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土壤的基本组成
植物生产环境-土壤的基本组成
![植物生产环境-土壤的基本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f2776ce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8.png)
土壤的基本组成
土壤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层,它是由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固体颗粒堆集而成,在颗粒之间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孔隙,因此土壤由土壤颗粒与粒间孔隙共同组成。
一、土壤颗粒
土壤颗粒又称为土壤的固相组成,占土壤体积的50%左右。
包括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及土壤生物。
1.土壤矿物质
土壤中的无机物质,由岩石风化而来。
约占固体重量的95%以上,好似土壤的“骨架”。
2.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及其转化物,约占固体重量的5%,好似土壤的“肌肉”。
3.土壤生物
指土体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二、土壤孔隙
土壤孔隙是指土壤固体颗粒之间接触时产生的空间,其体积约占土壤体积的50%左右。
分布于土壤的大小孔隙中的成分为土壤液相(土壤水分)和土壤气相(土壤空气)。
1.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是指水溶有多种物质成分的稀薄溶液,存在于土壤小孔隙中,又称为土壤的液相组成。
好似土壤的“血液”。
2.土壤空气
来源于大气,充满在那些未被水分占据的孔隙中。
又称为土壤的气相组成。
总之,按物质成分分,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
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其三相物质的比率差异较大,如泥炭土:有机质70%~80%,而沙质荒漠土小于0.5%;至于水与空气的变化,则更为频繁,在粒间相互消长,进而影响到土壤温度状况,因此固、液、气三相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构成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不同土壤物质组成的比率不同,则体现不同的肥力水平,从而为植物生长提供不同的生活条件。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bcbe1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d.png)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第一章:土壤的组成与性质1.1 土壤的组成了解土壤的组成,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
探讨各组成部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2 土壤的性质学习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土壤质地、结构、孔隙度等。
研究土壤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第二章: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2.1 土壤样品的采集学习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技巧。
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采样点对样品采集的影响。
2.2 土壤样品的处理了解土壤样品的处理步骤,包括干燥、研磨、过筛等。
掌握处理过程中注意事项,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土壤养分的测定3.1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学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如重铬酸钾滴定法、燃烧法等。
探讨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3.2 土壤养分的测定了解土壤养分(氮、磷、钾等)的测定方法,如凯氏蒸馏法、钼锑抗比色法等。
掌握不同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4.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学习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如土壤质量指数、土壤污染指数等。
探讨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4.2 土壤监测与管理了解土壤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土壤样品的定期采集、分析等。
探讨土壤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如土壤改良、施肥等。
第五章:土壤污染与防治5.1 土壤污染类型与来源学习土壤污染的类型,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
探讨土壤污染的来源,包括农业、工业、生活等。
5.2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了解土壤污染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如土壤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
探讨不同修复技术的适用条件和效果评估。
第六章: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6.1 土壤肥力的概念与评价理解土壤肥力的内涵,学习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探讨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和土壤肥力分级。
6.2 植物营养与土壤关系学习植物所需主要营养元素(N、P、K等)的生理功能和植物营养诊断方法。
探讨土壤供应营养元素的能力及土壤-植物营养系统的平衡。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土壤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土壤](https://img.taocdn.com/s3/m/59555e3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c.png)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土壤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土壤地球上广泛分布着土壤,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壤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在高一地理必修一中,我们将学习土壤的形成、组成和类型等知识点。
本文将从土壤的定义开始,逐步展开对地球表层土壤的分析。
一、土壤的定义与形成土壤是由无机物、有机物、空气、水和微生物等组成的地球表层的自然体系,是植物生长的基质。
土壤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通常需要几百到几千年的时间。
土壤的形成主要受到岩石风化、物质迁移和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二、土壤的组成1. 矿物质:土壤中的矿物质主要来自岩石的机械破碎和化学风化,包括石英、长石、云母、蛭石等。
矿物质对土壤的肥力和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有机质:有机质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植物残体、动物尸体和微生物的分解产物等。
有机质能够增加土壤的肥力、保持土壤水分和改善土壤结构。
3. 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对植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中的水分除了对植物提供水分外,还能溶解和运输养分。
4. 空气:土壤中的空气对土壤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可以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分解和养分的供给。
三、土壤的类型根据土壤的成因和发育过程,地理学家划分了多种类型的土壤。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土壤类型:1. 黄棕壤:黄棕壤是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土壤类型之一。
它呈现出较高的肥力和良好的透水性,适合于农业生产。
2. 红壤:红壤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其呈现出红色或橙红色,富含铁、铝和有机质。
红壤肥力较高,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非常适合种植茶叶、烟草等。
3. 黑土:黑土是在寒温带地区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黑土肥沃,适合种植小麦、大豆等作物。
4. 沙质土壤:沙质土壤的颗粒较大、透水性好,但保水和肥力较差。
沙质土壤主要分布在沙漠和沙地等地区。
5. 粘土土壤:粘土土壤的颗粒颗粒小,含有较高比例的粘土颗粒。
简述土壤的基本结构和形成过程
![简述土壤的基本结构和形成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aa625c9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9.png)
简述土壤的基本结构和形成过程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最上层,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土壤由三部分组成:沙子、泥土和有机质。
沙子是土壤中最小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手指捏成小球。
泥土是由沙子和有机质混合而成的。
有机质是由植物和动物体内的细胞组成的,在土壤中存在的时间越长,其中的有机质就越多。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受到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土壤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岩石风化:岩石在水、气、温度的作用下,逐渐被腐蚀、磨损、溶解,形成碎石和砂粒。
2.沉积:水流或风力会把碎石和砂粒带到河流、海洋或平原上,并在这些地方沉积下来。
3.淤积:河流、湖泊、海洋会在其中形成泥沙,而平原上的砂土会被风力吹走。
4.有机物的添加:随着植物生长、动物生活,土壤中会添加大量的有机物。
5.蚯蚓和其他动物的作用:蚯蚓和其他动物会帮助土壤中的物质混合,使土壤变得较为平均。
这样可以促进土壤中的氧气、水分和养分的流通,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6.气候变化:土壤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如降雨、日晒、冬雪等,会对土壤结构产生影响。
7.人类活动:人类的农耕、开垦等活动也会对土壤产生影响。
土壤是生命的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因此,人们应该保护土壤,避免土壤污染和土壤流失,以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长期健康发展。
资料:土壤的组成、结构和成分
![资料:土壤的组成、结构和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ada90d671ed9ad51f01df2a4.png)
土壤组成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组成的体系。
土壤的基本成分是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这些组成成分在土壤中彼此相互结合、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
矿物质颗粒构成土壤的基本骨架,腐解的有机质包在矿物质颗粒表面,形成不可分割的复合体。
空气中的水汽占据着孔隙,并经常处于相互消长之中。
固体物质中含有颗粒状的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包括动植物残体及其转化产物和活动的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
土壤矿物质一般占土壤总重量的 95~98%,有机质占土壤总重量量的1~5%。
在土壤固相物质的颗粒之间存在着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孔隙,其中充满了液体和气体。
液体就是指土壤中的水分,其中溶有离子、分子及胶体状态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
气体就是土壤中的空气,它与大气成分基本相似,但二氧化碳比大气多,而氧气却较少,水汽经常处于饱和状态。
它们相互融合,构成一个动态的、协调的有机整体。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土壤团聚体的总称。
各种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除质地为纯砂者外,各级土粒很少以单粒状态存在,常由于种种原因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团、土片或土块。
不同土壤或同一土壤的不同层次,其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和性质都是很不一致的。
这些结构体表现出的特征,是土壤的内外因素综合反应的结果。
土壤结构直接影响土壤的松紧和孔限状况,影响土壤耕作和农作物幼苗出土、扎根的难易程度。
因此,土壤结构体是调节土壤肥力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土壤结构体按其形态和性质可分为两大类:1.不良结构体,有块状结构体、片状结构体和柱状或棱柱状结构体;2.良好结构体,又称团粒结构体或粒状结构体。
土壤胶结成团块,形状似立方体或球形,其结构单元沿长、宽、高三轴呈均衡发展,直径范围一般为0.25~10毫米,其中以1~3毫米最为理想。
团粒结构体是调节土壤肥力的基础,每一个小团粒就像一个水库和一个小肥料库。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肥力较高。
土壤的成分一般来说,土壤是地球的最上层,我们在其上挖、犁,植物在其上能生长。
土壤的结构组成
![土壤的结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22785d4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4.png)
土壤的结构组成
土壤的结构组成包括:
1. 矿质颗粒:主要由砂、粉砂、粘土和漂砾等颗粒组成。
矿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决定了土壤的质地,影响其透水性和透气性。
2. 有机物质:主要由植物残体和动物残体分解而来,包括有机质和腐殖质。
有机物质能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提供养分等。
3. 水分:土壤中的水分主要存在于微孔隙和粘结水中。
合适的水分含量对于植物生长非常重要。
4. 空气:空气存在于土壤微孔隙内。
土壤中的空气对于植物根系通气和微生物活动至关重要。
5. 微生物: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的存在对于土壤的生物化学循环、有机物分解和养分转化起重要作用。
6. 土壤生物:包括土壤动物和植物根系。
土壤动物包括蚯蚓、昆虫、螨类等,它们的活动能改善土壤结构和模糊土壤中的养分。
植物根系能固定土壤、增加土壤的稳定性,以及吸收水分和养分。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形成了土壤的复杂结构,影响着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
土壤的基本组成
![土壤的基本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5e03472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3.png)
土壤的基本组成
土壤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
土壤的基本组成包括有机质、无机物质、水分和空气。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土壤的基本组成。
一、有机质
有机质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植物和动物的残体、排泄物和微生物所形成的。
有机质含有大量的碳、氢、氧和少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是土壤的主要营养来源。
同时,有机质也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通透性,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对土壤的生物活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无机物质
无机物质是土壤中的另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矿物质、水合物、氧化物、硅酸盐等。
这些无机物质是由岩石、矿物、沉积物等天然物质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和淋溶等作用而形成的。
无机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对土壤的性质和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它们可以影响土壤的酸碱度、通透性、保水性、肥力等。
三、水分
水分是土壤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土壤中的水分来源主要有降雨、地下水、地表水等,它们可以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同时也可以调节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影响土壤的化学和生物反应。
四、空气
空气是土壤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
土壤中的空气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呼吸的氧气和作为植物根系的呼吸空气,同时也可以调节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影响土壤的化学和生物反应。
综上所述,土壤的基本组成包括有机质、无机物质、水分和空气,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复杂的土壤系统。
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对于合理利用土壤、保护土壤资源、促进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1土壤中有什么教案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1土壤中有什么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6ae1a53168884868762d6e7.png)
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预测土壤中有大量的生命物质。
2.知道土壤的成份包括非生命的水分、空气、无机盐和有机物。
3.知道土壤与动植物的密切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3.能够到花圃里面挖土,在实际的环境里观察土壤;4.知道借助于工具和科学方法,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活动是可以逐渐深化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亲近土壤;2.意识到动植物的生活离不开土壤,土壤对动植物的重要性。
重点:土壤的主要组成难点:学习用科学观察的方法探究土壤的组成。
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的多种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春天到了,正是播种的大好季节。
我这儿有几颗种子(出示几颗种子)。
问:如果我想让这几颗种子,生根、发芽、结果子,应该把它们种到哪呢?生:我们可以把它种到土里;可以种到公园的草坪中;也可以把它种到山上去……师:我们把这种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做土壤。
2、在黑板上写“土壤”。
问:大家知道“土”字为什么这么写?3、解读“土”字。
老师解释:人们挖开土层,就会发现,土总是一层一层的,在上面一层长着许多植物,这一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教师边说边作简笔画)。
读图3-1 土壤,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
问:根据你平时的经验,那么你认为土壤里究竟有些什么呢?(板书:土壤里有什么?)生:土壤里可能有水分;土壤里可能有小石头;土壤里可能有空气;土壤里可能有植物的根;土壤里可能有有机物;土壤里可能有蚯蚓等小动物以及一些细菌等……(二)、新课教学:师:要研究土壤,我们首先应该亲自去观察,要观察就要到外面去挖土。
刚刚大家的回答只能说是你原有的经验或是自己的猜测。
这儿给大家布置一个观察任务:找一个合适的天气,按第76页表格要求,课后去进行这一观察活动,验证一下刚才大家的预测是否正确。
师归纳:土壤中生活着许多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其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土壤的元素组成及成分
![土壤的元素组成及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c0eec06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a.png)
土壤的元素组成及成分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资源,它由各种不同的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包括无机物、有机物、水分和空气。
每个成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共同构成了土壤的元素组成。
无机物是土壤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它包括矿物质和土壤颗粒。
矿物质是土壤中的无机化合物,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
这些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固体组成部分,为土壤提供了机械支持和空气通透性。
土壤颗粒由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颗粒组成,包括沙、粉砂、黏土等。
这些颗粒对土壤的水分保持和养分供应起着关键的作用。
有机物是土壤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
它主要由已经死亡并分解的植物和动物的残骸组成。
这些有机物经过分解,形成腐殖质,它们富含碳、氮、磷等养分,为土壤提供了养分供应和水分保持的能力。
有机物还能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能力。
水分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中的微小孔隙中充满了水分。
水分对土壤的养分供应和植物生长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可以溶解土壤中的养分,并通过根系被植物吸收。
水分还能影响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通气性。
空气是土壤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
土壤中的微小孔隙中充满了空气。
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生长起着关键作用。
氧气是植物呼吸和微生物活动的必需气体,而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气体。
土壤的元素组成及成分包括无机物、有机物、水分和空气。
每个成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共同构成了土壤的特性和功能。
这些成分相互作用,使土壤成为生物生存和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
我们应该珍惜土壤资源,保护土壤环境,以确保可持续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发展。
土壤的作用与组成
![土壤的作用与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d971dcee3186bceb19e8bbe8.png)
1、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指土壤中所有无机物质的总和,岩石矿 物风化形成的矿物颗粒。
(1)组成土壤的矿物 矿物是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化合物或单质,如石英、
长石、云母等。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原生矿物 是由岩浆直接冷凝而成的矿物;次生矿物是指各种矿 物在风化过程中和成土过程中重新产生的一类矿物。 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氧、硅、铝、铁、钙、镁、 钠、钾、钛、磷等 10 种元素占土壤矿物质总重的 99% 以上。 以氧、硅、铝、铁为最多,称之为土壤的骨干部分。
细菌:70%-90%。好气菌,厌气菌,兼性厌气菌。固氮菌, 根瘤菌。
放线菌:5%-20%,碱性土壤。
真菌:土壤表层。
原生动物:鞭毛虫类,根足虫类,纤毛虫类。
藻类:蓝绿藻,硅藻,绿藻。
4、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及小部分生物有 机体的总和。
在耕作土壤中,有机质只占土壤干重的1%~5%, 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的作用却很大。
± í 4-3
ÖÐ ¹ú ÖÆ (1987) ʯ Àù
³³³³³³³³
¿¨ÇÕ Ë¹ »ù ÖÆ (1957) ʯ Àù
´Ö É°Á£
ϸ É°Á£ ´Ö · Û Á£
´Ö É°Á£
Îï
ÖÐ É°Á£
Àí
ÐÔ
ϸ É°Á£
É°
Á£
´Ö · Û Á£
ÖÐ · Û Á£ ϸ · Û Á£ ´Ö Õ³ Á£
3 园林植物与土壤 要素
3.1 土壤的作用与组成
一、园林植物与土壤
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基础,是植物生命活动所需 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库及贮藏库,也是许多微生物活 动的场所。此外,土壤还为植物提供根系伸展的空 间和机械支撑等作用。
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课件)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课件)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4600c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1.png)
新课引入 土壤和我们
土壤对人类到底意味着 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 待它呢?
土壤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观察图片,感受土壤的作用
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事物,它们和土壤之间有关联吗?
土壤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深化认识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动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 它,它的形成过程十分漫长,因此显得格外珍贵。
综合探究
(1)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三类土壤颗粒的组成,做了一下实验: 称取相同质量的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各一份,分别放入大玻璃容器中,注满 水后,反复搅拌,使土壤中的颗粒自然悬浮在水中,停止搅拌后,让颗粒自由 沉降,直至上面的水变清。三类土壤在水中自由沉降的先后次序是怎样的?
(2)钱塘江江底的淤泥在土壤分类中最有可能属于哪一类?先猜想,再查资 料加以明确。
综合探究
(1)人类的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 (2)在土壤中经常可以看到蚯蚓,它们的存在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第3单元 土壤与岩石
3.2 土壤的种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知道其分类标准。 (2)明白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分别适宜生长的植物。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对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好实 验记录。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3)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你从土壤中发现 了什么?
水分、动植物残体、动植物活体、大小不同的颗粒等。
探知土壤的成分 土壤的沉积实验
气泡 沙
黏土
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
探知土壤的成分 酒精灯的用法
1.取下灯帽,扣放在桌面上。 2.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 3.用外焰加热。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 打开,再盖上。
土壤的基本组成PPT课件
![土壤的基本组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9c33c4ed630b1c58eeb565.png)
2021/6/20
2
一、主要的成土矿物
(一)矿物的概念
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 物,是岩石的组成单位 。
矿物都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并以各种形态( 固态、液态、气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矿物可以是单一元素所组成的,也可以是几种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
形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自然界的矿物绝大多数是固态,少数为液态或胶体状态。
14
绿泥石(Mg,Fe)5Al(AlSi3O10)(OH)8
绿泥石种类多,成分变 化大,结晶体呈片状、 板状,一般呈鳞片状存 在。暗绿色至绿黑色。 完全解理,玻璃光泽至 珍珠光泽。绿泥石由黑 云母、角闪石、辉石变 质而成。存在于变质岩 中,如绿泥石片岩。较 难风化,风化物为细粒。
2021/6/20
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变化,称化学风化。
2021/6/20
34
引起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溶解作用 指岩石矿物溶解于水的作用。
●水化作用 指水分子与矿物化合生成含水矿 物的化学作用。
●水解作用 指矿物与水发生反应而分解的 作用。
2021/6/20
35
● 氧化作用 岩石中的很多矿物都能被自然 界的氧氧化生成新矿物。
2021/6/20
17
石膏 CaSO4·2H2O8
石膏呈板状、块 状、无色或白色。 玻璃光泽或丝绢 光泽。硬度2.0, 是干旱炎热气候 条件下的盐湖沉 积。常作土壤改 良剂。
2021/6/20
18
二、主要成土岩石
(二)岩石的概念
岩石 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组合而 成的自然集合体。岩石都有一定的矿物 组成,结构和构造。
一、风化作用的概念和类型
简述土壤的基本结构
![简述土壤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9fdf9b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e.png)
简述土壤的基本结构
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地表环境,它是地球上生命体系的重要基础。
土壤由可见的填充物、有机物、无机颗粒物和水组成,它被高度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
可见的填充物反映了土壤的粒性和颗粒形状,一般包括粗的松散的石粉、碎石、泥沙以及更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可以反映土壤的岩性、质地和其他性质。
有机物是指由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腐熟物质,它既能进行水、氮等矿物质的储存和微生物生长,也可以增加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保水性、通风性和肥力。
无机颗粒物特指土壤中的沉积物,是一种物理状态的悬浮物,它经过地形的变化穿越河流、海岸和湖泊,在淤泥和碎屑中积累起来,成为构成土壤的主要材料。
其含有的矿物质主要有硅藻土、云母岩、石英粉、粘土和铁、钙、锰、锌等。
水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每个结构单元中有不同的形式存在,一些比较稳定,一部分橡胶状态,而另一部分可能有活动性,可以自由流动。
因此水的存在不仅使土壤有形、稳固、具备可湿性,还能在微生物和植物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和生物反应,使土壤成为肥料的储存池。
因此,从总体上看,土壤是由可见的填充物、有机物、无机颗粒物和水组成的一个复杂结构体系,它是地表生物体系的重要基础。
它不仅可以滋养植物生长,也是矿物质、氮和水的蓄积地,因此在维护地表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简述土壤的基本组成
![简述土壤的基本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7a6cc3d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0.png)
简述土壤的基本组成
一、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各种矿物质胶结而成的,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岩石风化物、母质、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和水体。
母质主要是母岩,它是未经受其他地质作用改造而残留下来的,是组成土壤最基本的物质,包括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岩。
原生矿物主要是各种原生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还有硅酸盐、铝土矿、铁矿、高岭石、绿泥石等。
二、土壤的类型和特性:①土壤的形态②土壤的成分③土壤的
构造④土壤的肥力三、土壤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土壤的特点和主要性状:四、土壤的生产功能: 1、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保肥性、保水性等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土壤的肥力。
2、土壤的酸碱度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3、土壤的地形部位、地形坡向等不同,反映了土壤垂直分布的规律。
五、土壤污染源及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六、土壤的酸碱度的概念:土壤pH值的含义土壤pH值是土壤酸碱度的简称,是指土壤在一定的条件下,用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提,所得到的以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横坐标,以酸根离子的浓度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的斜率。
它表示土壤酸碱程度,也是土壤重要的农化指标之一。
七、土壤酸碱度的评价:八、我国土壤酸碱度的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九、防止土壤酸化的主要措施: 1、调节土壤酸碱度2、改良酸性土壤3、加强土壤水利建
设4、客土改良5、施用石灰6、秸秆还田7、使用石膏或磷石膏改良土壤酸度8、增施有机肥料9、种植喜酸植物十、土壤的盐碱化及其
危害:十一、盐碱地的分类:主要是指在淡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的土地,因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并且向土壤中心迁移,致使土壤养分和性状恶化,土壤结构破坏,最后引起耕地丧失的过程。
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0998f7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c.png)
土壤的组成土壤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资源之一,是支撑植物生长和提供养分的重要依托。
它是一种复杂的自然体系,由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微生物生物和空气等多种成分组成。
土壤的组成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壤的组成。
首先,土壤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质。
这些无机物质包括矿物颗粒、水分、气体和细粒胶体。
其中,矿物颗粒主要有沙、粉砂和黏土。
沙粒最大,直径在0.05-2.0毫米之间,粒径较粗,透水性好;粉砂粒度介于沙和黏土之间,透水性较好;黏土粘合性强,粒径最小,小于0.002毫米,透水性差。
水分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土壤颗粒间隙中。
气体主要是土壤中的空气成分,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等。
细粒胶体则是指土壤中颗粒粒径小于0.002毫米的有机胶体和氧化铁胶体等。
其次,土壤的有机物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物质是由死去的动物和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它包括有机质和养分。
有机质的含量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碳、氢、氧等元素,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并能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土壤中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它们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原料。
再次,土壤中的微生物生物是土壤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是土壤中生物多样性的代表,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线虫等。
它们在土壤中起着重要的生态学功能,如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的循环和提供水分等。
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关键参与者,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最后,土壤中的空气也是土壤的组成部分之一。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存在于土壤颗粒间隙中,与土壤中的水分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土壤的生态环境。
土壤中的空气含有丰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它们对土壤的生物呼吸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土壤的组成多样,包括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微生物生物和空气等多个组成部分。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具有养分和保水能力的土壤体系。
小学科学土壤的组成(课件)
![小学科学土壤的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c8fa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7.png)
小学科学土壤的组成(课件)土壤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是由各种不同的自然因素作用在侵蚀岩石、有机物和水之间形成的复杂混合物。
它不仅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还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了解土壤的组成对于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自然世界至关重要。
一、土壤的定义和重要性土壤可以定义为地球表面的薄层物质,它由岩石粉末、有机物质、微生物、水和空气混合而成。
土壤被广泛认为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植物的生长介质,还在水循环和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土壤的物质组成1. 矿物质矿物质是土壤中的无机物质,其中包括岩石颗粒和矿物颗粒。
岩石颗粒是由侵蚀的岩石破碎而成的,矿物颗粒则是由不同的矿物质组成的微小颗粒。
这些颗粒的大小和组成对土壤的属性和质地有重要影响。
2. 有机物质有机物质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它包括已经分解的植物和动物残体、腐殖质和微生物。
有机物质的含量取决于土壤的类型、气候和生态系统。
它对土壤的肥力和水持有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微生物微生物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包括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
微生物在土壤中起着关键的生态角色,它们参与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循环、营养元素的转化以及植物根系的健康生长。
4. 水和空气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对于植物生长至关重要。
水分在土壤中以不同形式存在,包括土壤水分和土壤含水量。
空气则通过土壤中的孔隙和根系空间提供给植物根部。
土壤中的水和空气对于维持土壤的生态系统服务和植物健康至关重要。
三、土壤的多样性土壤具有极高的多样性,它可以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母岩类型、植被类型等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例如,沙壤土由大颗粒的石英和沙粒组成,具有较低的肥力和水持有能力;壤土是由沙、粘土和泥混合而成,具有较好的肥力和排水性;红壤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富含氧化铁和氧化铝,呈现出红色的外观。
四、土壤与植物生长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土壤的物质组成
![土壤的物质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5226bea92af90242a895e5a8.png)
固体土壤(约 占土壤总容积 的50%)
土 粒间孔隙(约
占土壤总容积 的50%)
壤
矿物质—来自岩石的风化,包括原生矿 物和次生矿物,约占固体重量的95%以 上。
有机质—动植物残体及其转化产物, 约占固体重量的5%以下。
土壤空气—一部分由地上大气层进入,主 要为O2 、 N2 等,另一部分由土壤内部 产生,主要为CO2、水汽等。
遵守原则:同一粒级的土粒在成分和性质上要基本一 致,不同粒级的土粒在成分和性质上要有明显差别。
一、粒径对矿物质土粒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的影响 土壤中的各种固体颗粒简称土粒。分单粒和复粒。
二、矿物质土粒的大小分级
(一)粒级的概念 粒级(粒组): 土粒大小不同,性质也随之而异。 可按照土粒粒径的大小及其性质分成若干粒级(或粗 细)。 (二)粒级的分类 粒级分类常用的标准有以下三种:
3.壤土类
该土类由于砂粘适中,大小孔隙比例适当, 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好,养分含量丰富, 有机质分解快,保肥性能也强,土性温暖, 耕作方便,宜耕期长,耕作质量好,发小苗 也发老苗,故适宜种植各种作物。
(三)不同质地土壤的改良
1.客土法 客土是改良土壤质地的较有效的 方法。一般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在砂地 附近有粘土或胶粘土、河沟淤泥,可采用搬 粘压砂的办法;粘土地块附近有砂土或河砂 可采用搬砂压泥的办法,通过耕作使砂粘掺 合。逐年改良达到三成泥七成砂或四成泥六 成砂的范围内。
1.国际制 国际制原为瑞典土壤学家爱特伯所拟 定。粒级分类标准为十进位的,简明易记,西欧 多采用。其分级标准如下表:
2.卡庆斯基制 由前苏联卡庆斯基拟定的 分类标准。将大于1毫米的称为石砾;小于 1毫米的又以0.01毫米为界,大于0.01毫 米的土粒称为物理性砂粒,小于0,01米的 土粒称为物理性粘粒,其标准如下表:
小学科学第一课土壤的组成(课件)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
![小学科学第一课土壤的组成(课件)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2ecc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b.png)
小学科学第一课土壤的组成(课件)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自然资源,它是植物生长和人类农业生产的基础。
那么,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本文将从土壤的组成与作用、土壤主要成分及其功能和土壤层次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土壤的组成与作用土壤是由固体颗粒、液体和气体组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土壤的体积。
土壤具有吸水、保水、呼吸、供养植物等重要作用。
首先,土壤中的固体颗粒主要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
矿物质是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主要是由矿物颗粒组成的。
有机质则是指土壤中残体、粪便、腐殖质等有机物质。
这些固体颗粒为土壤提供了结构和营养。
其次,液体部分主要是土壤中的水分。
水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它通过土壤中的多孔空隙和毛细管作用,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
最后,土壤中的气体主要是包括氧气、二氧化碳等。
氧气对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呼吸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则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主要成分及其功能土壤主要成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它们分别担任着不同的功能。
首先,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土壤的结构和质量。
矿物质中的硅酸盐类物质可以使土壤变得肥沃,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
此外,矿物质中的钙、镁、钾等元素对于植物生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植物和动物的残体,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有机质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水分是土壤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它可以滋润植物的根部,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
空气在土壤中起着呼吸作用,为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提供氧气。
土壤层次结构土壤层次结构是指土壤具体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土壤的最上层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表层。
在这一层中,有机质可以有效地降解,产生腐殖质,不仅为植物提供了养分,也增加了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
紧接着是粘土含量较高的次表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土壤的基本组成
一、土壤、土壤肥力概念
1.土壤概念土壤即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自然土壤:自然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壤。
农业土壤:而在自然土壤基础上,人类开垦耕种和培育的土壤。
2.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3.土壤的组成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和土壤空气(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
二、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矿物质的风化产物,其颗粒大小差别很大。
通常肉眼可见的大颗粒多是破碎的原生矿物,而细小的土粒则是经过化学风化作用改造形成的次生黏土矿物。
原生矿物是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
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重新形成的一类矿物,主要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次生铝硅酸盐矿物和铁、铝、硅等氧化物或含水氧化物(如三水铝石)。
(二)土壤质地
土壤中各种粒级的配合和组合状况称为土壤质地,即土壤沙黏程度。
土壤质地可划分为沙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几种主要质地土壤的生产特性为:
三、土壤生物和有机质(一)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包括土壤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1.土壤动物
种类:土壤中有许多小动物,如蚯蚓、线虫、蚂蚁、蜗牛、蠕虫、螨类等。
作用:粉碎土壤中的有机物残体,促进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粪便排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蚯蚓和蚂蚁在形成团粒结构方面有重要作用,常作为土壤肥力的标志之一。
但有些动物对植物有害。
2.土壤微生物
种类:重要的类群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及病毒等。
作用:①分解有机质,释放养分;分解农药等对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
②分解矿物养分,③固定大气氮素,增加土壤氮素养分。
④利用磷、钾细菌制成生物肥料,施入土壤促进土壤磷、钾的释放;⑤合成土壤腐殖质,培肥土壤;⑥分泌大量的酶,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⑦其代谢产物刺激作物生长,抑制某些病原菌活动。
(二)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指来源于生物(主要指植物和微生物)且经过土壤改造的有机化合物。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
来源:施用的有机肥料、作物的秸秆以及残留的根茬等,此外,土壤动物残体和微生物、一些生物制品的废弃物、工业废水、废渣及污泥等也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元素组成:C、O、H、N,分别占52%~58%、34%~39%、3.3%~4.8%和3.7%~4.1%,其次是P和S。
物质组成:碳水化合物(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物质等)、木质素、蛋白质、树脂、蜡质等占10%~15%。
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85%~90%,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
转化过程:矿质化过程是将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物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是
释放养分和消耗有机质的过程;腐殖化过程是微生物作用于有机物质,使之转变为复杂的腐殖质,是积累有机质、贮存养分的过程。
2.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作用:①提供作物需要的养分。
②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③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④促进微生物活动,活跃土壤中养分代谢。
⑤其他作用。
腐殖质有助于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残毒和重金属污染,起到净化土壤作用。
腐殖质中某些物质如胡敏酸、维生素、激素等还可刺激植物生长。
管理:增施厩肥、堆肥、种植绿肥、水田放养绿藻、秸秆还田等措施来进行。
同时结合耕作、排灌等措施,调节土壤水、气、热等状况。
四、土壤水分和空气
土壤水分和空气存在于土壤孔隙中,二者彼此消长,即水多气少,水少气多。
(一)土壤水分
土壤水并不是纯水,而是含有多种无机盐与有机物的稀薄溶液。
具体内容第五章有详细阐述。
(二)土壤空气
1.组成特点:①土壤空气中CO2含量高于大气;②土壤空气中的O2低于大气;
③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于大气;④土壤空气中还原性气体高于大气;⑤土壤空气成分随时、空而变化。
2.土壤通气性
概念: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常通过扩散作用和整体交换形式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这种性能称之为土壤通气性。
作用:①影响种子萌发。
②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与吸收功能。
③影响土壤养分状况。
④影响作物的抗病性。
调节:通过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排灌、适时中耕等措施来调节土壤的通气状况,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给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