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详解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详解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ba652cf28ea81c758f57838.png)
代表人物:斯皮罗 认知灵活性理论 观点:主张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 广阔的建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的情景采用适当的策略。解释了 如何通过理解的深化促进知识的灵活性应用。
结构良好领域
初级知识获得
传统教学
结构不良领域
高级知识获得
随机通达教学
成就目标 能力增长观 自我卷入 能力实体观 任务卷入 自我效能感 期望 行为 效能期望 结果期望 结果 直接强化 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的含义 新旧学习间相互影响
作用
迁移理论
经典理论 形式训练说 训练发展官能 相同元素说 元素决定迁移 概括化理论 强调原则原理
迁移条件与促进 促进 条件 迁移类型 明确教学目标 相似性 效果 正迁移 零迁移 负迁移 原认知结构 注意材料内容 正迁移 横向迁移 纵向迁移 学习的定势 分析迁移种类 特殊迁移 启发概括总结 范围 一般迁移 逆向迁移 教授认知策略 方向 顺向迁移 善于反馈归因 程度 自迁移 近迁移 远迁移 思维 低通路迁移 高通路迁移 现代迁移理论 符号性图式理论 图式匹配-----决定 表面特性-----影响 结构匹配理论 表征匹配则可产生迁移 结构特征或本质关键 特征的匹配起决定作用 情境性理论 相互作用 环境 个体 动作图式 迁移1 情境1 迁移1 情境2 迁移1 情境3
认知灵活性理论
结构良好领域
初级知识获得
传统教学
结构不良领域
高级知识获得
随机通达教学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应用
生成学习理论
提出者:维特罗克 观点:学习的生成过程就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已经储存在长 时记忆中的事件和脑的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 相互作用,主动的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以及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 义。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宣讲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宣讲](https://img.taocdn.com/s3/m/f6efe1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b.png)
自我实现旳需要 成
美旳需要
长
求知与了解旳需要
需 要
尊重旳需要 缺
归属于爱旳需要 失
安全需要
需
生理需要
要
动机旳社会认知理论
成就动机
T=Ts-Tf
Ts=Ms*Ps*Is
Is=1-Ps
Ps=0.5则Ts最大
归因理论
控制点 稳定性 可控性
能力 努力 难度 运气
成就目的
能力增长观 自我卷入
能力实体观 任务卷入
构造良好领域 构造不良领域
初级知识取得 高级知识取得
老式教学 随机通达教学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应用
生成学习理论
提出者:维特罗克 观点:学习旳生成过程就是学习者原有旳认知构造--已经储存在长 时记忆中旳事件和脑旳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旳感觉信息 相互作用,主动旳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以及主动地建构信息旳意 义。
S
R
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作用
S
R
班杜拉 社会认知论
托尔曼 联结认知理论 S OR
维果斯基 皮亚杰
加涅
偏客观
信息加工论
信息加工建构理论
布鲁纳 认知构造理论
社会建构 认知建构
社会文化取向 社会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
主观主义 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思潮
偏主观
激进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文化取向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2.世界旳原来面目无法也没有必要懂得,只要知识能够帮助 我们处理问题就是有“生存力”旳。
代表人物:维果斯基、节昂列夫 观点:1.主体是主动建构知识旳,强调建构是不但经过物理环境相 互作用旳成果,更是个体与社会旳相互作用旳成果;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全)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全)](https://img.taocdn.com/s3/m/ad24ebca8e9951e79a892711.png)
第二章第二节个体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三)弗洛伊德的理论
(四)埃里克森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二节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派学习理论
第三章学习理论二、认知学派学习理论
小结:
第四章第一节知识学习
第四章知识与技能
第一节知识的学习(补充)
第二节技能的学习
第五章态度与品德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关系
第二节品德发展理论
第三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解决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二节创造性
第七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第七章学习动机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第七章学习动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八章学习策略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典型的学习策略
第三节学习策略的训练与培养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学习迁移理论
第九章学习迁移
第三节学习迁移与教学
第一节教学设计
第十章教学心理第二节课堂管理。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557eae91f18583d0496459cc.png)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 条件; 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 接受学 习的界定及评价。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 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 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与应用。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六、技能的形成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 用。
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 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 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 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 学科渗透。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五、知识的学习
知识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 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
(一)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 解的因素。
(二)知识的理解
知识的整合: 记忆及其种类; 遗忘的特点与原 因; 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 知识的应用与迁 移: 知识应用的形式; 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 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 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与应用。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六、技能的形成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 用。
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 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 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 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 学科渗透。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五、知识的学习
知识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 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
(一)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 解的因素。
(二)知识的理解
知识的整合: 记忆及其种类; 遗忘的特点与原 因; 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 知识的应用与迁 移: 知识应用的形式; 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 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504471a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4.png)
05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 感与意志
06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 德
目录
07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人 际关系
08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 性
09
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自 我意识
010
第十章 小学儿发 展的基本理论
012 第十二章 教师心理
目录
013 第十三章 学习理论
015 第十五章 教学心理
014 第十四章 学习心理 016 附 幼儿心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作为一份神圣的职业,正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的重视,吸引着众多有志于投身教 育事业的青年学子的目光。随着近年来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和教师招聘制度的完善,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教师 队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绪论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 觉和知觉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 象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思维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 志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6d14655b90c69ec3d4bb750d.png)
导图中,标红色①的是最重要的考点,标蓝色②的是次重要的考点,没有标记的是再次一级的重点。
没有在思维导图,但是在你的教材中有的知识,重要性再次之。
目录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1)
教育心理学概述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4)
学习理论 (9)
学习动机 (13)
学习迁移 (16)
知识的学习 (18)
技能的形成 (20)
学习策略 (22)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24)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25)
心理健康教育 (28)
教学心理 (31)
教师心理 (36)
教育心理学概述
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心理
教师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能
道德
联结理论
学习的主要理论
操作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作用 桑代克:练习律 强化刺激 泛化 准备律、效果律 建构理论(见下页) 人本主义 斯金纳:操作,应 罗杰斯学生中心 应用 不被强化 答,正强化,负强化 逃避条件作用 重过程、方法 突出情感作用 , 惩罚 , 消退 , 强 消退抑制 分化 回避条件作用 自由学习 强调人际关系 化程式,行为塑造 重心引向学生 学生中心 高级条件作用 认知理论 学生考试焦虑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区别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说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论 条件刺激 学习是一个过程 无条件刺激 有意义学习实质 认知学习观 发 第一信号系统 类别1 编码系统 现 学习阶段 内部过程 非人为 实质性 第二信号系统 类别2 定 符号 认知结构 动机阶段 期望 论 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早期认知理论 注意 领会阶段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格式塔完型-顿悟说 获得、转化和评价 内 编码 习得阶段 表征、概念、命题 化 结构教学观 知觉通过顿悟重组 记忆 保持阶段 认知同化理论 提取 托尔曼认知-目的说 动机 激发内在动机 定 上位、下位、组合学习 回忆阶段 迁移 概括阶段 对目标、手段、途径 结构 最佳呈现方式 论 讲授式教学的原则 反应 结果的期待.认知地图 程序 陈述知识结构 内 逐渐分化、整合协调 作业阶段 强化 中介变量,潜伏学习 强化 培养自我反馈 化 反馈阶段 先行组织者策略
成就目标 能力增长观 自我卷入 能力实体观 任务卷入 自我效能感 期望 行为 效能期望 结果期望 结果 直接强化 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的含义 新旧学习间相互影响
作用
迁移理论
经典理论 形式训练说 训练发展官能 相同元素说 元素决定迁移 概括化理论 强调原则原理
迁移条件与促进 促进 条件 迁移类型 明确教学目标 相似性 效果 正迁移 零迁移 负迁移 原认知结构 注意材料内容 正迁移 横向迁移 纵向迁移 学习的定势 分析迁移种类 特殊迁移 启发概括总结 范围 一般迁移 逆向迁移 教授认知策略 方向 顺向迁移 善于反馈归因 程度 自迁移 近迁移 远迁移 思维 低通路迁移 高通路迁移 现代迁移理论 符号性图式理论 图式匹配-----决定 表面特性-----影响 结构匹配理论 表征匹配则可产生迁移 结构特征或本质关键 特征的匹配起决定作用 情境性理论 相互作用 环境 个体 动作图式 迁移1 情境1 迁移1 情境2 迁移1 情境3
认知建构理论与应用
社会建构理论与应用 理论 应用 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认知学徒制 情境性教学 分布式学习
生成学习理论 内化 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差异 内化理论 认知策略上的差异 活动理论 最近发展区 认知灵活理论 初级知识与高级知识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 情境性认知 随机通达教学 分布式认知
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经验引起 行为、思维 保持与环境平衡
学习与心理发展
学习风格与教育 风格 教育 风格维度 尊重差异 扬长避短 风格差异 学习与心理
促进生理、心理 人类进化 比较持久的变化 分类 学习主体分类 动物学习 人类学习 机器学习
学习与个体心理 相互制约 促进心理发展
学习与教学 学习准备 发展性教学
自我实现的需要 成 长 美的需要 缺点 求知与理解的需要 需 要 过分强调外部 忽视自我强化 尊重的需要 缺 归属于爱的需要 失 需 安全需要 要 生理需要
成就动机 T=Ts-Tf Ts=Ms*Ps*Is Is=1-Ps Ps=0.5则Ts最大 归因理论 能力 控制点 努力 稳定性 难度 可控性 运气
注意 观察者 保持 个人 强化 复制 动机 行为 环境 榜样
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 客观主义 认知学 习理论
华生 行为主义 S R S
桑代克 联结主义 R 加涅 信息加工论 布鲁纳
班杜拉 社会认知论 偏客观 信息加工建构理论 社会文化取向 社会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 偏主观
加涅学习水平分类
奥苏伯尔性质分类
接受 发现 迷宫
前期 信号学习
刺激-反应学习 连锁学习 言语联想学习 辨别学习 概念学习 规则学习 解决问题
修正后
连锁学习 辨别学习
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 言语信息
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 态度学习 运动技能
我国 知识
机械
乘法表
有意义 概念关系 科研
具体概念学习 定义概念学习
规则学习 解决问题
托尔曼
联结认知理论 S O
社会建构 认知建构 建构主义思潮
维果斯基 皮亚杰 主观主义 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激进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文化取向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内部心理表征
知识观 不客观、不确定 动态性、需要再造 学习观 学生主动建构 新旧知识交互作用 教学观 激发原有知识 创建理想学习情境
研究对象 学习理论 教学过程 学生心理 教师心理 起源 19世纪经济、政治、 心理、教育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概述
研究任务 作为心理学科 学生:心理特点 学习:过程条件 作为教育学科 研究对教学活动 的启示 研究趋势
历史
产生和发展
初创1903-1920 发展1920-1960 成熟1960-1980 深化1980-now
学习动机的实质与作用 兴趣:方向专注对象具体 激发作用 指向作用 需要 诱因 动机 维持作用 期待 抱负水平 情感 失衡 现实差距 态度 动机理论 强化理论 强化可以提 高行为动机 人本理论 需要层次论
学习动机 中介
作用 情绪、注意、意志
引发 定向 维持 调节 培养与激发 培养 激发 动机类型 树理想 启发教学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设目标 控制动机 一般动机 具体动机 看榜样 适当评定 高尚、正确动机 低级、错误动机 找兴趣 妥善奖罚 远景间接动机 近景直接动机 动机移 竞争合作 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附属 归因良 归因训练 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 后由其学生发展为五段 乌申斯基: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俄国 第一部教育心理学 莫依曼、拉伊:倡导 实验教育学运动
桑代克:美奠基人 行为主义 格式塔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派 人本主义
取向日趋全面 关注社会心理 注重策略元认知 重视个别化教学 关注内在机制 电子信息技术
联结-认知派 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