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花化学成分研究

合集下载

榛花挥发性成分分析

榛花挥发性成分分析

榛花挥发性成分分析高健;王自梁;郑阳;全亨;邹依霖;安仁波【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43)003【摘要】采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GP-MSE)获得榛花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所得的榛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归一化法测定其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在榛花的挥发性成分中检测出1 30个峰,并鉴定出其中的亚油酸甲酯(11.49%)、十六烷酸(10.92%)、9,12-十八碳二烯酸(9.75%)和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8.80%)、十六烷酸甲酯(7.37%)、正四十烷(6.02%)等70个化合物.【总页数】4页(P238-241)【作者】高健;王自梁;郑阳;全亨;邹依霖;安仁波【作者单位】延边大学药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延边大学药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延边大学药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延边大学药学院,吉林延吉133002;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2;延边大学药学院,吉林延吉133002;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1.苯酚-硫酸法测定榛花多糖含量分析条件的优化 [J], 吴鑫;黄杰涛;张莲姬2.基于GC-MS/GC-O对白及花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J], 刘珍珍; 苏莹; 张斌; 陈小华; 李会宁; 杨培君3.GC-MS分析金钗石斛花挥发性成分 [J], 宋小蒙; 王洪新; 马朝阳; 寇兴然; 贾启海4.香樟花挥发性成分分析 [J], 郭向阳5.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Y.K.Li)花和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J], 金瑭;代玉烜;王东;徐海霞;王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相关技术

植物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相关技术

植物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相关技术引言饲用抗生素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应用已有多年的历史。

但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细菌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目前,国家已出台相应政策禁止抗生素在饲料添加剂领域的使用。

随着抗生素逐步退出饲料添加剂市场,绿色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已成为主流趋势。

在2019年颁布的《天然植物饲料原料通用要求》中明确了可饲用天然植物作为饲料原料或添加剂使用的加工方式和标准,促进了可饲用天然植物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

植物提取物就是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经过物理和或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缩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活性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形成的产品。

饲用植物提取物具有天然、绿色、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饲料工业中日益受到重视。

饲料营养活性物质是指饲料原料天然存在的或饲料中营养物质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及在动物体内消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诸如促进肠道健康、维持理想的免疫平衡和氧化平衡、节基因表达等特殊营养调控或保健功能的超微量成分,根据化学分类方法可将其分为多酚类、寡糖类等。

由于饲用植物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对植物提取物发挥各项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天然植物成分天然植物成分组成极为复杂,且植物的产地、采集时间等都会影响植物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含量,从而影响功效。

为了确保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确立植物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而这一直是饲料添加剂质量标准的技术问题。

目前,生物医药领域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建立的模型对植物中活性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以及聚类分析。

LC⁃MS/MS因其效率高、精密度高等优势已成为植物中成分的主流鉴定技术,但传统的后期质谱数据处理过程耗时费力且可视化程度较差。

分子网络(M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计算策略,其原理与PCA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快捷、可视化程度高、数据兼容性强等特点。

榛子花——中药材地方标准

榛子花——中药材地方标准

榛子花ZhenzihuaCORYLI MASCULINUS FLOS本品为桦木科植物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的干燥雄花序。

清明节前后雄花未散粉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长1~3.5cm,直径4~7mm,其基部具短枝。

外表面柔毛不明显,表面呈鳞片状,覆瓦状排列,红棕色至黄棕色。

质脆,易折断。

断面柔毛较多,可见放射状排列的淡黄色或棕色的花药。

气微,味微苦、涩。

【鉴别】(1)本品粉末呈黄褐色至棕褐色。

花粉粒众多,极面观呈钝三角形,赤道面观呈广椭圆形,外壁光滑,带有三个孔,直径为16~26μm。

花药表皮细胞表面观扁平多角形呈连珠状增厚,具表皮毛,毛长30~150μm。

苞鳞表皮细胞棕黄色,呈不规则多角形,苞鳞表皮毛长50~260μm,直径达5μm。

花粉囊细胞内边缘呈波状弯曲。

(2)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至近干,加水10ml使溶解,用石油醚(30~60℃)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石油醚液,水液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加水10ml洗涤,弃去洗涤液,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榛子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槲皮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2: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杂质不得过3%(《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301)。

水分不得过9.0%(《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5.5%(《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302)。

豆科木蓝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豆科木蓝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豆科木蓝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豆科木蓝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木蓝属;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硝基丙酰基类化合物木蓝属(Indigofera)是豆科蝶形花亚科中的一个大属,全世界约有700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分布主要集中于热带非洲,约300余种。

它有几个分布中心,亚洲东部是其中之一,其中我国有80种8变种,主产我国西南部及南部,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台湾及长江流域诸省,仅少数种可延伸到东北、内蒙古等地区[1]。

木蓝属许多植物被用作野生牧草,因此国外对木蓝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地上部分如茎、叶、种子等的研究;在中国,木蓝属多种植物的根在不少地方作为中药山豆根的代用/习用品。

本次就国内外对豆科木蓝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主要侧重于最近五年来的研究进展。

1. 木蓝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木蓝属植物进行的化学成分研究并不多,大约只涉及了二十种植物,下面简单介绍木蓝属中已进行成分研究的植物种类及其研究部位。

1.I.arrecta(叶)、2.I.Aspalathoides(全草)、3.I.Carlesii(根)、4.I.Dendroides(叶)、5.I.Endecaphylla(全草)、6.I.Hebepetala(花、叶)、7.I.Hetrantha(全草)、8.I.Hirsuta(叶)、9.I.Kirilowii(叶、根)、10.I.Linifolia(种子)、11.I.Linnaei(地上部分、种子)、12.I.Longeracemosa(茎)、13.I.Mengtzeana(茎)、14.I.Microcarpa(叶)、15.I.Mysorensis(叶)、16.I.Oblongifola(根、茎、叶)、17.I.psendotinctoria(茎)、18.I.Spicata(全草)、19.I.Suffruticosa (全草)、20.I.Tinctoria(地上部分、种子、荚)。

榛蘑药学研究概况_常蓉蓉

榛蘑药学研究概况_常蓉蓉

榛蘑药学研究概况常蓉蓉1,张小伟2,司珂瑜2,金花3,刘佳楠4,何琪4,王萍4,巩江5*,倪士峰1,3*(1.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9;2.西北大学物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3.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4.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75;5.西藏民族学院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82)摘要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榛蘑的成分、药理、临床应用和代表性食谱等进行概述,为深入研究榛蘑药学价值提供资料。

关键词榛蘑;成分;药理;临床应用;代表性食谱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3)34-13188-02Overview of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n Fruit Bodies of Armillaria mellea CHANG Rong-rong et al (Art Schoo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Xi ’an ,Shaanxi 710069)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broad literature search ,the paper reviewed composition ,pharmacology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typical dietary of fruit bodies of Armillaria mellea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materials for universal health care.Key words Fruit bodies of Armillaria mellea ;Composition ;Pharmacology ;Clinical application ;Typical dietary基金项目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编号:KH09030);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基金(编号:20091012);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计划(编号:2010JK862)。

榛子花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榛子花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榛子花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榛子花对于医药方面的价值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对于治疗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

榛子花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来源
榛子花对于医药方面的价值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对于治疗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

榛子花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榛和川榛及毛榛的雄花。

【原形态】1.灌木或小乔木,高1-7m。

树皮灰色;枝条暗灰色,无毛,小枝黄褐色,密生短柔毛及疏生长柔毛。

叶柄长1-2cm;叶片圆卵形至宽倒卵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凹缺或截形,中央有三角状突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中部以上有浅齿,上面几无毛,下面没脉有短柔毛,侧脉5-7对。

雄花序2-7排成总状,长约4cm,花药黄色。

果单生或2-6簇生;果苞针形,具细条棱,外面密生短柔毛和刺毛状腺体,上部浅裂,裂片三角形,边缘几全缘;果序梗长约1.5cm,密生短柔毛。

坚果近球形,长7-15mm,微扁,密被细绒毛,先端密被粗毛。

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地阴坡灌丛中。

【功能主治】止血;消肿;敛疮。

主外伤出血;冻伤;疮疖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粉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从上文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它榛子花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是很高的,能够治疗一些疾病,还可以作为食疗的原料,的确是健康养生的好选择。

长春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长春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长春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杨莹莹;张广晶;徐雅娟;徐暾海;刘铜华;张舒媛【摘要】对长春花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整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This paper sorted the literatures on progress of researches on chemical contents of Catharanthus Roseus,so as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4页(P955-957,960)【关键词】长春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作者】杨莹莹;张广晶;徐雅娟;徐暾海;刘铜华;张舒媛【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吉林省中医药研究院,长春,13002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是双子叶纲龙胆(Dicotyledones)夹竹桃科(Apocynaceae)长春花属(Catharanthus G.Don)植物,又称雁来红、日日新、四时春、三万花等,中医临床以全株入药。

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印度一带的热带森林地区,早在宋代以前就传入我国[1]。

在我国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海南省、贵州省、四川省以及江浙一带均有栽培,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被广泛应用。

其味微苦、性凉,具有抗癌、镇静安神、平肝、降压、解毒等功效[2-3],具有小毒,可引起人体细胞的萎缩、白血球及血小板的减少、引起肌肉无力、四肢麻痹等症状[4]。

榛属植物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榛属植物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fcso oy u o sr a o bl t iain a u te e eo m e t I h sm a yc e c l o si e t n o dp a ma o— e t fC r lsfri e s na eui z to ndf rh rd v lp n . t a n h mia n t u n sa d g o h r c — t l c t
糖水平 , 可提高肝糖原含 量 6 1 。榛花可开发成 为治疗 糖尿病的天然药 物。
种单体 , 其中有黄 酮化合物 、 儿茶酚 、 山奈酚等。 国化 美
学家 A gl H f a 7 n e o m n等1 a 1 的研究表 明 , 的叶子 、 榛 小枝和 果实 中含有有抗 癌作用 的泰素 (al x1。张丽华等I P ct e) i a 8 1 参照 A glH f a n e o m n的试验 条件 和榛 树 中紫杉 醇的 图 a 谱, 进行 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 确认鞍 山地 区的山榛子树
吴莉 莉 , 白术杰 , 李秀玲 , Nhomakorabea王 丽红
( 佳木斯大学 药学 院 , 黑龙江
佳木 斯
14 0 ) 5 0 7
摘要 : 归纳 和总结了多年来 的研 究结果和 国内 、 的文 献 , 述了榛属植物 的资源分布 、 外 综 化学成分 和药用价值 , 为榛属药用植 物
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 了依据 。该 属植 物具有较多的化学成分 和较强 的药理 活性 , 应加快现代研究进 度 , 开发 利用 。 合理
为一种新药资源有着重要 意义。
1 榛属植 物化学成分
榛 的果仁 中含碳水化 合物 、 白质 、 肪 、 蛋 脂 氨基 酸 等营养 成分1 榛 属植物的叶和树皮研究 也取得 了一些 2 1 。

丁香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经济价值

丁香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经济价值
( ,) 一15一二烯 、 辛醇 、 甲苯 、 柏烯 、 甲醛 、 33 庚 , 3一 二 侧 苯 4一
叶丁香 的乙醇 提取 物 中分得 4个 化合 物 : 榄苦 苷(l F 橄 ou " eo pi) 1 e 、0一羟基橄榄苦苷 ( O—hroyl rpi) o oi n 1 y r o uoe ,l s e一 dx e n e d
文就 围绕这些问题对近 年来学 术界 对丁 香花 的研究状 况作

体是白丁香鲜花的特征性香气成分【 。回瑞华等采用水蒸
汽蒸馏 一溶剂萃 取装 置提取辽宁紫丁香鲜花花蕾 的挥发油 , 又采用 G MS法进行分 析 , 出 3 C— 分 2个组分 , 据质谱谱 图确 认1 7个组分 , 中主要 成分 为 : 甲醛 、 丁香 乙醛 、 其 苯 紫 8一羟 基一 9一甲基 一萘烷酮 、 丁酸芳樟醇 酯、 丁香 酚、 橙花叔醇 J 。 吴鸣建 等对 河南 小叶丁香 的花和果 实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 采 用硅胶 柱色谱分 离纯化 , 谱鉴 定化学 结构 , 光 结果首 次从 小
综述 。
1 丁香 花的化学成分
每种植物都有 各 自的挥发 性 物质 , 成 各 自的独特 气 形 息 。东北林 业 大学 的尹 承增 用顶 空 吸 附法对 紫 丁香 、 丁 蓝
香、 小叶丁香 、 丁香 、 马丁香 五个 品种 的花进行 了测 定。 红 暴 通过 色谱分析 和质 谱鉴 定 , 确定 芳 香 气味 物 质 1 种 : 一 1 螺
丁香 花 (yi aKn . 是 指 木 犀 科 ( l ca ) sr g n ) n Oe ee 丁香 属 a
(yi a 植 物的花卉 。丁香属植物资源十分 丰富 , Srg ) n 全世界约 有4 0种 , 于欧洲 和亚洲 , 国有 2 分布 我 7种 , 自东 北至西南各 省均 有分布 。哈尔 滨市 现有 1 6种 , 广泛 栽 种… , 且于 18 98 年定为市花 。丁香的种类主要有 : 马丁香 (yi aa ue— 暴 S r g m rn n s ur) 洋 丁香 (yig ug r . 、 鲜 丁香 (yi a i R p. 、 s Sr avlai L ) 朝 n s Srg n dlt aN k i) 紫 丁香 ( yi a olt id. 、 叶 丁香 i a aa 、 at . Sr g b a Ln1) 小 n a

榛子的营养价值:“坚果之王”

榛子的营养价值:“坚果之王”

榛子的营养价值:“坚果之王”榛子(zhēn zǐ)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E,多种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

东林榛子果仁醇香,余味绵绵,有“坚果之王”的称呼。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榛子的营养价值,感兴趣的话一起看看吧!榛子的营养价值1、榛子中的钙、磷、铁含量高于其他坚果。

每百克榛子果仁含钙316毫克,是杏仁的3倍、核桃的4倍;含磷556毫克,高于其他坚果;含铁8.6毫克,是其他坚果的1-3倍。

2、榛子营养丰富,果仁中出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榛子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样样俱全,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榛子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

3、它的维生素E含量高达36{bf},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润泽肌肤的功效;4、榛子里包含着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酚,可以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症,可延长病人的生命期;5、榛子本身有一种天然的香气,具有开胃的功效,丰富的纤维素还有助消化和防治便秘的作用;6、榛子还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避免了肉类中饱和脂肪酸对身体的危害,能够有效地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7、每天在电脑前面工作的人群多吃点榛子,对视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榛子的营养参考每100克干品榛子中含有水分7.3克,蛋白质22克,脂肪44.8克,粗纤维9.6克,灰分3.5克、碳水化合物14.7克,胡萝卜素50微克,核黄素0.15毫克,钙104毫克,钾244.毫克,钠4.7毫克,镁420毫克,铁6.4毫克,锰12.94毫克,锌5.83毫克,铜3.03毫克,磷422毫克,硒0.78微克,尼克酸2.9毫克。

榛子的作用1、软化血管:榛子可以软化血管,维护毛细血管的健康,榛子可以软化血管,维护毛细血管的健康,从而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2、抗疲劳:多吃一些榛子,可以做有效消除身心的疲劳,可以减少长时间对着电脑的人眼部疲劳,适合办公室上班族。

葛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

葛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

裴香萍等[7]运用聚酰胺柱色谱法从葛花醇提物中首次获
得7 - 甲氧基香豆素。张杰等[8]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
葡聚糖凝胶等方法从葛花中分离得到5 种化合物,其中5,
6,7,4’- 四羟基异黄酮- 6,7 - 二葡萄糖苷首次从葛花中
分离得到。Bai X 等[9]对实验动物老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
进行了分离鉴定,共有13 个代谢产物,其中有4 个新化合
( ) isoflavone 7 - O - β - D - xylopyranosyl - 1 → 6 - β - D
- glucopyranoside。尹俊亭[2,3]利用硅胶柱色谱对葛花提取
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重结晶,分离得到尼泊尔鸢尾异黄酮7
- O - β - D - 葡萄糖苷、染料木苷(genistin)等;张淑萍
6 - O - xylosy - gly
)、槲皮素( )、’,, citin
quercetin 4 5 7 - trihydroxy - 6 - me -
( ) thoxyisoflavone 7 - O - β - D - xylopyranosyl - 1 → 6 -
、 , β - D - glucopy - ranoside 4 ' 7 - dihydroxy - 6 - methoxy
用及临床应用。对于葛花的毒理学研究综述文献尚未见
报道,笔者检索了2005 ~ 2017 年期间有关葛花的化学成
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的文献,对其进行如下综述。
1 化学成分
葛花中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挥发油类、皂苷类、
甾醇类和氨基酸等成分,其中黄酮类是葛花中含量最高的
成分,也是葛花解酒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6 - O - xylo - syl - tectoridin

4种榛树中紫杉醇含量研究

4种榛树中紫杉醇含量研究

收稿日期:2018-08-01作者简介:张雪梅(1988-),女,研究生,主要从事榛树育种与栽培研究,E-mail:286856531@ 。

2018年第5期辽宁林业科技Journal of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Technology4种榛树中紫杉醇含量研究张雪梅,李志军,尤文忠(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31)摘要:以欧榛、平榛、毛榛和平欧杂交榛(达维)1年生幼苗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各组织器官中的紫杉醇含量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4种榛树中均含有紫杉醇,含量差异显著,其顺序为欧榛(2.71~9.83μg ·g -1)>平欧杂交榛(1.86~4.13μg ·g -1)>平榛(0.21~0.62μg ·g -1)>毛榛(0.23~0.59μg ·g -1)。

在同种榛树中,不同组织器官紫杉醇含量差异不显著,4种榛树间组织器官都表现出相同的含量分布规律,为根系>枝条>叶片。

平欧杂交榛(达维)提取紫杉醇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榛树;紫杉醇;含量与分布中图分类号:S664.4;R2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714(2018)05-0021-032018№5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大学研究小组(Robert F.,2000)在探究美国抗东方枯萎病榛子品种时,应用HPLC-MS 技术在欧榛Corylus avellana 提取液中首次发现紫杉醇的存在[1]。

张丽华等(2003)[2]参照前人的实验条件和榛树中紫杉醇谱图,进行了大量研究确认鞍山地区平榛C.heterophylla 含有紫杉醇。

相关研究者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榛属中紫杉醇的存在并建议将其作为生产紫杉醇的植物源(赵广河2009)[3]。

罗凡等(2011)[4]利用HPLC-MS 技术对毛榛C.mandshurica 醇类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其与红豆杉中紫杉醇类物质基本相同[4],这也为榛属植物作为红豆杉的替代品种提取紫杉醇类药物进一步提供了科学依据。

榛子介绍

榛子介绍
榛子在古代常作为干果,炒熟后和瓜子、花生一起被用来招待宾朋;近代亦有用榛果做酱、罐头、糕点陷等食品,许多名牌巧克力也含有榛子.很受食用者欢迎。所含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并富含磷、铁、钾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B1、B2、烟酸,常食有明目健脑之功效。
特点
1)味甘、性平。榛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有“坚果之王”的美称。
至于维生素E,榛子是继植物油后的第二个最好的来源。维生素E是能被溶解的一种类脂化合物石炭酸抗氧剂。石炭酸的抗氧活动能力,源于它把氢原子转化成为独立的根的特性。这些成分,由于能够形成独立的根,因而人们相信在预防糖尿病人的癌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潜力。由于维生素E的抗氧作用和与冠心病、癌症的关系,消费者和工业生产对包括榛子及其有关产品在内的天然食品原料的兴趣正在增加。人们每天仅食用25-30克榛子,就能百分之百地满足每天对维生素E的需求。
3.明目健脑,增强记忆 榛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源、B1、B2及烟酸,有利于维持正常视力和上皮组织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健康,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增进食欲,提高记忆,防止衰老。
二、保健食谱
1.榛子山药饮:
榛子60克,山药50克,党参12克,陈皮10克。榛子去皮壳洗净;山药洗净取净肉切小块;党参、陈皮以水500克,文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以药汁煮榛子肉、山药块,小火熬熟。本饮具有健脾益胃,强身健体的功效,对于病后体虚,食少疲乏者有良好补益作用。
关于保存:
1、请密封、避光、避免潮湿保存;
2、请不要放在冰箱中;
3、最好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这样可以保存最佳的口味
长白山寒地深山密林中天然生长的纯野生山榛子
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榛子多为野生,大都生长在山坡的中下部及林间空地上,而且往往形成丛林。这种落叶灌木,树皮灰褐,叶片为圆形或卵形,其高者可达2米左右,纯野生榛子分为平榛和毛榛两种是主产于长白山区的两种榛树,果实可从外观区别:平榛扁圆形,皮厚外表光滑,果仁香甜;毛榛为锥圆形,皮薄有细微茸毛,果仁甘醇而香。市场常见的主要是平榛,俗称榛子,它对气候要求不严,但喜光,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在肥沃、湿润、腐植质多,土层厚的阳坡生育良好。它果形似栗子,外壳坚硬,鲜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干果仁干瘪收缩,仅为鲜果仁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香味浓郁,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

各种干果的营养成分与药理功效

各种干果的营养成分与药理功效

各种干果的营养成分与药理功效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干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D、E,和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锰、锌、硒等,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营养成份. 干果所含的许多营养成份的含量,是谷类、蔬菜、水果、动物食品所无法相比的,常食干果就能较好的补充我们维持身体正常机能所需的营养物质。

核桃━营养成分,核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较多的蛋白质以及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等.核桃的营养价值极高具有补脑益肾、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安神,缓解疲劳、抗衰老、防癌等功效。

因核桃性温,含油脂较多,火气大,一次吃得过多会令人上火、口舌生疮,所以要少量长期食用,正在上火或湿热体质人士要注意慎重食用。

杏仁━杏仁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硒元素尤为丰富,还含有特殊的被称为“植物化学成分”的天然物质━杏仁苷。

杏仁的硒元素含量较高因此被誉为“抗癌之王”,还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美白皮肤延缓衰老等功效。

因杏仁含有杏仁油,有润肠作用,所以一次不可食用过量,除大便溏泄者忌食,其他人士均可长期食用。

松子━松子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

松子的维生素E含量极高,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还可益气通便、润肺止咳、强健大脑、降低血压,胆固醇,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症也有很好的作用。

松子存放时间过长会产生“油哈喇"味,不宜食用。

桂圆(龙眼干)桂圆含有糖类、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P、钙、铁、磷、钾等营养元素。

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抗辐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补血益气、延缓衰老等功效。

特别适宜肤色没有光华,失去红润、手脚冰冷的人群及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山榛子提取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山榛子提取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山榛子提取紫杉醇的研究进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山榛子的基本特点。

山榛子是生长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地区的一种植物,其果实形状类似于榛子,因而得名。

山榛子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紫杉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传统上,人们采用机械压榨、酶解等方法来提取山榛子中的紫杉醇。

然而,这些方法繁琐且效率低,因此需要改进。

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来提高山榛子提取紫杉醇的效率。

其中一项研究表明,使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可以显著提高山榛子中紫杉醇的得率。

超声波具有高效的机械作用与温度效应,可以破坏山榛子中的细胞壁结构,进而使得紫杉醇更容易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此外,紫杉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超声波也能够提高紫杉醇在溶剂中的溶解速度,促进其释放。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使用微波辅助提取也是一种有效的提取紫杉醇的方法。

微波加热可以迅速提高样品的温度,从而破坏细胞壁结构,促进紫杉醇的溶解与释放。

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高的紫杉醇得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由于微波辐射的作用是局部的,可以更好地保留紫杉醇的活性成分,降低其在提取过程中的降解风险。

除了价值较高的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方法外,还有研究人员探索了其他一些新的技术来提取山榛子中的紫杉醇。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利用等离子体提取技术可以在不使用溶剂的情况下实现紫杉醇的快速提取。

等离子体是一个高能量体系,通过高温进行酶解可以迅速溶解山榛子中的紫杉醇,从而实现高效的提取。

总的来说,山榛子提取紫杉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超声波、微波和等离子体提取等新的提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山榛子中紫杉醇的提取过程中,可以提高紫杉醇的得率、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并且能够更好地保留紫杉醇的活性成分。

然而,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提取过程中的较高温度可能导致紫杉醇的降解,提取技术的稳定性和可行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致力于改进提取技术,提高山榛子中紫杉醇的得率,同时降低成本,并且确保紫杉醇的质量和活性。

旋覆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旋覆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旋覆花的化学成分研究覃江江;朱佳娴;朱燕;严岚;金慧子;张卫东【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1(23)6【摘要】通过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手段,从旋覆花地上部分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再通过光谱学方法,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鉴定为泽兰内酯(1)、7-羟基香豆素(2)、瑞香素(3)、东莨菪素(4)、蟛蜞菊内酯(5)、枸橼苦素(6)、杜仲树脂酚(7)、丁香酸(8)、香草酸(9)和异丁香酸(10).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旋覆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T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with silica gel,Sephadex LH-20 and preparative HPLC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Inula japonica Thunb..On the basis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troscopic data,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ayapin ( 1 ),7 -hydroxycoumarin (2),daphnetin (3),scopoletin (4),wedelolactone (5),citrusin C( 6 ),medioresinol (7),syringic acid ( 8 ),vanillic acid ( 9 ),and isovanillic acid ( 10 ).Compounds 1-10 were isolated from I.japonica for the first time.【总页数】3页(P999-1001)【作者】覃江江;朱佳娴;朱燕;严岚;金慧子;张卫东【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40;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Q946.91【相关文献】1.旋覆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J], 王艳敏;于能江;赵骏;赵毅民2.旋覆花化学成分研究 [J], 李艳平;许明亮;田莲超;饶高雄3.旋覆花化学成分研究 [J], 赵平;张文治;王凯4.湖北旋覆花化学成分及抗结核活性研究 [J], 胡西南;徐健龙;张诗浩;刘朝霞;刘呈雄;程凡;邹坤5.欧亚旋覆花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J], 王玉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H,m,一 C H 2 - ) ,0 . 8 8 1 ( 3 H,t ,J=6 . 5 H z ,H 一 1 ,
4 7 ) 。波谱数 据和 文献 报 道 的二十 四碳 酸二 十 四碳
醇 酯基本 一致 。所 以鉴定 化 合 物 1为 二 十 四碳 酸 二 十 四碳醇 酯 。 化合 物 2:黄色 晶体 ( Me O H) ,m p 1 6 8~1 7 0℃ ,
B o e t i u s 显微 熔 点测 定仪 ( 温度 未 校正 ) ;A g i —
l e n t 1 1 0 0系 列 L C/ MS D T r a p — S L型 质 谱 仪 测 定 E S I —
M S ;B r u c k e r A V - 4 0 0 MHz 核磁 共 振 波谱 仪 ;柱 色 谱 硅胶 ( 1 0 0~2 0 0 目,3 0 0~4 0 0 目) 、薄 层 色 谱 硅 胶
正丁醇萃取 , 得三氯 甲烷萃取物 8 g ,乙酸乙酯萃取 物6 7 . 8 g 。经过 反 复硅胶 、凝胶 等 柱 色谱 分离 纯化 , 甲醇或三氯甲烷 一甲醇梯度洗脱 ,从三氯 甲烷萃取 物 中分离 得 到化 合 物 1 ,乙酸 乙酯 萃 取 物 中分 离 得
榛花 为 桦 木 科 ( B e t u l a c e a e )植 物 榛 c 0 r y f “ s 一 e r o p h y l l a F i s c h . e x B e s s的 雄 花 。主 要 分 布 于 中 国 的 东北 、华 北 、陕西 。榛 的 雄 花 具 有 消 炎 、消 肿 、止 痛作用 ,可用于皮 肤 炎 症 、冻 伤 等 1 1 。课 题 组 对 榛 花 的化 学成分 进行 了研究 。
2 0 1 3年 l 1月 第 l 5卷
第 l 1 期
中国现代 中药
M o d e m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榛 花 化 学 成 分研 究
刘 新 成 ,孙 佳 明 , 白路 ,张辉
( 1 . 长春 中医药大 学,吉林 长春 1 3 0 1 1 7 ; 2 .吉林 海吉雅 生物科技有 限公 司,吉林 延 吉 1 3 3 0 0 0 )
2 提取和 分 离
n z ) 。 1 3 C — N MR( D MS O,4 0 0 M Hz )8 :1 5 6 . 9( C - 2 ) 、
1 3 4 . 0 ( C 一 3 ) 、1 7 7 . 5 ( C - 4 ) 、1 6 1 . 2( C 一 5 ) 、9 8 . 9( C -
6 . 1 7 ( 1 H,d ,J=1 . 8 H z )和 6 . 3 6 ( 1 H,d ,J=1 . 8
榛 花采 自吉林 省 延 吉 市 ,经 长 春 中医药 大学 邓
明鲁 教 授 鉴 定 为 榛 C o r y l u s h e t e r o p h y l l a F i s c h . e x B e s s 的雄 花 。
G F 2 5 4 ( 青 岛海 洋化 工 厂 ) ;S e p h a d e x L H- 2 0 ( P h a r m a .
c i a 公司) ;所用 溶剂 皆为分 析纯 。
易溶 于 丙 酮 、 甲醇 ,不溶 于水 。三氯 化 铁 反 应 呈 蓝 色 ,表 明含 有 酚 羟 基 。盐 酸镁 粉 反 应 呈 阳性 ,提 示
1 仪器 和材 料
E S I — M S m / z : 7 0 7[ M — H] 一 , 3 8 5[ M— H 一 3 2 2 ] 一 ; H - N M R
( C D C 1 ,4 0 0 MH )8 :4 . 0 5( 2 H,t ,J=6 . 7 H z , H- 2 4 ) ,2 . 2 9( 3 H,t ,' ,=7 . 5 H z ,H - 2 6) ,1 . 2 6
为黄酮类 化合物。E S I - M S m / z : 4 3 1[ M. H] 一 , 2 8 5
[ M— H 一 1 4 6] 一 ; H — N MR( D M S O,4 0 0 MH z )8 :7 . 7 4
( 2 H,d ,J= 8 . 5 H z )和 6 . 9 1 ( 2 H,d ,J:8 . 5 Hz ) ,
取榛 子雄花 2 . 2 4 k g ,乙醇 回流 提 取 4次 , 回收
溶 剂 ,提 取物分 别用 石油 醚 、三氯 甲烷 、乙酸 乙酯 、
6 ) 、1 6 4 . 8 ( C 一 7 ) 、9 3 . 8 ( C . 8 ) 、1 5 6 . 5 ( C - 9 ) 、1 0 3 . 6 ( C - 1 0) 、1 2 0 . 4( C - 1 ) 、1 3 0 . 6( C - 2 ) 、1 1 5 . 3( C 一 3 ) 、1 6 0 . 0( C 4 ) 、1 1 5 . 3( C 一 5 ) 、1 3 0 . 5( C - 6 ) 。
[ 摘要 ] 目的 :研究 榛花 化学成 分 。方 法 :柱色谱 分离 ,E S I . MS , H . N MR和” C - N MR等方 法鉴定 化合 物 结
构 。结果 :从榛花 中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二 十四碳 酸二 十四碳醇 酯 、山柰 酚- 3 一 O -  ̄ - D 鼠李糖 苷 、4 一 羟基 二氢查 尔 酮 、山柰酚一 3 一 O — O / 一 L苷 、槲 皮素 、山柰酚 - 7 ,4 二 鼠李糖苷 。结论 :化 合物 1—6均 为首 次从榛花 中分离得到。 [ 关键词 ] 榛花 ;化 学成分 ;光谱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