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1)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幻灯片PPT
糖原合酶
1. 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
ATP
ADP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己糖激酶;
葡萄糖激酶(肝)
2. 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1-磷酸葡萄糖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3.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1-磷酸葡萄糖+UTP
UDP-葡萄糖 焦磷酸化酶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2Pi (UDP-葡萄糖) 糖基供体
4. α-1,4-糖苷键式结合
n≥4
糖原合酶
UDP
UTP
核苷二磷酸激酶
ATP
ADP
5. 糖原分支的形成
分支酶
(branching enzyme)
α-1,4-糖苷键
α-1,6-糖苷键
第一个糖原分子从何而来?
在糖原分子的核心有一种生糖原蛋白 (glycogenin)。Glycogenin可对其自身进展共价 修饰,将UDP-葡萄糖分子的C1结合到其酶分子 的酪氨酸残基上,从而使它糖基化。这个结合上 去的葡萄糖分子就成为糖原合成时的引物。
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
肌肉:肌糖原,180 ~ 300g,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 肝脏:肝糖原,70 ~ 100g,维持血糖水平
Liver Glycogen Content of Animals
Species
Glycogen in Liver (%)
Dog
4.32
Sheep
3.82
Cow(lactating)
• 肌肉细胞中:生理条件下,磷酸解产生的葡萄糖1-磷酸以解离形式存在,而不致扩散到细胞外。
2. 脱支酶的作用
①转移葡萄糖残基 ②水解-1,6-糖苷键
糖原分解和合成
糖原分解和合成(原创版)目录1.糖原分解和合成的定义2.糖原分解的过程3.糖原合成的过程4.糖原分解和合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5.糖原分解和合成的调节机制正文糖原分解和合成是生物体中重要的代谢过程。
糖原是一种多糖体,由许多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
糖原分解和合成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过程,涉及到能量储备和供应、血糖调控等多个方面。
糖原分解是指在生物体内,糖原分子被水解为葡萄糖单元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肌肉中。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糖原磷酸化酶,它能够将糖原分子从非还原端开始逐个水解,产生葡萄糖 -1-磷酸,然后进一步转化为葡萄糖。
在肝脏中,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可以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供应能量,也可以转化为糖原或脂肪储存起来。
在肌肉中,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主要用于肌肉收缩供能。
糖原合成是指在生物体内,葡萄糖单元通过糖原合成酶的作用,连接成糖原分子的过程。
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合成酶,它能够将葡萄糖单元连接成糖原分子。
糖原合成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肌肉中,其中肝脏的糖原合成能力最强。
在肝脏中,糖原合成可以消耗过多的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同时也可以为身体储备能量。
在肌肉中,糖原合成主要用于肌肉收缩供能。
糖原分解和合成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能量储备和供应、血糖调控等。
当生物体需要能量时,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供应能量;当血糖浓度过高时,糖原合成可以消耗过多的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
糖原分解和合成的调节机制包括激素调节、代谢物调节等。
例如,胰岛素能够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胰高血糖素则能够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
此外,代谢物如 ATP、ADP、NADPH 等也能够影响糖原分解和合成的速率。
总之,糖原分解和合成是生物体中重要的代谢过程,它们在能量储备和供应、血糖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简述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简述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糖原是一种重要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细胞内都有存在。
它是一种由葡萄糖和葡糖苷组成的复合物,是细胞内最重要的多糖,可以构成各类多糖聚合物,参与大量的生物学反应,为生命体提供能量,是构成有机物质和维持细胞与组织结构的重要物质。
一、糖原的合成糖原的合成一般涉及到三步:一是葡萄糖的合成,二是葡糖苷的合成,三是糖原的组装。
(1)葡萄糖的合成葡萄糖是糖原的组成成分,它的原料是碳水化合物。
它通过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产物经过糖异生酶的催化,生成葡萄糖。
这一步的反应也称为碳水化合物分解,分子式为C6H12O6。
(2)葡糖苷的合成以葡萄糖为原料,新陈代谢发生反应,经由糖组蛋白催化,形成葡糖苷,葡糖苷也称为糖原糖苷或辅酶糖苷,它是一种由葡萄糖和苏氨酸组成的混合物,分子式为C6H10O7、C7H14O7。
(3)糖原的组装由于葡萄糖和苏氨酸经过糖组蛋白的催化作用,结合形成糖原,糖原是一种由葡萄糖和葡糖苷组成的复杂物质,糖原分子量大,可能高达数百万,结构十分复杂,它能够参与多种生物反应,促进生物体的代谢,维持细胞活力和组织结构稳定。
二、糖原的分解糖原的分解是指将糖原组成的葡萄糖和葡糖苷分开的过程,它的分解是分子量更小的一种分子构建。
糖原的分解涉及到三步:一是葡萄糖的解离,二是葡糖苷的分解,三是糖原的分解。
(1)葡萄糖的解离葡萄糖是糖原的组成成分,它经过水解酶的催化作用,分解为两个葡萄糖分子。
此时,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2)葡糖苷的分解葡糖苷是一种由葡萄糖和苏氨酸组成的混合物,它也是糖原的组成成分,糖原分解酶的催化作用,将葡糖苷分解为葡萄糖和苏氨酸,其分子式分别为C6H10O7、C7H14O7。
(3)糖原的分解糖原是由葡萄糖和葡糖苷组成的复杂物质,糖原分解酶可以将其分解为葡萄糖和苏氨酸,以及少量其他物质。
此外,当糖原经过糖原水解酶的催化,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并释放出能量。
糖原的分解和合成
节酶:即糖原磷酸化酶和糖原合酶的活性的改
变来完成的。 两种酶的活性是受磷酸化或脱磷酸化的共价修 饰调节及别构效应的调节。 二种酶磷酸化及脱磷酸化的方式相似,但有相
反的生物功能。
这种精细的调控可避免由于分解、合成两个途 径同时有活性而造成ATP的浪费。
第24页
糖原合成酶与糖原磷酸化酶的协调 控制
第25页
第34页
5.糖代谢紊乱
(Metabolic Block)
两个主要原因可导致糖代谢的紊乱:
代谢酶的先天性缺陷; 调节作用的失调;
第35页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患者先天缺乏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 移酶 ,不能把 Gal-1-P 转化为 UDPGal , Gal不能进入EMP,血中Gal增多,引起半 乳糖血,严重时导致半乳糖尿,患儿生 长迟缓、喝奶后呕吐、腹泻、肝肿大、 黄疸、智力迟钝,继续摄入Gal会中毒死 亡。
第 5页
糖 6 原分 降枝 解附 近 的
第 6页
-
1
,
糖原降解示意图
第 7页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经磷酸解产生的葡萄糖-1-磷酸,在磷酸
葡萄糖变位酶的催化下,经过1,6-二磷 酸中间产物生成G-6-P,可进入酵解。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葡萄糖-1-磷酸 磷酸 葡萄糖-6-
第 8页
葡萄糖-6-磷酸酶的存在及作用
糖原合酶活性的调节
PP1
PKA
合成酶-磷 酸化酶激 酶 与激素有关
与激素无关
第22页
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 腺苷酸环化酶
蛋白激酶A
PP1: 磷酸蛋 白磷酸酶
合成酶-磷酸 化酶激酶
糖 原 合 成 级 联 调 节
糖原 1-磷酸葡萄糖 第23页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葡糖-6-磷酸 别构激活 糖原合酶
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
2. 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受不同的别构剂调节 肝糖原磷酸化酶主要受葡萄糖的别构抑制 肌糖原分解主要受能量和Ca2+的别构调节
能量调节磷酸化酶:受AMP激活;受ATP和葡糖-6-磷酸抑制 肌收缩Ca2+升高,别构激活磷酸化酶b激酶
四﹑糖原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s)
耗能:糖原分子每延长1个葡萄糖基,需消耗 2 个ATP
分支酶的作用
分支酶 (branching enzyme)
α-1,4-糖苷键
α-1,6-糖苷键
二、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
概念: 糖原分子从非还原性末端进行磷酸解而被机体快速利用
分解产物主要为葡糖-1-磷酸,少量为游离葡萄糖
尿苷
(二)糖原合成的起始需要引物
UDP
+ 糖原蛋白
UDP
UDP
(自身糖基化酶)
UDP 引物(α-1,4-糖苷键)
(三)UDPG中的葡萄糖基连接形成直链和支链
糖原合酶
糖原引物 + UDPG (glycogen synthase) 糖原直链延伸 分支酶 支链形成
α-1,4-糖苷键
α-1,6-糖苷键
UDP
PKA (无活性)
PKA (有活性)
磷酸化酶b激酶 磷酸化酶b激酶-P
Pi
磷蛋白磷酸酶-1 –
糖原合酶 Pi
糖原合酶-P
磷酸化酶b
磷酸化酶a-P
磷蛋白磷酸酶-1 –
Pi PKA(有活性)
磷蛋白磷酸酶-1 –
磷蛋白磷酸酶抑制剂-P
磷蛋白磷酸酶抑制剂
2. 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主要受胰岛素调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原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物质,它能够供给肝脏和肌肉组织所需的能量,以保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分解成葡萄糖,随后再被合成成糖原存储在肝脏和骨骼肌里。
本文将对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进行探讨。
一、糖原的合成糖原的合成是通过糖异生途径完成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过程的主要步骤:1.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下,葡萄糖形成葡糖醛酸。
2.葡糖醛酸先在核心蛋白质上形成个人工基底,然后再和UDP-葡萄糖结合,生成UDP-葡糖醛酸。
3. UDP-葡糖醛酸在磷酸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为ATP-葡糖醛酸,并释放出UDP。
4. ATP-葡糖醛酸通过磷酸化作用,生成ATP-磷酸葡糖醛酸。
5. ATP-磷酸葡糖醛酸在支链酶的作用下,形成支链糖原。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能够自主地合成和分解糖原,并且维持一定的水平以供能量供给。
二、糖原的分解糖原的分解是通过糖异生途径完成的,也就是糖原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成为葡萄糖。
关键酶是磷酸酯酶,主要控制糖原过程的速率。
具体步骤如下:1.肝脏或肌肉酶将糖原转化为葡萄糖-1-磷酸。
2.葡萄糖-1-磷酸酯酶的作用下,葡萄糖-1-磷酸转化为葡萄糖,并且释放出磷酸。
3.葡萄糖向到达全身各组织细胞的血液中流通,以为身体提供能量。
糖原在体内的分解一般分为糖原保护和糖原降解两种。
糖原保护指的是在饥饿、运动、压力等情况下,糖原会被分解为葡萄糖提供能量维持生理功能,但是人体会保留一定数量的糖原,以确保临界值的能量供给。
糖原降解指的是在糖尿病或酮症酸中毒的病人体内由于胰岛素水平偏低而导致身体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因此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三、总结糖原的合成和分解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它们保证了人类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存需要。
糖原在体内的含量是平衡而动态的,不同的环境因素(例如:节食、运动)都会影响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的速率,因此糖原作为人体内的重要储能物质需要人们高度重视和关注。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PKA (无活性)
PKA (有活性)
磷酸化酶b激酶 磷酸化酶b激酶-P
Pi
磷蛋白磷酸酶-1 –
糖原合酶 Pi
糖原合酶-P
磷酸化酶b
磷酸化酶a-P
磷蛋白磷酸酶-1 –
Pi PKA(有活性)
磷蛋白磷酸酶-1 –
磷蛋白磷酸酶抑制剂-P
磷蛋白磷酸酶抑制剂
2. 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主要受胰岛素调节
激活磷蛋白磷酸酶-1,催化广泛的去磷酸反应
(一) 糖原磷酸化酶分解α-1,4-糖苷键释出葡糖-1-磷酸
糖原磷酸化酶
(glycogen phosphorylase)
糖原n+1
糖原n + 葡糖-1-磷酸
(二)脱支酶分解α-1,6-糖苷键释出游离葡萄糖
脱支酶具有两种酶活性
脱支酶
①
(debranching enzyme)
②
转移酶活性
α-1,6糖苷酶活性
肌
正常
Ⅷ 肝磷酸化酶激酶
肝
正常
2. 去磷酸化的糖原合合酶- P (活性低)
磷蛋白磷酸酶-1
(二)激素反向调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 肝糖原分解主要受胰高血糖素调节;肌糖原分解主要受肾上腺素调节
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 受体
腺苷环化酶 (无活性)
腺苷环化酶(有活性)
ATP
cAMP
遗传性代谢病,先天性酶缺陷导致某些组织堆积糖原
糖原累积症分型
型别
缺陷的酶
受害器官
糖原结构
Ⅰ 葡糖-6-磷酸酶
肝、肾
正常
Ⅱ 溶酶体α-1,4-和α-1,6-葡糖苷酶 所有组织 正常
Ⅲ 脱支酶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总PPT课件
低血糖的病因
① 胰性(胰岛β-细胞功能亢进、胰岛α-细 胞功能低下等)
② 肝性(肝癌、糖原积累病等) ③ 内分泌异常(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
皮质功能低下等) ④ 肿瘤(胃癌等) ⑤ 饥饿或不能进食
第44页/共46页
糖 耐 量 曲 线
正常人:服糖后1/2~1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 一般2h左右恢复正常值。
四、糖原代谢的调控
1. 别构调节
糖原合酶
糖原 AMP G-6-P ATP
葡萄糖
糖原磷酸化酶
第31页/共46页
AMP对磷酸化酶的别构调节机制
AMP
磷酸化酶b 钝化的T态
P
ATP
磷酸化酶b
活化的R态
2Pi 2H2O
2ATP 2ADP
P
P
磷酸化酶a 钝化的T态
P
磷酸化酶a 活化的R态
第32页/共46页
第40页/共46页
血糖水平异常 (一)高血糖及糖尿症 • 空腹血糖水平高于7.22-7.78mmol/L称为 高血糖。 • 当血糖浓度高于 8.89-10.00 mmol/L时, 可出现糖尿。此血糖值称为肾糖阈。 • 高血糖见于:糖尿病、肾脏疾病、情绪激动 等。
第41页/共46页
高血糖及糖尿的病理和生理原因
还原末端 非还原末端 α-1,4糖苷键 α-1,6糖苷键
第17页/共46页
还原末端 非还原末端 α-1,4糖苷键 α-1,6糖苷键
第18页/共46页
2. 磷酸解意义: • 经济 • 防止扩散
G-1-P
第19页/共46页
3. 磷酸化酶的分子结构: • 有a、b两种形式 • 磷酸吡哆醛是辅助因子 • AMP是别构活化剂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王镜岩生物化学(全)
糖原分解的生理意义
提供能量
糖原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在需要能量时,糖原可通过分解产生葡 萄糖,进而通过糖酵解或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维持血糖水平
在长时间没有食物摄入的情况下,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可以进入血液循环, 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3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研究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性质和功能,以及它们与生物体其他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
静态生物化学阶段
主要研究生物体内各种化学物质 的种类、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 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开始研究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和 能量代谢过程,揭示生命活动的 本质和规律。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王 镜岩生物化学(全)
目 录
• 糖原分解概述 • 生物王镜岩生物化学简介 • 糖原分解与生物化学的关系 • 糖原分解的详细过程 • 生物化学在糖原分解中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糖原分解概述
糖原的定义与结构
糖原是一种多糖,由许多葡萄糖分子 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是动物 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
质。
糖原分解还与生物体的糖代 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 等相互关联,共同维持生物
体内的代谢平衡。
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如糖尿 病、肥胖症等,糖原分解的 异常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和疾 病的发生发展。
04
糖原分解的详细过程
糖原的磷酸解
01
糖原在磷酸化酶的催化下,从非还原性末端开始,断开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1-磷酸。
糖原分解产物的去向
进入血液
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 器官,提供能量或合成其他物质。
糖代谢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1)合成以酯键相连的寡糖前体
(2)将前体转移到正在增长着的肽链上
(3)除去前体的某些糖单位
(4)在剩余的寡糖核心上再加入另外的糖分子
2 O-连寡糖的生物合成
先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然后合成寡糖链,即翻译后
加工形成。
O-连寡糖部分在高尔基体合成,在相应肽链的Ser或
Thr残基上依次加入所需的单糖单位; Ser/Thr在肽链
DPP-Man, DPP-GlcNAc ◆ 肽链上(第一个)糖基接受位点:特定的氨基酸
如:Asn, Ser, Thr, Hyl, Hyp, Tyr
(二)糖蛋白寡糖链生物合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N-连寡糖的生物合成
自学
开始合成是在内质网进行,随后又在高尔基体内加工
大约分4步合成:
6-7个Glc residues
非还原性末端
糖原核心 糖原核心
糖原分支酶
-1,6 糖苷键
≥ 4个Glc residues
糖原核心
糖原核心 -1,4 糖苷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UTP PPi
引物
G-1-P
UDPG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六节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学习目标
◆ 掌握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 ◆ 掌握糖原代谢的调控因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六节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主要内容
一 糖原的生物学意义 二 糖原的分解(glycogen breakdown) 三 糖原的生物合成(glycogen synthesis) 四 糖原代谢的调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糖-6-磷酸 葡糖 磷酸
CO2+H2 O 核糖
戊糖磷 酸途径 戊糖磷酸 磷酸丙糖 丙酮酸
酵解
乳酸、 乳酸、乙醇 发酵
糖异生 生糖氨基酸
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
三羧酸循环 乙醛酸循环
ATP CO2+H2 O
重点
本章回顾及小结: 本章回顾及小结:
糖原的分解过程(掌握三种酶)、 糖原的合成过程(三个步骤三种 酶)及其调节机制。
3、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
1-磷酸葡萄糖需要转变为6-磷酸才能进入代谢 磷酸葡萄糖需要转变为6 主流。催化磷酸基团转移的酶称为磷酸葡萄糖 主流。催化磷酸基团转移的酶称为磷酸葡萄糖 变位酶。1,6-二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 变位酶。1,6-二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又恢复原来的形式。 糖,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又恢复原来的形式。此 催化机理与3 磷酸甘油酸变为2 催化机理与3-磷酸甘油酸变为2-磷酸甘油酸的 机理很相似。 机理很相似。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发挥催化活性需要少量的 1,6-二磷酸葡萄糖的存在,1,61,6-二磷酸葡萄糖的存在,1,6-二磷酸葡萄糖 由1-磷酸葡萄糖在磷酸葡萄糖激酶的催化下形 如果1,6 1,6成。如果1,6-二磷酸葡萄糖从磷酸葡萄糖变位 酶分子上脱落,酶的活性就会钝化。 酶分子上脱落,酶的活性就会钝化。
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组成成分。 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组成成分。 4. 分子识别作用 血型物质A和 、粘附分子、整合素、 血型物质 和B、粘附分子、整合素、细菌 的各种凝集素等
二、糖类合成
A.植物的光合作用 A.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植物叶绿体中,在光能驱动下 在植物叶绿体中,在光能驱动下CO2与H2O合成葡萄 合成葡萄 放出氧气的过程。 糖,放出氧气的过程。 B.动物的糖异生 B.动物的糖异生 异生——非糖物质合成糖原。 非糖物质合成糖原。 异生 非糖物质合成糖原 部位: 部位:肝脏 a.过程 过程
3、糖原分支酶 、
糖原合酶只能合成由α(1→4)糖苷键连接的 直链分子。由直链分子形成多分支的糖原需要 由糖原分支酶的作用。糖原分支酶又称淀粉 1,4→1,6-转葡糖基酶,或称糖基4→6-转移酶。 分支酶从至少是11个残基的糖链的非还原性末 端将大约7个葡萄糖残基转移到同一个糖原或 其它糖原分子较内部的葡萄糖分子的C6上形成 1→6糖苷键,即形成一个新的分支,此分支必 须与其它分支有至少4个葡萄糖残基的距离。 糖原的分支很多,这一方面增加了糖原的可溶 性,另一方面增加了糖原的非还原性末端的数 目,使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丙酮酸 糖异生途径 无氧
淀粉
乳酸、 乳酸、氨基 酸、甘油等
六、糖原结构
“动物淀粉”动物及细菌 动物淀粉” 动物淀粉
的能量储存物质; 的能量储存物质;
结构与支链淀粉类似; 结构与支链淀粉类似; 遇碘为红棕色; 遇碘为红棕色; 红棕色
α(1→6)糖苷键 (1→6) α(1→4)糖苷键 (
七、糖原的分解
•糖酵解7步可逆步骤 + 3特异反应 糖酵解7
三、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常见的多糖有: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常见的多糖有:
A. 淀粉
植物细胞能源的储藏形式
作物名称 种子) (种子) 淀粉含量 小麦 玉米 大米 土豆 红薯
65% %
65% %
75% %
20% %
16% %
B 糖 原 (glycogen) C 纤维素 (cellulose) D 结合糖
(1)淀粉 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淀粉颗粒
糖 原 (glycogen) 1 纤维素 (cellulose)
α 1,6-糖苷键 糖苷键
6
1 4
α 1,4-糖苷键 糖苷键
(2)糖原 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目录
(3)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糖苷键
目录
(4)结合糖 )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糖脂 (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蛋白聚糖(proteoglycan): 、蛋白聚糖( ): 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糖糖 糖 糖
糖糖 糖 糖
提问: 提问:哪些物质可以通过糖异生途径形成糖元?
答案:凡能转变成糖代谢中间产物的物质。 答案:凡能转变成糖代谢中间产物的物质。
乳酸回炉再造-解毒、节能 饥饿状态下氨基酸、甘油维 持血糖浓度
糖代谢总图
甘露糖 葡萄糖 果糖 各种脂类 其他生糖物质
储存性糖类 (糖原、淀粉等) 糖原、淀粉等)
淀粉
α-淀粉酶(唾液) 淀粉酶(唾液) 胰液) α-淀粉酶 (胰液) 麦芽糖+麦芽三糖 麦芽糖 麦芽三糖 )(25%) (40%)( )( ) α-临界糊精 异麦芽糖 临界糊精+异麦芽糖 临界糊精 (30%) (5%) ) ) α-临界糊精酶
肠粘膜 上皮细胞 刷状缘
α-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
(二)糖的吸收-钠依赖的主动转运 糖的吸收刷状缘 肠 腔
2、糖原脱支酶和糖基转移酶 、
磷酸化酶从糖原的非还原性末端不断的移去葡萄糖残 基直到分支点前 个葡萄糖残基处 基直到分支点前4个葡萄糖残基处。形成一个具有许多 短分支链的多糖分子称为极限糊精。 短分支链的多糖分子称为极限糊精。极限糊精的短的 分支称为“极限分支” 它的进一步分解需要糖原脱 分支称为“极限分支”,它的进一步分解需要糖原脱 支酶和糖基转移酶的参与 的参与。 支酶和糖基转移酶的参与。 这两种酶是一条肽链上两种酶的活性, 这两种酶是一条肽链上两种酶的活性,一种是起转移 葡萄糖残基作用的酶,称为糖基转移酶; 葡萄糖残基作用的酶,称为糖基转移酶;另一种是起 分解葡萄糖α 1→6)糖苷键作用的酶, 分解葡萄糖α(1→6)糖苷键作用的酶,称为糖原脱 支酶,又称α 1→6) 糖苷酶。故是一种双功能酶。 支酶,又称α-(1→6)-糖苷酶。故是一种双功能酶。 磷酸化酶的作用停止后,糖基转移酶活性先起作用, 磷酸化酶的作用停止后,糖基转移酶活性先起作用, 催化分支前的 个葡萄糖残基转移到另一分支的非还原 分支前的3 催化分支前的3个葡萄糖残基转移到另一分支的非还原 性末端的葡萄糖残基上,或者转移到糖原的核心链上。 性末端的葡萄糖残基上,或者转移到糖原的核心链上。 剩下一个糖残基以α 1→6)糖苷键与糖原连接, 剩下一个糖残基以α(1→6)糖苷键与糖原连接,这 一葡萄糖残基由脱支酶水解(不是磷酸解)产生1 一葡萄糖残基由脱支酶水解(不是磷酸解)产生1分子 葡萄糖。 葡萄糖。
糖原的降解需要3种酶的作用: 糖原磷酸化酶 糖原脱支酶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1、糖原磷酸化酶 、
特点: 特点:从糖原分子的非还原型末端磷酸解 1→4)糖苷键,生成1 磷酸葡萄糖, α(1→4)糖苷键,生成1-磷酸葡萄糖, 辅助因子是磷酸吡哆醛 磷酸吡哆醛。 辅助因子是磷酸吡哆醛。 磷酸化酶有a 两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磷酸化酶有a、b两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磷酸化酶只催化1→4糖苷键的磷酸解, 1→4糖苷键的磷酸解 磷酸化酶只催化1→4糖苷键的磷酸解,而 且只作用到糖原分支点前4 且只作用到糖原分支点前4个葡萄糖残基 处即不能继续催化。 处即不能继续催化。
八、糖原的生物合成
糖原的生物合成包括3个步骤, 由3种酶催化: 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糖原合酶 糖原分支酶。
1、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 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催化1-磷酸葡萄糖与 UTP反应生成UDP-葡萄糖和焦磷酸。此反应的 标准自由能的变化接近0,本应属于可逆反应, 但由于焦磷酸随即被水解,释放大量的能量, 致使该反应成为不可逆的反应。 核苷三磷酸在反应中裂解产生焦磷酸的现象在 生物合成中广泛存在。焦磷酸的水解和核苷三 磷酸的水解相偶联,使热力学上原来可逆甚至 是吸能的反应不可逆的向一个方向进行。葡萄 糖形成UDP-G后使葡萄糖变的更为活泼。
四、糖的消化与吸收
(一)糖的消化
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 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物糖 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 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 其中以淀粉为主。 其中以淀粉为主。 淀粉为主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
口腔 胃 肠腔
Na+
小肠粘膜细胞
K+
ATP ADP+Pi SGLT Na+泵
门静脉
K+
Na+
Na+
G
G
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Na+-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 SGLT)ຫໍສະໝຸດ 五、糖代谢的概况糖原
糖原合成 糖原分解 酵解途径 有氧
ATP
H2O及CO2 及 乳酸
磷酸戊糖 葡萄糖 核糖 NADPH 途径 (血液↔组织 血液↔组织) 消化与吸收
第十七章 糖原的分解和 生物合成
.糖原的结构 .糖原的降解 .糖原的生物合成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人体所需能量的50%~70%来自于糖,这是 来自于糖, 人体所需能量的 来自于糖 糖的主要功能。 糖的主要功能。
2. 转变为非糖物质
如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 如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 核苷酸等物质的原料。 核苷酸等物质的原料。
2、糖原合酶 、
糖原合酶催化糖原的合成。UDPG上的葡萄糖分子被转 移到糖原引物的非还原性末端或以存在的糖原分子的 某个分支的非还原性末端的葡萄糖残基的C4的羟基上, 形成α(1→4)糖苷键。UDP被糖原分子末端的葡萄糖 残基上的C4羟基所取代。 糖原合酶不能从零开始将两个葡萄糖分子连接起来, 此酶催化作用需要一个引物的存在,起引物作用的是 一个蛋白质称为生糖原蛋白,或糖原引物蛋白(糖原 素)。此蛋白有自动催化作用,它催化第1个葡萄糖连 接到生糖蛋白的专一酪氨酸残基的酚羟基上,然后催 化大约8个葡萄糖以1→4糖苷键相连,形成由8个葡萄 糖残基组成的寡糖链,糖基的供体是UDP-葡萄糖,生 糖原蛋白实际上形成了糖原分子的核心。然后,糖原 合酶再继续延长此寡糖链,糖原合酶只有与生糖原蛋 白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的发挥其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