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轮)第3章第2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2012届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1轮)语文第3章_第1课时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
24
考 向 扫描
● 从选材内容看,高考涉及的诗词,一 般以借景(或托物)抒情且写作背景淡化的 绝句为主,其阅读难度是一般考生能够读懂, 但阅读起来又有区别层级的作品。2011年除 关注绝句外,还应多关注律诗和词、曲。
25
考 向 扫描
● 高考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不再是单 独从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或思想内容、观 点态度一个角度出发,而是兼而有之。如 2009年四川卷第12题的第(2)问就考查了 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三个知识点。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课时鉴赏古代诗歌的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
考 点 精解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①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
2
考 点 精解
1.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是寄 托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广 泛,可以是人物形象(既可以是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也可以是诗人塑造的客观形象), 也可以是物象(意象),而物象多种多样,如 梅、柳、月、花、草等。对古典诗歌中形象的 鉴赏,主要是对其形象的识别,对其形象特征 的把握,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和对其社会价值 的认识。 3
18
命 题 揭秘
答: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 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 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 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19
命 题 揭秘
解析:如何感悟一首诗歌的思想情感,方法很 多。但就某一首诗而言,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从诗题入手,大致了解一首诗的题材类别,进 而找到解读这首诗的思想情感的方向。譬如诗题带 有“送”字的,大多是送别诗。而送别诗在思想情 感的表达上无外乎这么两类 :或表达惜别之情, 或叙写别后思念。大致的方向找到了,我们正确解 读一首诗,就有了基础和保障。再如《小孤山》, 诗题是一个物名,因而它是一首咏物诗。而咏物诗 常用象征手法,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学海导航》高考语文(新课标)总复习课件:第3章 第2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四步,说说这些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出”二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 望”所见的景色,画面清新明丽,表达了雨后愉悦之情。 第五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分别是“明”和 “出”,“明”是明亮,“出”是突兀而出。田野外河水上涨, 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 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明”“出”二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画面清新明丽, 表达了作者雨后的愉悦之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题1
【考题精解】作答本题,首先要读懂该字所在句,然后在理 解诗句的基础上揣摩“嫩”的含义。这句是说穿着白色麻袍, 走在“嫩凉”之中,这“嫩”显然给人以轻微、新鲜、清爽 等感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案:轻微、新鲜、清爽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上 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 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 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 度悲愤之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例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宋]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 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题过程】第一步,表明自己的看法。“最苦无山遮望眼” 最能表现诗人心中的愁苦。
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轮)第3章 第4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 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 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 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题2
【考题精解】解题时,首先要分析词人在词中表现了 渔翁怎样的生活场景,通过对渔翁生活场景的描写传 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在下阕中,我们看到渔翁 生活在一个高远空旷、清幽宁静的类似于世外桃源的 环境中,生活虽然简朴,只是平凡的茅舍竹篱,但却 有垂钓之乐和家庭和谐欢愉之美,由此便不难得出词 人的情感:对渔翁简朴而自由自在生活的倾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湖南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第 二点要求指出: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湖南省就评价诗歌的思 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单独设题的情况比较少,但 是每年的诗歌鉴赏题都涉及情感内容和主旨。因为无 论是分析意象、意境,还是分析关键词、锤炼语言, 抑或是分析技巧手法,其落脚点都要归于诗歌的情感 内容和主旨。因此,掌握分析诗歌情感内容和主旨的 方法,对于整个诗歌鉴赏题的解答都是有益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 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 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题过程】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的内容,分析所 涉及诗句具体写了什么。“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 时足”表示有酒的地方就是家,菱芡四时都是充足的。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则写作者乘风顺流、 随意飘荡、处处为家。 第二步,揭示情感。“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表现了作者的心态,闲静。“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 江北”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闲适。通观全诗, 作者用“便为家”“任江南江北”表现了淡泊的心境 和旷达的情怀。
2015届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课件 第3部分 第2章 第2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仿用句式 1 .审题意,明确显性要求。仿句题对 诸如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 定的,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方能 有的放矢,写作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 2 .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不同的例 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 面去考虑。具体来说,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①审语境,定内容。审读时应该瞻前顾后,确定 文段的主旨和情感基调,然后确定仿写内容。 ②用联想,定具体写作对象。仿句题形式为仿, 关键在想,重点也是难点就是学会运用相关联想, 有时也运用类比联想、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 ③审修辞,定手法。仔细研读例句有没有使用修 辞,如果有,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方法。 如比喻、排比、对比、比拟、反复、设问、反问、 引用、顶真等。
⑥审语意,要贯通。所造仿句在语境 上、语意上、用词搭配上均应做到与例 句连贯自然,相互照应,衔接一体。
变换句式 1.长短句的变换,首先要认清它们的特点。 长句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 较为复杂;二是并列成分用得较多;三是某一 成分结构比较复杂。长句容量大,表达严密、 准确、细致、条理。政论文、科学论文和文学 作品中在描写自然景色或人的内心活动及思想 变化时多用长句。而短句修饰成分少,结构相 对简单。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明快, 活泼有力,节奏感强。
考题1
【解析】仿写,既要做到形似,又要做到 神似。形似包括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等, 神似包括话题统一、色调统一、表达方式统 一等。仿写后,前后分句必须构成“我不想知 道……我只想知道……”的并列关系,修饰语 与中心语的结构搭配也要一致,前后分句的 联系要合乎情理,文意要通畅。仿写时重复 使用的词有 “ 我不想知道你的 ”“ 多么 ”“ 我只想 知道”“是不是你”等。
考题2
【参考答案】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 多· 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 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 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 —— 法国文学 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 著作权的国际公约 —— 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轮)第2章 第3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 培养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 和用法的特点,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 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或理解词类活 用,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把握。如理解“既 来之,则安之”一句,若是孤立地看,可能会受现代 汉语的影响而误解为“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 句、倒装句和省略句。其中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考试 说明》中要求我们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四种“不同句式”,也就是说,对于倒装 句而言,主要要求我们掌握“宾语前置”一种,但在 实际考试中,“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的翻 译也曾有涉及。 就句式的理解而言,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要 从结构特征上去把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 省略的部分。
【考题精解】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第(1)句 中注意关键词“留意”(沉溺)、“释”(舍弃)、 “胜”(尽),第(2)句中注意重要词语“恐”(担心)、 “予”(给),以及“不吾予”的宾语前置句式。可 见句式及用法的考查也常在翻译题中进行,我们 要多加留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题2
1. 答案:A
【考题精解】“无乐有上矣”前一个分句是 “故里穷而无告”,联系上下文看,“故里穷 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里穷而无告”与 “无乐有上”是顺承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 应该补出的是“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例:下列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不同类的一项
是( )
A.毋吾以也
B.不吾知也
C.如或知尔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任务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任务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凝练性、跳跃性。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炼字之妙,赏析诗眼、词眼,赏析炼句之美,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复习目标:1.掌握赏析炼字尤其是诗眼的角度和答题规范。
2.学会欣赏炼字艺术。
题点一 熟悉炼字类型及其表达效果清代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
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从诸多诗例来看,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高考炼字类试题主要考查赏析诗词中作者锤炼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叠音词等。
一、古诗中常炼字的类型动词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
如宋祁的《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出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抒发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形容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中描写茫茫沙漠,用“大”字状其景观;烽火燃起,用“孤”字状其醒目;“长”状其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
数量词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两句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用“千里”写了江南地域的广阔。
叠音词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句中“时时”“恰恰”为叠音词。
“时时”表明不是偶尔一见,把戏蝶的情趣渲染出来;“恰恰”为拟声词,形容娇莺啼鸣的婉转清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
拟声词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呕哑嘲哳难为听。
”诗中用了“嘈嘈”“切切”“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高考语文广东粤教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课件:第2部分第3节 理解古代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上)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今子老于浮图,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涂,乃以古 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邪?虽然,惟俨傲乎退偃于一 室。天下之务,当世之利病,与其言终日不厌,惜其将老 也已!
曼卿死,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乃敛平生所 为文数百篇,示予曰:“曼卿之死,既已表其墓。愿为我 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嗟夫!惟俨既不用于世,其材 莫见于时。若考其笔墨驰骋文章赡逸之能,可以见其志矣。 庐陵欧阳永叔序。
杜环父亲的朋友兵部主事常允恭在九江去世,家道破落。 他的母亲张氏六十多岁了,在九江城下痛哭,无家可归。 有认识常允恭的人可怜常母年纪老迈,就告诉她说:“当 今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何不前去依靠 他?”常母依照那人的话,搭船去见谭敬先。谭敬先却谢 绝不肯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纳,常母处境非常困窘,跟随人到了金陵,于是向人打听 杜一元家在哪里,问:“杜一元现在好吗?”路人回答她 说:“杜一元已经死了很久了,只有儿子杜环还活着,他 家就在鹭洲坊。”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果考察他遒劲的笔墨、丰富飘逸的文章,也可以看出他的 志向。庐陵人欧阳永叔作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例.句则C:贤竖者子安不肯足我与顾谋哉 B.惟俨姓魏氏,杭州人 C.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 D.惟俨既不用于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睡觉。常母向杜环问起常允恭生前所亲近的、交情深厚的 老朋友及自己的小儿子常伯章。杜环知道常允恭的老朋友 没有一个在这儿,不能把常母托付给别人,又不知道常伯 章是否活着,就暂且安慰她说:“天正下雨,等雨停后, 我再替您老人家去找找他们吧!如果真没有人侍奉您老人 家的话,我杜环虽然贫穷,难道就不能侍奉您吗?希望您 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常母看杜环家境贫穷,雨一停止, 就坚决地要出去寻找允恭的老友。杜环叫丫环跟着她出去。 到了傍晚,常母果然没有遇到任何朋友就回来了,这样常 母才定居下来。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赏析语言之特点(风格)
点拨关键
(1)赏析五角度 ①观题材:如咏物诗一般含蓄委婉,闺怨诗一般婉约细腻,边塞诗 一般豪迈雄奇,山水诗一般清新明丽,爱国诗一般悲壮慷慨等。 ②找意象:分析诗中最能体现语言风格的意象。如运用“菊 花”“飞鸟”等意象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语言风格一般清新自然。 ③品用词:分析诗的用词,如辞藻华丽、色彩鲜明的诗句一般绚丽 飘逸;直接陈述、不加修饰语的诗句一般平实质朴。
活动一 熟悉常见的语言风格
(一)请判断下列诗句的语言风格。(从表格后选相应的字母填入表中)
诗句
语言风格
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E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A.沉郁顿挫 B.悲壮慷慨 C.清新自然 D.委婉含蓄 E.平淡质朴 F.华美绚丽 G.婉约缠绵 H.雄奇豪放 I.明快简洁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进一步通过听觉来描写农民劳动的热闹景象。 前六句的景物描写可看作是一种静态背景的铺叙,而这两句则主要刻画 了人物的活动。诗人抓住农人的歌声进行细致刻画,虽然诗人远在郡楼 之上,又加之农夫农妇们是以地方俚语唱和,必然使诗人无法辨清其词, 却亦能欣赏其旋律,这些歌虽然是俚歌,但也缠绵柔媚、如琢如磨。
鉴赏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二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期间。刘禹锡出身于庶 族地主家庭,从小生活在江南地区,对那里的农民生活是有所了解的。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一贬再贬,长期沉于下僚,远居边荒, 使他有了更多的接触社会下层的机会,使他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 了解。他对农民的疾苦是比较关心的。在任地方官期间,每遇灾害他 便上书请求救济和蠲免。他写了一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的诗篇, 《插田歌》就是其中之一。
专题05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
鉴赏思路: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 的动词。如: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侵”字写夕阳余晖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西下之时 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 想到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出了云光山翠对诗人的 眷恋不舍之情,也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 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 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 跳跃性。
本考点包括四种题型:炼字型、诗(词)眼 型、炼句型、语言风格型。
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鉴赏古 诗词的炼字艺术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出现 的频率相当高。
答题模板:含义+(手法)+画面+意境+感情 这个字的意思是…(或运用了…手法),具体、生动地刻 画了…形象(或景色),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情感。
10
(2017 年山东卷)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内容。 第四步,分析该字(或该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第五步,按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18
四个思考角度 (1)修辞角度。“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
塞》)“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更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溅”“惊”二字,同属拟人手法,不仅用字新鲜, 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苦痛。
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轮)第1章 第3节 第2讲 正确使用熟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题3
答案:D
【考题精解】A.侧目:侧,斜着。斜着眼睛看 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褒贬使用不当。 B.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 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C.与日 俱增: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 形容不断增长。说状态“与日俱增”不当。D. 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 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题4
答案:C
【考题精解】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 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 “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 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 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 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应填“弄假 成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具体答题时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看清题干,辨清设问(正误)取向; 2.体会语境,判断运用是否合理; 3.熟记病理,审明成语误用原因; 4.反复推敲,比较区分易混成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2讲 正确使用熟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题1
答案:D
【考题精解】“活灵活现”是形容描述或模仿 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这里用来形容野兔,属 于用错对象。“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都 换了样子,使人感到新鲜。“千篇一律”指文 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 板。“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 社会生活活跃。第9章 扩ຫໍສະໝຸດ 系统调音考题5答案:C
【考题精解】本题将成语、虚词、实词结合在一
起考查。A项,如期而至:按照约定的期限到了。
不合语境。B项,垂询: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询
高考语文广东粤教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课件:第2部分第3节 理解古代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下)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9. A。①⑦句为主谓倒装句;②⑥句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③⑤句为被动句,其中③句为动词本身表被动;④句为判 断句;⑧句为宾语前置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0. C。C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为宾语前置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1. C。“纤歌凝”即“纤歌被凝”,属于动词本身表被 动的被动句,例句“拘于时”为被动句;A.为宾语前置句; B.为宾语前置句;D.为陈述句。ຫໍສະໝຸ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一
60.宾语前置句 61.宾语前置句 62.宾语前置句 63.宾语前置句 64.宾语前置句 65.省略句,省助词和谓语“是从” 66.固定格式,若……何 67.被动句,于,被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 68.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69.被动句,拘,被拘,动词本身表被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4. ①为什么不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盍”“诸” 两个词,“盍”,何不;“诸”,代词) ②这不是你所了解的。(采分点:判断句式和“是非”“若”) ③我不会担心没有鸡啊!(采分点:“病”是活用) ④没有鸡,不吃鸡也就罢了,距离饥寒还很远,像这样,为什 么要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则已耳”的语气, “去”“犹”和“若”“之”“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
14.炬:名词作动词,放火、焚烧 15.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指储藏收集的金玉珠宝等 16.樵:名词作动词,砍柴 17.白:名词作动词,发白、天亮 18.下:名词作动词,攻占 19.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 朋友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
20.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21.垣墙:名词作动词,砌墙 22.偶:名词作动词,嫁 23.老、幼: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疼爱 24.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5.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安:形容词的使动 用法,使……安定 26.王:为王,称王,名词作动词
【学海导航】福建省高考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3章第2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新人教
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参考答案】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 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百花所喻君子的伤 感。
本题不仅要把握词表面所流露的作者的 思想感情,还要理解隐含的情感。理解隐含的情感 要结合词下注释。词中下片百花“不耐世间风与 日”,隐含了世间君子被社会“风与日”所摧残。
(2009·福建省高考调研)阅读下面的宋词,然 后回答问题。
(2)“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是一种什 么样的生活方式?你如何来评价作者这种人生态度?
【答案】是一种焚香煮茗,倚竹闲吟,登山长啸, 垂钓清溪的事事不关心的隐士生活方式。评价:假 如人世间没有民族与家国利益需要去奋斗,这种生 活方式也许无可厚非;然而这正是南宋倾覆前激烈 动荡时期,战云四合,血雨腥风,词人却躲进青山, 不免过于冷漠,过于忘情,过于自私,这样的人生 态度是不值病因进行 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 绛 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 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 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 阴时。②遮回,掩饰。
有人说“作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
3.答题模式:①明确表明你的观点;②结合诗 句进行分析,利用诗句中的一些能支持自己观点的 地方进行阐述,说明缘由。
4.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 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 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 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淳熙 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 此时。
2025版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三透析题型弄清规律题型三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所谓炼字,主要是指锤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叠词等几类词。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 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 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 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 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 感染人的力量。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 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 观念。 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 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 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 绪借用花的溅泪、鸟的惊心表现出来。运用了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 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 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 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 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 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群3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整体阅读指导pptx课件
抒情(主)
4.律诗对仗特点 就高考题古代诗歌阅读选诗来看,考查材料多为唐、宋诗中的律 诗。律诗每首八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其中颔联、 颈联必须对仗,这为解读诗歌提供了一定帮助。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
正对 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变迁、怀
古伤今之情
3.章法结构特点
诗词的一般章法结构如图所示,当然,也有很多诗歌采用诸如开宗
明义、直接点题、以景结情等章法结构。
近体 诗
词
绝句
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 最重要)
律诗 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
首句渲染气氛
上阕 (片)
主句写景
尾句过渡
有的诗讲究起、 承、转、合
写景(次)
下阕(片) 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
(1)同学们熟悉的诗人,其生平背景等信息往往与命题点有联系; (2)同学们不熟悉且未加注释的诗人,其生平背景等信息往往与命题 点没有联系。
3.“看”注释 注释是对诗歌写作的说明或提示,它往往隐含着写作的动因、背 景,诗人的生平、风格、思想、 抱负、经历等重要信息。一般情况 下,高考卷中的注释不是可有可无的,往往对解题起着关键的作用。诗 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1)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2)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3)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4)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5)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 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 关。,
对
自己已经年老,仍居他人之下;春已归来,而自己远
反对
仗
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1轮)语文:第3章_第1课时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
(2009·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①。 【注】①蔡家亲:表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5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 点 精解
第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总分、过渡、铺 垫、伏笔、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等行文结构;第四,比喻、排 比、对比、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等修辞手 法;第五,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衬情、借物 抒情等抒情方式。
6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 点 精解
答:“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解析: 山河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黄河、 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但大好河山陷于敌手,怎 能不使人无比愤慨,仿佛夹着愤怒之气,倾泻而来;“上摩 天”的华山昂然挺立,直刺苍穹。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 对仗工整。
12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8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命 题 揭秘
答: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通过描写隐者 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 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9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命 题 揭秘
答:隐者的形象体现在隐者的隐居生活中,第三句写隐者 自酿自饮,自得其乐;第四句写隐者花落不扫亦无来客。从这 些生活场景中可以看出隐者真正是超然出世、怡然自乐、清静 无为之人。
10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轮)第3章 第3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②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以及选用这种手法的 妙处; ③说说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 的旨趣; ④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 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 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 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题1 (2)【考题精解】尾联写青松凌寒不凋,红叶望风 而陨,二者对比鲜明,寄寓落叶的感慨又深一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 鲜明对比,来表达诗人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 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题2 【考题精解】这是一首写景诗,诗歌描写 了余杭道上四月的生机勃勃。首联点题,颔联写景, 颈联、尾联写人事,顺次而下,条理井然,描绘生 动,如在目前。颔联写景,运用了大量表色彩的词 语,而且是典型的名词组合,只要抓住其中一种即 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易犯的错误 1.缺乏常识,不熟悉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以及常用的表现手法的特征及其表达效果,无从下手。 2.往往只答出所采用的表达技巧,却不联系诗歌内 容作具体分析,也不指出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失去本 该得到的分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 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 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 的作用。
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着眼于“读懂”诗歌。 备考时应以“读懂”作为基本点和突破口。复习时应 注意:全面了解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的分类和具体手 法的内涵;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表现手法, 特别是其中的修辞手法,如借代和借喻、对比与衬托、 比喻和比拟等。
《学海导航》高考语文(新课标)总复习课件:第3章 第1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答题方法 1.鉴赏意象型 提问方式: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为什么 要描写这一形象?……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②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征; ③结合诗歌的主旨指出所描绘的形象的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 ④紧扣题干要求,拟写答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 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题3
【考题精解】诗题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讷沙”。据说唐代丰 州有九十九泉,在西受降城北三百里的辟鸟鹈泉号称最大。 唐宪宗元和初,回鹘曾以骑兵进犯,与镇武节度使驻兵在此 交战,诗应是概括了这段历史。“破讷沙”系沙漠译名,亦 作“普纳沙”。这首诗主要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 战斗而写战归。取材上即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特长。通 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颇得盛唐神韵。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四桥 萧立之
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题过程】第一步,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 解形象的基本含义。“自把孤樽擘蟹斟”是描写人物形象的句 子,“柔橹风前语夜深”是物我相通的拟人化的句子,其中 “自”“孤樽”“柔橹”“语”等词是关键词语。 第二步,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傲岸不 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 第三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秋天的月夜,诗人 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 逍遥洒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1“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电扩步糸统调音m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毒考题导学扩步糸统调音【考题精解】本题是一道炼字题,要从字面义和语境义两个层面进行推敲。
“藏”字的本义是“隐藏”,联系前后词语可知,诗句中当为“覆盖”之意,以显示雪大人稀的边塞特点,为下句的“透”字张本,亦与前两联的清廉为官、清贫而归相呼应。
“透”本为“穿透”之意,诗句中的“透”字亦有此意,明写边风之盛,暗写身衣之单,再次呼应前面刻画到的人物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答案: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 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②“透”字, 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眨人肌骨的穿透力, 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考题精解】本题要求简析颔联中的“空”字,解答时要先解释词义,看是否运用了表达技巧,然后再把这一词义放回原句中整体解读,看描绘出怎样的图景或是呈现了怎样的情境,最后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达到的艺术效果。
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此类题,首先要对全诗的内容进行解读,其次要了解一些答题常识和答题技巧。
这首《骤雨》诗非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中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
一个家住溪西水湾里的牧童,大清早骑着牛来到溪北放牧。
正在放牧的时候,忽然风雨骤至。
诗歌就从暴雨将至的一刹那写起。
在牧童的身后,乌云密布,一片阴沉。
在他的眼前,暴雨已经倾泻了下来。
波涛顷刻间卷上了沙滩,轰鸣的瀑布如同十万军队发出喊声。
“卷”字自然写出了雨的迅猛,而“吼”字则写出了雨势之大。
亠V" ■ Ek;答案:“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考题精解】本题考查炼句。
“雨势骤晴山又绿”的意思是天突然晴了,山又绿了,暗扣了诗题“骤雨”。
同时,这里也表现了人物的心情,牧童刚开始时是急急忙忙渡溪,现在雨停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0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答案:“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岀了下雨前后景色的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湖南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第二点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本考点为湖南省必考考点之一。
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
要读懂诗歌,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鉴赏。
诗歌的语言,讲究字句的锤炼,讲究炼字,讲究押韵、平仄和节奏,讲究抑扬顿挫,回环蕴藉。
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确性、凝练又有乐感,是诗歌语言的突出特点。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萨.鉴赏语言既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鉴赏古代诗歌的一个主要方法。
说它是一个重要内容,是因为高考就这方面本身会设置题目;说它是一个主要方法,是因为通过鉴赏语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形象和意境。
高考要求的鉴赏作品的语言,与一般的文学鉴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 作一定程度的评述。
扩步糸统调音解题冇略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一、答题方法1.鉴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答题步骤与要点:①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②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③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该字所描述的景象;④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⑤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
【答题过程】第一步,表明自己的看法。
用精炼的语言明确指出诗中最精彩的用字。
本诗是“明” “出” 二字。
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二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明”字是明亮,“出”是突兀而出。
第三步,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两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明”字写出了诗人极目远望所见田野中上涨河水在阳光照射下波光更加明亮夺目的景色,“岀”字写岀雨水冲洗的群山在阳光照耀下“碧峰” 秀岀更加富有层次的特点。
第四步,说说这些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 “出”二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画面清新明丽, 表达了雨后愉悦之情。
第五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分别是“明''和“岀”,“明”是明亮,“出”是突兀而岀。
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明”“出”二字充分显示岀雨后的“新晴”,画面清新明丽,表达了作者雨后的愉悦之情。
2.鉴赏炼句型提问方式:某联(某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全诗分析其表达效果。
〃某句被公认为好句,试分析它妙在哪里?〃前人认为某句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答题步骤与要点:①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②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该句所描述的内容;③说说该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④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例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宋]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题过程】第一步,表明自己的看法。
“最苦无山遮望眼”最能表现诗人心中的愁苦。
第二步,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该句所描述的内容。
诗人借山寄愁,一反常人之法,不以山遮断视线为愁,不以不见所思为恨,却以无山遮掩为愁,以满目凄凉为恨。
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心酸,令人生悲。
第三步,说说该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上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 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
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3.鉴赏诗眼型提问方式:某字(句)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全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题步骤与要点:①指出该字(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②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句)写了哪些内容;③分析该字(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④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 —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厂【答题过程】第一步,突出该字对主旨所起的作用。
本诗以“乱”字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 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
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鸣蝉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
实际是全诗的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
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首联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 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
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乱”是全诗的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
4.鉴赏语言风格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 答题步骤与要点: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②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③指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④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题过程】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本词以口语入词,朴素自然。
第二步,结合有关词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语言明白如话,“思君” “此恨”“定不负”等词把“我”的感情表露无遗。
第三步,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词写出了“我”的悠悠相思,表达了“我”的情深意切。
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这首词以口语入词,明白如话,朴素自然。
“思君” “此恨” “相思”等词把“我”的感情表露右選壬严原” “九不务”休锁了“孫”白"窗聚鲁打f二、易犯的错误1.审题不清导致失误。
比如只是要求评析颔联,若审题不准确,就会产生错误。
2.缺少专业术语的积累。
3.对诗歌整体理解偏差导致失误。
高考试题的设题点可能很小,比如只是要求分析一个字的表达效果,或者一句话的含意,但是完成这样的局部分析、鉴赏, 也不能离开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整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