3 Ω、X C=3 Ω12.在RLC串联电路中,U R=120V,U L=180 V,U C=100V,则该电路属于()答案:电感性电路13.一灯泡串联一空心线圈后通入交流电能正常发光,如果在线圈中放入铁心,则灯泡亮度()答案:变暗14.工频动力供电线路中,采用星形联接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线电压为380V,则()答案:线电压为相电压的倍15.中性线俗称()答案:零线16.关于三相对称交流电动势描述错误的是()答案:瞬时值相等17.在线电压是380V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任意相线与中性线的电压为()答案:相电压,有效值为220V18.关于三相对称电动势说法正确的是()答案:最大值均相等19.某三相负载,毎相均为RL串联电路,阻抗值都为10 Ω,则该三相负载()答案:不一定是三相对称负载20.关于中性线,说法正确的是()答案:中性线是从三相电源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第四章测试1.下列不是高压输电电压等级的是()答案:10 kV2.国家提倡节能环保,大力推广的家庭照明灯具是()答案:节能灯3.下列不是我国高压配电线路额定电压的为()答案:35 kV4.关于照明灯具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为()答案:日常生活中,应急照明一般采用碘钨灯5.开灯后发现日光灯灯管两端灯丝烧红,但中间不亮,其原因是()答案:启动器内电容短路6.60 W白炽灯和60 W节能灯相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两者亮度相同7.如图所示电路,变压器的变压比K=10,则电压表V的读数为()答案:0V8.降压变压器的结构特点是()答案:一次绕组匝数多,线径细9.变压器的外特性与负载的大小和性质有关,随负载的增大,对电容性负载来说,其端电压将()答案:上升10.变压器的同名端()答案:取决于绕组的绕向11.变压器中起传递电能作用的是()答案:主磁通12.双绕组变压器的绕组特点是()答案:高压绕组匝数多,线径细13.变压器的各种损耗中,取决于负载电流大小的为()答案:铜损耗14.关于降压变压器说法正确的是()答案:B.K>115.关于变压器,说法正确的是()答案:K<1时为升压变压器16.对于保护单台电动机的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是电动机额定电流的()答案:1.5~2.5倍17.复合按钮是一种常用的主令电器,按下按钮时动作特点是()答案:动断触点先断,动合触点再合18.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应()答案:串联在主电路中19.不属于低压电器的是()答案:电工刀20.某三相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为12 A,现用按钮、接触器控制,其主电路的熔断器应选()答案:RL1-60/30第五章测试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指在额定状态下()答案:转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达到最高时,转轴上产生的电磁转矩()答案:最小3.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p=3,接在工频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上,则其转子转速为()答案:970 r/min4.不属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组成部分的是()答案:热继电器5.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转速和定子电流的变化情况为()答案:转速越来越高,定子电流越来越小6.单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后切除起动绕组,则电动机的转速将()答案:不变7.家用空调广泛使用的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类型是()答案:单相电容起动与运行异步电动机8.关于单相单绕组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完整版)电工和电子技术第二版陶桓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完整版)电工和电子技术第二版陶桓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练习题解答(6)1-3 一只额定电压为V 220,功率为100W 的白炽灯,在额定状态下工作时的电阻和电流各为多少?解:根据功率表达式 UI I R P 2L ==则此时流过白炽灯的电流和白炽灯中的电阻分别为A 45.0220100U P I ===Ω===48445.0100I P R 22L1-5 某一直流电源,其输出额定功率P N = 200W ,额定电压U N = 50V ,内阻R 0 = 0.5Ω,负载电阻R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1-15所示。

试求: (1)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3)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1)电路如解题图3所示,当S 闭合时,根据额定功率表达式N N N I U P = 则A 450200U P I N N N === 又根据额定电压表达式N N N I R U = 那么Ω===5.12450I U R N N N(2)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和开路状态下电源端电压等于电动势电压,所以V 5245.050I R U E U N 0N 0=⨯+=+== (3)电源电路短路时负载电阻为零,则短路电流为A 1045.052R E I 0S ===1-7 在题图1-7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V30U V 80U V 60U V 90U V 140U A10I A 6I A 4I 54321321=-==-====-=(1)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电压的实际极性; (2)判断那些元件是电源?那些是负载?(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E 解题图3题题1-721U U U21U 题题题4解:(1)各元件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元件电压的实际极性如解题图4所示。

(2)根据U 和I 的实际方向来判定,当U 和I 的实际方向相反时即为电源(注意,U 的实际方向指的是电位降落的方向,即从正极指向负极),否则为负载。

电工与电子技术双色版课后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双色版课后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双色版课后答案1.以下三种形式的电路中,()是分析和排除电路故障的基础,它最为常用,也最重要。

[单选题] *A. 电路原理图(正确答案)B.框图C.印制电路图2.规定电流的方向为()定向移动的方向。

[单选题] *A.正电荷(正确答案)B.负电荷C.正电荷或负电荷3.AC常用于表示()。

[单选题] *A.直流电B.脉动直流电C.交流电(正确答案)4.DC常用于表示()。

[单选题] *A.直流电(正确答案)B.脉动直流电C.交流电5.电池串联使用的目的是()。

[单选题] *A.提高供电电压B.增大电池内阻(正确答案)C.提高工作电流6.电池并联使用的目的是()。

[单选题] *A.提高供电电压B.增大电池内阻C.提高工作电流(正确答案)7.实际电路中,当电路电流增大时,电源的端电压()。

[单选题] *A.增大B.不变C.减小(正确答案)8.条形磁铁中,磁铁最强的部位在()。

[单选题] *A.中间B.两级(正确答案)C.整体9.霍尔元件通常用作()型传感器。

[单选题] *A.温度B.开关(正确答案)C.速度10.为了定量地描述磁场在某一方面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人们引入了()这一物理量。

[单选题] *A.磁感应强度B.磁感线C.磁通(正确答案)11.发电机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单选题] *A.电磁感应(正确答案)B.磁场对电流的作用C.霍尔效应12.电动机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单选题] *A.电磁感应B.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正确答案)C.霍尔效应13.交流电的周期越长,说明交流电变化的()。

[单选题] *A.越快B.越慢(正确答案)C.无法判断14.汽车电路中配置的发电机产生的是()。

[单选题] *A.直流电B.单相交流电C.三相交流电(正确答案)15.关于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三相交变电流,只能同时用三相交变电流B.三相交流发电机不可当作三个单相交流发电机C.三相交流发电机必须是三根火线、一根中性线向外输电,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少一根输电线(正确答案)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1.负载也称为用电器。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册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册答案

三、选择题
1.B 2.C
四、简答题
1.(1)通电长直导线的磁场方向确定: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
一致,则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通电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确定: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
的方向一致,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也就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N 极的方向.
一个月节约 816×0.8=652.8 元
§1—4 复杂电路的分析
4
一、填空题 1.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节点电流定律 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 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2.电流连续性原理 3.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回路电压定律 闭合回路 各段电阻上的电压降的代数和 电动势的代 数和 4.升高或降低 5.正号 负号 6.电桥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7.热线式空气流量 压敏电阻式进气压力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选择题 1.B 2.A 3.B 四、简答题 1.(1)合理选取节点,这样可以简化对复杂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2)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规定,如果计算的结果为负值,则表明实际电流的方向与电流的参 考方向相反. 2.(1)沿选定的回路绕行方向所经过的电路电位升高,反之,则电路电位下降. (2)回路的“绕行方向”是任意选定的,一般以虚线表示.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不仅适用于电路中的具体回路,还可以推广应用于电路中的任一假想回 路. 五、综合题 1.解:设流进节点的方向为正方向 I+3-4-3=0 I=4A 2.解:设绕行方向为逆时针 -E1+IR1+IR2+IR3+E2+IR4=0 -12+0.2×10+0.2×5+0.2×10+ E2+0.2×5=0 E2=12-0.2×30=6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本章的主要任务是认识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学习动态电路过渡过程的变化规律,掌握动态电路过渡过程的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基本要求1. 了解动态电路过渡过程产生的原因。

2. 正确理解电路的换路定律。

3. 求解电路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4. 正确理解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5. 掌握动态电路暂态分析的经典法。

6. 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7. 一阶电路过渡过程变化规律及其物理意义。

本章习题解析6-1 电路如图6-1所示,已知6=U V ,Ω=51R ,Ω=12R ,Ω=43R ,开关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0=t 时开关S 闭合。

试求+=0t 时的C u 、L u 、i 、i C 和i L 。

图6-1t = 0-时等效电路 t = 0+时等效电路图6-1(a) 图6-1 (b)解 (1)画出换路前t = 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6-1(a)所示,得A 1)0(21=+=-R R Ui L3 iR 1R 3 C 31)0(221=+=-R R R Uu C V由换路定律,得A 1)0()0(==-+L L i i , V 1)0()0(==-+C C u u(2)画出换路后t = 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6-1(b)所示,得()25.14160=-=+C i A()25.010)0(=-=++C i i A ()()5100=⨯-=++C C i u u V6-2 电路如图6-2所示,已知220=U V ,Ω=1201R ,Ω=3202R ,Ω=1003R ,1=L H ,10=C μF ,0=t 时开关S 闭合。

试求:(1)+=0t 时的i 、1i 、2i 、L u 、C u ;(2)当电路进入稳态后)(∞=t ,计算上述电流和电压的值。

图6-2(a) 图6-2 (b)解 (1)由题可得()()00,00==--C L u i由换路定律,得0)0()0(==-+L L i i0)0()0(==-+C C u u3 0+等效电路3t =∞等效电路3图6-2画出换路后0+等效电路,如图6-2(a)所示,得 ()001=+i ()()110012022000312=+=+==++R R U i i A()1001201220)0(01=⨯-=⨯-=++R i U u L V换路后t =∞等效电路如图6-2 (b)所示,得()()5.0320120220211=+=+=∞=∞R R U i i A6-3 S 闭合。

试求:(1i0+等效电路 t =∞等效电路 图6-3(a) 图6-3 (b)解 由题可得()00=-L i ,由换路定律,得()()000==-+L L i i画出0+等效电路,如图6-3(a)所示,得 ()1.0400211==+=+UR R U i A()()20021=⨯+=+R i U L V画出t =∞等效电路,如图6-3 (b)所示,得()()2.011==∞=∞R Ui i L A ()0=∞L U V6-4 电路如图6-4所示,已知R 、r 、L 、C 和U 。

开关S 在t =0时闭合。

试求:()+0i 、()+0C u 、()+0u 、()∞i 、()∞C u ,()∞u 。

[设()00=-C u ]0+等效电路 t =∞等效电路图图6-4(a) 图6-4 (b)解 由题已知()()00,00==--C L u i ,由换路定律,得()00=+C u 。

画出0+等效电路,如图6-4(a)所示,得()00=+i()U u C =+0画出t =∞等效电路,如图6-4 (b)所示,得()r R U i +=∞, ()r R UR U C +=∞,()rR UrU +=∞t 图6-4_+u6-5 电路如图6-5所示,已知在开关S 闭合前电容已充电至20)0(=-C u V ,且Ω===k 6421R R R ,Ω=k 153R ,μF 12=C 。

试问当开关S 闭合后,经过几秒放电电流C i 才能降至0.1mA ?解故 (C i mA当()=t i C 1.0e 1930152.0t=- 解之,得t =0.419s6-6 电路如图6-6所示,已知8=U V ,Ω==32021R R ,Ω=803R ,μF 5=C ,开关S 在0=t 时闭合。

试问当1=t ms 时C u 的值?(设电容C 原先未被充电,即0)0(=-C u )图6-6 图6-6(a ) t =∞等效电路图解 根据换路定律,得()()000==-+C C u u V画出∞时刻的等效电路如图6-6(a )所示,则()46403208212=⨯=+=∞R R UR u C V等效电阻及时间常数求得如下240//321=+=R R R R eq Ω32.1-⨯=⨯=C R eq τs由三要素公式可得()()⎪⎪⎭⎫⎝⎛-⨯=⎪⎪⎭⎫⎝⎛-⨯∞=-⨯--3102.1141t tC C e eu t u τV 当t =1ms 时,有()26.21414ms 165102.11033=⎪⎪⎭⎫ ⎝⎛-⨯=⎪⎪⎭⎫ ⎝⎛-⨯=-⨯---e e u C V6-7 电路如图6-7所示,已知mA 10=S I ,Ω==k 121R R ,μF 10=C ,开关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当0=t 时闭合开关S 。

求:(1)开关S 闭合后的初始值C u 、K i 、C i 、R i ;(2)?)(=t u C )0(≥t 解 画出0-时刻电路,如图6-7(a)所示,则()1k 1mA 1001=Ω⨯=⨯=-R I u S C V由换路定则,得()()100==-+C C u u V画出换路后0+时刻电路,如图6-7(b )所示,得-u C (∞)u C (0-)故()110=+R i mA画出由∞时刻电路,如图6-7(c )所示,得()0=∞C u V又时间常数为01.010********=⨯⨯⨯=⨯=-C R τs故()+-≥=0,V 100t e t u t Ci Cu C (∞)图6-7u C0-时刻电路图图6-7(a )i C6-8 应用三要素法求题6-7中的)(t u C )0(≥t 。

解 电路见图6-7所示。

画出0-时刻电路,如图6-7(a)所示,则()1k Ω1mA 1001=⨯=⨯=-R I u S C V根据换路定则,得()()100==-+C C u u V画出由∞时刻电路,如图6-7(c )所示,得()0=∞C u V而01.010********=⨯⨯⨯=⨯=-C R τs利用三要素法,得()()()()[]()V 010010001.0t t tC C C C e eeu u u t u ---=-+=∞-++∞=τ6-9 电路如图6-9所示,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0=t 时,开关1S 断开,开关2S 闭合,求0≥t 时的)(t u C 。

解 画出0-时刻电路图,如图6-9(a )所示,得()00=-C u V根据换路定则,得()()000==-+C C u u V画出∞时刻电路,如图6-9(b )所示,得2102311CC C R U U R U i =⨯==mA 图6-9Ω0- 时刻电路图图6-9(a )C (0-)t ≥0+时刻电路图 图6-9(b )Ω5V3322104510455⨯-=⨯-=-=C C C R U U R U i A 又由()32451121=∞⇒=⎪⎭⎫ ⎝⎛--+=+=C CC R R U U U i i V 对t ≥0+时刻电路,对A 点列KCL 方程,得()()()1521=-++R t u R t u dt t du CC C C 整理,得解之,得故通解为当t =0当t =∞故所以6-10 解 画出0-时刻电路图,得()00=-C u V根据换路定则,得()()000==-+C C u u V画出∞时刻电路,如图6-9(b )所示,得2102311CC C R U U R U i =⨯==mA4510455322-=⨯-=-=C C C R U U R U i mA 又()32451121=∞⇒=⎪⎭⎫ ⎝⎛--+=+=C CC R R U U U i i V 时间常数为()5632110341001.01034//--⨯=⨯⨯⨯=⨯=⨯=C R R C R eq τs 故()()()()[]()t ttC C C C e eeu u u t u 75000333030----=⨯-+=⨯∞-++∞=ττ(V)6-11 电路如图6-11所示,已知V 101=U ,V 202=U ,Ω==k 1021R R ,Ω=k 53R ,μF 2321===C C C ,开关S 处于位置1时电路已进入稳态,0=t 时开关S 合到位置2。

求电容电压)(t u C )0(≥t 。

解 画出0-时刻电路,如图6-11(a )所示,得()510201001212=⨯=+=-U R R R u C V图6-11U 1C (t)-0- 时刻电路图6-11(a )U ∞ 时刻电路图6-11(b )U ∞)根据换路定则,得()()500==-+C C u u V画出∞时刻电路图,如图6-11(b )所示,得()102020102212-=⨯-=+-=∞U R R R u C V求得时间常数为263103410341010--⨯=⨯⨯⨯=⨯=eq eq C R τs 故6-12 Ωk ,10=L )(t u 。

解 画出0-时刻电路图,如图6-12(a )所示,得()10==∞s L I i mAu (t R 2u (t ∞时刻电路图图6-12(b )∞时刻等效变换电路图图6-12(c )根据换路定则,得()()1000==-+L L i i mA画出∞时刻电路如图6-12(b )所示,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后如图6-12(c )所示,则()()mA5.721101510120101010510133221211=⨯⨯=⨯⨯⨯⨯+=⨯+⨯⎪⎪⎭⎫ ⎝⎛+=∞--R R R R R R U I i S L时间常数为s 105.010*******33--⨯=⨯⨯==R L τ故()t te et i 61025.25.75.25.7⨯--+=+=τ(mA)6-13 电路如图6-13所示,已知V 61=U ,V 32=U ,Ω===2321R R R ,H L 1=,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0=t 时开S 由位置1合向位置2。

求换路后?)(=t i ,?)(=t i L图6-13LL (t ) U 1解画出∞()t L e t i 35.05.0-+= (A)故V ()()()()0A)(25.0125.05.05.05.033322≥-=-++=+=---t e e e R t U t i t i t t t R L6-14 电路如图6-14所示,已知,V 200=U Ω=40R ,H 8=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