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植物生理 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5c61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1.png)
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 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食物。
植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植物多样性体现在物种多样性、遗传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不同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不同角色, 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维 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植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 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药品、工业原料等资源,对人类社会 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植物体内水分平衡调节机制
渗透调节机制
通过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控制 水分的进出,维持细胞膨压。
激素调节机制
植物激素如脱落酸等参与调节气 孔开闭,影响蒸腾作用和水分平
衡。
组织结构调节机制
植物通过调整根、茎、叶等组织 的结构,如增加或减少细胞层次、 改变细胞壁厚度等,以适应水分
环境的变化。
05 植物矿质营养与 施肥原理
相互依存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所需的有机物和氧气,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所需的能量和 中间产物。两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相互制约
在光照不足或二氧化碳浓度过低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导致有机物合成减少,进而 影响呼吸作用的进行。同样,在氧气不足或温度过低的条件下,呼吸作用也会受到限制,影 响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能量供应。
液泡
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渗 透压平衡,同时储存多种物质 如色素、有机酸等。
线粒体
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 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为细 胞提供能量。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根据DNA 携带的遗传信息,合成相应的 蛋白质。
内质网
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加工、运 输和脂质合成等过程。
03 植物光合作用与 呼吸作用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d0c18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5.png)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2 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叶绿体液泡中心体质体1.3 植物细胞的生理功能细胞膜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叶绿体的功能液泡的功能第二章: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物2.3 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吸收和运输3.1 植物的营养需求水分养分(氮、磷、钾等)光照温度3.2 植物的营养吸收根系吸收叶片吸收3.3 植物的营养运输维管束的运输系统韧皮部的运输系统第四章:植物的生殖和繁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4.2 植物的繁殖结构雄性生殖器官(花药、花粉)雌性生殖器官(子房、卵细胞)4.3 植物的繁殖过程花粉管的形成和生长受精过程种子的形成和成熟第五章:植物的适应和逆境反应5.1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光合作用的调节呼吸作用的调节水分的调节养分的调节5.2 植物的逆境反应干旱盐分低温病虫害5.3 植物的逆境适应机制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基因表达的调节第六章:植物的激素和生长调节6.1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激素的定义和作用细胞分裂素(CK)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乙烯(ETH)6.2 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运输激素合成的途径激素的运输机制激素的信号传导6.3 植物生长调节的应用促进植物生长的应用控制植物生长的应用调节植物发育的应用第七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7.1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光合色素的结构和功能光反应和暗反应CO2的固定和还原7.2 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7.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应用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植物生长的应用节能减排的应用第八章:植物的生态生理学8.1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植物与光照的关系植物与水分的关系植物与养分的关系植物与生物的关系8.2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植物的生态位植物的生态多样性8.3 植物的生态生理学研究方法实验方法观测方法模型方法第九章:植物的生理生态与应用9.1 植物生理生态在农业中的应用改良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病虫害防治9.2 植物生理生态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植物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9.3 植物生理生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植物生理生态在园艺学中的应用植物生理生态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植物生理生态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第十章:植物生理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0.1 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植物生理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10.2 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植物生理学面临的挑战植物生理学的新机遇10.3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前景植物生理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植物生理学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植物生理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的定义和作用是教学重点。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设计 (2)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cb645e1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5.png)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设计概述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植物在生物学上的生命过程和功能。
植物生理在教学上有着重要作用,它涉及到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理代谢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植物生理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调控机制;•掌握植物代谢和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1 植物的基本结构1.2 细胞壁和质膜1.3 细胞器和细胞质1.4 植物的运输系统1.5 植物的营养和代谢第二章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调控机制2.1 植物生长发育的阶段2.2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3 植物生长发育的抑制因素第三章植物代谢3.1 植物的二元代谢3.2 植物的三元代谢3.3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四章光合作用4.1 光的特性和吸收4.2 光合色素和反应中心4.3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4.4 光合产物的分配和利用实验项目1.植物组织切片2.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3.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4.制作植物培养基5.植物荷尔蒙的效应观察教学方法1.讲授法融入多媒体手段进行讲解;2.实验法开展多样性实验,加深对植物生理学的认识和理解;3.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交流。
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课堂测验2.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总结针对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从理论、实践、互动等方式的不同角度,营造富有教育价值的课程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严谨态度,从而更好的塑造和培养优秀的生物科学人才。
植物与植物生理辅导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辅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43486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e.png)
植物与植物生理辅导教案一、引言。
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等生理过程的科学。
在本次教案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植物的生理特点以及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二、植物的生理特点。
1.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为自身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量来源。
2. 呼吸作用。
与动物一样,植物也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来获取能量。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与光合作用相辅相成,维持着植物的生长和代谢。
3. 营养吸收。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矿物质,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物质的输送和储存。
植物的营养吸收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4. 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植物体内的激素调控、细胞分裂和扩展、器官形成等多个方面。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因素。
三、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1. 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
这些激素在植物体内起着促进或抑制生长的作用,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植物生长环境。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因素。
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对于植物的栽培和管理至关重要。
3. 植物生理实验。
通过植物生理实验,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过程。
常见的植物生理实验包括光合作用实验、呼吸作用实验、植物激素实验等,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44271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8.png)
《植物生理学》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3)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调控机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切片,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2)利用实验方法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分析其调控机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3)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调控机制。
2. 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3)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植物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2)实验法: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3)观察法: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4)讨论法:分组讨论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2)实验器材: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3)观察植物生长发育的实物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王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1)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分析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对应关系。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蓝藻的光合作用等;(2)讲解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等;(3)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
4. 植物生长发育:(1)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如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2)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如激素调节、基因调控等。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设计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c7cd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a.png)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2.掌握植物的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利用方式;3.掌握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中的重要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4.了解植物的生态行为和环境适应性。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长发育2.植物的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利用方式3.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中的重要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4.植物的生态行为和环境适应性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学生提问互动相结合;2.实验与观察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拓展学生思维。
四、教学过程与活动安排第一节: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长发育(1课时)1.介绍植物的基本组织结构和器官系统;2.讲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植物器官的生长过程;3.学生提问与讨论:什么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二节:植物的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利用方式(2课时)1.介绍植物对水分、养分和光能的吸收方式;2.讲解植物对吸收的物质的运输方式,并通过实验观察植物根系的吸水现象;3.学生小组实验:使用离心法观察植物的根系吸水过程。
第三节: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中的重要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2课时)1.介绍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光合产物的利用;2.讲解植物呼吸过程中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3.学生小组实验:通过测定叶绿素的含量来判断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效率。
第四节:植物的生态行为和环境适应性(2课时)1.介绍植物的生态行为,如对光、温度和湿度的适应;2.讲解植物的生态类型和适应策略;3.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调节植物生长环境来提高产量和品质?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学生能够适时回答提问并参与课堂讨论的数量;2.学生的实验报告能否准确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3.学生小组的讨论报告能否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4.课后布置作业,测试学生对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植物的生长环境调控的应用能力。
植物与植物生理 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a2842852d380eb63946d06.png)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动物有何区别2、了解植物在社会中的作用3、了解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的发展关系4、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教学重点1、明确植物的品种与共同特征2、明确植物在自然界与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理解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教学内容一、植物的多样性和我国的植物资源1、植物的历史至今,世界上有200多万种现存生物,也经历了35亿年漫长的发展与进化过程。
目前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形成了不同形态结构的植物种类。
2、植物的多样性共同特征:①具有细胞壁②能进行光合作用③具有无限生长的特性,大多数植物从胚胎发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能不断产生新的器官或新的组织结构④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个体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即可成为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多样性:参考教材绪论图0-1植物界的分类。
3、我国植物的地带分类我国南部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四季如春,典型植物有橡胶、椰汁、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台湾生产香樟的宝岛;亚热带地区是全国水稻商品粮重要基地;川南、桂北山上存有100万年前残存的银杉;西南高山是举世闻名的天然高山花园;华北地区和辽东半岛是全国小麦、棉花和杂粮的重要产区,同时盛产苹果、梨、枣等大量经济作物;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地区除有一望无际的豆科、禾本科大草原外,还种有青稞、荞麦等;西北地区,尤其新疆,主要产优质长绒棉、葡萄、西瓜、哈密瓜等优质果品。
二、植物在自然界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资源。
三、植物与植物生理的研究内容、分科和发展趋势。
1、植物学的概念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长发育、遗传进化、分类系统以及生态分布等内容的生物学科。
2、研究目的全面了解植物、利用植物和保护植物,使植物更好的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
3、分科植物形态学广义分为植物解剖学、植物细胞学、植物胚胎学植物分类学按植物类群分细菌性、真菌学、藻类学、地衣学、苔藓学、蕨类学、种子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态学四、植物学与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相连,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学将在发展农业科学中更好地发挥理论基础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贡献。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73c72b0066f5335a8121aa.png)
36 .小孔扩散律 (small opening diffusion law) 指气体通过多孔表面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或直径成正比的规律。气孔蒸腾速率符合小孔扩散律。
37 .蒸腾速率 (transpiration rate) 又称蒸腾强度或蒸腾率,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 ( g · m -2 · h -1 ) 。
21 .质壁分离 (plasmolysis) 如果把具有液泡的细胞置于水势较低的溶液中,液泡失水,细胞收缩,体积变小。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而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较大,随着细胞继续失水,原生质层便和细胞壁分离开来,这种现象被称为质壁分离。
22 .质壁分离复原 (deplasmolysis) 如果把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在水势较高的稀溶液或清水中,外液中的水分又会进入细胞,液泡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很快会恢复原来的状态,重新与细胞壁相贴,这种现象称为质壁分离复原 (deplasmolysis) 。
16 ,衬质势 (matrix potential ,Ψ m) 由于衬质 ( 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 ) 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17 .压力势 (pressure potential ,Ψ p) 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数值。若加正压力,使体系水势增加,加负压力,使体系水势下降。
6 .水的化学势 (water chemical potential ,μ W ) 水的化学势的热力学含义是:当温度、压力及物质数量(水分以外)一定时,由水(摩尔)量变化引起的体系自由能的改变量。水的化学势之差,可用来判断水分参加化学反应的本领或两相间移动的方向和限度。
7 .水势( water potential ,Ψ w )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用Ψ w 表示。Ψ w = ( μ w- μ ow)/Vw , m ,即水势为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处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的商。用两地间的水势差可判别它们间水流的方向和限度,即水分总是从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直到两处水势差为 O 为止。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cce66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19.png)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章节一:植物的概述1. 了解植物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3. 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章节二:植物的生长与发展1. 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2. 了解植物的发育阶段3. 掌握植物生长的外界环境因素章节三:植物的器官1. 了解植物的六大器官2. 掌握各器官的功能与结构3. 了解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章节四:植物的繁殖1. 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2. 掌握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点3. 了解植物繁殖的意义和应用章节五:植物的生理过程1. 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2. 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及作用3. 掌握蒸腾作用的功能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章节六:植物的遗传与变异1. 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3. 了解植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章节七:植物的适应性与进化1. 理解植物适应性的概念2. 掌握植物对环境适应的机制3. 了解植物进化的基本过程章节八:植物的生态与生理生态1. 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掌握植物生态位的概念与作用3. 了解植物生理生态的特点与应用章节九:植物的生殖技术与繁殖材料1. 理解植物生殖技术的概念与方法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与应用3. 了解植物繁殖材料的保存与利用章节十:植物的利用与保护1. 理解植物资源的分类与利用方式2. 掌握植物保护的意义与方法3. 了解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与合作章节十一:植物的生长激素与调控1. 了解植物生长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2. 掌握植物生长激素的合成、运输和作用机制3. 了解植物生长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章节十二:植物的逆境生理1. 理解植物逆境的概念及类型2. 掌握植物逆境反应的分子机制3. 了解植物逆境生理研究在农业中的应用章节十三:植物的营养与肥料1. 理解植物营养的需求与吸收机制2. 掌握肥料的分类、性质及使用方法3. 了解植物营养与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章节十四:植物的病虫害与防治1.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类型及危害2. 掌握病虫害发生的分子机制3. 了解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及策略章节十五:植物的可持续发展1. 理解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掌握植物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方法3. 了解植物可持续发展在农业与环境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全面覆盖了植物与植物生理的基本概念、生长发展、器官结构、繁殖方式、生理过程、遗传与变异、适应性与进化、生态与生理生态、生殖技术与繁殖材料、植物的利用与保护、生长激素与调控、逆境生理、营养与肥料、病虫害与防治以及植物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0ff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9.png)
植物生理学教案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和生理过程。
本教案旨在全面介绍植物的生理学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为进一步学习植物科学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组织与器官结构1.1 植物细胞的特点与组织系统1.2 各种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植物的生长调控2.1 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2.2 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3 温度、水分和养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植物的繁殖方式3.1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与特点3.2 花的结构与传粉机制3.3 种子的形成与传播第二部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 植物的光合作用1.1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1.2 光合产物的利用与分配2. 植物的营养吸收2.1 水分吸收与传输系统2.2 植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2.3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 植物的逆境生理学3.1 植物对干旱、寒冷和盐碱等逆境的适应机制3.2 植物的抗病性与抗虫性第三部分:植物的信号传导与生理响应1. 植物的内外信号传导1.1 植物激素作为内部信号的作用与调控1.2 植物对环境刺激的感知与响应2. 植物光信号转导2.1 光周期调控与植物的开花生理2.2 植物对光质的感知与响应3. 植物对逆境的响应与调控3.1 水分胁迫下的植物生理反应3.2 盐碱胁迫下的植物生理反应3.3 氮素限制下的植物生理反应第四部分:植物与环境的互动1. 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1.1 植物根系结构与功能1.2 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共生关系2. 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2.1 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节2.2 植物的生长对大气中CO2浓度的影响3. 植物与生物圈的联系3.1 植物的生态位与物种多样性维持3.2 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结论: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关于植物生命活动和适应能力的重要学科,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植物的组织结构、生长发育、环境适应、信号传导和与环境互动等方面的知识。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标准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8f05d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f.png)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园艺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生物学》《种植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植物组成、生长发育及植物分类、生理测定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植物保护基础》《现代设施园艺》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植物与植物生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园艺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植物器官解剖结构观察、常见植物识别、植物生理测定等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及果树生产工、蔬菜生产工、花卉生产工等岗位需求,围绕植物形态结构观察及生理测定等关键能力,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植物生长发育顺序为主线,结合农业技术员等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植物与植物生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植物和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以致用,能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养成独立思考、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确立良好的职业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组成和结构;理解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
2.能正确识别常见植物,并学会正确命名;学会使用植物检索表,能说出植物常见的科属。
3.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中的各种结构。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9d7a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b.png)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教案标题: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3. 掌握植物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运输。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植物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和发育的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根、茎、叶和花的结构及其功能。
2. 介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成熟植株的形成。
三、实验设计(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提供材料和指导,帮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观察结果。
四、植物生理过程(20分钟)1. 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运输过程。
2. 使用图表和实例解释这些生理过程的原理和意义。
五、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植物生理过程的实验操作。
2.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下来。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归纳总结植物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导入部分可以采用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部分可以采用讲解和示意图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3. 实验设计部分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4. 植物生理过程部分可以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理过程的原理和意义。
5. 实践操作部分可以采用指导学生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植物生理过程的理解程度。
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归纳和参与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案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d6c60d8e9951e79a892725.png)
的分析
重点: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气孔蒸腾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作物需水规律和合理灌溉。
难点:气孔开闭的机理。
教学方式
讲授式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预习
检查
提问学生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有何重要作用。
导入
新课
由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引出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七章植物的光形态建成与运动------------------------------------21-22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23-25
第九章植物的成花生理------------------------------------------------26-28
如何合理灌溉在节水农业中的意义如何?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灌溉。
三、复习和预习
复习: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预习:第二章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
课后
小结
与
反思
一、课后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蒸腾作用、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其中重点介绍的是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气孔蒸腾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作物需水规律和合理灌溉。
5.潘瑞炽,王小菁,李娘辉.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6版.
6.王忠.植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与答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
7.张继澍.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与题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植物生理》课堂教学教案
![《植物生理》课堂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eff1ffc1c708a1284a44b7.png)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
植物与植物生理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
植物与植物生理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9ec12724693daef5ef73dc2.png)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一批德才兼备,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作为园林、生物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植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其知识是否扎实、技能是否熟练,对后续课程如:园林植物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树木、花卉学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知识性、地方性和前沿性。
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植物形态与解剖,植物分类,植物生理等,其中形态与解剖是基础,分类是实践并应加强的内容,生理是核心。
实验实习除验证理论外,必须加强学习和掌握一般的植物学技术,分类检索表的应用及生理常用测定技术。
教学实习是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进行综合的技能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给专业生产实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知植物,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能“从局部到整体,从形态到结构”全面认识植物,描述植物;能正确认知本地区常见的至少200种植物;能认知植物的主要生理过程,测定植物的主要生理指标;能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学生具备考取种苗工、绿化工、花卉园艺工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起一个重要支撑作用。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各专业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专业课要求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但就课程本身而言,植物学部分的重点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外部形态、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植物分类部分的重点是:认知常见的园林植物、农田杂草;生理部分的重点是:植物对水分、矿质的吸收、运输、分配,植物缺素症状、光合与呼吸机理,植物生长发育和同化物的分配规律,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成花、开花、结实和衰老生理,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措施。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90839e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2.png)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1. 教学目标: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理解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生长素的概念,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步骤2: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向光性等。
步骤3:探讨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如促进插条生根、控制植物形态等。
步骤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生长素的作用及效果。
步骤5:小组讨论,思考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二、植物生长素的合成与运输1. 教学目标:了解生长素的合成过程,理解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 教学内容:生长素的合成过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讲解生长素的合成过程,如色氨酸的转化等。
步骤2:分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如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等。
步骤3:探讨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如茎、叶、根等器官。
步骤4:实验分析,观察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步骤5:小组讨论,思考生长素合成和运输的调控机制。
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
三、植物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1. 教学目标:了解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理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讲解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向光性等。
步骤2:分析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如促进种子萌发、控制植物形态等。
步骤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及效果。
步骤4:小组讨论,思考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动物有何区别2、了解植物在社会中的作用3、了解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的发展关系4、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教学重点1、明确植物的品种与共同特征2、明确植物在自然界与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理解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教学内容一、植物的多样性和我国的植物资源1、植物的历史至今,世界上有200多万种现存生物,也经历了35亿年漫长的发展与进化过程。
目前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形成了不同形态结构的植物种类。
2、植物的多样性共同特征:①具有细胞壁②能进行光合作用③具有无限生长的特性,大多数植物从胚胎发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能不断产生新的器官或新的组织结构④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个体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即可成为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多样性:参考教材绪论图0-1植物界的分类。
3、我国植物的地带分类我国南部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四季如春,典型植物有橡胶、椰汁、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台湾生产香樟的宝岛;亚热带地区是全国水稻商品粮重要基地;川南、桂北山上存有100万年前残存的银杉;西南高山是举世闻名的天然高山花园;华北地区和辽东半岛是全国小麦、棉花和杂粮的重要产区,同时盛产苹果、梨、枣等大量经济作物;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地区除有一望无际的豆科、禾本科大草原外,还种有青稞、荞麦等;西北地区,尤其新疆,主要产优质长绒棉、葡萄、西瓜、哈密瓜等优质果品。
二、植物在自然界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资源。
三、植物与植物生理的研究内容、分科和发展趋势。
1、植物学的概念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长发育、遗传进化、分类系统以及生态分布等内容的生物学科。
2、研究目的全面了解植物、利用植物和保护植物,使植物更好的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
3、分科植物形态学广义分为植物解剖学、植物细胞学、植物胚胎学植物分类学按植物类群分细菌性、真菌学、藻类学、地衣学、苔藓学、蕨类学、种子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态学四、植物学与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相连,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学将在发展农业科学中更好地发挥理论基础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贡献。
五、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方法目的:学习作物栽培技术、遗传育种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掌握植物与植物生理的理论知识,进而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
方法:观察、提问、分析、设计、操作、解释。
实验、观察、反复实验、细心观察、综合分析。
从局部到整体,从宏观到微观,从实验室到大田。
植物体各部分即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植物?动植物有何主要区别?2、植物与自然有何关系?3、学习植物与植物生理有何重要意义?4、学习本课程应注意什么?5、怎样才能学好植物与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教学目标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解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在植物生命中的各个作用2、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繁殖,了解植物组织的分类和功能,了解植物器官的形态与功能,掌握植物生殖器官的组成和发育过程,掌握植物不同生育阶段的基本特点,掌握植物细胞的观察和种子生命力的快速测定方法,熟练掌握显微镜使用技术及观察植物器官特征的技能。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繁殖,2、植物组织的分类和功能,3、植物器官的形态与功能,4、植物生殖器官的组成和发育过程,5、植物不同生育阶段的基本特点,6、植物细胞的观察和种子生命力的快速测定方法,7、显微镜使用技术及观察植物器官特征的技能。
(教材296页,实验实训一、二、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细胞的形态与大小类型定义:原核细胞(比如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蓝藻等)由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拟核组成,属原核生物。
(参照图1-1)真核细胞(动、植物均由真核细胞组成,都有细胞核,属真核生物)植物细胞大小:取决与细胞遗传和生理上功能对环境的适应性。
大部分直径10~100um之间。
(详见教材图1-2)二、原生质的化学组成1、原生质的定义:是细胞内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黏性、半透明、不均匀的亲水胶体,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组成成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盐,以及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参照图1-3,表1-1)。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定义: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2、原生质体定义:细胞的主要成分,指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包括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见图1-4、图1-5)①细胞膜(又称质膜)。
是紧贴细胞壁而包围细胞质的一层薄膜。
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功能是控制细胞内与外界物质的交换,具有选择透性。
②细胞质。
是细胞膜内除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图1-6)③细胞核。
细胞核的出现是生物细胞进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由核膜、核仁、核质3部分组成。
核质由核液和染色质组成。
3、细胞壁:包围质膜的一层坚硬而有弹性的细胞外壳叫细胞壁。
它是由原生质体所分泌的物质构成的。
实验实训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教材296页)实验实训二:植物细胞构造、叶绿体、有色体及淀粉粒的观察(教材298页)第二节植物细胞的繁殖一、细胞周期植物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从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即分裂间期加分裂期),称之为一个细胞周期。
(图1-9)二、细胞繁殖方式1、有丝分裂:大大增加细胞数量,使营养器官的根、茎等伸长、增粗、使叶片扩展。
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4个阶段。
(图1-10)2、减数分裂:是植物进行有性繁殖时的一个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也称成熟分裂。
分裂全过程可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第一次分裂又可分为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图1-11)3、无丝分裂:亦称直接分裂,是最简单的分裂方式。
三、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定义:细胞的生长是指经母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在细胞体积和重量上的增加。
特征:体积增大,液泡由小变大,细胞壁不断增加,细胞壁随之生长加厚,成分也由含大量果胶质和半纤维转为含较多纤维素和半纤维的多糖等物质。
细胞生长受遗传因子的控制外,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细胞分化是指同源的细胞逐渐变为结构、功能、生化特征相异的过程。
实验实训三: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教材299页)第三节植物的组织与功能一、分生组织①顶端分生组织②侧生分生组织③居间分生组织二、成熟组织①保护组织:表皮(图1-14、图1-15)、周皮(图1-17)。
②基本组织:吸收组织、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图1-20)③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④输导组织:运输物质分为两类:导管和管胞,筛管和伴胞。
(图1-25,图1-2,图1-27)⑤分泌组织: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蜜汁、挥发油、树脂、乳汁、单宁、生物碱、盐类等物质。
(图1-28)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细胞?2、原生质、细胞质和原生质体有何区别?3、说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哪些主要区别?它们各有什么意义?5、简述:细胞器、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组织、分生组织、成熟组织、同源染色体。
6、实验实训一,教材298页,共4题7、实验实训二,教材299页,共3题第二章植物的营养器官教学目标:1、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成以及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规律,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营养器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理论2、用科学的术语描述营养器官形态特征与类型,以及正常器官与变态器官、变态器官与病变器官的能力3、实验实训四:根的解剖结构的观察;4、实验实训五:茎的解剖结构的观察5、实验实训六:叶的解剖结构的观察6、运用本章理论与技能去指导专业实践。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成以及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规律,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营养器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理论;用科学的术语描述营养器官形态特征与类型,以及正常器官与变态器官、变态器官与病变器官的能力;运用本章理论与技能去指导专业实践。
教学内容:第一节根(讲授)一、根的功能1、支持与固着作用2、吸收、输导与贮藏作用3、合成作用4、分泌作用二、根的形态1、根的类型2、根系的种类(图2-1)3、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与分布(图2-2)三、根的构造1、根尖及其分区(详见教案第23页)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2、双子叶植物根的构造①初生生长与初生构造(1)表皮;(2)皮层;(3)维管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髓。
②次生生长与次生构造(教材25页)(1)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波浪状形成层环的形成;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及圆环状形成层的形成(2)木桩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图2-9)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使用多媒体投影仪)①在植物一生中只具有初生结构,一般不再进行次生的增粗生长,既不形成次生分生组织和进行次生生长。
②外皮层在根发育后期常形成木栓化的后壁组织,在表皮和根毛枯萎后,替代表皮起保护作用。
③中柱鞘在根发育后期常部分(如玉米)或全部(水稻)木化。
四、侧根的形成(教材30页)五、根瘤和菌根1、根瘤:根瘤是由固氮细菌或放线菌侵染宿主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
2、菌瘤:菌根是高等植物根部与某些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①外生菌根;②内生菌根;③内、外生菌根实验实训四:根的解剖结构的观察(教材300页,作业3题)第二节茎一、茎的功能1、支持作用2、输导作用3、贮藏与繁殖作用二、茎的形态(实践、面授、投影仪)(一)芽与枝条1、芽及其类型①芽的结构②芽的类型:定芽和不定芽;叶芽、花芽与混合芽(图2-21);活动芽和休眠芽;鳞芽和裸芽。
2、枝条及形态特征节与节间;长枝和短枝;皮孔;叶痕、叶迹、枝痕、牙鳞痕(二)茎的生长习性1、直立茎;2、缠绕茎;3、攀援茎;4、匍匐茎(三)茎的分枝1、单轴分枝;2、合轴分枝;3、假二叉分枝(四)禾本科植物的分蘖(教材40页)三、茎的构造(一)茎的伸长生长与初生构造1、茎尖分区及结构(1)分生区。
①原套-原体学说。
②细胞组织分区学说。
(2)伸长区。
(3)成熟区。
2、茎的伸长生长(1)顶端生长。
(2)居间生长。
3、茎的初生构造(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教材43页,图2-31,图2-32)。
①表皮;②皮层;③维管柱(2)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教材44页,图2-23)①表皮;②基本组织;③维管束(二)茎的加粗生长与次生构造1、双子叶植物茎的加粗生长与次生构造(1)形成层的发生、组成与活动(教材46页,图2-36)①维管形成层的发生;②形成层的组成;③形成层的活动;④年轮的形成及心材与边材(2)木栓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图2-29)(3)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图2-4、图2-41)2、单子叶植物茎的加粗(1)初生增厚生长(2)异常的次生生长实验实训五:茎的解剖构造的观察(教材301页,作业4题)第三节叶(教材51页)一、叶的功能(面授)1、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进行蒸腾作用,协调各种生理活动3、具有一定的吸收和分泌能力二、叶的形态(教材52页)(一)叶的组成(图2-44,图2-45)(二)叶片的形态(面授,实践,多媒体投影仪,各种叶片)1、叶形(图2-46);2、叶缘(浅裂叶、深裂叶、全裂叶);3、叶脉(网状脉、平行脉)(三)单叶和复叶(面授、实践)1、单叶(桃、玉米、棉花)2、复叶: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单身复叶(四)叶序和叶的镶嵌(面授、实践)1、叶序2、叶镶嵌(图2-54,图2-55)三、叶片的发育(图2-56)四、叶片的构造(面授)(一)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1、表皮(教案57页)2、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3、叶脉(二)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1、表皮2、叶肉3、叶脉(三)松针叶的构造1、表皮系统(1)表皮;(2)下皮层;(3)气孔2、叶肉3、维管束五、落叶和离层(图2-66)实验实训六:叶的解剖结构的观察(教材302页,作业2题)第四节营养器官的变态一、根的变态(教材63页)(一)贮藏根(面授、实践)1、肉质直根2、块根(二)气生根(面授、实践)1、支持根2、攀援根3、呼吸根(图2-70)(三)寄生根(图2-71)二、茎的变态(一)地上茎的变态:肉质茎,茎卷须,茎刺,叶状茎(二)地下茎的变态:根状茎、块茎、鳞茎、球茎三、叶的变态(教材69页,图2-77)1、鳞叶;2、苞片和总造;3、叶卷须;4、叶刺;5、捕虫叶;6、叶状柄复习思考题1、根具有哪几方面的生理功能?2、主根、侧根和不定根的区别是什么?3、植物的根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它们有何区别?4、说明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和环境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