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科版三语下册7赛龙舟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2019新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赛龙舟
![2019新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赛龙舟](https://img.taocdn.com/s3/m/86d2a5c3102de2bd97058812.png)
赛龙舟《赛龙舟》是以“民族风情”为主题的主体课文。
课文讲述了端午节这天某地赛龙舟的样子、船手的表现、比赛过程和观众的表现,从四个方面展现了龙舟竞赛的热闹场面,抒发了自己的感受——龙舟竞赛体现了一种公平竞争、积极向上和力争上游的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除了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当时的热闹场面、了解民族节日的习俗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引导学生注重场面与细节描写,为本单元的习作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2.初步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是如何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的,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认识侧面描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赛龙舟》。
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有关资料,一起来说一说吧。
二、初读感知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难读的生字、词语、句子标记出来,反复练读。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停顿、语气等问题。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热闹场面的?三、品读感悟1.指名读第1自然段。
请学生思考:(1)你从这两句话中知道了什么?(2)哪句话写了人们的心情?一般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到“人山人海”这个词语呢?用“人山人海”来说句话。
(3)体会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这段,学生练读,通过重点语句,边读边悟,感受作者如何描写当时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的。
(4)你知道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赛龙舟的热烈场面吗?在文中找一找。
2.快速浏览第2、3自然段,看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都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1)比赛进行得怎么样?指名读描写赛龙舟场面的句子。
(2)这里的“忽而……忽而……”能换成别的词吗?(3)如果把“咬”字换掉,想一想可以用哪个字替换。
3.作者通过四个方面的描写再现了当时赛龙舟的热烈场面。
北京市2019教科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7.赛龙舟(说课稿)
![北京市2019教科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7.赛龙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23be4abec3a87c24028c460.png)
7.《赛龙舟》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黑龙江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教材下册,第7课《赛龙舟》。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我准备利用两课时完成,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阅读课的教学。
教材分析:《赛龙舟》这篇课文是第四单元“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写的就是在端午节这天中午,人们赛龙舟的热烈场面。
课文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学生在读文的同时体会赛龙舟场面的扣人心弦,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和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从热闹的龙舟比赛中感受公平竞争、积极向上和力争上游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为:读中感悟课文是如何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的,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的资料,以及赛龙舟的影像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下面谈谈“教学流程”。
“讲解是死的,如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
”因此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
另外,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知识、情感的生成点,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一)唤醒旧知,导入新课。
在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旧知引入新课。
我是这样导入的: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学生会七嘴八舌地说出很多节日,教师注意纠正有些不是传统节日。
接着把重点引向端午节,我这样引导:“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端午节,它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比较典型的传统节日,那么你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内容,结合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搜集的端午节习俗一定是五花八门的,此时,我再把目标锁定—赛龙舟。
我继续引导:“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逐渐形成的,在我国南方每逢端午节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赛龙舟。
2019—2020年全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王海燕《赛龙舟》教学设计
![2019—2020年全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王海燕《赛龙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27ef92960590c69ec3763c.png)
《赛龙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课文,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学12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含义。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的资料,以及赛龙舟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五月份有一个是哪个节日?关于端午节你知道哪些习俗?(课件出示习俗)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传说,在战国时期楚、秦两国争霸之际,屈原遭到诬陷,被楚王免职之后又被流放。
在流放期间,秦国攻破了楚国。
面对国家破碎,屈原悲愤交集,于五月五日在湖南省的汨罗江投入滚滚激流中自杀报国。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异常哀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凭吊屈原。
人们为了保护屈原的身体,划龙舟去驱散江中的鱼怪,又把粽子等食物投入江中让鱼怪吃饱而不去伤害屈原。
从此,每年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便成为人民纪念屈原的日子。
教师出示课件。
在我国南方每逢端午节还有一个这样一个重要的习俗,板书《赛龙舟》请同学们把书轻轻的翻到47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同学们和同桌一起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语气,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的任务是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端午节这天中午,人们在河堤上盼龙舟到来、龙舟出现和龙舟竞赛的经过和赛龙舟的意义。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师:我们就来看看比赛前是一个怎样的场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看看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生自读第一自然段)师: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赛龙舟的时间是端午节中午;赛龙舟的地点是沿江路河堤上;人很多,还很热闹……)师:从短短的一段话中读懂了这么多内容。
,比赛前人们在盼龙舟,人们的心情怎样?(焦急)(板书:盼焦急)师:那谁能用焦急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
教科版三下《赛龙舟》教案
![教科版三下《赛龙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66a80f5acfa1c7aa00cc9c.png)
教科版三下《赛龙舟》教案教学目标:1.读课文,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说说我国的传统节日,谈谈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从而引出赛龙舟这一主题,带学生感受那壮观热闹的场面。
(谈话紧扣单元主题传统节日,由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参与热情,拉近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距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合作读课文,你一段他一段,标出自然段,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初读课文时,既提出明确的要求,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同桌合作时标出自然段,互相纠正字音,自读与合作读相结合,初读比较充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1、默读课文,用心体会,你觉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龙舟比赛?默读时可以把让你有所感悟的句子画下来。
然后按照这样的句式和同学说一说:我觉得这是一场__________的龙舟比赛,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中体会到的。
生按照学习提示合作学习。
2、集体反馈:a、这是一场有民族特色(好看)的龙舟比赛。
看书上插图,指生读一读写龙舟样子的句子。
龙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文中还有哪句描写了龙舟样子?指导朗读描写龙舟威武的样子。
b、这是一场壮观的龙舟比赛。
(播放短片:龙舟比赛场面)从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欣赏几幅桨手的图片,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精神?通过刚才的理解,感受一定又不同了,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这部分内容,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
c、这是一场激烈的龙舟比赛。
投影:最前面的……咬得可紧了。
你能把“忽尔……忽尔”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如果把“咬”字换掉,你打算用上哪个字?作者单用一个咬字就写出了赛龙舟的激烈场面,用词是多么准确啊,同学们朗读的时候也要抓住,读出感情,读出滋味,自己试试吧。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赛龙舟》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赛龙舟》精品课件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c616d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6.png)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赛龙舟》精品课件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赛龙舟》一课,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传统运动项目”。
具体内容包括赛龙舟的起源、发展、比赛规则以及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赛龙舟的历史背景,掌握比赛规则,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赛龙舟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地位。
2. 使学生掌握赛龙舟的基本比赛规则,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赛龙舟的起源、发展、比赛规则以及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地位。
难点:赛龙舟比赛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赛龙舟课件、视频资料、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赛龙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赛龙舟的情景,引发他们对赛龙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赛龙舟的起源与发展利用课件展示赛龙舟的起源、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
(2)赛龙舟的比赛规则通过讲解和视频演示,让学生了解赛龙舟的基本比赛规则。
(3)赛龙舟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介绍赛龙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名赛龙舟队员,如何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4. 例题讲解:以一道关于赛龙舟比赛规则的选择题为例,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赛龙舟比赛的填空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赛龙舟的起源与发展2. 赛龙舟的比赛规则3. 赛龙舟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赛龙舟的起源和发展。
(2)赛龙舟的基本比赛规则有哪些?(3)谈谈赛龙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答案:(1)赛龙舟起源于战国时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体育项目。
(2)赛龙舟的基本比赛规则包括:队员数量、舟只规格、比赛距离、比赛时间等。
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7赛龙舟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7赛龙舟教案及作业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2869c4af1ffc4ffe47acc5.png)
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7赛龙舟教案及作业题答案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7赛龙舟教案及作业题答案7赛龙舟教学要求1.认识锣、涂等8个生字,会写盼、锣等1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读课文,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
重点难点学习课文是如何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启思1.同学们,我们来学习第7课《赛龙舟》。
板书课题。
2.齐读课文题目,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赛龙舟是指什么?)3.课文中是讲在哪一天举行的龙舟比赛呢?(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对于我们北方孩子来说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挂葫芦、吃鸡蛋、小孩子系五彩线、吃棕子。
)而课文所写赛龙舟,则是我国南方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最隆重的一项活动。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赛龙舟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或读得不好的地方,师生共同评议。
3.出示生字、生词或短语卡片,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
敲锣涂满抛下击鼓起伏威武距离拳头竞争激烈一式的短桨壮阔的场面禁不住劲头你记住了哪些字词?怎么记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锣、桨、阔、劲,钅木门力是形旁,表义,罗活等声旁,表音。
加一加:目+分=盼二+山=击亻+犬=伏形近字比较:威-武竞-竟缴-激5.再读课文,想想刚才的那些词和词组在文中该怎样理解,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
(指名回答。
)三、指导书写盼锣威武式桨击奏伏竞激阔劲说说每个字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写好生字四步走:1.说一说。
2.看一看。
3.写一写。
4.对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盼锣伏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
激左中右结构。
桨上下结构,应写得上窄下宽,竞上下等宽奏上宽下窄。
《赛龙舟》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赛龙舟》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6e69d09b4daa58da0114ae9.png)
《赛龙舟》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
本课写的就是在端午节这天中午,某地人们在河堤上盼龙舟到来、龙舟出现、龙舟竞赛的热烈场面和赛龙舟体现的公平竞争、积极向上和力争上游的精神。
学情分析:课文主要讲了端午节时赛龙舟时的热闹场面。
教学时应该充分抓住这个主题线索,逐层深入地展开教学。
通过品词析句、创境体会、朗读感悟等方式,体会文本的价值,启迪学生的思想情感。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
主张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让学生多元的感悟课文内容。
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建构、自我体验,自我表达。
加强阅读与生活的联系。
以文本为载体,拓展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精神。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读课文,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是如何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老师这儿有一首诗,非常想背给大家听,你们想听吗?生:想师:那你们可得仔细听啦,诗里还藏着一个我国的传统节日呢,看谁听的最认真,能把它找出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描写的上哪个传统节日?生:端午节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师:关于端午节,你了解哪些知识生:包粽子吃粽子;给小孩带五彩绳;往房子上插纸葫芦和艾蒿;踏青;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都是些细心的孩子。
其实,在我国,根据地区的不同,端午节的风俗也各不相同。
在我国南方,端午节就有这样一个习俗,那就是赛龙舟,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赛龙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同学们看舟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船。
师:那龙舟呢?生:就是样子像龙的船。
师;那赛呢?生:比赛师:那赛龙舟就是划船比赛了。
最新教科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赛龙舟 课后作业提升习题 优质习题课件(含解析)
![最新教科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赛龙舟 课后作业提升习题 优质习题课件(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4141b051e79b8968022665.png)
1.“这时的桃花溪,已是人山人海。”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来桃花溪看赛龙舟的人很多,同时也说明了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舟竞赛的场面非常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龙舟竞赛,充满着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那 热烈的气氛、壮阔的场面和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劲 头,让人久久难忘。
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充满着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是赛龙舟 这项运动的意义。 B.这段话点出了龙舟竞赛的意义,是本文的中心句。 C.这段话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我”对龙舟竞赛
2.堤上的人群激动地呐喊着:“加油!加油!”许多
人还点燃鞭炮抛向江面助威。
对这两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A.这是对观众的语言、动作的描写,从侧面衬托 了比赛的激烈。 B.这是对观众的语言、神态的描写,从正面烘托
了比赛的紧张。
四、比赛激烈。 1.最前面的几条龙舟,你追我赶,( 忽而 )这条在前, ( 忽而 )那条在前,船与船之间的距离不到一个
一、龙舟威武。 它们就像一条条出海的蛟龙。长长的“龙体”上
涂满了鳞甲形的斑斓花纹。那昂起的龙头威武无比,
那翘起的龙尾直指蓝天。 1.选段先写( C ),再写( B ),最后写( A ),
让人们感受到龙舟的威武。(填字母) A.龙头和龙尾 C.龙舟的样子 B.“龙体”
2.用“——”画出选段中的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示例:略。
这件事的看法。
一、延伸阅读
看龙舟
今天是赛龙舟的日子。天刚蒙蒙亮,小龙便拉着我 往桃花溪跑去。 这时的桃花溪,已是人山人海。我们像两条小泥鳅, 在人缝里钻红一青,像活的龙
《阅读课文7赛龙舟》三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课件1
![《阅读课文7赛龙舟》三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1d6dbb6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a.png)
《阅读课文7赛龙舟》三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七课《赛龙舟》。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赛龙舟的起源、文化意义、比赛规则及比赛场景的描述。
重点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深入理解赛龙舟的风俗习惯及其所蕴含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复述赛龙舟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文化背景、比赛规则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提高朗读感悟能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赛龙舟的文化内涵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内容感受到赛龙舟的热烈氛围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赛龙舟视频资料、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赛龙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赛龙舟的热烈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a. 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注意赛龙舟的场景特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赛龙舟的起源、文化意义及比赛规则。
a. 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阅读效果。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进行详细讲解,深入剖析赛龙舟的团队协作精神。
a.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b. 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手法。
4. 随堂练习: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课堂讨论和练习。
a.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b. 教师选取典型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赛龙舟的热烈氛围和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赛龙舟2. 内容:a. 赛龙舟的起源、文化意义、比赛规则b. 文本重点词汇和句子c. 团队协作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复述赛龙舟的起源、文化意义、比赛规则。
小学三年级语文《赛龙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赛龙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e6b8ef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1.png)
【导语】《赛龙⾈》⼀课写的就是在端午节这天,某地赛龙⾈的热烈场⾯和赛龙⾈体现的公平竞争、积极向上和⼒争上游的精神。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赛龙⾈》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赛龙⾈》原⽂ 端午节到了。
中午,沿江路河堤上早已⼈⼭⼈海,⼗分热闹,⼈们都在焦急地盼着龙⾈的到来。
隐隐听到远处⼀⽚锣⿎声,龙⾈出现了,龙⾈过来了!它们就像⼀条条出海的蛟龙。
长长的“龙体”上涂满了鳞甲形的斑斓花纹。
那昂起的龙头威武⽆⽐,那翘起的龙尾直指蓝天。
每条龙⾈上,都整齐地坐着两排划船⼿。
他们穿着⼀式的运动⾐,划着⼀式的短桨。
船头还有⼀个站着的⼈,⾝⼦⼀颠⼀颠地使劲击⿎、敲锣、吹哨⼦。
随着“咚锵,咚锵”的锣⿎声,短桨整齐、急促地⼀起⼀落,激起了⼀团团雪⽩的浪花。
龙⾈就在这浪花中有节奏地起伏着,飞快地前进着,真像是龙腾⼤海,好看极了!壮观极了! 竞赛进⾏得⼗分激烈。
最前⾯的⼏条龙⾈,你追我赶,忽⽽这条在前,忽⽽那条在前,船与船之间的距离不到⼀个“龙头”,咬得可紧了!堤上的⼈群激动地呐喊着:“加油!加油!”许多⼈还点燃鞭炮抛向江⾯助威。
我也禁不住握紧拳头⼤喊⼤叫,直到龙⾈都过去了,还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龙⾈竞赛,充满着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
那热烈的⽓氛、壮阔的场⾯和你追我赶、⼒争上游的劲头,让⼈久久难忘。
【篇⼆】⼩学三年级语⽂《赛龙⾈》教案 教学⽬标: 1、读课⽂,体会赛龙⾈的热闹场⾯,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感受课⽂的语⾔美。
3、认识11个⽣字,会写12个⽣字。
教学过程: ⼀、读书指导。
1、揭题。
如果有赛龙⾈的影像,可以播放。
让学⽣说说这是什么场⾯,从⽽引出本课的课题。
2、初读。
在初读课⽂时,可以给学⽣布置这样⼏项要求: (1)把课⽂读通、读顺。
(2)想想课⽂主要写了什么。
(3)标出⾃⼰不懂的词语或问题。
学⽣反馈进,教师引导学⽣弄懂课⽂就是描写赛龙⾈的热闹场⾯。
《赛龙舟》教案
![《赛龙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6189a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8.png)
《赛龙舟》教案《赛龙舟》教案(一)教学理念:把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引导、自学讨论法。
(二)、教学目的:1、通过课文,了解湘西地区端午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2、让学生感受赛龙舟场面描写的的精彩以及作者生动精炼的语言。
3、让学生感受桨手的风采,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1、精彩的场面描写。
2、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四)、教学难点: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好一个场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刚刚送走中秋节,很快又将迎来春节,大家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师:谈到端午节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谁呀?(生:屈原)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多媒体图及传说介绍),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源自屈原投江的传说,人们用端午节来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敬重和怀念。
师:我们今天到湖南去了解那儿的老百姓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多媒体展示课题)请大家把课文打到102页。
问:作者是谁?(生(齐):沈从文。
)师:哪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沈从文?师:我补充一点:北大校长季羡林回忆沈从文先生时说: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正是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天下。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具体感受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美景(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二、新授板块一:自学并疏通字词。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探究目标)(1)自由学习过程: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同学们在文中感受到哪些湘西的风俗习惯?(3)划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词语。
检查学习情况:(多媒体)给加点字注音并区别字音字形字义。
蘸(zhàn)酒峒(dòng)泅(qiú)水数〔shù〕天前擂(léi)鼓鹳(guàn)呐(nà)喊shù(戍)军一律(lǜ)jiǎng(桨)手泥jiāng〔桨〕板块二:分析课文一:介绍风俗。
最新教科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赛龙舟 课后作业基础习题 优质习题课件(含解析)
![最新教科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赛龙舟 课后作业基础习题 优质习题课件(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38b3f884254b35eefd3465.png)
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着:“加油!加油!”
不停地为自己队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 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龙舟竞赛,充满着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那 (热烈
热情)的气氛、壮阔的场面和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劲 ( jìn · jìng )头,让人久久难忘。
1.用“\”划去括号内不恰当的字词。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画出。 龙舟竞赛的激烈和 3. 这两段内容,前一段是记叙,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激动呐喊的热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一段是________ 议论 ,主要 赛龙舟的意义 。 写_______________
4. 龙舟竞赛,充满着什么精神?有一种什么样的劲头? 龙舟竞赛,充满着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种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劲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果你就是那天站在河堤上的一名摄影爱好者,你会选择
竞赛进行得十分(热烈
激烈)。最前面的几条龙舟,你追
我赶,忽而这条在前,忽而那条在前,船与船之间的距离不到 一个“龙头”,(叼 咬)得可紧了!பைடு நூலகம்上的人群激动地呐喊着:
“加油!加油!”许多人还点燃鞭炮抛向江面助威。我也禁 (jīn · jìn )不住(握 抓)紧拳头大喊大叫,直到龙舟都过去了,还久
久不能(安静 平静)下来。
哪一幅画面拍下来与大家分享呢?
我会把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拍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7赛龙舟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2019年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7赛龙舟教案及作业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3c4065767f5acfa1c7cd53.png)
对比读,你认为可以把“忽而”“忽而”和“咬”换哪些词?
换成“一会儿”“一会儿”“追”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同?
(“忽而”“忽而”和这几个词表示时间的间隔更短,“咬”表示龙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拼命向前,谁也不肯落后。更让我们感受到比赛的激烈。)
二、品读课文,重点突破
1.这龙舟比赛真是热闹呀!我们来看47页插图,你看到了什么?(龙舟、船手、观众)理解“人山人海”。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这热闹的场面的呢?默读课文,对照插图想一想,在图中相应位置标记出顺序。(写上1、2、3、4、等等)
3.交流:龙舟的样子、船手、比赛过程、观众等四个方面来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的。
4.师小结:那就是先写了比赛前,然后写了比赛中,最后写了比赛后的感受。(板书:前中后)
5.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写了比赛前,哪个自然段写来自比赛中,哪个自然段又写了比赛后。
第一部分(1自然段):比赛前。
第二部分(2、3自然段):比赛中。
第三部分(4自然段):比赛后。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谈话引入:
而课文所写赛龙舟,则是我国南方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最隆重的一项活动。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赛龙舟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或读得不好的地方,师生共同评议。
3.出示生字、生词或短语卡片,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
(2)我会选择船手,因为他们很精神、很整齐划一。“每条龙舟上,都整齐地坐着两排划船手。他们穿着一式的运动衣,划着一式的短浆。船头还有一个站着的人,身子一颠一颠地使劲击鼓、敲锣、吹哨子。”“随着“咚锵,咚锵”的锣鼓声,短浆整齐、急促地一起一落,激起了一团团雪白的浪花。龙舟就在这浪花中有节奏地起伏着,飞快地前进着,真像是龙腾大海,好看极了!壮观极了!”
最新2019教科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7.赛龙舟(类文)
![最新2019教科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7.赛龙舟(类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446b31b7360b4c2e3f64e5.png)
火的节日作者:那家伦火把花开了,火把梨红了,火呀,到处是热烈的火,到处是炽烈的火,到处是从欢乐的心儿里飘起来的火。
欢乐的火把节来临了!连日阴雨,今晨突然晴了。
明净的天空,飘着几朵朝阳映红的云彩;田野一片青绿,田边摇曳的花草上,还挂着闪烁的雨珠。
我们乘船过洱海,去周城参加“火把节之夜”的活动。
洱海一片碧绿,静静的,没有一丝波纹。
船像在绿水晶上滑行。
相传南诏②王皮罗阁是一个凶残的暴君。
为扩展疆土,他设下毒计,用易燃的松明③木料修造了壮观的“松明楼”。
他借口祭奠先祖把邻近的五个诏王请来,用毒酒把他们灌醉,然后燃起烈焰,焚烧大楼,五个诏王葬身火海。
诏王邓赕的妻子柏洁夫人,聪慧机敏,美丽英武。
皮罗阁逼她成婚。
柏洁夫人毅然高举火把,亲率义军,进攻暴君巢穴。
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失败。
柏洁夫人怀着正义和爱情,毅然跳入洱海。
传说,这天是农历六月二十五语日。
后来,为纪念柏洁夫人,每到这个日子,白族人民就举起象征正义、光明和爱情的火把聚会。
火把代代燃烧,终于形成一个欢乐而又盛大的节日。
我们到了周城。
啊,整个村子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彩旗飘动,红灯闪烁,鞭炮声和锣鼓声此起彼落。
人们还用竹子、松柏和素雅的白绸与蜡染布搭起一座座牌坊。
最引人注目的,是村中心广场上竖着的足有三层楼高的巨型火把。
这个大火把全用细竹和松枝扎结而成,三四人都围抱不过来。
在村子里各个打谷场上,还竖起许多高大的火把。
夜幕降临,星斗初露。
村子里到处都是人,喜悦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几乎人人手上都有一支扎得很精细的小火把,爱美的姑娘在上边缀上一朵白花,爱甜的小伙儿在上边吊上一串火把梨,刚结婚的则贴着喜字……在鼓乐与欢呼声中隆重的点火把仪式开始了,几个精壮的汉子扶着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登上高台,用一束燃着的小火把点燃了大火把。
火把在燃烧,火把梨也纷纷掉落,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忙着去抢去拾。
据说,拾到火把上掉落的梨,是一种福气,它会让你四季甜蜜。
如果有谁仰脸一张口,就有梨掉入嘴里,那他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赛龙舟教学要求1.认识“锣、涂”等8个生字,会写“盼、锣”等1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读课文,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
重点难点学习课文是如何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启思1.同学们,我们来学习第7课《赛龙舟》。
板书课题。
2.齐读课文题目,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赛龙舟是指什么?)3.课文中是讲在哪一天举行的龙舟比赛呢?(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对于我们北方孩子来说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挂葫芦、吃鸡蛋、小孩子系五彩线、吃棕子。
)而课文所写赛龙舟,则是我国南方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最隆重的一项活动。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赛龙舟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或读得不好的地方,师生共同评议。
3.出示生字、生词或短语卡片,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
敲锣涂满抛下击鼓起伏威武距离拳头竞争激烈一式的短桨壮阔的场面禁不住劲头你记住了哪些字词?怎么记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锣、桨、阔、劲”,“钅木门力”是形旁,表义,“罗活”等声旁,表音。
加一加:“目+分=盼”“二+山=击”“亻+犬=伏”形近字比较:威-武竞-竟缴-激5.再读课文,想想刚才的那些词和词组在文中该怎样理解,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
(指名回答。
)三、指导书写盼锣威武式桨击奏伏竞激阔劲说说每个字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写好生字四步走:1.说一说。
2.看一看。
3.写一写。
4.对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盼锣伏”——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
“激”左中右结构。
“桨”——上下结构,应写得上窄下宽,“竞”上下等宽“奏”上宽下窄。
写一写: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武阔”,学生练写。
“武”注意书写的笔顺,先写“二”,再写“止”,注意“止”的横变成提,最后一笔是斜勾,要写得长一些,与提在同一水平线上。
“阔”先写“门”,再写“活”,从外到内。
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我们更轻松的认读、识写。
四、整体感知,初步把握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2.指名分段读,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3.用先写-------然后写--------最后写-------这样的句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师小结:那就是先写了比赛前,然后写了比赛中,最后写了比赛后的感受。
(板书:前中后)5.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写了比赛前,哪个自然段写了比赛中,哪个自然段又写了比赛后。
第一部分(1自然段):比赛前。
第二部分(2、3自然段):比赛中。
第三部分(4自然段):比赛后。
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谈话引入:1.板书课题:赛龙舟。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七课《赛龙舟》。
2.老师先来检查一下上节课所学。
出示生词:敲锣涂满抛下击鼓起伏威武距离拳头竞争激烈一式的短桨壮阔的场面禁不住开火车读,领读。
课文中还有这样几句话不容易读准确,谁愿意挑战一下自己,读给大家听。
一生一句。
读错了纠正,跟读。
3.小结预习情况。
有了上节课的学习,相信这节课上大家会学的更轻松。
二、品读课文,重点突破1.这龙舟比赛真是热闹呀!我们来看47页插图,你看到了什么?(龙舟、船手、观众)理解“人山人海”。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这热闹的场面的呢?默读课文,对照插图想一想,在图中相应位置标记出顺序。
(写上1、2、3、4、等等)3.交流:龙舟的样子、船手、比赛过程、观众等四个方面来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的。
4.这场龙舟比赛吸引了成千上万人来观看。
如果,你就是那天站在河堤上的一名摄影爱好者,你会选择哪一幅画面拍下来与大家分享呢?为什么?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后自由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画面?5.交流:预设:(1)我会先把龙舟的样子拍下来,因为龙舟很好看、很威武、很神气。
“它们就像一条条出海的蛟龙。
”长长的“龙体”上涂满了鳞甲形的斑斓花纹。
那昂起的龙头威武无比,那翘起的龙尾直指蓝天。
”理解“蛟龙”,体会比喻的妙用。
长、颜色多、美。
出示图片理解斑斓花纹,体会颜色美。
龙舟这样威武无比,我们就要读出这种气势来。
比一比看谁眼中的龙舟更威武,更神气。
指名读这两句话。
小结:看来这位摄影爱好者很有眼光,选择了威武神气的龙舟。
你还会选择什么画面拍下来呢?(2)我会选择船手,因为他们很精神、很整齐划一。
“每条龙舟上,都整齐地坐着两排划船手。
他们穿着一式的运动衣,划着一式的短浆。
船头还有一个站着的人,身子一颠一颠地使劲击鼓、敲锣、吹哨子。
”“随着“咚锵,咚锵”的锣鼓声,短浆整齐、急促地一起一落,激起了一团团雪白的浪花。
龙舟就在这浪花中有节奏地起伏着,飞快地前进着,真像是龙腾大海,好看极了!壮观极了!”理解“一式”,想象理解并模仿船手的动作,体会整齐美。
追问:船手们无论是穿着还是动作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船手们无论是穿着还是动作,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整齐。
为什么会这么整齐?[有人指挥]为了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大家必须得听从指挥,齐心合力,团结奋进。
那我们也齐心合力把这份整齐团结的感觉读出来,好吗?(齐读一遍)(3)我会拍下比赛的画面,因为这龙舟比赛实在是太激烈了。
“竞赛进行得十分激烈。
最前面的几条龙舟,你追我赶,忽而这条在前,忽而那条在前,船与船之间的距离不到一个“龙头”,咬得可紧了!对比读,你认为可以把“忽而”“忽而”和“咬”换哪些词?换成“一会儿”“一会儿”“追”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同?(“忽而”“忽而”和这几个词表示时间的间隔更短,“咬”表示龙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拼命向前,谁也不肯落后。
更让我们感受到比赛的激烈。
)作者的用词十分准确。
小组竞赛读,看哪组同学看到的比赛最激烈。
播放视频,再读。
(4)我想给河堤上的观众也拍一张照。
“堤上的人群激动地呐喊着:“加油!加油!”许多人还点燃鞭炮抛向江面助威。
我也禁不住握紧拳头大喊大叫,直到龙舟都过去了,还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联系生活理解“呐喊”,生活中你什么时候“呐喊”过?(拔河、运动会上)带着呐喊助威时激动的心情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6.同学们,龙舟过去了,观众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龙舟比赛结束了,人们对当时的热闹场面难以忘怀。
相信龙舟比赛在同学们的心目中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赛龙舟这项活动从古代流传至今,仅仅是因为它的精彩热闹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是的,赛龙舟的民俗除了精彩热闹,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总结全文,体会写法: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不仅见识了龙舟比赛的激烈,更感受到龙船竞赛中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
同时也学到了场面描写的方面,作者没有笼统地写比赛怎么样,而是抓住龙舟、船手、比赛及观众这四个点写出了龙舟竞赛的热闹场面。
课后请大家用这个方法写一写去年运动会拔河比赛的场面。
其实,在我国还有许多民族节日,希望同学们课后通过上网查找和询问家长,了解我国其他民族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下节课我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龙舟威武7.赛龙舟船手整齐团结积极向上比赛激烈力争上游观众兴奋教学反思:《赛龙舟》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南方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它围绕着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的顺序来写向我们描写了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赛龙舟》一文的内容并不很难,但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并感受离他们生活很远的活动并非易事。
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本堂课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本,落实了“读”的语言实践过程,设计了多种读的方法,有自由读、指名读、引读、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课文时我设计了两个步骤,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提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的要求,扫清字词障碍。
然后指名分段读文,其它同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在学生反馈时,引导学生弄懂课文就是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并用“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这样的句式概括课文的描写顺序。
这样的教学不仅发挥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以读为本,培养朗读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
因此,整个课堂教学中,我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
首先,围绕课后习题“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的?”让学生小组内合作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是从龙舟的样子、船手、比赛情况、围观者四个方面进行场面描写的,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为学写场面描写奠定基础。
然后直入课文的重点,品词析句,寻找恰当的训练点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如:在理解龙舟样子的句子时,我首先指名学生读文,让学生说一说龙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说出龙舟是精美的,威武的。
然后再让学生结合书中的插图练读,把龙舟的精美和威武展现出来?再指名读,此时我发现学生的朗读还是有些不到位,这时我适时的进行了朗读指导,让学生抓住重点词来读出龙舟的威武,最后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我们是龙的传人,也应有这样的气势,昂起头,我们一起读。
”这样一下就把学生带入了文本,仿佛一艘威武的龙舟就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读出了感情。
在学习体会比赛激烈的场面时,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如:“忽而……忽而”,还有“咬”在此处的意思,学生换词练习,进而体会比赛的激烈。
最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出比赛的激烈。
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充分的读,指名读,比赛读,最后创设现场情境读,很快就把学生带进了比赛中来,真正的感受到了比赛的激烈。
通过这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读,读出了层次,也是在这一次次的训练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熏陶。
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情趣则是语文教学的精神催化剂。
在教学时,我以“我能读得很威武”“我能读得很激烈”等方式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读的过程中以“读得太棒了,够威武”等评价语来评价学生的朗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
本课教学结束了,回想起来,有好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对学生全面关注不够。
对课堂上学生发言的生成点捕捉得不够及时,错失了一些深挖教材的好时机,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努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