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语文第19课
八年级语文上册19蝉chán生字词注音注释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9蝉chán生字词注音注释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16bdbbff00bed5b8f31d6b.png)
教育资料19、*蝉(chán)轧(yà) 鳍(qí) 暴晒(bàoshài) 隧道(suìdào) 恶劣(èliè) 倒悬(dàoxuán)折皱(zhézhòu) 纤维(xiānwéi) 防御(fángyù) 顾忌(gùjì) 联结(liánjié)跳蚤(tiàozao) 车辙(chēzhé) 黏土(niántǔ) 寻觅(xúnmì) 喧嚣(xuānxiāo)懒洋洋(lǎnyāngyāng) 【洋yáng字典只有一个音,不是多音字,ABB形式叠音词变调读第一声】不怀好意(bùhuáihǎoyì) 无动于衷(wúdòngyúzhōng) *金蜣(jīnqiāng) 欢愉(huānyú)涂墁(túmàn) 罅隙(xiàxì) 蚋(ruì) 钹(bó)扎:捆,缠束鳍:指鱼类和某些其他水生动物的类似翅或桨的附肢暴晒:强烈阳光照晒,暴露在阳光下晒隧道: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恶劣:非常坏,坏到接近于极点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
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折皱:层次,皱纹纤维: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防御:防守抵御,多指被动型或做好准备的防守顾忌:行事之前对于某些外加的行为规范有所畏惧联结:.结合;连接,联络,联系跳蚤:属于蚤目的完全变态类节肢动物车辙: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的压痕黏土:一种重要的矿物原料寻觅:寻求;寻找,探索喧嚣:吵闹;喧哗欢愉:欢乐愉快懒洋洋:形容一种身体和精神放松到极致的状态不怀好意:没安好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蝉》课件(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蝉》课件(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66c8d6770bf78a6529546a.png)
读准字音:
地穴(xué ) 金蜣(qiāng) 窠( kē )
涂墁(màn ) 蚋( ruì ) 匹敌( pǐ ) 纤弱(xiān ) 罅隙(xià )
鳍( qí )
车辙(zhé )
黏土(nián )
整体感知:轻声读课文,小组讨论
1、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者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
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不知。 第三层次(18-24):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 第四层次(25-26):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
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1.蝉的地穴是什么样子的?按什么顺序描 写?
(1)约两厘米半口径的圆孔,四周一点杂物也没有,
位置:阳光曝晒的小路上 近于垂直,底端完全封闭 (3)由外到内
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 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 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的传 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 著。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 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 虫世界。这与作者长期接触大自然和 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少年时 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帮助贴补 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正 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 布尔爱上了昆虫研究这一行。
地点:细树枝上
方式:用胸部尖利的工具,在细树枝上刺小孔, 大概会刺三四十个小孔。 数量:每个小孔,一般约十个卵,总数三四百 个。
5、蝉在产卵的时候遇到的敌人是什么? 蝉用什么办法来拯救自己的家族的?
蚋:又叫“黑蝇”,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食 人畜的血液;能传播疾病。 文章说蝉有个“本能”是指它 只会产卵却不懂得保护这些卵。 蝉拯救自己的家族就是要产大量 的卵,这样在遭到破坏时才可能 有幸存者,它产这么多卵,是为 了防御这种特别的危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蝉》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924fa6c77da26925c5b06b.png)
19 蝉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蝉的鲜为人知的科学知识。
2.体会作者所说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月阳光下的享乐”所包含的感情。
3.学习本文生动活泼、轻松诙谐、充满情趣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对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认识生存和进化的规律,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与自然相和谐的新文明是我们的使命。
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蝉》,试着对蝉这种昆虫有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作者介绍:法布尔(1823-1915),法国生物学家、昆虫学家、文学家。
身为现在昆虫学与动物行为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的研究而闻名,雨果称他为“昆虫界的荷马”。
作品有《昆虫记》《阿维尼翁的动物》《橄榄树上的伞菌》等。
(三)写作背景介绍:法布尔买下了塞里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
这是一块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的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的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
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四)字词积累:1.语音金蜣巷道臃肿涂墁徘徊皮鞘纤维喧嚣媲美2.语义臃肿:形容身体或衣着过分肥大,转动不灵。
小心谨慎: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小心,留心。
庞然大物:指高达笨重的东西。
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实际上很虚荣的事物。
庞然,高达的样子。
灭顶之灾:指被水淹死。
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灭顶,水漫过头顶。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课《蝉》优秀教案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课《蝉》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7fcfb376eeaeaad1f330e7.png)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课《蝉》优秀教案教材分析:《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在《昆虫记》第5卷中,《蝉》原文共有5章,本文节选自第14章和第17章。
本篇安排在第五单元第三课,本单元主要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蝉》的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
蝉是大自然中一种极普通的昆虫,作者对蝉做了长期、大量、细致的实地观察,用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科学而又详尽地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这一问题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其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的写法,还有运动文学的语言表达,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难点:1、注意文中的人文主义关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心)。
2、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作科学小品的用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一、古诗导入:1、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
——蝉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
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
二、作者简介: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蝉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蝉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66f3b822a76e58fafab00342.png)
第五单元第19课蝉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作家。
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做过中学教师,靠业余自学,花十二年的时间先后取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中学教书二十余年兢兢业业。
同时(业余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发表过非常出色的论文,得到达尔文的肯定。
帝国教育部奖励他,但他想“登上大学讲台”的梦始终没有实现,开辟独立的昆虫学实验室的愿望始终得不到支持。
法布尔的作品除了《昆虫记》外,还有《茜草: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王大文译。
有删改。
法布尔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小学,为了贴补家用,还得给人做短工。
在农村里,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爱上了研究昆虫。
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以致有人以为他发疯了。
他读过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
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但是依靠专心致志的自学和长期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研究,写出了《昆虫记》。
《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
作者详细阐述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蝉的卵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1【解析】1.“最小的”“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小枝”等词句,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对蝉选择产卵的细枝的周密细致的观察,表现了作者对蝉的喜爱。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
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卵就产在这些孔里。
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
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蝉》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蝉》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62634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e.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 19 课《蝉》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 19 课《蝉》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 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蝉的地穴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争论蝉的习性。
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
我是屋里的仆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
有了它的统治,无论怎样总是不很安静的。
每年蝉的初次消灭是在夏至。
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于地面相平。
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
蝉宠爱顶枯燥、阳光顶多的地方。
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贮存室,必需用刀子来挖掘。
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四周一点土都没有。
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这种区分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
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头,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积存在地面。
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终的工作才是开拓大门口。
由于门还未开,所以不行能在门口积存泥土。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
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转墙使地道结实。
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
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
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为的可以从根须取得汁液。
能够很任凭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这是很重要的。
它必需先知道外面的气侯是怎样的,才能打算可以出去晒太阳的日子来到没有。
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结实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抗外面的恶劣气侯,直到最终一刹那。
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察气侯的状况。
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留神慎重地溜到温顺严紧的隧道底下。
人教版语文初中八年级上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19课 蝉
![人教版语文初中八年级上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19课 蝉](https://img.taocdn.com/s3/m/a6774b7fccbff121dc368328.png)
19*蝉知识1.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昆虫学家、作家,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
法布尔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又名《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2.背景探寻。
作者在书中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课文节选了“蝉的地穴”“蝉的卵”两部分。
3.主旨归纳。
本文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使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们了解了蝉的生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以及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隧.道()罅.隙()孵.化()喧嚣.()跳蚤.()涂墁.()寻mì()扒jué()车zhé()5.解释下列词语。
金蜣:窠:涂墁:纤弱:蚋:鳍:暴晒:喧嚣:匹敌:罅隙:腾跃:开合自如:无动于衷:参考答案1.法国昆虫的故事4.suì xià fū xiāo zǎo màn 觅掘辙5.金蜣:一种昆虫,又称“蜣螂”“屎壳郎”。
窠:鸟兽昆虫的窝。
涂墁:这里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
纤弱:纤细而柔弱。
蚋:一种小昆虫,体长二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畜的血液,幼虫栖于水中。
鳍:鱼类的运动器官,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支撑薄膜构成。
暴晒:在强烈的阳光下久晒。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对等,相当。
罅隙:缝隙。
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重点1.本文是按照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进行说明的?为什么这么安排?一般地,介绍昆虫的生长过程都是按照“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说明的,但本文却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从“幼虫”入手,介绍蝉的一生。
这样写的好处有:①不落俗套,使文章新颖活泼。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9【教学课件】《蝉》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9【教学课件】《蝉》](https://img.taocdn.com/s3/m/7c6ca9025a8102d276a22f3e.png)
第五单元·第十九课
蝉
教育部组织编写 八年级 | 上册
课文导入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 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 ——法布尔
教育部组织编写 八年级 | 上册
课文导入
教育部组织编写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实,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
有走。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教育部组织编写 八年级 | 上册
重点探究
3、再读课文7-9节,这篇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蝉脱壳的呢? 先找支撑点——接着写背部变化——再依次写头部、吸管、前爪、翅 膀和后爪的露出——最后写尾部。
《昆虫记》)。
教育部组织编写 八年级 | 上册
字词积累
蜣 墁 蚋
qiāng
窠 kē 纤 xiān 鳍 qí 曝 pù
màn
ruì
词语补释: 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 (qǐ)对等,相称。 罅隙: 缝隙。 腾跃: 跳跃。 开合自如: 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 遭遇不好。(也作倒霉)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教育部组织编写 八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4、文章第二部分分为几个层次来介绍蝉的卵的?
第一层次(第11-13自然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 第二层次(第14-17自然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 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次(第18-24自然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 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 第四层次(第25-26自然段),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1f3e7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1.png)
找中心语句
寻找中心句
文章围绕说明对象“苏州园林”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画出每 段的中心句。
第6段:“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见得深了。” 第7段:“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 都注意图画美。” 第8段:“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 的上品。” 第9段:“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用彩绘。” 第10段:“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找中心语句
概说中心句
根据每一段的中心句,用“被说明事物+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的格式概括每一段内容。
示例:第3段,可以概括为“亭台轩榭(被说明的事物)布局 讲究自然之趣(事物的特点)。”
第6段: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第7段: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第8段:门和窗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第9段:苏州园林是极少用彩绘。 第10段: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
找中心语句
寻找中心句?画出每 段的中心句。
第1段:“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 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苏州园林的影响。”
第2段:“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第3段:“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叶圣陶
名家评价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 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零碎的,写作 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 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a430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d.png)
-难点解释: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如何将蝉的生长过程与人的成长、奋斗联系起来,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讨论来突破。
(2)课文中生僻词汇和复杂语句的理解;
-难点解释:如“蜕皮”、“噪声”等词汇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生僻,需要通过实物展示、语境解释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3)从课文中提炼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界的赞美;
4.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生能够品味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学会欣赏和创造美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从蝉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顽强与可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生命的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蝉的生长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例如:课文中描述蝉从幼虫到成虫的蜕变过程,以及其在夏季的“噪声”中所扮演的角色。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蝉》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夏天蝉鸣的声音,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很活跃。但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蝉的生长过程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我讲述得不够详细,也可能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太感兴趣。
在讲解蝉喻人写作手法时,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人生哲理。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修辞手法应用的训练。
(2)分析蝉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借蝉传达的人生哲理;
-例如:通过对比蝉的短暂生命与人的寿命,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学习并运用本课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写作能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蝉》教学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蝉》教学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2e92ce84868762caaed59b.png)
6.臃肿: 形容物体粗大笨重,或过度肥胖,或肥大,转 动不灵,这里指蝉形体大。 7.罅隙: 缝隙。 8.不怀好意: 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9.坚韧: 坚固有韧性。
初读感知
带着问题读课文
多角度
导思1.文章抓住了
“蝉”的哪几个方 面来介绍?各用一 句话加以概括。
关键词: 生存不易
拓展延伸
关于描写蝉的诗句 1、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刘昭禹《闻蝉》 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
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3、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
先。 ——《早蝉》 4、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
女儿还不到两岁,表达心情最直观的就是面部的微笑以及不那么娴熟的小跑。尽管小跑起来有些歪歪扭扭,还是可以看出非常激动。 这时候老婆也出来了,最近老婆在准备一项考试,所以应该是早上很早就起来在房间里看书。现在老婆看到女儿出来,自己拿着书到客厅里看。 女儿跑到我跟前,好奇的看着电脑屏幕,双手在键盘上双管齐下,拍打键盘的声音噼里啪啦,非常清脆,也非常高兴。我写文刚好一半,被女儿打断了,就希望她先去客厅自己玩会,我写完再陪她玩。 于是我没有过多和女儿互动,只是机械性的把女儿的小手从键盘上拿开,随便从角落里捡到一个小玩具递给她,把她抱到客厅,然后我就继续坐下来,写文。 期间我发现她可能发现我的冷淡反应,就干脆拿着我刚才递给她的玩具,围到老婆身边,嘴里不那么连贯地说着:“妈妈,看”。时而又自己笑起来,时而把玩具在地上弄出声音,想引起老婆的注意。 当时老婆一边在看书,一遍象征性的回应一下。女儿干脆起来,把双手放在脸上,舌头伸出来收回去。之前女儿看动画片自己学会的这个调皮的动作,每当她做出这个动作,我和老婆都会立刻也做出这个动作回应她,逗她。 但今天,老婆只简单点点头,眼睛还没离开书本。我看到女儿一个人原地走了一圈,然后停在客厅中央,突然间大哭起来。我立刻跑到女儿身边,抱起她,刚才还挂着微笑的脸蛋此刻由于委屈变得扭曲通红。刚才还有一点激情的双眼此刻不断涌出泪水。 老婆也过来了,我们俩不断的安慰着她,和她说话,为刚才我们俩的态度向她道歉。然后女儿转向老婆,喊了一句妈妈,又转向我喊了一句爸爸,立刻开心的笑起来。 孩子们的幸福开心,远比我们想象中要简单的多。幸福的含义或许每个人理解不同,给出的定义不同。我们总觉得,要拼命的赚钱,赚更多的钱,给孩子更多的玩具,更一流的居住环境,更好的营养,这样才是给孩子创造幸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蝉 (共30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蝉 (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83219fbceb19e8b8f6ba6b.png)
异
还有深入研究的意思,考 察的对象多为重大的客观 事物。
①他们到各地考察水利工程。
例句 ②这位戏剧老师要她的学生们表演前接受考查。
中考变式问 1.(江苏扬州中考,T17)阅读第1段,谈谈你对画线句的
理解。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蝉比作“门外的统 治者”,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和蝉之间平等、亲近的关系。 2.(山东枣庄中考,T17)第3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 什么作用?
6.(浙江湖州中考,T6)结合语境,品味文章第10段的语
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蝉“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 上”“钩住”“脱出”等动词,生动、准确地把蝉从壳中 艰难脱出来的过程具体描绘出来。
7.(山东聊城中考,T11)简要说明第11段加点文字的语
辙(zhé )车辙 撤(chè )撤退 澈(chè )清澈
词语释义 ①暴晒:在强烈的阳光下久晒。
②金蜣:一种昆虫,又称“蜣螂”“屎壳郎”。
③涂墁:文中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里的墙壁。
墁,原指用砖、石等铺地面。 ④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 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⑤罅隙:缝隙。
9.蝉为什么要产大量的卵?
因为蝉只会产卵而不知道保护这些卵,所以必须有 大量的卵,在遭到破坏时才可能有幸存者。
10.(湖南邵阳中考,T20)结合文意,说说第17段中加点词
“一无所知”“无动于衷”的表达效果。 “一无所知”“无动于衷”等词传神地描摹出蝉产卵时 的情态,流露出作者对其家族本能的同情和不解等复杂心情。 11.(浙江舟山中考,T7)结合全文,简析第26段画线句的
⑥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⑦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⑧匹敌:对等;相当。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蝉》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蝉》文本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bcd1a3a6c85ec3a86c2c531.png)
《蝉》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1875年,长期思考后,法布尔决定远离城市喧嚣,加紧实现整理旧资料、开展新研究的昆虫学工作计划。
他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塞里尼昂。
小镇各方面条件较差,甚至没有像样的学校。
他鼓励小儿子:在这里能锻炼出强壮的身体和强健的头脑,比在故纸堆里更能发现美和真。
经过四年努力,整理二十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
1880年,法布尔的宿愿终于实现:他用积攒的一小笔钱,在小镇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成现实。
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
年复一年,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吃着普通老百姓的清汤淡饭,尖镐平铲刨挖,于是,花草争妍,灌木成丛,一座百虫乐园建好了。
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
他就是这样,孤独、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搜狗问问】2.文题诠释《蝉》一篇带有文学性的说明文,有情节,有描写,读起来更像小故事。
通过写作蝉的地穴的外部情形,内部构造,蝉脱皮的过程,以及蝉产卵的地方、方式、数量、过程,幼虫孵化,挖穴隐藏。
本文没有丝毫机械呆板的介绍,自始至终饶有兴趣。
表现出了作者仔细观察,细心揣摩的探索创新精神。
3.主旨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
作者怀着孩童般的纯真爱心,潜心观察蝉的地穴和蝉的卵,用科学的精神,客观的记录蝉的鲜活的生动的生命。
表现了作者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孩童般的纯真童心,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4.内容解读这篇带有文学性的说明文,作者历经长时间的科学观察,用严肃又充满乐趣的笔调给读者展示了蝉这个小小生命的丰富多彩的历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苏州园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苏州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2904316784254b35eefd34c5.png)
池沼
qiánɡ wēi
蔷薇
zhēn zhuó
斟酌
xuān xiè
hè lòu
轩榭 丘 壑 镂 空
dié zhànɡ
lánɡ mú
叠嶂 回 廊 模 样
lín xún
嶙峋
jiàn yōnɡ
相间 庸俗
预习检查 多音字
( chèn )称心 称
(chēng)称号
( zhāo )棋着 ( zháo )着急 着 ( zhe )看着
预习检查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峦,连绵的山。嶂,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自出心裁:心中的设计、构思。指诗文、技艺等 的独特构思。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 办法。
整体感知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是什么?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合作探究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 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 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 插图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 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 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 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 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了。
摹状貌
合作探究
读课文,体会本文作为说明文的 语言特点。
合作探究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 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 思?)
“标本” 在这里是样本的意思,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广泛 的代表性。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9课苏州园林课堂笔记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9课苏州园林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b8138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3.png)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9课苏州园林课堂笔记1.课文大意:本课是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19课,讲的是苏州园林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誉为"园中之园"。
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布局而闻名于世。
课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介绍,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艺术和文化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2.重点词汇与短语总结:(1)园林(yuánlín):园林是指具有独特设计的,通过人工营造的美化环境的一种建筑艺术。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之一。
(2)私家(sījiā):私家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与个人或家庭相关的。
(3)雕刻(diāokè):雕刻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制作方式,通过刻划、雕琢等手法来表现出美感和艺术品位。
(4)假山(jiǎshān):假山是一种人工制品,通过积土、石头等材料模拟山岳地貌的一种园林景观。
(5)皇家(huángjiā):皇家是指与皇帝或皇室相关的,代表最高品质和地位。
(6)观赏(guānshǎng):观赏是指欣赏和鉴赏美景或艺术作品的行为。
(7)尽可能(jǐnkěnéng):尽可能是指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去做某件事情。
(8)照应(zhàoying):照应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照顾和配合。
(9)建筑(jiànzhù):建筑是指人类为了居住、工作和其他活动而进行建造的设施和结构。
(10)形状(xíngzhuàng):形状是指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外形。
3.重要知识点总结:(1)苏州园林的特点:苏州园林以精致、雅致、和谐而著称,它的设计注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遵循“小微见大”、“虚实结合”和“变幻有致”的原则。
苏州园林取材丰富,石刻雕饰精美,水景较多,假山层次分明,建筑风格独特,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
(2)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苏州园林的兴盛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经过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代达到巅峰。
八年级语文上册19课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9课ppt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54a8d302d276a200292ebf.png)
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 但它却是美丽的魔鬼
• 曾被预言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 。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大约于20
传入我国。水葫芦,降低水产品产 坏水生生态系统,甚至威胁周围居 畜生活用水。云南昆明市滇池内连 1000公顷的水面上全部生长着水葫 由于水质污染和因此而导致的水葫 长,滇池内很多水生生物已处于灭 缘。资料记载,60年代以前滇池主 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但到 代,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水 仅存30余种。
斑贝堵塞的管道
植物杀手薇甘菊
• 2.针对“生物入侵”现象增多,入侵的原因和途径的增多,请同 提出各自的防范措施和方案。
• 第一,加强立法,并要严格执法。
•
我国现有的动植物检验检疫等相关条例有很多不充分的地方,在防止
生物入侵方面要单独立法,从源头做起,从初期做起,使法制健全。如,
物品引入时要论证,夹带的植物、水果都要通过法律规范严格检验并追究
生物入侵者
薇甘菊覆盖下的红树林 生长速度极快
• 被誉为 • “一分钟一英里的杂草”
• 薇甘菊原产于中美洲,自90年代开始,该草从东南亚蔓延到香港及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并有向广西、云 浙江蔓延的趋势,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将对南方植被带来毁灭性灾难。在7000多亩的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 %范围遭受薇甘菊的危害,在这个自然保护区里生活的600多只猕猴以及穿山甲、蟒蛇等重点保护动物,因食 面临灭绝的困境,这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本身也面临被毁灭的危险。
带着“探究”的眼光读课文
• 方法:小组合作,小组内每人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然后一 探究。结束后,小组内推选一名同学,就小组探究的最有价值的 题在全班交流。
• 提示: • 探究问题可以是说明方法、语言、内容等方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优质课件【最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优质课件【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7319d18551810a6f4248637.png)
读读写写
立竿见影
字 竿( ɡān ) 映衬( chèn ) 词 丘壑( hè ) 雷同 清 依傍( bànɡ ) 蔓延( màn ) 单 芭蕉( bā ) 雕镂( lòu )
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败笔 嶙峋(lín xún ) 蔷薇(qiánɡ) 斟酌( zhēn zhuó )
明艳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cái )
层 次
林四个“讲究”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第2层(第7—9段):从角落、门窗、色彩方面说
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令人回味。
(真题模拟)第3至6段的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考点 能否调换段落顺序
[答题思路] (1)表态(一般为不能调换);(2)阐释原因,原文
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 律(或事物发展的规律),调换后不合逻辑。注意:总分关系 中,分的部分与总的部分要相照应,调换后就不能照应了。
19 苏州园林
新课导入
主中要国建古筑典特园点林:兴本起于于自秦然汉,,高繁于荣自于然唐,宋建,筑 美全与盛自于然明美清的,融是糅一;种诗独画具的中情国趣特;色意的境建的筑含形蕴式。, 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你了解它的建筑特 点吗?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轩榭”“丘
壑”“嶙峋”“因地制宜”等重点词语。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
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
对称的。
打比方、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原因。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 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引用:增加了诗情画意,引发无尽联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彩斑斓●( lán )
繁衍
●
( yǎn )
畜 着
字词知识
2.多音字
gū (估量) 量
liàng(重量)
chù (畜生) 畜
xù (畜牧)
zhe (看着)
nán(困难)
着 zhuó (附着) 难
zháo (着凉)
nàn (灾难)
字词知识 3.形近字 侵qīn(侵略) 浸jìn(浸湿) 浸jìn(休浸)
辨异 句:小明竟然没有获得冠军,这是所有的同学都 始料不及的。“出乎意料”侧重出人意料。例 句:老朋友劝他出去调理一下身体,出乎意料的 是学校竟然不批准。
字词知识
5.重要词语释义 凡此种种: 就是像这样的或这一类的事物。
始料不及: 已经准备好了,但是面对时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令人 措手不及。
赶尽杀绝: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与日俱
厄 运: 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酝酿: 造酒材料加工后的发酵过程,比喻事前考虑或切磋协商使条件成熟。 藩篱: 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啸聚山林: 旧指盗贼盘踞山林。啸聚,形容其互相呼叫,拉帮结伙。 为所欲为: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 五彩斑斓: 灿烂多彩。
作者作品
梅涛,江西南城人,博士,中国当代科学家、科普 作家。负责完成了多项国家“八六三”计划课题、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理解文题
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 新的生态环境中,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的 生物,叫“生物入侵者”。文章以此为题目,生动有 趣,既点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又传达了作者的观点。
(B)
3.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 们仍将束手无策。
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都没有。
(2)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 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 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4.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八年级语文·上 新课标[人]
生物入侵者 梅涛
字词知识
1.生字注音
归咎● (jiù )
遵●循 (zūn)
河蚌●( bàng)
栖息( qī )
●
水域(
●
yù
)
藩●篱(fān) 扼● 制( è ) 劫掠● (lüè ) 霍●乱( huò)
啸● 聚山林(xiào)
束●手无策( shù)
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少,形容不断减少。
在劫难逃:
归 咎: 束手无策:
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 脱的。也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归罪。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就像手被 捆住一样。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字词知识
物竞天择: 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化的 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的事理说明文,文章采 用逻辑说明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什么是“生物入 侵者”,它有什么危害,以及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和 途径,对待它的不同态度和所采取的措施。让我们 在了解有关知识的同时,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 提高社会责任感。
脉络梳理
重点探究 1.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我们经常在科幻电影中看到一些高科技操作画面:人们带着很酷的 眼镜,镜片上显示各种复杂的数据,通过挥动手臂上环状设备来操纵着神秘的 机器。如今,这些画面正悄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可穿戴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提出的一项 创新技术。这项技术致力于探索和创造能直接穿在身上的设备。部分研发 者更倾向于将设备或配件(如多媒体、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整合进用户的 衣服中,让用户使用更为便捷。 材料二 2013年是可穿戴技术崛起之年,从谷歌眼镜到Fitbit Force,从MYO 臂带到Muse。可穿戴设备不仅正改变着我们的环境,也改变着我们相互交流 的方式。因为可穿戴技术的出现提高了人机交互的频率和效率,改变了我们接 入互联网的方式和入口,而我们的身体也将成为一个更加智能的终端。 材料三
澜lán (波澜)
斓lán (斑斓)
棕zōng(棕树) 棕zōng(综合) 淙cóng(淙淙)
咎jiù (归咎)
绺liǔ (一绺丝线)
字词知识 4.成语辨析
始料不及 出乎意料
求同 两个词语都含有“出人意料”的意思。 “始料不及”侧重已经准备好了,但是面对时 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令人措手不及。例
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 绝种的危险。( 列数字 )
(2)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 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 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打比方 )
(3)美国众议院已于1996年通过了一项议案,要求各有 关机构加强对有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 为此,美国政府正在酝酿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举例子 )
(1)结合以上图文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可穿戴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可穿戴 设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交流 方式)。 (2)请用一句话为可穿戴技术下一个定义。
可穿戴技术是致力于探索和创造能直 接穿在身上的设备或将设备、配件整 合进用户衣服的一项创新技术。
重点探究
2.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 受同类的 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具有一定规律,这种规律就是英国 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某一 地区的物种构成了当地的生物链,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 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 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 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 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说,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 移,由于进行缓慢,并受到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不会 造成生态的失衡。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 活动造成的,那么它们的迁移速度就会极大地加快,也 会很容易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设 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 “人为干预”。
5.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 A.“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 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B.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 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C.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 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 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D.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 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劫掠●( lüè )
归咎(
●
jiù
)
扼制(
●
è
)
繁衍( yǎn )
●
栖● 息( qī )
藩 篱( fān )
●
暂 时( zàn )
●
蒲公英 ( pú )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失衡 监控 在劫难逃 无动于衷 B.繁荣 酝酿 五彩班斓 束手无策 C.厄运 贸易 啸聚山林 物竞天择 D.威胁 途径 赶尽杀绝 与日俱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