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第三章生物景观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旅游地理课件_

中国旅游旅游地理课件_
d.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 e.旅游载体景类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旅 游 地 理
C 复合 旅游 资源 景系
国家风景名胜区
国家公园景类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3、景型(共123个景型)
旅 游 地 理
★ 地景类
(1)地质现象景型 (2)火山熔岩景观景型 (3)河流地貌景观景型 (4)丹霞景型 (5)雅丹景型 (6)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景型 (7)洞穴景型 (8)黄土地貌景观景型 (9)海崖地貌景观景型 (10)风成地貌景观景型 (11)土林/沙林景型 (12)冰川地貌景观景型 (13)探险山地景型 (14)探险/徒步旅游地 (15)自然突变遗迹景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第一节
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旅 游 地 理
1、有利于科学保护; 2、有利于合理开发与利用; 3、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 游 地 理
这里我们仅从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和 特性两个方面考虑.就旅游资源的成因来 看,有自然赋存、人工创造、自然与人工 结合三种情况,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与之对应,按成因和属性划分,可将 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 资源和复合旅游资源三个并列的景系。每 个景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个景类,每个景 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景型。
旅 游 地 理
中云 科南 院滇 专池 家治 陈污 英费 鸿用 为已 治达 滇 40 不多 幸亿 殉元 职人 。民 币 。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例四:旅游活动对旅游景区清洁地面的污染
旅 游 地 理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已开展旅 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 %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调查还 显示,我国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 受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现象。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精品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精品课件

第1章 旅游资源概述
3、如何进行保护?
(1)国家和地方要抓紧环保法制的建立和环保检查,逐 步增加环保执法的强度和力度,杜绝盲目的开发建设。
(2)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控制环境容量。 (3)对游人进行环境意识教育。 (4)健全和建立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建立国家自然保护
区、国家公园系统、古迹保护区、修复或重建古建筑、 保护古遗址等。 (5)发展生态旅游。即人们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原始 的人文环境为前提的旅游活动。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景区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文化遗产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第2章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 掌握各种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 掌握地貌、水体、气象、生物等自然旅游
资源的代表性景观
(1)自然旅游资源: 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
(2)人文旅游资源: 是由人类创造的,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 映。
和功能 貌的反
自然旅游资源 桂林山水
连山大旭山瀑布
大旭山
大旭山
热带海滩
连山天鹅湖水库
天鹅湖水库
连山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第一节 地貌旅游资源
• 什么是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组成的自然风光,被称 为旅游的第一环境,如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包括山地 幽谷、悬泉瀑布、海滨沙滩、河流湖泊、森林草原、飞禽走兽、 阳光空气等,具有明显的自然形成的性质。
一、概况
1、什么是地貌?
地貌,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即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按其自然形态可 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ppt演示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ppt演示课件
泰山 黄山 峨眉山—乐山大佛 武夷山 庐山 2、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
黄龙 九寨沟 三江并流 武陵源
49
3、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北京故宫,布达拉宫(大昭寺、 罗布林卡),大同云冈石窟,高句丽王城、王陵及 贵族墓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 围庙 ,平遥古城,洛阳龙门石窟,曲阜孔庙、孔林 孔府,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北京颐和园,北 京天坛,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青城山——都江 堰,武当山古建筑群,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长城。
39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圣地——耶路撒冷
前景是犹太教希 律圣殿的西墙(现称 为哭墙) 。后方是 金顶清真寺。城中还 有耶稣基督“受难之 路”(被定罪后走到 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地 点所经过的路)和圣 墓教堂。
40
2、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 不同风格的东西方古代建筑、有特定历
史意义的建筑等
福 建 土 楼
41
3、风土民情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各自的风俗,如
节庆、纪念日、祭祀仪式等
端午赛龙舟 42
祭祀黄帝陵
43
4、革命纪念地
44
5、手工艺品
45
(三)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在景观区域范围内, 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相得 益彰,称为自然和文化景 观旅游资源。
46
泰山
47
杭州西湖
48
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 1、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36
(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在自然环境中留下的印迹 越来越显著和深刻。
文化景观是指在环境 景观区域内,人类的文化 遗存占主导地位的旅游资 源。

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旅游地理 绪论

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旅游地理 绪论
组合性和 综合性
广域性和 多样性
四、旅 游资源 的特点
永续性与 不可再生

季节性与 节律性
时代性与 变化性
刘婷
绪论
10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刘婷
绪论
11
• 一、世界遗产及其由来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为了确定、保护
和恢复全人类的共同遗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通过
1.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 活动
2.理论与实用研究并举 3.研究领域日趋多元化 4.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成为主流
国际旅游地理研究大致趋势
1.旅游、节事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 旅游流等成为研究热点
2.跨学科交流促进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 3.注重学术规范单击此处输入文字 4.国内外研究的差距不断缩小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趋势
刘婷
绪论
4
• 二、旅游地理学概念
• 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 科。它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 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在国际上亦称 休闲和旅游地理学(如英国)、游憩 地理学或闲暇地理学(如加拿大)、 观光地理学(如日本、韩国)等。
刘婷
绪论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绪论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概述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刘婷
绪论
2
本章重点
►旅游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内容输入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范畴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世界遗产的类型及中国的世界遗产概况
刘婷
绪论
3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概述
一、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全文】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全文】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现在旅游者不仅追求美景,还追求心灵充实和自我完 善。来长白山的旅游者往往以获得审美愉悦、探求认识生 活、美化心灵为真正途径。
• 问 题:研究旅游者的特点、类型、差异及其心理行为 对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有什么作用?
• 案例分析:长白山旅游是心理学与民俗学的结合,由于长 白山民间传说的流传,强化了旅游者的游览观赏心理、寻 根思祖心理、参与尝试心理和求知心理等。认真研究旅游 者的旅游心理,开发利用长白山民间传说这一丰富的文化 旅游资源,将会对长白山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 用。
PPT课件
15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学习 目标 • 了解旅游者的概念与特征
• 了解旅游决策的过程,掌握影响旅游决策 的因素及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了解旅游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分布特征, 影响旅游流形成的因素
• 了解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掌握各种旅游客流的基本情况
PPT课件
16
课堂 练习 • 讨论旅游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技能 操作 • 中国地图填图比赛:分组开展填图比赛,
熟悉各省区的轮廓、位置,并指出该省区 一处代表性旅游景点。
PPT课件
14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本章导读 本章首先介绍了旅游者的概念、特征、旅游
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接着从旅游流形成的地 理背景、旅游客源地、感知环境与旅游者决策行 为等方面揭示旅游客流的形成,且分析了旅游客 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一节分析了中国入境客 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的发展及构成,并讨论了 中国三种旅游客流,即入境旅游客流、国内旅游 客流和出境旅游客流的基本特征。
• 学习 目标 • 掌握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概念 • 了解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分布格局 • 掌握旅游交通的性质、方式 •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中国旅游地理(1)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1)PPT课件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5464千米,流经青 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等9省市,注入渤海。
*
9
(三)珠江
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漓江是其支流桂江的一段, 上源为云南高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最 后注入南海。
(四)黑龙江
中俄界河,也是中国冰封期最长的河。
*
10
(五)富春江
(六)京杭大运河
北起北京,南止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 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全长1700余公里,沟通了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 也是世界最早开凿的运河。
*
6
(五)历史文化名山 1、革命摇篮——井冈山 2、八达岭 3、四大道教名山 4、四大佛教名山 5、其他
*
7
第三节 水自然景观
*
8
一、江河景观
(一)长江
正源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发源于唐古拉山的 各拉丹东雪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 庆、湖南、湖北等11个省市,最后注入东海。
(二)黄河
(二)黄河壶口瀑布
是黄河上最大的瀑布,位于山西吉县以西。
(三)吊水楼瀑布
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南部群山之中。 此外,许多风景名山都有瀑布风景点,如雁荡 山大龙湫瀑布、云南大叠水瀑布、庐山瀑布等。
*
14
五、海洋和海滨景观
我国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全 长18000公里。海岸类型有泥沙质、基岩质和生物型 三种。
核心区 缓冲区
实验区
*
25
禁止行为
• 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 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 等活动
■福建厦门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第七章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第七章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4、端午节
•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 端五、重午。
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 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 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 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七夕节
• 七夕,阴历七月七日,相传为牛郎渡过银河 与织女为一年一度相会。这是一个美丽二千 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 传说之一。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 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是中国象征忠贞爱情的 民间情人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 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俗信这天牛郎织女 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 希望能求得。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 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 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 中国人在春节期间要“扫尘”,即每年 年终,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彻底的大扫除, 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 的祈求。春节前夕,人们都要上街购买 年货、挂年画、贴春联和倒贴“福”字, 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 春节的前夜称除夕夜,人们在除夕之夜 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守岁”。共同 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守岁”的一 项重要活动,直到春节子时的到来。我 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 “更岁交子”之意,预示来年交好运。 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 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 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因为年糕谐音 为“年高”,象征生活步步高。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的探讨,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 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麦克默里发表的
《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世界地 理学界公认为是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 文。 50年代,旅游地理学被纳入到经济地理学中。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旅游地理学研 究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和方 法系统研究开始。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地理学已形成其基本的理 论体系和方法构架。
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 上,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列为大会的一个专业组, 这标志着旅游地理这门新学科得到了地理学家的 承认,从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被确立下来。
2.国内旅游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标准分类系统:包括8个主类、31个亚类 、155个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5 37) 水域风光类(6 15) 生物景观类(4 11) 天象与气象景观类(2 8) 遗址遗迹类(2 12)
建筑与设施类(7 49)
旅游商品类(1 7)
人文活动类(4 16)
CDB陆地动物栖息地
象与气候景观
DA光现象 DB天气与气候现象
DAA日月星辰观察地 DAB光环现象观察地 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DBA云雾多发区 DBB避暑气候地 DBC避寒气候地 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BE物候景观
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DBA云雾多发区
观赏型旅游资源 运动型旅游资源 休(疗)养型旅游资源 娱乐型旅游资源 特殊型旅游资源(如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 旅游资源)等
(三)根据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 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第八章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第八章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更有妙趣横生的叠字联,回文联等。 如山海关孟姜女庙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同字异音,构思巧妙,内含哲理,意味深长。游人至此,欣
赏海水与浮云之变化,联想孟姜女哭长城的悲壮故事,莫 不流连忘返。
又如杭州西湖: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 神话传说
构置建筑
北 京 故 宫 御 花 园 万 春 亭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理配植物花木
诗词书画
专题活动
搜集与学校附近著名旅游景点有关的文学作 品,尝试阅读、欣赏,并背诵。
第二节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类别
一、旅游文学
所谓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发旅 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感受、情绪和审美情趣 的文学作品。具有旅游性、文学性、地理性、知 识性、审美性及抒情性的特点。其体裁形式多样 ,包括有山水诗、游记散文、楹联匾额、碑文石 刻、神话传说等。
五、文学艺术修养是旅游从业者尤其 是导游人员必备的素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对旅游从业者来说,提高 文学艺术修养,不仅可以激发爱国情感,陶冶情 操,还能净化人的心灵,鼓舞人的精神,培养高 雅的气质,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服务 档次。
俗话说:“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 张嘴。”眼前的景物,旅游者同导游人员 一样能看得到,但要讲出美之所在,就要 求导游人员能将游人看不到的文化背景、 历史佳话、奇闻趣事等用文学的语言来做 生动的讲解。
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的道理。
2. 游记散文
游记是一种以旅途的山水景物、名胜古迹为描写对象的文 学体裁。我国游记散文的创作源远流长,晋慧远的《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可说是我国古代游记中最早的作品。 之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郦道元的《水经注》、柳 宗元的《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袁宏道的《虎丘记》、袁枚的《游黄山记 》等源源不断,都是游记文学的上乘之作。

第四章 中国旅游地理

第四章 中国旅游地理

喜马拉雅山
山”)
四姑娘山(“东方的阿尔卑斯
华山
(二)风景名山
风景名山指具有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 观美的山地空间综合体。以宏观形态及岩性特征为基础, 综合考虑景观美学与人文特征,将我国风景名山分为以下 类型: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其他地质成因的名山
温度为38—42℃ 温度≥43℃
名泉按功能分观赏泉、品茗泉和沐浴泉
类型 观赏泉 涌泉 代表 济南趵突泉、江苏镇江中泠泉、太原晋祠难老泉 奇特泉 杭州玉泉观鱼、敦煌月芽泉、大理蝴蝶泉、台南水火 泉 含羞泉(四川广元)、鱼泉(湖南石门)、珍珠泉 (湖北当阳)、乳泉(广西桂平) 品茗泉 镇江中泠泉、无锡惠山泉、虎丘第三泉、杭州虎跑泉、 济南趵突泉、北京玉泉、庐山谷帘泉
沐浴泉
北京小汤山、南京汤山、鞍山汤岗子温泉、黑龙江五 大连池、内蒙古阿尔山温泉、广东从化温泉、福州温 泉、台湾北投温泉和阳明山温泉。
(二)瀑布
• 瀑布是流水从河床陡坎悬崖处倾泻而下形成的水体景观,
具有震撼人心的美丽。影响瀑布的主要景观要素是形态、 幽秀程度、奇特程度极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我国最著名的 三大瀑布景观是: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镜泊湖瀑 布 。
中国山地分布情况
分界线:莫河—兰州—昆明
(一)登山探险胜地3600m-5000m
• 世界著名的高山 和极高山是登山 探险和科学考察 旅游的胜地。多 数分布在中国境 内,主要分布在 青藏高原及周边 地区,其次分布 在新疆地区。
珠穆朗玛峰
• 按其高度分:
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 高山(海拔3500~5000米) 中山(海拔1000~3500米) 低山(海拔500~1000米) 极低山(海拔500米以下)

中国旅游地理高教版分享-第三章旅游资源赏析PPT参考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高教版分享-第三章旅游资源赏析PPT参考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
第三章 旅游资源赏析
2021/3/10
授课:XX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第一节 旅游与审美
一、审美的内涵
审美是指人(审美主体)对美的事物(审美客体)的观照、 感悟、享受和再造,是主体的审美需要和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
构第成的三一节种关系旅。游景观审美要求
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基本 要素。审美动机是构成审美关系的现实条件。要构成良好的现 实审美关系,还需要有审美场。
2021/3/10
授课:XXX
3
第一节 旅游与审美
三、旅游审美的特点
(一)旅游审美主体审美观的差异性 (二)旅游审美客体的复杂性 (三)旅游审美过程的直接性和短暂性
夏季的明孝陵神道
秋季的明孝陵神道
2021/3/10
授课:XXX
4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2021/3/10
授课:XXX
2
第一节 旅游与审美
二、旅游审美的现实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游览、 观赏性的审美活动,其核心是对美的享受。
在旅游实践活动中,旅游业经营者和一切旅游从业者,必 须考虑能否将已被利用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即旅游资源所蕴 涵的美充分表现出来,能否发现美、创造美,这才是衡量旅游 资源开发和旅游经营成败的关键。研究旅游资源的美感便是研 究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旅游地理电子课件-中国旅游资源的概述

中国旅游地理电子课件-中国旅游资源的概述
按功能性质
观赏型、运动型、休闲型等
按存在形式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按资源特色
山岳、水体、生物、民俗等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色与优势
特色
类型多样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多样,包括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 景观和多彩的民俗文化。
中国拥有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 景观和人文景观,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 求。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旅游地理电子课件-中国 旅游资源的概述
•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01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的中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 可以用来开展旅游活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详细描述
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俗活动。这些文 化和活动包括民族音乐、舞蹈、服饰、节庆等,如苗族的龙舟节、傣族的泼水节等。游 客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魅力

现代人文景观
总结词
现代人文景观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 成部分,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 会发展。
VS
详细描述
现代人文景观包括城市建筑、文化艺术、 科技产业等,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广州的 广州塔等。这些景观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现 代化进程,也反映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科 技创新。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景观,了 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发展,感受中 国的新时代魅力。
04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与原则
出“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
A
B
C
D
民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芍药系多年生宿根草木,茎丛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花草生,花期 在4月至5月间,晚于牡丹,多在春末开花,故名“殿春”。山东菏泽 为芍药重要产地;扬州芍药最为有名,早在公元五世纪的南朝已成为 扬州园林主要花卉。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14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15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 梅花——花白色至水红,品种甚多,于早春前开放。 • 不畏严寒,故被文人墨客作为咏诗作画题材。 • 赏梅:古梅品位高雅,观赏价值高 • 古人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说 • 我国著名赏梅胜地有杭州孤山和超山、苏州邓尉香雪海、
白暨豚已比大熊猫更濒危!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36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
• 自然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两大部分,即保护 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和这个环境中的一切资源。
•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把一些能揭示自然界内在规律的、具有 典型意义和价值的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各种 生态系统类型,以及自然历史遗迹地等,划出一定的面积, 设定机构,管理和建设起来,作为保护资源和开展科研工 作的基地。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19
• 竹——我国竹的种类繁多,约250余种。以江西奉新的大 毛竹、广西花坪的方竹、湖南君山的湘妃竹、四川重庆的 慈竹、安徽池州的罗汉竹最具有特色。
• 竹系禾本科多年生植物,中空有节、常绿。古代读书人, 将竹子人格比喻为“君子”,所谓“未曾出土先有节,即 使凌云也虚心”。
• 清代画家郑板桥一生爱竹,曾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 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29
国宝金丝猴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30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31
东北虎:一级保护动物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32
梅花鹿(一级保护动物)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33
丹顶鹤:一级保护动物,世界珍禽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34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皮毛:软黄金)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35
水中大熊猫---白鳍豚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22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23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24
第二节 动物景观
• 我国特有珍稀动物观赏价值更高 • 特有珍稀动物之多和价值之高都居世界第一。 • 我国四大国宝动物: • 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白唇鹿 • 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野马、高鼻羚羊、白
头叶猴、白鹤、黄腹角雉、长臂猿、坡鹿、白唇鹿、儒艮、 扬子鳄、亚洲象等
寒草原)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8
草原风光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9
古树名木
• 1、活化石植物 • 孓遗物种是指在地质时期曾广泛分布,现仅残存在局部地
区的古老物种,有“活化石”之称。 • 借助这些孓遗物种不仅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动植物的进
化,同时,对旅游者也有较大的吸引力。 • 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银杉、珙桐、银杏等都属于孓
• 世界上典型的温带草原群落在中国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 自东向西随着湿度的降低,草原景观由绿草葱密、鲜花烂 漫,逐渐变成草低水细的干草原,这种景观在新疆和青藏 高原也能见到。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7
• 中国草原:
• 内蒙古草原(典型的温带草原) • 青海草原(高寒草原) • 西藏草原(高寒草原) • 新疆天山草原(森林带以下为温带草原,森林带以上为高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20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21
• 菊——花型多样,品种繁多。花期一般在10月至12月,菊 花在我国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 菊花高洁清雅,秋季百花凋谢,惟有菊花盛开,傲霜挺立, 深受文人喜爱,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 名句脍炙人口。
• 一般说来9月至10月开花的是早菊,11月是秋菊,12月是 晚菊。
第一节 植物景观
1 森林景观
输入内容
2 草原景观
输入内容
3 古树名木
输入内容
4 名花异卉
输入内容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4
森林
• 植物资源分布的地带性

由于我国南北温差大、东西湿干差异悬殊、
垂直海拔高度的明显变化等三维空间的不同,造
就了我国植物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高纬
度地区和独特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形成了完整的、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第三章 生物景观
第一节 植物景观 第二节 动物景观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2
本章重点
►植物景观的基植物景观的基本类型本类型 ►中国的珍稀动物种类及野生保护动物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主要保护区 ►◆中国部分城市的市花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3
无锡梅园、南京梅花山、上海淀山湖梅园、武汉东湖梅园 等。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16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17
• 卜算子·咏梅 • 宋 陆游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18
• 兰花终年常绿,花色淡雅,姿 态端秀,称为“花中君子”、 “天下第一香”。兰花四清, 即气清(清而不浊)、色清 (色泽淡雅)、姿清(端庄挺 秀)、韵清(意韵含蓄)
刘婷
遗物种。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10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11
• 银杉王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12
水杉林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13
名花异卉
• 花中二绝——牡丹和芍药
• 牡丹和芍药称花中二绝。牡丹别名花王、木芍药,属毛茛科,毛茛属 落叶灌木,花单生,花色有红、白、黄、紫等色。河南洛阳、山东菏 泽为赏牡丹最佳地。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25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26
-----朱鹮(朱鹭)
• 世界上最稀少的鸟类之一 • “国际保护鸟” • 观测站:陕西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27
• ---金钱豹
• 生活于非洲和亚洲南部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行动敏捷,极善爬树,性情凶猛狡猾,毛皮非常美丽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28Leabharlann 呈水平地带分布的森林群落。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5
• 森林按自然带可分为 • 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东北北部)、 • 中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区(东北大部分) •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夏绿林、华北地区)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秦淮以南、南岭以北) • 热带季风雨林区(大陆南端)
刘婷
第三章 生物景观
6
• 低纬度的世界屋脊山地使森林群落的分布呈现垂直地带性 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