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三级建模,构建高效课堂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案例
大新庄中学郑老师
教育的改革在全国迅速的开展着。随着丰南区教育局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及三级建模推进工作,作为一线的教师,自己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都在加强,并以此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希望自己能以微薄的力量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下面,我对《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进行案例分析,我将从背景分析,案例描述,感悟与思考等方面进行阐释。
背景分析
随着丰南区教育局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及三级建模推进工作,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学历史教学要带给学生怎样的收获?新课程标准给予了明确的说明:一是把握基本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进一步熟悉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把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三是培养民族精神,爱国情操,社会责任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培养开放的世界意识。一句话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外交事业的发展》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八年级下册是中国现代史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这两部分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线,介绍了中共在探索和建设道路上出现的失误和各项成就。其中第五个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有很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外交和国防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革大业保驾护航。我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动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努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从而树立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良好形象。要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的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包含了本单元三节重点内容即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它概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外交事业的成就,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和国际上尊重。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
案例描述
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事业上可以说是好戏连台,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外交都有哪些外交成就。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又有哪些外交成就。启发学生思考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并且自己能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探讨本课知识。
设计目的:八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比较片面,但是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熟知的、有浓厚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师:老师出示相关资料,指导学生分析从新中国建立到70年代中美关系的状况。
生:分析新中国成立到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中国美双方处于敌对状态。
教师总结:由于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
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然而到了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上升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设计目的: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增加些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之前之后的历史;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设计开放性试题,引入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师: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讨论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分析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讲,已经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另外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从中国讲,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3)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图说历史,出示图片“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署——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引导学生思考“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阻碍是什么?”得出结论,台湾问题。随即可解决课本81页动脑筋的问题。1979年,中美破戒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设计目的:1、大量运用历史图片,注意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触摸历史;
(4)生:合作探究:联系中美关系的演变,谈谈你的看法?
中美建交的影响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生:讲述图片《乔的笑》
(2) 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恢复”一词的由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的席位的阻力是什么?中国是如何冲破这种阻力的?意义何在?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请结合所学知识课本81页文字,回答以上问题。小结: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中日建交”
联系第一目“中美关系正常化”,讲清中美关系的改善也极大地冲击了长期追随美国的日本。田中角荣首相的访华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协定的签订,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
1.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利用多媒体放映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亚太经合组织”并追溯其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此次会议的主题和通过的《上海共识》,认识到此次会议的重大意义。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目前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多边外交活动。同时简要介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设计目的:在“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增加了一些有关亚太经合组织的内容。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又可以使教材结构更加完整,更能增强学生对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其他外交成就
合作探究:启发学生总结我国外交事业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并探究原因。最终使学生认识到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设计目的:把教材的难点之一“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以合作探究方式处理,可以在总结我国外交成就的基础上,全方位引导学生综合分析,从而突破难点。
感悟与思考:
八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比较片面,但是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熟知的、有浓厚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尊重传统史学,内容整合更合理,注重减轻学生的负担,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我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在教材处理上我始终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二是遵循而有所立。在这两条原则的指导下我对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1、大量运用历史图片,注意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触摸历史;
2、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设计开放性试题,引入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又可以使教材结构更加完整,更能增强学生对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把“中日建交”内容也展示在板书设计中,可以使学生对现实中中日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可以联系钓鱼岛问题。把教材的难点之一“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以合作探究方式处理,可以在总结我国外交成就的基础上,全方位引导学生综合分析,从而突破难点。
4、由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生态度;
5、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生发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总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注重对课堂的指导效果。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整体上把握了中国现代史的线索和史实。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