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的主要尺寸确定及验证

合集下载

轧辊的主要尺寸确定及验证

轧辊的主要尺寸确定及验证

轧辊的主要尺寸确定及验证3.2.1工作辊主要尺寸辊身直径1D 和辊身长度1L 。

决定板带轧机轧辊尺寸时,应先确定辊身长度,然后再根据强度、刚度和有关工艺条件确定其直径。

辊身长度1L 应大于所轧钢板的最大宽度max b ,即a b L +=max 1。

式中的a 值视钢板宽度而定。

当max b =1000~2500mm 时,a =150~200mm a b L +=max 1=1630+150=1780mm辊身直径1D 根据1L 而确定,由文献[1,表3-3]1L =(2.1~2.5)1D ,1D =710~809mm ,所以取mm D 8001=。

辊径直径1d 和辊径长度1l工作辊使用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支承,轴颈一般近似取()mm ~D .~.d 4133755505011==,为了更加安全,需要工作辊辊径取大些,故取工作辊辊径m m 4131=d ,轴颈长度取m m 4131=l (l/d=0.83--1)。

3.2.2支承辊主要尺寸辊身直径2D 和辊身长度2L 。

由文献[1,表3-3]得支承辊直径mm D D 1550~1400)1.2~9.1(12==取mm D 14802=。

辊身长度2664m m ~1480)8.1~0.1(22==D L 。

2L 取1760mm 。

辊径直径2d 和辊径长度2l支承辊使用油膜轴承支承,由文献[1,表3-5] m m 7405.022==D d取安装油膜轴承部位的最大直径为1145mm ,最小直径为mm 765,平均直径为mm 955,辊颈长度m m 8752=l (由文献[1,表3-5]取l/d=1.2)3.2.3工作辊尺寸验证 由文献[1,23]得11cos D h∆-=α (3.1) 式中: α——咬入角取 15°h ∆——绝对压下量,取mm h 5.5=∆。

所以由上式得αcos 18001-∆≥=h D =9659.015.5-=161.76mm ;即工作辊直径满足要求。

型材轧辊工作辊径的确定

型材轧辊工作辊径的确定

型材轧辊工作辊径的确定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型材轧辊工作辊径的确定对于型材轧制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轧辊工作辊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型材的成形和表面质量,因此在型材轧制过程中,合理确定工作辊径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轧辊工作原理和影响工作辊径的因素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型材轧辊工作辊径的确定方法和关键问题。

首先,我们将介绍轧辊的工作原理,包括轧制过程中的应力分析和形变规律,以及不同工作辊径对型材的影响。

其次,我们将详细分析影响工作辊径的因素,包括型材的材料性能、轧机的技术指标、型材的尺寸要求等,同时也考虑到了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方面的因素。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和总结,本文将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确定型材轧辊工作辊径。

这些结论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为型材轧制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读者可以根据所研究的型材和轧机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文提供的方法和经验,选择合适的工作辊径,以获得更好的成形效果和产品质量。

总之,本文将围绕型材轧辊工作辊径的确定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型材轧制工艺的发展和提升做出一些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将介绍型材轧辊工作辊径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说明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成部分。

在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主要包括轧辊工作原理和影响工作辊径的因素。

在轧辊工作原理部分,将详细介绍型材轧辊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这一部分将包括轧制过程、轧辊与材料之间的接触和变形等内容。

在影响工作辊径的因素部分,将分析与工作辊径相关的各种因素,如材料特性、工作情况、工作环境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找出影响工作辊径的主要因素,从而能够更好地确定合适的工作辊径。

第2章轧辊

第2章轧辊

型钢轧机以齿轮座的中心距作为轧辊名义 直径;
初轧机则把辊环外径作为名义直径。
型钢轧机以轧辊的名义直径来作为轧机标 称的组成部分。因为型钢品种规格与轧辊辊身 直径的大小成正比,辊身直径的数值即可反映 该轧机所生产的品种规格。然而由于生产不同 品种规格所对应的轧辊辊身直径不同,因此通 常习惯采用和轧辊辊身直径有一定对应关系而 数值保持恒定不变的人字齿轮机座的中心距 (人字齿轮节圆直径)作为型钢轧机的名义直 径来表征轧机。
鉴于影响轧辊强度的某些因素如轧辊的铸 造缺陷、温度应力、轧辊断面的应力集中系数等 难以精确确定,轧制时的冲击负荷也只有通过一 定的测试手段才能获得,加之轧辊本身又是轧钢 车间的主要损耗件,因此轧辊的强度通常只按静 载荷验算,并将上述因素的影响纳入安全系数中。
型钢轧机与板带轧机的生产工艺、轧机结 构有所不同,故轧辊的强度计算方法亦有区别。
(3)参数:d1-辊头直径 l1-辊头长度 当轧辊不传动(工作辊驱动条件下的支
承辊)或只有单侧传动时,轧辊可以不做专 门的辊头,仅在辊颈外留有可供换辊的起吊 部分。
§2.1.2 轧辊的分类 1、按构造分类
①光面轧辊:应用于轧制板带材。
②有槽轧辊:应用于轧制型钢、线材和钢 坯。
2、按用途分类 ① 工作辊:一般是驱动辊,辊颈小,并
3.辊头的强度计算
型钢轧辊的辊头通常是梅花形结构,它只受扭
矩的作用。对一般结构的梅花头,当d2 = 0.66d1 时,最大扭矩应力产生在梅花头的槽底部分,
其值为:
d1

M d1
0.07
d
3 1
式中 Md1--作用在梅花头上的扭矩; d1 --梅花头的外径; d2 --梅花头槽底处的直径。
§2.4.2 二辊板带钢轧机轧辊的强度验算 板带轧辊强度验算的特点:

轧辊加工检查使用验收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改

轧辊加工检查使用验收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改

轧辊加工、检查、验收、使用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标准1、目的轧辊是轧钢生产的重要工具,为加强轧辊管理,规范轧辊的加工、检查、验收等,更好保障钢材产品的质量和生产需要,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棒材、高线的轧辊加工、检查、验收、贮存、轧辊的使用、重修等过程管理。

3、管理与内容3.1 外购轧辊进厂验收3.1.1采购的轧辊进厂后,规格、外观质量、硬度由技术协议标准及图纸要求进行检验和验收。

3.1.2每批轧辊进仓,供货厂家须提供附有理化性能资料的质保书。

3.1.3验收后应填写验收记录。

3.2 轧辊的加工3.2.1新开轧辊在加工前,必须核对规格尺寸、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3.2.2轧辊上床后,经校验各部分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方可加工开孔型。

3.2.3轧辊加工检验应按轧辊加工图纸执行。

3.3 轧辊的检验与验收3.3.1检验与验收内容:测量轧辊的底径、外径、孔径、宽度等尺寸;用样板测量孔型尺寸;检查表面粗糙度;检查内外圆的同轴度;检查轧辊外观是否完好;用硬度计检查轧辊的硬度;检查轧辊标记是否完整。

3.3.2轧辊加工好后,首先由生产准备车间要求机加人员自检、互检、机加班班长、轧辊管理员进行检验合格后,按规格进行堆放。

技术科对轧辊加工进行抽检。

经检验后需填写检验台账,签字确认,做到上线轧辊完全的追溯性。

3.3.3建立轧辊档案和台账:3.3.3.1档案卡记载:每件检查验收的新辊,用电笔刻写特定的编号并建立与编号相应的档案卡片(卡片上应记载轧辊的编号、钢号、规格、架次序号、图号、底径、重量、进库日期、每次投用日期、换下日期、生产量、每次修磨日期、修磨底径、报废日期、报废原因。

3.3.3.2台账记载:库存轧辊规格、架次序号、数量、编号、及存放位置;在线轧辊的规格、架次序号、轧辊编号;修磨轧辊的规格、架次序号、轧辊编号。

3.3.4经检验不合格的轧辊一律不准放行。

3.4 轧辊的贮存和搬运3.4.1轧辊一般情况下应贮存在室内,在场地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允许露天存放,但须采取遮盖防雨措施。

轧辊尺寸参数及材质ppt课件

轧辊尺寸参数及材质ppt课件
根据咬入条件确定工作直径再根据孔型配置和强度条件确定l工程上主要是根据经验参数查手册确定d与品种规格轧制条件轧辊材质轧机类型有关工程上用名义直径d根据孔型系统孔型配置和轧制方式确定的确定机动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辊颈直径d和长度l取决于轧辊轴承型式和轧制载荷通常按不同轴承类型用比值dd确定滑动轴承根据轧机类型取dd的经验值手册滚动轴承55应符合滚动轴承系列尺寸对辊颈与辊身过渡处进行抗弯和抗扭强度校核轧辊的重车率机动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轧辊全部重车量与轧辊名义直径之比称轧辊重车率轧辊重车率实质上反映了轧辊直径是范围值即存在最大辊径dmax和最小辊径dmin最大辊径dmax受压下开口度即压下上行空间限制最小辊径dmin受轴承座间最小中心距压下上行空间限制最小辊径dmin还受轧辊强度和咬入条件限制轧辊重车率主要取决于轧辊材质和表面硬度轧辊材质与制造轧辊材质主要四类
L/D与品种规格、轧制条件、轧辊材质、轧机类型有关 手册中L/D 经验参数是大量生产实践数据的总结 反映了不同的品种规格、轧制条件、轧机类型, 在一定范围内, L/D 满足咬入条件和强度条件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9
辊身直径 D 主要根据咬入条件和轧辊强度确定 有两种方法:
根据经验参数(查手册)确定 L 再校核咬入条件和轧辊强度
最小辊径 Dmin 受轴承座间最小中心距(压下上行空间)限制 最小辊径 Dmin 还受轧辊强度和咬入条件限制 轧辊重车率主要取决于轧辊材质和表面硬度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1束3
三、 轧辊材质与制造
轧辊材质主要四类: 锻钢, 铸钢, 铸铁, 半钢 锻钢轧辊分为: 热轧锻钢轧辊 冷轧锻钢轧辊 热轧锻钢轧辊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 高耐热疲劳性能
梅花轴头
轴头主要有四种形式:

冷轧机工作辊直径的确定方法

冷轧机工作辊直径的确定方法
t g
、 / …………………( 5 )

式 中 ,t g 一 咬人 角 的正切 值 ;△ 一变形量 ( mm ) ; 尺 一 工 作辊 半径 ( mm ) 。
带 材 的
式 中 ,D 工 作辊 最小 辊径 ( mm ) ; 一 轧制速 度
( m / m i n ) ;K 一 变 形 抗力 ( MP a ) ; 一变 形 量 ( mm ) ;日一 热交 换 系数 ( w / ( m ・ ) ) ;H。 一
最小厚度 ( m m ) ;产 _ 轧制变形区摩擦系数 ; 带材屈服强度 ( N / mm z ) ;£ 广 前 单 位 张 力 ( N / mmz ) ;E _ 弹性 模量 ( - N / mm 2 ) 。
最 大轧制 速 度 。
捷地得出所需 的结果。图 1 中的左侧 图由工作辊直 径 系 列直 线构 成 ,其横 坐标 为材 料 的变形 抗力 ,右
侧 图是 由带材 最小 厚度 系列 的直 线构 成 ,其横 坐标 为变形 区摩 擦 系数 。在 已知 带材 最小 厚度 及摩 擦 系 数 的情 况 下可 以 由右侧 图 中获取 一坐 标点 ,以此点 为纵坐 标 同左侧 图中 由变 形抗 力确 定 的横 坐标 共 同 确 定 的坐标 点 就是 该工作 辊 直径 的最 大值 。
溉缮 臻 蛰
1 工 作 辊 最 大辊 径 的确 定
工作辊的最大辊径主要取决于轧制带材的最小 厚 度 、材料 变形 抗力 以及 润滑 条件 。带 材 的成 品厚 度越 薄 ,材 料 的变形 抗力 越大 ,润 滑效 果越 差 ,则 工作辊辊径就越小。相反 ,成品厚度较厚 ,变形抗 力较小 ,润滑效果越好的情况下 ,工作辊辊径就可 以选大一些。在计算工作辊最大辊径时通常采用的 方法有计算法和图表法两种团 。

转关于粗轧,中轧,预精轧,精轧,

转关于粗轧,中轧,预精轧,精轧,

转关于粗轧,中轧,预精轧,精轧,0粗轧机组的参数包括:1)轧辊直径前4架轧机轧辊辊身直径为φ530~650mm,后3~5架为φ450~480mm(均指新辊)。

粗轧机组轧辊辊身直径一般为轧件平均高度的4~5倍。

2)轧辊辊身长度悬臂辊轧机实际上是装配式轧辊的辊环宽度,一般是最大轧件宽度的2.1~2.5倍;其他类型的轧机轧辊辊身长度均为新辊直径的1.6~1.9倍。

采用较短的轧辊辊身有利于提高轧辊的刚度,有利于保证连轧工艺的稳定。

3)轧辊的径向调整量粗轧机轧辊径向调整量较大,一般为轧辊直径的15%。

4)轧辊的轴向调整量悬臂辊轧机以辊环精确的加工和辊环固定机构准确定位而无需设置轴向调整装置。

其余型式粗轧轧机的轧辊轴向调整量为±2~3mm,这样的调整量对于在线材粗轧中无不均匀的轧辊轴向磨损的对称轧制,足以满足装配时的轧辊孔型对中调整。

5)工作机座的移动调整量用来更换扎槽的工作机座移动调整量等于其轧辊上最边缘的两个孔型的中心距。

通常高速线材轧机的轧制线是固定的,粗轧机组各机架以其中心线或其轧制线与全轧线的固定轧制线相重合,来进行垂直于轧制线的定位。

粗轧机组各机架间距应满足下列条件:(1)安装轧机工作机座及其传动装置的必要空间;(2)安装及调整轧机导卫所需的必要空间;(3)在采用直流电动机单独传动并以电流比较法进行微张力控制的情况下,当轧件已穿孔尚未建立连轧关系时,主传动电机动态速度降及其恢复过程所需时间内轧件的必要行程,动态恢复过程的时间按目前的电气水平应不小于0.5s。

在满足上列条件的前提下,机架间距越小越好。

各类粗轧机组机架中心距一般为:悬臂式轧机:轧辊辊身直径的3.6~3.8倍。

其他轧机:轧辊辊身直径的5倍。

中轧及预精轧通常平均延伸系数为1.28~1.34。

为加大减面效率通常初始4个道次的平均道次延伸率为1.32~1.35;而以后几个道次为保证轧件断面尺寸的稳定性和获得较高的断面尺寸精度,采用较小的变形量,其平均道次延伸系数为1.21~1.27.对于高速线材轧机,在中轧及预精轧阶段由于轧制速度已较高,轧件的变形热已大于轧机在轧制及运行过程中传导及辐射的热量,轧件温度在此阶段开始升高,随轧速的增加轧件温度也急剧升高。

碾压辊长度计算

碾压辊长度计算

碾压辊长度计算
初轧机与型钢轧机的轧辊名义直径D,既是轧机的主要参数,也是轧辊尺寸的主要参数。

当轧辊的直径D确定以后,轧辊的其他参数受强度、刚度或结构上的限制也将随之确定。

初轧机和型钢轧机的轧辊辊身是有孔型的,因此,轧辊的名义直径应有确切的含义。

通常,型钢轧机以齿轮座的中心距作为轧辊名义直径;初轧机则是把辊环外径作为名义直径。

因此,有孔型的轧辊其名义直径均大于其工作直径。

轧辊的棍身长度L和辊径D的确定。

辊身长度L应大于所轧钢板的最大宽度bmax,即:L=bmax+a式中a值视钢板厚度而定。

当bmax=400~1200时,a≈100mm当
bmax=1000~2500时,a≈150~200mm;当钢板更宽时,a=200~400mm。

在本设计中取a=200mm,则L=2150+200=2350mm。

对于热轧机,支撑辊直径D2与辊身长度L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D2=(0.7~0.9)L(L值愈大,系数愈小)。

在本设计中取D2=0.7×2350=1645.00mm。

对于四辊轧机,为减小轧制力,应尽量使工作辊直径小些。

但工作滚最小直径受棍颈和轴头的扭转强度和轧件咬入条件的限制。

支撑辊直径主要取决于刚度和强度的要求。

轧辊检验规程-5

轧辊检验规程-5

XXXXXXX 公司产品工艺操作规程
轧辊检验规程
1
X
1、目的
明确轧辊研磨后的检查和验收方法及程序。

2、内容
说明:
① 工作辊配对依照上大下小的原则。

② 磨削量是指按正常周期换辊后为消除疲劳层而要求的磨削深度;非正常换辊(如改料、打滑、穿带困难等)则只需在磨掉轧辊表面缺陷后,再磨去0.02mm (半径)以上即可,磨削量不作要求。

2.2 目测检验验收标准
辊面磨痕均匀,不得有螺旋纹、振纹、划痕、“砂眼儿”等影响板材表面质量的缺陷。

2.3 检验方法
2.3.1 直径值、配对辊径差、锥度、辊型(粗略值) 及磨削量的检验: —— 磨床自动检测:其数据记录归档保存。

为防止在磨好的辊面上产生划伤、印痕,检测应在最后的光磨前进行。

—— 离线手动用外径千分尺检测,作为自动检测的补充,以及质量抽检的依据。

2.3.2 径向跳动、辊型(精确值)的检验:
磨床自动检测:其数据归档留存。

2.3.3 粗糙度的检验:
仪器:粗糙度测量仪。

检验方法:抽检辊身三个部位,即距两端400mm 处和中部,每处在约100平方毫米内测量3次(符 合要求则只测1次),将所测得的值去掉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然后取平均值。

2.4 将轧辊的检测结果填写在《轧辊磨削单》上,并将其粘附在轧辊上;填写《轧辊磨削记录》。

冷轧辊验收标准

冷轧辊验收标准

冷轧辊验收标准冷轧辊是用于金属材料轧制加工的重要设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冷轧辊的质量达到要求,进行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冷轧辊验收的标准和步骤。

一、外观质量验收冷轧辊的外观质量是验收的首要内容。

验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表面平整度:冷轧辊的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凸、崩边、气孔等缺陷。

2. 表面光洁度:冷轧辊的表面应光洁无瑕疵,不得有划痕、铁屑等杂质。

3. 涂层附着力:如果冷轧辊有涂层,验收时需要检查涂层的附着力,确保涂层牢固不易剥落。

4. 尺寸精度:冷轧辊的尺寸应符合规定的精度要求,不得有过大或过小的差异。

二、材质验收冷轧辊的材质是其质量的基础,验收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性能: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等物理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

2. 化学成分:材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3. 热处理效果:冷轧辊经过热处理后,应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没有明显的软化、裂纹等问题。

三、功能性能验收除了外观和材质,冷轧辊的功能性能也是验收的重点之一。

验收时应进行以下测试:1. 圆度和偏心度:冷轧辊的圆度和偏心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确保轧制产品的尺寸精度。

2. 转矩和刚度:冷轧辊的转矩和刚度应满足工艺要求,确保能够稳定运转并承受轧制工作的负荷。

3. 轧制效果:验收时需要进行试轧,检查冷轧辊的轧制效果,如表面质量、厚度均匀性等。

四、耐久性验收冷轧辊的耐久性是指其在使用寿命内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性能。

验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抗疲劳性:冷轧辊在长时间工作时应具备良好的抗疲劳性能,不易发生疲劳裂纹。

2. 抗磨性:冷轧辊与金属材料的接触面应具有较好的抗磨损性能,减少因磨损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

3. 耐腐蚀性:冷轧辊在工作环境中应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性,不易受到腐蚀而降低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冷轧辊验收标准包括外观质量验收、材质验收、功能性能验收和耐久性验收。

轧辊使用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

轧辊使用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

轧辊使用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暂行)
为提高轧辊利用率,降低轧辊使用成本,将轧辊使用辊径设定为:粗轧平式:φ560mm~φ610mm,粗轧立式φ550mm~φ610mm。

中轧:5架φ440mm~φ495mm,其它均为φ430mm~φ495mm。

并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粗轧、中轧轧槽必须使用完毕后才能换辊。

不得出现磨辊现象。

不得出现烧槽现象,否则一次考核100元/槽。

检查标准:轧槽明显有缺水烧黑的痕迹。

精轧轧槽(含成品辊),除换品种外,轧槽使用完毕后才能换辊,否则每槽考核50元。

(未使用槽数以机加工上报数据为准。


成品轧槽单槽过钢量不得超出350支(只针对一车间),超出一次考核20元(特殊情况除外)。

所有设备必须满足轧辊使用辊径及换槽条件。

1、2条中,出现轧槽由于安装尺寸问题不能使用或磨辊现象,轧钢车间可向生产技术科提出异议,生产技术科分析原因并拿出解决办法,并结合轧钢车间限期整改,如不能整改,考核生产技术科100元/次,轧钢车间200元/次。

如轧钢车间未提出异议或提出异议后经在线调整仍能使用的,考核轧钢车间:粗轧200元/槽,中轧100元/槽;轧辊视磨损情况考核100~300元/辊。

(未使用槽数及磨损情况以机加工上报数据为准。


6条中,现有设备不能满足轧辊使用辊径及换槽条件的,必须提出整改时间,按整改时间完成,不能完成,考核200元/槽/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轧钢厂(棒材)
2010-12-4。

轧辊加工检查使用验收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

轧辊加工检查使用验收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

轧辊加工、检查、验收、使用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标准1、目的轧辊是轧钢生产的重要工具,为加强轧辊管理,规范轧辊的加工、检查、验收等,更好保障钢材产品的质量和生产需要,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棒材、高线的轧辊加工、检查、验收、贮存、轧辊的使用、重修等过程管理。

3、管理与内容3.1 外购轧辊进厂验收3.1.1采购的轧辊进厂后,规格、外观质量、硬度由技术协议标准及图纸要求进行检验和验收。

3.1.2每批轧辊进仓,供货厂家须提供附有理化性能资料的质保书。

3.1.3验收后应填写验收记录。

3.2 轧辊的加工3.2.1新开轧辊在加工前,必须核对规格尺寸、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3.2.2轧辊上床后,经校验各部分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方可加工开孔型。

3.2.3轧辊加工检验应按轧辊加工图纸执行。

3.3 轧辊的检验与验收3.3.1检验与验收内容:测量轧辊的底径、外径、孔径、宽度等尺寸;用样板测量孔型尺寸;检查表面粗糙度;检查内外圆的同轴度;检查轧辊外观是否完好;用硬度计检查轧辊的硬度;检查轧辊标记是否完整。

3.3.2轧辊加工好后,首先由生产准备车间要求机加人员自检、互检、机加班班长、轧辊管理员进行检验合格后,按规格进行堆放。

技术科对轧辊加工进行抽检。

经检验后需填写检验台账,签字确认,做到上线轧辊完全的追溯性。

3.3.3建立轧辊档案和台账:3.3.3.1档案卡记载:每件检查验收的新辊,用电笔刻写特定的编号并建立与编号相应的档案卡片(卡片上应记载轧辊的编号、钢号、规格、架次序号、图号、底径、重量、进库日期、每次投用日期、换下日期、生产量、每次修磨日期、修磨底径、报废日期、报废原因。

3.3.3.2台账记载:库存轧辊规格、架次序号、数量、编号、及存放位置;在线轧辊的规格、架次序号、轧辊编号;修磨轧辊的规格、架次序号、轧辊编号。

3.3.4经检验不合格的轧辊一律不准放行。

3.4 轧辊的贮存和搬运3.4.1轧辊一般情况下应贮存在室内,在场地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允许露天存放,但须采取遮盖防雨措施。

冷轧辊验收标准

冷轧辊验收标准

冷轧辊验收标准
一、表面质量
1. 冷轧辊表面应无裂纹、气孔、夹渣、折叠、麻点等缺陷。

2. 辊面应均匀分布,无过粗或过细的条纹或斑点。

3. 对于需要涂层的辊面,涂层应均匀、连续、无气泡、无漏涂等现象。

二、尺寸精度
1. 冷轧辊的直径、圆度、圆柱度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对于需要加工的辊面,加工精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无过切或欠切现象。

三、硬度分布
1. 冷轧辊的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硬度分布应均匀。

2. 在冷轧辊的不同部位进行硬度测量,应得到相近的结果。

四、耐磨性
1. 在规定的磨损试验条件下,冷轧辊的磨损量应小于规定值。

2. 在磨损试验后,冷轧辊表面应无严重划痕或破损。

五、抗冲击性
1. 在承受规定冲击力的条件下,冷轧辊不应出现裂纹或破损。

2. 在冲击试验后,冷轧辊的尺寸精度和硬度分布应无明显变化。

六、抗腐蚀性
1. 冷轧辊应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承受常见的腐蚀环境。

2. 在腐蚀试验后,冷轧辊表面应无明显腐蚀痕迹。

七、旋转精度
1. 冷轧辊在旋转时,应平稳、无振动、无噪音。

2. 对于有旋转精度要求的辊面,旋转精度应达到规定要求。

八、清洁度
1. 冷轧辊表面应清洁,无油污、无残留物。

2. 对于需要涂层的辊面,涂层表面应光滑、无杂质。

四辊轧机的计算

四辊轧机的计算

四辊轧机计算部分: 1.1轧辊尺寸确定1)工作辊身长度L 应大于所轧钢板的最大宽度max b :max 1780L b =+取max b =200,则工作辊身长度L=1980; 支撑辊身:1780mm2)对于四辊轧机,为减少轧制力,应尽量使工作辊直径小一些。

但工作辊的最小直径受着轴颈和轴头扭转强度和咬入条件的限制。

工作辊直径D 1和支承辊直径D 2参考轧机文献[1]表3-2 ,四辊轧机的L/D 1 ,L/D 2,,及D 2/D 1 应满足如下关系式:21213.2, 1.6,2.0D LLD D D ≈≈≈则得出:1612,D ≈根据轧辊强度及允许的咬入角α(或压下量与辊径之比)和轧辊的强度要求来确定。

应满足下式:D 1≥Δh/1-cos α式中D 1工作辊直径;Δh 压下量;α咬入角;由文献可知,四辊可逆轧机的最大咬入角α=15。

~20。

;取α=20。

; 得到:D 1>595.2mm为安全取取整数,工作辊直径:620mm, 支撑辊直径:1240mm;3)轧辊辊颈尺寸d 和l 的确定轴颈直径d 和长度l 与轧辊轴承形式及工作载荷有关。

工作辊轴径: 110.4250d D mm ==; 工作辊轴径长度:110.5310d L D mm == 支承辊轴径:220.4496d D ==,取整500mm支撑辊轴径长度:220.5620d L D mm ==1.2 轧辊材料工作辊选择材料为:球墨铸铁 支承辊选择材料为:9CrMo1.3 轧制力的初步计算:轧制力的理论计算根据塑性力学理论分析变形区内应力状态与变形规律,首先确定接触上单位压力分布规律及大小,求出接触弧上的平均单位压力P m 后,按下式计算:m P P F =式中 P m 为平均单位压力;F 为轧件与轧辊接触面积在水平方向的投影。

012b b F l +=式中:b0、b1为轧制前后轧件的宽度;l 为轧件与轧辊接触弧的水平投影;当两个轧辊直径相同而在不考虑轧辊弹性压扁情况下,接触弧长度的水平投影l 为:22BC AB AC l -==由△ABC 和△ABD :ABBDBC AB = 而 BD=2Rh h h BC ∆=+=21)(2110 则:hl 412∆=∆≥∆-∆=R hR h h R l 所以取如果忽略二次项241h ∆,l 近似为mm h R l 91.335230=⨯=∆≈2011780178033.9160359.822b b F l mm ++==⨯= 1.3 轧制力矩计算传动轧辊所需力矩为轧制力矩M Z ,由工作辊带动支承辊的力矩M R 与工作辊轴承中摩擦力矩M f1三部分之和,即1f R z k M M M M ++= 求轧制力矩M Za P M z ⋅= 式中, P 为轧制力;A 为轧制力臂,其大小a=L/2 ; L 为接触弧长度;求工作辊传动支承辊的力矩M RM R =R ·c R=)(φγθ+cos s Pco式中F ——工作辊轴承处反力,F=Rsin (γθ+)1ρ——工作辊处轴承摩擦圆半径,1ρ=μ21d 1d ——工作辊辊颈直径,1d =440mmμ——轧辊轴承摩擦系数,由文献可知μ=0.0041.4 轧机主电动机力矩与电动机功率计算根据文献[3]可知电机功率:N=η95501n M K 式中 M K ——轧辊驱动力矩, n 1——电机转速,r/minη——传动效率,22··轴万轴ηηηη==2298.096.098.0⨯⨯=0.891160D vn π=式中 v ——轧制速度 D 1——工作辊直径通过上式可以计算出电机所需提供的功率大小。

D2_1轧辊尺寸参数及材质

D2_1轧辊尺寸参数及材质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厚板轧辊材质的选择
粗轧机的工作条件与初轧机相似 材质选择: 合金热轧锻钢轧辊 合金铸钢轧辊 精轧机支撑辊要求高的强度和刚性
材质选择: 合金铸钢轧辊 冷硬复合铸铁轧辊
精轧机工作辊需保证产品质量和板形 要求高硬度和耐磨性能 材质选择: 合金冷硬铸铁轧辊 无限冷硬铸铁轧辊
机动
目录
支撑辊直径主要取决于轧辊刚度和强度
L/D2标志着辊系的抗弯刚度, L 大者取较大比值 D2/D1与轧件厚度,咬入,弹性压扁,轧制方式等轧制条件有关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型钢(开坯)轧机轧辊的 D 与 L 根据咬入条件确定工作直径 Dg和D 基本方法: 再根据孔型配置和强度条件确定L 工程上, 主要是根据经验参数(查手册)确定 Dg D L 再校核咬入条件和轧辊强度 Dg D与品种规格、轧制条件、轧辊材质、轧机类型有关 工程上用名义直径 D0 代替 Dg D 进行轧辊尺寸参数确定 D0 根据品种规格和轧机类型按型钢轧机系列标准选取 L 根据孔型系统, 孔型配置和轧制方式确定
第二章 轧机
轧辊及机架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解析方法 许用应力及安全系数 机座刚度 机座刚度及弹跳曲线 机座当量刚度与厚度控制 机座横向刚度与板形控制 轧辊参数及轧辊材质
轧辊轴承及压下装置
轧机机架结构参数
轧机主传动
第一节 轧辊尺寸参数及轧辊材质
一、概述
二、轧辊尺寸参数 三、轧辊材质与制造
第二章
机动
目录
支撑辊材质: 合金冷轧锻钢轧辊 工作辊材质: 合金冷轧锻钢轧辊 高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轧辊制造
轧辊铸造方法 静态铸造 离心铸造 连续复合铸造

轧辊的制造与使用

轧辊的制造与使用

三、主要设备
I. 主要检测设备
项目
名称
1 直读光谱仪
2 台式金相仪
3 探伤仪
4 液相测温仪
5 红外线温度测量仪
6 碳硫测定仪 7 拉力试验仪 8 里氏、肖氏硬度仪
数量
产地
2
Swiss
3
Olympus
3
Sonatest
2
Heraeus
2
Heraeus
1
China
1
China
5
Hitachi
三、主要设备
I 铸造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1
25t
2
10t
3
中频感应电炉
5t
4
3t
5
1t
6
高温电阻热处
80M3
7
理炉
50M3
8
低温电阻热处 理炉
60M3
9
离心机
Φ400/ Φ1600
10
砂处理系统
15t/h
数量
2 2 1 1 1 25 10 6 7 2
三、主要设备
II. 机加工设备
序号
名称
1
数控车床
2
数控立式车床
3
与无限冷硬轧辊一样Ni和Mo含量的不同是决 定轧辊组织性能不同的关键因素,组织决定了轧
珠光体球墨Ⅲ
辊的耐磨性、抗热裂性、抗剥落性、强度硬度等 综合性能。
贝氏体球墨离心Ⅰ、Ⅱ
五、标准介绍
分 类
材质
推荐用途
高铬离心复合Ⅰ 高铬铸铁的主要特点是基

体中含有Cr7C3型碳化物,
铬 铸
高铬离心复合Ⅱ
显微硬度HV1700,生产方式 大多是离心铸造。适用于带

中钢邢机轧辊产品纲领与规格范围

中钢邢机轧辊产品纲领与规格范围

企业简介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简称中钢邢机)是中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始建于1958年,原为冶金工业部直属冶金机修企业,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6年4月19日,企业正式加入中钢集团。

公司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现有在册职工6700人,资产总额45亿元。

主要从事冶金轧辊和冶金成台(套)设备及备件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中钢邢机轧辊产品产出规模世界排名第一。

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2.5亿元。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中钢邢机将经营目标锁定为现价产值2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力争30亿元。

主导产品为冶金轧辊和冶金成台(套)设备。

轧辊产品国内市场综合占有率达35%以上,其中:热轧板带轧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以上;冷轧带钢轧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大型型钢轧机轧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轨梁轧机轧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

公司与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国内排名前30位的知名钢铁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轧辊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日本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阿赛洛-米塔尔、新日铁、浦项、塔塔钢铁集团等世界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

年出口产品8000万美元以上。

在冶金设备制造方面,拥有以方坯、板坯连铸机、干熄焦和焦炉护炉装置为代表的3条冶金设备生产线,研发制造了国内第一台罗可普方坯连铸机、第一台国产化干熄焦设备、第一座国产化6米和7.63米大型焦炉护炉装置,公司与日本新日铁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成为新日铁公司在中国唯一的一家定点采购和技术支持的设备制造厂家。

连铸机国内市场占有率25%以上、6米以上大型焦炉护炉装置达60%、干熄焦设备达40%。

公司拥有冶炼、铸造、锻造、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等各工序的先进工艺装备,现已形成了完备的铸钢、铸铁、锻钢三大系列的板带轧辊、大型型钢轧辊、线棒轧辊、异型轧辊、小冷轧辊生产线,装备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轧辊年生产能力18万吨,冶金设备年生产能力8万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轧辊的主要尺寸确定及验证
3.2.1工作辊主要尺寸
辊身直径1D 和辊身长度1L 。

决定板带轧机轧辊尺寸时,应先确定辊身长度,然后再根据强度、刚度和有关工艺条件确定其直径。

辊身长度1L 应大于所轧钢板的最大宽度max b ,即a b L +=max 1。

式中的a 值视钢板宽度而定。

当max b =1000~2500mm 时,a =150~200mm a b L +=max 1=1630+150=1780mm
辊身直径1D 根据1L 而确定,由文献[1,表3-3]1L =(2.1~2.5)1D ,1D =710~809mm ,所以取mm D 8001=。

辊径直径1d 和辊径长度1l
工作辊使用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支承,轴颈一般近似取
()mm ~D .~.d 4133755505011==,为了更加安全,需要工作辊辊径取大些,故取工作
辊辊径m m 4131=d ,轴颈长度取m m 4131=l (l/d=0.83--1)。

3.2.2支承辊主要尺寸
辊身直径2D 和辊身长度2L 。

由文献[1,表3-3]得支承辊直径mm D D 1550~1400)1.2~9.1(12==取
mm D 14802=。

辊身长度2664m m ~1480)8.1~0.1(22==D L 。

2L 取1760mm 。

辊径直径2d 和辊径长度2l
支承辊使用油膜轴承支承,由文献[1,表3-5] m m 7405.022==D d
取安装油膜轴承部位的最大直径为1145mm ,最小直径为mm 765,平均直径为
mm 955,辊颈长度m m 8752=l (由文献[1,表3-5]取l/d=1.2)
3.2.3工作辊尺寸验证 由文献[1,23]得
1
1cos D h
∆-
=α (3.1) 式中: α——咬入角取 15°
h ∆——绝对压下量,取mm h 5.5=∆。

所以由上式得
αcos 18001-∆≥
=h D =9659
.015
.5-=161.76mm ;
即工作辊直径满足要求。

3.3轧制力的计算
3.3.1平均变形程度计算 由文献[1,24]得
46.9mm 5.54001=⨯=∆=h R l (3.2)
式中: l ——接触弧水平投影长度,mm ;
1R ——工作辊半径
由文献[1,23]得
mm h h h m 75.92
7
12.5210=+=+=
(3.3)
式中: h m ——轧制前后的平均高度,mm ;; h 0——轧件的轧前厚度,取5.120=h mm ; h 1——轧件的轧后厚度,取71=h mm 。

281.475
.99.46>==m h l 故采用滑动理论计算变形速度 由文献[1,27]滑动理论得
s h h l v u m 1045.295
.125.50469.014.3-=⋅=∆⋅=
(3.4) 式中: m u ——平均变形速度,1
-s 。

由文献[1,25]得
%3.29%443
232=⨯==εεm (3.5)
式中: m ε——变形区中平均变形程度;
ε——相对压下量。

由文献[1,25]得
0.347293
.011
ln 11ln
=-=-=m m r ε (3.6)
式中: m r ——真实平均变形程度。

3.3.2平均单位压力计算
由文献[1,48-50]利用西姆斯公式求平均单位压力
k n p m 'σ= (3.7)
式中: m p ——轧制平均单位压力,N ;
n '
σ——考虑摩擦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MPa ;

11h R =7
375=53和ε=44%,文献[1]2-87得'
σn =1.95MPa k ——轧制材料在静压缩时变形阻力,MPa ;
σ15.1=k (3.8)
式中: σ——金属变形阻力,MPa 。

r u t K K K ⋅⋅⋅=0σσ (3.9)
式中: 0σ——基准变形阻力,即变形速度u =10s 1
-、变形程度ε=40%时的变形阻力;
t K ——变形温度影响系数
)exp(BT A K t += (3.10) 1000
273
+=
t T
u K ——变形速度影响系数,
DT
C m u u K +⎪
⎭⎫ ⎝⎛=10 (3.11)
r K ——变形程度影响系数,
4.0)1(4.0m N
m r r E r E K --⎪⎭

⎝⎛= (3.12)
由文献[1,36]表2-1查得Q235钢种得 A B C D E N 0σ
3.665 -2.878
-0.122
0.186
1.402
0.379
151.2MPa
代入以上各式得
1000
273+=
t T =1000273
915+=1.188
B T)exp(A K t +=
=exp(3.665-2.878×1.188)=1.278
K u =DT
C m u +⎪


⎝⎛10
=188
.10.186-0.1221058.27⨯+⎪

⎫ ⎝⎛=1.105
K r =E 4.0)1(4.0m N
m r E r --⎪⎭

⎝⎛
=1.402×4
.0347
.0)
11.402(4.0347.00.397
--⎪


⎝⎛=0.976 σ=σ0·K t ·K u ·K r
=151.2×1.105×1.278×0.976=208.39MPa
所以
p m =n '
σk =1.95×1.15×208.39=467MPa
3.3.3总轧制力计算
由文献[1,56]得轧件对轧辊的总轧制力P 为
F p P m =
式中: m p ——平均单位压力,MPa ;
F ——轧件与轧辊的接触面积,2mm 。

2
mm 764479.461630=⨯==bl F 代入上式得
kN 357001076447104676
6=⨯⨯⨯==-F p P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