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工与工业革命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7.1《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学生将能够从多元的角度审视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学生将能够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觉得在课前的自主探索环节,学生们对于工业革命的了解还相对片面。虽然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法阅读了相关资料,但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和影响,还是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课前预习的指导,提供更多的问题和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工业革命的全面认识。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工业革命”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工业革命”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7.1《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7.1《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以课本内容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历史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工业革命的基本知识,理解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3)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原因
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 熟,并为手工工场过渡到工厂制奠定了基础。
h
11
给几个梦想的支点:
18世纪的英国为什么能进行技术革新、管理改进?
材料:英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1709年,亚伯拉罕 达比发明焦炭炼铁法,1737年英国年产17350吨铁, 由于英国的保存林被消耗,它很早就开始用煤作燃料, 用煤来冶炼铁。1789年,英国每年大约生产1000万 吨煤,而法国仅生产70万吨煤。------斯塔夫里阿诺 斯《全球通史》
工业革命所需的煤铁资源丰富,且采煤 工业、炼铁工业领先。
h
12
给几个梦想的支点:
18世纪的英国为什么能进行技术革新、管理改进?
圈地运动: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西 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 民土地的过程。
h
13
给几个梦想的支点:
18世纪的英国为什么能进行技术革新、管理改进?
材料:17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513万, 1750年604万,1801年918万,1741——1751年 可能比前一个十年增长3.5%,1751——1761年 可能增长7%,到18世纪80年代加速为10%。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并为手工工
场过渡到工厂制奠定了基础。
——技术条件
3、工业革命所需的煤铁资源丰富,且采煤工业、炼铁工业领
先。
——资源条件
4、圈地运动、人口增长和行会制度解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丰富的劳
动力资源。
——劳动力条件
5、农业发展迅速为工业革命发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城市提供 了粮食,为工厂提供了原料。) ——农业保障(后勤保障)
h
4
历史上全球化中产业分工合作的例子
全球化,是指国家、地区或企业在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进程。
在历史上,全球化并不是仅限于现代发展的产物,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产业分工合作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业分工合作,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可以互补、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化的发展。
本文将以历史上的例子来探讨全球化中产业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和影响。
1. 古代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是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通道,它连接了东方和西方,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以及文化的交流。
我国出产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国家,而西方国家的珍珠、珍贵金属和宝石等商品则通过丝绸之路进入我国。
这种产业分工合作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对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交流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了当时的艺术中心,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都聚集在意大利进行学习和创作。
欧洲各国的贵族和富商也纷纷前往意大利购买艺术品。
这种艺术交流形成了产业分工合作的局面:意大利成为了欧洲的艺术产业中心,而其他国家则成为了意大利艺术品的买家和消费者。
这种产业分工合作不仅促进了欧洲艺术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欧洲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3. 工业革命时期的全球贸易工业革命以及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产品贸易和产业分工合作。
英国成为了工业革命的中心,大量的工业品远销世界各地,同时各国也纷纷向英国进口工业品。
这种产业分工合作不仅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也使得世界各国的产业融合到了全球化的进程中。
4. 当代全球化中的跨国公司分工合作当代全球化时期,跨国公司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产业分工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布局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跨国合作和贸易,实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以汽车产业为例,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这种分工合作不仅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全球化,也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合作与发展。
国际产业分工及我国参与模式研究
国际产业分工及我国参与模式研究一、引言国际产业分工是指各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特定产业或领域内的协作与竞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分工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本文将讨论国际产业分工的背景和特点,并分析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模式。
二、国际产业分工的背景和特点国际产业分工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化进程促使各国之间的产业间依赖度不断加深,从而促成国际产业分工的形成。
随着全球市场的开放和贸易自由化,国际产业分工进一步加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跨国公司的崛起:跨国公司通过利用各国间的资源和市场,建立全球供应链和生产网络,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专门化和规模经济。
2. 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的不断推动促使产业分工的加深和扩大。
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
3. 产业集群的形成:相关产业和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中,形成了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通过共享资源和优势,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成为国际分工格局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模式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为此选择了多种模式,以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1. 加工贸易模式:我国通过引进外资和开放沿海经济特区,建立了一大批出口加工区和产业园区。
这些区域聚集了大量的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以低价劳动力和规模经济为基础,进行电子产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和生产。
2. 技术引进与合作模式:我国通过引进和吸收外国技术,加强技术合作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我国与欧美国家在高铁、核能等领域进行联合研发和技术交流,提高了我国在相关产业中的竞争力。
3. 资源开发与能源合作模式:我国积极开展国际资源开发与能源合作,通过建设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签订利益共享协议等方式,参与国际能源市场和分工。
4. 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模式:我国通过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目录一、内容概要 (3)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特点 (4)2. 中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联 (5)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6)1.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8)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 (8)产业结构的变化 (10)2. 对外贸易与投资的增长 (12)出口产品的升级 (13)引进外资和技术 (14)3. 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 (16)技术创新的作用 (17)消费市场的发展 (19)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1. 人口结构的变化 (21)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2)人口流动与城市化 (23)2. 社会观念的更新 (24)教育制度的变革 (25)女性地位的提升 (26)3. 环境问题的凸显 (27)工业污染的增加 (28)资源利用的挑战 (29)四、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31)1. 政治体制的现代化 (32)中央集权的加强 (33)法律体系的完善 (35)2. 国际地位的提升 (36)工业实力的增强 (37)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38)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9)1. 科技创新的推动 (41)新兴产业的兴起 (42)传统文化的传承 (43)2. 教育文化的繁荣 (44)新式教育的推广 (46)文化产业的兴起 (47)六、结论 (48)1.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影响的总结 (50)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51)一、内容概要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如电力、化学工业、钢铁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开始融入全球工业体系。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产业领域,促使中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转型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社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和就业结构的转变。
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要求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如电力供应、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
产业革命简述
产业革命简述产业革命,旧译工业革命,其传统而又经典的定义是指以通用机器取代人的技艺和用无生命的力取代人力和畜力,带来了一次从手工业劳动到机器制造的转移,并因而促成了现代经济的诞生。
其特别重大的成果就是形成了工厂制度。
它引起了各方面的巨大变革。
因此,他可以被理解做是指“从农业、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经济向以机器生产、专业化分工、资金更自由的流动、大工厂和城市人口密集为主的经济的过渡”。
迄今为止已经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分别是以机械化为特征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电气化和石油化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及以电子化为特点的第三次产业革命。
第一次产业革命,大约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特征是以蒸汽机取代生物能源,以初级水平的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动力,工业化的龙头为轻工业中的纺织业,它开辟了人类社会以纺织机、蒸汽机为主的机械时代。
英国是这次产业革命的创始国,传播中心在欧洲,到19世纪中叶,它席卷了欧洲主要国家和美国。
主要涉及了纺织业、动力发面、交通运输业、机器制造业等领域的革命。
这次产业革命实现了由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飞跃。
产业革命在生产组织方面,实现了工厂制取代家庭手工作坊制和手工工场制的飞跃,工厂制出现后,工人队伍明显分为了手工工人和工厂工人两部分。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量手工工人转入了工厂工人的大军。
但由于机器设备的昂贵和其生产量的巨大,工厂工人不可能拥有生产资料,他们靠出卖劳动力而生,因此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
这次产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上,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创造了前提。
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巨变,使得英国从农业国变成了轻工业国,为重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基础。
同时产业革命也带来的城市化的兴起,产业革命产生了工厂制度,创造了巨大的工业就业机会,不仅吸引而且容纳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蒸汽机的创制和广泛使用,使人们得以摆脱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有利于人口的集中和新城市的兴起,同时带来的交通革命对人口的流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而,一系列工业中心应运而生,无数的工厂乡村变成了工厂城市。
国际产业分工的新趋势
国际产业分工的新趋势国际产业分工的新趋势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演变,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国际产业分工的新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数字化经济、全球价值链重构等方面的发展。
研究发现,新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产业分工,促进经济增长和贸易便利化,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文章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以适应新趋势下的国际产业分工。
1. 引言国际产业分工是指各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分配生产要素,形成较高效率和较低成本的产业结构。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以及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国际产业分工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本文将重点分析国际产业分工的新趋势,探讨其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国际产业分工的历史演变国际产业分工起源于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当时英国成为了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国。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也逐渐崛起,形成了以这些国家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然而,在20世纪中叶,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国际产业分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 技术创新和国际产业分工技术创新是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流动加速,形成了全球性的供应链网络。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分工合作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方式。
例如,亚洲国家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欧美国家则在高技术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 数字化经济和国际产业分工数字化经济对国际产业分工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跨境贸易和投资活动的便利性大大提高。
通过在线平台和电子支付系统,企业和个人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国际交易。
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也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和价值链重塑。
5. 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国际产业分工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是国际产业分工的新趋势。
传统的价值链是线性的,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和最终消费者。
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因素
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发生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英国。
它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带来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变化,从而延伸到世界各地。
本文将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技术因素-机器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在于机器。
这一变革改变了人们生产和交通的方式,进一步发展了铁路和机车的技术。
蒸汽机激发了人们对新型发明的热情,新的机器和设备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使劳动生产率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对煤、铁的需求大增,引发了一系列能源和电力技术变革。
对于技术革新,我们不能只看重技术研发本身,更需要关注社会背景下技术的应用和传播,以及整个生产方式上的变化。
经济因素-产业资本与分工合理化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是产业资本。
在工业时代的发展中,机器设计和生产等技术性领域的人员将原本的手工生产逐渐取代。
这些技术人员,在与雇主之间实行的契约式雇佣关系中,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蓝领/白领”分工区分的经济模式。
工厂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人力消耗的压力增加,这时便需要反思、改进生产模式,进而新一轮分工合理化的调整开始了。
随着技术的深入应用和常规化生产,最典型的生产方式为科林斯模式出现——将熟练工人拆分为不同处理程序的分工合理化。
这种专业化的分工使得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新生产方式”成为产业革命最大的经济变革。
政治因素-欧洲工业国的崛起工业革命的政治基础在于欧洲大陆上的国家结构。
其崛起发生在英国,而通过工业扩张和殖民地控制,它影响了整个欧洲和全球其他地区。
这些国家当然有各自的特色,所以其实现方式不同于英国。
例如,德国和美国在制造业中发挥起了重要作用,而法国和意大利在纺织业、服装业、高级手工艺品和家具制造等方面强大地带头。
当然,各国家也有不同的产业和经济条件,造成了相应的地区大宗商品和资本集群的战略利益。
文化因素-启蒙思想与社会变革工业革命的文化基础在于启蒙思想。
工业革命详细资料
医生也治不好。
我对贝尔先生说,我还得访问中产阶级的人物,因为他们的
人数不但急速增加,其社会地位、经济势力和政治影响也日与
俱增。
环境问题
贝尔先生建议我访问他常光顾的杂货店店主布彻先生。
现年42岁的布彻先生证实说,中产阶级的下层的确因商业的
发达而数目不断增加,中产阶级的上层也因新兴工业而持续增
长,当中专业人士因教育的普及而势力扩大。
机器生产 工厂制度
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1、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必
1)、直接原因:市场的需求
要
国内:圈地运动造就了广阔的农村市场 性
国外: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2)、条件
①劳动力:圈地运动
可
②资本: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圈地运动 ③技术:手工工场的技术积累
能 性
④原料:圈地运动、煤铁资源、殖民掠夺
过工业革命也让我们看到利欲熏心的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甚
至像爱丽丝这样的童工也无法幸免。工人一天工作超过12小时, 辛劳所得的报酬勉强可糊口罢了,健康却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
每况愈下,爱丽丝的母亲就这样病倒了。
价值观念
阶级结构
阶级结构 贝尔先生边说边咳嗽。这是来到城市后,空气污染造成的,
因为在煤烟弥漫,空气不流通的工厂长年累月工作,看多少次
贝尔先生苦笑说:“真的吗?希望我能支撑到那天。”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英国经济学家曾
说过:“大洋洲是我 们的牧场,阿根廷和 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 们的牛群,秘鲁送来 它的白银,南非和澳 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 敦。印度和中国人为 我们种茶,而且我们 的咖啡、白糖和香料 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 岛。”
(五)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产业分工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深度解读
产业分工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深度解读在当今世界,产业分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各自的专业化分工。
产业分工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产业分工的形成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是深远的,下面将对其进行深度解读。
一、产业分工的起源与发展产业分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扩大,产业分工也随之出现。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各类产品的生产基本上是由同一个人、同一个家庭或者同一个行业完成的。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产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产业分工逐渐形成,各种专业化分工不断出现。
二、产业分工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产业分工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提升生产效率。
通过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解、专业化,每个环节都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完成,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比如在汽车制造行业,生产线上的每个工人都负责一个具体的环节,通过分工合作,可以将汽车的生产效率提高数倍。
三、不同产业分工之间的协作与互补产业分工不仅仅存在于同一行业内部,各个不同行业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协作与互补关系。
比如在手机制造行业,需要电池、屏幕、芯片等多个部件的配合,各个部件生产商之间的合作是产业分工的典型体现。
只有各个部件生产商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才能最终打造出一款高品质的手机产品。
四、产业分工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由于产业分工的存在,人才培养也需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专业化培养。
不同行业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各个行业在招聘与人才培养上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规划。
比如在互联网行业,需要大量熟练掌握技术的人才,而在金融行业则需要擅长理财分析的人才。
五、产业分工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产业分工的存在,使得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速度也不同,从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
有些行业由于市场需求的下降或者技术更新换代,导致产业分工的转移,一些传统行业逐渐式微,而一些新兴产业则得到了迅猛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奠定了:产业结构的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奠定了:产业结构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欧洲开始工业化生产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以英国为中心,工业生产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而在世界市场的发展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具体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世界市场的发展奠定了产业结构的变革,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农业生产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个历史时期里,机器制造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模式。
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兴起不仅增加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生产量,而且也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结构,使工业生产成为了世界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业化的兴起导致了很多国家的经济成为了以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取代了原来的农耕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体系,从而奠定了世界市场的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业结构变革也促进了世界市场地位的提升。
在此之前,世界市场经常是由手工业品牌制造商国家和贸易国家主导。
然而,这些国家的生产力非常有限,且无法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随着机器生产工艺的完善,世界各地的制造商不再受限于手工业生产的局限。
他们开始更有效地生产生命必需品,因此,消费者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购买到相同的产品。
这就促进了全球贸易和国际分工,可以更快和更便宜地向全球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
另外,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世界市场的物流和运输方式。
生产和销售的商品越来越多地通过铁路和广泛利用的船舶联通,货物可以从欧洲迅速到达印度和美洲的港口。
这种物流和运输的改变,使得各种物品的交易变得更为便利和经济,只要商品数量足够,它们就可以流入几乎任何地方,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这也帮助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最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业结构变革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消费文化的发展。
人们开始追求更多样化、更丰富、更便宜的商品,如衣物、饮料、食品、家具等等。
此外,生产时的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使得人们可以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多的商品,这进一步促进了人们的消费信心。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聪明软体、新奇材料、智能机器、三D印制、网络软体服务等等,使工厂逐渐走出大批量制造的时代,生产少量但多样化的产品。
也就是说,从设计到开模生产,只要在电脑上设计,就可三D“打印”出物件。
这就彻底改变了简单重复性操作的格式,使制造业和信息高科技等智能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发明和制造过程充分整合。
这就经常要求设计人员和生产人员在没有语言障碍的情况下保持零距离的互动,并贴近客户即时回应其需求。
当然,设计和生产过程的合一,也使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更为重要。
要想把生产过程外包出去、把核心设计秘密留在自己手里,也越来越难办到。
凡此种种,都将促使企业舍弃把制造过程“外包“到低工资国家的战略,而把核心生产部门搬回国内。
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使得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在许多行业,体现个性化服务会变得更加重要。
这种个性化服务带来一个新问题,对市场快速反应将影响到制造设施的空间布局。
工厂放在市场附近,对市场需求能做出快速及时反应的地方成为重要因素,而不是放在劳动力成本低,但是距离市场比较远的地方。
这将大大影响产业的空间布局,市场因素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
能否把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快速反应到产品的设计当中来满足多样化需求,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如果说第三次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更大的话,那么对我国的挑战尤为明显。
其他发展中国家想走中国当初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走过的道路,即吸引全球制造业到某一个国家的机会已经不多。
由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主要受益者,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产业发展产生的四方面影响,对中国来讲冲击还是很大的。
当然中国相对于其它一些国家还具有一些综合性优势,低成本和超大规模市场的结合是许多国家无可比拟的。
虽然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对市场的快速灵活反应,个性化需求,但是中国市场的规模,再加上多层次性,实际上中国还是有很多机会。
调整周期比较长,政府要适应这些趋势性的变化,企业也要捕捉发展和调整的机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产业革命名词解释
产业革命名词解释产业革命又称为工业革命,一般是指由于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
又称工业革命。
“产业革命”一词为恩格斯在1845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首先使用的。
产业革命通常指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的过程。
它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建立,扫除了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生产技术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产业革命创造了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生产分工日益细密,劳动工具日趋专门化,为机器大工业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势必要进行技术革命,采用机器生产。
产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始于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首先从纺织业开始,逐步发展到采掘、冶金、运输、机器制造等部门,80年代因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得到进一步发展,至19世纪30年代末在英国基本完成。
继英国之后,美、法、德、俄、日等国也在19世纪内先后完成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也包含着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一系列十分重大的社会经济后果。
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增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使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物,成倍地加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急剧地尖锐起来。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程度空前提高,与此相伴而来的是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产业和行业的区别
产业和行业的区别
1、定义不同:
行业是相对于工商业而言的,比如IT行业、美容行业、建材行业,指的多是商业。
而产业多是相对于工业来说的,比如经常说的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等。
2、范围不同:
产业涵盖的范围不再仅指工业,也指非工业,而行业通常指其按生产同类产品或有相同工艺过程的经济活动分别,如服装行业、食品行业等。
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说,产业包含行业。
行业与产业的区别是什么
3、特定范围不同:
行业是指替代商品的,具有相同竞争行的企业群体,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产物,属于某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
简单来说,行业是微观的,产业是宏观的。
总而言之,产业可指工业之外的行业,或者是说分散在多个行业,有着相同业务性质的经济组成的,例如现在发展的如火如荼的物流产业。
当然,也可以简单的以平时常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进行理解产业和行业的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社会分工结构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社会分工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一场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
这场革命的发生,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变成了一个世界范围内多样化的现代工业社会。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新的社会分工结构逐渐形成,从而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效率和工业化的进程。
机器生产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之前的农业社会中,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是主流,每个生产者都必须驾驭土地和天气,进行繁重的工作。
而在工业化时代,由于机器的使用,劳动力得到了自由,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整个生产过程得以标准化和专业化。
这种生产模式的出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大众化,带来了生产能力的增长和价格的下降,进而促进了消费群体的扩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市场。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和范围。
18世纪末期的交通运输主要是依靠河流和海洋,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限制,交通运输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导致了无法形成广泛的国际贸易。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蒸汽机的发明和交通方式的改良,不仅加速了货物的运输速度,而且大大扩展了产品的范围和市场的规模。
交通的便利性也促进了各地资源的共享,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大大改变了世界市场的格局。
最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扩大,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在过去,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多是建立在外交政策和军事联盟基础上的,而今天的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多是建立在经济联系和贸易合作上的。
工业革命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贸易额和市场面积不断扩大。
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分工和产业链的细化和互动。
总之,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变革,使得世界市场的规模和范围得到了拓展。
历史上全球化中产业分工合作的例子
历史上全球化中产业分工合作的例子历史上全球化中产业分工合作的例子导语: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其本质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更紧密、更广泛、更深入的联系和合作。
在全球化过程中,产业分工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历史上全球化中一些重要的产业分工合作案例,以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全球化和产业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1. 丝绸之路:古代产业分工的华丽篇章丝绸之路是最为著名的全球化案例之一。
自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4世纪中叶,丝绸之路连接了东方和西方,是一个动态的贸易网络。
这一古代产业分工合作的杰作,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药材等贵重商品输送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同时也将西亚和欧洲地区的珍贵商品带到中国。
这一长距离的贸易交流不仅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商品交换,还推动了文化、思想和科技的互通。
2. 工业革命:分工合作引领现代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是产业分工合作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案例。
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中心。
随着技术进步和分工合作的推进,英国不仅在纺织业、矿业、冶金业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将这些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
英国提高了纺织业的生产效率,而印度成为了英国纺织品的重要市场,并专注于种植和提供原材料。
这种分工合作带来了国际贸易增长和市场扩大,同时也推动了技术、科学和经济的发展。
3. 全球汽车产业:分工合作加速行业发展全球汽车产业是当今最典型的产业分工合作案例之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汽车制造商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资源整合。
德国的汽车制造商以高品质的工艺和技术闻名于世,而中国则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
这种产业分工合作使得德国企业在生产和研发方面发挥其优势,同时中国市场也为德国汽车企业提供了巨大的销售机会。
这种分工合作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个人观点与理解:产业分工合作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影响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从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这一变革性的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旧时代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在这场全球性的变革中,人类社会编织的历史纵横交错的重重故事,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至今,工业革命仍然是各种社会和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
下面,本文将站在当代的角度来回顾工业革命对于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农业是唯一的经济支柱。
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依靠农耕、牧养谋生。
由于生产力、交通运输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制于自然、时令、气候等外在因素。
由于农业生产的天然局限性,社会生产的发展被严重限制。
民间手工业有所发展,但商品生产的规模和效率极低。
随着科技的进步,欧洲大陆开始出现新的工商业城市,在这些城市里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和贸易。
工艺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使得手工业更加繁荣和专业化。
在工业革命之后,这些小手厂被大型机器厂所替代。
工业革命为大规模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遥远的欧洲海岸开始有了较快的交通运输方式,这一切都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工业革命将农村社会转化为现代化工业社会,形成了全新的社会结构。
二、机器与大规模生产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机器生产工具的发展。
它们能够生产出大批量的商品,使商品价格大幅度降低。
工业革命使人们摆脱了手工商品生产的繁琐艰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产业生产方式。
马库斯·伊萨·葛拉安在其经典著作<资本论>中曾经指出,机器生产初期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些机器将会如此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
工业革命前,农业生产的极度依赖人力、畜力劳动,其生产过程无法高效利用且成本极高。
相比之下,机器生产可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大规模制造的背后是工业化的增长和全球化的扩大。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已经看到了新的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演变。
产业分工与工业革命
产业分工与工业革命从英国工业革命到21世纪初,世界工业化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工业化如果从洋务运动算起也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中国作为工业化的后起国,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之借鉴。
本文主要从产业分工入手来分析英国、美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等的工业化历程。
一、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产生,学者们从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从产业内部分工的视角来看英国工厂制度建立、主导产业确立、国内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对英国完成工业化的影响。
1.产业内部成功分工促成工厂制度建立。
从15世纪至工业革命前,乡村工业特别是毛纺织品制造业是英国工业的主要形式。
毛纺工业由于技术简单、投资低使之成为农村中一种普遍性的家庭副业,这种家庭副业主要是靠在当地雇佣不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乡村工人,大多数农民仍占有小块土地。
这些工人农时耕田养畜,闲时纺纱、织布、打铁。
乡村工业的发展还吸引了城市中未能充分就业的人员,出现了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
由于农村家庭副业不受行会束缚,因而给商人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场所。
一些商人深入到农村收购加工纺织品,这样商人不单纯是进行羊毛绒纺织品贩卖活动的商人资本家,而是逐步变成了商业资本家兼雇主的“布业家”即包买商,包买商逐步控制了这些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广大手工业者实际上已沦为雇佣工人,从而形成了分散的、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工场手工业。
一方面表现为手工业品的产量提高,并随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展而远销国外;另一方面是农民家庭手工业日益脱离耕织结合的生产形式而走向独立的商品经济道路,西方学者称这个时代为“工业化前的工业化”时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半工半农式的、分散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已不能满足需要,“布业家”便开始创办大型作坊,分散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便向在分工基础上、在统一监督和指挥下进行生产的集中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转变,一些大型的手工业工场雇工达2000多名,最普通的中型工场工人数也在500一700人之间,机器也日益更新,并建立了具体的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与新兴产业的崛起
工业革命与新兴产业的崛起近代工业革命的爆发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同时也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
本文将就工业革命对新兴产业的影响展开论述。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原因工业革命起源于18世纪英国,其背景是农业革命的成功推动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从而促进了市场需求的扩大。
而在原因上,工业革命则得益于科技的持续进步和新机器的发明与应用,例如蒸汽机的问世将动力源推向全新的高度。
工业革命还受益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如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贸易政策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工业革命对新兴产业的推动1. 纺织业的崛起工业革命最早的体现就是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蒸汽动力的应用使得纺织生产力大幅提升,同时通信网络的完善也加速了原材料和产品的销售速度,促进了纺织业的繁荣。
同时,分工和机械化的引入也降低了成本,使得纺织品的价格相对亲民,从而更多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2. 铁路运输的兴起工业革命也催化了铁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蒸汽机和铁路运输的结合促进了迅捷、高效的物流运输,大幅缩短了商品流通的时间和距离。
铁路的建设与扩张带动了煤矿、钢铁、机械等相关产业的需求,有效推动了这些新兴产业的崛起。
3. 重工业的兴起工业革命推动了铁矿、煤炭等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基础。
钢铁业的兴起则改变了手工业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重工业迅速崛起的同时也促使了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新兴行业的兴起。
4. 原材料加工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原材料的加工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新兴产业如化学工业、石油加工业等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通过原材料的深加工,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新兴产业的影响和意义1. 经济发展与国家实力的提升工业革命催生的新兴产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的动力,大大推动了国家经济的腾飞。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国家的产值大幅度提升,也间接提升了国内人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国家的实力也得到巨大的增强,加强了国际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分工与工业革命作者:莫秀蓉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4期摘要:从英国工业革命到21世纪初,世界工业化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工业化如果从洋务运动算起也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中国作为工业化的后起国,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之借鉴。
本文主要从产业分工入手来分析英国、美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等的工业化历程。
关键词:工业革命产业分工启示从英国工业革命到21世纪初,世界工业化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工业化如果从洋务运动算起也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中国作为工业化的后起国,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之借鉴。
本文主要从产业分工入手来分析英国、美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等的工业化历程。
一、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产生,学者们从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从产业内部分工的视角来看英国工厂制度建立、主导产业确立、国内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对英国完成工业化的影响。
1.产业内部成功分工促成工厂制度建立。
从15世纪至工业革命前,乡村工业特别是毛纺织品制造业是英国工业的主要形式。
毛纺工业由于技术简单、投资低使之成为农村中一种普遍性的家庭副业,这种家庭副业主要是靠在当地雇佣不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乡村工人,大多数农民仍占有小块土地。
这些工人农时耕田养畜,闲时纺纱、织布、打铁。
乡村工业的发展还吸引了城市中未能充分就业的人员,出现了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
由于农村家庭副业不受行会束缚,因而给商人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场所。
一些商人深入到农村收购加工纺织品,这样商人不单纯是进行羊毛绒纺织品贩卖活动的商人资本家,而是逐步变成了商业资本家兼雇主的“布業家”即包买商,包买商逐步控制了这些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广大手工业者实际上已沦为雇佣工人,从而形成了分散的、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工场手工业。
一方面表现为手工业品的产量提高,并随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展而远销国外;另一方面是农民家庭手工业日益脱离耕织结合的生产形式而走向独立的商品经济道路,西方学者称这个时代为“工业化前的工业化”时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半工半农式的、分散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已不能满足需要,“布业家”便开始创办大型作坊,分散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便向在分工基础上、在统一监督和指挥下进行生产的集中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转变,一些大型的手工业工场雇工达2000多名,最普通的中型工场工人数也在500一700人之间,机器也日益更新,并建立了具体的工厂制度。
是什么原因导致英国农民家庭手工业脱离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或说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的条件是什么?马克思说“ 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
2.国内产业的合理配置。
由于毛纺织业受到了政府和行会的过度保护,所以大约在1685年间,既实惠又轻便的棉纺织业便由尼德兰的安特卫普移民传入英国。
棉纺织业规模小,到1760年出口总值没超过5万英磅,由于弱小新兴性和力求发展壮大的动机,棉纺织业率先进入工业革命的行列,其工作机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引起了棉纺织工业生产率飞速发展,到19世纪30年代,以棉纺织业为主的纺织工业已经成为英国最大的产业部门。
在纺织业发展的同时,带动煤炭和冶金业发展,从而钢铁产业也随着开始膨胀起来,英国工业化生产体系初步形成。
18世纪最后几年,英国机器制造业开始兴起,为提高国内经济部门装备能力准备了条件,如英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包括开掘运河、建造汽轮和兴建铁路等方面发展快速,到1855年英国铁路达到12960公里。
经过发展,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次产业之间和工业内部结构的演变都很突出。
从1801年到1841年,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从32%下降到22%,同期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从23%上升了11%,在农村,由于农业资产阶级调整生产结构,从初期的养羊到后来大量种植谷物,并在生产技术改良、应用和新品种的培育上下功夫,农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35%下降到23%,工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从29%上升到39%,从以上数据来看,英国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发展,其实质上也是产业内部实现合理分工的结果。
二、美国美国作为世界上人口较少的国家之一,在经济上却引领国际潮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重视产业区域分工转移和融合。
1.产业在区域间分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众所周知,政府通过《宅地法》等一系列法律和优惠政策诱导移民向西迁移,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西进运动,该运动促成了以西部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美国硅谷的出现,成为引领全世界以信息化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
二是1993年9月制定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以推动美国经济从内需主导型向外需主导型的转变,并在西部推行,确定半导体、电脑、通讯、环境保护、服务业等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6大重点出口产业,这些都是政府主导下的产业区域分工的表现。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是在政府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东北部和南部重工业发展遇到瓶颈时,以信息化带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在西部崛起,到20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美国出现了传统制造工业衰退的现象,西部却以信息化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为传统重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1960-1980年间,美国工业产值“高技术工业产值的份额从27%增长到38%,非高技术工业(包括资本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所占份额从73%下降为62% 。
20年来,高技术工业的比重上升了40%,劳力密集型工业略有下降,而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部门的产值比重则分别下降了16%和18%。
由此可见,美国产业结构的转换不仅表现在工业从以轻工业为主导部门,向以重工业为主导部门的转化,向以重工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化,而且体现在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向高技术加工业的转移,标志着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在美国最终确立。
2.产业融合化趋势明显。
产业融合是以产业边界的模糊化和消退化为特征。
产业融合的发展首先是和特定产业相联系的,即在信息化条件下,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产业之间出现模糊化和消退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产品、业务、市场以及产业发展方向的融合。
产业融合是在企业兼并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
回顾美国历史上的五次兼并浪潮,第一次兼并(1893~1904)是横向兼并。
横向兼并是使紧密相关行业的多数中小企业相互兼并,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第二次兼并(1920~1929)以纵向兼并为主,由垄断资本集团首先掌握一些大银行或大企业作为“母公司”,通过它们收购和控制许多“子公司”,形成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结构;第三次兼并(1960~1972)以混合兼并为主,而且是无关联的企业相互兼并盛行。
第四次兼并(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大企业间的横向合并。
这次兼并的特征是相同、相关产业的兼并,并向金融机构大量举债,形成以现代大公司为主体的新型产业组织结构;第五次兼并(1990年至今)—跨国公司跨国兼并融合和大企业合并。
美国作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生产组织形式在经过第三次产业革命后得到大大提高,组成了跨国公司,从此开始新一轮的资本输出,各相关、不同产业之间融合兼并趋势明显。
在兼并的过程中,美国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发育成长为新的产业,原有的夕阳产业消失,也催生了一些新兴产业。
从企业兼并发展起来的产业融合现象,是在产业国际分工的大前提下兴起的,国际分工一方面促成产业融合,另一方面又刺激产业内分工,企业兼并和融合本身也是分工,是产业间分工的内部化,是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的过程和结果。
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20世紀60年代以来,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首的东亚国家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堪称“东亚奇迹”((世界银行,1995)与“中国奇迹”(林毅夫等,1999),引起了世界各国关注。
推动日本和四小龙在短短30年里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什么,学者们众说纷纭。
其中有观点认为,东亚模式的内涵是一种“制度模式”,是政府理性地进行制度创新和供给,并有效地实施的结果。
而保罗·克鲁格曼却以全要素生产率未见上升为依据,认为他们都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和资本投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随着投资导致资源耗费枯竭,这些国家的经济将不可能高速度增长[保罗·克鲁格曼.亚洲奇迹的神话[J],外交.1994(6).]。
本文指出,日本和四小龙得以成功的关键在于善于从国际和国内产业分工的视角去走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成功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东亚各国的经济起飞依序相连,产业结构处于梯形递推层次,已确立一个互补性较强的区域性“雁行”产业分工体系。
在产业互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东亚各经济体之间贸易和投资,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区域内商品市场和资金市场。
50年代以来,全球经历四次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在60、70年代日本经济内部形成产业结构升级压力,这对于当时发展水平低、土地、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均相对丰富的东亚“四小龙”来说,是一个难得历史发展机遇,它们迎接日本产业(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转移,外来的资金、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四小龙”的土地、廉价劳力的结合使“四小龙”经济迅速起飞,并很快在70年代成为亚太重要轻工产品加工制造中心。
日本与“四小龙”间产业转移是东亚区域经济内的第一次产业迁移。
又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开始面临十多年前日本所面临的相同问题,生产成本迅速上升形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
“四小龙”狭小的地域空间和经济资源短缺,使得在经历仅仅十多年的发展后就形成产业结构的内部矛盾。
80年代,“四小龙”低层次制造业大量向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内地转移,使东亚区域经济空间的范围延伸到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产生东亚区域经济内部的第二次产业迁移。
至此,东亚区域经济的“雁形”构架已形成,其构架是日本—香港特区、台湾地区、新加坡、南韩—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中国华南区等。
东亚经济区域向东盟国家和中国内地扩张和伴随产业结构转移,不仅带来东盟及中国沿海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增强东亚“四小龙”的经济实力,巩固“四小龙”在东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
以“雁形”构架为特征的东亚区域经济空间的出现和要素在通过“雁形”构架在区域经济空间内的有机结合所产生巨大整合优势是东亚经济增长奇迹的真正原因。
参考文献:[1]尹歌.英国工业革命、国家管制与经济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14(3).[2]贾根良.美国崛起为何能抓住“机会窗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验借鉴[J].人民论坛,2013(6).[3]陈彩娟.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J].经济纵横,2009(10).[4]《资本论》第三卷,第885页.[5]李怀和. 英国工业革命的诸因素[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6]刘笑盈,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7]林大建.“新经济”的宏观特征、结构变动及相关政策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0(5).[8]佟福全.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前景[J],未来与发展. 1982(3).[9]邬义钧. 企业兼并及美国企业五次兼并浪潮的启示[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 (1).[10]赵晓雷.中国现代经济理论(1949-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1.425.[11]保罗·克鲁格曼.亚洲奇迹的神话[J],外交.1994(6).[12]奇波拉. 欧洲经济史·十六和十七世纪[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346,248.[13]彼得·克里德特等,工业化前的工业化 [M](英文).剑桥1981, 6.作者简介:莫秀蓉,女,汉族,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讲师,经济学博,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