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新材料行业深度研究_准备迎接固态电池的新时代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5cfb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2.png)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研究报告1. 引言新能源新材料行业是指以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为能源基础,以新材料技术为支撑,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类行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消耗压力的增大,新能源新材料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本文将对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2.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概述新能源新材料行业是以创新为驱动力的行业,旨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
该行业注重开发和应用新材料,以改善能源的收集、传输和存储效率。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包括多个细分领域,如太阳能材料、光催化材料、燃料电池材料等。
3.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3.1 太阳能市场的快速增长太阳能作为最常见的新能源之一,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不断下降,效率持续提高,使得太阳能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3.2 电池技术的进步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电池技术的主流,但在容量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因此,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在电池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仍有很大空间。
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快速充放电技术以及固态电池技术等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3.3 新能源储存技术的突破新能源储存技术一直是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关注焦点之一。
随着新能源消耗的增加,对储能技术的需求也在提高。
电化学储能技术、热储能技术和动力电池储能技术等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储存的重要方向。
4.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市场前景4.1 投资热点的出现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投资。
尤其是太阳能和电池技术领域,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突破,投资热点逐渐形成。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4.2 政府政策的支持各国政府纷纷提出了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动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发展。
2020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431896192e45361166f51c.png)
2020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研究报告01 02 03 04 05固态电池行业基本概念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环境固态电池重点企业现状目录CONTENT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趋势01固态电池行业基本概念1.1 固态电池概念1.2 固态电池分类1.3 固态电池产业链1.1 固态电池概念:安全稳定固态电池是指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
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最突出的优点是安全性。
固态电池具有不可燃、耐高温、无腐蚀、不挥发的特性,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核心,电解质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固态锂电池的各项性能参数,如功率密度、循环稳定性、安全性能、高低温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固态电池特性不挥发耐高温无腐蚀1.1 固态电池概念:电解质为固态工作原理上,固态锂电池和传统的锂电池并无区别。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固态电池电解质为固态,相当于锂离子迁移的场所转到了固态的电解质中。
而随着正极材料的持续升级,固态电解质能够做出较好的适配,有利于提升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
另外,固态电解质的绝缘性使得其良好地将电池正极与负极阻隔,避免正负极接触产生短路的同时能充当隔膜的功能。
液态锂电池vs固态锂电池按照电解质材料的选择,固态电池可以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体系电解质。
其中,聚合物电解质属于有机电解质,氧化物与硫化物属于无机陶瓷电解质;按照正负极材料的不同,固态电池还可以分为固态锂离子电池(沿用当前锂离子电池材料体系,如石墨+硅碳负极、三元正极等)和固态锂金属电池(以金属锂为负极)。
固态电池分类电解质材料有机电解质(聚合物)无机陶瓷电解质(氧化物、硫化物)正负极材料固态锂离子电池固态锂金属电池固态电池产业链固态电池产业链与液态锂电池大致相似,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中上游的负极材料和电解质不同,在正极方面几乎一致,若完全发展至全固态电池,隔膜也完全被替换。
上游中游下游正极材料消费领域锂矿隔膜动力领域储能领域负极材料电解质锰矿钴矿石墨矿……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类型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似,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一般采用复合电极,除了电极活性物质外还包括固态电解质和导电剂,在电极中起到传输离子和电子的作用。
2023年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3年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18438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0.png)
2023年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1. 引言1.1 概述固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能量存储器件,在能源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相较于传统电池,固态电池采用无液体电解质替代传统液体或凝胶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寿命和更高的能量密度等优势。
因此,固态电池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能源存储技术的主导方向。
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将对2023年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固态电池的基本原理,包括传统电池与固态电池的区别、固态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其所具备的优势与挑战。
然后,我们将对当前固态电池行业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全球市场概况、各国家和企业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情况以及固态电池应用领域和商业化进展。
接下来,我们将预测2023年固态电池发展趋势,包括技术进步与创新方向、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预测以及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和支持措施分析。
最后,我们将对未来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评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全面了解2023年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用于指导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在该领域中做出科学决策和合理规划。
通过对固态电池技术、市场和政策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为固态电池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并推动其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广泛应用。
2. 固态电池的基本原理:2.1 传统电池与固态电池的区别:传统电池通常由液体电解质和两个电极(正极和负极)组成,而固态电池则使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了液体电解质。
这一变化使得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寿命和更安全的特性,相对于传统电池而言,具有较大的优势。
此外,由于使用了固体材料作为电解质,固态电池还可以在更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2.2 固态电池的工作原理:固态电池中,正极、负极和固体电解质三者通过接触或插入方式连接在一起。
当外部应用施加正向或反向的外部偏压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正极和负极之间产生离子移动。
《2024年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62ec1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b.png)
《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新型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现代社会主要的能量来源,二次电池已经成为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尤其是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等特点,成为当下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论文将对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及其相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二、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的概述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是一种以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的二次电池。
其优点在于固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寿命,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电池内部的短路和泄漏。
此外,固态电池在高温和高倍率放电方面也有着良好的性能。
三、相关材料的制备1. 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固态电解质是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论文将研究不同材料的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包括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等材料体系,探讨不同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寻找最优的电解质材料。
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等。
通过对制备过程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进行控制,可以得到性能良好的固态电解质。
2. 正负极材料的制备正负极材料是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研究锂化物、氧化物、硫化物等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寻找最优的正负极材料。
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球磨法等。
对于每种材料,我们都将探讨其合成条件、结构和性能,并尝试通过元素掺杂等方法优化其电化学性能。
四、性能研究我们将对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充放电性能、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等。
通过与传统的液态电解质二次电池进行对比,分析固态化锂二次电池的优点和潜在问题。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材料之间的界面性质,以及界面性质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将得到一系列性能良好的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及其相关材料。
固态电池的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固态电池的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63670fe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5.png)
固态电池的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电池作为储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在众多电池技术中,固态电池因其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周期、快速充放电特性以及安全性能的突出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固态电池的市场前景,并分析当前的竞争格局。
1. 固态电池的市场前景固态电池作为传统锂离子电池的颠覆性技术,具备了一系列的优点,为其市场前景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相较于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固态电池利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了液态电解质,使得电池内部空间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从而增加了电池的储能密度,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其次,固态电池拥有更长的寿命周期。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充放电循环次数的限制,而固态电池由于具备更好的耐用性,能够经受更多的循环充放电,延长了电池的寿命,减少了更换频率,降低了成本。
此外,固态电池的充放电速度更快。
由于固态电解质具备较高的离子导电性能,电子和离子能够更快地在固态电池中传输,实现了更快的充放电速度,满足了人们对快速充电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固态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液态电解质的使用容易引起电池的热失控和发生火灾的风险,而固态电解质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电池的热失控概率,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并降低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固态电池具备以上优势,被广泛运用于电动汽车、储能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
根据国内外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数年内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100亿美元以上。
2. 固态电池的竞争格局目前,固态电池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大企业和研究机构竞相推进技术突破,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
首先,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布局。
包括三星、LG化学、宁德时代等国际巨头以及比亚迪、比亚迪股份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开展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力争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此外,一些初创企业也不乏参与者,他们往往依靠创新理念和技术优势,为固态电池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d784152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1.png)
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技术成为了当前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重要领域。
全固态锂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它可以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是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能、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关键技术。
目前,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尚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超长航程要求;其次,全固态电池的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此外,全固态电池的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消除温度升高和电池短路等安全隐患。
尽管如此,全固态锂电池技术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材料研究方面,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的全固态电解质材料,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在制造技术方面,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更高效更成熟的制造工艺;在安全技术方面,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的安全措施,以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研究正在不断推进,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只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全固态锂电池技术将在不久的将来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固态电池发展目标
![中国固态电池发展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4c760c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5.png)
中国固态电池发展目标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研发高性能和安全性能的电池技术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固态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电池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快充电和安全性能好等优势,并且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被认为是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固态电池也被看作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国固态电池发展的目标,并分析中国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一、固态电池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固态电池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具有如下优势:首先,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可以存储更多的电能,提供更持久的电力支持。
其次,固态电池的寿命更长,可循环充放电次数更多,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固态电池的充电速度更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充电,提高了充电效率。
最重要的是,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由于无液态电解质,不易发生泄漏和爆炸等事故。
固态电池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电动汽车领域,固态电池可以大幅提升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延长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充电效率,降低充电时间,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在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固态电池可以提供更持久的电力支持,并且相对于传统液态电池更加轻薄,更符合设备的小型化和轻便化要求。
此外,固态电池还可以应用于电网储能系统、无人机、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
二、中国固态电池发展的目标中国固态电池的发展目标包括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
首先,中国需要在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包括高性能电解质、电极材料的研发,以及电池制造工艺的改进等。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建设,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这需要在原材料供应、设备制造、电池组装等环节上加大投入,促进产业链的完善。
最后,中国需要提升固态电池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加快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固态电池的发展目标与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密切相关。
固态电池的机遇与挑战
![固态电池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1e91394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6.png)
固态电池的机遇与挑战一、锂电发展技术路线两条路线,一条是高能量路线,一条是低价位路线。
从我的角度来讲,感觉未来这两条路线一定是越来越分裂的。
当下一直在追求高能量密度是不是很有必要?我来到合肥国轩之前是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我们在内部动力电池是一个部分,还有智能网联,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各种技术,我们做过一件事情,未来新能源汽车究竟肩负什么样的任务?今天的新能源汽车跟燃油车相比,好像性能上没有太多创新,未来可能新能源汽车要结合物联网技术、智能网联技术、车路协同技术,当这些技术都引进来之后,会发现整个新能源汽车对电量的需求要在现在的基础上提升57%。
这是我们内部测算的结果。
就意味着当下感觉到电池好像已经可以跑得很远了,但实际上如果真的要实现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这些功能之后,就发现电池可能也就跑200公里。
我认为未来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高能量密度的追求还是存在的,所以高能量密度这一条路线还是有的。
目前高能量密度已经到了280-360Wh/kg的阶段,再往后走可能就是400和500,很多专家讲我们往后走,400、500承载的可能就是固态半固态,实际上固态半固态跟高能量密度根本不相连,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固态和半固态指的就是电解质的固态化,它给人的感觉好像很高档,但是它解决的是安全问题,它是让我们的电池更安全,这是它的历史使命。
如果再附加一个历史使命,我感觉它应该是要进一步承接下一步锂金属的应用。
在液态里,锂金属的枝晶问题、粉化问题等,从量子力学计算角度是不成立的,这个界面是不可行的,对于锂金属跟固态界面是有实现可能性的,这是固态电池未来要肩负的历史使命。
固态电池为什么就是高能量密度呢?大家一直感觉固态电池很遥远,固态电池什么时候能够量产,什么时候要做?实际上现在半固态电池已经量产了,国轩360Wh/kg的半固态电池去年已经量产了,并且我们现在400Wh/kg半固态电池已经出到B样了。
所以半固态电池技术目前已经是很普及了,再细化,还有很多技术已经在电池里大量应用了。
固体电池行业深度报告:准备迎接固态电池的新时代
![固体电池行业深度报告:准备迎接固态电池的新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f5947c9fbb4cf7ec4bfed006.png)
氧化物电解质的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可达1000次以上),能量密度较高,倍率性能较好,同时成本 较低。主要缺陷是界面接触问题尚未完美解决。氧化物电解质比较适合动力电池,如今国内企业大部分 选择了金属氧化物动力电池,其制造工艺和改性水平也在稳步提升。
5
固态电解质:氧化物或成最优解
目前已经在使用或者接近商用的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有三种:聚合物、 硫化物和氧化物。
表1:不同电解质类型对比
类型 电解质材料 主要优点
聚合物 聚环氧乙烷 高温工作性能很好
氧化物 LiPON、NASICON等 循环性能良好
硫化物 LiGPS、LiSnPS、LiSiPS等 工作性能参数表现优异
江西
2019.07.18
北京
2019.07.25
西安
2019.07.25
宜春
电池类型 不明 三元18650 三元18650 三元电池 三元18650 三元方壳 三元方壳 磷酸铁锂 …… …… …… …… 不明 不明 三元电池 不明 疑似圆柱
事故起因 行驶中自燃 充电自燃起火后蔓延 无故自燃后蔓延且复燃 充电时自燃并蔓延 停放时猛烈自燃并蔓延 地盘被撞击致电池短路 原因不明 后备箱起火,电池完好无损 …… …… …… …… 等待红绿灯时起火 停车时自燃 搁置时发生自燃 行驶过程中自燃 停车时自燃
主要缺点
室温离子电导率很低,电 化学窗口窄,易被电解
材料总体电导率较低;界面 问题
界面问题;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较弱
成本
高
低
较低
资料来源:段惠,殷雅侠,郭玉国,万立骏.固态金属锂电池最新进展评述[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7,6(05):941-951,天风证券研究所
2020-2021年新材料产业研究报告
![2020-2021年新材料产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f539eaf121dd36a22d8222.png)
睿兽分析
我国新材料产业整体来看仍存在痛点
关键材料国产化不足。工信部2019年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 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目前中国在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材料上的自给率只有1/3,预计到2020年达到40%, 2025年达到70%。
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新材料产业凭借政策、资金等扶植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 段,产业链日趋完善。中国已在新材料细分领域取得优势性突破,如半导体照明、 稀土永磁材料、人工晶体材料等领域。
国家/地区
中国
新材料优势领域
半导体照明 稀土永磁材料 人工晶体材料
韩国
显示材料 存航天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业
纺织业
汽车业
航空航天
新能源产业
狩猎转向农 牧业
手工业从农 业分离
手工业
机械制造 轨道交通
石油工业 化学工业
生物工程
钢铁复合材料等 半导体材料
钢铁、棉花等
高晶硅材料
纳米 石墨烯 增材制造材料
铁制器具
高分子材料
超导材料等
石制工具
青铜器
工业革命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我国新材料行业规模2019年占全球22.8%;发达国家新材料行业整体领先,我国在细分 领域已取得优势突破
需求新
因成分、结构 导致性能上具 备独特的属性
如:超导、石 墨烯、纳米材 料
通过改进制备方 法达到特定的性 能
如 : 采 用 CVD 法 生产出大面积石 墨烯薄膜,以及 特钢、特种玻璃
2020新材料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2020新材料行业分析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687d230029bd64793e2c3e.png)
2020 年新材料行业分析调研报告2020 年 3 月目录1. 新材料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5)1.1 新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5)1.2 新材料行业结构分析 (6)1.3 新材料行业 PEST 分析 (7)1.4 新材料行业特征分析 (8)1.5 新材料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9)2. 新材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1)2.1 政策体系不健全 (11)2.2 基础工作薄弱 (11)2.3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11)2.4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1)2.5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12)2.6 管理效率低 (12)2.7 盈利点单一 (13)2.8 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4)3. 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 (14)3.1 中国新材料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14)3.2 中国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5)3.3 新材料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5)3.4 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15)3.5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6)3.6 新材料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16)3.7 新材料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17)3.8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18)3.9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18)3.10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9)4. 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20)4.1 应用广泛,需求不断增长 (20)4.2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4.3 宏观机制升级 (20)4.4 服务模式多元化 (21)4.5 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21)4.6 社会化特征增强 (21)4.7 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22)4.8 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22)4.9 呈现集群化分布 (23)4.10 各信息化厂商推动"新材料"建设 (24)4.11 政府采购政策加码 (24)4.12 政策手段的奖惩力度加大 (24)5. 新材料行业竞争分析 (26)5.1 中国新材料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6)5.2 中国新材料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6)5.3 初创公司大独角兽领衔 (27)5.4 上市公司双雄深耕多年 (28)6. 新材料产业投资分析 (28)6.1 中国新材料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8)6.2 中国新材料行业投资风险 (29)6.3 中国新材料行业投资收益 (30)1. 新材料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1.1 新材料市场规模分析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由于成分或工艺改进而性能明显提高,或具有新功能的传统材料,其研发及工程化应用依赖于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装备的综合运用。
2021新材料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2021新材料行业研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ce653f998fcc22bdd10dc4.png)
2021年新材料行业研究分析报告目录1.新材料行业前景趋势 (5)1.1逐渐向高端、健康、绿色方向发展 (5)1.2电子信息、锂电池产业新材料有望加速增长 (5)1.3具备高新技术含量 (6)1.4高度关联性 (6)1.5清洁环保性 (7)1.6高投资风险 (7)1.7发展迅速,产品更新周期短 (7)1.8延伸产业链 (8)1.9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8)1.10呈现集群化分布 (9)1.11需求开拓 (10)2.新材料行业现状 (10)2.1新材料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10)2.2新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12)2.3新材料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13)3.新材料行业存在的问题 (16)3.1资金紧张 (16)3.2技术水平低 (16)3.3环保压力大 (16)3.4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17)3.5供应链整合度低 (17)3.6基础工作薄弱 (17)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7)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8)4.新材料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9)4.1新材料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9)4.2新材料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9)4.3新材料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9)4.4新材料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0)5.新材料行业竞争分析 (21)5.1新材料行业竞争分析 (21)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1)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1)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2)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2)5.2中国新材料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3)5.3中国新材料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3)6.新材料产业投资分析 (24)6.1中国新材料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4)6.2中国新材料行业投资风险 (24)6.3中国新材料行业投资收益 (25)1.新材料行业前景趋势1.1逐渐向高端、健康、绿色方向发展未来十年,高端装备、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型建筑、生物医用、智能电网、3D打印等新兴产业领域预计将保持较快发展趋势。
新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新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03900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3.png)
新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研究固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利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了传统电池中的液态电解质,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被认为是未来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新材料作为固态电池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于提高固态电池的性能和实现商业化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是相较于传统电池而言的一种新型电池,它的电解质是一种固态物质,取代了传统电池中的液态电解质,使得它可以在较小的尺寸内提供更高的电量,同时也更加安全。
固态电池中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界面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因为这个界面的质量将决定电池的整体性能。
二、固态电池中的新材料固态电池中的新材料主要包括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其中电解质材料占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1. 电解质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电解质材料起到隔离电极的作用,防止电极之间出现短路或者直接相互联系。
固态电解质材料需要具备低导电性、高稳定性、低毒性等优秀的特性,并且它需要能够保障电荷传递。
当前,主流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分为离子型、电子型和混合型三种。
离子型材料主要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电子型材料则主要是金属氧化物或者硫化物。
对于混合型固态电解质,它可以同时具备离子型和电子型的优良特性,常见的材料有氧化钙钛矿类的结构、硅氧化物以及硫醇等。
2. 电极材料电极材料是固态电池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储存和释放电能的场所,目前,固态电极材料大部分都是以碳材料为基础的,如石墨、碳纤维等。
但是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电极材料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磷酸铁锂(LiFePO4)是作为固态电池中最常见的正极材料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等领域;此外,钼酸锂(Li2MoO4)和锂钴酸锂(LiCoO2)也是固态电池中的潜在材料。
三、固态电池中新材料的应用研究固态电池中新材料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到新材料的性能评价、制备与合成以及固态电池性能测试等方面。
1. 材料性能评价新材料的性能评价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察,如材料的电学性能、结构特性、化学稳定性等。
2025-2031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分析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分析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9f459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4.png)
2025-2031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分析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固态电池是指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
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几乎同时展开了对固态电池和液态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然而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明显慢于液态锂离子电池。
液态锂离子电池优异的性能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并在过去50年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商业化应用,成为目前市场应用最广泛的电池体系,而固态电池目前仍在逐步实现商业化。
近年来,由于对锂电池原材料资源短缺的担忧,以及对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更高要求,各国政府及企业正在全力开发并布局固态电池,加快了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
固态电池也被称为未来锂电池的发展新方向。
尽管,相较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的技术指标比较优越,但技术是固态电池实现商业化及大规模量产的决定性因素。
一方面,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存在固态电解质离子导电率较低、充电比较慢、固/固界面接触性和稳定性差、电解质对空气敏感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固态电池的制备工艺复杂,因此成熟的制造技术也十分重要。
报告全方位分析了固态电池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对比分析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技术特性及国内外固态电池技术差距探寻固态电池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及投资机会。
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分析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
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是企业布局煤炭综采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报告目录:第1章:固态电池行业发展概述1.1固态电池行业界定1.1.1固态电池的界定1.1.2固态电池相似概念辨析1.1.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固态电池行业归属1.2固态电池产业链全景梳理及生态1.2.1固态电池产业链全景1.2.2固态电池产业链生态1.3固态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1.3.1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情况分析1.3.2固态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1.4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第2章:固态电池产业链上游各细分市场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2.1固态电池上游产业基本构成2.2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2.2.1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原理/类型/结构2.2.2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当前生产流程及主要技术工艺分析2.2.3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未来材料/技术发展方向分析2.3固态电池负极材料市场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2.3.1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原理/类型/结构2.3.2固态电池负极材料当前生产流程及主要技术工艺分析2.3.3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未来材料/技术发展方向分析2.4固态电池电解质市场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2.4.1固态电池电解质技术原理/类型/结构2.4.2固态电池电解质当前生产流程及主要技术工艺分析2.4.3固态电池电解质未来材料/技术发展方向分析第3章: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3.1固态电池技术原理及工艺介绍3.1.1固态电池技术原理3.1.2固态电池技术类型3.2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历程及特征3.2.1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历程3.2.2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特征3.3固态电池行业技术科研现状分析3.3.1固态电池行业技术科研政策现状(1)固态电池行业技术相关国家政策汇总及解读(2)固态电池行业技术相关地方政策汇总及解读3.3.2固态电池行业技术科研投入现状(1)固态电池行业技术相关国家资金投入情况(2)固态电池行业技术相关企业研发投入情况3.3.3固态电池行业技术科研创新成果(1)固态电池行业技术专利情况(2)固态电池行业技术最新科研情况3.4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优劣势对比3.4.1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固态电池先进性分析3.4.2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固态电池经济性分析3.4.3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固态电池风险性分析3.4.4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固态电池其他特性分析3.4.5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特性评价3.5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与趋势3.5.1国外先进固态电池技术案例3.5.2国内外固态电池技术差距对比3.5.3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痛点及突破(1)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痛点(2)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突破3.5.4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方向/趋势第4章:固态电池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4.1固态电池技术应用场景分布4.2消费电池领域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4.2.1消费电池领域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1)消费电池领域市场发展现状(2)消费电池领域市场发展前景4.2.2消费电池领域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分析4.3动力电池领域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4.3.1动力电池领域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1)动力电池领域市场发展现状(2)动力电池领域市场发展前景4.3.2动力电池领域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分析4.4储能电池领域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4.4.1储能电池领域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1)储能电池领域市场发展现状(2)储能电池领域市场发展前景4.4.2储能电池领域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第5章: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5.1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商业化前景分析5.2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挑战分析5.2.1固态电池技术自身发展挑战分析5.2.2液态锂电池带来发展挑战分析5.3固态电池行业技术投资机会分析5.3.1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成熟度总结5.3.2固态电池技术薄弱环节投资机会5.3.3固态电池关键技术投资机会5.3.4固态电池技术空白点投资机会5.4固态电池行业技术投资价值分析5.5固态电池行业技术投资策略与建议图表目录图表1:固态电池的界定图表2:固态电池相似概念辨析图表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固态电池行业归属图表4:固态电池产业链全景图图表5:固态电池产业链生态图图表6: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情况分析图表7:固态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图表8: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图表9:固态电池上游产业基本构成图表10: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原理/类型/结构图表11: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当前生产流程及主要技术工艺分析图表12: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未来材料/技术发展方向分析图表13: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原理/类型/结构图表14:固态电池负极材料当前生产流程及主要技术工艺分析图表15: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未来材料/技术发展方向分析图表16:固态电池电解质技术原理/类型/结构图表17:固态电池电解质当前生产流程及主要技术工艺分析图表18:固态电池电解质未来材料/技术发展方向分析图表19:固态电池技术原理图表20:固态电池技术类型图表21: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历程图表22: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特征图表23:固态电池行业技术相关国家政策汇总及解读图表24:固态电池行业技术相关地方政策汇总及解读图表25:固态电池行业技术相关国家资金投入情况图表26:固态电池行业技术相关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图表27:固态电池行业技术专利情况图表28:固态电池行业技术最新科研情况图表29: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固态电池先进性分析图表30: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固态电池经济性分析图表31: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固态电池风险性分析图表32: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固态电池其他特性分析图表33: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特性评价图表34:国外先进固态电池技术案例图表35:国内外固态电池技术差距对比图表36: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痛点及突破图表37: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方向/趋势图表38:固态电池技术应用场景分布图表39:消费电池领域市场发展现状图表40:消费电池领域市场发展前景图表41:消费电池领域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图表42:动力电池领域市场发展现状图表43:动力电池领域市场发展前景图表44:动力电池领域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图表45:储能电池领域市场发展现状图表46:储能电池领域市场发展前景图表47:储能电池领域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图表48: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商业化前景分析图表49:固态电池技术自身发展挑战分析图表50:液态锂电池带来发展挑战分析图表51: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成熟度图表52:固态电池技术薄弱环节投资机会图表53:固态电池关键技术投资机会图表54:固态电池技术空白点投资机会图表55:固态电池行业技术投资价值分析图表56:固态电池行业技术投资策略与建议。
2020-2021中国固态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2020-2021中国固态电池行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5ba2b6eff9aef8951e0619.png)
上游
中游
下游
锂矿 锰矿 钴矿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消费领域 动力领域
石墨矿 ……
隔膜
储能领域
1.3.1 固态电池产业链:上游正极材料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似,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一般采用复合电极,除了电极活性物质外还包括固态电解质和导电剂,在电极中 起 到传输离子和电子的作用。按正极材料分类,主要有三元锂、磷酸铁锂、钴酸锂和锰酸锂这四种。2019年,我国三元材料 出 货量占比最高,达47.5%;其次是磷酸铁锂,占比为21.8%。具有能量密度优势的三元材料预计进一步取代磷酸铁锂市场。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类型
类别 活性物质
溶剂 粘结剂 导电剂 集体/集流体
材料 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钴酸锂、锰酸锂等
NMP PVDF 石墨类 铝箔
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按类型占比(单位:%)
17.7% 15.1%
15.8% 14.1%
44.6%
47.5%
22.3%
2018 磷酸铁锂
三元材料
21.8%
2019
液态锂电池vs固态锂电池
1.2 固态电池分类
按照电解质材料的选择,固态电池可以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体系电解质。其中,聚合物电解质属于有机电解质, 氧化物与硫化物属于无机陶瓷电解质;按照正负极材料的不同,固态电池还可以分为固态锂离子电池(沿用当前锂离子电池 材料体系,如石墨+硅碳负极、三元正极等)和固态锂金属电池(以金属锂为负极)。
21% 11%
24%
44%
中国金属锂(99%)工业级价格(单位:元/吨)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LIVENT 其他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分析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0061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7.png)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存储设备,对于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辆等领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液态电池存在着安全性、寿命、能量密度和充电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固态电池凭借其出色的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快速充电性能等优势,成为当前电池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一、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1.1 材料研究的突破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其中,固态电解质是关键材料之一。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探索新型高离子迁移率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如氧化物、硫化物和氟化物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
离子导电性能和化学和热力学稳定性的提升,使得固态电池具备了应用于实际场景的可行性。
同时,正极材料也是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关键。
通过设计新型的固相反应机制,如锂金属的固态电池,研究人员不断提高正极材料的离子和电子传输速率,进一步提高了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
1.2 生产工艺改进与成本降低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面临着生产工艺和成本方面的挑战。
为了实现大规模生产,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改进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包括薄膜制备技术、材料表征和器件封装等方面。
通过改进工艺,可以降低固态电池的制造成本和生产时间,从而推动其商业化进程。
此外,固态电池的基础材料和设备价格也是制约其商业化应用的因素之一。
随着材料制备技术和设备的进一步发展,预计固态电池的价格将逐渐下降,成为大规模商业应用的现实。
1.3 跨学科合作的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成功发展需要来自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
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学科的交叉合作将为固态电池技术的创新提供更多机会。
同时,与电动车、可再生能源等相关产业的合作也是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的关键。
只有通过跨学科合作,才能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技术转化。
二、固态电池技术的应用前景2.1 电动车领域电动车作为未来交通的主要趋势之一,对电池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型固态电池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新型固态电池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390b67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0.png)
新型固态电池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应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锂离子电池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容量、充电速度、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
固态电池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其能够克服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的一些问题,将会是未来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将介绍新型固态电池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一、固态电池的基本结构及特点固态电池与传统液态电池的结构不同。
传统液态电池的正负极均采用液态电解质,反应产生的离子通过电解质进行迁移;而固态电池则采用固态电解质,反应产生的离子只能通过固态电解质进行迁移。
固态电池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高安全性、高充电速度和长循环寿命等优势。
首先,由于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相对于液态电池而言,它的安全性更高。
其次,由于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离子的迁移速度较快,从而具有较高的充电速度。
最后,由于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不含液体,因此也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
二、新型固态电池材料的研究与开发1. 固态电解质材料固态电解质材料是固态电池中最关键的材料之一。
传统的固态电解质通常采用压合或烧结方式制备,这种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氧化、晶界等缺陷,导致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较低。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采用化学方法来制备固态电解质材料,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更纯净、无缺陷的材料。
例如,一种由硫酸铝和硼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其离子电导率高达10^-3 S/cm,是目前记录中最高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之一。
2. 固态正负极材料固态正负极材料是固态电池中另一个关键的材料。
当前固态电池中使用的正负极材料性能一般较差,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型固态正负极材料。
例如,一种由氧化物和氟化物组成的复合材料,可以在-60℃至80℃范围内工作,其在0.1C倍率下具有高达210 mAh/g的容量;还有一种由V2O5、LiNi0.5Mn1.5O4和LiFePO4三种材料组成的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固态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固态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646f164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7.png)
固态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电能需求的增加,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固态电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能量存储解决方案备受瞩目。
相比传统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安全性更高、更快的充放电速度以及更长的寿命等优势。
本文将探讨固态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材料研究固态电池作为一种全新的电池技术,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于寻找具有良好离子导电性和电子导电性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如固态陶瓷材料、聚合物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离子传输速率和电化学稳定性,以满足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要求。
二、界面工程固态电池需要通过电解质/电极界面实现离子和电子的高效传输。
当前的研究中,界面工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优化界面结构和界面层的形成,可以降低电极表面与电解质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电池的性能。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界面工程,提高界面的稳定性和传输效率。
三、制备技术固态电池的制备技术对其性能和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常用的固态电池制备技术包括固态反应烧结法、溶剂蒸发法和电化学沉积法等。
虽然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制备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未来,我们需要开发更简单、高效、可扩展的制备技术,以提高固态电池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四、多元化应用固态电池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动汽车、移动设备、储能系统等。
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应用的加速,我们可以期待固态电池在这些领域的广泛应用。
例如,固态电池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行驶里程。
对于移动设备,固态电池可以提供更持久的续航时间和更安全可靠的使用体验。
同时,固态电池还可以为储能系统提供更高效的能量储存和释放能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未来固态电池的发展方向还需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固态电池的材料选择、制备工艺以及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态电池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上优势明显 理论上固态电池量产成本可以与液态电池相媲美
三 便利性——里程焦虑,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四
经济性——如何翻过成本这座山
五
固态电池相关企业
1. 什么是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结构改性带来性能升级
相较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安全性高,无自燃、爆炸风险; 氧化物和硫化物电解质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于采用相同正负极材料 的传统锂电池。
图1: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 结构
主要缺点
室温离子电导率很低,电 化学窗口窄,易被电解
材料总体电导率较低;界面 问题
界面问题;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较弱
成本
高
低
较低
表2:不同氧化物型电解质对比
类型 GARNET
优点
空气稳定性好;室温离子导 电率高
LISICON
较高的室温离子导电率
NASICON
较高的室温离子导电率,对 水、空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固态电解质:氧化物或成最优解
目前已经在使用或者接近商用的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有三种:聚合物、 硫化物和氧化物。
表1:不同电解质类型对比
类型 电解质材料 主要优点
聚合物 聚环氧乙烷 高温工作性能很好
氧化物 LiPON、NASICON等 循环性能良好
硫化物 LiGPS、LiSnPS、LiSiPS等 工作性能参数表现优异
10
事故频发,动力电池路在何方?
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 局要求召回33281辆新能源汽 车。因动力电池问题而召回 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有6217辆, 占今年新能源汽车总召回量 的18.68%。 在电池失控的主要触发条件 当中,短路占绝大多数 (>90%)。 短路可以由多种可能的情况 造成,是电池热失控过程中 普遍的共性特征,短路原因 可大致分为:电池系统浸水 非纯水为导电介质导致外短 路;电池机械压穿刺导致隔 膜机械破坏电池正负极搭接 引发内短路;析锂导致枝晶 生长枝晶刺穿隔膜诱发内短 路也称自引发内短路。随着 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短路 问题越发明显。
氧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物料价格低廉且电芯易组装,封装成本低。只要解决氧化物电解质大规模量产的 技术问题,固态电池的量产成本或可以与液态电池相媲美。
风险提示:固态锂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新技术,商业化应用时间尚不明确,存在长期无法大规模应用 的风险。
目录
一
什么是固态电池
二 安全性——是增加安全性还是本身安全
图3: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情况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万 辆)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42
0 2015
91 2016
153 2017
261 2018
417 381 2019 2020Q2
事故频发,动力电池路在何方?
根据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动力电池安全性研究报告》,2019年以来电动汽车自燃起火事故仍然频 发。据不完全统计,19年1月至7月国内外媒体所报道的与动力电池相关的电动汽车安全事故达到40余起。
缺点
与金属锂电极浸润性差
对水及二氧化碳敏感;对金 属锂的稳定性也较差 需要类似聚合物/陶瓷/聚合 物的复杂三层电解质结构才 能最大化其性能,不利于工 业化
安全、便利、 经济
新能源汽车作为具有公共属性的代步工具,放量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安全性是满足公共属性代步工具最基础的要求,也是新能源汽车放量的必要条件。 便利性是与传统汽车相比,满足出行需求的基本能力。 经济性是新能源汽车进入大众消费领域的充分条件。 固态电池不但是安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能通过提升续航带来便利性的提升,如 果在经济性上可以与传统电池评价,固态电池的时代可能加速来临。
江西
2019.07.18
北京
2019.07.25
西安
2019.07.25
宜春
电池类型 不明 三元18650 三元18650 三元电池 三元18650 三元方壳 三元方壳 磷酸铁锂 …… …… …… …… 不明 不明 三元电池 不明 疑似圆柱
事故起因 行驶中自燃 充电自燃起火后蔓延 无故自燃后蔓延且复燃 充电时自燃并蔓延 停放时猛烈自燃并蔓延 地盘被撞击致电池短路 原因不明 后备箱起火,电池完好无损 …… …… …… …… 等待红绿灯时起火 停车时自燃 搁置时发生自燃 行驶过程中自燃 停车时自燃
行业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
2020年09月04日
新材料 准备迎接固态电池的新时代
1
摘要
固态锂电池与传统锂电池最大的不同在于电解质
传统锂电池采用隔膜+电解液中间含有液态物质,而固态电池则使用固体电解质。相比传统锂电池,固态 锂电池的安全性更好,能量密度更高。
目前已经在使用或接近商用的固态电池的电解质有:聚合物、硫化物和 氧化物三种,其中氧化物电解质性能最优
图2:固态电池电池结构
资料来源:Long, Lizhen et al.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 Polymer Batteries.” 4.26 (2016): 138–169. Web. 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Gao-Long, Zhu, Chen-Zi. Fast Charging Lithium Batteries: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Prospects.[J]. Small, 2019. 天风证券研究所
表3:电动汽车自燃起火事故统计
时间
地点
2019.02.12
深圳
2019.03.08
上海
2019.03.27
广州
2019.04.07
杭州
2019.04.21
上海
2019.04.22
西安
2019.04.23
杭州
2019.04.24
湖北
……
……
……
……
……
……
……
……
2019.07.11
金华
2019.07.12
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放量的必 要条件
便利性:
新车型基本满足了便 利性条件
经济性:
新技术的应用不能阻 碍购买平价
7
国:保有量已超417万辆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截至2020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417 万辆;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81万辆,保有量增加36万辆。2019年我国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120万辆。保有量超千万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