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程标准(20201124192133).docx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建筑力学》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兼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双重性质,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
前期课程为《应用高等数学基础》、《路桥工程制图》、《路桥建筑材料》等,后续课程为《结构设计原理》、《土质与土力学》、《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等,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不仅为后续的专业技术课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为直接解决工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供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2-1课程设置的依据依据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期工程教育,为培养学生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力学问题的能力,为便于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力学基础,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了建筑力学课程。
2-2课程的设计基本理念(1)打破以单纯传授力学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为“服务专业建设、服务专业课程、服务工程实际”的教学模式,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设计,淡化繁琐的公式推导与数学运算,突出工程应用性。
(2)将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课程进行合理整合,构建七大模块。
(3)与施工企业密切合作,进行广泛调研,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力学问题,引入考证内容,进而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
(4)把工程实例引入课堂,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穿插各个知识点,以各阶段的案例教学、项目实训来实现课程目标。
(5)以力学分析计算技能考核为核心,通过知识考核、过程考核、技能考核和态度考核进行综合评价。
3、课程目标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必须的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和力学思维能力,能对一般工程构件作受力分析,能计算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掌握常见构件及结构的内力计算,能准确地绘制内力图,具有对建筑原材料的测试能力。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为学习者掌握建筑力学与结构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它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内容由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两大部分共四个知识模块组成,其中,建筑力学包括结构构件静力分析、构件承载能力分析、两个知识模块,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结构基本知识、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两个知识模块。
本课程各知识模块的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下表所示:序号知识模块学时1结构构件静力分析162构件承载能力分析203建筑结构基本知识484建筑结构施工图基本知识6合计总学时90本课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建筑力学是学习与研究建筑结构的基础;建筑力学中结构构件静力分析部分是构件承载能力分析部分的基础;建筑结构基本知识部分是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部分的基础;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是本课程的落脚点。
2.课程任务与教学目标2.1课程任务本课程按照基本建筑构件的受力类型为主线,以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为落脚点,以典型的结构施工图为范例进行的导向工作过程组织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熟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正确计算工程量以及理解和解决工程实际中与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有关问题奠定基础。
2.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讲授建筑构件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的平衡,构件的强度及承载能力的计算校核、各类建筑结构构造要求及简单计算、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掌握直接用于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岗位工作中必须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知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二、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课程性质《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力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建筑梁、板、柱等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平衡规律及承载能力问题,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1 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教学时数序号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绪论静力学基础知识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内力及内力图平面图形的几何参数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压杆稳定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教学项目(各章)名称小计 2 9 7 10 16 3 22 3 16 14 10 合计 112 理论教学 2 9 7 10 14 3 18 3 10 14 10 100 实践教学 0 0 0 0 2 0 4 0 6 0 0 12 7 学分第10章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第11章力法五、课程设计思路(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一)前言《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应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建筑结构和构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解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力系的平衡条件。
对工程结构中杆件的强度问题具有明确的概念和一定的计算能力。
掌握各种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维持平衡的条件以及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使所设计的构件即安全合理又经济实用。
本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如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建筑力学 》课程标准
xxxx学院应用建筑力学课程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
学时范围:72 学时。
2.制定本标准的依据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2.2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3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各相关工种》。
3.课程性质与作用3.1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3.2 课程作用:为了保证结构和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一般来说,都要选择较好的材料和截面较大的构件,但任意选用较好的材料和过大的截面,势必造成优材劣用、大材小用,造成巨大的浪费。
于是,建筑中的安全和经济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建筑力学》的任务就是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5.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5.1课程设置依据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高专的特点设置,并顺应实践领域对学生的要求。
5.2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是土建施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建筑结构中的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的分析,能够对结构构件的选材及截面尺寸进行设计,也为下一步“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建筑结构荷载设计”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5.3课程内容选择原则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际工程作为理论知识的载体,分单元、任务进行学习,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在内容的选择上以必需和够用为准则,以强化应用为重点,简化了对一些理论的推导和证明,对土木工程较实用的内容列举了较多的例题。
且各单元均编写有单元概述、学习目标、教学建议、思考题和习题,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还提供了中英文对照的关键词。
5.4课程项目设计(或学习情景设计等)6.课程目标6. 1知识目标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中各部分构件及系统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及变形特性,并对受力及变形进行分析计算。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1.范围本大纲适用于x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
学时范围:64 学时。
2.引用标准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2.2 x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3 xxxxx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技术标准》。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各相关工种》。
3.内容3.1课程性质及教学特点课程性质: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门必修课。
教学特点:建筑力学是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应用力学的基建筑力学本原理,分析和研究建筑结构和构件在各种条件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3.2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外力分析、内力分析、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机结构的刚度校核,以及压杆稳定概念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建筑装饰工程有关问题的能力。
并为学习专业课打下一定的基础。
3.3 课题(含实践课题)名称与建议学时数3.4教学内容、目标及考核标准3.5课程考核方式说明本课程采用过程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组成,平时成绩占30 %,期末考查占70 %。
平时作业和期末命题覆盖到各章,并突出了重点。
4 教学资源4.1课程教学环境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外作业、实验、考试等(1)课堂讲授教学方法:采用启发法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习题课,答疑质疑等讨论等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插播教学录像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2)实验环节与内容实验课是建筑力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对材料在轴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进行演示实验。
实验课是建筑力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对材料在轴的拉压时的力学性能进行演示实验。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学》课程标准《建筑⼒学》课程标准1.概述1.1课程的性质建筑⼒学是建设⼯程管理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建筑⼒学是今后学⽣毕业后从事施⼯、设计、管理的必备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掌握建筑⼒学中杆件的受⼒性能与简单的计算,达到能够认识并绘制结构施⼯图的能⼒。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于学⽣会施⼯、懂设计、善管理的实际能⼒培养,对课程内容做了实质性改⾰,以⼒学知识、理论知识够⽤为原则,精简⼒学理论计算和复杂理论,打破以传统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模块、项⽬为中⼼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更加结合⼯程实际为学习知识,发展职业能⼒。
⾏业、企业专家深⼊到本专业教学教改中,结合实际⼯程需要,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作模块:静⼒基本知识、平⾯体系的⼏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分析、应⼒与强度、结构变形计算、压杆稳定、超静定结构的内⼒计算。
这些模块主要是针对学⽣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为今后学⽣执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1.3课程开发思路以项⽬教学为指导,将建筑⼒学与结构这门课程打造成理实⼀体化的课程,⽤相应的⼯程实例来学习每⼀个模块的学习,让学⽣在学中做,做中学。
2.课程⽬标2.1知识⽬标(1)了解⼒学基本概念、结构、构件类型构;(2)了解平⾯体系的⼏何组成,并会简单判定结构⼏何性质;(3)掌握拉、压、弯、剪构件的内⼒计算;(4)掌握梁构件中应⼒计算,会判定梁破坏的条件;(5)掌握超静定结构的内⼒计算,并会绘制内⼒图,判定结构的危险位置;2.2素质⽬标(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2)具有解决问题的⽅法能⼒和制定⼯作计划的能⼒;(3)具有综合运⽤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作的能⼒;(4)具有⾃学能⼒、理解能⼒与表达能⼒;(5)培养学⽣理论指导实际、实际提升理论的能⼒。
2.3能⼒⽬标(1)具有⼀定的⼒学分析能⼒;(2)具有构件的强度计算能⼒;(3)具有构件的刚度计算能⼒;(4)具有构件的稳定性计算能⼒。
建筑力学与结构 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简介2.课程简介《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主干职业基础课,其主要功能,一是为后续课程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工程材料、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奠定基础,二是为将来的职业工作——工程造价奠定结构及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如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等。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培养工程造价专业高技能人才重要主干专业课程,建筑类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包括建筑力学、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
通过学习,应能了解建筑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的基本计算方法,理解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能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并能处理建筑施工中的一般结构问题。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简单计算;2、掌握建筑结构常用材料的种类和性质;3、掌握建筑结构及结构构件的构造知识;4、了解一般建筑结构构件(或连接)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二)能力目标1、具有对建筑工程的实际结构进行理论简化的能力;2、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3、具有对基本构件进行验算的能力;4、具有能够判定力学传递途径及危险截面的能力;5、掌握力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1、通过对建筑力学的学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结构严谨、一丝不苟的思维方式;2、通过对建筑结构的学习,能够对结构体系有大致的掌握,对结构的设计及计算过程有整体性的理解;3、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严肃的科学精神和态度;4、培养遵循设计规范而创新的能力,设计规范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综合性技术法律法规,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灵活应用,处理遵守与创新能力的矛盾;5、培养学生能够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并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待综合性技术问题,能够采用多途径解决工程技术方法的能力。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以力学知识为基础,学习结构和构件设计工作任务及相关知识与技能,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的应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并且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应用技术课程。
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服务于我院工程监理和工程造价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
本课程以结构设计工作任务来组织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能力、绘制与识读结构施工图能力。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建筑制图》、《建筑CAD》、《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后续课程有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抗震》、《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等。
本课程主要学习力学基本知识和建筑结构一般结构构件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会设计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常用构件,会绘制与识读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对常见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提供有关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将来从事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该课程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平台。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及态度意识的培养。
此外,混凝土结构设计涉及到方案拟定、数据计算和绘图等诸多环节,可以为学生创造沟通、表达、协作的素养。
(二)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理念通过对建筑企业或建筑行业相关建设和管理单位进行专业调研,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以及岗位工作标准,找出关键的工作任务,分析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从而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1)本课程与建筑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相继与南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南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七局四分公司、平顶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洛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郑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洛阳城建集团等十多家资质高、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创教学、就业、生产服务平台。
(完整版)《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100101二、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课程性质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性质。
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几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应力及位移的分析计算问题具有初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如建筑结构、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等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
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建筑力学》课程共160学时,安排在第一、二学期授课,共10学分。
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通过深入进行企业调研、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课程团队共同分析梳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在课程标准编写中,以能力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能力形成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以企业认可的能力指标体系评价学习成果。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1。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目标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结构受力的核心能力,使其能深刻理解提高构件承载能力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2.以课程为依据,选取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宽基础、重实践、会实际的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以教学主题模块为基本单元,将结构受力分析作为组织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线索,适当使学生了解后续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案例教学等手段,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本课程的工程性、实践性、技术性比较强。
道桥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参与到课程 的预习 、 提 问、 讨论 、 质疑 、 总结等教学环节 中。
( 2 ) 教学课上 , 要 适时的融入” 修德” 内容 , 全 院 上 下 教 职 员 工 规 范 自己 的着 装 、 言行举止 。 给 学 生 做 出表 率 。 修 德 不 分 何 时 何地 , 修德不分你我 , 修德 无 止 境 。
3
4
第 四章 轴 向拉 f 压1 构 件 力 学 分 析 第 五 章 弯 曲 构 件 力 学 分 析
第六章组合变形构件力学分析
8 1 6 8
5 6
机 动
合 计
6 0
4 教 学 建 议
( 1 ) 在课 堂教学 中 , 注重 以教师 为主导 、 以学 生 为 主体 , 积
识; 培养 学 生 团 队 协 作 的 良好 品质 。 说 明 了职 业 素 养 培 养 的重 点 内容 , 重 点 探 索 了职 业 素 养 培 养 的途 径 。
关键词 : 力学; 道桥 ; 标 准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道 路 与 桥 梁 专 业 的人 才 培 养 目标 是 : 与 社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相 适 应 的 , 具 有 良好 的道 路 与 桥 梁 工 程 现 场 的 施 工 技 术 和 工 程 管理 等 综 合 能 力 的 高 素 质 技 能 型 人 才 。他 们 需 要 有 非 常 的 良好 职 业 道 德 , 他 们 需 要 掌 握 非 常 专 业 的相关理论知识 。 作 者 在 本 文 中 主要 研 究 的 是 高 职 院 校 道 路 与 桥 梁 专 业 学 习 的 学 生 ,他 们 具 备 职 业 素 养 的 内 涵 及 重 要 性 ,
经
道桥专业《 建筑力学》 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二、对象:中等专业学校建筑专业学生三、课时:68四、学分:4五、课程目标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中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讲授建筑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用杆件及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结构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结构位移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具有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具有自学的能力;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生教育的基本能力。
六、教学设计思路(项目教学型、任务引领型、工作过程型、学习领域型)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基本力学原理和理论的讲授以实际应用和后续专业课程的要求为目的,教学內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授结构的计算简图、结构的几何组成、静力学基础等基本知识,重点讲授常用杆件的內力分析和计算、內力图的绘制方法、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讲授杆件的稳定性计算、內力图的绘制方法。
在教学时,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等概念的內容按“基本了解、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计算、公式运用等方法和內容按“基本掌握、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实验按“观察、学会”两个层次要求。
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般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通过观察,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过程。
七、内容要求(参考格式)八、教学评价建议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课堂教学要注意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
学习时要注意理解它的基本原理,掌握它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特别是要学会从这些具体方法中学习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力学课程性质:《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
本课程是工程监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以高等数学、物理学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课程类型:专业学习领域总学时:76 理论授课学时:72 课内实践学时:4学分:4适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工程监理等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是研究建筑构件和常见结构受力和承载能力的课程,是建筑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工程预决算、房地产开发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并能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拓展专业领域提供一定的支持。
本课程应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二学期开设,学生应在学习之前应具备《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专业知识,同时并为后续学习的《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专业课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强、难度较大的课程,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1.2设计思路秉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先进行综合职业行动领域和情境分析,然后深入企业调研和行业专业研讨、确定行动领域(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高度概括、典型表述)、构建学习情境(归纳典型工作过程)、分解和确定学习任务。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掌握力学有关术语、分析原理、假设;2.掌握一般建筑构件和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3.掌握一般建筑构件和结构的内力、应力、变形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4.熟悉实际工程中常见构件出现的承载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法。
2.2能力目标1.能建立和做出构件和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受力图;2.能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出构件和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受力图中的未知力。
3.能进行砖柱(墙)、框架中柱、脚手架立杆等轴心受力构件的内力计算和确定其承载力。
建筑力学 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简介1.课程基本信息2.课程简介:《建筑力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主要结合实际工程,以够用、实用为准则,讲授五个知识模块: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结构的静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培养学生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结构简化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培养力学的思维方法、工程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建筑力学》是建筑类专业一门必不可少且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为学生以后从事建筑企业生产第一线技术、质量、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为此提供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的截面形式尺寸,以及研究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和合理的结构形式,以确保安全和经济两方面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2、掌握结构的计算简图、几何组成等基础知识;3、掌握静定结构内力的分布规律(轴力图、剪力图、弯矩图),了解静定结构位移计算;4、了解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5、了解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6、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过程。
(二)能力目标1、具有对建筑工程的实际结构进行理论简化的能力;2、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3、具有对基本构件进行验算和设计的能力;4、具有对材料强度、塑性指标进行检测的能力;5、具有力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1、养成严谨务实、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4、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1010101010六、教学基本条件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加强双师型人才建设,努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强专业教师互帮互助学习,定期进行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以此不断壮大教师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代码: 2040003课程类型:Ⅱ学分: 4.0计划学时: 64实践课时比例: 0%主要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考核方式:考试适用专业:建设工程管理先修课程:《建筑工程专业认知》、《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与检测》1.概述1.1 课程的性质建筑力学是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建筑力学是今后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设计、管理的必备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建筑力学中杆件的受力性能与简单的计算,达到能够认识并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立足于学生会施工、懂设计、善管理的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做了实质性改革,以力学知识、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精简力学理论计算和复杂理论,打破以传统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模块、项目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更加结合工程实际为学习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行业、企业专家深入到本专业教学教改中,结合实际工程需要,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模块:静力基本知识、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应力与强度、结构变形计算、压杆稳定、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这些模块主要是针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为今后学生执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1.3 课程开发思路以项目教学为指导,将建筑力学与结构这门课程打造成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用相应的工程实例来学习每一个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2.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1)了解力学基本概念、结构、构件类型构;(2)了解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并会简单判定结构几何性质;(3)掌握拉、压、弯、剪构件的内力计算;(4)掌握梁构件中应力计算,会判定梁破坏的条件;(5)掌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并会绘制内力图,判定结构的危险位置;2.2 素质目标(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2)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3)具有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工作的能力;(4)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5)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际、实际提升理论的能力。
2.3 能力目标(1)具有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2)具有构件的强度计算能力;(3)具有构件的刚度计算能力;(4)具有构件的稳定性计算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学习情境 / 项目/模块绪论静力学基本知识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授课学时形式安排本课程的研了解结构与构件、结构类根据所学知识,能分结合清建筑的结构形式及图片0.5究对象型、构件类型各自的特点讲授本课程的主了解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明确课程任务,制定分组要任务、内容0.52内容、学习目标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讨论和学习目标本课程的理熟悉力学基本假设、杆件能够对实例构件、结研讨1论基础变形形式、结构简化构简化成计算模型静力学基本熟悉力、力系及静力学概能够判断力的类型,概念和基本讲授1念计算力、力矩的大小公理约束及约束掌握约束反力的类型识别作用力与反作用研讨2反力力及常见的约束类型物体的受力6能对单个物体、物体分析及受力掌握内力图的绘制讲授2系统的受力分析图平面力系的了解几中常见的力系能够判定静定结构与情境1平衡条件超静定结构模拟平面体系基了解几何体系的组能够准确识别自由度讲授2本概念成、自由度和约束的概念和约束的个数利用无多余约束动画6的几何不变掌握两、三刚片规利用规则能够准确判讲授2体系的基本则、二元体规则断体系的几何性质后分组成规则组研讨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应力与强度平面体系的能对工程实例进行几情境几何组成分掌握几何组成分析4何分析模拟析举例内力和截面掌握截面法利用截面法对杆件进讲授2法行内力分析讲授轴向拉(压)能计算受拉、压杆件后,布掌握拉、压力计算及内力置项杆的内力与的内力,并画出轴力2图形绘制目,分内力图图组完成梁的内力计能正确识别工程中梁掌握弯矩、剪力的计算的受力形式,并能算讲授2算出梁内力大小列内力方程通过弯矩图、剪力图掌握弯矩图、剪力图的绘能分析实例中梁的内情境和画梁的内4制力分布规律,为配筋模拟力图提供依据16简捷法画梁熟悉梁内力的图绘制方迅速绘制梁的内力图研讨1的内力图法能将复杂荷载分成简讲授叠加法画梁了解叠加法单荷载后进行内力分后,动2的弯矩图析,最后叠加得到梁画示的内力图意静定平面刚掌握刚架的内力计算及能正确计算刚架的轴力、剪力、弯矩并绘讲授1架的内力内力图绘制制内力图静定平面桁了解桁架的内力分析正确识别二力杆,零情境1架的内力杆模拟三铰拱的内了解三铰拱的内力计算知道三铰拱的优势及情境1力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模拟正确理解正应力、剪结合应力了解应力的概念图片1应力讲授工程材料的掌握塑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对钢筋制作、加工、分组1力学性能能下料等研讨6轴向拉(压)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杆件能承受的容讲授1杆的强度计算许最大荷载截面的几何了解相关几何概念正解计算惯性矩图片1性质讲授讲授通过对正应力的计后,分梁的正应力组分掌握正应力的计算算,能判断出梁中受强度成布力最大的截面置的任务梁的剪应力掌握剪应力的计算能正确判断出梁中受讲授强度剪破坏的形式梁的变形及通过对梁的变形计情境掌握梁的变形计算算,采用实际措施防结构的刚度校核模拟止梁变形破坏变形计算静定结构的掌握位移计算能利用图乘法计算构讲授位移计算件位移压杆稳定的能正确判断细长杆、结合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图片概念粗杆讲授压杆稳细长压杆的了解欧拉公式能正确计算受压杆件情境定欧拉公式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模拟压杆的稳定通过对压杆承载力的了解压杆承载力的计算计算能采用相应的措讲授计算施防止失稳破坏超静定结构了解超静定的概念能正确判断超静定结讲授概述构能利用得力法求梁的结合力法掌握力法计算结构内力图片超静定内力讲授结构概能利用位移法计算多述掌握位移法计算结构内分组位移法次超静定梁、刚架的力研讨内力并绘制内力图力矩分配法掌握力矩分配法计算结能利用力矩分配法计讲授构内力算结构内力机动合计1124211 422416644644.课程实施和建议4.1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求解;梁内力图绘制;刚架内力图绘制;桁架内力计算;轴向拉压应力及其强度条件;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图乘法计算梁和刚架的位移;力法的基本解题方法,心受压构件的设计方法和规范的有关规定;难点:一般力系的平衡求解;梁内力图绘制;刚架内力图绘制;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位移法;力矩分配法。
解决方法:以常用结构为载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采用任务驱动、小组讨论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责任心;考核过程化、多元化,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来。
4.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4. 2. 1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立体化的特征。
根据当代教育理论,运用先进教学技术,综合运用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 1)课堂教学法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方便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将书本中的知识最直观的传授给学生,借用 PPT,多媒体、网络,建筑模型,让学生宏观上更清楚的学习知识。
同时,学生和老师之间也可以随意互动,解决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项目教学法老师可以针对实用性的知识设计一个完整的项目,并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组,学生结合之前学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也可采取告诉学生课程设计项目内容要求、设计应涵盖的知识点等,以此“项目驱动”来展开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不同分组的同学之间也形成竞争意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
( 3)实践教学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场地,理实一体教室,让学生亲身经历施工现场,更为直观的学习知识,教师在学生亲历现场的同时,可以对于学生不懂的工程问题提出解答,这样就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学习知识也记得牢,记得准。
4. 2. 2 教学手段(1)注意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可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阅读指导、分任务、分项目等。
借用多媒体的声像演示,对工程实例进行展示,提供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意识。
(2)教学内容全部上网: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内容全部上网,并向学生免费开放,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网络课件、网上答疑、网上提交作业、视频点播),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提高。
( 3)利用理实一体教室,利用实训场,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4.3 教学评价1、课程考核方式(1)过程考核类考核考核标准别要点上课出勤是保证教学内容顺利的前提条件。
无规矩不成方圆,根据上课出勤情况做上课出评价:遵守上课纪律,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
出勤上课点名是教学环节之一,是评价上课出勤情况的主要方式。
根据学院要求,缺勤总学时 1/3 以上的学生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项目项目任务下发后,主动查阅资料,如书籍、国家标准、规程、图集和行业规范。
课准备程参与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的各个环节,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善于与小组其他同这一起克表程度服困难和承担责任;对于不懂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或咨询其他教师。
现学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不扰乱课程秩序;主动学习,及时与老师或同学交流,态度积极参与项目;从多方位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课堂积极地听课,及时跟上教师讲的内容,及时交流、互动;善于思考、踊跃答题、发言积极、表现活跃;积极讨论问题、正确回答提问,对教师的不对或有怀疑的地方,表现积极提出并探讨。
安全课堂上不打闹嬉笑,在实训场地时,要带安全帽,穿防滑鞋。
意识纪律遵守校纪校规,不在教室里吃早餐,零食,保持教室、实训场地,卫生整洁。
卫生素团结小组成员具有团队精神、吃苦耐劳、同甘共苦;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协调合理,质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调操作;相互监督、指导、帮助,能协作体及时发现问题、集体解决问题。
现职业诚实守信,不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项目成果资料,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素质沟通课堂上,课下,如有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流,甚至可以去向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探交流讨。
参考前期收集资料时,结合自己的知识可以查阅相应资料,不得大篇借用,参考,特别适当是早年的书籍,尽量少参考。
按时及时整理成果,准时提交资料;课后作业、报告方案等按时完成、保证质量;计算提交细致耐心、验算结果准确、设计精益求精。
项目资料按照项目的设计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提交完备的项目成果资料,成完备做到资料齐全、整洁。
果格式项目成果要严格按照撰写格式写,符合要求,章节层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