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与逻辑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是高中数学学习的起点,为学生后续学习函数、数列、不等式等数学内容提供了重要的逻辑基础。

本章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集合的概念、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以及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这些内容不仅在数学内部逻辑上紧密相连,而且在实际问题解决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描述事物群体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集合的概念,学生能够理解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并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如列举法、描述法等)。

集合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主要包括子集、真子集、相等关系等。

这些关系揭示了集合之间的层次结构和相互联系,是学习集合运算和逻辑推理的基础。

学生需要掌握判断集合间关系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用。

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并集、交集、补集等。

这些运算是集合论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实际问题中常用的数学工具。

学生需要掌握集合运算的定义、性质及运算法则,并能够进行复杂的集合运算。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逻辑推理中的基本概念,它们描述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学习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生能够理解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推理的基本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是数学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用于描述具有普遍性或特殊性的数学命题。

学生需要理解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区别,掌握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含义及用法,并能够运用量词进行逻辑推理和命题证明。

(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不仅涵盖了集合论和逻辑推理的基础知识,更在数学学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集合论,作为现代数学大厦的基石之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描述和研究数学对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强大框架。

它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和表达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为深入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篇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识记数学中一些常用的的数集及其记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2) 过程与方法:从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引出“集合”一词,通过探讨一系列的例子形成集合的概念,举例剖析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探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比较用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合作交流、勤于思考、积极探讨的精神,发展用严密谨慎的集合语言描述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2) 难点:区别集合与元素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符号,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表示具体的集合时,如何从列举法与描述法中做出选择。

教学过程:【问题1】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大家回忆一下教材中是如何对它们进行定义的?[设计意图]引出“集合”一词。

【问题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集合吗?请大家思考讨论课本第2页的思考题。

[设计意图]探讨并形成集合的含义。

【问题3】请同学们举出认为是集合的例子。

[设计意图]点评学生举出的例子,剖析并强调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问题4】同学们知道用什么来表示一个集合,一个元素吗?集合与元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设计意图] 区别表示集合与元素的的符号,介绍集合中一些常用的的数集及其记法。

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问题5】“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方程(x- 1)(x+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设计意图]引出并介绍列举法。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 集合的概念 .............................................................................................................. - 1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6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 10 -1.4.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15 -1.4.2充要条件 .............................................................................................................. - 20 -1.5.1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 25 -1.5.2 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 27 -1.1 集合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与“不属于”关系,熟记常用数集专用符号;2. 深刻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能够用其解决有关问题;3. 会用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一些简单集合,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集合.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探究下列问题:(1)1~10之间的所有偶数;(2)立德中学今年入学的全体高一学生;(3)所有正方形;(4)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点;(5)方程2320-+=的所有实数根;x x(6)地球上的四大洋.思考:上述每个问题都由若干个对象组成,每组对象的全体都能组成集合吗?(二)探索新知探究一:集合的概念1. 集合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问题1 “较小的数”能否构成一个集合?答案:不能,组成它的元素不确定.结论: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问题2 由1,2,0,2-这些数组成的一个集合中有几个元素?-,|2|答案:集合中有4个不同元素1,2,0,2-.结论: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若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则称这两个集合相等.问题3 高一(5)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答案:集合没有变化.结论: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问题4 小组讨论,归纳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归纳: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探究二:元素和集合的关系问题5 已知下面的两个实例:(1)用A表示高一(1)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2)用a表示高一(1)班的一位女学生,b表示高一(1)班的一位男学生.思考: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解:a是集合A中的元素,b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概念: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 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探究三: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思考1: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如何表示?答案:可以表示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思考2:方程2320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如何表示?答案:可以表示为{1,2}.列举法: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2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解:(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 ,那么A ={0,1,2,3,4,5,6,7,8,9}.(2)设方程2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 ,那么B ={1,0}.注意:由于元素完全相同的两个集合相等,而与列举的顺序无关,因此一个集合可以有不同的列举方法.例如,例1(1)还可以表示为A ={9,8,7,6,5,4,3,2,1,0}等;2. 描述法问题8 能否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37x -<的解集?该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征?解析:不能,但是可以看出,这个集合中的元素满足特征:(1)集合中的元素都小于10;(2)集合中的元素都是实数.这个集合可以通过描述其元素性质的方法来表示,写作:10{|}x x x <∈R ,.问题9 奇数集怎么表示?偶数集怎么表示?有理数集怎么表示?奇数集可以表示为2{}1|x x k k ∈=+∈Z Z ,,偶数集可以表示为2{|}x x k k ∈=∈Z Z ,, 有理数集可以表示为|0{}q x x p q p p∈=≠=∈R Q Z ,,,.问题10 通过以上问题总结归纳出描述法的概念.描述法:一般地,设A 是一个集合,我们把集合A 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 x 的元素x 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 A P x ∈,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显然,对于任何{|()}y x A P x ∈∈,都有y A ∈,且()P y 成立.例2 试分别用描述法和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22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A ;(2)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B .解:(1)设x A ∈,则x 是一个实数,且220x -=.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2{|20}A x x =∈-=R .方程220x -=-A =-. (2)设x B ∈,则x 是一个整数,即x ∈Z ,且1020x <<.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1020}B x x =∈<<Z .大于10且小于20的整数有11,12,13,14,15,16,17,18,19,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B={11,12,13,14,15,16,17,18,19}.问题11 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对象?答案:列举法是把每个元素一一列举出来,非常直观明显地表示元素,当元素有限或者元素有规律性的时候,是常采用的方法;描述法表示的集合中元素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集合中的元素基本是无限的,这是比较常用的集合表示法.(三)课堂练习1.下列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①我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②所有的欧盟成员国;③空气中密度大的气体.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答案:D解析:研究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的问题,首先要考查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①中的“著名”没有明确的界限;②中的研究对象显然符合确定性;③中“密度大”没有明确的界限,故选D.2.R ;②14∉Q ;③0∈Z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0答案:B 解析:①正确;②因为14∈Q ,错误;③0∈Z ,正确. 故选B. 3.a ,b ,c ,d 为集合A 的四个元素,那么以 a ,b ,c ,d 为边长构成的四边形可能是( )A.矩形B.平行四边形C.菱形D.梯形答案:D解析:由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故 a ,b ,c ,d 四个元素互不相同,即组成四边形的四条边互不相等. 故选D.4.设集合{}230|A x x x a =-+=,若4A ∈,则集合A 用列举法表示为___________.答案:{-1,4}解析:∵4A ∈,∴16120a -+=,∴4a =-,∴{}234014|{}A x x x =--==-,.(四)小结作业小结:1.集合的概念;2.元素和集合的“属于”关系;3.常见数集的专用符号;4.集合的表示方法.作业:四、板书设计1.1集合的概念1. 集合的概念2. 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 元素和集合的关系: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4. 常见数集的专用符号5.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 理解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3. 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真子集的概念,空集的概念.2. 教学难点元素与子集,即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实数有相等、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思考两个集合之间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呢?要求: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二)探索新知探究一:子集1. 观察以下几组集合,并指出它们元素间的关系:①A ={l,2,3},B ={1,2,3,4,5};②C为立德中学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D为这个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在(1)中,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这时我们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同样,在(2)中,集合C包含于集合D,集合D包含集合C.2. 子集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或B A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3. 韦恩图(Venn图):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来代表集合的图称为韦恩图(Venn图).练习1:下图中,集合A是否为集合B的子集?练习2:判断集合A是否为集合B的子集,若是则在()打√,若不是则在()打×:①A ={1,3,5},B ={1,2,3,4,5,6}(√)②A={1,3,5},B={1,3,6,9}(×)③A ={0},B ={x | x2+2=0}(×)④A ={a,b,c,d},B ={d,b,c,a}(√)探究二:集合相等1. 观察下列两个集合,并指出它们元素间的关系.A = {x | 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B = {x | x是等腰三角形}.集合A中的元素和集合B中的元素相同.2. 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 = B.也就是说,若A B⊆,则A = B.⊆,且B A牛刀小试3:.集合A与B什么关系?答案:A = B.探究三:真子集1. 观察以下几组集合,并指出它们元素间的关系:(1)A ={1,3,5},B ={1,2,3,4,5,6};(2)A ={四边形},B ={多边形}.2. 定义:如果集合A B⊆,但存在元素x B∉,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且x A记作:A B(或B A).韦恩图表示:探究四空集1. 方程x2 + 1 = 0没有实数根,所以方程x2 + 1 = 0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中没有元素.2.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问题:你还能举几个空集的例子吗?探究五1. 包含关系{}a A⊆与属于关系a A∈有什么区别?答案:前者为集合之间的关系,后者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2. 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列结论:(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2)对于集合A,B,C,如果A B⊆.⊆,那么A C⊆,且B C例1 写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解:集合{a,b}的所有子集:∅,{a},{b},{a,b}.真子集:∅,{a},{b}.例2 判断下列各题中集合A是否为集合B的子集,并说明理由:(1)A ={1,2,3},B ={x | x是8的约数};(2)A ={ x | x是长方形},B ={ x | x是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解:(1)因为3不是8的约数,所以集合A不是集合B的子集.(2)因为若x是长方形,则x一定是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所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规律总结:1. 写集合子集的一般方法:先写空集,然后按照集合元素从少到多的顺序写出来,一直到集合本身.2. 写集合真子集时除集合本身外其余的子集都是它的真子集.3. 一般地,集合A 含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共有2n 个,A 的真子集共有21n -个.(三)课堂练习1.集合A ={-1,0,1},A 的子集中含有元素0的子集共有( )A.2个B.4个C.6个D.8个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在集合A 的子集中,含有元素0的子集有{0},{0,1},{0,-1},{-1,0,1}四个,故选B.2.设集合A ={x | 1< x <2},B ={x | x <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2}a a ≤B.{|1}a a ≤C.{|1}a a ≥D.{|2}a a ≥答案:D解析:由{|12},{|},A x x B x x a A B =<<=<⊆,则{|2}a a ≥.故选D.3.已知集合){}(2A x y x y x y =+=∈N ,,,,试写出A 的所有子集.解:因为){}(2A x y x y x y =+=∈N ,,,,所以A ={(0,2),(1,1),(2,0)}.所以A 的子集有:,{(0,2)},{(1,1)},{(2,0)},{(0,2),(1,1)}∅,{(0,2),(2,0)},{(1,1),(2,0)},{(0,2),(1,1),(2,0)}.(四)小结作业小结: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有哪些?3.本节课主要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作业:四、板书设计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 子集的定义2. Venn图3. 集合的相等4. 真子集的定义5. 空集的定义6. 结论1.3 集合的基本运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集、交集、补集的概念,掌握其基本运算;2. 正确掌握并熟练运用集合的运算性质进行综合运算;3. 能利用补集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与方法解题.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2. 教学难点区别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及符号表示.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类比实数的运算,集合是否也有类似的运算呢?(二)探索新知探究一并集思考1:观察下面的集合,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1)A ={1,3,5},B ={2,4,6},C ={1,2,3,4,5,6};(2)A ={x | x是有理数},B ={x | x是无理数},C ={x | x是实数}.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可以看出,集合C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并集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 B,读作“A并B”,即{|},或.=∈∈A B x x A x B用Venn图表示为在思考1中,集合A与B的并集是C,即A B C=.例1 设A = {4,5,6,8},B = {3,5,7,8},求A B.解:A B= {4,5,6,8} ∪ {3,5,7,8}= {3,4,5,6,7,8}.例2 设集合A = {x | -1 < x < 2},集合B = {x | 1 < x < 3},求A B.解:法一:A B= {x | -1 < x < 2}{x | 1 < x < 3} = {x | -1 < x < 3}.法二:利用数轴直观表示.根据并集的概念及Venn图,得出并集的运算性质:(1)A A A=,即任何集合与其本身的并集等于这个集合本身;(2)A A∅=,即任何集合与空集的并集等于这个集合本身.探究二交集思考2:观察下面的集合,说出集合A,B与集合C之间的关系.(1)A ={ 2,4,6,8,10 },B ={ 3,5,8,12 },C ={8};(2)A ={x | 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女同学},B ={x | 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高一年级同学},C ={x | 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高一年级女同学}.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可以看出,集合C是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交集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即{|},且.A B x x A x B=∈∈用Venn 图表示为在思考2中,集合A 与B 的交集是C ,即AB C =.例3 某中学开运动会,设A ={x | x 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参加百米赛跑的同学}, B ={x | x 是该中学高一年级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求AB .解:A B 就是该中学高一年级中那些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组成的集合.所以AB ={x | x 是立德中学高一年级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例4 设平面内直线1l 上点的集合为1L ,直线2l 上点的集合为2L ,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1l ,2l 的位置关系.解:平面内直线1l ,2l 可能有三种位置关系,即相交于一点、平行或重合. (1)直线1l ,2l 相交于一点P 可表示为12{}L L P =点;(2)直线1l ,2l 平行可表示为12L L =∅; (3)直线1l ,2l 重合可表示为1212L L L L ==.交集的运算性质: (1)AA A =,即任何集合与其本身的交集等于这个集合本身;(2)A ∅=∅,即任何集合与空集的交集等于空集.探究三 补集思考3:求方程2(2)(3)0x x --=在有理数范围内的解集,在实数范围内的解集. 要求:学生自行作答,教师总结答案.答:方程在有理数范围内只有一个解2,解集为2{|(2)(3)0}{2}x x x ∈--==Q , 在实数范围内有三个解:233-,,解集为2{|(2)(3)0}{233}x x x ∈--==R ,. 全集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记作U .补集定义: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UA ,即{|}UA x x U x A =∈∉,且.用Venn 图表示为例5 设U = {x | x 是小于9的正整数},A ={ 1,2,3 },B ={ 3,4,5,6 },求UA ,UB .解:根据题意可知,U = { 1,2,3,4,5,6,7,8 },所以UA = { 4,5,6,7,8 },UB ={ 1,2,7,8 }.例6 设全集U = {x | x 是三角形},A = {x | x 是锐角三角形},B = {x | x 是钝角三角形},求AB ,()UA B .解: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可知,AB =∅,A B = {x | x 是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UA B = {x | x 是直角三角形}.(三)课堂练习1. 已知全集{}0123U =,,,,集合{}{}0113A B ==,,,,则()U A B =C ( )A.{}02,B.{}03,C.{}012,,D.{}013,, 答案:C解析:因为{}{}012313U B ==,,,,,,所以{}02U B =,C ,又{}01A =,,所以(){}012U AB =,,C .故选C. 2. 已知集合{|2}{|111}M x x N x x =<=-<-<,,则( ) A.M N = B.M N N = C.M N =R D.M N N =答案:D解析:由题知,集合{}02|N x x =<<,所以|02}{MN x x =<<.故选D.3. 已知集合{}{}123456{123567}8U A B ===,,,,,,,,,,,,,则UB A 中元素的个数为( )A.4B.5C.6D.7答案:B 解析:{456}{45678}UUA BA ==,,,,,,,,所以UBA 中元素的个数为5.故选B.4. 已知集合{}1236A =-,,,,{}|23B x x =-<<,则A B =________.答案:{}12-,解析:{}{}1236{|23}12AB x x =--<<=-,,,,.5. 已知全集{}12345U =,,,,,{}12A =,,{}124B =,,,则()UA B =________.答案:{}35,解析:{}124A B =,,,(){35}U AB ∴=,.(四)小结作业 小结:1. 并集、交集、补集的概念及Venn 图表示;2. 集合的运算性质及其相关运算. 作业: 四、板书设计1.3 集合的基本运算1. 并集的定义及Venn 图表示; 并集的运算性质;2. 交集的定义及Venn 图表示; 交集的运算性质;3. 全集的定义;补集的定义及Venn 图表示.1.4.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2. 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方法.2. 教学难点必要条件的理解和判断.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过命题,会判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能判断其真假.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它的条件是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结论是三角形全等;这个命题是假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课本P17中的思考,并依次说出它们的条件,结论及真假.要求: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二)探索新知探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 前提(要牢记):p是条件,q是结论.⇒;“若p,则q”为假命题,记作p⇒q.2. 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记作p q⇒,则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若p q4. 由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命题(1)(4)是真命题,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 的必要条件;(2)(3)是假命题,所以p不是q的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例1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1)若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若两个三角形的三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3)若四边形为菱形,则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4) 若21x =,则1x =; (5) 若a b =,则ac bc =;(6) 若x ,y 为无理数,则xy 为无理数.解:(1)这是一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p q ⇒,所以p 是q 的充分条件. (2)这是一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p q ⇒,所以p 是q 的充分条件. (3)这是一条菱形的性质定理,p q ⇒,所以p 是q 的充分条件.(4)由于2=1(-1),但11-≠,p ⇒q ,所以p 不是q 的充分条件. (5)由等式的性质知,p q ⇒,所以p 是q 的充分条件.(62=为有理数,p ⇒q ,所以p 不是q 的充分条件. 那同学们在想一下,q 是p 的什么条件?(1)必要条件; (2)必要条件; (3)必要条件; (4)不必要条件; (5)必要条件; (6)不必要条件. 思考1例1中命题(1)给出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充分条件,即“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这样的充分条件唯一吗?如果不唯一,那么你能再给出几个不同的充分条件吗?答:不唯一.初中的时候我们还学过其它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也就是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其它条件:①若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若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若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则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都是“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充分条件.因此,一般来说,对给定结论q ,使得q 成立的条件p 是不唯一的.一般地,数学中的每一条判定定理都给出了相应数学结论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例2 下列“若p ,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q 是p 的必要条件? (1)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2)若两个三角形相似,则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成比例;(3)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4)若1x =,则21x =; (5)若ac bc =,则a b =;(6)若xy 为无理数,则,x y 为无理数.解:(1)这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性质定理,p q ⇒,所以q 是p 的必要条件. (2)这是三角形相似的一条性质定理,p q ⇒,所以q 是p 的必要条件.(3)如图1.4-1,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但它不是菱形,p q ⇒,所以,q 不是p 的必要条件.(4)显然,p q ⇒,所以,q 是p 的必要条件.(5)由于(1)010-⨯=⨯,但11-≠,p q ⇒,所以,q 不是p 的必要条件. (6)由于122=2不全是无理数,p q ⇒,所以q 不是p 的必要条件.一般地,要判断“若p ,则q”形式的命题中q 是否为p 的必要条件,只需判断是否有“p q ⇒”,即“若p ,则q”是否为真命题.说明:(1)p q ⇒,q 是p 的必要条件(p 是q 的充分条件);(2)p q ⇒,q 不是p 的必要条件(p 不是q 的充分条件).思考2例2中命题(1)给出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必要条件,即“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这样的必要条件是唯一的吗?如果不唯一,你能给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个其他必要条件吗?答:不唯一.例如,下列命题都是真命题:①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②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③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这表明,“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都是“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必要条件.因此,一般来说,给定条件p ,由p 可以推出的结论q 是不唯一的.一般地,数学中的每一条性质定理都给出了相应数学结论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 规律总结:1. 在命题“若p ,则q”中,要判断p 是否为q 的充分条件,关键是判断“若p ,则q”的真假,即p q ⇒或p q ⇒.2. 在命题“若p ,则q”中判断q 是否为p 的必要条件,实质上仍是判断“若p ,则q”的真假,即p q ⇒或p q ⇒.(三)课堂练习1. 下列“若p ,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p 是q 的充分条件? (1)若平面内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则PA=PB ;(2)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一边所对的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若两个三角形相似,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周长比的平方. 解:(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p q ⇒,p 是q 的充分条件;(2)三角形的两边及一边所对的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p q ⇒,p 不是q 的充分条件;(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 q ⇒,p 是q 的充分条件.2. 下列“若p ,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q 是p 的必要条件? (1)若直线l 与⊙O 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l 为⊙O 的一条切线; (2)若x 是无理数,则x 2也是无理数.解:(1)这是圆的切线定义,p q ⇒,所以q 是p 的必要条件;(2是无理数,但22=不是无理数,p q ⇒,所以q 不是p 的必要条件.3. 如图,直线a 与b 被直线l 所截,分别得了∠1,∠2,∠3和∠4.请根据这些信息,写出几个“a ∥b ”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解:“a∥b”的充分条件:∠1=∠2,∠1=∠4,∠1+∠3=180°;“a∥b”的必要条件:∠1=∠2,∠1=∠4,∠1+∠3=180°.(四)小结作业小结: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如何判断的?作业:四、板书设计1.4.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 “若p,则q”的形式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3.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1.4.2充要条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2. 会判断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对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2. 教学难点对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并根据不同条件求参数的值或范围.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上节课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命题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那我们在学习充要条件之前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果p可以推出q,那p是什么条件,q又是什么条件?”老师引导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在看书中的思考,其中提到了逆命题,那我们先来回想一下,什么是逆命题,老师引导学生发言,并总结(命题“若p,则q”的逆命题为“若q,则p”).同学们要记住,将命题“若p,则q”中的条件p和结论q互换,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若q,则p”,称这个命题为原命题的逆命题.(二)探索新知思考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与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1)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3)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4)若A∪B是空集,则A与B均是空集.先引导学生回答出四个逆命题分别是什么,在判断真假.(1)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分别相等;(2)若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若ac<0,则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若A 与B 均是空集,则A ∪B 是空集.不难发现,上述命题中的命题(1)(4)和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命题(2)是真命题,但它的逆命题是假命题;命题(3)是假命题,但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探究一:充要条件1. 定义:如果“若p ,则q ”和它的逆命题“若q ,则p ”均是真命题,此时既有p q ⇒,又有q p ⇒,就记作p q ⇔.此时p 既是q 的充分条件,也是q 的必要条件,我们就说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此时p 与q 互为充要条件.2. p 与q 互为充要条件时,也称“p 等价于q ”“q 当且仅当p ”等.3. 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可知,若原命题“若p ,则q ”及其逆命题“若q ,则p ”都是真命题,则p 与q 互为充要条件.例3 下列各题中,哪些p 是q 的充要条件?(1) p :四边形是正方形,q :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2) p :两个三角形相似,q :两个三角形三边成比例;(3) p :xy>0,q :x>0,y>0;(4) p :x =1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的一个根,q :a+b+c=0(a ≠0).解:(1)因为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也可能是菱形),所以q p ⇒,所以p 不是q 的充要条件.(2)因为“若p ,则q ”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若q ,则p ”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所以它们均为真命题,即p q ⇔,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3)因为xy>0时,x>0,y>0不一定成立(因为xy>0时,也可能x<0,y<0),所以p q ⇒,所以p 不是q 的充要条件.(4)因为“若p ,则q ”与“若q ,则p ”均为真命题,即p q ⇔,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小结:在命题中“若p ,则q ”中,如何判断p 与q 互为充要条件?只要判断出p q ⇒,且q p ⇒,即p q ⇔即可,其实质都是判断命题“若p ,则q ”与它的逆命题的真假,若都为真,则p 与q 互为充要条件.探究二: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给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吗?(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北师大版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说课稿

北师大版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说课稿

北师大版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说课稿一、引言本文主要以北师大版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教材中的《集合》一章为内容,对该章节进行详细的说课。

该章节是高中数学必修1教材中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运算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可以基本掌握集合的相关概念和运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章从生活中熟悉的集合概念出发,逐步引入集合符号、集合的表示方法和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集合的基本概念:介绍了集合的基本定义和常见术语,如元素、空集等。

•集合的表示方法:通过列举法、描述法和区间法等,详细介绍了如何表示一个集合。

•集合的相等与包含关系:讲解了集合相等和包含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集合的运算:介绍了集合的交、并、差和补运算,并给出运算规则和示例。

2. 教材特点分析该章节的内容较为基础,适合高中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集合概念。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概念,并通过具体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的基本操作。

教材设计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理解和描述集合的定义和常见术语。

•熟悉集合的表示方法,能够用列举法、描述法和区间法等方法表示给定的集合。

•理解集合的相等与包含关系,能够根据定义和判断方法判断两个集合是否相等或包含关系。

•掌握集合的交、并、差和补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应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达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本课还将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和实际应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材分析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材分析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教材分析1. 引言本文将对教材中的第一章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章的主题是“集合与简易逻辑”,主要介绍了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运算与关系,以及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将建立起对集合和逻辑的基本理解,并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集合的概念在第一章的开头部分,教材详细介绍了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指由一些确定的元素构成的整体。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读者理解什么是集合,如何用集合来描述事物。

3. 集合的运算在理解了集合的基本概念后,教材继续介绍了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等。

并集指的是将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合并在一起,交集指的是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差集指的是一个集合中有而另一个集合中没有的元素,而补集则是指相对于某个全集而言,一个集合中没有而全集中有的元素。

教材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图表,帮助读者理解这些运算的概念,并通过练习题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加深对运算的理解。

4. 集合的关系除了运算,集合之间还有各种关系。

教材介绍了包含关系、相等关系、互不相交关系等。

这些关系描述了集合之间的特定联系和属性,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集合。

此外,教材还着重强调了集合之间关系的传递性、对称性和反对称性等性质。

5. 简易逻辑在集合的基础上,教材引入了简易逻辑的概念和方法。

简易逻辑是一种基于集合和关系的推理方法。

通过引入命题和命题之间的关系,教材讲解了如何进行逻辑上的推理和判断。

教材通过举例和练习题,引导读者尝试使用简易逻辑进行一系列的推理和判断。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第一章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集合与简易逻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对集合的介绍,读者能够理解集合的构成和运算,通过对集合关系的介绍,读者能够理解集合之间的联系和特性。

最后,通过简易逻辑的介绍,读者能够学会使用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第一章的内容,读者将获得对集合和简易逻辑的基本理解,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新旧版本教材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 必修第一册

新旧版本教材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 必修第一册
集合是刻画一类事物的语言和工具;常用逻辑用语 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语言。
定位:(1)作为预备知识;(2)作为数学基本语言
【知识结构】
【课时建议】 本章共安排了5个小节,教学时间约需10课时: 1.1 集合的概念 1课时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课时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2课时 阅读与思考 集合中元素的个 数 1.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课时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2课时 阅读与思考 几何命题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小结 2课时
引例的变化
旧教材
新教材
更新与精简,更容易提炼集合的概念,时代性强。
二 教材分析
2 习题的变化
旧教材
新教材
集合原来旧教材共14道题,现行教材是16道题,从数量上增加 了两道题。旧教材是集合这一部分整体上设置了一个习题,而 现行教材每一小节都设置了一个习题,并且每一个习题都有了: 复习巩固,综合应用,拓广探索三个栏目,三个栏目由易到难, 层层递进,是现行教材的一大特色。
【教学建议】
1、重视教材 (2)理解知识展开的内在逻辑: (3)钻研例习题的功能作用,充分用好教科书例习题;
例 1 已知{0, 1, 2a} {a 1, | a |, a 1},求实数 a 。
例 2 已知集合 A {x | x 1 n 1, n Z}, B {x | x 1 n, n Z}。
2
2
求证: A B 。
训练运算与逻辑推理
【教学建议】
1、重视教材 (4)正确对待“阅读与思考”:
【教学建议】
2、注重创设使用数学语言的情境和机会 学习集合语言最好的方法是使用。 在教学中要创设使学生运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情境

高中数学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教材分析20190904(1)

高中数学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教材分析20190904(1)
课本先给出大量具体例子抽象概括出概念; 由特殊事例归纳一般结论(归纳推理); 类比数的研究,进行集合的学习.
(4)分类讨论:对集合中各种关系,对字母或集合进行分类讨 论.
(5)数学语言表达:集合与逻辑用语主要就是作为数学交流 表达的语言,体现在使用了大量的文字、符号、图形语言,用以 刻画集合的关系运算,往往还需要在三种语言间灵活转换,有意 识地培养灵活选择语言,清晰直观而又严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听懂别人的想法,从而进行交流与合作.
把握定位 聚焦素养 加强初高中衔接过渡
——“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教材分析
陈-经纶、预备知识——作为高中数学起始课,要为高中数学 课程做好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 备,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 2、集合是刻画一类事物的语言和工具;常用逻辑用语 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语言。
各种命题 从特殊到一般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4、突出习题的层次性,创新题型,提倡数学写作。
教材P5-6习题1.1
【重点难点】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定位主要是作为数学表达的语言 和工具,在过去的高考中一般是表现为基础题,在一些 难题中它主要是作为表达的数学语言来呈现。
重点: (1)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集合语言的阅 读理解和运用. (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难点: (1)集合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充分条件与判定定理的关系,必 要条件与性质定理的关系;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及一般形式。
定位:(1)作为预备知识;(2)作为数学基本语言
【内容要求】
1.集合 内容包括:集合的概念与表示、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 算。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第一二册教材解读〖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内容安排〗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第一二册教材解读〖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内容安排〗

内容安排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如各种数集、不等式的解集、点集等,以此为基础,高中阶段系统安排了集合的初步知识,包括集合的含义、关系与运算,帮助学生使用集合的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的研究对象,教科书类比数的研究,采用了“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集合的关系一集合的运算”的研究路径,加强了对“如何研究一个数学对象”的指引.“集合的概念”从学生熟悉的集合(数集、点集、解集等)出发,结合6个实例给出元素、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属于、不属于),以及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其中,描述法是学习难点,难在对于“共同特征”的描述及符号表示,因此,教科书以奇数集为例,详细阐述了何为共同特征以及如何用符号表示.引入一个新的数学对象一集合之后,从哪些方面研究,以及如何研究?在“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和“集合的基本运算”中,首先,教科书类比学生最熟悉的数学对象——数,提出两个问题:(1)两个实数之间有相等关系、大小关....两个集合之间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呢?(2)实数有加、减、乘、除等运算,集合是否也有类似的运算呢?然后,教科书设置了两个观察栏目,安排了三组集合例子,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通过类比实数,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例子,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概括共同特征,获得集合间的关系——包含与相等,以及集合的三种运算一交集、并集、补集.常用逻辑用语也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语盲.教科书从初中学过的定义和定理出发,介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和量词,并将它们相联系,加强了“如何严谨准确地进行数学表述”,让学生逐渐习惯用数学的思维和符号表述和研究数学结论.“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从对命题相关知识的回顾出发,聚焦于“若,则q”形式的命题.首先,以4个典型的这种形式的数学命题为例,思考和分析它们的条件P与结论q的关系,由此引出三个常用的逻辑用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然后,借助于学生熟悉的数学命题,在辨析中明确方法:将判断是否为q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问题转化为判断命题“若,则q”及其逆命题“若q,则”的真假的问题.最后,列举“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阐明了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数学定义与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以丰富数学实例创设情境,从对命题的判断入手,通过对比,引入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概念、符号以及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写出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即根据量词的含义,先直接对原命题进行否定,得到这些命题的否定的一种表述形式,然后通过多次转化,将过于形式化的表述一步步改写成较为自然的、符合语言习惯的表述,由此观察出原命题和它的否定在形式上的变化,建立全称(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与存在(全称)量词命题之间的关系.课时安排本章教学约需10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11 集合的概念约1课时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约1课时13集合的基本运算约2课时1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约2课时1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约2课时小结约2课时。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集合》说课稿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集合》说课稿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集合》说课稿一、引言《集合》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的第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数学中的集合概念和集合运算。

本章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后续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

本次说课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介绍。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集合的运算律;–全集和空集的概念。

2.教材特点–知识性:本章主要涉及集合相关的定义、运算和运算律等知识;–抽象性:集合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集合的定义,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掌握集合的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的操作方法;–熟练运用集合的运算律。

2.能力目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集合运算;–能够理解和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和运算律。

2.教学难点–集合的差集和补集的概念理解和运用;–集合的运算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集合的运算律。

2.教学步骤–引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入集合的概念,激发学生对集合的兴趣;–导入:回顾学生已学过的相关概念,如数的分类、不等式等,为集合的引入做铺垫;–知识讲解: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PPT、白板等,讲解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基本运算;–练习演示: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集合的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的操作方法;–深化与拓展:通过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集合运算的运用情境;–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方法1.预授法: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对集合的认识;2.情境法:通过举例和应用情境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集合运算;3.讨论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4.综合运用法:通过将集合运算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应用相结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第1章《集合》教材分析(必修一)

数学:第1章《集合》教材分析(必修一)

第1章集合教材分析目标定位:1.集合是语境的要素.集合语言是近现代数学的基础,利用它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因此,“集合”内容就成为高中数学学习的起始内容,也是整个高中数学、大学数学乃至现代数学内容表述的基本语境.学习“集合”这一章,需从观念上把握六个字: 语言,工具,渐进.要求学习者认识到集合语言是数学语言的基本构成,并能运用集合语言来简洁地描述问题.当然,熟练地运用集合语言来揭示许多问题有一个理解与掌握的过程.2.本章具体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对象,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关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2)理解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理解补集的含义,会求补集;(4)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5)渗透数形结合、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6)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得到集合、集合间的关系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解读: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运用集合语言表述数学对象时的简洁和准确,体会数学的简洁美.1.本章结构按照“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运用→回顾反思”的六步形式设计编写,这一形式具有统领全书的意图.特别是从章头图、章首语中的主问题到各小节问题情境中的小问题,课本以“问题串”的方式逐层深入,为“学生活动”和“意义建构”这两个关键教学环节的落实,提供了实在而广阔的空间.2.本章与传统教材不同的是,学完补集的概念之后,将“补”理解为集合间的一种“运算”而上升到数学内部,并由此引出集合的其它运算.这样处理有着深刻的寓意,对于数学学习与数学研究,对“运算”的感悟和认知十分重要.也为后继学习作好铺垫.(如,函数的运算f (x )+g (x );向量的运算b a -;事件的运算A ·B 等)3. 内容包含了集合的含义、表示和运算等三部分内容.首先设置“设计自己”——感受集合概念,通过实例理解集合的特征,并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和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通过观察具体的集合,从“数”和“形”两个方面使学生感受并归纳出集合与集合之间包含关系.4. 本章充分利用Venn 图和数轴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集合的含义与运算,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5. 本章内容的呈现,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集合概念的呈现过程中,从学生最熟悉的例子入手,并通过旁白,鼓励学生自己举例,整个设计为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活动提供了空间和可能.6. 本章设置了“思考”、“阅读”等栏目,为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进一步学习提供了载体.例如,引导学生思考A ⊆B 与B ⊆A 能否同时成立,来探索集合相等的证明方法.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本章在习题和复习题部分设置了探究和拓展类的问题,例如,要求学生探究并证明C )(B A U =(C A U ) (C B U )等.7. 本章注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如通过旁白介绍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设置阅读介绍无限集的历史背景和含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8. 本章整体设计思路是从具体到理论,再回到具体,螺旋上升.教学方法与教学建议:本章作为全书的一个缩影,首先要求学生学完本章对数学学习的一般模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概言之即是对“从数学外部到数学内部再到数学外部”的过程有所感悟.1. 本章教学应注重数学学习的一般模式.六步形式的前三步“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是传统教学的薄弱环节.教师应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多让学生活动、感悟、体会,尽量避免从“数学理论”开始的灌输式教学.多关注数学概念和数学模型的源头!2.学好“集合”,建议教师顺着教材中的问题串以及“思考”等,引导学生学会“三招”:其一是集合语言、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其二是Venn 图和数轴的辅助运用;其三是类比联想于算术加法和减法乃至乘法.因此,教学中注意图形的直观性对学生理解集合知识十分有益,教师应对文氏图及数轴等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给予高度重视并多作示范.3.课本在问题与正文回答之间一般空留一行.这种空留具有暗示的意图,即此问题的回答应基于学生充分的活动之后再给出.4.对于课本中的拓展内容(如笛卡尔积)不必加深.5.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感悟:集合,整体看有表示;构成看有元素,或多或少.集合之间,可用“大小”看,则有“包含”与其他;可用运算看,则有“加、减、乘、除”;可用对应看,则有映射及函数.6.“思考”中A ⊆B与B ⊆A可以同时成立,成立的条件是A =B.这两者同时成立是证明集合相等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Venn图加以分析,使学生感受到这两者同时成立和集合相等的等价性.7.交集和并集的概念也可以同时给出,通过对照比较,便于学习;对交集和并集的运算,需时时借助Venn图和数轴来理解.。

(新)人教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集合的概念》优质说课稿

(新)人教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集合的概念》优质说课稿

(新)人教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集合的概念》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的第一章第1节《集合的概念》。

第一章主要讲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集合是刻画一类事物的语言和工具。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要使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的研究对象,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数学问题,积累抽象思维的经验,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常用逻辑用语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语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会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对象,进行数学推理,体会常用逻辑用语在表述数学内容和论证数学结论中的作用,提高交流的严谨性与准确性,提升逻辑推理索养。

本节主要讲集合的概念。

本节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集合:在高中数学课程中,集合是刻画一类事物的语言和工具。

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使用集合的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的研究对象,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积累数学抽象的经验。

内容包括:集合的概念与表示、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

二、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在小学和初中基础上,引入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要在了解集合含义基础上,会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并能判断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教科书首先从6个实例入手引入元索和集合的含义,以及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随后介绍了一些特殊集合的记号,最后介绍了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三、说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针对具体问题,能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3.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二)核心素养1.数学抽象:集合概念的理解,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2.逻辑推理:集合的互异性的辨析与应用;3.数学运算:集合相等时的参数计算,集合的描述法转化为列举法时的运算;4.数据分析:元素在集合中对应的参数满足的条件;5.数学建模:用集合思想对实际生活中的对象进行判断与归类。

新2024秋季高一必修数学第一册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小节》

新2024秋季高一必修数学第一册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小节》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一必修数学第一册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小节》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整合:学生能够全面回顾并总结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形成知识网络。

2.逻辑思维:通过小节复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识别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

4.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将集合与逻辑用语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交集、并集、补集)的回顾与总结。

•常用逻辑用语(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命题、逻辑联结词)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集合运算与逻辑命题的综合应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准确评估与反思。

教学资源•教材《新2024秋季高一必修数学第一册人教A版》第一章内容。

•多媒体课件(包含章节知识框架、例题解析、练习题)。

•黑板及粉笔或白板及电子笔。

•学生作业、笔记及错题集。

教学方法•复习讲授法:系统回顾章节知识点,强调重点难点。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与疑惑。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集合与逻辑用语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通过一个包含集合与逻辑用语的趣味数学谜题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兴趣,引出本章小节复习的主题。

•知识回顾:简要回顾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为接下来的复习做好铺垫。

新课教学(详细细化)1.集合复习•基本概念:回顾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基本运算:详细讲解并演示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过程,通过例题巩固知识点。

•综合应用:设计几道涉及多个集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分享解题思路和过程。

2.逻辑用语复习•命题与量词:回顾命题的定义、分类(简单命题、复合命题),以及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含义。

•逻辑联结词:讲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及在命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新2024秋季高一必修数学第一册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的概念》

新2024秋季高一必修数学第一册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的概念》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一必修数学第一册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的概念》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数学抽象:学生能够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包括集合的元素、表示方法及基本性质,并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集合模型。

2.逻辑推理:通过实例分析,学生能够识别集合中的元素,理解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数学表达:学生能够用数学符号(如大括号“{}”)准确表示集合,并能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的元素。

4.问题解决:能够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分类、计数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元素、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集合的基本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的互异性和无序性,并能准确应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灵活运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特别是涉及条件语句的集合表示。

教学资源•教材《新2024秋季高一必修数学第一册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相关内容。

•多媒体课件(包含集合概念讲解、实例分析、练习题)。

•黑板及粉笔或白板及电子笔。

•学生作业及练习册。

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讲解集合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及基本性质。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抽象概念,并学会应用。

•练习法: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心得。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如水果、动物、文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的对象有哪些共同特征,从而引出集合的概念。

•问题驱动:提问学生:“如何将这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归为一类?”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必要性和意义。

新课教学1.集合的定义•讲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强调集合是由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组成的总体。

•引入元素的概念,说明元素是构成集合的基本单位。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通过具体实例(如班级学生名单),讲解列举法表示集合的方法,并强调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第一二册教材解读〖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章整体解读〗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第一二册教材解读〖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章整体解读〗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是刻画一类事物的语言和工具,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的研究对象,提升数学抽象素养.常用逻辑用语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语言,使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对象、进行数学推理,可以提高交流的严谨性与准确性,提升逻辑推理素养.《课程标准(2021年版)》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预备知识,要求学生用集合语言和常用逻辑用语梳理、表达学过的数学内容,实现从具体的初中数学知识向较为抽象的高中数学知识的过渡,为高中数学学习做好知识与技能、方法与习惯、能力与态度方面的准备.一、本章内容安排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如各种数集、不等式的解集、点集等.以此为基础,高中阶段系统安排了集合的初步知识,包括集合的含义、关系与运算,帮助学生使用集合的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的研究对象.常用逻辑用语也是基于初中学习过的命题等知识,在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和量词,并将它们相联系,加强“如何严谨准确地进行数学表述”,让学生逐渐习惯用数学的思维和符号表述、研究数学结论.本章知识结构如下:二、选取典型数学实例和命题,回顾旧知、学习新知在初中,学生接触的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较为零散;在高中,学生首次系统学习这些表述数学内容的语言和工具.数学语言虽然简洁、准确,但是也相对抽象,教科书的任务就是需要通过这些抽象的数学语言的学习,提升学生数学表达的抽象层次,从而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具体来说,集合的学习起点是之前学习过的数集、解集、点集等,如今要从直观到抽象,系统学习集合的初步知识;逻辑用语的学习起点是之前学习过的命题,如今要从特殊到一般,学习一些逻辑用语的形式化表达.如何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教科书通过选取典型数学实例和命题,搭建初高中过渡的桥梁,从回顾旧知到学习新知.在集合中,教科书选取了丰富的实例,既涵盖了数、方程、不等式、函数、几何图形等数学领域,也包含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例如,引入元素与集合概念的6个实例,既有偶数集、正方形集、二次方程解集,又有学生集、四大洋集等.针对不同知识的特点,选取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例如,对于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教科书选取了实例“较小的数”“高中学生中的游泳能手”;对于描述法,通过表示不等式-7<3的解集来体现引入的必要性;等等.在常用逻辑用语中,无论是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还是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都是在回顾命题的基础上,选取初中典型的数学命题,学习新知识.特别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和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数学定义之间的关系,例题中选取了三角形相似、四边形为菱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习题中选取了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等典型命题,并用“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设置三个探究栏目,详细分析、说明各种关系.三、类比数的研究,学习集合,提升数学抽象素养数学知识包括数学的概念、公式、法则、定义、定理等及由其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在集合中,教科书除了介绍集合的基本知识,还特别注意指引学生“如何研究一个数学对象”,即引入一个新的数学对象后,需要研究些什么,研究方法是什么等.事实上,这是整套教科书贯穿始终的编写理念之一.集合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类比”,类比的对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数”,遵循数的研究路径(定义一关系一运算)就获得了集合需要研究的内容(关系和运算).因此,教科书在12节和13节,通过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指引学生发现和提出研究问题;通过设置观察栏目,指引学生类比数的大小关系和运算,联想集合的基本关系和运算.由此,让学生在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如概括、类比、联想等)的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初步掌握数学研究方法.集合语言是数学的基本语言,它能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的研究对象,表达和交流数学问题.掌握语言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因此,教科书在本章分三个层次安排集合语言的使用:一是读懂问题中的集合概念和符号;二是在处理问题时,根据需要运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述;三是创设情境,根据情境需求进行三种语言(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通过这样进阶式的安排,让学生逐渐熟悉集合语言的抽象性,积累数学抽象的经验,从而提升数学抽象素养.在教学中,也建议教师多选取一些例子,创设使用语言的情境,同时让学生自己举些例子,互相表达和交流.四、联系典型数学命题,学习逻辑用语,提升逻辑推理素养相对于初中的数学知识,常用逻辑用语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语言的运用等能力要求较高,是学生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教科书先从初中学习过的一些数学命题出发,分析这些命题中条件和结论的关系,由此引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些熟悉的数学实例,让学生辨析哪些条件是充分不必要的,哪些条件是必要不充分的,哪些条件是充分必要的,哪些条件是既不充分又不必要的,加深学生对这三个常用逻辑用语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逻辑推理素养.同时,通过联系初中的一些典型数学命题,让学生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以及数学定义和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另外,教科书在介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之前,先回顾命题的概念,然后通过判断一些含有变量的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让学生体会到对一些非命题的陈述句,如果用一个短语对变量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就可以得到一个命题,在此基础上比较自然地引入全称量词和全称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和存在量词命题的概念.对一个数学命题进行否定,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命题,称为原命题的否定,它与原命题一真一假.教科书通过对数学中一些简单的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进行否定,分析得到的新命题的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的一般形式,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存在量词对全称量词命题进行否定,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全称量词对存在量词命题进行否定. 同时,教科书还通过设置拓广探索的习题,让学生根据一些熟知的数学事实,写出给定结论成立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或写出一个全称量词命题或存在量词命题,并加以证明,让学生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用逻辑用语梳理初中典型命题的机会,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突破学习难点,并逐渐习惯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述和交流数学对象.五、基于知识学习,关注数学学习心理和方法的过渡 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知识,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所以学生不仅感到数学知识变难了,而且还会有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学习的感觉.因此,初中到高中的过渡,一是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难度的提高,二是学习心理的调整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数学语言虽然简洁、准确,但是符号较多、形式化程度高.在初次接触时,学生难以体会到它们的作用,容易产生为什么要学的困惑.因此,教科书编写时特别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调整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例如,地于为什么要学习集合,教科书设计了章引言中的问题“方程X 2=2在不同范围内的解”,其目的是希望学生意识到研究数学问题需要“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研究范围”,这就需要使用集合的语言和工具;对于为什么学习逻辑用语,教科书设计了各种情境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形式化可以克服很多逻辑错误,如根据“x M ∀∈,()p x ”否定的一般形式为“x M ∃∈,()p x ⌝”,可以知道“所有的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否定是“存在一个矩形,它不是平行四边形”,而不是“所有的矩形都不是平行四边形”;等等. 关于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教科书在“主编寄语”“本册导引”“章引言”“节引言”“小结”等处或有明确的论述,或有隐形的提示,建议教学时既能总揽全局,从全套教科书到每一节;也能细致入微,充分利用一篇寄语,一句引言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和学习方法,引领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入数学学习,以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

必修1集合单元教材分析

必修1集合单元教材分析

必修一第一章《集合》单元教学分析直溪高中储吉育 2009-9-22(一)教材分析1、课时分配本章教学时间约需4课时,具体分配如下: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约1课时1.2子集全集补集约1课时1.3交集并集约1课时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2、本章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高考中有关集合内容共有5个考点:①集合;②子集;③补集;④交集;⑤并集.考试要求:①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②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③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④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3、本章的教学目标、数学思想、数学方法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对象,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关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理解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理解补集的含义,会求补集;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渗透数形结合、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得到集合、集合间的关系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运用集合语言表述数学对象时的简洁和准确,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4、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点1.集合的三个特征:(1)确定性,关于集合的确定性,只是用其来判断是不是一个集合,高考并不会从中选题.(2)互异性: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不能相同.关于这个性质,只要抓住这个,就行.(3)无序性:只要集合里面的元素完全相同,他们的顺序不同,我们也把他们看作是同一个集合.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关于这两个性质,一定要注意子集的概念.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也就是说,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集合A与集合B 可以相等.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则集合A不等于集合B.3.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全集与补集的概念.难点:1.应用集合的性质(互异性,无序性)来解决相关的题目.2.空集的重要性:5、本章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是生源来自县乡较多,情况各异,其中数学成绩普遍低下,优秀学生很少,差生情况分析:据开学一周以来各种情况的观察与分析我认为影响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特别是来自基层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不到位、不得法。

2019人教A版高中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2019人教A版高中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集合的概念
第二课时: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相等)
第三课时:集合间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
第四课时: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补集)
第五课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判定定理、性质定理)
第六课时:充要条件(数学定义)
第七课时: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第八课时: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第九课时:第一章习题课
2019人教A版高中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高中数学
教材版本
2019人教A版
单元名称
《集合与常用逻辑》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础,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逻辑用语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单元目标
学会使用集合和逻辑用语表达和交流数学问题,提升交流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第十课时:小结
说明
以学业要求的达成为目标,以核心知识为基础,以问题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载体、以思想方法为依托、以关键能力为特征,综合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重点、难点与关键
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基本关系和基本运算;充要条件、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采用类比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网络知识体系。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以人为本,育人优先,遵循青少年发展的身心特点,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1.提前预习的习惯;2.及时复习的习惯;3.经常阅读的习惯;4.善于提问的习惯;5.规范书写的习惯;

人教统编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一A版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综合复习)

人教统编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一A版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综合复习)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A 版第一章教案教学设计1.1 《集合的概念》教案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课前准备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请分析以下几个实例:1.正整数1,2,3,;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3.2018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4.《水浒》中梁山108 好汉;5.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二)研探新知1.集合的有关概念(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思考:上述5 个实例能否构成集合?如果是集合,那么它的元素分别是什么?练习1:下列指定的对象,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①很小的数②不超过30 的非负实数③直角坐标平面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④ 的近似值⑤高一年级优秀的学生⑥所有无理数⑦ 大于2 的整数⑧正三角形全体(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a)确定性:设A 一个给定的集合,对于一个具体对象a,则a 或者是集合A 的元素,或者不是集合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b)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关系的,即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跟顺序无关.(3)思考1: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答案:(a)把3-11 内的每一个偶数作为元数,这些偶数全体就构成一个集合.(b)不能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belong to)A,记作a∈A(b)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 A 例如:A 表示方程x2=1 的解.2 A,1∈A(5)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如:{1,2,3,4,5},{x2,3x+2,5y3-x,x2+y2},⋯;思考2,引入描述法答案:(1)1~9 内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2)不能,因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无穷多个.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b)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如:{ 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思考3: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x,y)|y= x2+3x+2}与{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6)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辨析:这里的{}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如果写{实数}是正确的.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7)集合的分类问题2:我们看这样一个集合:{ x |x2+x+1=0},它有什么特征?显然这个集合没有元素.我们把这样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练习:0(填∈或)(2){ 0 }(填=或≠)集合的分类:(1)按元素多少分类:有限集、无限集;(2)按元素种类分类:数集、点集等三)例题讲解例1.用集合表示:①x2-3=0 的解集;②所有大于0小于10的奇数;③不等式2x-1>3 的解.例2.已知集合S满足:1 S,且当a S时1 S,若2 S,试判断1是1 a 2 否属于S,说明你的理由.例3.设由4 的整数倍加2 的所有实数构成的集合为A ,由4 的整数倍再加3的所有实数构成的集合为B,若x A,y B,试推断x+y和x-y与集合B的关系.(四)归纳小结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教材分析类比实数的大小关系引入集合的包含与相等关系,了解空集的含义.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下一节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打好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真子集的概念.【教学难点】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课前准备学生通过预习,观察、类比、思考、交流、讨论,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复习回顾:1.集合有哪两种表示方法?2.元素与集合有哪几种关系?问题提出:集合与集合之间又存在哪些关系?(二)研探新知问题 1:实数有相等、大小关系,如 5=5,5<7,5>3 等等,类比实数之间 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要急于做出判断. 而是继续引导学生; 欲知谁正确, 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研探.投影问题 2: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了吗?(1) A {1,2,3 }, B {1,2,3,4,5} ;(2)设A 为国兴中学高一( 3)班男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B 为这个班学生 的全体组成的集合;(3)设C { x | 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 D { x | x 是等腰三角形 };(4) E {2,4,6}, F {6,4,2} . 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两个集合所含元素范围存在各种关系, 从而类比得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①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 A ,B ,如果集合 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中 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 A 为B 的子集.记作: A B (或B A )读作: A 含于 B (或 B 包含 A ).②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我们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教师引导学生类比表示集合间关系的符号与表示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等号 之间有什么类似之处, 强化学生对符号所表示意义的理解. 并指出: 为了直观地 表示集合间的关系, 我们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 这种图称为 Venn 图.如图 1 和图 2 分别是表示问题 2 中实例 1 和实例 3的 Venn 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图1投影问题 3:与实数中的结论相类比,在集合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思考得出结论:若A B, 且B A,则A B.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几个具有包含关系、相等关系的集合实例,并用Venn 图表示.学生主动发言,教师给予评价.(三)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理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回答下例问题:(1)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空集?(2)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与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之间有什么区别?(3)0,{0} 与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4)包含关系{a} A 与属于关系a A之间有什么区别?试结合实例作出解释.(5)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吗?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吗?(6)能否说任何一人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7)对于集合A,B,C,如果A B,B C,那么集合A与C 有什么关系?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过程,然后让学生发表对上述问题看法.(四)巩固深化,发展思维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完成下列两道例题:例1.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长度上都合格时,该产品才合格.若用A 表示合格产品,B表示质量合格的产品的集合,C表示长度合格的产品的集合.则下列包含关系哪些成立?A B,B A, A C,C A试用Venn 图表示这三个集合的关系.例2.写出集合{0 ,1,2)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2.学生做教材习题,教师及时检查反馈.强调能确定是真子集关系的最好写真子集,而不写子集.(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建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又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1.3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教材分析集合的基本运算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 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集合的含义以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这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是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对象,在实践中应用广泛,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1.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能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 理解全集和补集的含义,能求给定集合的补集;3. 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数学学科素养1. 数学抽象:并集、交集、全集、补集含义的理解;2. 逻辑推理:并集、交集及补集的性质的推导;3. 数学运算: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及补集,已知并集、交集及补集的性质求参数(参数的范围);4. 数据分析:通过并集、交集及补集的性质列不等式组,此过程中重点关注端点是否含“ =”及?问题;5. 数学建模:用集合思想对实际生活中的对象进行判断与归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材分析
本章安排的是“集合与简易逻辑”,这一章主要讲述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两部分内容.集合的初步知识是现行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原来就有的内容,这部分主要包括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的表示及集合同集合之间的关系.简易逻辑知识则是新增加的内容,这部分主要介绍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充要条件等有关知识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学科,如数学中的数理逻辑、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统计、拓扑等,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数学,需要全面地理解概念,正确地进行表述、推理和判断,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广泛地说,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基本的逻辑知识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人们文化素质的组成部分.
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这就是把它们安排在高中数学起始章的出发点.
本章共编排了8小节,教学时间约需22课时:
1.1 集合约2课时
1.2 子集、全集、补集约2课时
1.3 交集、并集约2课时
1.4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约2课时
1.5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约4课时
1.6 逻辑联结词约2课时
1.7 四种命题约2课时
1.8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约2课时
小结与复习约4课时
说明:本章是高中数学的起始章,课时安排得相对宽松一些,像小结与复习部分安排4课时,其中考虑到了对初中内容进行适当复习、巩固的因素.
一内容与要求
大体上按照集合与逻辑这两个基本内容,第一章编排成两大节.
第一大节是“集合”.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数学中,已经接触过集合,对于诸如数集(整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点集(圆)等,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这一大节首先结合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介绍了集合的表示方法.然后,从讨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关系入手,给出子集的概念,此外,还给出了与子集相联系的全集与补集的概念.接着,又讲述了属于集合运算的交集、并集的初步知识.鉴于不等式的内容目前初中数学只讲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考虑到集合知识的运用与巩固,又考虑到下一章讨论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需要,第一大节最后安排的是绝对值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此外,在这一大节之后,还附了一篇关于有限集合元素个数的阅读材料.
这一大节的重点是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集合的初步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出现的集合语言,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使用集合语言表
述数学问题,并且可以使学生运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处理数学问题,这里,起重要作用的就是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
这一大节的难点是有关集合的各个概念的含义以及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生是从本章才正式开始学习集合知识的,这部分包含了比较多的新概念,还有相应的新符号,有些概念、符号还容易混淆,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的障碍.
第二大节是“简易逻辑”.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过简单的命题(包括原命题与逆命题)知识,掌握了简单的推理方法(包括对反证法的了解).由此,这一大节首先给出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意义,介绍了判断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真假的方法.接下来,讲述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并且在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四种命题的知识,进一步讲解反证法.然后,通过若干实例,讲述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
这一大节的重点是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学习简易逻辑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方面,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的有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这一大节的难点是对一些代数命题真假的判断.初中阶段,学生只是对简单的推理方法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并且,相关的技能和能力,主要还是通过几何课的学习获得的,初中代数侧重的是运算的技能和能力,因此,像对代数命题的证明,学生还需要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规定,本章的教学要求是:
⒈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掌握带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法.
⒉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了解反证法,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
二本章的特点
⒈注意初中与高中的衔接
近年来,在与本章有关的内容上,按照教学大纲,初中的教学要求有哪些变化呢?
先看有关集合的部分.初中适当渗透一些集合思想,这一点基本没有变化.此外,初中去掉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绝对值不等式的内容.
再看有关逻辑的部分.1996年以前的初中毕业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⑴了解命题的概念;⑵初步掌握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能正确叙述题设与结论都是简单命题的命题的逆命题,了解正确命题的逆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正确;
⑶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⑷理解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能用反证法证明一些比较简单的几何题.从1996年起,对于高一新生,初中的要求又有进一步调整.上述⑵改为:了解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原命题成立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⑶删去.⑷改为:了解反证法.
基于以上情况,考虑到学习高中数学的需要,新教材一方面补充了一些必要的知识点,例如关于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另一方面对一些初中相对薄弱的内容,适当予以加强,例如关于反证法等.
例如,关于交集、并集的概念,教科书先从图形表示入手,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给出定义,再用实例加以说明,并且,引出概念的图形也只是采用了一种简明的形式,而没有画出全部可能出现的情况.
又如,本章是对比初中学过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且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讲述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
⒉重视集合与逻辑在中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本章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学习本章,主要目的是为了理解后续章节出现的集合与逻辑语言,会用集合与逻辑语言描述学习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像对一些性质、定理的理解,对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描述,对推理方法的掌握,等等.
本章在集合与逻辑内容的编排上,既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又照顾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并且始终围绕着集合与逻辑在中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这一基本出发点.
在集合这部分,有关集合运算的内容,就注意在解方程和不等式方面的应用,在数学概念的分类方面的应用.
在逻辑这部分,有关命题的内容,突出的是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理解和对复合命题真值的认识,而不过多地涉及对一个语句是不是命
题的判断.此外,像关于复合命题的否定,对近期学习影响不大,学生学习又比较困难,本章基本未涉及.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教科书中介绍了“或门电路”、“与门电路”,这是两个应用的实例.实际上,计算机的“智能”装置就是以数学逻辑为基础进行设计的.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⒈教学要求的把握要适时、适度
本章是高中数学的起始章,适当地把握本章的教学要求是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集合与逻辑的初步知识是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学习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作基本语言、基本方法的准备,相应地,对知识系统性、严谨性的要求一定要适度.
学习有关集合的初步知识,其目的主要在于应用.具体说,就是在学习其他知识时,能读懂其中的简单的集合概念和符号;在处理简单的实际问题时,能根据需要,运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述.在安排训练时,要把握一定的分寸,不要搞偏题、怪题.集合有关性质的证明,一般不要求学生掌握.有些可能混淆但在实际问题中并不多见的关系,就不必故意编排在一起,让学生去一一进行辨析.
本章安排的是集合与逻辑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的讲述,是以初中数学的内容为基础的.从引出有关知识的实例,到具体应用的问题,基本都属于初中数学的范围,这种局限自然会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造成一定影响.随
着后续章节的学习,对集合与逻辑知识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相应地,对集合与逻辑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水平也就越来越高了.因此,本章的教学要求,应该避免一步到位.
关于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真值表,在开始时,教学重点还是借助三个真值表,加深对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了解,而不必急于让学生掌握对一般复合命题的真假的判断.
关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本章对教学要求的尺度,还是控制在对初中代数、几何的有关问题的理解上为宜.
⒉提高集合与逻辑的教学效益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学效益不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学生用在数学上的时间比较多,像与美国比,是美国学生的好几倍;另一方面,学生在考试中表现良好,但创造性能力和应用能力有一定欠缺,个性发展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为了后续章节的学习,在本章必须给学生打下适当的集合与逻辑基础,限于学生的预备知识与接受能力,在本章又不能过多地追求理论的完整,只有处理好这个关系,才能提高教学效益.因此,在实际教学时,一定要抓住重点.怎样把握本章的教学重点呢?一是要有助于对初中数学的理解,二是要能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扫除障碍.换句话说,学习集合与逻辑,要着眼于用集合与逻辑的知识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而不要在概念的严谨性、知识的系统性上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像逻辑中有不少问题,在学术界内部都有争论,在高一数学课上,就完全没有必要去涉及了.
⒊使用数学符号要规范
本章教材有不少集合与逻辑的数学符号,这些符号的采用,依据的是新的国家标准,其中有些符号与原教科书不同,在教学时应该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