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变迁

合集下载

洞庭湖的变迁

洞庭湖的变迁

洞庭湖的变迁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文字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目前的洞庭湖,包括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三大湖泊及穿插于其间的密集河网,南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1959年调弦口封堵以后为三口)接纳长江分泄的来水来沙,通过洞庭湖调蓄后在城陵矶注入长江。

1、面积与容积的变化据资料记载,1852年洞庭湖天然湖面近6000平方公里。

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至1949年湖面缩小为4350平方公里,容积293亿立方米(按城陵矶水位33.5米计,下同)。

此后30年间,由于大规模开发和垦殖等原因,湖面与容积迅速缩小。

20世纪80年代之后,情况得到控制。

至1995年,实测湖面为2623平方公里,容积167亿方米。

2、入湖泥沙淤积量据水文资料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1956至1995年)入湖年输沙量为1.6 7亿吨,其中1.32亿吨来自长江的入流,0.3亿吨来自湘、资、沅、澧四水。

由城陵矶注入到长江的年均沙量为0.43亿吨。

由此所得洞庭湖年均泥沙淤积量约1.24亿吨。

洞庭湖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底平均淤高了1.7米,年均淤高3厘米多,淤积最厉害的澧水尾的七里湖最大淤高13米,完全淤积成了平原,作为湖泊从版图上彻底消失,半个世纪以来,洞庭湖区淤积而成的洲土面积将近2000平方公里,湖面因此迅速萎缩,湖容急剧下降,调蓄洪水的能力只有初期的56%。

3、洞庭湖的人工围垦在湖区的浅滩荒州上围成的民堤堤内洲滩经过耕作,渐渐变成肥沃的良田熟地,范围大的有几万亩,小的也有几千亩,里面有村庄、集镇,看上去与普通的村庄并无不同,这种地方,在湖南、湖北的平原湖区叫“垸”。

这种民垸,到2 0世纪40年代,最多时仅湖南部分就将近1000处,垸堤总长6000多公里。

1949年后,由于修堤并垸,进行围垦,以扩大耕地面积,仅五十年代,洞庭湖即萎缩了1209平方公里。

洞庭湖

洞庭湖
珊泊湖,南靠省道1804线,西连澧水,距安乡县城8公里,是属半封闭型调蓄湖泊。面积约1700公顷,现有 水面亩,是湖南省第二大湖泊。
大通湖在湖南省南县的青树嘴镇东,接沅江市界,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组成洞庭湖的四个较大的湖泊之一, 其面积12.4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
水文特征
洞庭湖自古为五湖之首,是中国水量最大的通江湖泊,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洞 庭湖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至1949年,减至4350平方公里;至1983年,据湖南省水电勘测设 计院量算测绘的《洞庭湖高程、面积、容积曲线图》计算,已减至2691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 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 );但它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 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 )。两者合计,仍有3879.2平方公里,面积多于鄱阳湖近400平方 公里。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1998年洪水期间,以城陵矶(莲花塘)实际水位35米,洞庭湖容积则多达228.77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 230亿立方米。河道容积50亿立方米;年均入湖径流量3018亿立方米,是鄱阳湖的3倍、太湖的10倍。(在岳阳水 位(黄海基面)33.50米时,湖泊容积167亿立方米,湖体水域面积2691平方公里,洪道面积1300平方公里,总计 3991平方公里。 )。它的具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无论是调蓄面积还是调蓄水量,仍然为长江流域最大的调节湖泊,是国内第一大淡水湖。1978年后,有人称它为 国内第二大淡水湖,值得商榷。
西洞庭湖,在益阳市、常德市境,指赤山湖以西诸湖泊,到20世纪仅存七里湖和目平湖(有资料显示还有半 边湖、大连湖),湖泊面积443.9平方公里。 有澧水流经西北,沅水流经西南,松滋河、虎渡河及藕池河西支诸 水自北注入,现有通外江湖的河湖面积约520平方公里,环湖的汉寿县、安乡县、鼎城区、澧县、津市市、桃源 县、临澧县、武陵区的平原区称为西洞庭湖区,有吴淞高程51米以下的平原河湖面积6285平方公里。西洞庭湖早 期系赤沙湖的一部分。经历代治理,西洞庭湖区的天然湖泊面积已缩减至520平方公里,能与东、南洞庭湖通流 的湖泊,仅剩余目平湖、七里湖。

被人类活动改变的洞庭湖

被人类活动改变的洞庭湖

军事建 制 ,县长是总指挥长 ,而大的围
垦组织 属于团级建制 ,生 产队长 则是排 长 ,命令要层层落实 ,下 级见 上级 ,要
说敬礼 ,报告 ,请指示; 男女分成两大阵
营 ,露 宿 在 大 堤 上 , 3 月 内不 允 许 回 个
家 ,他搜 集的资料 中,就有一些所谓 的 “ 落后分 子”回家后被斗争 ,然后终 于 被组织挽救 的记录 。而播种则采取男女
画像。
但是 围垦带来 的洪水 问题 ,显然超 出 了他们 的理解范 围——或者说 ,大多
数 湖区人不愿意承认 围垦和洪水有直接
的关 系 。
垦 ,当时就 耗资 10 多万元 ,结果 17 20 96
年夏天 的汛期都 没有挺过去 , “ 当时外 湖 的水位也 不算 高 ,也就3 米多 ,可是 2 仓促 围起来 的堤垸 占据 了水道—— 也就 是说 他 们 在根 本 不 能 围垦 的地 方 围垦 了 ,尽管弄 了1 万名劳动力上堤 防洪 ,还
代 ,面积也达 到了最大— —6 0 平方公 00 里左 右 。 “ 尽管唐朝末 年开始流行洞庭
八 百里的说法 ,但是那 只是一种好 听的 说 辞。”他和谭其骧先生 早年根据古文
献研究 洞庭湖 的变迁 ,得 出了洞庭湖从
无 到 有 ,从 有 到大 ,再从 大 到 衰落 的 结论 ,但 是衰落到今天 的20 多平方公 60 里 ,还是出乎他 的意料 。
7 年 代 围垦 的多数 垸 田都是 这 样 0
的命 运。 “ 地不让水水争地 。”何 培金
说 ,他 印象 中,这种7 年代 围垦而最终 0
被水夺走 的大垸有1余处。 0
“ 实 围垦 的真正 高 潮还 是 1 5 其 98 年 。”张修桂用 15 年来作为 洞庭 湖面 98

洞庭湖演变机理及地貌临界特征分析

洞庭湖演变机理及地貌临界特征分析

洞 庭 湖 演 变 机 理 及 地 貌 临界 特征 分 析
胡 旭 跃 , 利 军 程 永 舟 , 昔 春2 马 , 黎
( . 沙 理 工 大 学 水 利 工程 学 院 , 南 长 沙 4 0 1 ; 2 湖 南 省 水 利 水 电勘 测设 计研 究 院 , 南 长 沙 4 0 0 ) 1长 湖 1 14 . 湖 107
响 湖泊 演变 的因子发 生 改 变 以后 , 泊 将 做 出 相应 的 湖 响应 。对 于这些 响应 , 不 能准 确 进 行 预 报并 及 时采 如 取措 施 , 将会 给经 济社 会带 来损 失 。 因此 , 须对 认识 必 和 分析 湖泊 演变 机理 引起 足够 的重 视 。 目前 研究 洞庭 湖 这种 过水 型湖 泊变 迁 的专 著 不 多 , 关 内 容 多 出 现 相
I 1 水 沙 输 出变 化 对 洞庭 湖 演 变 的 影 响 .
I 1 I 对 洞庭 湖 湖 口输 出水 沙 的 影 响 . .
统 计 分析 城 陵矶 实 测 流量 及 泥沙 资 料 可 知 , 庭 洞 湖 出 口年 径流 量 、 年输 沙 量 在 长 系 列 的 年 际 变化 中呈 逐年 减少 趋 势 。1 5 9 1—2 0 0 4年 , 出洞庭 湖 的容 积 呈逐 渐 减 小 趋 势 , 位 越 低 , 指 水 容 积相 差越 小 ; 反之 水位 越高 , 积相差 越 大 。姜 加 虎和 容 黄 群根 据 17 18 9 4,9 8年 和 19 9 8年 洞 庭 湖 12 0 水 :50 0 下地 形资 料 , 结合 洞 庭 湖上 下 游 水 位落 差 较 显 著 的 实 际情况 , 不 同高程 、 同水位 下 的湖泊 面积 和容 积 对 不 进行 了量 算 , 分析 其演 变特 征 , 示洞 庭 湖湖泊 调 蓄能 揭 力 的变化 过程 。

洞庭湖1954年大水灾与环境变迁

洞庭湖1954年大水灾与环境变迁

占人朔总
8 23 2 6 l O 7 4 44 l 2 1 7 7 5 7 1 . 4 7l , 5 l o 0 2 iB 7 42
秒量%
调 辫看 c 琳 乎均年I 毫
1 9 51 —1 9 5
l 5 3 7 0 3 9 4 r )
江中游地 区 目前与长江干 流直 接相通连 的 、 仅存 多。重灾区在常德 、 澧县 、 安乡 、 汉寿 、 沅江 、 华容、
的两 个大 、 望城 、 长沙县 等地 共有 3 0 4个 堤垸 惨遭 溃 江 中下游沿江地 区的防洪安全 , 而且对 江湖水域 渍 。 洞庭 湖区全年溃垸 3 5 6个 , 死亡 3 3 0多人 。 溃 与生态 系统平衡也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洞庭湖 灾 面积 3 8 5万亩 , 涝 灾面积 2 4 万 亩。直接 经济 0 在 自近 代 以来 的百余年 间经 历 了多次 大 的洪涝 损 失 当年价 1 8 1 6 6 1 . 9 万 元 。灾 情 之 中 。百年 罕
据相关史料记 载 : “ 1 9 5 4年 , 滨 湖数十县普降
第一 , 1 9 5 4 年 湖南降雨( 大雨 、 暴雨) 日数 的增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7 - 2 8
作者简 介: 钟声( 1 9 6 3 _ _ ) , 男, 湖南湘 阳人,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 院副院长 , 教授, 历史学博士 , 研究方向 : 中国近现代史 ; 张梓  ̄ 09 9 2 一 ) , 女, 辽 宁 葫芦 岛人 , 湖 南师 范 大 学 历 史 文 化学 院硕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方 向 : 中 国 近 现代 史 。
天 ”田 。 而 岳 阳 市 区暴 雨 日数 最 多 年 在 1 9 5 4年 , 暴

洞庭湖图片

洞庭湖图片

洞庭湖图片篇一:洞庭湖的变迁洞庭湖的变迁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文字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目前的洞庭湖,包括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三大湖泊及穿插于其间的密集河网,南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1959年调弦口封堵以后为三口)接纳长江分泄的来水来沙,通过洞庭湖调蓄后在城陵矶注入长江。

1、面积与容积的变化据资料记载,1852年洞庭湖天然湖面近6000平方公里。

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至1949年湖面缩小为4350平方公里,容积293亿立方米(按城陵矶水位33.5米计,下同)。

此后30年间,由于大规模开发和垦殖等原因,湖面与容积迅速缩小。

20世纪80年代之后,情况得到控制。

至1995年,实测湖面为2623平方公里,容积167亿方米。

2、入湖泥沙淤积量据水文资料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1956至1995年)入湖年输沙量为1.67亿吨,其中1.32亿吨来自长江的入流,0.3亿吨来自湘、资、沅、澧四水。

由城陵矶注入到长江的年均沙量为0.43亿吨。

由此所得洞庭湖年均泥沙淤积量约1.24亿吨。

洞庭湖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底平均淤高了1.7米,年均淤高3厘米多,淤积最厉害的澧水尾的七里湖最大淤高13米,完全淤积成了平原,作为湖泊从版图上彻底消失,半个世纪以来,洞庭湖区淤积而成的洲土面积将近2000平方公里,湖面因此迅速萎缩,湖容急剧下降,调蓄洪水的能力只有初期的56%。

3、洞庭湖的人工围垦在湖区的浅滩荒州上围成的民堤堤内洲滩经过耕作,渐渐变成肥沃的良田熟地,范围大的有几万亩,小的也有几千亩,里面有村庄、集镇,看上去与普通的村庄并无不同,这种地方,在湖南、湖北的平原湖区叫“垸”。

这种民垸,到20世纪40年代,最多时仅湖南部分就将近1000处,垸堤总长6000多公里。

1949年后,由于修堤并垸,进行围垦,以扩大耕地面积,仅五十年代,洞庭湖即萎缩了1209平方公里。

古洞庭湖以前多大

古洞庭湖以前多大

古洞庭湖以前多大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

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

现在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

1.历史早期的洞庭湖洞庭湖在地质史上虽与江汉平原的云梦泽同属于“江汉——洞庭凹陷”,但在历史时期,它是作为一个独自的水系而存在和发展的,并不属于古云梦泽的范围。

《山海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称洞庭为平野。

说明当时湘、沅、澧诸水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与长江交汇,洞庭湖地区还只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只是后来环绕君山的所谓“洞府之庭”形成了一个大的湖泊,始有洞庭湖之称。

1957 年在安徽寿县出土的战国楚怀王六年(前323 年)制“鄂君启节”,所述舟节西南水路铭文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资、沅、澧、油”。

从舟节铭文水流交汇不及入湖来看,与《山海经》、《庄子》所载洞庭平原的自然景观也是一致的。

《水经》记载:澧水“又东至长沙下隽县西北,东入于江”;沅水“又东至长沙下隽县西,北入于江”;湘水“又北过下隽县西,……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资水“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于江也”。

说明在君山西南的资、沅二水交汇处,有湖泊的存在。

战国时屈原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当即指此湖。

只是由于那时这一夹在沅、资二水之间的湖泊水体很小,尚未为人所注意,因而《尚书》、《周礼》、《尔雅》、《吕氏春秋》、《淮南子》等都未把它列入古代有名的泽薮之内。

2..东晋以后洞庭湖的逐渐扩展东晋、南朝之际,随着荆江内陆三角洲的扩展和云梦泽的日趋萎缩,以及荆江江陵河段金堤的兴筑,强盛的长江来水,向荆江南岸穿越沉降中的华容隆起的最大沉降地带,进入拗陷下沉中的洞庭沼泽平原,从而形成为一片烟波浩瀚的巨泽。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变迁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变迁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的研究,我们很容易发现洞庭湖湖体自 产生后经历了由小
变大 、 由大变小 、 由小逐步扩大的变迁轨迹。 首 再 先我们应
该说明的一点是人类 赖 以生存的 自然环境 是一个变 化着 的 系统 , 在这样 的前提下 , 洞庭湖湖体的产生与燕山运动 、 马 喜
洞庭 湖湖体面 积变迁第一 阶段 : 长阶段 , 成 由小变 大。 据历 史资料记 载 , 汉 以前 , 云梦泽 方九百 里 , 秦 古 面积近 2
第4 期
吴忠才 :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 变迁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8 7
l世纪后期, 9 由于入湖泥沙淤积、 高洲围垦、 并垸合流等自 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使洞庭湖开始重蹈云梦泽衰落
消亡的覆辙 , 面积开始萎缩 。 14 年解放时, 到 99 洞庭湖面积 为 45 3 0平方公里 ( 当城陵矶水位 为 3 .米 时 , 同 ) 35 下 。据 15  ̄17 年实测 资料 , 96 97 平均 每年进入 洞庭 湖泥沙的四分 之三沉积在洞庭湖 内, 均每年淤高 32m, 平 . c 大水 之年可达 4c . m。近 10多年洞庭湖 面积与容积发 生了很大变化 ( 6 0 详
面扩 大到方五百里。
洞庭 湖湖体面 积变迁第二 阶段 : 熟阶段 , 成 鼎盛 时期。
到唐 宋时期 , 古云梦泽逐 渐解 体 , 荆江水位进 一步抬升 , 使 洞庭 湖横 亘七八百 里。公元 14 5 2年后 , 逐步形成 了荆 江大 堤、 荆江河槽和湖北江汉平原 , 长江水不再 向江汉平 原分 流
万平方公里 , 而洞庭湖只是原巴丘湖的一个小湖泊 , 方二百
六十里 。随着湖盆下沉 , 江洪水南 移 , 荆 大量洪水夹 杂着泥 沙拥 入云梦泽 , 到魏晋南北 朝时期 , 云梦泽被 淤成 三 、 四百

洞庭湖简介(江湖演变与江湖关系,钟宇平1991)

洞庭湖简介(江湖演变与江湖关系,钟宇平1991)

洞庭湖简介(江湖演变与江湖关系)钟宇平一九九一年四月目录一、湖区现状 (1)二、江湖演变与江湖关系 (6)1、江湖的历史演变 (6)2、四口洪道的形成与演变 (11)三、湖区洪水 (36)1、洞庭湖的洪水主要来自荆江,但有逐年递减趋势 (36)2、荆江及城陵矶以下河道问题对洞庭湖的影响 (37)3、下荆江裁弯给江湖关系带来的影响 (39)4、洪水遭遇问题 (41)5、四水尾闾防洪现状 (43)6、湖区水情变化 (47)7、评“荆江特大洪水临时度汛方案” (50)四、解决江湖洪水问题的意见 (50)1、干支流上游建库拦洪 (50)2、扩大城陵矶以下河道泄量 (51)3、洞庭湖内部治理 (51)一、湖区现状洞庭湖区的范围有各种各样的划分方法。

早在云梦泽全盛时代,“华容隆起”这一个地质构造板块是古云梦泽与洞庭平原的天然分水岭。

古云梦泽消亡荆江河道形成以后,在“华容隆起”这个天然分水岭与荆江河道之间出现了大面积的冲积平原。

这就是湖北在荆南的松滋、公安、石首三个县,是古云梦泽的边缘地区,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不属古洞庭。

四口河网入汇洞庭湖以后,四口河网自然成了洞庭湖水网的组成部分,因此,解放后的洞庭湖泛指长江中游荆江河道以南,乔口以北的广大冲积平原和湖泊、河网地区,位于东经111°4′到113°10′、北纬28°30′到30°20′之间,总面积18780平方公里,其中湖北占3580平方公里,湖南占15200平方公里(不包括四水尾闾受洞庭湖四水影响的围垸)。

湖南部分的面积组成是:围垸面积10042.5平方公里(耕地7892614亩)占湖区总面积66.07%(加上四水尾闾地区围垸总面积为10991.5平方公里,耕地8759918亩)。

天然湖泊面积2691平方公里(东洞庭1328平方公里,南洞庭920平方公里,目平湖349平方公里,七里湖94平方公里),占湖区总面积17.70%。

洞庭湖水文化

洞庭湖水文化

洞庭湖水文化洞庭腹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期遗址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即我国有史记载的文明伊始,洞庭湖就早已存在且水面日渐扩大。

“气蒸云梦泽”,可以肯定的是,史称云梦泽与今日洞庭湖原本就是统一体,洞庭湖是云梦泽的大部分。

炎黄尧舜在洞庭湖畔留下过足迹;“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娥皇女英在洞庭湖里洒下过热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洞庭湖岸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离骚》《九歌》等壮丽诗篇,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300多年来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洞庭湖人,激励着不断探索的中华民族。

随后,洞庭湖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变小的沧海桑田演变过程。

先秦两汉时期,据传是秦始皇用赶山鞭赶来赤山,造成了后来西洞庭与南洞庭分隔。

洞庭湖又称“九江”,为一汇合湘、资、沅、澧四水及荆江分洪洪水然后流入长江的巨大湖泊,《水经注》称“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汇大江”。

古时洞庭即称“九江”,乃见之于《山海经》《禹贡》等古籍和《战国策》《史记》等文献。

两汉时期,湖区分属武陵、长沙两郡,鼎城、南县等其时属武陵郡,益阳、沅江等其时属长沙郡。

魏晋至唐宋时期,一开始就发生了一次“江湖关系”的根本转变,荆江南岸的地势已变为北高南低,荆江汛期不再分洪入湖,“湖高江低,江不入湖”格局开始形成。

杜预平定东吴后,杜预运河的出现更加促成了水道的变迁。

东晋南朝时,洞庭湖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初具规模的围湖垦殖高潮。

围垦活动由湖泊边缘一步步向湖泊中心推进,同时沿湖置县的历史也告一段落。

至南朝萧梁时,洞庭湖区除今日南县外的所有县级政区均已设置。

相应地,湖水面积则由先秦两汉时的浩渺大湖开始逐渐被分割和缩小。

元明时期,荆江南岸大堤经常溃口,致使汛期荆江分洪入湖流量增大,而围垦又处于低潮,自然的废垸还湖现象普遍发生,故湖泊面积不断扩大而湖盆则日渐淤浅,桑田变沧海,“渐沦为湖地,荡决日甚。

”沅江县原有十一“都”,至明代中叶,仅剩五个“里”,每“里”只有110户(嘉庆《沅江县志·乡坊》)。

洞庭湖

洞庭湖

洞庭湖 - 演变历史
• 纵观江湖关系历史演变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七个阶段: • 一、公元1000年以前,长江穿云梦泽而下,完全由云梦泽调洪。 • 二、公元1000-1524年,云梦泽淤成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有九穴 十三口分流,荆江水位抬升,洪水倒灌洞庭湖,洞庭湖由小变大。 • 三、公元1524-1860年,九穴十三口尽堵,荆江大堤形成。洞庭 湖扩大到全盛期6270平方公里。 • 四、公元1860-1956年,形成四口分流,洞庭湖调洪与洪湖沔阳 倒灌云梦泽调洪并存。 • 五、公元1956-1967年,洪湖沔阳黄盖湖等通江湖泊尽堵,长江 干流洲滩民垸围垦,再抬高荆江水位,四口(1959年后为三口)向洞庭 湖分洪,中游通江湖泊只留下洞庭湖单独调洪。泥沙淤积使洞庭湖由 大变小。 • 六、公元1967年以后,下荆江裁弯扩大了荆江泄洪量,降低了石 首沙市水位,使入湖水沙量减少,螺山河道淤塞、泄流量减少,加上 围堵通江湖泊的双重影响,抬高了城陵矶水位,城陵矶地区分蓄洪量 扩大,洞庭湖口出游受顶托。 • 七、公元2002年以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江湖关系进入一 个新阶段。
距今2亿多年开始的中生代,印支运动使海水退出中国南方地区。
2 在1.4亿年前的侏罗纪,燕山构造运动开始,洞庭湖断陷盆地轮廓形成。 在距今6000万年左右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强烈,青藏高 原产生。 3 距今200万年左右的第四纪,洞庭湖盆周围隆起抬升,而湖区继续凹陷。
湘资沅澧水系形成当前大致格局。
• 洞庭湖是燕山运动(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断陷所形 成。“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 是湖南省境内自中生代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强烈的一 次构造运动,它奠定了湖南地貌的基本格局。燕山运动形
成的洞庭湖断陷盆地的轮廓,大致以今湖南的岳阳、望城、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_问题及保护措施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_问题及保护措施

湖区生态环境及水质量的恶化。据统计, 每年约有 8 亿 t 未经
49.2%。其中在 1930s—1950s, 1950s—1978s, 1978s—1989s 和 处 理 的 废 水 直 接 排 入 湖 中 , 随 着 入 湖 污 染 负 荷 增 加 , 湖 泊 富
1989s—1998s 期间分别减小了 19.1%, 20.7%, 8.0%和 1.4%。平 营养化问题呈发展趋势。根据近 10 年来洞庭湖 水 体 富 营 养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0275( 2007) 06- 0677- 05
Evolution, Pr oblems and Pr otection Measur es of Ecological Envir onments in Dongting Lake Ar ea XIE Yong- hong1, WANG Ke- lin1, REN Bo1, 2, YANG Gang1, 2, LI Feng1
洞 庭 湖 位 于 湖 南 省 东 北 部 、长 江 中 游 荆 江 段 南 岸 , 东 经 111°40′~113°10′、北 纬 28°30′~29°31′, 总 面 积 18780km2, 其 中 湖 南 省 境 内 15200km2, 占 80.9%, 是 目 前 长 江 出 三 峡 进 入 中下游平原后, 唯一与长江干流并连的吞吐型大湖, 不但维 系着湖区及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的防洪安全, 也是广大湖区 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包括国 际 湿 地 公 约 局 、世 界 自 然 基 金 会 ( WWF) 、联 合 国 开 发 计 划 署 ( UNDP) 、全球 环 境 基 金 ( GEF) 等 , 以 及 挪 威 、德 国 、澳 大 利 亚 等国使馆及相关援助机构, 都积极参与洞庭湖洪水治理和湿 地保护工作。WWF 和 GEF 还相继把东洞庭湖湿地作为项目 点。然而,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人类重大工程干扰等, 使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如水域面积不断缩 减 、洪 涝 灾 害 加 重 、渔 业 等 生 产 资 源 下 降 、水 体 污 染 、自 然 生 境破坏和生物灾害频频暴发及生物多样性显著减少等。因 此, 研究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和趋势, 深度剖析当前 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于洞庭湖湿地保护及其经济、社会、环境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洞庭湖萎缩原因及其景观变迁赏析

洞庭湖萎缩原因及其景观变迁赏析

摘要:洞庭湖最为我国重要的吞吐调蓄性湖泊,具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能,但随着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等原因,造成湖泊面积缩小、可利用水量减少、生态与环境日趋恶化、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剧增,其治理早已迫在眉睫。

本文将讲诉其萎缩的原因及其治理,同时对其产生的变迁的景观进行赏析。

关键字:洞庭湖;湖泊萎缩;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一、引言湖泊是人类地球家园的“璀璨明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宝库”。

自古以来,湖泊就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径流调蓄、农业灌溉、航运交通、城乡供水、水产养殖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静谧的湖泊与奔腾的江河一道,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在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近5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有近20个天然湖泊消亡。

2005年,联合国针对全球湖泊加速消失问题也发出过警告,卫星图像显示,与数十年前相比,目前一些湖泊与河流的长度与宽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乍得湖面积缩小近90%,而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水位比上世纪90年代初降低了1米。

过去20年间,尼日尔损失了近80%的淡水湿地。

报告认为由于气候变化、污染、不良灌溉,使得全球各地的湖泊面积日益缩小、效能下降。

合理开发利用湖泊资源,加强湖泊管理和保护,维护湖泊生态健康和良性循环,让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二、洞庭湖简介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

是中国第四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一说因湖面缩减,现次于鄱阳湖和太湖居于第三),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

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东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图1 洞庭湖深处30.8米,总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其中西洞庭湖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东洞庭湖1478平方公里,湖水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

历史上洞庭湖面积的变迁

历史上洞庭湖面积的变迁

历史上洞庭湖面积的变迁洞庭湖烟波浩渺, 一碧万顷, 现有外湖面积约, 2700平方公里, 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历史上, 洞庭湖曾经号称“八百里”, 如五代诗僧释可朋称洞庭湖“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宋代诗人姜夔称“洞庭八百里, 玉盘盛水银”等等。

唐代虽无,“洞庭八百里”的说法, 但有的说“七百里”、有的说“一千里”,故情况也相类似①。

后来的一些舆地著作及地方志也引用了“洞庭湖八百里”的说法,如宋代《皇朝郡县志》说“洞庭湖在巴陵县西, 南连青草, 亘赤沙七八百里”②明代, 嘉靖《常德府志》称洞庭湖“每岁夏秋之交, 湖水泛滥, 方八九百里”③。

今天,人们常以为既然古代、尤其是唐宋诗文中盛称“洞庭八百里”, 那时湖面一定很大甚至还有人认为唐宋时代七八百里,至明清时代变为八九百里,表明湖泊“沉降扩展”。

其实,这仅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误解。

一唐宋以来, 历代相沿的洞庭湖“方又九百里”的说法, 并不能作为衡量历史上洞庭湖面积大小的依据。

对此,我们至少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 唐宋以来的“洞庭湖八百里”之说, 主要出自古代诗人的文学夸张。

唐宋以来诗文常常沿用前人成说, 而最先称“八百里”的, 当为古诗中“洞庭八百里, 幕阜三千寻”一联。

该联诗句见于宋代《舆地纪胜》所引, 但未指明何人所作或何时之作, 只称“古诗”。

从诗题、全文和作者姓名遗佚的情况,以及诗句的风格加以推断,它绝非唐宋诗人的作品,当为魏晋南北朝时人的遗篇。

从对仗的这一联句内容看, 纯系文学夸大。

上联说的“幕阜”, 应指洞庭湖东岸、岳阳附近的丘陵低山, 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若指今湘、鄂、赣边界上的幕阜山主峰, 海拔也仅一千多米。

古代一“寻”合八尺,“三千寻”合二万四千尺,相当于8000米。

称“幕阜三千寻”,等于说它与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接近, 显非事实如此从而可推知, 下联“洞庭八百里”, 显然是一种夸大事实的说法。

最新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备课素材洞庭湖的变迁

最新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备课素材洞庭湖的变迁

云梦泽和洞庭湖得历史变迁许多人都以为中国历史上得云梦泽就是指现在得洞庭湖,实际上云梦泽和洞庭湖并没有直接得关系。

云梦泽得主体在江北,而洞庭湖主体则在江南。

以下我对云梦泽和洞庭湖得历史变迁进行简单得介绍。

一、云梦泽1.“云梦”与“云梦泽”“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它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得泛称。

《国策•楚策》:“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

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

从所描述楚王在云梦得游猎生活中可见,所指云梦是广阔得山林原野而非湖沼池泽。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也有云梦得描写,其范围东到今武汉以东得大别山麓,西至鄂西山地,北及大洪山区,南缘大江。

东西约在四百公里以上,南北不下二百五十公里,也显指楚王游猎区而言。

而他所说得南部“则有平原广泽”。

正是古云梦泽得所在。

因此,“云梦”一词从广义说,它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等多种地貌形态在内得范围广阔得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得狩猎区,而“云梦泽”则是其中局限于江汉平原以湖沼地貌为主得一部分。

由于先秦著作记述云梦多以其泽薮为主,汉、晋以来得注疏家也就望文生义,将云梦狩猎区与云梦泽混为一谈,并一直为后世所沿袭。

2.云梦泽得演变和消亡先秦时期,当时“方九百里”得云梦泽,便处于由江水及其岔流夏水和涌水冲积而成得荆江东岸陆上三角洲和先秦时期,城陵矶至武汉得长江西侧得泛滥平原之间,北以汉水为限,南则“缘以大江”,约当今潜江、沔阳南,监利、石首北境。

《水经•沔水注》:“又东南过江夏云杜县东,……《禹贡》所谓云梦土作乂,故县取名焉”。

按汉云杜县治今京山县,辖境兼有今应城、天门二县,可见先秦时期云梦泽得北限曾远及汉水以北。

但战国中期以后,应城、天门一带得云梦泽,为汉水所挟带得泥沙所湮没,云梦泽已略见缩小。

西汉时期,因江、汉两水泥沙得淤积,荆江和汉江两内陆三角洲联为一体。

汉水两岸得云梦泽区逐渐淤填分割成路白、东赤、船官、女观等湖,云梦泽得主体已南移至当时得华容附近。

洞庭湖的变迁

洞庭湖的变迁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工作情况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中国历史地理(三)

中国历史地理(三)

原因:
清咸丰、同治以后,荆江 决口使荆江泥沙大量输入洞庭 湖;人类的围湖垦殖,使得区 湖垸垸相连,湖面越来越小。
3、鄱阳湖的变迁
(1)鄱阳湖的现状 (2)鄱阳湖的历史变迁
(1)鄱阳湖的现状
A、位置 B、河流状况 C、湖泊面积
A、位置
鄱阳湖位于江西 境内,北于湖口注 入长江。
B、河流状况
江西省境内的大 小河流大都注入鄱阳 湖,包括赣江、抚河、 信江.鄱江、修水等 五大江河以及其他一 些小的河流。
江陵至藕池口河段:早期为云梦泽湖沼地区,大致
在魏晋至唐宋时期,随着江汉平原的云梦泽的演变成陆地, 江陵至藕池口的河床才逐渐形成。
(3)下荆江河道的变迁
秦汉时期下荆江开始出现一些分流水道。魏晋南 北朝时期,下荆江河床开始形成,江中因沙洲发育形 成汊流,至唐宋时,荆江统一河床最后形成。 南宋时,北方汉族人大量南迁,沿江筑堤,扩大 垦殖,使两岸穴口汊流几乎完全堵塞。由于泥沙大量 沉积,河床抬高,元代曾为防洪,打开一些穴口,但 明代这些穴口又被堵塞。
河道在发展过程中,顺直型河道逐步向蜿蜒型方向发展。明末清初时, 下荆江自由河曲已高度发育。随着河床淤积和大规模的人工围堤,河曲带长 度激增,弯曲半径越来越小,终于形成了葫芦形的河环,即九曲回肠。20世 纪50年代人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人工裁湾。
2、城陵矶以下河道的变迁
城陵矶至江阴河口段:全长约1160多公里,属于低度 分汊河道,其中湖口至江阴段变化相对更大。 长江河床沿着这些破裂带石矶(江边的峭壁)发育, 束缚了它自由摆动的可能性。在矶的附近,河床狭窄,水 流急。过了矶头,河床变宽,流速减缓,常常导致江心洲 的淤积。
太湖古称震泽。 太湖水由吴淞江、 娄江、东江分流入 海。三江分流处在 今苏州东南,吴淞 江、娄江大致和今 日水道流经路线相 符,东江则穿过今 澄湖、白蚬湖及淀 柳地区,由今平湖 县东南入海。 《越绝书》所 记载的震泽面积仅 相当于今日太湖面 积的70%。

洞庭湖历史变迁图解

洞庭湖历史变迁图解

洞庭湖历史变迁图解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历史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大到小,又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的演变过程。

秦汉以前只是孤悬于古云梦泽南端的小港湾,唐宋至明清时代演变为“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日月若出没其中”的八百里洞庭。

从清中期至今的二百年间,经江湖关系变化、泥沙淤积和围垦等多重因素影响,洞庭湖成为一个洪道型湖泊。

燕山运动简图,距今1.5亿年
早更新世早期,距今0.2亿年
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200万年
中更新世时期,距今约100万年
晚更新世时期,距今约1万年
大溪期,距今6500年
屈家岭期,距今5000年
先秦时期,距今2000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距今1500年
明末清初时期,距今400年
清末至民国时期,1852~1934年
后来..#..@..%..*.. &..
现在的我,小巧、苗条、曲线美,郁闷,有点乱,叫我“洞庭河”行不?
文中图片、文字抄录自以下文献,略有修改:
1、袁正科,洞庭湖湿地资源与环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见华,洞庭湖灾史,潇湘晨报。

3、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沧桑洞庭。

4、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洞庭湖历史变迁地图集,湖南地图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庭湖的变迁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文字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目前的洞庭湖,包括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三大湖泊及穿插于其间的密集河网,南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1959年调弦口封堵以后为三口)接纳长江分泄的来水来沙,通过洞庭湖调蓄后在城陵矶注入长江。

1、面积与容积的变化据资料记载,1852年洞庭湖天然湖面近6000平方公里。

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至1949年湖面缩小为4350平方公里,容积293亿立方米(按城陵矶水位33.5米计,下同)。

此后30年间,由于大规模开发和垦殖等原因,湖面与容积迅速缩小。

20世纪80年代之后,情况得到控制。

至1995年,实测湖面为2623平方公里,容积167亿方米。

2、入湖泥沙淤积量据水文资料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1956至1995年)入湖年输沙量为1.6 7亿吨,其中1.32亿吨来自长江的入流,0.3亿吨来自湘、资、沅、澧四水。

由城陵矶注入到长江的年均沙量为0.43亿吨。

由此所得洞庭湖年均泥沙淤积量约1.24亿吨。

洞庭湖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底平均淤高了1.7米,年均淤高3厘米多,淤积最厉害的澧水尾的七里湖最大淤高13米,完全淤积成了平原,作为湖泊从版图上彻底消失,半个世纪以来,洞庭湖区淤积而成的洲土面积将近2000平方公里,湖面因此迅速萎缩,湖容急剧下降,调蓄洪水的能力只有初期的56%。

3、洞庭湖的人工围垦在湖区的浅滩荒州上围成的民堤堤内洲滩经过耕作,渐渐变成肥沃的良田熟地,范围大的有几万亩,小的也有几千亩,里面有村庄、集镇,看上去与普通的村庄并无不同,这种地方,在湖南、湖北的平原湖区叫“垸”。

这种民垸,到2 0世纪40年代,最多时仅湖南部分就将近1000处,垸堤总长6000多公里。

1949年后,由于修堤并垸,进行围垦,以扩大耕地面积,仅五十年代,洞庭湖即萎缩了1209平方公里。

20世纪6、70年代,在“以粮为纲”“人定胜天”的旗号下,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围湖垦田活动,湖面不断蚕食。

原来位于湖滨的常德、澧县、安乡、益阳等城市,现在距湖远的已有十余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

人工围垦的结果是侵占了水面,降低了防洪蓄洪的能力,导致水灾频繁发生。

4、水患治理举措鉴于洞庭湖这一长江的天然调蓄水库的蓄洪能力下降,水灾频繁发生,如何延缓它日趋萎缩以至消亡的过程?必须汲取教训,不能继续与湖争地、围湖造田,有必要采取退田还湖措施,但也不能不讲条件地一律“废田还湖”,毕竟洞庭湖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库总容量393亿立方米。

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米,预留的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现在洞庭湖容积的1.33倍,到2010年全部建成后,可削减长江洪峰,使荆江防洪标准由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保护荆江南北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耕地,防止在遭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洪水时大量人口的毁灭性伤亡。

洞庭湖的变迁图来自《湖南省地图册》的变迁图解放前的洞庭湖这是根据1957年“地图出版社”(上海)根据抗日战争前的申报地图绘制的洞庭湖地图。

从这幅图来看,当时洞庭湖水域面积北至华容(三国故事中著名的“华容道”),南至益阳市,西接常德市,东压京广铁路线,还可以称得上“八百里洞庭湖”,不愧受范仲淹的名句: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图中的洞庭湖与长江的关系也非常复杂,水网交错,可以依稀想见当年曹操从赤壁退兵之时,误入洞庭湖,不知何处是入口,何处是出口的情景了。

这些水网,对曹操来说非常头疼,但是对此地的居民来说,却是救命之物,君不见如今之洞庭,只剩下城陵矶一处水口与长江相接,当雨季到来,怎么会有不发洪灾的道理?七十年代末的洞庭湖这是“地图出版社”1979年绘制的洞庭湖地图。

经过多年的“围湖造田”,洞庭湖已经面目全非,大家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洞庭湖”这三个字,都已经仅仅只标在岳阳以西硕果仅存的“大片”水域上...原来南边的大片湖沼,更加七零八落,被陆地侵蚀得不成形状,甚至大片成为“季节湖”(图中画虚线的水域)。

如今的洞庭湖这是中大信息传播有限公司2000年绘制的洞庭湖地图(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

除了所谓的“东洞庭湖”,正个洞庭湖已经不再是一个大湖,而更像是一串湖泊群。

古代的云梦泽化而为三,一洞庭,二鄱阳,三为湖北境内几个大湖,如今的洞庭湖,又要重蹈云梦泽的过去吗?原来是水的地方,现在住着人、种着田,水来了,来多了,往那里装?宋朝的时候,有人向王安石开玩笑,如果把八百里梁山泊的掘渠水引走,就可以造出八百里良田。

王安石初听觉得很好,但马上问:那么梁山泊里原来的水放到那里去呢?开玩笑的人说:再挖一个八百里的水池不就成了!Google地图中的洞庭湖关于洞庭湖历史变迁过程提要:关于洞庭湖的历史变迁过程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取得共识。

本文认为,今洞庭湖地区在先秦两汉时期尚处于河网沼泽平原阶段,没有形成大型湖泊;进入魏晋南朝隋唐时期,今洞庭湖地区的湖泊水体得到快速扩展,唐后期至清前期。

今洞庭湖地区的湖泊水体面积处于全盛阶段;自清中期以来,随着长江来沙量的日益增加,湖泊进入明显的萎缩阶段。

历史时期洞庭湖的形成与变迁主要取决于洞庭湖区的沉降速度和长江干流的来沙量。

关键词:洞庭湖变迁历史过程关于洞庭湖的历史变迁过程问题,目前学术界还存在较严重的分歧,远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代表性的意见有二,一是张修桂先生的观点,一是卞鸿翔先生的观点。

张修桂先生认为,从全新世初到公元3世纪,今洞庭湖地区属于河网交错的平原;4世纪至19世纪中叶,洞庭湖处于沉降扩展之中;19世纪中叶以来,洞庭湖则处于不断的淤塞萎缩之中①。

张修桂的观点得到学术界大部分人的认同。

而卞鸿翔经过研究,对洞庭湖的历史变迁过程提出了很不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全新世初期,洞庭湖区属于平原水网景观;全新世中期,洞庭湖重新扩大;先秦两汉时期(距今约4000年至公元3世纪),洞庭湖已形成江湖连通的浩淼大湖;魏晋南朝时期(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洞庭湖开始受到分割与缩小;唐宋时期(公元7世纪至13世纪),洞庭湖水面积进一步缩小;元明时期(公元13世纪至17世纪中叶),洞庭湖水面积不断扩大而湖盆日益淤浅;清代初、中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洞庭湖处于一个由大到小的逐渐萎缩阶段;晚清、民国时期(19世纪中叶至1949年),洞庭湖有过多次缩小与短暂扩大;1949年以来,洞①张修桂:《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载《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按:下引张修桂观点皆出此文。

不另注。

庭湖面进一步缩小②。

卞鸿翔的观点也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同。

笔者以为,张、卞二人对洞庭湖的开始阶段(全新世初)和最近阶段(19世纪中叶以来)的看法基本上接近,分歧主要产生在全新世中期至19世纪中叶的5000—6000年中。

因此,笔者这里只就张、卞二人的分歧时段在二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分析有关文献资料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以使洞庭湖历史时期的变迁过程能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轮廓。

一先秦两汉时期(距今6000年—公元2世纪):河网沼泽平原阶段建国以来,洞庭湖区范围内各县,尤其是位于湖区中心的沅江、南县、安乡等市、县的漉湖、钱粮湖、大通湖一带,有不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③。

例如,沅江市漉湖西面的南金山遗址位于一片地势稍高的湖洲上,其新石器时代文化层距地表2米,厚0.3米左右;而大通湖农场的各个分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多在地表以下5—7米。

我们知道,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有个重要特点,就是喜欢选择在河流旁边的二级阶地上居住,这样既利于生产、生活用水,又可以避免遭受洪水的袭击,还能够方便交通往来。

因此,单从今洞庭湖区中心地带分布有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这一点,我们就大体可以知道当时的洞庭湖地区应当不存在一个浩淼的巨大水体。

因为,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尚不知道建造堤防设施防洪,如果当时真存在一个多条大河交汇形成的浩淼的巨大水体,那么,靠近这个巨大水体的边缘居住将是很不安全的,而选择其中心地带居住,更是不可想象的。

事实上,通过对先秦两汉时期的一些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也可以证实这一点。

关于可能的平原景观文献材料:《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庄子·至乐》: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

②卞鸿翔等:《洞庭湖的变迁》,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年,第43—93页。

按:下引卞鸿翔观点皆出此书,除少数必须注明处,不另注。

③据邓企华、肖皓夫编著《沅江风情画》(广州出版社,2000年)及湖南省博物馆提供的有关资料。

“野”(古文本作“野”)在先秦时代,既可指郊外④,也可指偏鄙之区⑤。

因此,庄子(约前369年一前280年)所谓“洞庭之野”者,有可能是指今洞庭湖一带的平野景象,也有可能是指当时位置偏远的洞庭地区。

关于湘资沅澧诸水交汇分流入江的文献材料:战国楚怀王六年(前323年)所制《鄂君启节》铭文:自鄂往:逾沽(湖),……上江,内(入)湘,……内(入)资、沅、澧、(油)[澹]。

⑥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湘水……北至(酃)[下隽]⑦入江;资水……东北至益阳入沅;沅水东南至益阳入江;澧水……东至下隽入沅。

⑧东汉桑钦(?)《水经》:湘水……又北过下隽县西,………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资水……又东北过益阳县北,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于江也;沅水……又东至长沙下隽县西北,入于江;澧水……又东至长沙下隽县西北,东入于江。

⑨上引文中,“鄂”指今湖北鄂城,“下隽”县治在今湖北通城县西,“益阳”县治在今湖南益阳市东80里⑩。

可见,三种文献关于湘、资、沅、澧四水下游河道走向情况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

关于与湖沼相关的文献资料:《山海经·中山经》(战国作品):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

《楚辞·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山海经·海内东经》(汉初作品):沅水……入下隽西,合洞庭中;湘水……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

④按:《说文》:“野,郊外也。

从里,予声。

茔,古文野,从里省,从林。

” ⑤按;《公羊传·桓公十一年》何休注:“野,鄙也。

”⑥转引自谭其骧《鄂君启节铭文释地》,见氏著《长水集》(下)第193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

按:谭文从罗长铭先生释“”作“油”当误,应依商承祚先生作“澹”(参见《长水集》(下)第201页引),即后引《水经·澧水注》中的“澹水”,该水上中游段为今澧阳平原北侧的涔水、澹水,下游段已为今松滋河袭夺。

因为,一则油水是长江支流,无须“入湘”后再入之;二则油水不像澹水一样因沟通新石器时代以来经济文化发达的澧阳平原而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