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类文本冯晨(君子人格与道德实践》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其中“君子”是出现频次较高的词汇。
如“君子义以为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等,大到国际关系,小到个人修养,都体现出对君子和君子人格的肯定与强调。
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君子人格?“君”,在商朝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本意是发布命令。
“子”,是对男子的尊称。
“君”“子”合称,是对贵族统治者的尊称。
“君子”较早见于《尚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
”除《尚书》外,《易经》《诗经》中也有关于“君子”的记述。
在这些典籍中,君子一词已经涉及仁、义、礼等概念,但此时君子还仅仅是一个概念,不具有完整的、系统性的内涵。
完成君子内涵的建构并设定其人格特征的是孔子。
孔子对君子做了品德、情感、行为甚至生活情态等多方面的界定,赋予君子以近乎完美的人格意义。
此后,君子成为儒家理想的人格典范,并成为儒家人格修养的目标和道德实践的标准。
君子人格首先表现为内在品德。
品德形成是以道德自觉为前提的。
在儒家看来,道德自觉主要表现为情感,如孔子所言“仁爱”,孟子所言“四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在道德情感基础上,认同社会普遍的核心价值与行为规范,形成道德发生的心理机制,是君子人格构成的基本条件。
儒家重视君子人格的养成,强调道德自觉的重要性,这一点体现在孔子对仁的追求中。
《论语·颜渊》中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认为,仁的道德自觉并非只是个人的道德冲动,还体现为社会责任。
其次,君子人格表现为一种能力。
儒家把这种能力称为中庸或絮矩之道。
君子人格中不但有德性认知,还有应对具体事务的能力,保证道德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
所以,君子人格既有自发性,又有规定性;既有原则,又有权变。
孔子一方面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另一方面又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化家。
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是如此。
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学问。
作为老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说明古代文化遗产。
《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
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赐予它们的说明,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
例如在说明“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孩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靠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
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说明。
例如讲到《诗》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多数的注疏。
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老师》) 材料二:“述”的内涵特别丰富。
《说文解字》将“述”说明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解并描述”“论述”或“阐述”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
《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假如我们将“孝”的这种说明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那么“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了,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行。
2020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试卷(九)(含答案解析).doc
2020年高考语文钻石考点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09 论述类文本阅读(九)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几位圣人有一项重要的贡献,那就是他们对尧舜以来优良家学、家教、家风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形成了圣人家风。
孔子、颜子、曾子、盂子拥有最优秀的家教。
他们的家教,一半出自母教:孔子、孟子自幼丧父,靠母亲抚养、教育成人。
孔母、孟母是母教的典范。
这两位伟大的母亲先后独自承担起家教的重任,上承邹鲁家教优良传统,下启邹鲁孔、颜、曾、孟四氏家风,其母仪千古的风范令人赞叹不已。
孔子、孟子仰承母教而成长。
待到他们成家生子以后,必对慈母的家教有着强烈、深刻、鲜活的记忆,必将慈母的家教发扬光大于门庭之内,再结合他们的家教理念而予以创新发展,这就形成了孔孟二氏家风。
颜子、曾子因为父亲健在长寿,不走孔孟家风形成之路;他们二人情况类似,都是父子同入孔门学习,直接受孔子的教诲和影响而形成各自的家风。
颜子、曾子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起之秀,他们对于各自家风的贡献自然更大一些。
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培育的家风,可以称为圣人家风。
但是,圣人家风不以富与贵的家境为基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来自于普通的家庭。
孔子、孟子出身于单亲家庭,孤儿寡母,虽然生活困苦,但拥有了良好的母教和家风,也有机会“下学而上达”,出类拔萃,成为优异人才。
待到孔子、孟子成贤成圣,光大门楣,他们的家风就直接转换成了圣人家风。
孔、颜、曾、孟四氏圣人家风,由家学、家教而形成,极高明而道中庸,具有领先性和示范性的特点。
就其极高明而言,孔子、顔子、曾子、盂子奠定的家风,形成了家学、家教、家风的完整序列,家风以家教为基础,家教以家学为根底,成为后世孔、颜、曾、孟四氏后裔以及历朝历代名门望族效法的家风范式。
就其道中庸而言,家风必由家教而形成,家教却不必来自家学。
在传统社会,不少父母有着严厉的家教,不但知道课子读书,而且教育子女即使不识一字,也必须堂堂正正做人。
这种缺少家学环节,仅仅由家教而形成的家风,其实正是孔子、颜子、曾子、孟子早年家庭情景的真实写照。
江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
江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儒家思想中确实包含某些束缚人性的因素,这种因素,主要表现在“礼”的层面。
礼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对人有约柬作用,但这种约束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否则,社会秩序将无法维持。
孔子不否定礼,相反,孔子于礼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孔子思想的出发点就是“复礼”,就是恢复周代所确立的一系列礼仪法度。
确立仪法度也可以有别的路向,比如实行严刑峻法。
但孔子反对这种做法在孔子看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格“齐之以刑”,也许可以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秩序,但却使民众没有羞耻之心。
所以,依此法,并不能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要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还得依靠道德的力量。
所以,孔子虽以“复礼为己任,但更是把力量用在兴仁”上。
由“礼”而引出“仁”“仁”服务于“礼”,但“仁”却是“礼”的基础,所以,“仁”比“礼”更为根本。
“仁”而引出“艺”与“乐”“艺”与“乐”应当为“仁”服务。
后世儒家所倡导的“文以载道”,即是这种主引“艺”与“乐”具有完善人格的作用,甚至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儒家学说的基本意旨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就社会方面而言,是要为社会生活确立一种规范,以保障常的社会秩序;就个人方面而言,是要为个人确立一种安身立命的观念,以获得身心性命的寄托。
“仁”“礼”的结合,为保证社会正常秩序奠定了基础;“仁”与“艺”“乐”的结合,给个体生命带来了乐趣,也为个精神家园的确立提供了可能。
孔子的思想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一种对策。
只有将“礼”与“仁”结合来,才能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只有将“仁”与“艺”“乐”结合起来,才能为个体精神家园确立一种安顿。
有社会秩序与个体精神的安顿均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孔子的君子论强调人的行为应当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
【参考文档】孔子的教育观(附答案)-范文模板 (1页)
【参考文档】孔子的教育观(附答案)-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孔子的教育观(附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22~23题。
(5分)
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1.15)
乙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①;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13.5)
【注】①专对:独立应对。
22.从上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观。
(2分)
甲:乙:
23.上面的两种教育观之间有什么联系,试作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22.举一反三或者讨论启发学以致用
23.举一反三是学以致用的基础。
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才能学会类推,学会融会贯通,学到的才是活的知识,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讨论启发有助于学以致用。
学习中通过老师的启发和与同学的讨论,有助于获得能力,进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去。
高中语文人 第0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04单元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王学泰古人对文化持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意思是说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与“天地”一起诞生的啊。
而且他还洋洋洒洒地写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们与“肇自太极”的人之文,鼎立为三,合而为一。
它也就是“道”。
刘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种文化观念来自儒家,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它就占了主导地位。
自古以来,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点神圣化,如说“仓颉造字”和“天雨粟,鬼夜哭”之类。
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之纽带。
世界大多数地方是依靠种族或宗教的认同作为民族凝聚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
所谓“《春秋》之法,中国用夷礼则夷之,夷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就是说按照《春秋》大义: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国”(中原王朝)之礼,就像对待国人那样对待你;如果你是“中国”人,用了“夷”礼,则像对待“夷”人那样对待你。
可见是否进入中国文化成为判别人群归属的决定因素。
在儒家看来,“礼”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
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上通于天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思飘云外物,律中鬼神惊”这些名句就是这种意识生动的概括。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可以说在地球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它是发展得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一个。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思想“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的内涵丰富多元。
首先,“礼”强调等级秩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的阶层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而“礼”则是维护这种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礼仪规范,人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其次,“礼”注重道德规范。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道德要求。
它要求人们在行为上遵守礼仪,在思想上秉持道德,做到言行一致、内外兼修。
最后,“礼”倡导和谐共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以“礼”相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礼”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遵守“礼”的规范,就能够避免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另一方面,“礼”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教导人们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当今时代,“礼”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尊重他人、遵守秩序、注重道德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弘扬“礼”的思想,倡导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
B.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完全依靠“礼”来维护。
C.“礼”思想既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又对个人修身养性有重要意义。
实用类文本孔子思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闻读I (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5题。
材料一: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及理念颇有可取之处。
孔子虽说"生而知之者上也", 自己却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似乎孑L子并不真正承认有"生而知之者"。
孑L子到了周公庙,事事都向人请教,有人讥笑他不知礼。
孔子答复是,不懂就得问,正是礼。
孑L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就是说,在交往的人中总有我的正面老师,也有我的反面教员。
还有我们现在说"活到老,学到老",依孔子自述的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就是说学习不晓得老。
不管时代怎么不同,如何发展,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临口学习的。
孔子自己说"诲人不倦",而且毫无隐瞒。
元好问《论诗》诗说:"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过去不少工艺和拳术教师,对学生总留一手,不愿意把全部本领尤其是最紧要处、最关键处、俗话说的"最后一手""看家本领"传授下来。
孑L子则对学生无所隐瞒,因而赢得学生对他的无限尊敬和景仰。
孑L子死了,学生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三年而后去,子贡还继续居住墓旁三年(《孟子•滕文公上》)。
有这种"诲人不倦"的老师,才能有这种守庐三年、六年的学生。
我们当然反对什么守庐,但能做到师生关系比父子还亲密, 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孔子对每个学生非常了解,在解答学生的疑问时,纵然同一问题,因问者不同, 答复也不同。
《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孑L子有三种答案。
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孑b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
因材施教,在今天的教育中是不是还用得看?我以为还是可以用的,只看如何适应今天的情况而已。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月考试卷(2018.12.15)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破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人无力完成“道德即自然”的证明,原因在于无法对道德根据加以合理说明。
儒家生生伦理学在这方面有鲜明的优势,它认为孔子心性之学有智性、仁性、欲性三个要素。
这三个要素中,智性和欲性与西方的理性和感性能够大致对应起来。
孔子思想最为独特的地方,是多了仁性部分,而仁性就是传统所说的道德本体。
仁性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的因素,先天的因素为生长倾向,后天的因素为伦理心境,仁性本质上是建立在生长倾向基础上的伦理心境。
以生长倾向和伦理心境解说仁性,解说道德本体,为证明“道德即自然”打开了方便之门。
先说生长倾向。
生长倾向是人天生具有,不需要外力强迫,自己就能生长发展的倾向。
生长倾向是道德根据的底子。
人自来到这个世间的那一瞬间起就具有生长和发展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完全是自然的。
儒家所说道德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加以说明。
如孔子讲的爱人。
爱人是德性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作为一种德性来自何处?儒家生生伦理学认为,它就源于人的生长倾向。
如果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话,不难注意到,在动物界存在大量同类相爱的现象。
动物没有人类社会所具有社会教育,其同类相爱的现象完全来自天生。
这种天生的同类相爱的现象其实就是一种生长倾向。
人是从动物一点点演化过来的。
既然动物有生长倾向,人当然也有生长倾向。
人原本就有生长倾向,爱人就是这种生长倾向的具体表现。
再说伦理心境。
生长倾向只是道德根据的底子,道德根据最重要的部分是伦理心境。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二下学期期中(第二次大考)试题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大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尊崇。
“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早已流行,主要指称贵族和执政者。
春秋末期,孔子赋予“君子”概念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
冯友兰说,孔子一生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如何做人的反思。
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探求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求索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崇德向善的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高尚又平凡,是可见可感、可学可做、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儒家学派。
什么是儒学?有一种观点回答得很干脆:儒学就是君子之学。
具体来说,在修己和治人两方面,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枢纽观念: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
从这一角度说,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
这种观点从儒学的目标追求和功能作用上说明儒学的特点,无疑抓住了本质,对于我们理解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今天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与西方文化大相径庭。
西方文化热衷于构造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
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
这种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知行合一”的理念,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中的这些论述,鲜明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
这种重行动、轻言辞,重实践、轻思辨的精神,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只把仁、义、忠、孝、廉、悌等当作理论,而是当作值得遵循也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1)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
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
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
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
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
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
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
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
“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
“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
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以“君子”作为中国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今天人们仍将“君子”作为人格美的典范。
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而言,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理想人格。
很多论著中都有这样的解释: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
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
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
正是通过学“诗”,君子才更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
仁者,爱人;义者,宜也。
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仁义与利益的选择。
《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君子知礼,以礼来处理人与自身、他人、社会的关系。
《论语》中以君子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礼节来表明君子好礼的品质。
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
在周礼几近消亡时,孔子的弟子问他是否可以结束一些祭祀仪式了,孔子表现得十分不舍。
他难以割舍的不是礼的具体形式,而是礼所包含的精神导向作用。
这不仅是对长幼有序、尊卑有法的留恋,更是对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不舍。
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君子”形象所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一直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
高中语文 阅读理解训练题之论述类文本阅读 孔子的守成态度与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
孔子的守成态度与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在年届七旬之际,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人生都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70岁的孔子从政治转向文化,潜心于《春秋》的编纂等多项文化事业;通过传统文化的整理与提炼,孔子完成了为人间制定规则、确立准据、寻找意义之使命,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
与之不同的是,70岁的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并被判处死刑。
中西圣贤在七旬之际的不同境遇,体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与文化。
孔子表达的是守成的思想倾向。
这种思想倾向肯定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强调历史对于当下及未来的规范作用,侧重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
孔子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守成或传承的态度。
孔子的这种思想倾向,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思想史来说,长期盛行的是“代圣人立言”,即使是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比如朱熹,也要通过“集注四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就政治史而论,数千年来,真正触及内核的政治革新极为罕见,政治运作方式代代相袭,鲜有根本性的变化。
譬如,从秦始皇开始的“皇帝之下的三公制”一直到当代中国的“人代会之下的‘一府两院’制”,一以贯之的政治结构似乎已经达到了“超稳定”的程度。
苏格拉底代表的则是批判的思想倾向。
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对于传统的做法、普遍性的积习,绝不视为当然。
这种具有批判精神、质疑性格的思想倾向从苏格拉底后就一直流淌在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譬如,在中世纪,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地心说”的挑战;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洛克对于“君权神授论”的驳斥;到了20世纪,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也是以“批判理论”而著称的。
苏格拉底坚守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是他陷入不自由困境的重要根源。
因为,这样的坚守常常把他置于流行观念与大众趣味的对立面,因而会受到多数人的反对与厌烦。
然而,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坚守的批判立场,整个社会就将缺乏自省自救的能力,失去自我更新的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不自由(死亡)作为代价,为西方文化注入了自我省察、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因子。
(完整版)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及详细解析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及详细解析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54分)1.(2018·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宿羊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共150分钟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
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
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②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
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
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
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
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
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
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③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
“圣人”是孔子的人格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圣人的境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
但孔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使人始终具有提升的目标。
高中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经典解读专练
2020年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经典解读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
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
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
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
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
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
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
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
“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
“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
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
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
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
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
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
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
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
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
“圣人”是孔子的人格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圣人的境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
但孔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使人始终具有提升的目标。
但这种几乎达不到的要求可能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提升努力,甚至连较低的人格层次也达不到。
因此孔子提出了比较现实的人格层次——君子——作为现实的目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
君子是相对比较现实的理想人格,是实践礼乐文明和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
具体来讲,“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是具有通过修身努力培养仁、智、勇品格的人。
君子还有四道,有九思,君子还须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等。
概言之,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不仅要对己能“修己”,还要对人能“安人”。
作为普通民众的先进分子甚至领袖,君子应担当领导人们实现“仁”的责任。
所以孔子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君子风范来引导社会形成良好风气,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在做人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在个人胸襟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在社会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对普通百姓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摘编自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必须有广阔胸怀,不是靠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追求。
B.孔子认为人格的培养是基础,技能的培养是次要的,仅有技能是无法为社会做贡献的。
C.人格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终极目的,君子这种高尚人格则是人格教育的终极追求。
D.君子有“修己”和“安人”两方面品格,是孔子人格教育体系中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三段首句有重要的作用,既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B.文章结尾以君子和小人构成对比,论证了君子是比较客观现实的理想人格层次目标。
C.文章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人格教育的体系”两方面展开论证,逻辑上成递进结构。
D.文章大量引用孔子名言为论据,让整篇文章既显得论证充分,也显得文采飞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极其重视人格层面,因此我们能看到他批评子贡、宰我、子夏,甚至否认冉有是自己的徒弟。
B.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既确立了教育的“理想目标”,又建立了教育的“现实目标”并阐释了具体要求。
C.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是社会的榜样,对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孔子把弟子努力往君子方向培养。
D.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能只是凭借自己掌握的技能为自己谋事、谋食,更要努力修君子之德,去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答案
1.D(A项,文本第一段中“‘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强调的是“不能仅满足于”“实现个人物质追求”,此处概括片面。
B项,文本第2段中没有说“技能培养是次要的”,只是强调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说成“无法为社会做贡献”太绝对。
C项,“君子”不是“终极追求”,而是“人格教育”中的“圣人”。
)
2.B(文章末段阐述了君子与小人三方面区别,不是“论证了君子是比较客观现实的理想人格层次目标”,而是强调树立君子风范对社会形成良好风气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
3.A(文本第2段阐述了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弟子某方面的技能而对其人格缺陷姑息迁就。
A项,文章未见“对子贡和子夏的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