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含答案) - 副本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20.2数据的波动程度》课时练习含答案(初中数学试卷)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第2节数据的波动程度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123.4的极差是( )A . 5B . 4C . 3D . 2答案:A知识点:极差解析:解答:4-( -1) =5.故选:A.分析: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求极差的方法是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注意:①极差的单位与原数据单位一致•②如果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极差都完全相同,此时用极差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就显得不准确.2. 若一组数据-1, 0, 2, 4, x的极差为7,贝U x的值是( )A . -3B . 6C . 7D . 6 或-3答案:D知识点:极差解析:解答:•••数据-1, 0, 2, 4, x的极差为7,•••当x是最大值时,X- (-1 ) =7 ,解得x=6,当x是最小值时,4-x=7,解得x=-3,故选:D.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x是最大值时,x- (-1) =7,当x是最小值时,4-x=7,再进行计算即可.3. 某班数学学习小组某次测验成绩分别是63, 72, 70, 49, 66, 81, 53, 92, 69,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A . 47B . 43C . 34D . 29答案:B知识点:极差解析:解答:这组数据的最是92,最小值是49,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92-49=43 ;故选:B .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先找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两者相减即可.4•已知数据4,X, -1,3的极差为6,那么x为()A . 5B . -2C . 5 或-1D . 5 或-2答案:D知识点:极差解析:解答:当x为最大值时,x- (-1)=6,解得:x=5,当x为最小值时,4-x=6,解得x=-2 .故选D.分析:极差的概念: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5•已知一组数据:14, 7, 11, 7,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平均数是11B .中位数是11 C.众数是7 D .极差是7答案:D知识点:极差解析:解答:平均数为(14+7+11+7+16)弋=11,故A正确;中位数为11,故B正确;7出现了2次,最多,众数是7,故C正确;极差为:16-7=9,故D错误.故选D.分析:分别计算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极差后即可得到正确的答案.6•某村引进甲乙两种水稻良种,各选6块条件相同的实验田,同时播种并核定亩产,结果甲、乙两种水稻的平均产量均为550kg/亩,方差分别为S甲2=141.7,足2=433.3,则产量稳定,适合推广的品种为()A .甲、乙均可B .甲C.乙D .无法确定答案:B 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得甲、乙两种水稻的平均产量相同,•/ 141.7 V 433.3,即甲种水稻的产量稳定, •••产量稳定,适合推广的品种为甲种水稻.故选:B.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甲•乙两种水稻的平均产量相同,然后比较出它们的方差的大小,再根据方差越小,贝陀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判断出产量稳定,适合推广的品种为哪种即可.7•有一组数据如下:3, a, 4, 6, 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 . 10 B. .10 C.、、2 D. 2答案:D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 3, a, 4, 6, 7,它们的平均数是5,•(3+a+4+6+7) *5=5,•a=5,2 1 2 2 2 2 2•- s2= [(5-3) 2+(5-5) 2+(5-4) 2+(5-6) 2+(5-7) 2]=2 .5故选D.分析:首先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概念求出a的值,然后把数据代入方差公式求出数值.8•现有甲、乙两个合唱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170cm,方程分别是®2、&2,且®2> &2,则两个队的队员的身高较整齐的是( )A .甲队B .乙队C.两队一样整齐 D .不能确定答案:B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根据方差的意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因为S甲2> S2,故有甲的方差大于乙的方差,故乙队队员的身高较为整齐.故选B.分析: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9•甲、乙、丙、丁四人参加训练,近期的10次百米测试平均成绩都是13.2秒,方差如表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B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 0.019V 0.020V 0.021 V 0.022 , •••乙的方差最小, 这四人中乙发挥最稳定, 故选:B .分析: 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 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 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0.射击训练中,甲、乙、丙、丁四人每人射击10次,平均环数均为 8.7环,方差分别为 S 甲2 2 2S 乙=0.41 , S 丙 =0.62 , S 丁 2=0.45,则四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B知识点:方差标准差 解析:解答:•- S^2 =0.51, S 2 =0.41 , S 丙2 =0.62, S 丁2 2=0.45,•四人中乙的成绩最稳定. 故选B .分析: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 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11.一组数据2, 0, 1, x , 3的平均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 . 2B . 4C . 1D . 3 答案:A 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由平均数的公式得:(0+1+2+3+x )越=2,解得x=4 ;1则方差=—[(0 一2)2 (1 -2)2 (2 -2)2 (3 -2)2 (4 一2)2]=2. 5故选:A .分析: 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方差是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2=0.51,••成绩较稳定的同学是甲. 故选A .方的平均数.12•甲 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 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环,甲射击成绩的方差是 乙射击成绩的方差是 1.8.下列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1.2,A •甲、乙射击成绩的众数相同B •甲射击成绩比乙稳定C .乙射击成绩的波动比甲较大D •甲、乙射中的总环数相同答案:A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甲射击成绩的方差是1.2,乙射击成绩的方差是 1.8,•••甲射击成绩比乙稳定,乙射击成绩的波动比甲较大, •••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 10次, •••甲、乙射中的总环数相同, 虽然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 8环,但甲、乙射击成绩的众数不一定相同;故选A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 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3.体育老师对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8次跳高测试,经计算这两名同学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甲同学的方差是S 甲2 =6.4,乙同学的方差是S 2=8.2,那么这两名同学跳高成绩比较稳定的是(A .甲B .乙C .甲乙一样D .无法确定答案:A知识点:方差标准差 解析:解答:•••甲同学的方差是 S 2=6.4,乙同学的方差是甲S 乙 2=8.2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4•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是3,则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3D .、、3答案:D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数据的方差是S2=3,•••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3 ;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了标准差,关键是掌握标准差和方差的关系,标准差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注意标准差和方差一样都是非负数.15. 茶叶厂用甲•乙两台包装机分装质量为400克的茶叶,从它们各自分装的茶叶中分别随机抽取10盒测得它们实际质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如表所示,则包装茶叶质量较稳定的包装机为()A .甲B .乙C .甲和乙D .无法确定答案:B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甲台包装机的标准差〉乙台包装机的标准差,•••乙台包装机包装茶叶质量较稳定,故选B.分析:标准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标准差越小,则越稳定.二、填空题16. 某地某日最高气温为12 C,最低气温为-7 C,该日气温的极差是_________________ C.答案:19知识点:极差解析:解答:极差=12- (-7)=12+7=19 .故答案为:19.分析: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17. 某同学近5个月的手机数据流量如下:60, 68, 70 , 66, 80 (单位:MB ),这组数据的极差是—MB .答案:20知识点:极差解析:解答:极差为:80-60=20 .故答案为:20.分析: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18. 某工程队有14名员工,他们的工种及相应每人每月工资如下表所示:工种人数每人每月工铤/元电工57000木工4SOOO瓦工55000现该工程队进行了人员调整:减少木工2名,增加电工、瓦工各1名,与调整前相比,该工程队员工月工资的方差___________ (填变小” 不变”或变大”).答案:变大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减少木工2名,增加电工、瓦工各1名,•••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不变,但是每个数据减去平均数后平方和增大,则该工程队员工月工资的方差变大.故答案为:变大.分析:利用已知方差的定义得出每个数据减去平均数后平方和增大,进而得出方差变大.2 19•甲乙两地9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如图所示,则甲乙两地这10天日平均气温方差大小关系为S甲S乙2(填〉或V).知识点:方差、标准差乙地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波动小;解析:解答:观察平均气温统计图可知:则乙地的日平均气温的方差小,故S甲2> S2.故答案为:〉.分析:根据气温统计图可知:乙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波动小,由方差的意义知,波动小者方差小.20. 中国跳水队的奥运选拔赛中,甲、乙、丙、丁四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x与标准差S如下表,因为中国跳水队的整体水平高,所以要从中选一名参赛,应选择 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乙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乙、丙的平均数相等,大于甲、丁的平均数,乙的方差小于丙的方差,二乙的成绩高且发挥稳定.故答案为乙.分析: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三、解答题21. 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甲、乙两人参加了射击比赛,每人射击七次,命中的环数如表: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以下问题:(1)写出甲、乙两人命中环数的众数;(2)已知通过计算器求得x甲=8, S甲2~ 1.43试比较甲、乙两人谁的成绩更稳定? 答案:(1)8 , 10 ; (2)甲.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甲的众数为8,乙的众数为10;(2)乙的平均数=(5+6+7+8+10+10+10)+ 7=8,2 1 2 2 2乙的方差为:S乙二才(5 一8) (10 一8) 11( (10-8)]〜3.71— 2••• X 甲=8, S甲〜1.43•••甲乙的平均成绩一样,而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二甲的成绩更稳定.分析:(1)根据众数的定义解答即可;(2)根据已知条件中的数据计算出乙的方差和平均数,再和甲比较即可.22•要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出一名,代表班级参加射击比赛,如图是两人最近10次射击训练成绩的折线统计图.(1 )已求得甲的平均成绩为8环,求乙的平均成绩;(2)观察图形,直接写出甲,乙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S甲2, S乙2哪个大;(3)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7环左右,本班应该选 _ 参赛更合适;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9环左右,本班应该选 ___________ 参赛更合适.答案:(1)8 环;(2) S甲2> S乙2;(3)乙甲.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1)乙的平均成绩是:(8+9+8+8+7+8+9+8+8+7 )勻0=8 (环);(2)根据图象可知:甲的波动小于乙的波动,则S甲2> S乙2;(3)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7环左右,本班应该选乙参赛更合适;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9环左右,本班应该选甲参赛更合适.分析:(1 )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折线统计图给出的数据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图形波动的大小可直接得出答案;(3)根据射击成绩都在7环左右的多少可得出甲参赛更合适;根据射击成绩都在9环左右的多少可得出乙参赛更合适.23•甲、乙两人在5次打靶测试中命中的环数如下:甲:8, 8, 8, 8, 9乙:5, 9, 7, 10, 9(1 )填写下表(2 )教练根据5次成绩,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教练的理由是什么?(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8环,那么乙的射击成绩的方差___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8|8|9 ;(2)略;(3)变小.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1)甲的众数为8;乙的平均数=(5+9+7+10+9)十5=8,乙的中位数是9;(2 )因为甲乙的平均数相等,而甲的方差小,成绩比较稳定,所以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8环,平均数不变,根据方差公式可得乙的射击成绩的方差变小. 分析:(1)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2 )根据方差的意义解答;(3)根据方差公式进行判断.24•八年2班组织了一次经典诵读比赛,甲乙两组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10分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 ,乙组数据的众数是;(n)计算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川)已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 1.4分2,则成绩较为整齐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1)9.5|10 ;(2)9, 1;(3)乙组.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1)把甲组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7, 7, 8, 9, 9, 10, 10, 10, 10, 10,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10)吃=9.5 (分),则中位数是9.5分;乙组成绩中10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乙组成绩的众数是10分;故答案为:9.5, 10;(2)乙组的平均成绩是:(10^4+8X2+7+9X3)勻0=9 ,则方差是:—[(10-9)2 (8-9)2丨1( (9-9)2]=1 ;10(3)•••甲组成绩的方差是1.4,乙组成绩的方差是1 ,•••成绩较为整齐的是乙组.故答案为乙组.分析:(1)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出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根据众数的定义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可;(2 )先求出乙组的平均成绩,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3)先比较出甲组和乙组的方差,再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得出答案.25•某篮球队对运动员进行3分球投篮成绩测试,每人每天投3分球10次,对甲、乙两名队员在五天中进球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经过计算,甲进球的平均数为8,方差为3.2.(1)求乙进球的平均数和方差;(2)现在需要根据以上结果,从甲、乙两名队员中选出一人去参加3分球投篮大赛,你认为应该选哪名队员去?为什么?答案:(1)8;0.8;⑵略.知识点:方差标准差解析:解答:(1)乙的平均数为:(7+9+8+9+7 )弋=8 ,乙的方差:-[(7 -8)2 (9 -8)2 III (9 -8)2] =0.8,5(2) ••• S甲2> S2,•乙成绩稳,选乙合适.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平均数=所有数之和再除以数的个数;(2)方差就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根据方差公式计算即可,所以计算方差前要先算出平均数,然后再利用方差公式计算.。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章节测试习题(8)
章节测试题1.【答题】(2019山东菏泽中考,12,★★☆)一组数据4,5,6,x的众数与中位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答案】【分析】【解答】若众数为4,则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4,4,5,6,此时中位数为4.5,不符合题意;若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4,5,5,6,此时中位数为5,符合题意,则平均数为,方差为;若众数为6,则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4,5,6,6,此时中位数为5.5,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2.【题文】(2019江苏南京中考,20,★★☆)图3-4-8是某市连续5天的天气情况.(1)利用方差判断该市这5天的最高气温波动大还是最低气温波动大;(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再写出两个不同类型的结论.【答案】见解答【分析】【解答】(1),,,,,∴该市这5天的最低气温波动大.(2)答案不唯一.①25日、26日、27日的天气现象依次为大雨、中雨、晴,空气质量依次为良、优、优,说明下雨后空气质量改善了.②温差最大的一天是5月28日,温差为10℃.3.【题文】(2019湖南怀化中考,21,★★☆)某射箭队准备从王方、李明二人中选拔1人参加射箭比赛,在选拔赛中,两人各射箭10次的成绩(单位:环)如下: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王方7 10 9 8 6 9 9 7 10 10李明8 9 8 9 8 8 9 8 10 8(1)根据以上数据,将下面两个表格补充完整:王方10次射箭得分情况李明10次射箭得分情况(2)分别求出两人10次射箭得分的平均数;(3)从两人成绩的稳定性角度分析,应选派谁参加比赛更合适.【答案】见解答【分析】【解答】(1)补全表格如下:王方10次射箭得分情况李明10次射箭得分情况(2)王方射箭得分的平均数环,李明射箭得分的平均数环,(3);,,∴应选派李明参加比赛更合适.4.【题文】为了从甲、乙两名选手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进行测验,两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为了比较两人的成绩,制作了不完整的统计表和如图3-4-9所示的统计图.甲、乙射击成绩统计表平均数(环)中位数(环)方差命中10环的次数甲7 0乙 1甲、乙射击成绩折线统计图(1)请补全上述图表,并写出甲乙两人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2)如果规定成绩较稳定者胜出,那么你认为谁胜出?说明你的理由.【答案】见解答【分析】【解答】(1)根据题中折线统计图得,乙的射击成绩(单位: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4,6,7,7,8,8,9,9,10,则其平均数为(环),中位数为7.5环,方差为;由题表知,甲的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为7环,则甲第8次的射击成绩为(环),故10次射击成绩(单位: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5,6,6,6,7,7,7,8,9,9,中位数为7环,方差为,补全图表如下:甲、乙射击成绩统计表平均数(环)中位数(环)方差命中10环的次数甲7 7 1.6 0乙7 7.5 5.4 1(2)甲.理由:因为两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甲成绩的方差小于乙成绩的方差,所以甲的成绩较稳定,所以甲胜出.5.【答题】某校随机抽查了10名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体育成绩,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成绩/分46 47 48 49 50人数 1 2 1 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10名同学体育成绩的众数为50分B. 这10名同学体育成绩的中位数为48分C. 这10名同学体育成绩的方差为50分D. 这10名同学体育成绩的平均数为48分【答案】A【分析】【解答】6.【答题】甲、乙、丙、丁四人参加体育训练,近期10次百米测试的平均成绩是13.2s,方差如下表:则这四人中发挥最稳定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B【分析】【解答】7.【答题】若某同学在一次综合性测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5门学科成绩的名次在其所在班级里都不超过3(记第一名为1,第二名为2,第三名为3,以此类推且没有并列名次情况),则称该同学为超级学霸.现根据对不同班级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次综合性测试名次数据的描述,可以推断一定是超级学霸的是()A. 甲同学:平均数为2,中位数为2B. 乙同学:中位数是2,唯一的众数为2C. 丙同学:平均数是2,标准差为2D. 丁同学:平均数为2,唯一的众数为2【答案】D【分析】8.【答题】甲、乙两地9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如图所示,则甲、乙两地这10天日平均气温的方差的大小关系为______(填“”或“").(第1题)【答案】>【分析】【解答】9.【答题】下面是甲、乙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则甲、乙两人中成绩比较稳定的是______.甲乙(第2题)【答案】甲【分析】10.【题文】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射击成绩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射击成绩的平均数是______环,乙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环;(2)分别计算甲、乙射击成绩的方差,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哪位运动员的射击成绩更稳定?【答案】解:(1)8 7.5(2),,.∵,∴乙运动员的射击成绩更稳定.【分析】【解答】11.【答题】一组数据,,,…,的极差是8,另一组数据,,,…,的极差是()A. 8B. 9C. 16D. 17【答案】C【分析】【解答】12.【答题】某校要从甲、乙、丙、丁四名学生中选一名参加“汉字听写”大赛,选拔测试中每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及其方差如下表所示.如果要选拔一名成绩高且发挥稳定的学生参赛,则应选择的学生是()甲乙丙丁8.9 9.5 9.5 8.9x0.92 0.92 1.01 1.03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B【分析】【解答】13.【答题】某科普小组有5名成员,身高分别为(单位:cm);160,165,170,163,167.增加1名身高为165cm的成员后,现在科普小组成员的身高与原来相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B. 平均数不变,方差变大C. 平均数不变,方差变小D. 平均数变小,方差不变【答案】C【分析】【解答】14.【答题】某工厂共有50名员工,他们月工资的方差是.现在给每个员工的月工资增加200元,那么他们新工资的方差()A. 变为B. 不变C. 变大了D. 变小了【答案】B【分析】【解答】15.【答题】若一组数据,,…,的方差是5,则一组新数据,,…,的方差是()A. 5B. 10C. 20D. 50【答案】C【分析】【解答】16.【答题】若数据,,,的方差是2,则,,的方差是______.【答案】18【分析】【解答】17.【答题】甲、乙两人射击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均为7环,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是:,.成绩较为稳定的是______(填“甲”或“乙”).【答案】乙【分析】【解答】18.【答题】如果一组数据,,,…,的方差是m,那么一组新数据,,,…,的方差是______.【答案】【分析】【解答】19.【题文】某学生在一学期六次测验中数学和英语两科的成绩(单位:分)如下.数学:80,75,90,64,88,95;英语:84.80,88,76,79,85.试估计该学生:是数学成绩稳定还是英语成绩稳定.【答案】解:(分),(分);,.∵,∴英语成绩比较稳定.【分析】【解答】20.【答题】极差是指--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______.极差的单位与数据的单位一致,极差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范围,是最简单的一种描述数据波动情况的量.一般而言,极差小,各个数据的波动就小,它们的平均数对这组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性就大;极差大,数据的波动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小,但极差的值是由数据中的两个极端值决定的,当个别极端值远离其他数据时,极差往往不能充分反映全体数据的实际离散程度.【答案】【分析】【解答】。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20.2数据的波动程度》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一组数据3,﹣2,8,3,x的极差是10,那么x的取值有()
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
2.极差的大小可以反映()
A.样本的平均水平
B.总体的平均水平
C.样本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
D.频率的分布情况
3.在一家三口人中,每两个人的平均年龄加上余下一人的年龄分别得到47、61、60,那么这三个人中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的差是()
A.28B.27C.26D.25
4.甲、乙两班举行班际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各选10名选手参赛,各班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个数统计如下表:
通过计算可知两组数据的方差分别为s甲2=2.0,s乙2=2.7,则下列说法:①甲组学生比乙组学生的成绩稳定;②两组学生成绩的中位数相同;③两组学生成绩的众数相同,其中正确的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5.一组数据1,2,3的方差为(提示:S2=[(x1﹣)2+(x2﹣)2+…+(x n﹣)2])()
A.B.2C.D.
6.“定西市乒乓球夏令营”开始在学校报名了,已知甲、乙、丙三个夏令营组人数相等,且每组学生的平均年龄都是14岁,三个组学生年龄的方差分别是s甲2=17,s乙2=14.6,s 2=19,如果今年暑假你也准备报名参加夏令营活动,但喜欢和年龄相近的同伴相处,丙
第1 页共43 页。
2022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2数据的波动程度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示: x
24
24
23
20
s2
2.1
1.9
2
1.9
–今年准备从四个品种中选出一种产量既高又稳定的葡萄树进行
种植,则应选的品种是( )
– A.甲 B
B.乙
C.丙
D.丁
7.为测试两种电子表的走时误差,做了如
下统计:
平均数
方差
甲
0.4
0.026
乙
0.4
0.137
则这两种电子表走时误差更稳甲定的是________.
ax
2.若一组数据x,x2a,x x3b,…,xn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s2
,则数据ax1,ax2,ax3,…,axn的平均数为 ,方差
s乙2
=1
10
×[(7-8)2+(10-8)2+…+(7-8)2]=1.2.
∵ s乙2 < s甲2 ,∴乙运动员的射击成绩更稳定.
【方法归纳】
1.方差是用来衡量数据波动大小或者判断数据是否整齐的
统计量,方差越小,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若有折线图
,则可以直接根据图中折线波动x的情,估计方差的大小
.
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知识点一 方差
1.(2019·台州)方差是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量.对于一组数
据x1,x2,x3,…,xns,2 可1n 用x1 如52 下 x算2 5式2 计x3算 5方2 差:xn
52
,
其中“5”是这组数B据的( )
– A.最小值
5
过数据分析,列表如下:
(2)比较八(1)班和八(2)班前5名同学成绩, 哪个班前5名同学成绩比较好?
(2)比较八(1)班和八(2)班前5名同学成绩,发现:八(1)班平均分小于八(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 下册 第二十章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课时练(含答案)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一、选择题1、 甲、乙两名学生在参加今年体育考试前各做了5次立定跳远测试,两人的平均成绩相同,其中甲所测得成绩的方差是0.005,乙所测得的成绩如下:2.20 m,2.30 m,2.30 m,2.40 m,2.30 m,那么甲、乙的成绩比较( )A.甲的成绩更稳定B.乙的成绩更稳定C.甲、乙的成绩一样稳定D.不能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2、有一组数据如下:3,a ,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 .10CD .23、一次数学测试,某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成绩的方差、平均成绩如下表所示(有两个数据被遮盖),那么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A.80,2 C.78,2 D.78,4、在统计里,样本方差可以近似地反映总体的( )A .平均水平B .波动大小C .分布规律D .最大值、最小值5、甲、乙两个样本的容量相同,甲样本的方差为0.102,乙样本的方差是0.06,那么( ). A .甲的波动比乙的波动大 B .乙的波动比甲的波动大C .甲、乙的波动大小一样D .甲、乙的波动大小无法确定二、填空题6、已知一个样本的方差()()()[]22022212555201-++-+-=x x x S Λ,则这个样本容量为 ,x = 。
7、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加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填入下表:某同学根据上表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数≥150个为优秀);③甲班的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的成绩的波动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8、甲、乙两人5次射击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9,8,6,10;乙7,8,9,8,8.则这两人5次射击命中的环数的平均数x 甲 x 乙,方差2s 甲 2s 乙乙.(填“>”“<”或“=”)9、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n 的方差为16,则另一组数据5x 1-2,5x 2-2,…,5x n -2的方差为 .10、某工程队有14名员工,他们的工种及相应每人每月工资如下表所示:现该工程队进行了人员调整:减少木工2名,增加电工、瓦工各1名,与调整前相比,该工程队员工月工资的方差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三、解答题11、甲、乙两组数据如下:甲组:10 9 11 8 12 13 10 7; 乙组:7 8 9 10 11 12 11 12.分别计算出这两组数据的方差,并说明哪一组数据波动较小.12、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甲、乙两人参加了射击比赛,每人射击七次,命中的环数如表: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以下问题: (1)写出甲、乙两人命中环数的众数;(2)已知通过计算器求得x 甲=8,2S 甲≈1.43,试比较甲、乙两人谁的成绩更稳定?13、 甲、乙两台包装机同时包装质量为500克的糖果,从中各抽出10袋,测得其实际质量分别如下(单位:克):甲 501 500 508 506 510 509 500 493 494 494 乙 503 504 502 496 499 501 505 497 502 499 哪台包装机包装的10袋糖果的质量比较稳定?14、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个数分别是: 甲:0,1,0,2,2,0,3,1,2,4 乙:2,3,1,1,0,2,1,1,0,1分别计算两台机床生产零件出次品的平均数和方差。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20.2《数据的波动程度》测试卷、练习卷(带答案解析)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测试卷、练习卷(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x甲=x乙=80,s甲2=240,s 乙2=180,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A. 甲班B. 乙班C. 两班成绩一样稳定D. 无法确定2.为考察两名实习工人的工作情况,质检部将他们工作第一周每天生产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甲、乙两组数据,如下表:关于以上数据,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的众数相同B. 甲、乙的中位数相同C. 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D. 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3.对于两组数据A,B,如果s A2>s B2,且x−A=x−B,则()A. 这两组数据的波动相同B. 数据B的波动小一些C. 它们的平均水平不相同D. 数据A的波动小一些4.如表是某班体育考试跳绳项目模拟考试时10名同学的测试成绩(单位:个/分钟)则关于这10名同学每分钟跳绳的测试成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众数是177B. 平均数是170C. 中位数是173.5D. 方差是135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本学期5次50米短跑成绩的平均数x(秒)及方差S2如下表所示.若从这四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同学参加学校比赛,则应该选的同学是()甲乙丙丁x777.57.5s20.450.20.20.45A. 甲B. 乙C. 丙D. 丁6.如图是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10次射击成绩的折线统计图,记甲10次成绩的方差为s甲2,乙10次成绩的方差为s乙2,根据折线图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s甲2>s乙2B. s甲2<s乙2C. s甲2=s乙2D. 无法判断[(x1−15)2+(x2−15)2+⋯+(x10−15)2]中,10,15 7.在方差计算公式:s2=110分别表示()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C.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D. 数据的方差和平均数8.某班有40人,一次体能测试后,老师对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由于小亮没有参加本次集体测试因此计算其他39人的平均分为90分,方差s2=41.后来小亮进行了补测,成绩为90分,关于该班40人的测试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大B. 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小C. 平均分和方差都不变D. 平均分和方差都改变9.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13,那么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和方差是()A. 2,13B. 2,1 C. 4,23D. 4,310.已知样本x1,x2,x3的方差是S2,那么样本3x1,3x2,3x3的方差是()A. 3S2B. 9S2C. S2D. S2+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1.一组数据:−2,−1,0,x,1的平均数是0,则x=____.方差S2=____.12.一组数据x1,x2…x n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1+1,2x2+1…2x n+1的极差是________.13.已知一组不全等的数据:x1,x2,x3.....x n,平均数是2020,方差是2021.则新数据: 2020,x1,x2,x3.....x n的平均数是_________,方差_______2021(填“=、﹥或﹤”).14.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s2=14[(x1−6)2+(x2−6)2+(x3−6)2+(x4−6)2],那么这组数据的总和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0分)15.如图是某市连续5天的天气情况.(1)利用方差判断该市这5天的日最高气温波动大还是日最低气温波动大;(2)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请再写出两个不同类型的结论.16.机械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钟表,与电子表不同,机械表受环境、机芯等因素的影响常会产生走时误差.现为了比较市场上甲、乙两款机械表的精准度,从两款表中,各随机抽取一块进行每日走时误差的检测,连续检测10天,两款表每日走时误差的统计数据如图(单位:秒):(1)甲、乙两种机械表的平均走时误差分别是多少?(2)小明现计划购买一块机械表,如果仅从走时的准确度考虑,你会推荐他购买甲、乙哪一种,请说明理由.17.我校团委举办了一次“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满分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及以上为合格,达到9分及以上为优秀.这次大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下.(1)补充完成下列的成绩统计分析表:组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甲 6.7______ 3.4190%20%乙______ 7.5 1.6980%10%(2)小明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排名属中游略偏下!”观察上表,请说明小明是哪一组学生,并说明理由;(3)如果学校准备推荐其中一个组参加县级比赛,你推荐哪一组参加?请你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荐理由.18.已知甲、乙两位同学11次测验成绩如图所示(单位:分):(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2)他们的测验成绩的方差是多少?(3)现要从中选出一人参加比赛,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98分以上才能进入决赛,你认为应选谁参加这次比赛,为什么?(4)分析两名同学的成绩各有何特点?并对两名同学各提一条学习建议19.某校八年级(1)班甲、乙两男生在5次引体向上测试中有效次数如下:甲:8,8,7,8,9;乙:5,9,7,10,9;甲乙两同学引体向上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表格是a=______,b=______,c=______.(填数值)(2)体育老师根据这5次的成绩,决定选择甲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年级引体向上比赛,选择甲的理由是______.班主任李老师根据去年比赛的成绩(至少9次才能获奖),决定选择乙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年级引体向上比赛,选择乙的理由是______.(3)如果乙同学再做一次引体向上,有效次数为8,那么乙同学6次引体向上成绩的平均数______,中位数______,方差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某学校在体育周活动中组织了一次体育知识竞赛,每班选25名同学参加比赛,成绩分别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学校将八年级一班和二班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统计图,如图所示:(1)把一班竞赛成绩统计图补充完整.(2)求出下表中a,b,c的值.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方差一班a b90106.24二班87.680c138.24(3)根据(2)中的数据,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21.某厂生产A,B两种产品,其单价需随市场变化而做相应调整.两种产品前三次单价变化的情况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A产品单价(元/件)6 5.2 6.5B产品单价(元/件) 3.543(1)B产品第三次的单价比上一次的单价降低了___%.(2)求两种产品三次单价的方差,并比较哪种产品的单价波动小.(3)该厂决定第四次调价,A产品的单价仍为6.5元/件,B产品的单价比3元/件上调m%(m>0),调整后A产品这四次单价的中位数比B产品这四次单价中位数的2倍少1,求m的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s 甲2=240,s 乙2=180, ∴s 甲2>s 乙2,∴乙班成绩较为稳定, 故选:B .根据方差的意义: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与意义:一般地设n 个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则方差S 2=1n [(x 1−x)2+(x 2−x)2+⋯+(x n −x)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2.【答案】D【解析】解:A 、甲的众数为7,乙的众数为8,故原题说法错误; B 、甲的中位数为7,乙的中位数为4,故原题说法错误; C 、甲的平均数为6,乙的平均数为5,故原题说法错误;D 、甲的方差为4.4,乙的方差为6.4,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对于n 个数x 1,x 2,…,x n ,则x =1n (x 1+x 2+⋯+x n )就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进行计算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众数、中位数、方差和平均数,关键是掌握三种数的概念和方差公式.3.【答案】B【解析】解:∵s A 2>s B2, ∴数据B 组的波动小一些. 故选:B .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4.【答案】D【解析】解:A、这组数据中177出现次数最多,即众数为177,此选项正确;B、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40+160+169+170×2+177×3+180×2)÷10= 170,此选项正确;C、∵共有10个数,∴中位数是第5个和6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是(170+177)÷2=173.5;此选项正确;[(140−170)2+(160−170)2+(169−170)2+2×(170−170)2+D、方差=1103×(177−170)2+2×(180−170)2]=134.8;此选项错误;故选:D.根据平均数、方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求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方差、中位数、平均数、众数等,熟练掌握中位数、众数及平均数、方差等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解:∵乙的平均分最好,方差最小,最稳定,∴应选乙.故选:B.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本题考查了方差,正确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6.【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也考查了方差的意义.利用折线统计图判断甲、乙成绩的波动性的大小,从而可判断谁方差大.【解答】解:由折线统计图得,乙运动员的10次射击成绩的波动性较小,甲运动员的10次射击成绩的波动性较大,所以s甲2>s乙2.故选A.7.【答案】C【解析】【方程】本题考查了方差,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的定义.根据方差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即可得结论.【解答】[(x1−15)2+(x2−15)2+⋯+(x10−15)2]中,解:s2=11010,15分别表示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故选C.8.【答案】B【解析】解:∵小亮的成绩和其他39人的平均数相同,都是90分,∴该班40人的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为90分,方差变小,故选:B.根据平均数,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本题考查方差,算术平均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方差和平均数的性质.设平均数为E(x),方差为D(x).则E(cx+d)= cE(x)+d;D(cx+d)=c2D(x).本题可将平均数和方差公式中的x换成3x−2,再化简进行计算.【解答】解:∵x1,x2,…,x5的平均数是2,则x1+x2+⋯+x5=2×5=10.∴数据3x1−2,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是:x′=15[(3x1−2)+(3x2−2)+(3x3−2)+(3x4−2)+(3x5−2)]=15[3×(x1+x2+⋯+x5)−10]=4,∵x1,x2,x3,x4,x5的方差是13,∴15[(x1−2)2+(x2−2)2+⋯+(x5−2)2]=13,∴S′2=15×[(3x1−2−4)2+(3x2−2−4)2+⋯+(3x5−2−4)2],=15×[(3x1−6)2+⋯+(3x5−6)2]=9×15[(x1−2)2+(x2−2)2+⋯+(x5−2)2]=3.故选:D.10.【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可以推广到一般的情况即样本中如果每个数据都加上一个数x,则平均值为x+x,方差不变.如果样本中每个数据都乘以一个数n,这平均值为nx,方差为n2⋅S2.显然本题样本中的每个数据都乘以3,则平均值为3x,代入方差公式可以求得本题的方差.【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1、x2、x3的方差S2.样本3x1、3x2、3x3平均值为3x,则方差S22=13[(3x1−3x)2+(3x2−3x)2+(3x3−3x)2]=13[9(x1−x)2+9(x2−x)2+9(x3−x)2]=3[(x1−x)2+(x2−x)2+(x3−x)2]=9S2.故选:B.11.【答案】2;2【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方差和平均数: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x−,则方差S2=1n[(x1−x−)2+(x2−x−)2+⋯+(x n−x−)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解答此题,先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之求得x的值,再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知(−2)+(−1)+0+x+15=0,解得:x=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S2=15[(−2−0)2+(−1−0)2+(0−0)2+(2−0)2+(1−0)2]=2;故答案为:2;2.12.【答案】16【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极差,掌握极差的概念是解题关键.设原数据中最大的数为:x最大,最小的数为:x最小,则新数据中最大的数为:2x最大+1,最小的数为:2x最小+1,根据题意可得x最大−x最小=8,进而求出(2x最大+1)−(2x最小+1)的值即可.【解答】解:设原数据中最大的数为:x最大,最小的数为:x最小,则新数据中最大的数为:2x最大+1,最小的数为:2x 最小+1,根据题意可得x 最大−x 最小=8,∴(2x 最大+1)−(2x 最小+1)=2x 最大+1−2x 最小−1=2(x 最大−x 最小)=2×8=16.故答案为16.13.【答案】2020;<.【解析】略14.【答案】24【解析】解:∵s 2=14[(x 1−6)2+(x 2−6)2+(x 3−6)2+(x 4−6)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数据个数是4,∴这组数据的总和为4×6=24;故答案为:24.根据方差公式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中各个字母表示的意义,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数据个数是4,从而得出这组数据的总和.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 个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则方差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 15.【答案】解:(1)这5天的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平均数分别是x −高=23+25+23+25+245=24,x −低=21+22+15+15+175=18,方差分别是s 高2=(23−24)2+(25−24)2+(23−24)2+(25−24)2+(24−24)25=0.8,s 2低=(21−18)2+(22−18)2+(15−18)2+(15−18)2+(17−18)25=8.8, ∴s 高2<s 2低,∴该市这5天的日最低气温波动大;(2)25日、26日、27日的天气依次为大雨、中雨、晴;空气质量依次良、优、优,说明下雨后空气质量改善了.【解析】(1)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2)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通常用s 2来表示,计算公式是: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可简单记忆为“方差等于差方的平均数”).本题考查了方差,正确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16.【答案】解:(1)甲种机械表的平均走时误差为110×(1−3−4+4+2−2+2−1−1+2)=0,乙种机械表的平均走时误差为110×(4−3−1+2−2+1−2+2−2+1)=0;(2)推荐小明购买乙种机械表.理由如下:分别计算甲、乙两种机械表的方差:s 2甲=110[(1−0)2+(−3−0)2+(−4−0)2+⋯+(2−0)2]=110×60=6, s 乙2=110[(4−0)2+(−3−0)2+(−1−0)2+⋯+(1−0)2]=110×48=4.8,∵s 甲2>s 乙2,∴乙种机械表走时误差的方差较小,即走时准确度较高,∴推荐小明购买乙种机械表.【解析】(1)直接利用统计图分别得出数据求出平均数即可;(2)利用方差公式求出甲、乙的方差,进而分析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和算术平均数,正确记忆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17.【答案】6 7.1【解析】解:(1)由统计图可得:甲组成绩为:3,6,6,6,6,6,7,8,9,10,乙组成绩为:5,5,6,7,7,8,8,8,8,9,因此甲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6,因此中位数是6, 乙组成绩的平均数为5×2+6+7×2+8×4+910=7.1,故答案为:6,7.1;(2)乙,理由:甲组中位数为6分,乙组中位数为7.5分,而小明得了7分处在小组属中游略偏下,所以小明是乙组学生;(3)答案不唯一.若推荐甲组,理由为:甲组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若推荐乙组,理由为:乙组的平均分、中位数均高于甲组,且乙组的成绩比甲组的成绩稳定.(1)根据中位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甲的中位数,乙的平均数即可;(2)根据中位数进行判断即可;(3)可以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比较得出答案,也可以通过比较、合格率、优秀率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是正确解答的前提.18.【答案】解:(1)x 甲=111×(99+100+100+95+93+90+98+100+93+90+98)=96,x 乙=111×(98+99+96+94+95+92+92+98+96+99+97)=96.即甲的平均成绩是96分,乙的平均成绩是96分.(2)S 甲2=111[(99−96)2+(100−96)2+⋯+(98−96)2]≈14.18, S 乙 2=111[(98−96)2+(99−96)2+⋯+(97−96)2]≈5.82,即甲的方差是14.18,乙的方差是5.82.(3)选甲.因为11次测验中甲有4次测验成绩超过98分,而乙只有2次超过98分.(4)由(2)(3)知乙的成绩稳定,甲的成绩波动较大,但是甲的高分率高,有潜力.建议:甲在今后的学习中应使成绩保持稳定,乙在今后的学习中应不断努力,提高高分率.【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以及平均数,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平均数=1(x1+x2+x3…+x n),方差S2=1[(x1−)2+(x2−)2+⋯+(x n−)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方差越小,波动性越小.学会分析数据和统计量,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进而求出即可;(2)利用方差的公式分别求得甲乙两人的方差;(3)由测验成绩图可得甲有4次超过98分,而乙只有2次超98分,进而分析得出即可;(4)利用方差的的意义和平均分分析作答.19.【答案】8 8 9 甲的方差较小,比较稳定乙的中位数是9,众数是9,获奖次数较多不变变小变小【解析】解:(1)甲的成绩中,8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甲的众数是8,即b=8,(5+9+7+9+10)÷5=8.即a=8,将乙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5,7,9,9,10,处在第3位的数是9,因此中位数是9,即c=9,故答案为:8,8,9.(2)甲的方差较小,比较稳定,乙的中位数是9,众数是9,获奖次数较多,(3)原平均数是8,增加一次是8,因此6次的平均数还是8,不变,六次成绩排序为5,7,8,9,9,10,中位数是8.5,比原来变小,方差变小,故答案为:不变,变小,变小.(1)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结果,得出答案,(2)选择甲,只要看甲的方差较小,发挥稳定,选择乙由于乙的众数较大,中位数较大,成绩在中位数以上的占一半,获奖的次数较多,(3)加入一次成绩为8之后,计算6个数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做出判断.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明确各个统计量的意义,反映数据的特征以及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关键.20.【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一班中等级C的人数为25−(6+12+5)=2(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2)根据题意得:=87.6(分),中位数是第13个数据,即中一班成绩的平均数a=100×6+90×12+80×2+70×525位数b=90分,二班成绩的众数c=100分,则a=87.6,b=90,c=100;(3)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一班和二班平均数相等,一班的方差小于二班的方差,故一班成绩好于二班.【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统计结果的解释,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1)求出一班中等级C的人数,然后结合统计图补充完整图形即可;(2)结合已知,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得到答案;(3)结合(2)的结果,比较平均数和方差可得答案.21.【答案】解:(1)25;(2)x B=13(3.5+4+3)=3.5,S B2=(3.5−3.5)2+(4−3.5)2+(3−3.5)23=16,∵B产品的方差小,∴B产品的单价波动小;(3)第四次调价后,对于A产品,这四次单价的中位数为6+6.52=254;对于B产品,∵m>0,∴第四次单价大于3,∵3.5+42×2−1>254,∴第四次单价小于4,∴3(1+m%)+3.52×2−1=254,∴m=2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方差,算术平均数,中位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方差公式进行有关的运算,难度不大.(1)根据题目提供数据计算即可;(2)分别计算平均数及方差即可;用第二次的单价减去第三次的单价除以第二次的单价计算即可;(3)首先确定这四次单价的中位数,然后确定第四次调价的范围,根据“A产品这四次单价的中位数是B产品四次单价中位数的2倍少1”列式求m即可.【解答】=25%;解:(1)B产品第三次的单价比上一次的单价降低了4−34故答案为25;(2)见答案;(3)见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2数据的波动程度同步测试(包含答案)
)
A.甲
B.乙
C.丙
D.丁
4.若一组数据 a1,a 2, a3 的平均数为 4,方差为 3,那么数据 a1+2, a2+2, a3+2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
别是(
)
A. 4,3
B. 6, 3
C.3, 4
D.6, 5
5.方差:一组数据: 2, x , 1, 3, 5, 4,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3,是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班级:
姓名:
一、单选题
1.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最近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
)
要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应该选择(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一组数据 7, 2, 5, 4, 2 的方差为 a,若再增加一个数据 4,这 6 个数据的方差为 b,则 a 与 b
2 你认为该选拔哪名同学参加射击比赛?为什么?
15.某中学开展 “唱红歌 ”比赛活动,九年级( 1)、( 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 5 名选手参加复 赛,两个班各选出的 5 名选手的复赛成绩(满分为 100 分)如图所示. (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班级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九( 1)
8, 8,10, x .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和
平均数
12.如图是甲、乙两射击运动员的 __________(填 “甲 ”或 “乙 ”。)
10 次射击训练成绩的折射线统计图,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
13. 若 10 个数的平均数是 3,方差是 4,现将这 10 个数都扩大 2 倍,则这组新数据的方差是 _____. 三、解答题 14.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 (单位:环):
八年级数学下册20.2数据的波动程度练习新人教版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一、夯实基础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B.9,8,9,10,11,10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C.如果x1,x2,x3,…,x n的平均数是a,那么(x1-a)+(x2-a)+…+(x n-a)=0D.一组数据的方差是这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2.某校随机抽查了10名参加2016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的体育成绩,得到的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众数为50B.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中位数为48C.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方差为50D.这1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的平均数为483.某射击队要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名选手参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然后从他们的成绩平均数(环)及方差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甲、乙、丙的成绩分析如表所示,丁的成绩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图表信息,参赛选手应选()A.甲B.乙C.丙D.丁4.甲、乙、丙三位选手各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统计如表:已知乙是成绩最稳定的选手,且乙的10次射击成绩不都一样,则a的值可能是()A.0 B.0.020 C.0.030 D.0.0355.如果一组数据a1,a2,a3…,a n方差是9,那么一组新数据a1+1,a2+1,a3+1…,a n+1的方差是()A.3 B.9 C.10 D.816.甲、乙两名同学某学期的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表:据上表计算,甲、乙两名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17、S乙2=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平均数是89分B.甲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90分C.乙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众数是80分D.乙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较稳定二、能力提升7.7.班主任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校运动会比赛.在最近的10次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如下(单位:cm):(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2)甲、乙两名运动员这10次比赛成绩的极差、方差分别是多少?(3)怎样评价这两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4)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5.96m就有可能夺冠,你认为为了夺冠应选择谁参加这项比赛?如果历届比赛成绩表明,成绩达到6.10m就能打破记录,那么你认为为了打破记录应选择谁参加这项比赛?8.设一组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求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 n-2的平均数和方差.9.为了比较市场上甲、乙两种电子钟每日走时误差的情况,从这两种电子钟中,各随机抽取5台进行测试,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数据如表(单位:秒):(1)计算甲、乙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平均数;(2)计算甲、乙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方差;(3)根据经验,走时稳定性较好的电子钟质量更优.若两种类型的电子钟价格相同,请问你买哪种电子钟?为什么?10.小红的奶奶开了一个金键牛奶销售店,主要经营“金键学生奶”、“金键酸牛奶”、“金键原味奶”,可奶奶经营不善,经常有品种的牛奶滞销(没卖完)或脱销(量不够),造成了浪费或亏损,细心的小红结合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奶奶统计了一个星期牛奶的销售情况,并绘制了下表:星期三(1)计算各品种牛奶的日平均销售量,并说明哪种牛奶销量最高;(2)计算各品种牛奶的方差(保留两位小数),并比较哪种牛奶销量最稳定;(3)假如你是小红,你会对奶奶有哪些好的建议。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波动程度(附习题)
2
≈0.002 s2甲>s2乙 ∴乙种甜玉米的产量比较稳定
例1 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两个芭 蕾舞团都表演了舞剧《天鹅湖》,参加表演的 女演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图所示:
甲 163 164 164 165 165 166 166 167 乙 163 165 165 166 166 167 168 168
2.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0株苗,分别 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解:(1) x甲 x乙 10,∴两种农作物的苗长得一样高 (2) s2甲=3.6,s2乙=4.2,∵s2甲<s2乙 ∴甲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x甲
=
7
2
8
2 10
9
5
10
8.5
x乙
=
7
3
8
2
9 102Fra bibliotek103
8.5
方差分别是
S甲2
=(7
8.5)2
2
(8
8.5)2
2 (9 10
8.5)2
5
(10
8.5)2
0.85
S乙2
=(7
8.5)2
3
(8
8.5)2
2
(9 10
8.5)2
2
(10
8.5)2
3
1.35
S甲2 S乙2
基础巩固
随堂演练
166)2 8
(168
166)2
2.5.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基础训练知识点1方差的意义1.两名同学各进行了10次三级蛙跳测试,经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若要比较这两名同学的成绩哪一位更稳定,通常还需要比较他们成绩的()A.众数B.中位数C.方差D.以上都不对2.在某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丙、丁4人各射击10次,平均成绩相同,方差分别是=0.35,=0.15,=0.25,=0.27,这4人中成绩发挥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知识点2方差的求法3.若一组数据1,2,x,4的众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4.(2016·龙岩)在2016年龙岩市初中体育中考中,随意抽取某校5位同学一分钟跳绳的次数分别为:158,160,154,158,170,则由这组数据得到的结论错的是()A.平均数为160B.中位数为158C.众数为158D.方差为20.35.如果一组数据x1,x2,…,x n的方差是4,则另一组数据x1+3,x2+3,…,x n+3的方差是()A.4B.7C.8D.196.(2016·永州)在“爱我永州”中学生演讲比赛中,五位评委分别给甲、乙两位选手的评分如下:甲:8,7,9,8,8乙:7,9,6,9,9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得分的平均数是8B.甲得分的众数是8,乙得分的众数是9C.甲得分的中位数是9,乙得分的中位数是6D.甲得分的方差比乙得分的方差小知识点3方差的应用7.在某次训练中,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各射击10发子弹的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对于本次训练,有如下结论:①>;②<;③甲的射击成绩比乙稳定;④乙的射击成绩比甲稳定.由统计图可知正确的结论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2016·烟台)某射击队要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名选手参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然后从他们的成绩平均数(环)及方差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甲、乙、丙的成绩分析如下表所示,丁的成绩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图表信息,参赛选手应选()A.甲B.乙C.丙D.丁易错点误把方差作为评判优劣的唯一标准而致错9.甲、乙两班各有8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单位:分)如下:请比较两个班学生成绩的优劣.提升训练考查角度1利用方差作决策10.某校要从九年级一班和二班中各选取10名女同学组成礼仪队,选取的两班女生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一班:168167170165168166171168167170二班:165167169170165168170171168167(1)根据上面两组数据补充完成下面的统计分析表:(2)请选一个合适的统计量作为选择标准,说明哪一个班能被选取.考查角度2利用平均数和方差作决策11.要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出一名,代表班级参加射击比赛.如图是两人最近10次射击训练成绩的折线统计图.(1)已求得甲的平均成绩为8环,求乙的平均成绩.(2)观察统计图,直接写出甲、乙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哪个大.(3)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7环左右,本班应该选参赛更适合;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9环左右,本班应该选参赛更适合.探究培优拔尖角度利用不同的统计量对数据进行分析12.(2016·青岛)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制成如下两个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1)写出表格中a,b,c的值.(2)分别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队员的射击训练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类型1平均数、方差的应用13.(2016·乐山)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射击的成绩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平均数是,乙的中位数是;(2)分别计算甲、乙成绩的方差,并从计算结果来分析,你认哪位运动员的射击成绩更稳定?类型2方差、中位数的应用14.某厂生产A,B两种产品,其单价随市场变化而做相应调整.营销人员根据前三次单价变化的情况,绘制了如下统计表及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折线图:A,B产品单价变化统计表并求得了A产品三次单价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5.9;=×[(6-5.9)2+(5.2-5.9)2+(6.5-5.9)2]=.(1)补全图中B产品单价变化的折线图,B产品第三次的单价比上一次的单价降低了%;(2)求B产品三次单价这组数据的方差,并比较哪种产品的单价波动小;(3)该厂决定第四次调价,A产品的单价仍为6.5元/件,B产品的单价比3元/件上调m%(m>0),使得A产品这四次单价的中位数是B产品四次单价中位数的2倍少1,求m的值.类型3平均数、中位数、方差与统计图的应用15.为声援扬州“运河申遗”,某校举办了一次运河知识竞赛,满分为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以上(包括6分)为合格,达到9分以上(包括9分)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1)补充完成下面的成绩统计分析表.(2)小明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排名属中游略偏上!”观察上表可知,小明是组的学生(填“甲”或“乙”).(3)甲组同学说他们组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组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要好于甲组.请你给出两条支持乙组同学观点的理由.参考答案1.【答案】C2.【答案】B3【答案】解:∵众数是1,∴x=1,则==2,∴s2=×[(1-2)2+(2-2)2+(1-2)2+(4-2)2]=.4.【答案】D解:平均数为(158+160+154+158+170)÷5=160,A正确,不符合题意;将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54,158,158,160,170,位于中间位置的数为158,故中位数为158,B正确,不符合题意;数据158出现了2次,次数最多,故众数为158,C正确,不符合题意;这组数据的方差是s2=[(154-160)2+2×(158-160)2+(160-160)2+(170-160)2]=28.8,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答案】A解:设一组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是,则方差为s2=[(x1-)2+(x2-)2+…+(x n-)2]=4;而另一组数据x1+3,x2+3,…,x n+3的平均数是+3,此时方差为s2={[(x1+3)-(+3)]2+[(x2+3)-(+3)]2+…+[(x n+3)-(+3)]2}=[(x1-)2+(x2-)2+…+( x n-)2]=4,故选A.6.【答案】C7.【答案】C解:方法一:从折线统计图可知甲和乙射击10发子弹成绩的数据,根据方差的公式可计算出甲和乙射击成绩的方差,从而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果.方法二:根据统计图判断甲、乙成绩的波动情况,根据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越稳定即可得出结果.8.【答案】D解:由图可知丁射击10次的成绩为:8,8,9,7,8,8,9,7,8,8,则丁的成绩的平均数为×(8+8+9+7+8+8+9+7+8+8)=8(环),丁的成绩的方差为×[6×(8-8)2+2×(7-8)2+2×(9-8)2]=0.4.∵丁的成绩的平均数最大,方差最小,∴参赛选手应选丁.9.解:首先计算这两组数据平均数和方差:=×(65+74+…+71)=70,=×[(65-70)2+(74-70)2+…+(71-70)2]=23;=×(60+75+…+79)=70,=×[(60-70)2+(75-70)2+…+(79-70)2]=67.5.通过计算可知,=,<,甲班的成绩比乙班的成绩稳定.再比较高分情况或优秀率(不妨设75分及以上为优秀):高分情况:得80分的都只有1人,持平;得75分以上(含75分)的甲班有1人,乙班有4人,乙班优于甲班.优秀率:甲班为12.5%,乙班为50%,乙班优于甲班.易错点拨:把方差大小作为评判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是对方差概念的误解,方差只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至于方差大好还是方差小好,则要看这组数据所反映的实际问题.就这个实际问题而言,方差不应作为评判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从优秀率这个角度来评价两班成绩的优劣才是客观的、准确的,所以并不能说方差小了就好,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是看从什么角度去比较.10.解:(1)3.2;168(2)选方差作为选择标准,∵一班的方差<二班的方差,∴一班能被选取.11.解:(1)==8(环).(2)大.(3)乙;甲12.解:(1)a=7,b=7.5,c=4.2.(2)从平均成绩看甲、乙二人的平均成绩相等均为7环,从中位数看甲射中7环以上的次数小于乙,从众数看甲射中7环的次数最多而乙射中8环的次数最多,从方差看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综合以上各因素,若选派一名队员参赛,可选择乙参赛,因为乙获得较好成绩的可能更大.13.解:(1)8环;7.5环(2)=[(6-8)2+(10-8)2+…+(7-8)2]=1.6.∵=(7+10+…+7)=8(环),∴=[(7-8)2+(10-8)2+…+(7-8)2]=1.2.∵<,∴乙运动员的射击成绩更稳定.14.解:(1)如图所示.25(2)=×(3.5+4+3)=3.5,==.因为<,所以B产品的单价波动小.(3)第四次调价后,对于A产品,四次单价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对于B产品,因为m>0,所以第四次单价大于3元/件.又因为×2-1=>,所以第四次单价小于4元/件.所以×2-1=.所以m=25.15.解:(1)填表如下:组别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甲组 6.7 6 3.41 90% 20%乙组7.1 7.5 1.69 80% 10%(2)甲(3)①乙组的平均数高于甲组,②乙组的成绩比甲组稳定,故乙组成绩好于甲组.(答案不唯一)。
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波动程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波动程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1. 一组数据:1、2、2、3,若添加一个数据2,则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 )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2. 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2环,方差分别是s 甲2=0.56 s 乙2=0.60 s 丙2=0.50 s 丁2=0.45 ,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3. 某次比赛中 五位同学答对题目的个数分别为7 5 3 5 10 则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差是3.6B. 众数是10C. 中位数是3D. 平均数是64. 我们在外卖平台点单时会有点餐用的钱和外卖费6元 我们计算了点单的总额和不计算外卖费的总额的数据 则两种情况计算出的数据一样的是( )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5. 一组数据x 1 x 2 x 3 x 4 x 5 x 6的平均数是2 方差是5 则2x 1+3 2x 2+3 2x 3+3 2x 4+3 2x 5+3 2x 6+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 A. 2和5B. 7和5C. 2和13D. 7和206. 某排球队6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cm)是:180 184 188 190 192 194.现用一名身高为186cm 的队员换下场上身高为192cm 的队员 与换人前相比 场上队员的身高( ) A. 平均数变小 方差变小 B. 平均数变小 方差变大 C. 平均数变大 方差变小 D. 平均数变大 方差变大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命题“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结论是两直线平行B. 一组数据“1 2 3 3 4 5”的中位数是3 众数也是3C. “若2x >6 则x >3”是运用了不等式的性质1得到的D. 在一次投壶比赛中 甲、乙两名运动员成绩的平均数分别为x 甲−x 乙−方差分别为S 甲2 S 乙2 若x 甲−=x 乙−S 甲2=1.6 S 乙2=1.2 则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8. 一组数据x 1 x 2 … x 7的方差是s 2=17[(x 1−3)2+(x 2−3)2+⋯+(x 7−3)2] 则该组数据的和为( ) A. 37 B. 73 C. 10 D. 21二、填空题9. 已知样本方差s 2=14[(x 1−3)2+(x 2−3)2+(x 3−3)2+(x 4−3)2] 则这个样本的容量是 样本的平均数是 .10. 甲、乙两名射击手的40次测试的平均成绩都是8环,方差分别是s 甲2=0.2 s 乙2=1.0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填“甲”或“乙”).11. 一组数据x 1 x 2 ⋯ x n 的方差为16 则数据x 1−3 x 2−3 ⋯ x n −3的方差为 .12. 小丽计算数据方差时 使用公式s 2=15[(5−x −)2+(8−x −)2+(13−x −)2+(14−x −)2+(5−x −)2] 则公式中x −=______.13. 已知甲、乙两队员射击的成绩如图 设甲、乙两队员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 甲2 S 乙2则S 甲2______S 乙2(填“>” “=” “<”).14. 若一组数据4 x 5 y 7 9的平均数为6 众数为5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 三、解答题15. 从甲、乙两块稻田里各随机抽取8株水稻,测得各株的高度(单位:cm)如下:甲稻田:76 86819084878682;乙稻田:838489798085 9181.这两块稻田中,哪块稻田的水稻长得整齐些?16. 我校在七、八年级举行了“新冠疫情防控”知识竞赛,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比赛(百分制).测试成绩整理,描述和分析如下: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四组:A.80≤x<85;B.85≤x<90;C.90≤x<95;D.95≤x≤100.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968696869996901008982.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在C组中的数据是:949092.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竞赛成绩统计表年级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七年级92b c a八年级929310050.4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2)这次比赛中哪个年级成绩更稳定?说明理由.(3)我校八年级共8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估计参加此次活动成绩优秀(x≥90)的八年级学生人数是多少?17.某校八年级两个班;各选派10名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安全知识大赛”预赛,各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整理后得到数据分析表如下:班级最高分平均分中位数众数方差八(1)班99a95.5938.4八(2)班10094b93c(1)填空:a= ______ b= ______ ;(2)求出表中c的值;(3)你认为哪个班级成绩好?请写出两条你认为该班成绩好的理由.18. 有甲、乙、丙三名射击运动员,要从中选拔一名运动员参加射击比赛,在选拔赛中每人打10发;环数如下:根据以上环数谁应参加射击比赛?19.某校八年级甲、乙两个班在参加全校演讲比赛的预选赛中,两个班前5名选手的成绩分别如下:甲班:8685779285;乙班:7985928589.通过数据分析列表如下:班级平均分中位数众数方差甲85b c22.8乙a8585s乙2(1)直接写出表中a b c的值.(2)求s乙2的值你认为哪个班前5名同学的成绩较好?哪个班前5名同学的成绩较稳定?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D3.【答案】D4.【答案】D5.【答案】D6.【答案】A7.【答案】B8.【答案】D9.【答案】4310.【答案】甲11.【答案】1612.【答案】913.【答案】>14.【答案】8315.【答案】∴乙稻田的水稻长得整齐些.16.【答案】解:(1)因为八年级A组有10×20%=2人 B组有10×10%=1人 C组有3人所以D组有4人所以=40% 即a=40.∵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96 86 96 86 99 96 90 100 89 82.从小到大排列:82 86 86 89 90 96 96 96 99 100所以第5个第6个数据为:90 96∴中位数为=93因为七年级学生成绩中96分有3个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c=96故答案为:40 93 96;(2)因为七八年级的平均数相等根据已知条件可得七年级成绩的方差为:d=[3×(96-92)2+2×(86-92)2+(99-92)2+(90-92)2+(100-92)2+(89-92)2+(82-92)2]=34.6七年级成绩的方差为34.6∴34.6<50.4七年级成绩的方差比八年级小所以七年级的成绩更稳定.(3)由题意得:八年级成绩大于或等于90分的有7人∴800×=560(人)答:参加此次调查活动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约为560人.17.【答案】解:(1)八(1)班成绩的平均数a=×(93+98+89+93+95+96+93+96+98+99)=95(分)将八(2)班成绩重新排列为:88 91 92 93 93 93 94 98 98 100 ∴八(2)班成绩的中位数为=93(分)故答案为:95 93;(2)八(2)班成绩的方差c=×[(88-94)2+(91-94)2+(92-94)2+3×(93-94)2+(94-94)2+2×(98-94)2+(100-94)2]=12;(3)八(1)班成绩好理由如下:①从平均数看八(1)班成绩的平均数高于八(2)班所以八(1)班成绩好;②从中位数看八(1)班成绩的中位数为95.5分大于八(2)班成绩的中位数∴八(1)班高分人数多于八(2)班故八(1)班成绩好.18.【答案】x甲=9.3x乙=9.3x丙=9.1应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一名参赛又s甲2=0.21s乙2=0.81故甲运动员成绩比乙运动员稳定甲运动员应参加比赛.19.【答案】解:(1)a=79+85+92+85+895=86b=85c=85.(2)s2乙=15[(79−86)²+(85−86)²+(92−86)²+(85−86)²+(89−86)²]=19.2.因为甲班前5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5分乙班前5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6分由于86>85所以乙班前5名同学的成绩较好.由于22.8>19.2所以乙班前5名同学的成绩较稳定.。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八年级数学人教版(解析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2数据的波动程度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能够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方差【答案】D【解析】由于方差反映数据的波动情况,所以能够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方差,故选D.2.在方差的计算公式s2=110[(x1-20)2+(x2-20)2+…+(x10-20)2]中,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的意义可以是A.数据的个数和方差B.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C.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D.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答案】C【解析】10位于分数110的分母上,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可知,10表明样本数据的个数,也就是样本容量为10,数字20为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即样本的均值.故选C.3.一组数据8,0,2,4-,4的方差等于A.15 B.16 C.17 D.18 【答案】B【解析】数据8、0、2、−4、4的平均数8024425++-+==,方差21(364364)165s=+++=,故选B.4.甲、乙两组数据,它们都是由n个数据组成,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4,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2,那么下列关于甲乙两组数据波动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波动小B.乙的波动小C.甲、乙的波动相同D.甲、乙的波动的大小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因为s甲2=0.4,s乙2=0.2,方差小的为乙,所以本题中成绩比较稳定的是乙,乙的波动小,故选B.5.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有两组数据,甲组数据:-1,-1,0,1,2;乙组数据:-1,-1,0,1,1,它们的方差分别记为2s 甲和2s 乙,则 A .2s 甲=2s 乙 B .2s 甲>2s 乙 C .2s 甲<2s 乙D .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11012)50.2x --+++÷==甲,(11011)50x --+++÷==乙, ∵s 甲2=15[(−1−0.2)2+(−1−0.2)2+(0−0.2)2+(1−0.2)2+(2−0.2)2]=1.224, s 乙2=15[(−1−0)2+(−1−0)2+(0−0)2+(1−0)2+(1−0)2]=0.8,∴s 甲2>s 乙2,故选B . 6.两名同学进行了10次三级蛙跳测试,经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若要比较这两名同学成绩哪一位更稳定,通常还需要比较他们成绩的 A .众数B .中位数C .方差D .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是反映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稳定程度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反之也成立.故要判断哪一名学生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这两名学生三级蛙跳测试成绩的方差.由于方差能反映数据的稳定性,需要比较这两名学生三级蛙跳成绩的方差.故选C .7.如果一组数据x 1,x 2,…,x n 的方差是3,则另一组数据x 1+5,x 2+5,…,x n +5的方差是 A .3B .8C .9D .14【答案】A【解析】设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设为a ,则数据x 1+5,x 2+5,…,x n +5的平均数为a +5,根据方差公式:s 21n=[(x 1-a )2+(x 2-a )2+…+(x n -a )2]=3. 则s 21n={[(x 1+5)-(a +5)]2+[(x 2+5)-(a +5)]2+…+(x n +5)-(a +5)]}2=1n [(x 1-a )2+(x 2-a )2+…+(x n -a )2]=3.故选A .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8.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若甲组数据的方差2s 甲=0.055,乙组数据的方差2s 乙=0.105,则__________组数据波动较大. 【答案】乙【解析】∵s 甲2<s 乙2,∴乙组数据波动较大.故答案为:乙.9.两个小组进行定点投篮对抗赛,每组6名组员,每人投10次.两组组员进球数的统计结果如下:则组员投篮水平较整齐的小组是__________组. 【答案】乙【解析】甲的方差=[(8-3)2+(5-3)2+(3-3)2+(1-3)2+(1-3)2+(0-3)2]÷6≈7.7, 乙的方差=[(5-3)2+(4-3)2+(3-3)2+(3-3)2+(2-3)2+(1-3)2]÷6≈1.7, 由于乙的方差较小,所以整齐的是乙组.故答案为:乙.10.某工程队有14名员工,他们的工种及相应每人每月工资如下表所示:现该工程队进行了人员调整:减少木工2名,增加电工、瓦工各1名,与调整前相比,该工程队员工月工资的方差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答案】变大【解析】∵减少木工2名,增加电工、瓦工各1名,∴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不变,但是每个数据减去平均数后平方和增大,则该工程队员工月工资的方差变大.故答案为:变大.11.甲乙两地9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如图所示,则甲乙两地这10天日平均气温方差大小关系为2s 甲__________2s 乙(填>或<).【答案】>【解析】观察平均气温统计图可知:乙地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波动小, 则乙地的日平均气温的方差小,故2s 甲>2s 乙,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2.甲、乙两个样本的相关信息如下:样本甲数据:1,6,2,3;样本乙方差:2s 乙=3.4.(1)计算样本甲的方差; (2)试判断哪个样本波动大. 【解析】(1)∵样本甲的平均数是1(1623)34⨯+++=, ∴样本甲的方差是:2s 甲=14[(1-3)2+(6-3)2+(2-3)2+(3-3)2]=3.5. (2)∵2s 甲=3.5,2s 乙=3.4,∴2s 甲>2s 乙,∴样本甲的波动大.13.要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出一名,代表班级参加射击比赛,如图是两人最近10次射击训练成绩的折线统计图.(1)已求得甲的平均成绩为8环,求乙的平均成绩;(2)观察图形,直接写出甲,乙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2s 甲,2s 乙哪个大;(3)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7环左右,本班应该选__________参赛更合适;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9环左右,本班应该选__________参赛更合适.【解析】(1)乙的平均成绩是:(8+9+8+8+7+8+9+8+8+7)÷10=8(环). (2)根据图象可知:甲的波动大于乙的波动,则2s 甲>2s 乙,(3)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7环左右,本班应该选乙参赛更合适; 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9环左右,本班应该选甲参赛更合适.。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作业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作业课件 (新 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2数据的波动程度作
业课件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作业课件 (新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
的同分学析们2,0.2下数课据休的息波十动分程钟度。作业现课在件是新休 版新息人时教间版,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
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结束
语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2 数据
的波动程度作业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 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2数据的波动程度 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课课练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一、选择题1.数据-2,-1,0,1,2的方差是( )A.0 B. 2 C.2 D.42.在体育课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跳远测试,经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要比较这两名同学的成绩哪一个更为稳定,通常需要比较他们成绩的( )A.众数B.平均数C.中位数D.方差3. 教练要从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中选一名成绩较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打了5发子弹,命中环数如下:甲:9,8,7,7,9;乙:10,8,9,7,6.应该选( ) A.甲B.乙C.甲、乙都可以D.无法确定4. 若数据10,9,a,12,9的平均数是10,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1 B.1.2 C.0.9 D.1.45.在2019年的体育中考中,某校6名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如图,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方差依次是( )A.18,18,1 B.18,17.5,3 C.18,18,3 D.18,17.5,1 二、填空题6.在样本方差的计算式s2=110[(x1-5)2+(x2-5)2+…+(x10-5)2]中,数字“10”表示,数字“5”表示.7. 在一次射击训练中,某位选手五次射击的环数分别为5,8,7,6,9,则这位选手五次射击环数的方差为.8.已知一组数据-3,x,-2,3,1,6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9. 甲、乙两名同学参加“古诗词大赛”活动,五次比赛成绩的平均分都是85分,如果甲比赛成绩的方差为s2甲=16.7,乙比赛成绩的方差为s2乙=28.3,那么成绩比较稳定的是(填“甲”或“乙”).10.甲、乙、丙三人进行飞镖比赛,已知他们每人五次投的成绩如图所示,那么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11.某工程队有14名员工,他们的工种及相应每人每月工资如下表所示:现该工程队进行了人员调整:减少木工2名,增加电工、瓦工各1名,与调整前相比,该工程队员工月工资的方差(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三、解答题12.八(2)班组织了一次经典诵读比赛,甲、乙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10分制):(1)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分,乙队成绩的众数是分;(2)计算乙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3)已知甲队成绩的方差是1.4,则成绩较为整齐的是队.13.从甲、乙两种饮料中各抽取10盒250毫升的果汁饮料,检查其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所得数据如下(单位:毫克):甲:120,123,119,121,122,124,119,122,121,119;乙:121,119,124,119,123,124,123,122,123,122.通过计算说明哪种饮料维生素C的含量高?哪种饮料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稳定?14.某商场统计了今年1~5月A、B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售情况,并将获得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1)分别求该商场这段时间内A、B两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的中位数和方差;(2)根据计算结果,比较该商场1~5月这两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的稳定性.15.元旦假期,小明一家游览仓圣公园,公园内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一条石阶小路,其中有两段台阶的高度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表示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单位:cm).请你运用所学习的统计知识,解决以下问题:(1)把每一级台阶的高度作为数据,请从统计知识方面(平均数、中位数)说一下甲、乙两段台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甲、乙两段台阶哪段上行走会比较舒服?你能用所学知识说明吗?参 考 答 案1. C2. D3. A4. B5. A6. 样本容量 样本平均数7. 28. 99. 甲 10. 乙 11. 变大12. 解:(1)9.5 10 (2)x 乙=10+8+7+9+8+10+10+9+10+910=9(分).s 2乙=110×[(10-9)2+(8-9)2+…+(10-9)2+(9-9)2]=1.因为s 2甲>s 2乙,所以成绩较为整齐的是乙队.13. 解:x 甲=120+123+119+121+122+124+119+122+121+11910=121(毫克),x 乙=121+119+124+119+123+124+123+122+123+12210=122(毫克),∵x 甲<x 乙,∴乙种饮料维生素C 的平均含量高.s 2甲=(121-120)2+…+(121-119)210=2.8,s 2乙=(122-121)2+…+(122-122)210=3,∵s 2甲<s 2乙,∴甲种饮料维生素C 的含量比较稳定.14. 解:(1)∵A 种品牌:13,14,15,16,17;B 种品牌:10,14,15,16,20,∴该商场这段时间内A 、B 两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5台、15台.∵A x =15×(13+14+15+16+17)=15(台),B x =15×(10+14+15+16+20)=15(台),∴s 2A=15×[(13-15)2+(14-15)2+(15-15)2+(16-15)2+(17-15)2]=2,s 2B =15×[(10-15)2+(14-15)2+(15-15)2+(16-15)2+(20-15)2]=10.4.(2)∵x -A =x -B ,s 2A <s 2B ,∴该商场1~5月A 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较稳定.15. 解:(1)将甲、乙两台阶高度值从小到大排列如下:甲:10,12,15,17,18,18;乙:14,14,15,15,16,16. 甲的中位数是(15+17)÷2=16,平均数是16×(10+12+15+17+18+18)=15;乙的中位数是(15+15)÷2=15,平均数是16×(14+14+15+15+16+16)=15. 故两台阶高度的平均数相同,中位数不同. (2)s 2甲=16×[(10-15)2+(12-15)2+(15-15)2+(17-15)2+(18-15)2+(18-15)2]=283,s 2乙=16×[(14-15)2+(14-15)2+(15-15)2+(15-15)2+(16-15)2+(16-15)2]=23. ∵s 2乙<s 2甲,∴乙台阶上行走会比较舒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时练《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1)(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20.2数据的波动程度》课时练1.某班篮球爱好小组10名队员进行定点投篮练习,每人投篮10次,将他们投中的次数进行统计,制成如表:投中次数235678人数123211则关于这10名队员投中次数组成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数为5B.中位数为5C.众数为5D.方差为52.有15名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最强大脑”智力竞赛,比赛结束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成绩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若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则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3.某校七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3岁,年龄的方差为3,若学生人数没有变动,则两年后的同一批学生,对其年龄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年龄为13岁,方差改变B.平均年龄为15岁,方差不变C.平均年龄为15岁,方差改变D.平均年龄为13岁,方差不变4.数据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的方差是()A.2021B.0C.﹣2021D.2020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一组数据的众数只有一个;②样本的方差越小,波动性越小,说明样本稳定性越好;③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一数据;④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比平均数大;⑤一组数据的方差一定是正数.A.0个B.1个C.2个D.4个6.已知一组数据为7,2,5,x,8,它们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A.3B.4.5C.5.2D.67.在样本方差的计算式s2=[(x1﹣10)2+(x2﹣10)2+…+(x5﹣10)2]中,数字5和10分别表示样本的()A.容量,方差B.平均数,众数C.标准差,平均数D.容量,平均数8.如图是甲、乙两人6次投篮测试(每次投篮10个)成绩的统计图,甲、乙两人测试成绩方差分别记作S甲2、S乙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S甲2<S乙2B.S甲2>S乙2C.S甲2=S乙2D.无法确定9.甲、乙、丙、丁四人各进行10次射击测试,它们的平均成绩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1,S乙2=1.1,S丙2=0.6,S丁2=0.9,则射击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10.已知一组数据a1,a2,a3,a4,a5的方差是S1,另一组数据a1﹣6,a2﹣6,a3﹣6,a4﹣6,a5﹣6的方差是S2,则S1与S2的大小关系是S1S2(填写“>”“<”或“=”).11.需要对一批排球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测,其中质量超过标准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的克数记为负数,现抽取8个排球,通过检测所得数据如下(单位:克):+1,﹣2,+1,0,+2,﹣3,0,+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2.如果一组数据5、8、a、7、4的平均数是a,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13.甲、乙两人5次射击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98610乙78988则这两人射击成绩波动较大的是.(填“甲”或“乙”)14.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S2=[(6﹣10)2+(9﹣10)2+(a﹣10)2+(11﹣10)2+(b﹣10)2]=6.8,则a2+b2的值为.15.如果样本方差S2=,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是,样本容量是.16.若一组数据x1+1,x2+1,…,x n+1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1,则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 n+2的方差是.17.一组数据1,0,2,a的唯一众数为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8.小明用s2=[(x1﹣6)2+(x2﹣6)2+…+(x10﹣6)2]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那么x1+x2+x3+…+x10=.19.若一组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9,则数据2x1+3,2x2+3,…,2x n+3的平均数为,方差为.20.如果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4,6,8,10的方差是.21.为了响应学校“书香校园”建设,阳光班的同学们积极捐书,其中宏志学习小组的同学捐书册数分别是:5,7,x,3,4,6.已知他们平均每人捐5本,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方差分别是.22.某地农业科技部门积极助力家乡农产品的改良与推广,为了解甲、乙两种新品橙子的质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在相同条件下,随机抽取了甲、乙各25份样品,对大小甜度等各方面进行了综合测评,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测评分数(百分制)如下:甲:77,79,80,80,85,86,86,87,88,89,89,90,91,91,91,91,91,92,93,95,95,96,97,98,98乙:69,79,79,79,86,87,87,89,89,90,90,90,90,90,91,92,92,92,94,95,96,96,97,98,98b.按如下分组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60≤x<7070≤x<8080≤x<9090≤x≤100测评分数x个数品种甲02914乙13516 c.甲、乙两种橙子测评分数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如下表所示:品种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甲89.4m91乙89.490n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表中m,n的值(2)记甲种橙子测评分数的方差为s12,乙种橙子测评分数的方差为s22,则s12,s22的大小关系为;(3)根据抽样调查情况,可以推断种橙子的质量较好,理由为.(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23.杭州市建兰中学开展防疫知识线上竞赛活动,九年级(1)、(2)班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竞赛,两个班选出的5名选手的竞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图所示.(1)求九(1)班的众数和九(2)班的中位数;(2)计算两个班竞赛成绩的方差,并说明哪个班的成绩较为整齐.24.某校为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在全校进行了一次体质健康测试,1分钟仰卧起坐是其中的一个测试项目.测试结束后,学校随机从男生、女生中各抽取20人的仰卧起坐成绩(单位:次)进行统计、分析,过程如下:[收集数据]男生:3729475038443315253739401940503030404626女生:3012304514504033362848263037183047245038【整理数据】成绩x/次10≤x≤2020<x≤3030<x≤4040<x≤50男生258a女生3b55【分析数据】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男生35.75c4090.99(精确到0.01)女生33.331.5d122.91【应用数据】(1)填空:a=,b=,c=,d=;(2)若男生共有240人参加测试,请估计男生测试成绩大于40次的人数;(3)有人认为,男生成绩比女生成绩更好些(不考虑男女差异),你认为理由是什么.25.某市举行知识大赛,A校、B校各派出5名选手组成代表队参加比赛.两校派出选手的比赛成绩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A校858585B校85a b(1)a=;b=;(2)填空:(填“A校”或“B校”)①从两校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②从两校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③从两校比赛成绩的方差的角度来比较,代表队选手成绩的方差较大.26.《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 15)重新确定于2021年5月17日至3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方法和全球通力合作,将成为国际范围的热点关注内容.为广泛宣传云南生物多样性,某校组织七、八年级各200名学生对《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并组织定时测试.现分别在七、八两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统计这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如下:【收集数据】七年级10名同学测试成绩统计如下:72,84,72,91,79,69,78,85,75,95八年级10名同学测试成绩统计如下:85,72,92,84,80,74,75,80,76,82【整理数据】两组数据各分数段,如下表所示:成绩60≤x <7070≤x <8080≤x <9090≤x <100七年级152a 八年级451【分析数据】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如下表:统计量年级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七年级80b 72八年级8080c33【问题解决】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a =,b =,c =;(2)计算八年级同学测试成绩的方差是:=×[(80﹣85)2+(80﹣72)2+(80﹣92)2+(80﹣84)2+(80﹣80)2+(80﹣74)2+(80﹣75)2+(80﹣80)2+(80﹣76)2+(80﹣82)2]=33.请你求出七年级同学成绩的方差,试估计哪个年级的竞赛成绩更整齐?(3)按照比赛规定90分及其以上算优秀,请估计这两个年级竞赛成绩达到优秀学生的人数共有多少人?(4)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知识竞赛成绩更好?请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27.某商店1~6周销售甲、乙两种品牌冰箱的数量如表(表Ⅰ)所示(单位:台):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甲9101091210乙1312711107现根据表Ⅰ数据进行统计得到表Ⅱ: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甲10乙107(1)填空:根据表Ⅰ的数据补全表Ⅱ;(2)老师计算了乙品牌冰箱销量的方差:2=[(13﹣10)2+(12﹣10)2+(7﹣10)2+(11﹣10)2+(10﹣10)2+(7﹣10)2] S乙=(台2).请你计算甲品牌冰箱销量的方差,根据计算结果,建议商家可多采购哪一种品牌冰箱?为什么?28.某区举办中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各学校分别派出一支代表队参赛.知识竞赛满分为100分,规定85分及以上为“合格”,95分及以上为“优秀”.现将A,B两个代表队的竞赛成绩分布图及统计表展示如下:组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A队88906170%30%B队a b7175%25%(1)求出成绩统计表中a,b的值.(2)小明的成绩虽然在本队排名属中游,但是竞赛成绩低于本队的平均分,那么小明应属于哪个队?(3)从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队内成绩的整齐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你认为集体奖应该颁给哪一队?参考答案1.D2.B3.B4.B5.B6.C7.D8.A9.C10.=11.2.512.213.甲14.29615.18;20.16.9.17..18.60.19.13,36.20.821.5,5,.22.解:(1)甲品种橙子测评成绩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1分,所以众数是91,即m=91,将乙品种橙子的测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90,因此中位数是90,即n=90,答:m=91,n﹣90;(2)由甲、乙两种橙子的测评成绩的大小波动情况,直观可得s12<s22,故答案为:<;(3)甲品种较好,理由为:甲品种橙子的中位数、众数均比乙品种的高.故答案为:甲,甲品种橙子的中位数、众数均比乙品种的高.23.解:(1)由图知,九(1)班成绩为80、80、80、90、100,九(2)班成绩为70、80、85、95、100,所以九(1)班成绩的众数为80分,九(2)班成绩的中位数为85分;(2)九(1)班成绩的平均数为=86(分),九(2)班成绩的平均数为=86(分),∴九(1)班成绩的方差为×[3×(80﹣86)2+(90﹣86)2+(100﹣86)2]=64,九(2)班成绩的方差为×[(70﹣86)2+(80﹣86)2+(85﹣86)2+(95﹣86)2+(100﹣86)2]=114,∴九(1)班成绩较为整齐.24.解:(1)男生:15、19、25、26、29、30、30、33、37、37、38、39、40、40、40、44、46、47、50、50,女生:12、14、18、24、26、28、30、30、30、30、33、36、37、38、40、45、47、48、50、50,∴a=5,b=7,男生成绩的中位数c==37.5,女生成绩的众数d=30,故答案为:5、7、37.5、30;(2)估计男生测试成绩大于40次的人数为240×=60(人);(3)男生的平均成绩大于女生,而且男生成绩的中位数大于女生、方差小于女生,即男生高分人数多且成绩稳定.25.解:(1)将B校5名选手的成绩重新排列为:70、75、80、100、100,所以其中位数a=80、众数b=100,故答案为:80、100;(2)①从两校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A校;②从两校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B校;③=×[(75﹣85)2+(80﹣85)2+2×(85﹣85)2+(100﹣85)2]=70,=×[(70﹣85)2+(75﹣85)2+(80﹣85)2+2×(100﹣85)2]=160,∴从两校比赛成绩的方差的角度来比较,B校代表队选手成绩的方差较大.故答案为:A校、B校、B校.26.解:(1)将七年级抽样成绩重新排列为:69,72,72,75,78,79,84,85,91,95,其中在90≤x<100范围内的数据有2个,故a=2.中位数(分),将八年级样成绩重新排列为:72,74,75,76,80,80,82,84,85,92,其众数c=80(分),故答案为:2,78.5,80;(2)七年级的方差是,因为,所以估计八年级学生的竞赛成绩更整齐些.(3)(人),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这两个年级竞赛成绩达到优秀学生的人数共约60人.(4)可以推断出八年级学生的数学水平较高,理由为两班平均数相同,而八年级的中位数以及众数均高于七年级,说明八年级学生的竞赛成绩更好(答案不唯一).27.解:(1)甲品牌销售数量从小到大排列为:9、9、10、10、10、12,所以甲品牌销售数量的平均数为=10(台),众数为10台,乙品牌销售数量从小到大排列为7、7、10、11、12、13,所以乙品牌销售数量的中位数为=10.5(台),补全表格如下: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甲101010乙1010.57故答案为:10、10、10.5;(2)建议商家可多采购甲品牌冰箱,∵甲品牌冰箱销量的方差=×[(9﹣10)2×2+(10﹣10)2×3+(12﹣10)2]=1,2=,S乙2,∴<S乙∴甲品牌冰箱的销售量比较稳定,建议商家可多采购甲品牌冰箱.28.解:(1)B队成绩的平均分a==87(分),中位数b==85(分).(2)∵A队的中位数为90分高于平均分88分,B队的中位数85分低于平均数87分,∴小明应该属于B队;(3)应该颁给A队,理由如下:①A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高于B队,优秀率也高于B队,说明A队的总体平均水平高于B队;②A队的中位数高于B队,说明A队高分段学生较多;③虽然B队合格率高于A队,但A队方差低于B队,即A队的成绩比B队的成绩整齐,所以集体奖应该颁给A队.。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一.选择题(共1小题)1.甲、乙两班举行班际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各选10名选手参赛,各班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个数统计如下表:输入汉字个数(个)132133134135136137甲班人数(人)102412乙班人数(人)0141222=2.0,s乙2=2.7,则下列说法:①甲组学通过计算可知两组数据的方差分别为s甲生比乙组学生的成绩稳定;②两组学生成绩的中位数相同;③两组学生成绩的众数相同,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分析】根据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就可以分别判断各个命题的真假.【解答】解:①甲组学生比乙组学生的成绩方差小,∴甲组学生比乙组学生的成绩稳定.②甲班学生的成绩按从小到大排列:132、134、134、135、135、135、135、136、137、137,可见其中位数是135;乙班学生的成绩按从小到大排列:133、134、134、134、134、135、136、136、137、137,可见其中位数是134.5,所以两组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不相同;③甲班学生成绩的众数是135,乙班学生成绩的众数是134,所以两组学生成绩的众数不相同.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方差问题,对于中位数,因图中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只要找出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即可.方差是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量.二.填空题(共3小题)2.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同年级人数相同的甲、乙两个班的成绩统计如下表:班级平均分中位数方差甲班92.595.541.25乙班92.590.536.06应用统计学知识分析乙班成绩较好,理由是甲乙两班平均水平一样,但乙班方差小,成绩比较均衡(或甲班成绩好,甲乙两班平均水平一样,但甲班中位数大,高分段人数多).【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甲班的平均成绩是92.5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92.5分,∴这次数学测试成绩中,甲、乙两个班的平均水平相同;∵甲班的方差是41.25分,乙班的方差是36.06分,∴甲班的方差大于乙班的方差,∴乙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比较整齐,分化较小;故答案为:乙;甲乙两班平均水平一样,但乙班方差小,成绩比较均衡.【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3.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3,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7、3.【分析】根据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可知(a+b+c)=5,据此可得出(a+2+b+2+c+2)的值;再由方差为3可得出数据a+2,b+2,c+2的方差.【解答】解:∵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a+b+c)=5,∴(a+2+b+2+c+2)=(a+b+c)+2=5+2=7,∴数据a+2,b+2,c+2的平均数是3;∵数据a,b,c的方差为3,∴[(a﹣5)2+(b﹣5)2+(c﹣5)2]=3,∴a+2,b+2,c+2的方差=[(a+2﹣7)2+(b+2﹣7)2+(c+2﹣7)2]=[(a﹣5)2+(b﹣5)2+(c﹣5)2]=3.故答案为:7、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方差,熟记方差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填入下表:班级参赛人数平均字数中位数方差甲55135149191乙55135151110某同学根据上表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人数多于甲班优秀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数≥150个为优秀);③甲班的成绩波动比乙班的成绩波动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分析】平均水平的判断主要分析平均数;优秀人数的判断从中位数不同可以得到;波动大小比较方差的大小.【解答】解:从表中可知,平均字数都是135,①正确;甲班的中位数是149,乙班的中位数是151,比甲的多,而平均数都要为135,说明乙的优秀人数多于甲班的,②正确;甲班的方差大于乙班的,说明甲班的波动情况大,所以③正确;上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三.解答题(共7小题)5.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下图是其中的甲、乙两段台阶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表示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单位:cm),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数据15,16,16,14,14,15的方差S甲2=,数据11,15,18,17,10,19的方差S乙2=)(1)分别求甲、乙两段台阶路的高度平均数;(2)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与哪个数据(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有关?(3)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重新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这两段台阶路,在总高度及台阶数不变的情况下,请你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分析】(1)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分别求出甲、乙两段台阶路的高度平均数;(2)根据方差的性质解答;(3)根据方差的性质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解答】解:(1)甲段台阶路的高度平均数=×(15+16+16+14+14+15)=15,乙段台阶路的高度平均数=×(11+15+18+17+10+19)=15;(2)∵S甲2<S乙2,∴甲段台阶的波动小,∴甲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3)每个台阶的高度均为15cm,使方差为0,游客行走比较舒服.【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方差,掌握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6.某水果店去年3至8月销售吐鲁番葡萄、哈密大枣的情况见下表:3月4月5月6月7月8月48581013吐鲁番葡萄(单位:百公斤)8797107哈密大枣(单位:百公斤)(Ⅰ)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表:平均数方差吐鲁番葡萄89哈密大枣8(Ⅱ)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这两种水果在去年3月份至8月份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从表格中得出相关数据,计算平均数和方差,填入表格中,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分析.分析两种水果销售量的趋势即可.【解答】解:哈密大枣的月平均销量=(8+7+9+7+10+7)÷6=8吨,2=[(8﹣8)2+(7﹣8)2+(9﹣8)2+(7﹣8)2+(10﹣哈密大枣销量的方差S大枣8)2+(7﹣8)2]÷6=;(Ⅰ)平均数方差吐鲁番葡萄89哈密大枣8(Ⅱ)①由于两种水果的平均数相同,哈密大枣的方差较小,故哈密大枣的销售较稳定;②由于吐鲁番葡萄销售量处于上升趋势,故吐鲁番葡萄销售量前景较好.【点评】此题考查方差问题,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7.某校要从小王和小李两名同学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市知识竞赛,在最近的五次选拔测试中,他俩的成绩分别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小王60751009075小李7090808080根据上表解答下列问题:(1)完成下表:姓名平均成绩(分)中位数(分)众数(分)方差小王807575190小李808080104(2)在这五次测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是谁?若将80分以上(含80分)的成绩视为优秀,则小王、小李在这五次测试中的优秀率各是多少?(3)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就很可能获奖,成绩达到90分以上(含90分)就很可能获得一等奖,那么你认为选谁参加比赛比较合适?说明你的理由.【分析】(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分别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方差的意义即方差反映数据的波动程度,得出方差越小越稳定,应此小李的成绩稳定;再根据80分以上(含80分)的成绩视为优秀,小王有2次优秀,小李有3次,分别计算出优秀率即可;(3)选谁参加比赛的答案不唯一,小李的成绩稳定,所以获奖的几率大;小王的90分以上的成绩好,则小王获一等奖的机会大.【解答】解:(1)小李的平均成绩是:(70+90+80×3)=80(分);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70,80,80,80,90,最中间的数是80,则中位数是80;80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80;故答案为:80;80;80;(2)在这五次考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是小李;小王的优秀率为40%,小李的优秀率为80%;(3)方案一:我选小李去参加比赛,因为小李的优秀率高,有4次得80分以上(含80分),成绩比较稳定,获奖机会大,方案二:我选小王去参加比赛,因为小王的成绩获得一等奖的机率较高,有2次90分以上(含90分),因此有可能获得一等奖.【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中位数及众数的知识,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8.某班级选派甲、乙两位同学参加学校的跳远比赛,体育老师对他们的5次训练成绩进行了整理,并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甲、乙两人跳远成绩统计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甲成绩/厘米588597608610 597乙成绩/厘米613 618580 a 618根据以上信息,请解答下列问题:(1)a=574;(2)请完成图中表示甲成绩变化情况的折线;(3)通过计算,补充完整下面的统计分析表;运动员最好成绩平均数众数方差甲610600597 41.2乙618600.6618378.24 (4)请依据(3)中所统计的数据分析,甲、乙两位同学的训练成绩各有什么特点.【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即可求解;(2)根据统计表即可求解;(3)根据平均数,众数的定义即可求解;(4)分别从平均数,众数;以及方差的角度来解答甲、乙两位同学的训练成绩特点.【解答】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a=574;(2)如图所示:(3)甲的平均数:(588+597+608+610+597)÷5=600填表如下:运动员最好成绩平均数众数方差甲610600597 41.2乙618600.6618378.24 (4)从最好成绩,平均数,众数来看,乙跳远的成绩优于甲的;从方差来看,甲方差小说明甲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故答案为:574;610,600,618.【点评】本题考查了折线图的意义和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9.某校八年级两个班,各选派10名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预赛,各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八(1)班:88,91,92,93,93,93,94,98,98,100八(2)班:89,93,93,93,95,96,96,98,98,99通过整理,得到数据分析表如下:班级最高分平均分中位数众数方差A班10094b93cB班99a95.5938.4(1)表中的a=95,b=93,c=12;(2)依据数据分析表,有人说:“最高分在八(1)班,八(1)班的成绩比八(2)班好”,但也有人说八(2)班的成绩要好,请给出两条支持八(2)班成绩好的理由.【分析】(1)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以及方差的定义计算所求即可;(2)从平均分,以及中位数角度考虑,合理即可.【解答】解:(1)八(2)班的平均分a=×(89+93+93+93+95+96+96+98+98+99)=95;八(1)班的中位数b=93;八(1)班的方差c=×[(88﹣94)2+(91﹣94)2+(92﹣94)2+(93﹣94)2+(93﹣94)2+(93﹣94)2+(94﹣94)2+(998﹣94)2+(98﹣94)2+(100﹣94)2]=12;故答案为:95;93;12;(2)八(2)班的平均分高于八(1)班;八(2)班的成绩集中在中上游,故支持八(2)班成绩好.【点评】此题考查了方差,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数,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0.某校举办了一次成语知识竞赛,满分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及6分以上为合格,达到9分或10分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折线统计图和成绩统计分析表如图所示.(1)求出下列成绩统计分析表中a,b的值:组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甲组 6.8a 3.7690%30%乙组b7.5 1.9680%20%(2)小英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排名属中游略偏上!”观察上面表格判断,小英是甲、乙哪个组的学生;(3)甲组同学说他们组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组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要好于甲组.请你写出两条支持乙组同学观点的理由.【分析】(1)由折线图中数据,根据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可得;(2)根据中位数的意义求解可得;(3)可从平均数和方差两方面阐述即可.【解答】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甲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3、6、6、6、6、6、7、9、9、10,∴其中位数a=6,乙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分b==7.2;(2)∵甲组的中位数为6,乙组的中位数为7.5,而小英的成绩位于小组中上游,∴小英属于甲组学生;(3)①乙组的平均分高于甲组,即乙组的总体平均水平高;②乙组的方差比甲组小,即乙组的成绩比甲组的成绩稳定.【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1.某校要从小明和小芳两名同学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县环保知识竞赛,在最近的五次选拔测试中,两人的成绩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小明60751009075小芳7080908080根据上表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计算两人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2)学校会派哪个同学去参加全县比赛?为什么?【分析】(1)根据平均数、方差的概念即公式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方差的意义即方差反映数据的波动程度,得出方差越小越稳定,进而分析即可.【解答】解:(1)小明的平均成绩==80,小芳的平均成绩==80,小明成绩的方差=[(80﹣60)2+(80﹣75)2+(80﹣100)2+(80﹣90)2+(80﹣75)2]=190;小芳成绩的方差=[(80﹣70)2+(80﹣80)2+(80﹣90)2+(80﹣80)2+(80﹣80)2]=40;(2)∵=,>,∴两人平均成绩相当,但小芳成绩稳定,学校会派小芳去参加全县比赛.【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及平均数的知识,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一、选择题
1.数据-2,-1,0,1,2的方差是( )
A.0 B. 2 C.2 D.4
2.在体育课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跳远测试,经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要比较这两名同学的成绩哪一个更为稳定,通常需要比较他们成绩的( )
A.众数B.平均数C.中位数D.方差
3. 教练要从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中选一名成绩较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打了5发子弹,命中环数如下:甲:9,8,7,7,9;乙:10,8,9,7,6.应该选( ) A.甲B.乙C.甲、乙都可以D.无法确定
4. 若数据10,9,a,12,9的平均数是10,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1 B.1.2 C.0.9 D.1.4
5.在2019年的体育中考中,某校6名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如图,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方差依次是( )
A.18,18,1 B.18,17.5,3 C.18,18,3 D.18,17.5,1 二、填空题
6.在样本方差的计算式s2=1
10
[(x1-5)2+(x2-5)2+…+(x10-5)2]中,数字“10”表
示,数字“5”表示.
7. 在一次射击训练中,某位选手五次射击的环数分别为5,8,7,6,9,则这位选手五次射击环数的方差为.
8.已知一组数据-3,x,-2,3,1,6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
9. 甲、乙两名同学参加“古诗词大赛”活动,五次比赛成绩的平均分都是85分,如果甲比赛成绩的方差为s2甲=16.7,乙比赛成绩的方差为s2乙=28.3,那么成绩比较稳定的是(填“甲”或“乙”).
10.甲、乙、丙三人进行飞镖比赛,已知他们每人五次投的成绩如图所示,那么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11.某工程队有14名员工,他们的工种及相应每人每月工资如下表所示:
现该工程队进行了人员调整:减少木工2名,增加电工、瓦工各1名,与调整前相比,该工程队员工月工资的方差(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三、解答题
12.八(2)班组织了一次经典诵读比赛,甲、乙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10分制):
(1)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分,乙队成绩的众数是分;
(2)计算乙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
(3)已知甲队成绩的方差是1.4,则成绩较为整齐的是队.
13.从甲、乙两种饮料中各抽取10盒250毫升的果汁饮料,检查其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所得数据如下(单位:毫克):
甲:120,123,119,121,122,124,119,122,121,119;
乙:121,119,124,119,123,124,123,122,123,122.
通过计算说明哪种饮料维生素C的含量高?哪种饮料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稳定?
14.某商场统计了今年1~5月A、B两种品牌的冰箱的销售情况,并将获得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1)分别求该商场这段时间内A、B两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的中位数和方差;
(2)根据计算结果,比较该商场1~5月这两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的稳定性.
15.元旦假期,小明一家游览仓圣公园,公园内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一条石阶小路,其中有两段台阶的高度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表示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单位:cm).请你运用所学习的统计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1)把每一级台阶的高度作为数据,请从统计知识方面(平均数、中位数)说一下甲、乙两段台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甲、乙两段台阶哪段上行走会比较舒服?你能用所学知识说明吗?
参 考 答 案
1. C
2. D
3. A
4. B
5. A
6. 样本容量 样本平均数
7. 2
8. 9
9. 甲 10. 乙 11. 变大
12. 解:(1)9.5 10 (2)x 乙=
10+8+7+9+8+10+10+9+10+9
10
=9(分).s 2乙=
110
×[(10-9)2+(8-9)2+…+(10-
9)2+(9-9)2]=1.因为s 2甲>s 2乙,所以成绩较为整齐的是乙队.
13. 解:x 甲=120+123+119+121+122+124+119+122+121+119
10=121(毫克),
x 乙=121+119+124+119+123+124+123+122+123+12210
=122(毫克),
∵x 甲<x 乙,∴乙种饮料维生素C 的平均含量高.s 2甲=(121-120)2+…+(121-119)210=2.8,
s 2乙=(122-121)2+…+(122-122)2
10
=3,∵s 2甲<s 2乙,∴甲种饮料维生素C 的含量比较稳定.
14. 解:(1)∵A 种品牌:13,14,15,16,17;B 种品牌:10,14,15,16,20,∴该商场这段时间内A 、B 两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5台、15台.∵A x =1
5×(13+14+15+16+
17)=15(台),B x =
15
×(10+14+15+16+20)=15(台),∴s 2A
=15
×[(13-15)2+(14-15)2+(15-
15)2+(16-15)2+(17-15)2]=2,s 2B =1
5
×[(10-15)2+(14-15)2+(15-15)2+(16-15)2+(20-
15)2]=10.4.
(2)∵x -A =x -
B ,s 2A <s 2B ,∴该商场1~5月A 种品牌冰箱月销售量较稳定.
15. 解:(1)将甲、乙两台阶高度值从小到大排列如下:甲:10,12,15,17,18,18;乙:14,14,15,15,16,16. 甲的中位数是(15+17)÷2=16,平均数是1
6×(10+12+15+17+18+18)
=15;乙的中位数是(15+15)÷2=15,平均数是1
6×(14+14+15+15+16+16)=15. 故两台阶高
度的平均数相同,中位数不同. (2)s 2甲=
16×[(10-15)2+(12-15)2+(15-15)2+(17-15)2+(18-15)2+(18-15)2]=283,s 2乙=1
6
×
[(14-15)2+(14-15)2+(15-15)2+(15-15)2+(16-15)2+(16-15)2]=2
3
. ∵s 2乙<s 2甲,
∴乙台阶上行走会比较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