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 注释、翻译及古今异义字
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讲义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生版)
![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讲义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f7d36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f.png)
【重点字音】 差.可拟(ch ā) 尊君在不.(f ǒu )【通假字】尊君在不.(f ǒu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今义:2.去.后乃至 古义:今义:3.相委.而去 古义:今义:4.下车引.之 古义:今义:5.入门不顾.古义:今义:【词类活用】1.门.外戏: 2.门外戏.: 3.友人惭.: 第五讲:少年有才亦有德日积月累【一词多义】1.日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日.中不至:2.则①《世说新语》二则.:②则.是无信:【文言虚词】1.未若柳絮因.风起:2.去后乃.至:3.则.是无信:4.下车引之.:【重点词语】1.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俄而..雪骤:4.公欣然..曰:5.白雪纷纷何所似...:6.撒盐空中差.可拟.:7.未若..柳絮因.风起:8.太丘舍.去:9.相委.而去:10.下车引.之:知识精讲文言文翻译一、文言文翻译遵循的原则:逐字翻译。
二、文言文翻译“五字诀”: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官职、称谓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元方、陈太丘(照录不译)2.删:删去没有实际意义的词。
例: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3.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例: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4.调:调整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
例:白雪纷纷何所似?所似何(像什么)5.补:补出省略成分。
例:①( )去后( )乃至。
(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典例导航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946c41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7.png)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两则》中,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一:《咏雪》原文谢太傅(1)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
俄而雪骤(4),公欣然(5)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6)曰:“撒盐空中差可拟(7)。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9),左将军王凝之(10)妻也。
注释:(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4)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迅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7)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8)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
未若:不如比作。
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的妻子。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翻译: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部编版七上语文《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上语文《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97b8909ec3d5bbfd0a74ed.png)
《世说新语》二则一、重点字词解释1.寒雪日内集..(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与儿女..(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文义:文章的义理)..讲论文义3.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4.白雪纷纷何所似...(何所似:像什么)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6.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不及)(因风:乘风)(因:趁,乘)7.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8.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9.太丘舍去..(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10.去后乃.至(乃:才)11.尊君..在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12.相委..而去(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13.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14.下车引.之(引:拉,牵拉)15.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二、.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三、古今异义词1、儿女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指子女2、因古义:趁,乘今义:因为3、文义古义:文章的义理今义:文章的意思4、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5、委古义:舍弃今义:委屈、委托6、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7、引古义:拉,牵拉今义:领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2、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3、寒雪日内.集(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五、一词多义1、则A.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就是)B.学而不思则.罔(就)2、信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守信)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3、日A.谢太傅寒雪日.内急(日子)B.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太阳)4、是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是,判断词)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代词)5、时A.元方时.年七岁(当时)B.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6、乃A.去后乃.至(才)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六、重点句子翻译1.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2.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字词批注译文知识考点完全归纳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字词批注译文知识考点完全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3eb515933687e21af45a9c6.png)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字词批注译文知识考点完全归纳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与儿女讲论文义。
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
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便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刚刚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儿子元方当时才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陈太丘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正午时,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更没有礼貌的事。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就径直走入家门。
注释: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凭借。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22 《世说新语》二则
![22 《世说新语》二则](https://img.taocdn.com/s3/m/a8192bdeb9f3f90f76c61b21.png)
乘船避难( nàn 歆辄难之( nán )
)
2.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及停顿
3.字词、句子理解
华歆、王朗俱( 一起 )乘船避(逃避)难 灾难 想要 归依,依靠 ( ),有一人欲( )依附 当即 ), 歆辄( 以…为难 感到为难 形意动 ( )难 ( 代词,代搭船这件事 )之 幸而,恰巧 宽松 为何,为什么 ( 还 )。朗曰:“幸( ) 尚( )宽( ), 何为( ) 不可?”
问
怒
引之
暴躁易怒,知错就改
元方
答
曰 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不顾
对话,动作展示人物性格
认真思考
1、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 以看出来?
21
“期日中,过中不 至” “友人便怒” “非人哉!”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 之”
无信 暴躁易怒 粗鲁 无礼 知错能改
2、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父亲友人的?元方的性 格特点如何?
写作特点:
相同点:行文简洁,故事情节紧凑 ,完整。 不同点:《期行 》侧重(语言)对话描写,《乘船 》除了对话,还用对比表现中心。
字词积累
一、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读 fǒu 。句意,你父亲在家吗?
二、一词多义
1、为 何为不可,为:动词,做 正为此而,为:介词,因为 2、以 本所以疑,以:介词,与“所”组成固定句式,译为 “„„的原因”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以:介词,译为“通过,根据, 凭借” 3、相 相委而去,相:代词,译为“别人” 宁可以急相弃耶,相:代词,译为“他”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失礼。理由:①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 到有礼;②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 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不失礼。理由:①友人失约在先,是无信;② 友人骂元方之父,是无礼;③对七岁的孩子不应求 全责备。
新课预习:七年级上册语文8课《世说新语二则 》知识点
![新课预习:七年级上册语文8课《世说新语二则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695e9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c.png)
新课预习:七年级上册语文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新课预习:七年级上册语文8课《二则》知识点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
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其语言以精炼含蓄、隽永传神见长,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主题概述《咏雪》:借咏雪赋诗的故事,赞美了谢道韫的才情和聪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明白事理,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讲诚信、懂礼貌。
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尊君在不(“不”同“否”)(二)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今义:专指子女。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3.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4.与人期行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间。
5.相委而去古义:舍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委任。
6.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今义:引导。
(三)词类活用1.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2.友人惭(意动用法,对……感到羞愧)(四)重要虚词1.乃去后乃至(副词,才)2.而相委而去(连词,表承接,不译)3.之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示判断)2.省略句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完整句子应为“以撒盐于空中差可拟”)②过中不至。
(完整句子应为“过中友不至”)③待君久不至,已去。
(完整句子应为“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3.倒装句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空中撒盐差可拟。
”)课文解析1.《咏雪》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天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二则](https://img.taocdn.com/s3/m/954c3e49336c1eb91a375d4e.png)
3.字词、句子理解
华歆、王朗俱( 一起 )乘船避(逃避 )难 (灾难 ),有一人欲( 想要 )依附 归依,依靠 当即 ( ), 歆辄( )难(感到 代词,代搭船这件事 为难 )之 幸而,恰巧 )。朗曰:“幸 还 宽松 ( 为何,为什么 ( )尚( )宽( ), 何为( )不可?”
关于诚信的句子
句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典故: 信:信用;其:疑问语气词,可译为:怎么; 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意思: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多把事情看得 太简单,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
词语: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还需 要诚信吗?
作者简介
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 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 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 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 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 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
刘 义 庆 像
作品介绍:
问
遂( 于是,就 )携( 携带 )拯(救助 ) 如( 像 ))定( 评定 )华、 王之( 结构助词 的 )优劣。
4.译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 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 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 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 宽松,为什么不同意?”
/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
宽
,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 所 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二则](https://img.taocdn.com/s3/m/4caa367148d7c1c708a145e0.png)
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的事件。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谢氏家族
东晋
诗礼簪缨(诗指诗经,礼指礼记,簪是文官
官帽上束头发的的簪子,缨指武将头盔上的 缨穗。 合起来通常指一个家族文化传统非 常浓厚久远,而且世代都是高官显贵,出将 入相,是世族门阀。)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 意?
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 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6、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 “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 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形似——神似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 “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 这个比喻好,是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
文义:古今异义词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和他子
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所似何)像什么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下列人物叫什么名字?
谢太傅:
谢安 胡儿: 谢朗 兄女: 谢道韫(yùn) 左将军: 王凝之
2、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 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
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点
明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要事
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
专题01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学习宝典
![专题01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学习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7a93650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6.png)
专题0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之《世说新语》二则『知识梳理』【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借助注释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字词,感知人物形象;2.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材料的方式;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方正,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文本解读】一、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咏雪”即歌咏白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揭示了文章的线索。
“陈太丘与友期行”,即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2.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
他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3.知识链接《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全书原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
志人小说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代表作为《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篇幅简短;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意丰。
二、基础知识(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三)词类活用(四)特殊句式三、主题思想《咏雪》通过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四、写作特色《咏雪》叙事简约,意蕴含蓄。
本文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叙了谢道韫的身份,但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含在叙事中。
世说新语二则中考知识梳理
![世说新语二则中考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774a3443323968011c9282.png)
七年级上册 22课《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中考考试点梳理一.文学常识1.《世说新语》是古代集,分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末年到之间清高放诞的言逸事。
作者,时文学家,彭城人。
2.《期行》选自,《乘船》选自这两篇体裁都是。
二.重点词语1注音:尊君在不.华歆.歆辄.难之宁.可以急相弃邪.拯.2、重点实词期:日中:去:不:委:君:家君:引:顾:辄:幸:尚:可:贼:舍:纳:托:宁:邪:拯:3、通假字尊君在不通,意思:4、古今异义期.日中古义:相约今义日期去.后乃至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去宁可以..急相弃邪古义:可以因为今义表示能够后贼.追至古义:今义本所以..疑古义:所与以形成固定式,表示……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联词5、一词多义此定华王之优劣凭借世以宁可以.急相弃邪故因为本所以.疑与“所”合用,表示……的原因6、词类活用形容词意动用法: 友人惭.对……感到惭愧7、虚词下车引之之歆辄难之华王之优劣三.重点句子:省略句: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过中不至,相委而去,去后乃至朗曰:幸尚宽判断句:非人哉倒装句:何不不可?翻译:(1)尊君在不?(2)歆辄难之(3)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4)宁可以急相弃邪?四、中心概括:《期行》通过讲述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小上年纪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优秀品质。
同时从另一侧面,也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就会丧失朋友。
《乘船》叙述了华歆也王朗对待一个搭船逃难人的不同的处置态度与方法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五、写作特色1、《期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2、《乘船》采用对比手法。
理解拓展3《期行》中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你认为他做得对吗?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办?4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5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其优劣。
6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你帮助而又损害到你自身利益的事,你会怎么做?五、扩展:假如第二天陈太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六、《世说新语》理解练习.一、按要求默写1.《期行》中交代对话背景的句子是2.交代客人发怒的原因的句子是3.交代对话由来的句子是4.陈元方指出父亲友人的两点错误是5、《乘船》中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6.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所携之人的理由是7.《期行》中表现客人十分无礼的句子是8.最能体现陈元方态度的句子是二.回答下列问题1.《期行》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2.《期行》中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你认为他做得对吗?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办?3.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翻译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b2155c4693daef5ef73dc2.png)
人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译文和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两则分别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言语》和《方正》篇。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给加点字注音:差( ch ā)可拟柳絮(x ù )无奕(y ì )谢道韫(y ù n )三、朗读节奏停顿:1. 谢太傅 / 寒雪日 / 内集。
(停两处)2. 白雪纷纷 / 何所似?(停一处)3. 撒盐空中 / 差可拟。
(停一处)4. 未若 / 柳絮因风起。
(停一处)四、重点字词翻译:1.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 文义:文章的义理。
4. 俄而:不久,一会儿。
5. 骤:急。
6.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拟:相比)7.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不及)(因:趁、乘)五、古今异义:1 .儿女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今义:自己亲生的儿子与女儿2 .文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文章的义理;今义:文章的意思3 .因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趁,乘;今义:因为六、单句翻译句子: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一会儿,雪下得更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 ”3. 撒盐空中差可拟。
2014届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要篇目复习:《世说新语》两则
![2014届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要篇目复习:《世说新语》两则](https://img.taocdn.com/s3/m/03998cca2cc58bd63086bd05.png)
《世说新语》两则1.作家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就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另外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没有3.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2)陈太丘与友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一段时间(3)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古义:玩耍、嬉戏今义:戏剧,也指杂技(4)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任、确实等4.一词多义(若、引)(1)未若.柳絮因风起:动词,如(2)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代词,你(3)若.有作奸犯科(《出师表》):连词,表假设,如果(4)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若”和“夫”结合,组成“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近似“像那”(5)下车引.之:动词,拉(6)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动词,拉开(7)属引.凄异(《三峡》):动词,延长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撒盐空中差可拟。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2)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我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走了。
”6.(2013·东营)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
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
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
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
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郁离子·僰人舞猴》)【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二则](https://img.taocdn.com/s3/m/729781403c1ec5da50e270b1.png)
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三 步 习 读 法
认 读
: : 辨 理 读 解 字 文 词 意 , , 朗 推 读 究美 评 价, 延 伸 创 造
认读
期:(古义)约定。 过:超过。 舍:放弃。 去:离开。 尊君在不( fǒu ) 现在写作 : 否 表示 不 委:丢下、抛弃。 引:拉。 顾:回头看。
{
{
之
下车引之(代词,代“他”)
歆辄难之(代词,代“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助词,的) 词类的活用
元方时年七岁 (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歆辄难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 · · · · · 感到 为难。) · · · · · 感到 友人惭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 惭愧)
5· 文言句式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中午过了(友人)还没有到,太丘放 弃等他(自己)走了,离开以后, (友人)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是七岁, 正在门外嬉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 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回答说:“等您很久不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 友人便大怒道:“真不是人哪!跟人 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中午 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 就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牵他的手(以表示歉 意)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进门不理睬
《期行》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出行,约在中午,中午 过了(友人)还没有到,太丘放弃等他(自 己)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到了。陈太 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是七岁,正在门外嬉 戏。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回答说: “等您很久不到,已经走了。”友人便怒道: “真不是人哪!跟人约了同行,弃我而走。”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到了中 午你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父 亲,就是无礼。”友人惭愧,下车牵他的手, 元方径直走入家门不予理睬。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基础知识点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基础知识点_](https://img.taocdn.com/s3/m/a3cf462ff46527d3240ce07b.png)
成语词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8722成语拼音解释欣然而至 xīn rán ér zhì愉快地来到。
不可思议 bù kě sī yì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引吭高歌yǐn háng gāo gē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信手拈来 xìn shǒu niān lái 形容写文章时,善于运用词汇和组织材料。
委曲求全wěi qū qiú quán勉强迁就,以求保全。
期期艾艾qī qī ài ài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去伪存真qù wěi cún zhēn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因小失大yīn xiǎo shī dà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
词汇拼音解释谢太傅xiè tài fù指 晋 谢安。
雪骤 xuě zhòu雪下得大了。
差可拟 chā kě nǐ差不多可以相比。
柳絮liǔ xù柳树种子上面像棉絮的白色绒毛,能随风飞散。
舍去shè qù喻离开住所到别处。
尊君在不zūn jūn zài fǒu你的父亲在吗。
友人惭 yǒu rén cán朋友惭愧。
词汇拼音解释未若柳絮因风起yīn古义:趁、乘;今义:因为与儿女讲论文义ér nǚ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专指子女太丘舍去qù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人期行qī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日,日期相委而去 wěi 古义:舍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做,委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xìn古义:讲信用;今义:相信下车引之yǐn古义:拉,牵拉;今义:引导词汇拼音解释过中不至bù副词,表示否定。
尊君在不fǒu同 “否”。
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2513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5.png)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
他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全书原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
二、课下注释和翻译参考课本三、文言知识归纳(一)重点虚词1.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介词,跟,同,和。
2.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3.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什么。
4.未若柳絮因风起。
“若”:如。
“因”:介词,趁,乘。
5.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啊、呀。
(二)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①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②今义:指子女。
2.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 ①古义:诗文。
②今义:文章的意思3.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①古义:趁,乘,凭借。
②今义:因为。
(三)文言句式1.省略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在”的意思)2.倒装句: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②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3.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五、内容理解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哪里看出来?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内集”“欣然”“大笑”可看出。
2.“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3分)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作者虽没表态,却在后面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就暗示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318ead2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c.png)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刘义庆(403-4448卷,今传本3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二、三行对译【原文】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讲论文义④。
【注释】①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②内集:家庭聚会。
③儿女:子侄辈。
④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原文】俄而⑤雪骤⑥,公欣然⑦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⑧?”【注释】⑤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⑥骤:急,紧。
⑦欣然:高兴的样子。
⑧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译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原文】兄子胡儿⑨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⑩。
”【注释】⑨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⑩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原文】兄女曰:“未若⑪柳絮因⑫风起。
”【注释】⑪未若:倒不如。
⑫因:趁、乘。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原文】公大笑乐。
即⑬公大兄无奕女⑭,左将军王凝之⑮妻也。
【注释】⑬即:是。
⑭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⑮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朗读节奏停顿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4.撒盐/空中/差可拟5.未若/柳絮/因风起6.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四、文言知识归纳(一)重点虚词1.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介词,跟,同,和。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dd8e7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8.png)
《世说新语二则》考试要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生平:刘义庆,南朝宋宗室、文学家。
他自幼才华出众,为人简素,爱好文学。
2.作品出处:《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3.写作背景: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思想活跃,士大夫阶层崇尚清谈,注重风度和才情。
此书通过记录士大夫的言谈、举止和轶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物的精神面貌。
二、文言文翻译1.《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2.《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文: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译文: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译文: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三、虚词实词的理解与应用1.实词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世说新语二则中的词类活用
![世说新语二则中的词类活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2a41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f.png)
世说新语二则中的词类活用一、词类活用“友人惭”意动用法。
惭:感到惭愧。
二、通假字《陈太丘与友期》尊君在不。
“不”通“否”,读fǒu,表示否定。
三、古今异义《咏雪》1、儿女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今义:指子女。
2、因古义:趁,乘,凭借。
今义:因为。
3、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陈太丘与友期》1、去,古意:离开。
今意:到、往。
2、委,古意:丢下、舍弃。
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
4、期,古意:约定。
今意:日期。
5、引,古意:拉。
今意:引用。
四、一词多义日:日中不至:太阳;寒雪日内集:天。
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
)2、倒装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所何似”,宾语“何”前置。
)3、省略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在”的意思。
)去后乃至。
(“乃至”前省略主语“友人”。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
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是都符合史实。
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
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
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冷的,下雪的
雪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把家里 人聚集在一起 家中的子侄辈
谢太傅寒雪日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文 章的义理。 不久,一会儿 急
像什么
高兴的样子
什么
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一会儿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谢安哥哥的长子, 即谢朗
今义:引用
大致,差不多
比作
大体可以相比
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 差 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大体可以跟把盐撒在空中相比。” 不及,不如 如 表凭借 飘起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高兴
就是
谢道韫,东晋有名的 才女,聪明有才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 无弈 女,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 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
才
嬉戏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达。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
敬辞,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离开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您父亲在吗?”元方答道:“我的父亲等了您好久,您不来,他 已经离开了。” 丢下,舍弃 生气、愤怒 不是
谢安高兴地笑了起来。(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弈的女儿, 字叔平,大书法家 王羲之是第二个儿子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判断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
词语 古义
今义
儿女
家中的 子侄辈
文义
诗文
文章 意思
因风起
凭借
子女
因为
陈太丘与友期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放弃 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友人惭,下车引之,
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 元方, 回头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今异义字 古义:离开 古义:舍弃 去 委
今义:到...去 古义:回头看 顾 引 今义:照顾 通假字 不:通“否”
今义:委托 古义:拉、牵拉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 却把人丢下自己离开了。”
我爸爸 谦辞,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就
信用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元方说; 用。” “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您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
礼貌 惭愧
拉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