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环节教学模式
五环四步教学模式————语文
五环四步教学模式————语文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教师引入新知识的阶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的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故事、图片、实物或短视频等方式导入话题,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
导入环节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思维过程和学习动机。
操作步骤:1.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问、故事或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预备知识,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3.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自学环节自学环节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
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和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
自学环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操作步骤: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或课本,并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文本内容。
2.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自学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3.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环节合作探究环节是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通过合作交流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或讨论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操作步骤: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由三至五名学生组成。
2.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合作探究,通过交流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教师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四、展示分享环节展示分享环节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向他人展示所学到的知识和成果。
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学生演讲、展示作品、小组展示或小组竞赛等形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操作步骤:1.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所学到的知识和成果。
2.学生可以通过演讲、展示作品、小组展示或小组竞赛等形式进行展示分享。
3.教师和同学们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语文“五环节”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
语文“五环节”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学工作的全面规范,学科课时较以前明显减少,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也越来越多。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已经成了我们目前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自主、合作、探究,“五环节”学习课堂教学结构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1“五环节”自主学习核心要素形成了教学过程的一系列转变:(1)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
(2)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变为主动获取,发展智能。
(3)把培养书呆子变为培养有知识,有才能的人。
2基本架构2.1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A. “自主”阅读模式整体感知→目标导学→问题探究→反馈拓展→自测巩固B. “创新”阅读模式整体感知→定向积累→赏析评读→创新读写→拓展反馈2.2文言文阅读课“导读”模式初读定向→自主译读→释疑探究→积累鉴赏→巩固拓展2.3复习课“导学”模式明确目标→知识梳理→例题指导→巩固训练→查缺补漏3语文“五环节”的具体阐释第一环节:依据阅读题纲,预习展示。
要让学生主动地,自信的、充满成就感地来展示自己预习的成果,教师作简引导、点评和补充。
要预习出深度、展示出风采、点评出智慧。
教师不能把把这一环节简单化,只作预习检查处理,应体现“展示”的内涵,这一环节实际上是第一阶段的自主学习的成果展示。
学生应带着两样东西进入本堂课的学习:预习成果和问题疑惑,成果要展示,疑惑要解决。
第二环节:定标自学。
目标的设定,应由师生双方共同确立,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目标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教师的预设,二是学生预习中读出的问题疑惑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教师的预设依据《助学》上“感知探究”(“感知探究”就是导学提纲,它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设计的问题略作调整、增减即可,无须另起炉灶。
“感知探究”就是本文的导学案,它是课文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化,解决了它,课文学习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
“五环节”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备课模式及其阐释
“五环节”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备课模式及其阐释生字、解释词语、讲解段落大意、总结主题思想……这大概是长久以来,我们语文教学万变不离其宗的流行模式。
而其结果呢?教师口干舌燥传授、强调的这些内容、知识,考试之后便被学生抛之九霄云外了,根本起不到激发情感、培养价值观的作用。
教师不再是文化人,而更像固定内容的传声筒,学生不再是积极主动学习的生命个体,反而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不单单课堂效果收效甚微,而且还浪费了学生的生命,压抑了学生的潜能,甚至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发展。
如何调动创造性,让教师不再厌教?如何激发自主性,让学生不再厌学?如何将一个五彩斑斓、广阔浩瀚的语文世界展现给学生?如何唤醒个性与回归自主?结合语文教学的独特性,特提出了‚‘五环节’课堂模式下的语文个性化阅读‛理念。
所谓‚五环节‛就是课堂上的五个步骤:预习展示—定标自学—合作探究—交流释疑—巩固反馈。
同时,为了解决大班额教学活动单调、困难的现状,确保‚五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扎实开展,课堂上可以开展‚和谐互助‛的小组化管理方式。
每组由6-8人组成,各小组按学习成绩、男女生比例等均衡搭配。
小组是班级相对独立的群体,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指导,学校以小组为单位考评。
让小组化把合作学习、同伴互助、面向每一个学生、优差生同等重视等理念,从机制上给予了保证。
‚五环节‛是课堂的结构形式,‚自主学习‛才是模式的实质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本着‚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学中教‛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以文本为本,打造高效课堂‛的原则,力求每一环节都要尽可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预习展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预习展示‛是我们‚五环节‛课堂模式下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首要靓点。
每节课之前,学生都要对即将要学的新课进行充分的预习。
首先利用课文注释、字典词典、教辅材料或网上搜索等渠道,获取所需作者介绍、课文背景、字词音义、内容理解等信息资料。
小学语文“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解读
小学语文“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解读“三步”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三个步骤;“五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中的“预习检测、导课明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汇报交流、释疑解难——当堂测试、巩固提高——总结概括、反思提升”五个环节。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内涵1、“三步”: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三个步骤。
(1)课前预习:重点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研究目标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探究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明确哪些问题让学生自主研究,哪些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疑难点拨?教学反思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课堂上要体现知识反馈、错误矫正、课堂检测、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训练:要体现作业的分层布置,教师要根据学生承受、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不同,把学生分为A、B两类,或A、B、C三类,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
既要保证大面积学生踏实把握讲义基础知识,,又要保证局部发展力较强的学生得到拓展晋升。
“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跨越学生公道研究限度的作业。
2、“五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中的“预习检测、导课明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汇报交流、释疑解难——当堂测试、巩固提高——总结概括、反思提升”五个环节。
1、预习检测、导课明标(4分钟):教师要接纳检察导学案、课堂提问、指名板演等形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检测。
教师要保证90%以上学生能顺遂完成预习目标,关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错误给予纠正,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实时调整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初探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直是困扰着语文教师们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些学校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其中“五环节”教学模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五环节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分为导入、感悟、阐释、拓展和检测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着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循环迭代,使学生在思维的开放性和跨学科的交叉性中形成知识的有效积累。
1.导入:导入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是引起学生兴趣和激发学习欲望的关键环节。
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感悟:感悟环节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阐释:阐释环节是深化学习的环节,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拓展:拓展环节是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环节,教师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检测:检测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和总结,教师通过课堂讨论、小测验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弥补不足。
1. 增加课堂活跃度。
通过五环节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堂的多样性,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
2.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环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感悟、阐释、拓展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个性化学习。
五环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导入、感悟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个性化学习。
语文教学“读-议-问-教-练”五环节
浅议语文教学“读\议\问\教\练”五环节语文这门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有着它自身的特点。
语文教学,首先是“授之以渔”,也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其次是针对学生实际,解决具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
再次是针对个体差异,提升差距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能掌握一套学习语文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文并结合思考练习题去学习、去思考,获得知识。
我认为所有这些目标可通过这样几个步骤来实施:读、议、问、教、练。
一、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这句话虽不完全正确,也并不无道理。
对于一篇课文,学生如果不知其内容,甚至连读也读不通,就很难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所以,第一步就是进行粗读、细读、精读,达到熟读如诵。
粗读,要让学生放声通读课文,锻炼朗读能力,培养语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细读,要求读课文时边读边利用铅笔进行圈点批画,圈出重点字、词,不认识的字,多音字,不理解的词语,运用准确、生动的词语,画出重点句子、段落、勾出段落层次。
精读,就是读课文时,边读边进一步思考问题。
读课文时,可根据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题,或按照老师设计的思考练习题进行思考,寻求答案。
练习题要有重点,并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提高,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
二、议议,也就是学生之间展开讨论。
在粗读、细读的基础上,对一些问题各抒己见。
通过比较鉴别,达到集思广益。
通过讨论,对一些问题仍不能解决,放到下一步进行。
三、问问,也可以说是请教。
通过自己的读,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能理解的都自己理解,对不理解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一一讲解,和单独的“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填鸭式”没有什么区别。
怎么办?应进一步指导。
先向自己拥有的资料请教,教师的参考资料要让学生互相传看,即问资料;也可以请教家长及周围的人,还可上网查找。
还不能解决的,再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四、教即老师讲。
前几步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自己活动。
在“教”这个过程中,老师成了主体,讲的内容,就是中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带有普遍性的、重点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五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五环节”五环节教学模式实验实施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学生们的成绩能力提升充分证明了五环节教学模式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能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水平的发展。
过去我们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学习是教师教学的单向活动。
而后来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有大幅度提高,做到了既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习有了学生间的合作等双向学习活动。
五环节的教学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下又对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自觉性、对于学习本身的兴趣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多向的学习模式,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习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更像是师生间的合作研究。
一、“启”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诱导,主要是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启”应该力求为学生创设情境或提示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主要形式是教师对学生讲授或提问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实际上也是一种让学生进入角色的途径和形式。
如教学《雷雨》、《阿Q正传》等课文,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堂气氛顿时异常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就连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的同学也不甘示弱。
由此我们完全能够体会到: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进入了角色,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浓烈起来。
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可以准确理解课文语言所蕴含的情感。
学生进入了角色,用角色去感受课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课文的情感内容也就落到了实处。
再如教学《包身工》这课时,除了讲这篇课文选材和组材的特点,还得讲这篇课文的思想意义;但是每每讲到后者,尤其讲到“芦柴棒”们“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远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她们会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之类的内容时,平静的教室里出现了交头接耳、小声嘀咕、脸红低头的现象,甚至有学生慢条斯理地说:“这群少女不害羞!”引来同学们的哗然。
小学语文“导学用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导学用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常采用导学法和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下面是一个关于小学语文“导学用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文章,共1200字。
导学用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常见的教学模式,它由导学、预设问题、活动探究、学生回答问题、问题辨析这五个环节组成,通过导学引入话题,预设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活动探究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问题辨析引导学生思维深入,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导学环节,导学环节是语文教学中的入门环节,它通过导入与主题相关的话题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或者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为学生讲述一则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故事。
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接下来是预设问题环节,预设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帮助学生集中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是活动探究环节,活动探究是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际探索。
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观察、实践、实验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随后是学生回答问题环节,学生回答问题环节是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核心环节之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和分析,回答出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初探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备受青睐。
这一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就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进行初探,探讨其理论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以及优点和不足之处。
一、理论基础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育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活动的一门学科,它强调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倡导学习者主体性、能动性的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思考、讨论,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交际语言学理论交际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产物,语言教学应该以交际为目标。
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主动参与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具体实施方式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感知导入环节、示范解读环节、合作交流环节、独立探究环节和归纳总结环节。
下面将对这五个环节进行具体介绍:1. 感知导入环节在感知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新知识、讲解背景知识、展示相关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示范解读环节在示范解读环节,教师通过讲解范文、解读课文、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等多种方式示范给学生看,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法。
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初探高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一直是语文教师们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种新型的高中语文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一、导入环节语文课的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前预热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导入方式主要是由教师通过提问或讲解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而“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导入环节则更加注重活动性和趣味性,例如通过播放一段与当堂课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段、展示一幅精美的图片或音乐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的动力。
二、归纳总结环节传统语文课堂往往只有末尾的总结环节,教师通过复述课堂内容的主要观点和要点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而“五环节”教学模式则在课堂的中间设置了归纳总结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整理和梳理自己所学的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结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互动交流环节语文课堂的互动交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互动交流往往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而“五环节”教学模式则倡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任务、角色扮演等,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四、拓展延伸环节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而传统语文课堂往往只注重对文本本身的理解和分析。
在“五环节”教学模式中,设置了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拓展延伸,例如组织学生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现代改编、组织学生朗诵现代诗歌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五、检测评价环节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检测评价环节的设计至关重要。
传统的检测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成果只是被简单地量化和评价。
丰都县中小学语文发展阅读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课
课堂评价量表
学校
时间
课题
项目
得分
班级
执教者
听课人
评价指标
权重
指标描述
评价等级
A
B
C
D
目标
评价
5%
1、教师对核心目标有清楚的界定。
2、学生明确核心目标的具体要求。
5
3
1
0
10%
1、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方式解读、归纳、表述教核心目标链接内容和方法。
2、教师对学生未表述准确的地方有明了清晰的矫正与阐释。
10
8
5
2
(第一环节)带疑初读
20%
1、学生能以每分钟读400—500字的速度初读课文。
2、学生能运用十注法默读读、批读、精读、朗读课文,能完成对课文初步的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和主旨。
3、学生养成了批读文本的良好习惯,能在文本上按十注法的要求圈点批注。
4、学生能自主地通过查字词典扫清文本中的字词障碍。
2、在指导问题时,教师能注意发现和抓住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注意从知识、方法、能力的角度予以点拨和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在点拨矫正中始终抓住了核心目标的落实,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运用核心目标链接中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5
12
8
5
(第四环节)发展扩读
10%
1、学生能将第一、二环节的学习方法迁移到第四环节
1、学生能在小组中利用“分工、自学、传递、整合”的四个步骤完成第二环节的学习内容。
6、学习小组能正确、流畅、自信、有创意地展示第二环节的学习成果。
7、学习小组间能对第二环节的学习内容有争议的问题展开组间碰撞。
“五环节”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拓展
延伸
教师精心设计创新达标练习,既要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侧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练习争取分层达标,要让学生自选题目,先练后交流展示,教师以鼓励为主
教师可设计简单的测试题,检验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不一定必须笔答
归纳
小结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个整体印象
语文“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环节
标准要求
导入
自主
预习
教师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预习的内容明确,指导具体,方法科学有效
预习题设计精炼,有层次、有梯度、注重差异,不给学生增加负担
学生能够自主预习,达到一定的目标,检查效果好
合作
探究
教师设计几个有关文章主旨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健全,伙伴互助有效,能做到、发表见解
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学习中,掌握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表现好的教师要及时鼓励
汇报
交流
点拨
升华
汇报展示形式多样,能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全员参与
汇报与质疑、主讲与补充、评价与疏导,教师根据时间合理调配
学生在汇报不全或不准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点拨,帮助疏导
学生在老师适当点拨的基础上继续自主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初中语文的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
这可不是啥深奥的哲学理论,而是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
你知道的,语文这门学科,既是基础又是关键,掌握好这门课,就像打好了地基,后面的楼房才能越盖越高!那么,话不多说,咱们就从头说起。
2. 五程序单元教学的概念2.1 什么是五程序单元教学?首先,五程序单元教学就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的小目标。
这就像做菜,先备料,再炒菜,最后装盘。
每一步都很重要,缺了一步,菜可能就会“翻车”。
这五个部分分别是:导入、讲授、练习、总结和拓展。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上课的流程?没错,就是这么简单!2.2 为啥要用这种模式?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这种模式呢?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事情,做得有条不紊的,效果就特别好。
比如说,学生们如果在课堂上能够明确每个阶段要干啥,心里就不会慌了,学习效果自然会提升。
简单来说,就是让学习更有序、更高效,像流水线作业一样,一步步来,稳扎稳打。
3. 五个程序详细解析3.1 导入阶段好啦,咱们先聊聊第一个阶段——导入。
这个环节就像开场白,得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你可以用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引入课题。
比如,问问学生:“你们觉得诗歌和流行歌曲有什么共同点吗?”这样一问,大家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氛围也瞬间活跃起来。
没错,这就是导入的魔力!3.2 讲授阶段接下来就是讲授阶段了。
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深入讲解课文的内容、分析重点和难点。
就像老师在给大家“讲故事”,可得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不能让学生们打瞌睡。
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互动游戏,甚至角色扮演,让学生们在参与中学习。
毕竟,语文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生活中的智慧!3.3 练习阶段然后是练习阶段,嘿,这可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关键时刻!学生们需要动手动脑,做一些相关的习题。
这个过程就像是锻炼身体,只有多练习,才能变得更强!老师在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小技巧,比如分组讨论,互相帮助,大家一起攻克难题。
语文组五环式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五环”课堂教学模式五环课堂教学模式是按照“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研读赏析—课堂检测—拓展延伸”五环节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五环”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1、面对新的课程改革,虽然在思想上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具体该怎么做,大家还无从下手,缺乏具体实施的办法。
2、新课改呼唤在新的教学理念统摄之下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行为呈有序性和层递性,所以必须探究新课改下先进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3、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为此,我们学校全体语文组教师结合本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自身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了“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试验与研究。
二、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服务于学生学习。
突出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理论基础: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
四、基本原则1、创新性原则。
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为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完整性原则。
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有机组合目标、程序、策略、内容和评价等基本因素,构建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作程序,体现出过程上的连续性。
3、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化了的和形式化了的教学思想和理论,通过便于理解的教学结构和易于操作的教学程序,把抽象的、纯粹的理论用比较具体的、形象的形式反映出来,为教学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教学行为框架。
4、灵活性原则。
教学模式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五、基本框架(一)流程图示: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研读赏析—课堂检测—拓展延伸。
(二)核心要素1、强调目标教学思想,提倡自主定向。
小学语文“导学用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导学用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二、模式基本含义:导:①主导—教师角色。
②引导、指导—导入新课,探究问题设计,学习活动组织,评价策略等的指导与引导。
学:①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②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乐“学”。
用:①当堂达标,知识落实。
②拓展运用,知识迁移。
学生的活动离不开具体的情境,都是在相应的情境中展开的。
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推动、暗示、移情作用,能使学生活动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结合课文,精心设计活动情境,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对课文及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兴趣为动力,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2.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
3.归纳、表述文章主要内容。
(三)探究合作、精读感悟1.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问题要围绕目标,有利于突破重难点,有探究的价值。
2.有主问题,可以设子问题且要讲究层次性。
3.一般情况下先自主后合作。
4.合作学习中要合理分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与评价办法,做好合作学习的培训工作等。
5.自主要体现独立学习的特点,合作要体现交流与分享,务必“学”有所得。
6.教师分配(安排)学习任务,先对探究提出明确细致要求,尤其是学法要求,然后深入组内巡视指导。
(四)汇报展示、精当点拨1.自主探究成果的汇报要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表述完整。
2.合作学习成果的汇报一定代表全组。
3.汇报学生参与度。
4.教师可随机点拨,也可汇报后作小结,教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
(五)回归文本、拓展检测1.师生共同回顾梳理文本。
2.围绕目标设计当堂检测题与拓展应用训练。
3.关注达标率。
5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可操作,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学段重点突出;三维目标有机融合。
5 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出发,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精心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视并恰当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课堂容量、密度恰当。
语文自主性学习“五环节”模式教学法
语文自主性学习“五环节”模式教学法语文自主性学习“五环节”模式教学法一、理论依据师生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即从早期的“传道受业解惑”的信息单向传递,到当代普遍认同的师生双向互动,再到今天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的过程体验、情感体验。
20世纪初期,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针对赫尔巴特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学四观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新的教学观点,即“确定问题情景——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搜集资料、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学校出现了“发现式学习”,其理论基础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
其核心是提倡发现学习,重视学习的过程,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认知的过程。
20世纪20年代。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创立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参与性,主张知识信息的获得靠学习主体(学生)主动探索。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关于问题的意义。
爱因斯坦早就说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托美斯也认为,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表现在爱提问。
陶行知说得更直白,发明万万千,起点在于一问。
目前,教育界的有的同行认为,教学不是解决老师的问题而是学生的问题,学生不能被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连环套似的问题牵着走。
严格意义的学习自主应体现在从问题的发现、提出、探索、解决的整个过程。
二、“五环节模式”的内涵实施自主性学习,关键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教学虽无定法,但也有法。
任何教学都反对机械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但并非没有模式,也不是不要模式。
有的专家就呼吁,语文教师要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语文教学模式。
而在这方面,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魏书生的语文自学法,洪镇涛的八字教学法。
教研组“五环节”备课模式
教研组“五环节”备课模式
开展语⽂主题学习实验以来,学校每年暑假都会安排集体备课,各位⽼师聚在⼀起,集思⼴益,研究教材和教法,形成了我校独具特⾊的“五环节”备课模式,即集备---组备---议备---审备---个备五个环节。
第⼀环节,集备。
本环节是学科教研组所有教师在⼀起备课,任务是研读课程标准,确定学期教学任务,确定单元或章节教学⽬标。
研读课标时,采⽤⾃学、集体研讨、成果展⽰等多种⽅式,进⼀步增强教师的课标意识,让⽼师们牢固树⽴了以课标为魂的教学思想,确保课标在我们的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第⼆环节,组备。
本环节是把学科教研组按划分成若⼲个⼩组,每⼩组根据集备情况将单元或章节⽬标任务落实到2--3⼈,完成每节课的教学设计。
第三环节,议备。
本环节是根据组备的情况由组备的主备教师进⾏说课,其他教师进⾏补充、完善、提升,最后形成每节课的设计⽅案。
第四环节,审备。
本环节形成的设计⽅案由学校的备课审核⼩组讨论评议验收并通过最终形成指导我校语⽂教师备课的纲性教学⽅案。
第五环节,个备。
开学后,语⽂教师对暑期备课的纲性教学⽅案,利⽤教研活动时间再次进⾏研讨,根据所教班级的学情,写出个性化的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家湾镇中心小学语文学科“五步五环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它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作为课堂教学中利用率最高的“导学案”则是教师立足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特为学生设计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老师们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等文本信息,通过撷取网教资源、远教资源,集体备课,汇集群体智慧设计而成的。
“导学案”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引导性,其中的设计形式要多样,既有学习任务,又有拓展迁移。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我们提炼出了具有曹家湾镇中心小学特色的语文学科“五步五环节”教学模式。
一、“五步”(导学案研发的五个步骤)个人研发导学案(形成“初案“)--→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课前个人“复备”(形成个案) --→课中“续案”(形成“续案”)--→课后“补案”(形成““补案”)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程序及基本要素:导学案设计要做到“四个基本统一”,即:统一基本设计程序、统一基本设计要素、统一基本课时容量、统一基本设计格式。
(一)导学案设计基本程序。
每周集体备课时间,研究下一周的导学案,组内成员集体研究,分配下周备课任务。
基本流程为:个人“初备”(形成“初案”)---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课前个人“复备”(形成“个案”)---课中“续备(形成“续案”)---课后“补备”(形成“补案”)。
具体来说,先由主备人“个备”,然后返回学科组“群议”,结合大家的建议再由第一主备人修订,分给任课教师,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再“个备”,最后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做课后修订。
导学案在设计时要求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学生要能够浅入深出,摸着“石头”过河,步步为营,逼近目标。
(二)导学案设计基本要素。
高效课堂下的导学案设计要素,受高效课堂课型的一定影响,在共性中寓于个性。
课型一般有综合课型、自主课型、展示课型、反馈课型及其他组合课型。
通常综合课型导学案要包括学情调查、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测、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过程、整理学案、达标检测、教与学反思十个要素。
对于其他课型,比如复习课、讲评课在设计要素上应当有所侧重。
其中学情调查和学习内容分析不出现在学生使用的导学案之中,这些要素在操作时要注意: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2、知识链接。
包括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学生所缺乏的关键性学习材料,包括旧知或者拓展性材料,以方便建立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也可是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前挂后连,拓展延伸。
3、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导学案设计的主体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主体环节。
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导学案设计要符合“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情境化”的特点。
通过帮助学生设计问题,以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现高效课堂学生自学(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的基本学习程序,能较好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到学会、会学、乐学、创造性学习的目的。
4、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不是导学案中的一个环节,而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指点迷津”。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
如数学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与方法。
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
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5、学习小结,即整理学案。
导学案上最后一个问题一定设计为本节知识的体系建构。
将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进行整合,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空由学生来填。
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
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6、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不仅仅是指测试或做练习,体现评价的方式很多,如自评、生生互评、对子测评、教师抽查等。
7、教与学反思。
教师要反思,学生同样也要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二、“五环节”(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1.激趣导入,呈现目标:(1)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适宜的导入方式和切入点,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2)借助课件、导学案等形式出示学习目标,并简要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自主自学,并能熟练掌握。
(2)指导学生把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困惑提出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解决,对于组内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探究,生成问题。
3.对学群学,合作探究:在学科长的组织下,学生以对子、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把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困惑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探究,组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余组员认真倾听,及时纠正、补充,直到达成共识,把较有难度的内容合作解决。
如果意见不统一,有待在班内展示时共同探究解决。
4.成果展示,点拨引导:(1)教师针对教学难点,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通过展讲、展示、展演等形式把自己或本组的学习成果或独到见解交流展示出来,全班范围内相互质疑、补充、评价。
(2)当学生的认知距离教学目标有差距时,教师抓住教学契机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领悟、反思、总结,把确有难度的内容引导学生弄懂弄通。
5拓展提高,评价小结:(1)通过导学案出示有关的习题,或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习题,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或适度开展拓展训练,如阅读训练,小练笔训练等,达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活用的应用能力,把学会的内容巩固下来。
(2)组织学生回顾本节课目标要点,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并根据学习情况进行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评选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和明星个人。
使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高效课堂的三种课型流程1、问题发现课。
“问题发现课”的任务是: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在对子组讨论与小组间合作中,生成小组问题。
鉴于以上目的与任务,“问题发现课”的课型流程是这样的:第一步:激情导入,呈现目标(4分钟)第二步:自主学习,问题发现(自主检测,提交问题)(20 分钟)第三步:对子组讨论,合作探究(提交问题)(5分钟)第四步:组内合作,展示交流(解决问题,整理学案)(7分钟)第五步:达标检测,学习评价(5分钟)第六步:问题生成,提交教师(4分钟)(提交新问题)注:要求学生带着学案中的全部问题读文本,并要求通过开放式的阅读文本寻求每一个问题的答案;要争取对学案上的问题通过对学、群学以及学生的课堂展讲得到真正“解决”。
(答案完整;有思路方法;有拓展延伸)2、问题解决课。
“问题解决课”的基本流程设置是:第一步:激趣导入,明确任务(3-5分钟)第二步:自主学习,解疑置疑(5-10分钟)第三步:小组合作,解疑问难(3-5分钟)第四步:全班合作,展示提升(6-10分钟)第五步:问题训练,巩固迁移(5-10分钟)第六步:归纳延伸,拓展提升(2-5分钟)注:这一课型应注意的首先是课堂任务要明确,任务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任务条,也可以以其它方式投放给学生。
其次是组间展示要恰当,学生展示的技能、展示水平、教师恰当的点拨、引领及拓展是实现三维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而在课堂上进行及时有效的针对性训练、综合性、拓展性的训练是实现巩固与迁移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3、问题拓展课。
以复习、巩固、拓展、提升为目的的“问题拓展课”。
“问题拓展课”是处于模式的最高层级的课型。
“问题拓展课”用于单元、章节复习教学,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提升、拓展,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功的愉悦,用于考前复习,则会实现最大限度的个人成绩的提升,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
“问题拓展课”的基本流程:第一步,营造创设,感知目标(2-5分)第二步,自主学习,建构网络(8-10分)第三步,合作交流展示提高(5-10分)第四步,问题训练,巩固迁移(8-10分)第五步,重点展讲,规范指导(3-5分)第六步,归纳提高,体验成功(1-5分)语文知识内容的条理、内在规律分散在“杂乱”的教材中,较零碎,无系统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将大难点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把相关内容有机串联起来,然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的导学精讲一定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课堂上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以上是我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常规范式,具体教学活动中应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课型分类、师生实际等因素灵活应用。
曹家湾镇中心小学201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