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故都的秋PPT课件1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故都的秋》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2.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 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悲凉之感)
【活动7】综合阅读第3-11段,思考: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 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
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主观方面,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 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 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 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 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中的景物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 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 的自然融合。五幅画面都染了冷色调,表现作者心中的悲凉,也体现了作 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
作者这样收笔,就如同一条舒缓的小溪,经 过长久的蓄积后,达到了喷涌而出的飞瀑之 势,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 而出,情感的潮水势不可当地奔腾而出,这 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仿佛我们眼前 站立着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率真而感伤的 主人公。
任务二 探究文章的感情基调
【活动11】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 认为是颂秋,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2.“秋雨图”当中除了雨还有什么? 还写了雨后都市闲人的衣着、活动背景、动作、 神态、对话语调。 3.为什么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 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 有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 感悟生活的淡泊,而用这样“落寞和感伤”的京 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也能更好 地烘托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

14.1 《故都的秋》 课件(共6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4.1 《故都的秋》 课件(共6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走近作者
郁达夫的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 子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揭露,富于 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 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则直 抒胸臆,表现了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 里的苦闷心情,具有率真、明丽、酣畅的风格。
文艺观: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 如水似的文学。”
意象: 破屋、高天、破壁腰中、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 草……
驯鸽的飞声
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
明确: ①“清闲”——静坐、泡、细数、静对等动词的使用上;
“清澈”——从色彩(视觉);碧空(碧)牵牛花(蓝) ②“静”——驯鸽的飞声(听觉:环境之静);
“细数”(心之静) ③“悲凉”——“破屋”“破壁腰”“漏”“疏疏落落的 秋草”。
秋蝉残鸣图
秋蝉残鸣
“衰弱” “残声” “啼唱”
听觉 以声衬静
蝉躁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清、静、悲凉)
赏析: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 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 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 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 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 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 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唉,天可真凉了 啊,天终于凉了
悲观 乐观
33
赏析: 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 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 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 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 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 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故都的秋》ppt课件35张

《故都的秋》ppt课件35张

“故都”表明作者写作的地点,指“北平”, 但是作者不说北平的秋天,说“故都”,是要表达深切的眷恋之意。
“秋”是作者全文描写的内容,描写的核心。
“故都”与“秋”结合在一起, 题目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故都 的秋
请用文章语言概括北国秋天与南国秋天的特点
☆北国之秋:来得清,来 得静,来得悲凉。
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 是故都赏景的心态,更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折去( zhé ) 落蕊( ruǐ ) 平仄( zè ) 嘶叫( sī ) 陪衬( chèn ) 廿四桥( niàn )
一椽(chuán ) 落寞( luò ) 岐韵( qí ) 橄榄( lǎn ) 夹袄( ǎo ) 潭柘寺( zhè )
灰沉沉的天(灰色) • 青布单衣 • 枣树(淡绿微黄)
冷色
(冷色调给人以冷清、 萧瑟、落寞之感。)
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 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的特点 。“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
向往
秋晨院落 秋槐落蕊
观秋色:清

记叙
秋蝉残鸣 听秋声:静
品味
都 的 秋
分写 (3—11段)
秋雨话凉 秋日胜果 人皆感秋
品秋味:悲凉
议论
中国文人尤甚
赞美
非到北方不可
总写
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12—13段) 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
眷恋
☆南国的秋:草木凋得慢, 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共29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共29张ppt)


沉痛的话语,民族的无奈
云散雨霁谁点缀,桥头斜影叹秋凉。
学习任务二:披沙捡金,细赏秋韵
秋果胜景图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 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 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 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 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 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 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 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 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 Golden Days。
——刘海粟
学习任务一:提纲聚神,初尝秋味
郁达夫对故都秋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可是呀,故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悲凉
郁达夫为故都画了几幅 秋景图?
故都的秋
秋院静观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秋雨话凉图 秋日胜果图
01
02
03
04
05
原来小品文字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 细、清、真三点。(郁达夫)
学习任务二:披沙捡金,细赏秋韵
郁达夫:秋槐落蕊
杜甫:无边落木
温柔而细腻
苍阔而宏大
世间大美,各有不同,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学习任务二:披沙捡金,细赏秋韵
秋蝉残鸣图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 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 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 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 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 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 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易中天《读城记》 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 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 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 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

14《故都的秋》课件(28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14《故都的秋》课件(28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 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 独感。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28
20
思考:
故都的秋在作者那个时代也不 乏明艳之色,也有繁闹景象,作者 为什么不写这些?
21
1、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 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主观方面,有三个因素: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 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 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 17岁便随长兄一 起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 饱受屈辱和歧视; 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 似的文学。”
22
任务四:对比探讨
作者多次写南国之秋,有 何作用?
23
喻体 比喻
北国之秋——南国之秋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黄酒 味润 —— 白干 味烈 稀饭 味浅 —— 馍馍 味深
鲈鱼 味淡 ——大蟹 味浓 味
黄犬 味短 ——骆驼 味久 对比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衬托 南国之秋:慢、润、淡
24
第1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8
代表作品: 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
19
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间, 郁达夫积极参加左翼文艺活 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 的白色恐怖,郁达夫1933年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4年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 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 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 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 的秋》。
17
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 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 学”,写的也是 “静如止水似的文 学。”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 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故都的秋》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秋院晨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冷色调(清)
以动衬静(静)
主观感受(悲凉)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秋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
“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自然而然地也能感到十分的秋意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课件创作组
时间:2024年9月1日
南国的秋
本体
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
黄酒
喻体
白干
清香、后劲足
回味不永
不浓易饿
稀饭
馍馍
有味耐饥
味淡
鲈鱼
大蟹
味浓
玲珑如意
黄犬
骆驼
跋涉千万里
逗玩邀宠
这五种景物彼此有无什么顺序可寻?
体现了散文的哪一个重要的特点?

凄苦哀痛”的意境格调不符?

14.1《故都的秋》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4.1《故都的秋》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08 思考探究
郁达夫为什么会把北国的秋景写得如此之“清、静、悲凉”?
• 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 主观方面:
抑郁善感
审美追求
家国情怀
三岁时失去了父亲, 十七岁便踏上了赴日 留学的旅程,在异国 他乡度过了充满艰辛 与屈辱的十年。
郁达夫倡导“宁 静之文学”,其 作品常常由自然 景观引发对人生 的哀愁沉思。
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历史悠久显而易见 。那时南京为都城,“故”字含有“往昔”、“昔日”之意。人们对于“ 往昔”、“昔日”的往事常常怀有怀念与眷恋之情。 • “秋”字揭示了文章的描写主题。因此,这是一篇描绘景色的抒情 散文,作者追忆起故都北平的秋日风光和色彩,流露出对故都秋 季的向往与深情眷恋。
行动——清闲 语调——平静 感叹——悲秋
07 深度品味
【小结】:写景技巧
在选择材料方面: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 展现秋日的独特风貌。
在创作角度上:从声音、形态、色彩、氛围等多 个维度入手;同时,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 觉等多种感官体验来描绘。
在艺术效果上:分别从色彩、形态、声音、味道 、实质等方面,共同体现“清”、“静”、“悲凉”这一 主题,彰显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艺术特质。其中,“ 形”指的是五幅描绘故都秋景的画卷,“神”则是指 渗透其中的“清”、“静”、“悲凉”氛围。
文中描绘的秋色不仅融入了作者对故都秋季的深情眷恋与向往,更蕴含着作 者的主观情感。这份情感中既有秋日的孤寂与凄凉,也弥漫着全文忧伤而悲 凉的基调。因此,这篇作品可谓是对故都秋天的一首悲怆而深情的赞歌。文 中的秋景融入了对故都秋的眷恋与向往,作者的主观情感包含秋的寂寥与悲 凉,全文基调是忧伤且悲凉的。作品是对故都秋的一曲悲凉颂歌。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共43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共43张ppt)

物哀: 事物引发的内心感动,大
多与“ 雅美”、“有趣”等理
性化的、有华采的情趣不同, 是一种低沉悲愁的情感、情绪。 悲与美是相通的。——《日本 国语大辞典》
思 考 但是,郁达夫笔下的秋仅仅是悲吗?他意在悲秋还是
在颂秋(故都的秋)?
虽写秋之悲凉,却意在赞颂。(虽然“故都的秋”带有颓废与悲凉 色彩,但这种悲凉中渗透着唯美情调与生活情趣,郁达夫仍对北国 的秋是抱着享受和欣赏的态度的。)
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显示出生命的衰败,给人以悲凉之感。
情感:所描绘的景物无一不显 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 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描写手法:视听结合、以动衬 静,写出了观赏景物时的心态、 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 热爱和忧虑之情。
02 秋槐落蕊图
这幅画面是如何体现“清 、静、悲凉” 的特点的?
整体把握:这五图景中“清”“静”“悲凉” 表现在哪里?
●① “清”在色调:碧绿的天色、牵牛蓝朵、稀疏的秋草、青 布单衣、淡绿微黄的枣子,选取冷色调景物。
●②“静”在声音:驯鸽的飞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息列 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声调。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③“悲凉”在意象的组合: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意 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 中的孤寂、落寞。也写了观赏景物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 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②蝉“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说明它是北国悲 凉的秋声的主角,因此视为“家虫”。
③几声秋虫的哀鸣就足以让作者牵动心魄,这正是作者当时孤独、 落寞的主观心境的表达。
04 秋雨话凉图
思考:阅读描写秋雨的段落,作者笔下 的“秋雨图”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情感?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共41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共41张ppt)
2.意境深邃,情感真挚: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 强。
3.语言优美。
散文的分类: 1.叙事散文。 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抒情散文(写景散文)。 朱自清《荷塘月色》
写景抒情散文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将 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等寄寓在景物中,从而抒发情感的散文。
3.哲理散文。
在此背景下,郁达夫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4年7月从杭州 经青岛去北平,到北平后,对故乡的眷恋和国事的危急,使他触景伤情, 于1934年8月写下《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 凉”心绪。在作者心里,对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
阅读教材,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本P106输入-108《故
自学指导二 7分钟
1、阅读文章的一、二段,这两段写什么?用了什么手 法?并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2、阅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这两段写什么?抒发了 怎样的情感?用了什么手法?
3、文章中间部分描写了几幅故都秋景图?请作概括。 4、尝试给全文划分层次。
1、阅读文章的一、二段,这两段写什么?用了 什么手法?并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输入 背景及散文相关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你的 梳理文章结构。
题 目
解题
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首都北平,为什么
作者却说“故都的秋”,而不请是“北平的
秋”?


种的眷文恋化“之底故情蕴”和。即历从史前沧的桑、感过,去也的你的题目蕴。含更着带深有切一 “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小说多以 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 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 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 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课件(4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课件(47张PPT)

“大醉三千日,微吟又 十年。只愁亡国后,营 墓更无田。”
“万一国破家亡后,对 花洒泪岂成诗”
解题
“都”:京城,千年古都,经济、文 化、政治中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故”:过去的,消逝在时间深处的, 有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沉重感。
“故都”:1.过去的都城,历史文化积淀; 2.北平有成为“故国”的危险;3.中国有成 为“故国”的危险:国土沦陷,文化消亡。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 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秋雨话凉图
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 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一层 雨过,云渐渐卷向了西去,天又晴 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 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 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 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 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 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 了!”
将下面句子加横线的部分变换成四 个“是”字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保 留全部信息,语意连贯)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有碧湛 湛的海和青郁郁的山。
[答案]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 山是青郁郁的。
把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一组排比句。 成功不是现成的图纸和大厦,而是
一张白纸、一块砖头,需要你去描绘和 建造。成功是一片荒地,而不是碧绿的 菜畦,需要你去开垦它。
[答案]成功不是现成的图纸,而是 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绘;成功不是现 成的大厦,而是一块砖头,需要你去建 造;成功不是碧绿的菜畦,而是一块荒 地,需要你去开垦。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PPT课件(21张)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PPT课件(21张)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 秋》PPT 课件( 21张) 【精品 】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 秋》PPT 课件( 21张) 【精品 】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 秋》PPT 课件( 21张) 【精品 】

落蕊无声帚留痕


小 院 秋院图 闲 坐

秋蝉图
秋 蝉
故都的秋
残 声






秋 枣 图
唱 北 国
斜桥树影话秋凉 秋日胜果满枝头
清、静、悲凉(情景交融)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 秋》PPT 课件( 21张) 【精品 】


在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 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 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色、秋实、秋形、秋意中,我们可 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郁北国地方特色的人物风情的热爱赞美, 对古都北平的神往、眷恋,对淡薄、恬静、悠闲生活的生活情 趣的追求,以及他内心深处深沉的忧思和落寞。
秋雨话凉
斜 天灰沉沉的 一阵凉风 息列索落的雨声 桥 都市闲人着装举止 神情声调 树 影 话 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 秋 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的秋味。 凉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 秋》PPT 课件( 21张) 【精品 】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 秋》PPT 课件( 21张) 【精品 】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 秋》PPT 课件( 21张) 【精品 】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 秋》PPT 课件( 21张) 【精品 】

14.1《故都的秋》第1课时课件 (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4.1《故都的秋》第1课时课件 (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细数着……日光”、“静对着……牵牛花”
“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 “脚踏上去……极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心的宁静
悲凉


悲凉
“衰弱的残声”
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 “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
静、 悲凉
“淡绿微黄” 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
秋色
碧绿、淡淡、 蓝白、枯黄
秋声 飞声
秋形
破屋、破壁腰、 秋草
冷色调:清 以动衬静:静 景物萧瑟:悲凉
细数、静对,我以为……为佳——融入个人感受
合作探究 5.槐树落蕊图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 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 的触觉。 ……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 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 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第二部分描绘了哪些景 物,组成了什么图景,寄寓了作者什么感情?
合作探究
1.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到了哪些景物?
芦花
柳影
虫唱
月夜
钟声
碧天 牵牛花
槐树
秋蝉 秋雨
秋果
合作探究 2.第二部分哪几段描绘了景色?共有几幅图景? 请分别起个名字吧!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7-10段 第11段
合作探究 9.佳日秋果图中写了哪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
枣子树:屋期。 清冷
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 要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 界。
悲凉:鼎盛之后就是萧索
合作探究 10.总结五幅图如何体现“清、静、悲凉”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共36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共36张ppt)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 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 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 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读文正音
混混沌沌 dùn 落蕊 ruǐ 嘶叫 sī
一椽破屋 一缕一缕漏下来的 蓝色、白色等冷色调的偏爱 疏疏落落的秋草 潜意识里的落寞、梧桐一叶而 天下知秋的联想 微叹的声调、“一层秋雨一层 凉”的感叹 枣子红完,便是尘沙灰土的世 界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 我之色彩。
——王国维
王安石《北山》
细数落花因坐久, 缓寻芳草得归迟。
古龙《小李飞刀》: 他不愿阿飞再想这件事,忽然抬头笑 道:你看,这棵树上的梅花已开了。 阿飞道:嗯。 李寻欢: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 阿飞道:十七朵。 李寻欢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冻结。 因为他数过梅花。他了解一个人数梅 花时,那是多么寂寞。
反衬这五幅ຫໍສະໝຸດ 画用一根什么样的线穿起来的 呢?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 点把景物组织在一起,体现了散文 “形散神聚”特点。
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景物?
多感官结合 远近结合 以动衬静 反衬 色彩描写
寓情于景
色——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 幅冷色的画面 。
第二部分
秋天中的 郁达夫
清——“气味也没有”“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 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静——“声音也没有” 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多感官结合
第三幅画面 标题:秋蝉残声 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秋蝉的残鸣,响声必 然不想夏天那样大,反而衬托了故都的静。 悲凉——残声的微弱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课件(共42张PPT).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课件(共42张PPT).ppt

了解散文
“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手法 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通 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 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解读题目;梳理内容;赏析秋景
订正字音
混混沌沌(dùn) 潭柘寺( zhè ) 槐树( huái ) 扫帚(sào zhou) 落蕊( ruǐ ) 一椽破屋(chuán) 廿四桥( niàn) 蟋蟀( xī shuài ) 嘶叫( sī ) 房檩( lǐn ) 平平仄仄( zè ) 普陀寺( tuó ) 譬如( pì ) 颓废( tuí ) 鲈鱼( lú )
强调欣赏暮秋,从反面下喻,增强了语言的新意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 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以形象之味品味抽象之味,再次突出北国秋味之浓
行文结构
总写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1~2段)
记叙 五幅秋景图
向往 品味
故都的秋
分写 (3~12段) 议论
思考讨论 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一曲悲凉的颂歌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对故都秋的 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寂廖、悲凉,而且全文的 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 悲凉的颂歌。
品析句子
(1)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 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应。
【思考4】分析手法 1.鉴赏前两段的手法及情感。

《故都的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 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 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 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 文——《故都的秋》。
郁达夫日记手稿
07 梳理结构
故都的秋
总(1、2) 分(3-12) 总(13、14)
秋蝉残鸣图 秋雨话凉图 秋日奇果图
1 作者笔下的“秋雨图” 有何特点?
2 故都的人(都市闲人) 在这秋色中有哪些行动?在 “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 人”有怎样的作用?
秋院静观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秋雨话凉图 秋日奇果图
北国秋雨的特点: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奇:忽而、息索利落、卷、又——变化无常,忽来忽去 有味:都市闲人的闲聊(咬着烟、一立、缓慢悠闲、微叹)
秋院静观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秋雨话凉图 秋日奇果图
秋院静观图
秋槐落蕊图
这里用反衬的手法,以有声写无 声,以动写静,写出了故都秋的静和 悲凉的特点。
秋蝉哀鸣,牵动心魄。 蝉凄哀的“嘶叫”充满北平,遍 布每个角落,“无论在什么地方,都 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这种生命行将 结束的“衰弱的残声”,给人以悲凉 感,引发人对生命漂泊与衰亡的思考, 扣击人的心扉,渲染了故都之秋寂廖、 悲凉的气氛。
课后作业
1、从文章中找到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 赏析。 2、拿起相机,去拍下故乡秋景中最美的 画面,加以文字描述,记录下这个秋天最 美丽的情怀吧!
第14课
第一课时 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上册
01 情境导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声音衬托出北国之秋的静、悲凉
26
秋雨话凉
故都的秋雨有什么样的特点? 作者在描写秋雨话凉图时语言有么特点? 作者是如何刻画都市闲人的?为什么作者在 此部分要写都市闲人?
秋雨话凉
故都的秋雨:奇、有味、像样 表达了作者对北方秋雨的赞美 之情
语言特点:京味儿 作者正是用有着京腔京调的
平民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 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 “清”“静”“悲凉”的北国 秋味儿。
视 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觉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
触 觉
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 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 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
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
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
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
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
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写了人的哪些感受?
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特点的?
北方果树可写的比较 多,为什么作者写枣 树?
30
秋果奇景图
因为枣树是京城人 家院落中极为普通 的树种,而且它生 长的颜色的变化, 恰好映衬了北国之 秋的变化,与全文 的感情基调一致, 足以代表作者心中 故都的秋色。
31
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教版部 编版【 统编版 】故都 的秋PP T课件1 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教版部 编版【 统编版 】故都 的秋PP T课件1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 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 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读课文,思考:
揣摩散文的总体结构和作者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 基本感情。
读第一段,在作者笔下,故 都的秋” 呈现出什么特点?
(特点:清、静、悲凉)
提醒:留意作者的精确用词——
古今汉语中“清”作为形容词有以下 义项,请你挑选出符合本文意境的义项:
郁达夫
作者简介
(1895~1945)现代作家。原
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出生于知识分
子家庭。郁达夫3岁丧父,家中生活
艰难。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客居日
本,期间饱受屈辱和歧视。1938年
底赴新加坡,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不久,当
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
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
23
秋槐落蕊
““微柔细 软””静 “细腻”清 ““清落闲寞””悲凉
24
秋蝉残声图: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 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 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 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 们的啼唱……这秋蝉的嘶叫, 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 样……
秋蝉的残声有什么特点?
作者为什么选蝉声入景?

秋蝉的残声特点:衰弱、啼唱、嘶叫
⑴纯净无杂质 √
⑵清静

⑶清爽寒凉 √
⑷清闲

⑸清新秀美 √
⑺清楚 ⑻单纯 ⑼一点不留
⑹公正廉洁
11
关于“悲凉”
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 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还是整个的人 生的感受。在本文中一语双关,不 仅指秋景悲凉,更是作者的心境悲 凉。
读第二段文字,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南 国之秋的特点。文中为何要写南国之 秋?
马断夕古小枯
致肠阳道桥藤
远人西西流老
《在 下 风 水 树
天天,瘦人昏
净涯 马家鸦

,,,
秋 思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秋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呈现出不一样的 声,色,形,那么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 样的情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散文 名篇《故都的秋》。
本 名:郁达夫
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
原 名:郁文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
出生日期:1896年12月7日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
籍 贯:浙江富阳
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并
身份:现代散文家、小说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故都的秋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 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 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 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与“故 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 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 境界。


秋秋
果秋 奇雨
蝉槐晨 残树院


景话 鸣蕊落 凉

32
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教版部 编版【 统编版 】故都 的秋PP T课件1
秋雨话凉
作者是如何刻画都市闲 人的?为什么作者在此 部分要写都市闲人?
肖像 动作 神态 语言 写都市闲人话秋凉的场 面,表现了北方人浓浓 的人情味,同时渗透着 作者深深的情感。
秋果奇景图
作者如何描写秋 果来突出北国之 秋的特点的? 写秋果----“淡绿微 黄”,即使是写“红” 也是“红完”。(也 是一种悲凉的淡色。)
提问:这一段文字写了
哪些景物?
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
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
悲凉”的特点的?
21
秋院景物:
破屋 (视觉) 悲凉 日光 视觉 清 牵牛花 视觉 悲凉 秋草 视觉 悲凉 天色 视觉 清 鸽声 听觉 静
视听结合 以动衬静
22
二.槐树落蕊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
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文眼)
南国之秋——慢、润、淡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形成对比衬托。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 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
本文3-11段描绘了五幅故都秋 景的画面,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 概括?
秋晨院落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声图 秋雨话凉图 秋果奇景图
秋 晨 院 落
7
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 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 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 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 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 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 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 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
15
秋 槐 落 蕊
16
秋 蝉 残 声 ( 鸣 )
17
秋 雨 话 凉
18
秋 果 奇 景 图
19
解读秋景
秋晨院落图
“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
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 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 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 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 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