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检测流程

合集下载

生命体征检测标准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检测标准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检测标准操作流程英文回答:Th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vital sign monitoring involves a series of steps to ensure accurate and consistent measurements. As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I follow this procedure to assess the patient's overall health and detect any abnormalities.Firstly, I introduce myself to the patient and explain the purpose of the vital sign assessment. It i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trust and make the patient feel comfortable during the process. I might say something like, "Hi, my name is John. I'm here to check your vital signs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okay."Next, I gather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including a blood pressure cuff, a thermometer, a pulse oximeter, and a stethoscope. These tools are essential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temperature, oxygen saturation, and heart sounds,respectively.I start by measuring 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I wrap the cuff around their upper arm and inflate it to a pressu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ir systolic pressure. Then, I slowly release the pressure while listening for the first and last sounds using the stethoscope. This allows me to determine the patient's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readings. For example, I might say, "Your blood pressure is 120/80, which is within the normal range."After that, I check the patient's temperature using a digital thermometer. I place the thermometer under their tongue or in their armpit and wait for the reading to stabilize. I might say, "Your temperature is 98.6 degrees Fahrenheit, which is considered normal."Next, I use a pulse oximeter to measure the patient's oxygen saturation level. I clip the device onto theirfinger or earlobe and wait for the reading to stabilize. I might say, "Your oxygen saturation level is 98%, which is excellent."Lastly, I assess the patient's heart sounds using a stethoscope. I listen to their chest in different areas to detect any irregularities or abnormal sounds. If I notice anything concerning, I would further investigate or consult a physician for further evaluation.Overall, following this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ensures that I obtain accurate and consistent vital sign measurements. It allows me to monitor the patient's health status and detect any potential issues. It's important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patient throughout the process, explaining the results and addressing any concerns they may have.中文回答:生命体征检测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一系列步骤,以确保测量准确和一致。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生命体征监测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本文将介绍生命体征监测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一、体温监测体温是人体正常功能的反映,监测体温对于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非常重要。

体温监测的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戴上洁净的一次性手套,取出体温计,准备消毒棉球和适量的酒精或消毒液。

2. 清洁: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体温计的探头部分,确保其干净卫生。

3. 位置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温监测位置,一般为口腔、直肠或腋下。

4. 测量:将体温计插入监测位置,确保与体内接触良好,等待足够的时间(一般为3分钟),记录下体温数值。

5. 记录:将测得的体温数值记录到患者的病历中,包括测量时间和位置。

评分标准:体温的评分标准通常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特殊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摄氏度。

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均需引起警惕,对于高热或低体温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脉搏监测脉搏是心脏搏动引起的动脉血液流动的反映,通过监测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率和心律是否正常。

脉搏监测的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洁净双手,佩戴手套,取出手持脉搏计。

2. 位置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脉搏监测位置,一般为桡动脉或颈动脉。

3. 握压技巧:用手轻轻握住动脉,寻找到脉搏搏动的感觉,并计算每分钟的脉搏次数。

4. 记录:将测得的脉搏次数记录到患者的病历中,并注明测量时间和位置。

评分标准:脉搏的评分标准通常根据年龄和疾病状态而定,正常成人脉搏范围为60-100次/分钟,若脉搏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应引起警惕,并及时汇报医生。

三、呼吸监测呼吸是人体换气的重要过程,通过监测呼吸可以了解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

呼吸监测的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清洁双手,戴上手套,取出计时器。

生命体征的监测

生命体征的监测

操作过程
测量脉搏: 1.仰卧位时使患者近侧手臂放于舒适位置 2腕部伸展、手掌向下3.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的表面 4.一般病人测30秒,将测得的脉率乘以2、脉搏异常、危重患者测一分钟 5.若5岁以内小儿须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
操作过程
测量呼吸:测量脉搏后手仍然按在病人的手腕上,观察患者的腹部或胸部的
测量方法:由两名护士一人测脉搏,一人测心 率,测心率护士看表叫开始,一分钟结束。脉 搏短绌者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式为心率/脉 率。
3.测血压时,测血压时位置,血压 的”0”点应和肱动脉、心脏处在同一 水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骨, 卧位时齐腋中线
5.监测血压时,应做到“四定:定体 位、定时间、定部位、定血压计。
生命体征的测量 ——操作前准备
操作护士: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治疗车、体温计、盛放体温计的容器2个(一个为清 洁容器,另一个为放测量后的体温计)、表(有秒表)、记录本、 笔、血压计、听诊器、必要时备棉球(测呼吸时用)、洗手液
环境:安静
评估与告知
评估患者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病因、病情(诊断、主诉、 近期病情变化);心电图是否正常;近期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评估与告知
检查对侧腋下有无破损、伤口、出汗; 检查测量脉搏部位肢体活动度,有无皮肤破损 (如果患者有动静脉造瘘应测健侧肢体); 检查患者肢体有无偏瘫、功能障碍、被测皮肤有无损伤 评估病房环境:安静、整洁 回到治疗室评估治疗室环境:整洁、安静、光线足
操作过程
体温测量:协助患者解开衣物,有汗应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 端放置于病人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加紧。解释:体温计 请您夹好,您不要动,过十分钟以后我会给您取出体温计,现在 给您测量脉搏
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为30秒。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精心整理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体温计、体温表盒2个、听诊器、血压计、纱布、手表、(必要时备棉球)
注意事项:
1.如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和胃肠道粘膜,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
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

2.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3.为偏瘫或肢体有损伤的病人测脉率应选择健侧肢体,以免患侧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测量脉率的同时,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动脉管壁的弹性、紧张度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

5.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6.为偏瘫、肢体外伤或手术的病人测血压时应选择健侧肢体测量。

7.袖带过宽过紧,测得血压值偏低;袖带过窄过松,测得血压值偏高。

8.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高。

9.视线低于汞柱,测得血压值偏高;视线高于汞柱,测得血压值偏低。

10.发现血压异常或听不清时,应重新测量。

重测时,应先将袖带内空气驱尽,汞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后再测量,
一般连测2~3次,取其最低值,必要时可行双侧肢体血压测量对照。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规范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规范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规范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注释]评分等级:I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患者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II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患者沟通不够自然;III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3处上缺项,与患者沟通较少。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1.测量体温的目的(1)测量、记录患者体温,判断有无异常。

(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2.测量体温时的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守候在身旁。

(2)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推迟30min测量。

(3)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4)极度消瘦患者不宜测腋温。

(5)如患者不慎咬破温度计时,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3.体温计的检查方法新体温计或使用过一段时间后的体温计,应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其准确性。

方法: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C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C以下的水中,3min后取出检查,若误差在0.2°C以上,玻璃管有裂痕、水银柱自行下降,则不能使用。

4.测量脉搏的目的(1)测量患者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

5.脉搏测量的注意事项(1)诊脉前应使患者安静,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20min后再测量。

(2)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患者的脉搏相混淆。

(3)对心脏病患者应测脉搏1min,对有脉搏短绌的患者,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两人应同步,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的口令,计数1min。

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法为心率/脉率/分。

(4)除桡动脉以外,可测颞动脉、肱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等。

(5)为偏瘫患者测量脉搏,应选择健侧肢体。

6.测量呼吸的目的(1)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

(2)监测呼吸变化。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十八)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一、技术规范二、操作流程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考核流程护士甲沟通三、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标准分值质量标准评分等级A B C D准备8分2421.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齐全,放置合理有序。

用物: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表、纱布、记录本,体温计。

3.环境:清洁、舒适、注意保暖。

2421312查对解释评估10分3341.查对患者及医嘱执行单。

2.解释测量目的和方法,取得配合。

3.评估病情、基础血压及治疗用药情况等;评估患者适宜的测量方法;评估有无影响因素等。

询问大小便。

334223112测量64分5101010254 1.核对患者,询问患者是否开始。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用纱布擦干,甩至35°以下。

解开衣扣,擦干对侧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置腋窝深处紧贴皮肤,查看时间。

3.嘱患者近侧手臂自然置于床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测量30秒,脉搏异常时,测1分钟。

4.测量呼吸:将手似按在桡动脉处,观察患者的胸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测量30秒,如异常,测量1分钟。

5.测血压:①协助患者暴露近侧手臂,伸直肘部,手掌向上、手臂外展45°,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②放平血压计,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适宜(以伸进一指为宜),开启水银槽开关。

③带好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件置肱动脉处,用手固定。

④一手握住气球向袖带内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使其上升20~30mmHg,缓慢放气,准确测量收缩压、舒张压的数值。

⑤测量毕,排尽袖带空气,拧紧气门上螺旋帽,血压计倾斜45度,关闭水银槽开关,整理妥善。

6.查看时间,取出体温计,读数,正确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值,并告知患者。

结果如有异常,应当复测并通知医师,根据医嘱处理。

5101010473744488824252336661132整理解释记录10分 2231.再次核对。

2023三基比武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2023三基比武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流程操作前准备:用物准备:治疗盘、体温计、挂表、血压计、听诊器、纱布块操作前准备2块、容器2个(放置消毒体温计、75%酒精)笔、记录单、洗手液。

操作者穿戴整齐:“衣帽整洁,指甲已修剪,规范洗手”。

大声向评委报告:报告评委,1号做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评委说:开始1.操作者核对医嘱(操作前查),大声说:“双人护士站三查八对核对医强与治疗卡,核对无误,用物准备齐全,性能正常,可以使用”2.携用物至床旁:操作者评估环境:“环境清洁安全,光线良好”。

3.解释:“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x**是吧,我是您的责任护士**,请让我看一下您的腕带,好吗?”,操作者查对患者腕带、对床头卡。

“为了给您的诊疗提供依据,现在我遵医嘱给您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请问您这半小时内是否有剧烈运动、进食、洗澡呢?是否服用升压或降压药物呢?”,“好的请您稍等,我马上准备用物”.4.清洁双手(用快速手消毒剂,六步洗手法)。

5.“1床,X老师对吧?”“对”,“x您好,请让我再看一下您的腕带,好,先给您测体温,请让我检查您的肢窝情况可以吗? “腋窝皮肤完好无破损”给予纱布清洁汗液。

6.“取体温计,计完好无破损”,动作: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诉“体温计已甩至3度以下”,夹至患者上月腋下,“请保持屈臂过胸、夫紧防止脱落”。

记录测量体温的开始时间。

7.脉搏测量方法,口述:将患着近侧手臂腕部使展、置纤适位置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肤搏博动为宣,触及桡动脉表面计脉搏次数(30秒)异赏脉搏需测1分钟,核实无误后及时报告。

脉搏短促的患者应有2名护士同时测量,1人听心率,1人测脉搏同时开始计数1分钟。

(由听心率的护士记时)。

呼吸测量呼吸方法(口诉):手指保持不动似诊脉状,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计脉搏次数(30秒),危重患者呼吸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1分钟,”8.将手放于患者桡动脉,看挂表,测量脉搏及呼吸。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用物准备:体温计、体温表盒2 个、听诊器、血压计、纱布、手表、(必要时备棉球)操作流程操作步骤要点说明评估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安全)?携病注意观察病人上肢活动度及有无历至病床?核对病人床号、姓名等?解释操作手术史等评估解释目的、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协助病人上洗手间检查体温计完好,水银柱在35?以下体温计刻度清晰、完好检查听诊器橡胶管连接紧密,传导良好听诊器橡胶管无老化、裂痕,轻敲检查血压计完好,平视水银柱在零刻度线上,传导器用听筒听传导用物准备连接紧密,放气时无气泡断裂,匀速下降血压计袖带完好,橡胶管无老化、裂痕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被测肢体应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安置体位坐位平第四肋、卧位平腋中线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测量部位选择病人左侧测量体温,右侧测量选择部位脉搏、呼吸、血压擦干汗液,将腋表水银端放于腋窝处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指导病人夹紧体温计,紧贴皮肤,屈臂过胸患、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及不能合测量10mi n,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作者,不宜测口温腋下出汗多,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者,肩关节受伤或极度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正确测量体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忌测肛温; 心肌梗死病人不宜测肛温; 坐浴或灌肠者须待30min 后方可测直肠温度避免影响体温测量的因素。

如运动、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

护士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桡动脉绌脉测量应由2 名护士同时测量,搏动处,压力大小以能清晰触及脉搏搏动为宜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测量30S,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脉率心率者发出“起”与“停”的口令,正确测量脉搏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min 计数1min如摸不清可用听诊器测心率护士仍保持诊脉手势,分散病人注意力,使病为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人处于自然呼吸的状态,观察病人胸部或腹部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的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女性以胸式呼棉花纤维被吹动情况,计数1min 正确测量呼吸吸为主,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测量呼吸不规律者及婴儿应测1min30s ,将所测得的数值乘2,即为呼吸频率如病人呼吸不规则或婴儿应测1min方式: 次/ 分钟,如:70 次/分钟将脉搏和呼吸测得的数值绘制在记录数值绌脉:心率/ 脉率,如:100/70 次/分钟体温单上卷袖露臂,手掌向上,肘部伸直,必要时脱袖下肢腘动脉测量: 巻裤,卧位舒适以免袖口过紧,影响血压准确性(不采用屈膝仰卧位),暴露大腿,放妥血压计,开启水银槽将袖带缠于大腿下部,其下缘距腘缠绕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将袖带橡胶管向下正对肘窝窝3~5cm将听诊器置腘动脉搏动平整地缠于上臂中部,使袖带下缘距肘窝处,其余同肱动脉测量法。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体温计、体温表盒2个、听诊器、血压计、纱布、手表、必要时备棉球
注意事项:
1.如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和胃肠道粘
膜,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
2.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3.为偏瘫或肢体有损伤的病人测脉率应选择健侧肢体,以免患侧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影响测
量结果的准确性;
4.测量脉率的同时,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动脉管壁的弹性、紧张度等,发现异常及
时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
5.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6.为偏瘫、肢体外伤或手术的病人测血压时应选择健侧肢体测量;
7.袖带过宽过紧,测得血压值偏低;袖带过窄过松,测得血压值偏高;
8.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高;
9.视线低于汞柱,测得血压值偏高;视线高于汞柱,测得血压值偏低;
10.发现血压异常或听不清时,应重新测量;重测时,应先将袖带内空气驱尽,汞柱降至“0”
点,稍等片刻后再测量,一般连测2~3次,取其最低值 ,必要时可行双侧肢体血压测量对照;。

麻醉期间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麻醉期间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麻醉期间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手术麻醉期间生命体征的监测能及时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和重要脏器的病理生理变化,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和意外,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一、手术麻醉期间常规监测项目:
呼吸、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无创脉率和血氧饱和度(SPO2),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胃肠镜麻醉时应该使用呼气末CO2(PETCO2)监测。

二、手术麻醉期间选择性检测项目:
尿量监测、体温监测、有创血压(IBP)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连续心输出量(CCO)监测、肺动脉压(PAP)监测、肺动脉楔压(PAWP)监测、肌松监测、血电解质监测、血气分析、肝肾功能测定、镇静评分和镇痛评估、运动阻滞评级。

三、根据患者情况设置各项监测项目的报警范围。

监测生命体征的流程

监测生命体征的流程

监测生命体征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监测生命体征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般的监测生命体征的流程:1. 准备工作:洗手并戴上手套。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作以下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和记录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等,以及其他相关的参数,从而实时监测和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套指导性文件。

操作规程包括了使用监测设备的方法与步骤、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数据记录与处理方式等内容,旨在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操作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确保监测结果的真实可靠,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医疗诊断和治疗建议。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操作规程,包括了设备准备、使用方法、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数据记录和处理等方面内容。

通过对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操作规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并正确应用这一技术,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

文章的其他章节将依次介绍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介绍、操作规程以及结论部分的总结和展望,通过综合分析和对比,进一步阐述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为未来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其中,引言部分概述了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的背景和重要性,介绍了本文的目的和文章结构。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介绍和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介绍部分将详细介绍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定义、功能和应用情况。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部分将详述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规程。

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护理生命体征监测

护理生命体征监测

生命体征的监测目的:通过对生命体征的评估,可以掌握集体生理状况的基本情况,了解重要器官的功能,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评估:1、患者的年龄、病情、心理、合作程度。

2、有无影响生命体征的因素。

3、患者腋下是否有创伤,治疗及用药反应。

准备:护士:要求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车、治疗盘(听诊器、碗盘一套,内有75%酒精纱布2快、干纱布1块、体温计)、血压计(检查完好)、手部消毒液、护理记录单、笔、秒表针。

环境:安全、安静、整洁、注意保暖。

体位:取正确舒适体位。

操作流程:按护理级别或病情观察生命体征→核对患者→评估患者范例:护士: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患者:王丽。

护士:王女士,你好,你今天刚入院,我现在需要跟你检测一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体温、血压,这个操作没有什么痛苦,请你不要太紧张,请问你来医院时有没有进行剧烈的运动?有没有进食热的食物或热水?请问你有没有做过腋下手术、腋窝下有没有伤口?患者:没有。

护士:好的,请你稍等,我准备一下用物就过来给您测量。

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床旁查对患者,解释(王女士,东西以为你准备好了,我们现在就开始测量了,请问你准备好了吗?)→打开碗盘→解开衣扣,检查患者对侧腋窝(王女士,我现在给你测体温,我看一下你的腋下有没有汗)→用干纱布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放进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前臂曲肘过胸夹紧体温计测5~10分钟,将患者近侧手掌朝下(如为偏瘫患者应选择健侧)→护士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按压在桡动脉上,力道适宜→计数30s×2(异常脉搏测量1分钟)→手不离开患者手腕→观察患者胸廓或腹部起伏次数→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30s×2(呼吸不平稳时测1分钟)暴露上臂,了解患者平时血压情况(护士:王女士,我现在给你测血压,请你把手伸直,掌心向上。

好的,王女士,请问你平时血压情况怎么样?患者:正常)→手部消毒→取血压计放于床旁(肱动脉、心脏、血压计0点在同一水平)→打开血压计→驱尽袖带余气,缠绕袖带(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手部消毒→戴听诊器,将听诊器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打开血压计开关,关闭气门→向袖带内均匀充气至肱动脉音消失再向袖带内充20~30mmHg→以4mmHg/秒的速度缓慢放气,同时观察水银柱下降→听到第一声搏动为收缩压数值→变声或者声音消失为舒张压数值→告知测量结果(如血压过高时要注意告知方式,避免患者紧张)→关闭血压计,排尽袖带内余气,收血压计置于治疗车下层,整理患者衣袖→手消→用酒精纱布擦拭听诊器,放在治疗盘内→看一下时间,取体温表(王女士,体温表可以了,我拿一下体温表)→读取数据并告知患者,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用酒精纱布擦拭放于弯盘内→协助患者整理衣服,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解释(护士:王女士,你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都是正常的,请问你还有什么需要吗?请你在病房内稍等,我一会就来为你做治疗,谢谢你的配合)手部消毒→记录→回治疗室→正确处理用物→洗手,脱口罩。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1. 测量、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 。

判断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有无 异常。

2. 动态监测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变化,分析热型,判断脉搏有无异常及伴随症状,间接了解心脏、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了解呼吸功能。

3. 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提供依据。

1评估患者并解释.(1)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采取至少两种方式核对患者, 以确认患者。

(2) 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测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痿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 搏、血压⑤。

(3 )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测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 患者准备:(1 )了解测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 )体位舒适,情绪稳定,保持自然呼吸状态。

(3) 测量前若有剧烈运动、紧张、恐惧、吸烟、哭闹、情绪激动等,应休息 3.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 或手消毒,戴口罩。

4. 用物准备:(1) 治疗盘内备:体温计、容器两个(一为清洁容器盛放已消毒的体温计,另一为盛放测温后的体温计) 血压计、记录单及笔。

若测肛温,另备润滑剂、棉签、卫生纸。

(2) 清点、检查体温计(无破损、水银柱在 35 C 度以下)、血压计。

5.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1.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式(腋下、口腔、直肠) 。

2.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法:▲腋温 必要时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正中并贴紧皮肤,曲臂过胸,夹紧。

测量5〜10分钟。

对不能合作者,应协助完成。

▲ 口温 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 热窝,让患者紧闭口唇,勿咬,用鼻呼吸,测量3分钟后。

▲肛温 患者取侧卧、俯卧 或屈膝仰卧位,暴露测量部位,润滑肛表水银端,轻插入肛门3〜4厘米;婴幼儿可取仰卧位,护士一手握住患儿双踝, 提起双腿;另一手将已润滑的肛表插入肛门(婴儿 1.25厘米,幼儿2.5厘米)并握住肛表用手掌根部和手指将双臀轻轻捏拢,固定。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脉搏测量 (12分)
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0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人员:洗手 用物:治疗盘(电子体温计、已消毒水银体温计)、弯盘、需要时带听诊器、需要 操作准备 时带少许棉签(呼吸测量)、电子血压计、记录本、笔、秒表、手消液 (16分) 病人:1.评估病情、治疗情况、合作程度 2.做好解释,取得配合 3.告知注意事 项 1.测额温:打开电源,瞄准额头(距离额头4-6cm),按压扫描键。 体温测量 (13分) 2.放开扫描键;听到“哔”声后,读取体温值(体温≥37.5℃用水银 体温计复测)。 3.测腋温: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 。测量5-lOmin后取出。 4.读取体温数。 1.坐位或卧位,手碗伸展,手臂放置舒适位置。 2.操作者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 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3.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钟,乘2;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l分钟。 4.脉搏短绌:两名操作者,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 发出“起”“停”口令,测量1分钟。 操作流程 (54分) 呼吸测量 (11分) 1.与测脉搏同时进行,测完脉搏后,检查者手指仍放于原处,保持诊 脉姿势。 2.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一起一伏为1次呼吸); 3.正常呼吸测30秒,乘2 。 4.呼吸微弱:少许棉花至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次数,测1分钟。 1.协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血压测量 (18分) 2.触及肱动脉搏动处;将袖带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箭头对准肱 动脉;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3.保持手臂位置(肱动脉)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4.按下“开始”键进行测量。 5.测量完毕,读取测量值。 7.告知患者测量结果。处置用物,洗手、记录。 沟通有效,关爱病人 终末质量 评定(15 据病情选择合适测温工具、测量脉搏方法 分) 用物备齐,处理规范 1.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范围? 体温:液温36-37℃ 口温36.3-37.2℃ 肛温36.5-37.7℃ 呼吸: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16-20次/分 脉搏: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60-100次/分 血压: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 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 知识要点 2.脉搏短绌者如何测量?记录方式? (15分) 两名操作者,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测 量1分钟;记录:心率/脉率 次/分 3.呼吸困难可分为哪三种,其特点是? (1)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显著困难,吸气时间延长,有明显三凹征(吸气时胸 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2)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 (3)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加 总分 分值 评分标准 2 5 9 4 4 4 1 1 4 2 5 3 2 1 5 2 8 3 1 1 3 5 5 5 一项不符合扣2分 缺一项扣0.5分 一项不符合扣3分 一项不符合扣1分 一项不符合扣2分 一项不符合扣2分 一项不符合扣1分 一项不符合扣1分 一项不符合扣2分 一项不符合扣2分 一项不符合扣5分 一项不符合扣1分 一项不符合扣2分 一项不符合扣1分 一项不符合扣5分 一项不符合扣2分 一项不符合扣2分 一项不符合扣3分 一项不符合扣1分 一项不符合扣1分 一项不符合扣1分 得分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评分标准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评分标准
15
总分
100
4、看时间,取体温表读取数据并告知患者,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用酒精纱布擦拭放于弯盘内;(5分)
5、协助患者整理衣服,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并向患者行疼痛宣教,教会患者进行自我评分并鼓励患者主动告知疼痛。(5分)
55
再次核对,清理用物,洗手取口罩,签名
5
评价
操作正确,熟练,动作轻柔
5
理论提问
理论提问: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正常值(8分);注意事项(7分)
核对、评估疼痛及皮肤情况、沟通解释,告知注意பைடு நூலகம்项、心理状况
6




60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洗手、戴口罩,注意保暖,关门窗、遮挡窗幔
8
1、查看腋下有无汗出,用干纱布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放进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前臂曲肘过胸夹紧体温计测5-10分钟;(10)
2、将患者近侧手掌朝下(如为偏瘫患者应选择健侧),护士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按压在桡动脉上,力道适宜,计数30s×2(异常脉搏测量1分钟),手不离开患者手腕,观察患者胸廓或腹部起伏次数,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30s×2(呼吸不平稳时测1分钟)(15分)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核者考核时间分数
项目
操作流程、质量要求
总分
扣分
扣分原因


20
人员
着装规范,举止端庄
2
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听诊器、碗盘一套,内有75%酒精纱布2快、干纱布1块、体温计)、血压计(检查完好)、手消液、护理记录单、笔、秒表针
8
环境
清洁、宽敞、便于操作、避风保护隐私
4
病人
3、暴露上臂,了解患者平时血压情况取血压计放于床旁(肱动脉、心脏、血压计0点在同一水平),打开血压计,驱尽袖带余气,缠绕袖带(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手消,戴听诊器,将听诊器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打开血压计开关,关闭气门,向袖带内均匀充气至肱动脉音消失再向袖带内充20~30mmHg,以4mmHg/秒的速度缓慢放气,同时观察水银柱下降,听到第一声搏动为收缩压数值,变声或者声音消失为舒张压数值,告知测量结果(如血压过高时要注意告知方式,避免患者紧张),关闭血压计,排尽袖带内余气,收血压计置于治疗车下层,整理患者衣袖→手消→用酒精纱布擦拭听诊器,放在治疗盘内;(20分)

测量生命体征小品

测量生命体征小品

测量生命体征小品生命体征是评估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身体的生理状态。

掌握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和对异常生命体征的识别,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及其在医疗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一、生命体征的意义和重要性生命体征是评估一个人生命状态的关键参数,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

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随着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生命体征的监测对于及时发现疾病征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和步骤1.血压测量:使用血压计和袖带,正确测量血压。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常范围分别为90-140毫米汞柱和60-90毫米汞柱。

2.心率测量:使用心电图或手动计数,记录每分钟心跳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钟。

3.呼吸测量:观察或计数呼吸次数,计算每分钟呼吸频率。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

4.体温测量:使用体温计或红外线耳温枪,测量口腔、腋窝或直肠的温度。

正常体温范围为36-37.2摄氏度。

三、生命体征测量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和价值生命体征测量是医疗保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监测手段。

通过对生命体征的持续监测,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病情的变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和异常变化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四、现代科技在生命体征测量中的应用和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命体征测量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智能手机的红外线摄像头也可用于测量体温。

这些新型生命体征测量设备具有便携、智能、实时监测等特点,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准确的监测手段。

五、总结生命体征测量是评估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掌握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和对异常生命体征的识别,有助于及时发现疾病征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评估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 事 项
(一)体温的监测: 1.测量体温前应清点体温计的数量及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 35℃度以下。 2.避免影响体温测量的各种因素。如运动、进食、吸烟、洗澡、冷热饮、冷热敷、坐浴、灌肠等。 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必要时采取 2 种不同的测量方式作对照。 4.婴幼儿、危重、躁动患者、意识不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应专人守护,防止意外。 5.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者,肩关节受伤或极度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禁忌测量腋温。沐浴后需 待 20 分钟再测腋下温度。 6.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口呼吸者禁忌测口温。 7.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者禁忌肛温测量,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测肛温。 8.测口温时若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者牛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 情允许,服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加速汞的排出。 9.体温计的检查: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 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 40℃以下的水中,3 分钟后取 出检查,若误差在 0.2℃以上,玻璃管有裂痕、水银柱自行下降,则不能使用;合格体温计用纱布擦干,放入清 洁容器中备用。 (二)脉搏的测量 1.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待患者稳定后再测量。 2.勿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的搏动较强,易与患者的脉搏相混淆。 3.异常脉搏应测量 1 分钟。脉搏细弱难以触诊时,应测心尖搏动 1 分钟。 4.测量时需注意脉律、脉搏强弱等情况。心脏正确的听诊部位可选择左锁骨中线第 5 肋间处。 5.脉搏短绌的记录方式为心率/脉搏。 6.测量脉搏时压力适中,太大阻断动脉搏动,太小则感觉不到搏动。 (三)呼吸的测量 1.呼吸受意识控制,因此,测量呼吸前不必向患者解释,在测量过程中不使患者察觉,以免紧张,影响测量的准 确性。 2.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稳定后测量。 3.呼吸不规律的患者及婴儿应当测量 1 分钟。 4.危重患者呼吸微弱,可用少许棉花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计时 1 分钟。 (四)血压的测量 1.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有助于测定的准确性和对照的可 比性。 2.测血压前,患者应至少坐位安静休息 5 分钟,30 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须检查血压计:玻璃管 有无裂痕,刻度清晰,水银是否充足,玻璃管有无断裂,加压气球和橡胶管有无老化、漏气。检 查听诊器:橡 胶管有无老化、衔接是否紧密,听诊器传导是否正常。 3.注意安置合适的体位:若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4.袖带宽窄合适。应选择大小合适的气囊袖带,使用气囊长 22~26cm ,宽 12cm 标准规格的袖带,以保证气囊应 至少包裹 80%的上臂。 5.若衣袖过紧,应当脱袖,以免衣袖过紧,影响血流,影响血压测量值的准确性。避免袖带缠得太松,使血压测 量值偏高;避免袖带缠得太紧,使血压测量值偏低。 6.避免将听诊器胸件塞在袖带下,以免局部受压较大和听诊时出现干扰声。 7.充气时不可用力过猛、过快,以免水银溢出和患者不适。放气速度适宜,不可太慢,以免静脉充盈,使舒张压
6
4
值偏高;若放气太快,未注意到听诊间隔,猜测血压值。 8.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即表示袖带内压力大于心脏收缩压,血流被阻断。避免充气不足或充气过度都会影响测量结 果。第一声搏动声出现表示袖带内压力
5
注 意 事 项
降至与心脏收缩压相等,血流能通过受阻的肱动脉。根据 WHO 规定,以动脉搏动音消失作为判断舒张压的标准。 当变音和消失音有差异时,两读数都应记录:收缩压/变音/消失音 mmHg。 9.眼睛视线保持与水银柱凸面同一水平。若视线低于水银柱凸面读数偏高,反之,读数偏低。发现血压听不清或 异常,应重测。重测时,待水银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后再测量。必要时,作双侧对照。 10.测量腘动脉血压时,一般不采用仰卧屈膝位,必要时脱一侧裤子,暴露大腿,以免过紧影响血流,影响血压测 量值的准确性。 11 正确读取血压数值,末尾不能出现 1、3、5、7、9,只能出现 0、2、4、6、8。并注意避免末位数偏好。 12.正确规范整理血压计,避免玻璃管破裂,水银溢出。 13.定期检测、校准的血压计,以保证血压计符合计量标准。注意测压装置(血压计、听诊器)、受测者、受检者、 测量环境等因素引起血压测量的误差,以保证测量血压的准确性。 14.应间隔 1~2 分钟重复测量,取 2 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 2 次读数相差 5mmHg 以上,应再 次测量,取 3 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首诊时要测量两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较高读数一侧的上臂血压。在测量 血压的同时应测量脉率,心率慢者,放气应慢些。 15.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以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 1 分 钟和 5 分钟时测量。偏瘫患者应选择健侧上臂测量。 16.应将健康教育及以上注意事项部分内容贯穿在整过操作过程中。 17.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安全、节力等原则,流程合理。
2
记 录 与 处 置
健 康
体 温
教 育
脉 搏 呼 吸 血 压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脉搏、呼吸监测的重要性及正确的测量方法,指导其对脉搏进行动态观察。 2.教会自我护理的技巧,指导患者精神放松,并使患者具有识别异常脉搏、呼吸的能力。 3.教会患者对异常呼吸进行自我护理。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血压的正常值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压计和测量血压,帮助患者创造在家中自测血压的条件,以便患者能够及时掌握自己血 压动态变化。 3.教会患者正确判断降压效果,及时调整用药。 4.指导患者采用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1.测量、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 。判断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有无异常。 操作 2.动态监测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变化,分析热型,判断脉搏有无异常及伴随症状,间接了解心脏、循环系 目的 统的功能状况,了解呼吸功能。 3. 1.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提供依据。 评估患者并解释: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采取至少两种方式核对患者,以确认患者。 (2)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测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 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血压⑤。 (3)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测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操 2.患者准备: 作 (1)了解测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前 (2)体位舒适,情绪稳定,保持自然呼吸状态。 准 (3)测量前若有剧烈运动、紧张、恐惧、吸烟、哭闹、情绪激动等,应休息 20~30 分钟后再测量。 备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 4.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备:体温计、容器两个(一为清洁容器盛放已消毒的体温计,另一为盛放测温后的体温计) 、含 消毒液的纱布、表(有秒针) 、听诊器、血压计、记录单及笔。若测肛温,另备润滑剂、棉签、卫生纸。 (2)清点、检查体温计(无破损、水银柱在 35℃度以下) 、血压计。 5.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1.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式(腋下、口腔、直肠) 。 测 2.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法: 量 ▲腋温 必要时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正中并贴紧皮肤,曲臂过胸,夹紧。测量 5~10 分钟。 体 对不能合作者,应协助完成。 温 ▲口温 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热窝,让患者紧闭口唇,勿咬,用鼻呼吸,测量 3 分钟后。 ▲肛温 患者取侧卧、俯卧或屈膝仰卧位,暴露测量部位,润滑肛表水银端,轻插入肛门 3~4 厘米;婴幼儿可 取仰卧位,护士一手握住患儿双踝,提起双腿;另一手将已润滑的肛表插入肛门(婴儿 1.25 厘米,幼儿 2.5 厘米)并握住肛表用手掌根部和手指将双臀轻轻捏拢,固定。测量 3 分钟。用卫生纸擦净患者肛门处。协助患 操 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手腕伸展,手臂取舒适位置。精神放松,避免紧张。 者穿衣裤,取舒适卧位。 作 测 2.护士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在桡动脉处,按压力度适中,以能清楚测得脉搏搏动为宜。 步 量 3.正常脉搏测量 30 秒,乘以 2。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 1 分钟,核实后,报告医师。 骤 脉 4.若发现脉搏短绌,应由 2 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或“停”的 搏 口令,计时 1 分钟。 呼 5.护士将手放在患者的诊脉部位似诊脉状,眼睛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男性及儿 。 吸 6.童以腹式呼吸为主) 观察呼吸频率(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 、深度、节律、型态及有无呼吸困难。 7. 正常呼吸测量 30 秒,乘以 2 。 ▲肱动脉 8. (记录。 1)体位: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使水银柱“0”点、手臂位置(肱动脉) 、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坐位平 第四肋;仰卧位平腋中线。
1
操 作 步 骤
(2)手臂:卷袖,露臂,手掌向上,肘部伸直(必要时脱袖,以免衣袖过紧影响血流,影响血压测量值的准确 性) 。 (3)血压计:打开,垂直放妥,开启水银槽开关。 (4)缠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 2.5 厘米,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 宜。 (5)充气:触摸肱动脉搏动,将听诊器胸件置于搏动最明显处,一手固定,另一手握加压气球,关气门,充 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 20~30mmHg。 (6)放气:缓慢放气,以恒定速度使水银柱下降 2~6 mmHg/秒为宜, 注意水银柱刻度和肱动脉声音的变化。 (7)判断:听诊器出现第一声搏动音,此时水银柱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当搏动音突然消失,水银柱所指刻 度即为舒张压。获取舒张压数值后,快速放气至零。<12 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 测 进患者、主动脉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将变音作为舒张压。 量 ▲腘动脉 (1)体位: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俯卧、侧卧位。 血 (2)患者:卷裤,卧位舒适。 压 (3)缠袖带:袖带缠于大腿下部,其下缘距腘窝 3~5cm,听诊器置腘窝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4)记录时注明下肢血压。 (5)其余操作同肱动脉。 2.整理血压计:排尽袖带内余气,扪紧压力活门,整理后放入盒内;血压计盒盖右倾 45°,使水银全部流回 槽内,关闭水银槽开关,盖上盒盖,平稳放置。 3.恢复体位,必要时协助穿衣、裤。 4.记录:记录血压数值(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 mmHg) 。 1.根据测量体温的方式不同决定取出体温计的时间,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读数并记录。 2.消毒处置: ④ (1)肛表、口表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 ,应将体温计充分清洗干净并晾干后及时完全浸泡在 70~80%酒精中 30 ⑤ 分钟 ,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擦干后放入清洁容器中备用,以免酒精刺激机体。 (2)注意口表、肛表、腋表应分开消毒. (3)浸泡体温计的容器必须密闭。 (4)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应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 70~80%酒精 消毒(血压计袖带采取浸泡消毒法,听诊器采取擦拭法)⑥。 3.洗手或手消毒。 4.将监测结果绘制体温单上或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必要时向医生汇报。 1.告知患者测体温前 20~30 分钟应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运动、进食。 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教会患者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以保证测量效果的准确性。 3.指导患者处理体温计意外损坏后防止汞中毒的方法。 4.指导患者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以免引起爆破。 5.介绍体温的正常值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教会患者体温的动态观察,提供体温过高、体温过低的护理指导,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