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精讲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一)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一)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一)内容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抑制发展农业经济的一大问题。

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发展中的最大矛盾和问题就是人均占有资源少,农民人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一笔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降低了农业经济效益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严重制约了农民的收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就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出几点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因,转移一、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及结构1、特点:(1)发展速度迅猛,相对数量巨大。

根据我国城乡划分标准,城镇以外的地区为农村,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就是农村人口。

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的3/4,占全球人口的1/6。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发展速度成倍增加,虽然20世纪年代有所缓解,但每年仍以1300万人的速度递增。

到1978-2003年的20多年来,农村劳动力约增加近2亿人。

(2)素质参差不齐。

劳动力素质是指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和劳动经验等素质的统一,也叫劳动质量。

现阶段素质急待于提高:一是思想观念落后,处于“外出找钱无技,在家致富无门”的状况;二是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较少,智能型更少。

(3)农村劳动力过剩,出现自主流动与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现有农村劳动力人数多于农村各项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一般来说包括完全无业的劳动力和工作不饱和、有剩余劳动时间的劳动力两种情况。

超过农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含义:一是超过农业需求量的劳动力,即供给大于需求的那部分;二是超过社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即已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后备劳动力。

2、结构:农业剩余劳动力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季节性剩余。

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可供给量之间在不同季节里出现不均衡状态;(2)常年性剩余。

在全年中的任何季节里,劳动力的可供给量都大于需求量;(3)潜在性剩余。

演讲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精品

演讲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精品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及农民增收难的因素分析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农民得到了许多实惠,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

农民的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2253元,增长近16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3000多万人;恩格尔系数由0.681下降到0.491。

但巨大成就的背后还存在十分令人担忧的问题,农民苦的突出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农民苦,从总体上看,并不是苦在原来意义上的缺吃少穿,而是体现在农民收入增长慢,农民经济负担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广大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日益丰富的现代文明生活。

从近年的数据看,1998—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5458元、5888元和6316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162元、2210元和2253元。

2000年农民人均货币收入只相当于1990年城镇居民的水平,整整落后十年。

从改革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轨迹看,1979—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平均增长9.9%,高于城镇居民增长5.9%的水平,城乡差距有所缩小;1991—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年均增长4.5%,低于城镇居民年均增长6.8%的水平,城乡差距再次拉大。

尤其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速持续减缓,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加悬殊。

1998—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52倍、2.66倍和2.79倍。

如果按货币收入比较,再考虑城镇居民事实上存在的隐性收入因素,则城乡收入比至少在51邱小华,2019。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就是其中之一①。

①外国学者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

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8月16日按国际一般情况,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李巧 2010201306一、立足农村内部就业,实施就地就近转移1.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拓宽农业内部就业空间。

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

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

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拓宽就业渠道。

建设现代农业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

2.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①发展乡镇企业,增强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②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

3.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二、跨地区转移,合理分流。

中西部地区可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经济关系,加大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输出力度,合理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以工补农、以劳务补农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打破城乡界限,实行城乡一致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还广大农民以应有的平等权利。

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扩大社保覆盖面,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保体系,逐步建立起面向城镇非农产业劳动者“五保合一”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对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要给予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

3.改革土地流转制度。

赋予了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创造条件。

4.建立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政府引导下的产业转移、发展农村电商、拓展新型职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农村电商,新型职业,对策正文:随着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城乡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指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农民。

他们之所以成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是因为农村当前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涉及到社会稳定和人口问题。

那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解决对策是什么呢?一、政府引导下的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主要的问题是就业。

政府可以引导企业把产业转移到农村,例如农产品加工、纺织、鞋业等领域,或建立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这样可以带动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

此外,也可以采取引导当地群众到城市就业的方式,例如组织农民到城市务工,这样既能缓解城市用工荒,也能为农民创造收入。

二、发展农村电商农村电商是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正在越来越受到推崇。

通过电商平台,农村产业可以直接对接到消费者,不仅能够提升销售额,还能够解决农产品销售的问题。

同时,这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拓展新型职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指熟练工人,也包括了一些没有职业技能的农民。

通过拓展新型职业,例如旅游、文化、家政、养老等领域,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收入。

总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发挥优势,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企业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投入到农村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这样才能让农民脱离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结构也得到了改善,现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只是没有就业机会的农民工,也涉及到一些接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居民。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十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十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大军。

这些农民工为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政府、学者、企业和社会各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为了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府提出了“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并且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策略应该首先着眼于以下十个方面:一、加强宣传教育意识,增强转移自觉性。

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度,提高农民的转移意识,让他们自觉地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

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建立中国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建立农民工招聘信息共享平台等,以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为基础,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更优秀的就业机会。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不单单是针对农村的问题,还需要政府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村和城市间的互补共赢,让农民有更多的就业选择。

四、提高城市人口对农民工的接纳度。

政府应该鼓励城市市民对农民工更加宽容和理解,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生活。

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六、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在家乡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七、加强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提高农村生产、生活和工作的条件,让农民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舒适。

八、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政府应该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九、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二、要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定向培训;三、要努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工作,为他们外出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四、要切实保障外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损害外出农村劳动力土地流转权和收益权的行为,要及时查处和纠正;五、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好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和职业病防护没有保障等突出问题。

延伸阅读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步骤怎么走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步骤是:1、预选符合规划的农用地;2、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3、提交用地预审申请;4、办理立项等手续;5、提交用地正式申请;6、办理审批手续,批准用地;7、进行土地征用;8、领取用地批准文件;9、缴纳出让费,获得土地适用权;10、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开始建设适用土地。

【法律依据】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村信用社信用卡余额怎么查询查询的渠道还是蛮多的,例举如下:1、可以在银联的atm机上查询。

2、可以去你所办银行卡联网的网点柜台查询。

3、可以在你所办银行止联网的网点营业厅内的柜员机上查询。

5、如果开通网上银行的,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查询。

农村节能柴火灶怎么做1、确定建造位置,开排烟道,砌烟囱。

地面划线确定位置,墙壁划线确定高度。

在墙壁开挖排烟孔道。

在屋外砌烟囱。

2、普通砖砌灶体,包含灶门排灰口,灶膛。

使用耐火砖砌灶膛,灶体与灶膛之间用碎砂石填充。

3、灶膛灶面保温耐火施工。

填充保温材料,将灶膛内使用的碎砂石和砖砂进行保护,用锅在灶膛上方压实耐火泥,耐火泥抹平整形。

4、温水口锅口施工。

锅在保温材料和耐火泥施工前已安置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当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中,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并将之转化为竞争优势,使其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各地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对此,总结提出:积极发展和做大做强私营企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政府和有关部门服务到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三个有效途径。

大力发展小城镇私企。

小城镇是私营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基本载体。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私营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水平。

据统计,截至2007年末,我镇私营企业已发展到134户,从业人员达到720万人。

另据分析,在这些从业人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占65%以上。

可见,小城镇私营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那么,如何发展和做大做强私营企业呢?要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当地政府要不断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具体说来,政府有关部门应着力打造“六个环境”:一是建立稳定的行政环境。

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各部门制定的本地区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只要符合经济规律和客观规律,就必须保持连续性,要切实解决“张书记栽树李书记挖、千个师父万个法”的主观行政行为。

二是建立诚信环境。

政府和企业应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有诺必践。

三是建立安全的社会环境。

通过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使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障。

四是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打破封闭状态和垄断格局,实行公平竞争,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观念,营造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

五是建立公共服务环境。

把企业作为公共服务对象,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管理就是管你”、“执法就是执罚”的问题。

六是营造拼搏创业环境。

引导企业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永无止境的观念,让小企业做大,让大企业做强。

其次,私营企业经营者要突破私企成长的瓶颈,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

私营企业要发展,经营者自身就要破除思想上根深蒂固的“小富即安,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的小农经济观念,要有长远发展战略,合理地分配自己的资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摘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原因主要包括经济结构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教育和培训水平低以及户籍制度限制。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和培训质量,并改革户籍制度。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经济结构、社会保障、教育培训、户籍制度、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培训质量、户籍制度改革。

1. 引言1.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重要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重要性在于,这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他们主要依靠农村传统产业为生,但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着转移就业困难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加强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和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着转移难的严峻挑战。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众多,占据着我国劳动力总量的相当比例。

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数为年轻人,他们渴望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由于各种原因,他们难以顺利实现转移,导致了农村地区就业压力增大,经济发展受限,社会稳定受到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还表现在就业机会匮乏、收入水平低下、生活条件艰苦等方面。

在农村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发展不够成熟,农村就业机会有限,许多年轻人只能从事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作,收入微薄。

如何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如何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如何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物质基础按照社会分工的理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农业是提供最基本生存资料的产业,只有当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出现剩余产品时,才有可能从农业劳动者中分离出一部分人来从事其他行业。

因此农业剩余产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而提供农业剩余产品的唯一途径,必须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实现集约化经营。

1.中国农业必须走集约经营发展模式道路中国农业传统的经营模式是粗放经营,靠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换取农业的增长。

但农业投入并非永远与产出量成正比。

依据边际效益递减理论,当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一定时,持续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最终就会超越合理的配比要求,使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发生不合比例的变异,与新投入量相应的产出量会不断下降,甚至降到零或者负数。

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一方面片面强调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使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导致人口与土地的比例严重失衡,出现了大量劳动力。

另一方面,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条件下大多采用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延缓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抑制了农业的技术改造、机器设备的运用以及劳动者、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因此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必须转变为集约式的发展模式,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农业产业化是指包括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企业化为内容的一种新型经营模式和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讲属于集约化经营,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代表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建国以来的几十年间,尽管实现了农村的集体化,但中国农业基本上仍处于狭小规模的经营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契机,农村经济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走出狭小规模农业,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对策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对策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对策论文导读:通过新的体制引导、政策设计,帮助农民在转移中实现更少的盲目,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小的风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自发无序向政府组织、规范引导转变。

关键词:赣南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对策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让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但到目前赣南还有80%以上的农业人口,大量的农业人口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这要使赣南农民富裕起来是不可能的。

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农业人口一般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赣南远高于这个数字,如果众多的农民不能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来,农民奔小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论文大全。

对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放在战略的高度与抓农业产业化同等位置来对待,以加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因势利导,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项产业来抓1.政府支持。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各级政府不仅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更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做到上下统一,转变思路,顺应农民的意愿,穿针引线,铺路架桥。

通过新的体制引导、政策设计,帮助农民在转移中实现更少的盲目,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小的风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自发无序向政府组织、规范引导转变。

2.转变观念。

要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

并在思想上消除对农民就业存在的三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农民不存在就业问题,说到就业,就是指安排城里人就业。

二是一些城里人存在对外来农民工的歧视,认为农民工只会与之抢饭碗的思想。

三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视作农业就业不充分是暂时现象的观念。

因此,我们要走出认识的误区,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引导人们破除上述不正确的认识或观念,充分认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实现由限制农民进城向主动吸引农民进城转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村××组的村民,非常荣幸能够在此次经验交流会上与大家一起分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经验和心得。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愈发凸显,这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村委会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我将结合我们村的实际经验,谈谈我们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一、加大政策引导,激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

我们村委会注重政策宣传,积极引导村民了解国家和地方有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

通过政策宣传会、政策文件下发、传单发放等形式,让村民了解到政府对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支持、帮助和保障。

同时,我们还组织村民参观学习其他地方成功的转移经验,激发他们的发展动力。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我们村委会与当地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技能培训班,为村民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以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农民工的精神素质,加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村民的职业技能,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就业信息的获取和发布,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准确度。

四、加强就业后的创业支持,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发展潜力。

五、强化帮扶力度,加强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支持和保障。

我们村委会注重与上级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

同时,我们也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们还建立了工作团队,每周定期组织人员走访沟通,了解和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提供更全面的帮扶支持。

以上就是我们村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村委会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农民工的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有新思路 精品

最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有新思路 精品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有新思路1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有新思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是典型的属于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大大过剩的情况,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增长一直快于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问题,由于统计口径和方法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结论。

有的学者认为2亿多,有的学者认为是15亿,无论如何计算,我国农村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是不争的事实。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地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耕地和其他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将会日益严重,农民将更加贫穷。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既是我国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农业实现新的飞跃面临的一个极其富有挑战性的难题。

要解决好这一难题,需客观分析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诸多因素,结合我国产业特点和农业劳动力的特点,统筹考虑。

一、发挥资源优势,依赖农业科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沿着机械技术的方向进行的,例如与农业机械化相关的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新型动力的引进等等,这种创新是为了节约劳动力而进行的。

另一类技术创新活动是沿着生物技术的方向进行的,如动植物品种的培育和改良,化肥农药的发明及其施用方法的改进等等。

其目的是为了节约土地而进行的,结果是土地生产率的提高。

“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认为,农业生产对于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特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稀缺性。

农民总是选择那种能够节约稀缺生产要素,并能更充分的利用丰富的生产要素的技术。

由于不同的国家、地区和发展阶段,生产要素禀赋不尽相同,因而这种诱致性技术变迁的途径也不一样。

我国的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特点是土地稀缺而劳动力丰富所以应选择旨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生物技术以及节约土地而多用劳动力的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在这方面,我国的台湾省较为成功。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引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地区中不再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通过各种途径向城市或其他行业进行转移就业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领域城市的工业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提供了较高的工资和较好的福利待遇,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这种转移途径通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工业企业,从事各种工艺制造、装配生产、物流运输等工作,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服务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城市的餐饮、住宿、旅游、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这些服务业稳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较高的收入,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动力和较好的生活条件,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地区。

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劳动力可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行业,也可以进入城市从事服务业和工业行业。

城乡结合部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农村地区除了向城市转移外,农村劳动力还可以选择转移到其他农村地区。

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工业、农业发展需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大。

这些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应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缺乏现代产业所需的技术和技能,因此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路径选择共3篇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路径选择共3篇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路径选择共3篇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路径选择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不断下降,城乡发展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农业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如何合理地进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仍较庞大,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服务业发展、城市化进程、优先发展乡村产业等密不可分。

因此,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采用多种手段与政策措施。

首先,应当加大对农民就业培训的力度。

目前,由于早期学历较低、科技水平较弱等原因,大部分农民对于非农领域的职业技能缺乏认知。

因此,应该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他们吸收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

其次,应当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

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工作,应该逐步开发乡村产业,扶持特色农产品、文化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选择性,同时提高农村收入水平。

第三,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支持。

政策上应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渠道,通过提供社保等政策,逐步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

同时,应当对将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就业的职工进行税收优惠等支持,以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到城市进行就业。

最后,需要加强对农村工作机会的引导和帮助。

政府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援助工作,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和相关政策的宣传,通过公平公正的机制,确保农民的劳动力转移过程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实现。

如此一来,通过多项政策措施的配套运用,可以扶持农村劳动力走出农村,逐步实现发展和改善生活的目标。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是实现全面现代化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引起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我国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较大,是经济发展进一步
加快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组织的改革和完善,引导农民把农村剩余劳
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其次,要突出培训农民的工作,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加大城市安置农民的力度,使农民能够在城市获得
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立更加完善的劳动力
流动机制,使城乡劳动力更容易流动;最后,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到就业岗位,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就业保障,给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更
有动力转移就业。

由此可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给农村带来经济效益,又有
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农村振兴。

因此,积极采取上述措施,
就可以有效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精讲

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精讲

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2003年10月10日 08:56 中国经济时报占俊英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的必然现象是与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在二元结构消解中实现的二者互为前提是同步的、互动的、相伴的过程。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民大国,9亿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4/5,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

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及农民生活条件,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然而,如此巨大的农业劳动力存量则是阻碍现代化农业进程的主要因素;只有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吸收现代技术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一般说来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途径。

但是在目前我国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的情况下这一途径显然并不顺畅。

1.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

目前中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人。

据有关研究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中国需要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

所以照此计算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60%左右。

除了乡镇企业吸收外一般认为中国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2亿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4。

由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15~19岁年龄组的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在逐年上升农村也遵循这一规律正在发生变化。

据有关学者预测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之势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方有下降之势但总量的增加仍将持续到2025年。

显然这种年龄结构将使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日趋增大。

据专家估算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参与率把原有的和今后新产生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都包括在内如果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为目标到“十五”末期需要安置的农业劳动力约1.5亿人平均每年约2000万人。

2.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在将介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情况和问题意识。

正文部分将重点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政府组织的转移培训,农村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

结论部分将强调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农村转移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政府组织培训, 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城乡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 政策引导, 农村转移就业, 农村经济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有大量剩余。

这些剩余劳动力如果不能有效地转移出去,将会给农村社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就业难题、收入不稳定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务之急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导致了劳动力的过剩。

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导致劳动力剩余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日益严重。

1.2 问题意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村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就业机会不足、人才培训不足、转移成本高等。

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案。

通过政府组织的转移培训、农村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2003年10月10日 08:56 中国经济时报占俊英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的必然现象是与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在二元结构消解中实现的二者互为前提是同步的、互动的、相伴的过程。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民大国,9亿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4/5,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

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及农民生活条件,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然而,如此巨大的农业劳动力存量则是阻碍现代化农业进程的主要因素;只有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吸收现代技术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一般说来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途径。

但是在目前我国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的情况下这一途径显然并不顺畅。

1.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

目前中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人。

据有关研究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中国需要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

所以照此计算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60%左右。

除了乡镇企业吸收外一般认为中国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2亿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4。

由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15~19岁年龄组的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在逐年上升农村也遵循这一规律正在发生变化。

据有关学者预测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之势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方有下降之势但总量的增加仍将持续到2025年。

显然这种年龄结构将使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日趋增大。

据专家估算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参与率把原有的和今后新产生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都包括在内如果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为目标到“十五”末期需要安置的农业劳动力约1.5亿人平均每年约2000万人。

2.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中国城市职工下岗之势显著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根据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预算新增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在“十五”期间表现得较为突出。

从总的供求平衡看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十五”期间将较为严重。

“九五”期间城镇剩余劳动力为1557万人而“十五”期达到1878万人。

即使在经济增长速度为7%、就业弹性系数为0.13的假设下2005年城镇剩余劳动力仍将多达2167万人。

与劳动力无限供给相对应的是我国经济创造就业的能力却是极有限的。

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弹性系数是影响未来就业形势的关键性因素其中经济增长速度是增加就业机会的持久动力。

一般地讲经济增长将很难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十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如果不低于7%就已经很难得了。

就业弹性系数作为影响就业的另一关键性因素受产业结构的制约很强一般认为高次产业比重越高同等经济增长水平下就业弹性系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而我国产业结构的水平是比较低下的1995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仅为30.7%1996年为30.1%1998年为32.8%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66%的水平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35%的平均水平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也不会高出以往太多。

所以十五”期间城市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

3.乡镇企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弱。

我国乡镇企业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立下过汗马功劳累计吸收约1.5亿农业剩余劳动力。

但是由于乡镇企业过分分散地区布局不合理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丧失从而导致就业容量减少。

另外乡镇企业由于资金增密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内涵式生产因而简单农业劳动力的吸收力越来越小。

有关资料显示七五”期间乡镇企业每年可吸收925万农业劳动力八五”期间下降到719万人1996年约为647万人而1997年仅为400万人。

4.农民自身素质低下。

1996年农业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5.6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7.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6.64%。

在农业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

劳动力素质低下对其转移会产生以下消极影响 1 劳动者把本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用在生产上人为地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激化了供需矛盾。

2 未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其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较差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薄通常只能从事一些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的工作很难开拓新的就业渠道。

3 劳动力素质低下必然使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缺乏稳定性从而出现转移中的“回流”现象。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的资料1994年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7.3%而当年因素质低下又从非农产业部门返回的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4.2%。

另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1994年在转移后回迁农业的劳动力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占17.8%文盲半文盲高达21.00%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9.49%。

可见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综上所述在城镇就业压力增大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增无减乡镇企业对素质较为低的农业劳动力吸收力减弱的大背景下如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已成为当代中国一个迫切的问题。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离不开非农产业的拉力和农业内部组织的改造及技术进步的推力共同作用,缺乏任何一个方面的作用,要保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工业化的顺利进展,将是不可能的。

因此,关于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必须包括农外发展和农业内部改造(即传统农业改造)两个方面。

传统农业改造就是对农业内部组织进行改造及推进技术进步,其本质问题就在于解决农业产业化中如何使长期沉淀在手工劳动和低效率传统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的转移和充分就业吸收,这就关系到当前真正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中的社会性失业问题(主要根源于过剩而庞大的农业劳动力)如何解决。

我国近80%的人口居住于农村,农业和农村整体生产力状况还未摆脱传统农业格局,农业发展与农村经济的滞后性不仅使得大量农民在农村未能得到有效的就业岗位,而且伴随而来的是农民人均收入低下,使它无法吸收大量的城市工业品。

这种状况又反过来制约我国整个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市场容量仍处于潜在而未能转化为现实的有效支出能力的“需求拉动”,使得城市工业因“内需不足”而非正常地过早出现“过剩”,由此,不仅难以为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是安排城市人口就业也成为一大难题。

因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与农业问题缠绕在一起的,所以,只注重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的拉力作用,而忽视农业内部的组织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推力作用以及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无法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目前我国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采用“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地、分阶段地转移,让中国农民转眼之间成为现代城市的市民也不现实。

“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的含义是;劳动力的差异性梯度转移和地区性梯度交叉进行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是指劳动力一部分先由种植业转移到林、牧、副、渔业,一部分由农业转移到工业,再由工业转移服务业的过程。

在中国实际表现为劳动力先由农业转移到乡镇企业,在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

地区梯度转移是指农民实现了职业转变,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居住的过程。

在中国实际表现为由农村转向小城镇,在逐步转移到小型、中向、大型城市的过程。

在目前条件下与其在城镇拉力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部门的高层次转移不如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立足于农村、农业积极在农村创造条件就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浅层次转移。

具体地讲浅层次转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内部转移它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

二是农村内部转移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

可以认为这是一条有效途径因为第一这种转移成本低就业风险小。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如果都由大城市来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国家首先会遇到资金的问题。

目前每增加一个就业岗位,国家需交投资5000元-10000元。

进城后,还需要对农民工花大量的教育训练成本,并要出由于农民工进城所带来的交通,自安、环境污染等成本。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首先转移不仅仅是直接的费用,还包括流动和寻找工作花费的时间成本,以及脱离原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心理成本。

因此首先内部转移所花费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教育成本、投资规模最低。

第二这种转移有利于缩小农民在技术上的跨度。

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普遍文化层度低,加之现代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素质、文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要想一步到位,显然不太现实。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农村工业不断发展,农业劳动力运用技术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为进一步的转移提供技术保障。

第三可以促进农村各要素的重新配置从整体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使大量剩余劳动力“脱农而出”为农业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提供可能,从而实现最终的转移。

第四可以有效地锻炼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质量,为高层次转移、彻底转移创造条件让转移出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真正、完全的融入现代化城市生活要有一个过程,不仅仅是地域和身份的转移,还有一个人的观念、文化、行为是否真正实现了现代化的问题。

人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过程。

就是说,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内部转移,并随着农业内部的不断发展继续转移,最终实现地域、职业、人的素质真正意义上的转移。

因此,通过农业组织的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农业内部的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边际收益,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化,是切实可行的。

这也正是为了最终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地域、职业彻底转移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