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译者的主体性
例:俗话说得好:“杀人不过头点地。”
1.杀个人不过是头在地上碰一下,死没什么大不了,告诫对方不 要怕死 2.既然杀人不过是头碰碰地,对方已经磕头赔罪,又何苦苦苦相 逼,不如原谅对方 Remember the proverb “A murderer can only lose his head·” (Yang ) You know what the proverb says :“He who checks a moments' rage shall calm and carefree end his days” (Hawkes ) 杨采用了与原文相似的词语进行意译,而霍克斯则选择了与汉语 谚语意思完全不一样的英语谚语。
• 傅雷(1908.4.7—1966.9.3),翻译家,文 艺评论家。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 越贡献。 •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1966)傅雷 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186封。 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 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 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 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
5.3.3 翻译主体性理论的定位及其应用误区 • 译者“仆人说” 是对翻译“应然” 的理论探索,属规定性的翻译伦理研究。 • 翻译主体性研究 “实然”的描写性研 究,大多属翻译文化研究。
• 翻译“改写”理论 • 是翻译主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 由勒菲弗尔创立,他认为,“翻译无疑是 对原文本的改写。所有的改写,无论其意 图是什么,都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 学。……改写就是操纵,为权利服务。”
如何达到视界的融合?
• 就翻译而言,视界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是 为了保证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能在目 的语中得到再生,获得目的语读者的共鸣,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客观与主观的东西。
浅析文学作品中译者的主体性
浅析文学作品中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作为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越来越显现出来,尤其是近些年来,一些经典作品经常复译。
冯唐翻译的《飞鸟集》备受争议,再次将译者的主体性推向了风口浪尖。
本文以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的张爱玲及余光中的两个不同译本为切入口,论述译者在从事文学作品翻译时的主体性,进而得出结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不是肆意的,无节制的,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要受到原文文本及原作风格的制约,不能天马行空,肆意妄为。
凸显译者主体性的前提是吃透原作的风格,对源语文本特色进行准确把握,进而结合自身的优势,在译文中努力再现原作风格,不能一味地突出译者的主体性,枉顾原作作者真实的表达意图。
标签:译者的主体性;对比研究;老人与海自古以来,文学就是人类灿烂文明的集中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滋养着文学作品的创作,使世界文学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随着世界各国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与深入,文学成为了联系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要纽带,搭建起了促进各民族友好交往的桥梁。
人们对异国文学作品兴趣日渐浓厚,需求日益旺盛,文学翻译逐渐走向繁荣。
面对两种语言的极大差异和两种文化的强烈撞击,文学翻译的难度大大增加。
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作为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越来越显现出来,尤其是近些年来,一些经典作品经常复译。
冯唐翻译的《飞鸟集》备受争议,再次将译者的主体性推向了风口浪尖。
人们开始质疑,随着时代的发展,译者所处的文化氛围不断演变,译者是否应该轻视原作作者的创作初衷,忽略原作的风格,更多地加入自己的主观思想,从而使自己的译本看似“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答案不言而喻。
翻译一部文学作品,能否忠实而传神地再现原文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作家的艺术特色,是判别与评价译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对译者主体性的认知众所周知,译者是翻译实践的主体,但他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主体,他永远处于与原作者、原作、译文读者,甚至包括译文、译文环境等复杂互动关系之中。
浅谈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问题和策略
浅谈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问题和策略浅谈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问题和策略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增多,语言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互相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正是有了翻译这门工具,世界各国说不同语言却能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因此,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翻译中主体性的发挥应当受到足够重视。
本文将从翻译的特点、要素、技巧和译者在翻译中扮演的角色等方面,探讨译者在翻译时主体性发挥的程度。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译者角色一、引言在翻译的标准中,将忠实与通顺作为基本原则的观点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译者对于忠实的理解却有着浓厚的主观意识。
忠实是否就是完全对等,是否完全对等的翻译就是好翻译;还是脱离形式,只用保留原意,力求神似的'翻译才是好翻译呢?随着对翻译的特点、要素以及技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结合译者在翻译中扮演的角色的定位,人们探索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翻译观,为译者在翻译时主体性的发挥程度提供了度量准则。
二、翻译的特点、要素以及技巧首先,翻译的特点有三:1.人云亦云,译者充当“代言人”的角色,起传递信息的作用;2.不容更改,翻译中不允许篡改原文意思,翻译的成败得失,取决于翻译出来的意思是否同原意保持一致不走样,这也是评判翻译好坏优劣的根本标准;3.克服原语干扰,在充分理解原文意思的条件下,翻译出最符合读者语言思维,并且意思与原文相符的译文。
其次,翻译的要素有三:传意性、可接受性和相似性。
(①范,1994)翻译中,在满足了意思准确这一基本条件后,争取做到使译文形式、风格同原文相似,使译文符合本国文化特点,让读者更能接受,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重要原因。
同时,在翻译中,强调能直译的地方就直译,不能直译再意义。
但是直译并不是要求完全对等。
汉语和英语是不可能完全对等的,且不说两者在句式上的差异,就连真正意义上的对等词也少之又少。
译者在翻译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出现在力求对等中。
翻译概论-译者的主体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所承载 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即将作品从源语转换为目 标语的活动。我们较笼统地把翻译过程分为理 解阶段、表达阶段和校对阶段。在这三个阶段 中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译者一方面扮演读者的身份,在阅读理解原著 文本时对原著进行分解、填充和具体化;另一 方面译者又扮演创造者的身份,并考虑译文读 者的接受视野和程度,最终在新的文化环境里 赋予了文本新的形式。使之与译文读者进行文 化交流,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延续了原作的生 命。
译者主体性及其翻译策略
不管采用何种翻译策略, 译者都积极地参与到了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 的角色都得到了彰显, 都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我们就从主 客观两个方面讨论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一 主观因素 1 翻译目的 由于翻译目的不同, 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会有所不同。中国古典 名著 《红楼梦》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英译本分别是杨宪益夫妇合 译的 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戴维 霍克斯 (David Hawkes)译的 The Story of the Stone。前者是以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古典文化为 目的。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尽量采用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 翻译策略。而英国学者 Hawkes的文本 ( 1973)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取悦本国读者,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降低阅读难度, 所以, 采 用了以本国文化为归宿的归化翻译方法。
4、能动地表达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同一原作的几个译 本, 在很多地方基本意思相同的情况下,表达却 各具特色。这就是译者有没有发挥在表达方面 的主体性, 以及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主体性的问 题。
译者主体性的其他表现方式
译者的主体性, 首先体现在接受原著过程中, 同时也体现在审美再创作过程中。上文已提 到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 下面再从其他 三个方面探讨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方式和特征。
译者的主体性——文化背景影响译文
译者的主体性——文化背景影响译文摘要: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 而且是文化的翻译。
译者的主体性指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
本文主要关注和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并在分析《红楼梦》译本的基础上,认为译者文化背景对译文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过程;文化语境翻译是通过译者这进行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能动表现影响到双语间语码转换的得失及其文化传通的成效。
传统的翻译观念中,译者的身份被定位为“仆人”。
(许钧,2003∶6) 这与译者翻译活动的主体地位不相符。
因此, 以译者为中心探讨文学翻译实践中文化因素的处理能给文化与翻译研究带来一些认识与启示。
1.语言与文化美国文化人类学及语言学家E Sapir认为“语言按其本质是文化的。
”语言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刘宓庆, 2003∶157)。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环境所包容的文化内涵不同, 翻译既要在深层上对比不同文化的共性, 又要在表层上充分显示出不同文化的个性。
发扬原作及译文的优势, 才能完成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传递。
因此, 语言的翻译即是文化的翻译(李运兴, 2003∶154)。
2.译者与译者主体性译者是原作与译作、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中介, 曾被冠以“译者,舌人也”、“翻译者,叛逆者”、“职业媒婆”、等各种称呼。
这与译者实际的主体作用是不相符的。
笔者认为, 译者是与原作者是平等的主体对话关系。
译者的主体性指的是译者在译作中体现的“艺术人格自觉”, 其核心是译者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
(许钧,2003:9) 我们考察译者主体性可以通过译者的文化背景对译文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3.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文化归化模式3.1 信赖与吸收以下几个例子来自于《红楼梦》的两个不同的译本。
一本是杨宪益夫妇译的,另一本是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敏福德(John Minlbrd)译的。
从整体效果看,两个译本都很成功, 但在文化内容上, 两个译本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手段。
译者的主体性及制约因素
译者的主体性及制约因素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实际上,译者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性。
一、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翻译的过程可分为理解、表达和校对三个阶段。
译者的主体性就是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理解原文、再现原文、校对译文的过程中。
1.理解原文过程中的主体性。
译者在翻译前要对原文进行细致阅读,读完后会对原文内容进行思考。
译者必须对出发语的语言符号系统、文体风格系统和语义概念系统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达到与作者相同的想法和观念。
2.再现原文过程中的主体性。
译者解读和阐释文本的过程一旦完成,就转入到语言的转换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不是简单机械地复制原文的意义,而是积极地参与原文的再创作。
3.校对译文过程中的主体性。
校对过程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理解、表达、核实的过程,也是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使译作精益求精,被读者接受。
二、译者所受到的制约因素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转换,不仅是语码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的转换活动,译者作为中介,在发挥能动作用的同时又受到各种主观或客观条件的限制。
1.时代背景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必然会受到不同历史时代的制约。
例( 1):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 maid, die maiden widowed.译 1 :他要借着你做牵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阁的怨女而死去。
(朱生豪译)译2:他本要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可怜我这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
(方平译)由于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性忌讳”的影响,朱生豪把“to my bed ”译作“相思”,而方译符合20 世纪90 年代末中国改革开发的国情。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谈古汉诗词英译风格变异》范文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谈古汉诗词英译风格变异》篇一引言在翻译实践中,古汉诗词的英译不仅要求译者准确传达原诗的意境,还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
由于翻译过程中涉及到的主体性因素较多,译者的个人理解、审美倾向、文化背景等都会对翻译风格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古汉诗词英译风格出现变异。
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探讨古汉诗词英译风格变异的现象及其成因。
一、译者主体性在古汉诗词英译中的体现译者主体性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即译者在理解、传达原文意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选择性。
在古汉诗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译者的文化背景与审美倾向译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倾向对其翻译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不同的译者可能对同一首古汉诗词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在翻译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例如,一些译者可能更倾向于保留原诗的意境和韵味,而另一些译者则可能更注重传达原诗的文化内涵。
2. 译者的语言功底与表达能力译者的语言功底和表达能力也是影响翻译风格的重要因素。
优秀的译者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生动地传达原诗的意义和韵味。
在古汉诗词英译中,译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使译文既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又能保留原诗的意境和韵味。
二、古汉诗词英译风格变异的成因在古汉诗词英译过程中,由于上述译者主体性因素的影响,以及文化差异、语言特点等因素的制约,翻译风格往往会出现变异。
具体成因如下:1. 文化差异与语言转换的难度古汉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与英语有着较大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克服文化差异和语言转换的难度,这往往会导致翻译风格的变异。
例如,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在英语中可能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这时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新性的翻译。
2. 译者的个人理解和审美追求译者的个人理解和审美追求也是导致翻译风格变异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译者可能对同一首古汉诗词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在翻译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论文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论文摘要:自“文化转向”之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文化地位得以确认。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贯穿着整个翻译过程,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文的充分理解、译者对相应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者再现原文时发挥的创造性等方面。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理解;翻译策略;创造性翻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文学作品、译者的个人因素、翻译目的、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译者在翻译中有发挥主体性的自由。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原文文本的读者,翻译策略的决策者,也是目标语言的写 ___,因此,译者将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主体性的东西。
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避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翻译的第一步就是对原文的理解,此时译者就是读者。
译者对原文不同的理解是翻译的开端。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翻译的不是原文 ___的意图,而是译者所理解的原文 ___的意图。
”“对原文理解的复杂性导致了译者不同的译文。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坏事,因为不同的读者会对原文有不同的解读,译者有权力在充分地考虑之后,将他们自己的解读翻译出来。
翻译历史上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通过译者自己解读的翻译往往是最成功的译作。
”[1]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G.Steiner)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他提出了阐释学分析的四个翻译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
信赖就是译者相信原文有意义,而在理解和表达这种意义时,译者的主观因素不免“侵入”原文,“侵入”的目的便是“吸收”,但“吸收”过程中难免丧失译入语本色,因而“补偿”就很必要[2]。
不难看出,斯坦纳的翻译步骤无一不强调译者的能动性。
首先通过审美判断选择翻译文本,然后表现出译者兼具读者和阐释者两种文学身份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读者,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审美判断、情感、想像等文学能力,解读源语文本中的空白,期待视野和解读方式的不同导致了阐释多元化的产生;作为阐释者,译者需要发挥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文档资料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摘要:本文基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从翻译目的、文本选择、翻译方法等方面探讨曾朴的翻译思想,希望对后世的翻译者有所裨益。
一、引言曾朴(1872~1935),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作为《孽海花》的作者,曾朴一般以中国清末民初小说家、出版家定位。
但观其一生,他的文学活动远不止于此。
在晚清外交官陈季同的影响下,曾朴自学法文并翻译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尤其热衷于对雨果作品的译介。
1905年小说林社出版译作《影之花》(原作者为Charles Fole??o)至1931年《真美善》刊登《笑的人》(原作者为雨果),曾朴的翻译生涯跨越了晚清和五四时期[1]107-112。
本文通过分析曾朴的译者主体性,深入探讨其翻译目的、翻译选择及翻译方法,从中了解他如何在二十世纪这一特殊文化转型期的矛盾与问题中不断调整、做出选择并推动中国新文化运动后的翻译热潮。
二、译者的主体性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行为。
关于翻译的本质,金圣华认为:“译者在早期虽有‘舌人’之称,却不能毫无主见,缺乏判断,译者虽担当中介的任务,却不是卑微低下、依附主人的次等角色……译者必须凭藉自己的学养、经验,在取舍中作出选择。
”[2]15这意味着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选择对翻译活动能否达到其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早在1987年,杨武能先生就提出:“与其他文学活动一样,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是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即是他们的创造的客体。
而在这整个的创造性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的枢纽地位,发挥着最积极的作用。
”[3]227处于翻译主体地位的翻译家,即译者自身的信仰体系、价值标准、思维方式、生活环境、个人经历、情感因素、语言水平等都会影响其对原作的理解和译介。
同一部原作,不同的译者根据自己的解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译出各自的特点与风格,以满足自身的翻译目的。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从古至今,文学翻译一直扮演着文化交流和文学传播的重要角色。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对结果产生着重要影响,而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及对翻译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分析和再创作,将原文重新呈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会对翻译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译者主体性主要包括译者的文化背景、语言能力、认识水平、审美情趣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在翻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传达效果。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要传达作品的语言信息,还要传达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和品质。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背景对翻译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产生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将原著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使译文更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
译者需要具有优秀的语言能力,准确理解原文的语言信息,并且能够巧妙地运用译文语言,使译文通顺流畅、表达得当,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审美情趣也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
译者需要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用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去再创作译文,使译文既能忠实地传达原著的风格和韵味,又能迎合目标读者的审美需求。
三、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品质的影响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情感传达等方面。
在翻译的准确性方面,译者的主体性直接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
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语言信息和含义,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够准确地再现在译文中。
翻译概论 第八章 译者的主体性
文化因素影响着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一种自我中心的、 成熟稳定的文化会促使译者采取“归化”的翻译方法,否 则翻译作品就很难被译入语文化接受;而一种不稳定的、 相对弱势的文化则会欢迎“异化”的翻译方法。
例如:教以射覆为令。 译为:I taught her literary games in which the loser had to drink.(林语 堂译)
Although they considered themselves Scarlett’s favored suitors, they had never before gained Tokens of this favor so easily.
尽管他们把自己看做思嘉所嘉许的追求者,可是以前他们是从没有这 么轻易的得到这一嘉许的表征。(李光野译) 他们在思嘉的追求人当中,虽然自问还受欢迎,可是从来没有出现 今天这样百依百顺过。(傅东华译)
《红楼梦》不同英译本对“世人都晓神仙好”这句话的翻译: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 (杨宪益译)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David Hawks译) 杨宪益把“神仙”译成“immortal”,显然受道教“长生不老”的 文化概念影响。而Hawks将之以为“salvation”,与深植于其思想中 的基督教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三节 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
客观方面 原作的制约 社会文化观念的制约 所译文本文本的制约 文化框架和模式的制约 读者语言接受水平及审美期待的制约 主观方面 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译者的双语文化能力 译者自身的素质
客观方面
原作的制约性是指原作文本的规定性,虽然译者在翻 译过程中要发挥想象力和主动性,但是文本基本的框架 仍然制约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 解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文本的填充空白,但是一定要忠 于原作,不能脱离原作的基本框架,否则就是译者自己 的一种文学的创造。
译者主体性的认知解读
译者主体性的认知解读
如今,中国正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译者文化。
正如这句古老的中文谚语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译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作为翻译工作的基础环节,译者赋予文章新的生命,汇集了原作者的见解及想法。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理解对应词语、句首句尾,而是要深入理解语境,把握原文精髓,勇敢挑战自我、放手发挥,将原文转译成适合新环境的有效语言。
译者面临着五大挑战,即言语、上下文、文化、语言习惯及精神层面的挑战。
译者是文艺爱好者,为翻译正确并形象的表达而努力,使观众的感受更加真实自然;也是个小小的技术家,通过把握文字之间的差异及文种间的把握,一一翻译出新的文化;有时他也是一个奇思妙想的艺术家,把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贯穿全文。
通过丰富的经验、良好的文学修养及艺术品味,从策略到传统,从思维家到语法家,译者可以创造出新的言论,把作者和读者联系在一起,满足读者的多样文化需求。
中国作为主流翻译市场,在为世界提供新颖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在推动翻译业发展及普及。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译者应该有更为专业的视野,用敬畏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份翻译,让优质的文献以及丰富的文化用一种更加自在的方式流传世界各地。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个人风格和特点。
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同一段文字时,不同译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译文呈现。
译者主体性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翻译句式和表达方式来展现。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翻译技巧和判断力。
译者应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对原文所涉及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同时,译者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原文中的词汇、句法和语法结构,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恰当表达方式。
译者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的翻译功底和个人风格。
不同的译者可能会偏好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在翻译时会注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因此每个译者的译文都可能略有不同。
然而,译者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随意加入个人观点或对原文进行改编。
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是译者的首要任务,译者主体性应确保在传达原意的基础上进行,并尽量避免过度干涉原文的语义和风格。
作为一名译者,在展现自己的主体性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译文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译文应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和习惯,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意译、词组转换、换句话、比喻等,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情感。
同时,译者还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使译文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总之,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每个译者都应该在符合原文意图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以提供高质量的译文。
译者主体性的展现需要译者具备专业知识和语言驾驭能力,并注重译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译者应努力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为读者呈现更优秀的译作。
综上所述,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反映了译者的个人风格和翻译能力。
译者应根据原文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自己的翻译技巧和判断力,以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然而,译者主体性的展现应保持在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并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像中国古代物品“褡裢”,在中国现代文化中也已消失。杨译 为sack,使其通俗化;“褡裢”在英美文化中不存在, Hawkes 便将其译为“小背包”(satchel)。这种远古文化造成的(文 化和词汇)空缺无法弥补。译者被迫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霍克斯在《红楼梦》原文回目的基础上对译文分卷,并根据自 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对各卷自行命名:
VOLUME 1:THE GOLDEN DAYS (1-26)
VOLUME 2:THE CRAB-FLOWER CLUB(27-53) VOLUME 3:THE WARNING VOICE (54-80) VOLUME 4: THE DEBET OF TEARS (81-98) VOLUME 5:THE DREAMER WAKES(99-120)
Ellen’s main stay, the despair of the three daughters, the terror of the other house servants.
一直是郝太太的左右手,却是三个女孩子的眼中钉,全家奴仆的雌老虎。(傅东华译) 译者运用了汉语中流行的一些词语比如眼中钉、左右手、雌老虎来分别翻译原文中的 “main stay”,“ the despair”, “ the terror”。 运用这种改写的方式可以减少迷惑性,使译语读者感觉就像读用目的语写的文章, 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
Contents
译者主体性的起源及内涵 主体间性的起源及内涵 相关人物介绍 翻译主体性理论的定位及其应用误区 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 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 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的探索 小结
• 二千多年来,中外出现了诸多关于译者的比喻说法,诸如“舌人”、 “媒婆”、“译匠”、“一仆二主”之“仆人”、“叛逆者”、 “戴着镣铐的舞者”、“文化搬用工”、“翻译机器”等等,构成 了丰富的译者形象谱系。 • 翻译只是语际之间的转换,翻译研究就是探讨怎样译、怎样译得好, 这种将翻译只是看成是语言层面转换的观点致使译者成了语言转换 的“技术工人”、“译匠”,是“翻译机器”和“文化工具”。 • 翻译就是模仿,译作依赖于原作,缺乏创造性。即使承认翻译也 是一种创作,但也只是认为它是“寄生的艺术”(Parasitical art), 其艺术创造性和文学价值都不能与原作相提并论。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所持有的主观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个体特征。
这些个体特征会对翻译的结果产生影响,并且是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理解和表达。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思维和判断的先决条件。
翻译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语言活动,需要译者根据文本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进行理解和转化。
译者的主体性会影响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和选择,从而对翻译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译者主体性体现了翻译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译者需要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转化和再创作,使得翻译文本与目标读者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更加契合。
译者的主体性可以帮助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并运用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提高翻译质量。
译者主体性反映了翻译过程中的个体参与和主权意识。
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知识,这些经验和知识会影响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译者主体性的存在使得翻译不再是一种机械的转换过程,而是一种个体参与和主动创造的活动。
为了培养和构建学习者在基础翻译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教师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和案例,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翻译实践。
通过让学习者面对不同领域和类型的文本,让他们在实际的翻译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习者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思考翻译问题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培养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习者进行翻译实践和交流,鼓励他们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翻译经验和观点。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学习者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教师还可以通过反思和评估的方式帮助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和翻译质量。
浅谈译者个人素质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浅谈译者个人素质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作者:段蕊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4期摘要:近年来,译者主体性这一概念成为翻译研究中愈来愈重要的话题之一。
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活动中体现着其重要性。
过去译者被认为是仆人,应该隐身,译者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事实上,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者独特的角色。
在各类文体的翻译中,译者对主体性的发挥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主要通过定向研究的方法来探讨译者主体性存在的原因,以及译者主体性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进而通过举例证明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来研究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主客观因素译者素质翻译原则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027-021 译者主体性1.1有关译者主体性的定义所谓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查明建,田雨,2003:22)刘宓庆(2001:54)认为译者和翻译研究的学者是翻译主体。
而最流行的观点是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吕俊和侯向群(2001:236)提出“在翻译中,译者自然是主体,原作是客体。
”王宏印(2002:59)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体,以语言为中介的创造性思考行为。
郑海凌(2000:8)明确提出“译者是文学翻译中的主体”。
1.2 译者主体性的发展现状自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生在西方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带来了对译者主体性问题的新认识。
翻译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上的转换而非纯语言转换,翻译行为不再是语言之间的解码,而是一种交际行为。
威密尔(Hans J. Vermeer)提出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
因此,译者不仅要具备两种语言能力,还要有两种文化能力。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特质,用自己的语言和风格诠释原文,使译文更加贴近读者和原作的意图。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帮助译者产生积极的翻译心态;二是提高译文的质量和可读性;三是丰富翻译的文化内涵。
译者主体性有助于培养积极的翻译心态。
翻译工作本身是一种高度主观的活动,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理解和解读,并用自己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法来表达。
如果译者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只是机械地替换字词,那么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动力和创造性。
相反,如果译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融入到译文中,那么翻译工作就会变得更加有趣、有意义,译者也会更有信心和热情地面对挑战。
译者主体性有助于提高译文的质量和可读性。
译者主体性意味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和审美观点,选择最合适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使译文更加贴近读者和原作的意图。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度,还可以使译文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译者主体性还可以使译文更具个性化,区别于机器翻译和不同译者之间的风格差异,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和译文的可读性。
译者主体性有助于丰富翻译的文化内涵。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还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当译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时,他们可以在译文中加入更多的文化色彩和内涵,使译文更贴近原作和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
这样做不仅可以传递原作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译者主体性还有助于译者应对文化冲突和价值观差异,避免过度本土化或异化,保持译文的原汁原味。
由于译者的主体性对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对译者主体性的培养和构建。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发表个人观点和想法,提供个人经验和感受,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摘要:翻译是一项久远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沟通交
流作用,译者在沟通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在翻
译实践中处于从属地位,是原作者的仆人,其职责在于“忠实”地传达原文,“服务好”读者。
而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译者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译者仆人说主体性
著名翻译家杨绛在其《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一书中曾谈到:“翻译至少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
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
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
”[1]因为译者面对自己的主人,即作者,必须惟命是从,“忠实”地传达以话者或作者所写的话语的意思,不能掺入自
己的主观色彩,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必须以原文为依归,惟作者是从,不能有
任何违背。
但著名文学翻译家杨武能也指出:“作为译者,对‘主人’的服从是有一定的前
提的,一是作者作为主人,要确实贤明可敬;二是面对可敬的和真正心爱的作品,译者才会心甘情愿地服从,自然而然地谦卑忘我。
”[2]因此,译者应该心中装着
读者,尊重读者,对他们负责。
通过此二人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处
于中介的位置,既要对作者负责,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但译者也不必完全死
扣原文,对原文的作者的服从是有一定条件的,即:作者的可敬佩性及译文的可
接受性。
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家渐渐认识到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由于要把翻译
从一门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存在着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译文很难做到对作者及译文的绝对服从,也正是因为如此,译者主体性才能彰显
出来。
每种语言因其形成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其实践过程
中相应地也会有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会有了翻译过
程中的种种障碍。
翻译家叶君剑就曾发出过“如何忠实于原文”的疑问,他明确指出了翻译的理
想的追求与现实的不可能之间的矛盾。
他认为翻译无非就是把原作要表达的思想
传达给读者,包括原作的思想、感情、意境,使读者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差不多。
但是,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况且每个人的理解又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无
法去问原作者当时的感受,只能靠字面的意义去推测,这就需要译者的主体性的
发挥了。
翻译家范存忠先生认为:“译品最好能和原作品本相等—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只是所用的语言不同。
但这种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就在
于两种语言(任何两种)之间都存在着差异。
”[3]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两种
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就得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以诠释,译者的主体性因而是
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
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众所周知,文学翻译被认
为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作者和原文文本为信息的来源,为译者提供文本,译者
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综合运用宏观翻译理论,宏观翻译策略及微观翻译技巧对
文本进行翻译,尽可能地发挥译者的主体性,缩小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达
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但我们也该清楚地认识到,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不照
顾源语文本,译者的翻译也不是对原文的“改写”,主体性的发挥要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称之为翻译了。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的主体性,我们应该认识到翻译活动并不是对作者及
原作的服从,也不是完全的想象式翻译,应当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发挥译者
的主体性,以期得到最佳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杨绛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J],1996,(93)。
[2]杨武能圆梦初记[A].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61-262)。
[3]范存忠著张柏然许钧主编漫谈翻译[A]..译林出版社,1997,(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