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精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2003年10月10日 08:56 中国经济时报占俊英

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的必然现象是与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在二元结构消解中实现的二者互为前提是同步的、互动的、相伴的过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民大国,9亿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4/5,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及农民生活条件,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然而,如此巨大的农业劳动力存量则是阻碍现代化农业进程的主要因素;只有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吸收现代技术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一般说来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是在目前我国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的情况下这一途径显然并不顺畅。

1.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目前中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人。据有关研究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中国需要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所以照此计算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60%左右。除了乡镇企业吸收外一般认为中国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2亿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4。由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15~19岁年龄组的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在逐年上升

农村也遵循这一规律正在发生变化。据有关学者预测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之势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方有下降之势但总量的增加仍将持续到2025年。显然这种年龄结构

将使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日趋增大。据专家估算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参与率把原有的和今后新产生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都包括在内如果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为目标到“十五”末期需要安置的农业劳动力约1.5亿人平均每年约2000万人。

2.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中国城市职工下岗之势显著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根据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预算

新增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在“十五”期间表现得较为突出。从总的供求平衡看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十五”期间将较为严重。“九五”期间城镇剩余劳动力为1557万人而“十五”期达到1878万人。即使在经济增长速度为7%、就业弹性系数为0.13的假设下2005年城镇剩余劳动力仍将多达2167万人。与劳动力无限供给相对应的是我国经济创造就业的能力却是极有限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弹性系数是影响未来就业形势的关键性因素其中经济增长速度是增加就业机会的持久动力。一般地讲经济增长将很难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十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如果不低于7%就已经很难得了。就业弹性系数作为影响就业的另一关键性因素受产业结构的制约很强一般认为高次产业比重越高同等经济增长水平下就业弹性系数越大反之则越小。而我国产业结构的水平是比较低下的1995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仅为30.7%1996年为30.1%1998年为32.8%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66%的水平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35%的平均水平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也不会高出以往太多。所以十五”期间城市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

3.乡镇企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弱。我国乡镇企业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立下过汗马功劳累计吸收约1.5亿农业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乡镇企业过分分散地区布局不合理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丧失从而导致就业容量减少。另外乡镇企业由于资金增密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内涵式生产因而简单农业劳动力的吸收力越来越小。有关资料显示七五”期间乡镇企业每年可吸收925万农业劳动力八五”

期间下降到719万人1996年约为647万人而1997年仅为400万人。

4.农民自身素质低下。1996年农业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5.6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7.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6.64%。在农业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劳动力素质低下对其转移会产生以下消极影响 1 劳动者把本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用在生产上人为地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激化了供需矛盾。 2 未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其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较差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薄通常只能从事一些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的工作很难开拓新的就业渠道。 3 劳动力素质低下必然使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缺乏稳定性从而出现转移中的“回流”现象。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的资料1994年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7.3%而当年因素质低下又从非农产业部门返回的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4.2%。另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1994年在转移后回迁农业的劳动力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占17.8%文盲半文盲高达21.00%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9.49%。可见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综上所述在城镇就业压力增大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增无减乡镇企业对素质较为低的农业劳动力吸收力减弱的大背景下如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已成为当代中国一个迫切的问题。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径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离不开非农产业的拉力和农业内部组织的改造及技术进步的推力共同作用,缺乏任何一个方面的作用,要保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工业化的顺利进展,将是不可能的。因此,关于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必须包括农外发展和农业内部改造(即传统农业改造)两个方面。传统农业改造就是对农业内部组织进行改造及推进技术进步,其本质问题就在于解决农业产业化中如何使长期沉淀在手工劳动和低效率传统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的转

移和充分就业吸收,这就关系到当前真正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中的社会性失业问题(主要根源于过剩而庞大的农业劳动力)如何解决。我国近80%的人口居住于农村,农业和农村整体生产力状况还未摆脱传统农业格局,农业发展与农村经济的滞后性不仅使得大量农民在农村未能得到有效的就业岗位,而且伴随而来的是农民人均收入低下,使它无法吸收大量的城市工业品。这种状况又反过来制约我国整个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市场容量仍处于潜在而未能转化为现实的有效支出能力的“需求拉动”,使得城市工业因“内需不足”而非正常地过早出现“过剩”,由此,不仅难以为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是安排城市人口就业也成为一大难题。因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与农业问题缠绕在一起的,所以,只注重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的拉力作用,而忽视农业内部的组织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推力作用以及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无法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目前我国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采用“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地、分阶段地转移,让中国农民转眼之间成为现代城市的市民也不现实。“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的含义是;劳动力的差异性梯度转移和地区性梯度交叉进行转移。产业梯度转移是指劳动力一部分先由种植业转移到林、牧、副、渔业,一部分由农业转移到工业,再由工业转移服务业的过程。在中国实际表现为劳动力先由农业转移到乡镇企业,在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地区梯度转移是指农民实现了职业转变,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居住的过程。在中国实际表现为由农村转向小城镇,在逐步转移到小型、中向、大型城市的过程。在目前条件下与其在城镇拉力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部门的高层次转移不如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立足于农村、农业积极在农村创造条件就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浅层次转移。具体地讲浅层次转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内部转移它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二是农村内部转移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可以认为这是一条有效途径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