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赵新)
2024年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
通过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专题学习,我对核心素养有全新的认识和体会。现将我的不成熟的想法整理如下:
首先,我明白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时代的课程标准。
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六大要素,十八个基本点。核心素养是要准确而具体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素养研制的根本目的,是促使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最终培养出有灵气的学生。即有正气、有志气、有勇气、有骨气、有底气、有灵气、有才气、有人气的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4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哪些素养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和国民所需要的。
第三、灵动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讲着讲着学生不见了。而我认为,一节好课是要讲着讲着,老师不见了。灵动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提出了翻转课堂。利用微课件课下学习,把传授知识的过程放在课下。上课解决疑难问题和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把学生内化的过程放在课上。
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它强调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于学生发展和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下面是我对于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告诉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价值。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这些能力和品质包括创造力、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等。
这些核心素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通过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解决问题、思考复杂的问题等。
这些素养将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给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书中提到,传统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核心素养教育则是一种综合性的、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教育方式。
它追求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科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种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通过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给我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和实践案例。
书中介绍了一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和实践案例。
比如,通过开展项目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沟通能力。
这些方法和实践案例都是通过实际的教学中积累总结出来的,它们为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最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让我深刻理解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的整个人生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学生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还需要培养他们的品德、素质和核心素养。
教育应该是一种全面的、终生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在学校中进行的教学活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6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6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1近日我参加了县《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网络远程培训,几位专家学者的报告让我深刻感受到当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学习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过往的教育太单一片面,而导致因为"得到了不该得到的",所以"错过了不该错过的",因为"填充了不该填充的",所以"失去了不该失去的"。
"方向先于目标,战略先于战术。
"当今社会,人类和人工智能将重新分工。
基于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注,基于对基础教育的反思与检讨,我们提出和重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现谈谈我对“核心素养”理念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和能力。
个体与他们所处的多样化情境间不断变化的互惠关系的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本质。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提供适合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提供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与幸福成长固本强基,让学生终身受益。
教授强调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我从学习中感受到,核心素养就是在推动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理念从传统知识和技能评价标准向个体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反映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由“结果”向“过程”的转变,由“知识教育”向“人的教育”转变,为此,教师的教学也要跳出单一学科或者单一情境的限制,以适应社会的跨学科、跨情境的教育为出发点,关注教育从“育才”到“育人”转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二、“素质”与“素养”的区别教授首先阐述了“素质”与“素养”不同概念,提出“素养”主要是要回答“培养出来的人究竟是什么样”,而“素质”则侧重于“学校提供什么方式来塑造人”,两者的立足点、出发点不一样,两个问题到底谁更重要些,显然培养怎样的人是教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这让我体会到我们总是在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总想着我们能给学生什么,往往忽略了学生受教育后会变成怎样的人,能力上会表现出什么,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我感受到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避免把学生变成知识的“存储器”,避免把学生培养成“高分低能”,二十一世纪需要综合能力更强、创新能力更强的智慧型人才。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读后感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读后感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读后感篇120xx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成为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
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
今年寒假拿到余文森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这本书时,我就迫不及待地研读起来。
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和路径是什么?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做出了系统回应。
余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
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核心素养的内涵。
如果概念不清、理论不明,且战且行,改革必然会迷失方向,走入误区。
所以在研读中,我首先弄清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区别及联系,明晰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品质及关键能力的内涵。
余教授告诉我们,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那么学科核心素养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形成,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而学科活动则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
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素养只有在需要素养的活动中才能形成。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教师拥有什么,才能够给予学生什么。
教师只拥有知识,就只能给学生知识。
唯有智慧启迪智慧,唯有素养才能培育素养。
学科老师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要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教师必须从知识型教师转变成素养型教师。
这样,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就要重建,余教授认为: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任何改革都是从观念开始的,教学改革也不例外。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6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6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6篇1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
现代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
核心素养成为教改的支点,未来学校的六大变化究竟有哪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其中有计划地学习和能力培养是各国都普遍关注的。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________,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将为学校带来诸多变化。
归纳起来有6大方面1、育人导向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2、课堂教学发生变化: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强调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和价值。
3、实践活动发生变化: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包含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实践育人的价值。
4、课业负担发生变化:学生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
5、课程发生变化: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提供满足孩子现实生活、未来发展的课程,特别关注核心价值观、生涯指导、金融理财素养,突出学生是现实生活中“完整的人”。
应加强师德教育,身教重于言教。
中学阶段的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他们的品行往往是通过对老师的模仿来进行的。
在天真的孩子眼里,老师一般具有某种权威,甚至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
作为教师,总是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塑造学生的心灵。
所以,教师行为本身就履行着教育职能,教师本身的道德品质乃至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7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7篇)核心素养是近年来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崭新概念,下面这7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篇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细读后你会发现“核心素养”实则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整体要求,甚至还有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范畴。
每一个自然人都会是学生,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的过程,只要是生活在中国,这份“核心素养”都离不开我们。
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
现代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
”核心素养成为教改的支点,未来学校的六大变化究竟有哪些?归纳起来有6大方面1、育人导向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2、课堂教学发生变化: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强调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和价值。
3、实践活动发生变化: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包含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实践育人的价值。
4、课业负担发生变化:学生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
5、课程发生变化: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提供满足孩子现实生活、未来发展的课程,特别关注核心价值观、生涯指导、金融理财素养,突出学生是现实生活中“完整的人”。
6、课程适应发生变化: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进一步突出地方、校本课程的时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5篇)
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5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5篇)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1通过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知道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这个方面包含了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个核心素养。
1、人文底蕴,是古今中外现成的、成熟的文化体系的学习,是学生一切发展的基础。
只有有了人文积淀,基本的知识才能沟通和发展;只有有了人文情怀,做人做事才更有“人情味”,提高幸福度;只有有了审美情趣,知道什么是真善美,才能对美好事物追求,成就美好生活。
有了“核心素养”的明确后,教师一定继续做实细致,严把学生的“人文底蕴”关,对学生的一生美好奠基。
2、科学精神对于人文底蕴来说,就更多了些方法、技巧,少了情感投入了。
情理是不分家的,讲“情”的同时,还要“理”。
科学精神就是理,它建立在基本的科学原理之上,影响着学生对世间万物的理解。
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是这个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点。
以数学学科为典范的课程学习,学生思维清晰,逻辑缜密就是在阐述理性思维;学生做学问,除了学还要问,对于问题,学生能管理好自己的问题,独立思考,设法分析、解决问题这就是批判质疑;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屈不挠,不断尝试,直至问题解决这就是勇于探索。
3、学会学习,拥有学习力。
即便是再新的东西和知识,都在学习意识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巧妙的`学习方法,准确快速地掌握住。
做好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才算是学会学习,“选择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独立解决问题。
信息飞速发展,“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学会自觉、有效地使用信息,势必要事半功倍的。
这也和二七教育的“信息化”紧密相连,所有的学习资源都可以共享开源,让所有的学生学习都能够高效,在数字化时代,更具活力。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必须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受之父母。
要自我保护,适当锻炼,拥有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例如,课间操的坚持,站姿、坐姿的标准,书写的习惯等都是小学生要知道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实用3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实用3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1近日我参加了县《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网络远程培训,几位专家学者的报告让我深刻感受到当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学习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过往的教育太单一片面,而导致因为"得到了不该得到的",所以"错过了不该错过的",因为"填充了不该填充的",所以"失去了不该失去的"。
"方向先于目标,战略先于战术。
"当今社会,人类和人工智能将重新分工。
基于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注,基于对基础教育的反思与检讨,我们提出和重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现谈谈我对“核心素养”理念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和能力。
个体与他们所处的`多样化情境间不断变化的互惠关系的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本质。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提供适合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提供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与幸福成长固本强基,让学生终身受益。
教授强调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我从学习中感受到,核心素养就是在推动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理念从传统知识和技能评价标准向个体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反映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由“结果”向“过程”的转变,由“知识教育”向“人的教育”转变,为此,教师的教学也要跳出单一学科或者单一情境的限制,以适应社会的跨学科、跨情境的教育为出发点,关注教育从“育才”到“育人”转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范文两篇
文章一在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素养的重要性。
素养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知识的总和,包括认知素养、信息素养、方法素养等多个方面。
这些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人生成长的基础。
认知素养是一种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
它包括自我了解、分析思考、信息识别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中,我意识到自己经常会陷入思维定势中难以自拔。
但只有自我了解清楚,才能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同时,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学会观察、归纳、推理和质疑,这些都是认知素养的具体体现。
信息素养是一种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的搜集、筛选、管理和利用。
如何获取的有效信息和利用这些信息,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具备的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学会善于利用各种媒体途径,积极发现和挖掘有效信息,是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
方法素养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它包括学习方法、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多个方面。
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我们应该在学习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断优化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认识素养的概念和内涵。
我深刻认识到,素养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希望未来能够不断学习、实践,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
文章二通过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意识到素养对我们人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素养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认知素养、信息素养、交往素养、情感素养和道德素养等多个方面。
而在这些素养中,情感素养对于人生的影响尤为重要。
情感素养是指人们在情感体验、情感交流和情感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2023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_1
2023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2023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1初次听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是在去年的冬天。
当时没怎么放在心上,感觉又是“换汤不换药”的新名词。
后来寒假里,学校下发了一份材料让学习,我便专心地读起来。
真正认真研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认知是有偏颇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材料中明确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关注到这一中心理论后,不禁让我对我们的小学教学产生了思考。
说实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从成人的角度去规范和定义的。
但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是从小开始的。
既然核心素养对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发展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小学教师更是要抓好实现核心素养的基础阶段。
我认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从多角度,多种领域去落实。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语文学科出发,寻找孩子核心素养发展的生长点。
一、语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我觉得课堂教学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激发孩子质疑能力,注重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难发现,现在语文教学中又出现了一种偏激行为,就是“学生读呀读念呀念,老师什么都不干”的行为。
这种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们不愿意去质疑了,只是为了读而读。
到底读到什么意思,不去理解,不去思考。
老师们只是在要求读,读到什么程度,但是没有去创设激发孩子思考的问题与情境。
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怎么提高?本学期,我教的是四年级的语文,和老师们在办公室里交流的时候,老师们一致提出了这一个问题。
孩子不愿深思,不愿多去质疑,不愿动脑筋。
一个片段读完,有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感受,知道了什么。
这岂不是我们目前教学的悲哀。
所以,我们最后的结论是,哪怕这一节课完不成任务,也要启发孩子去思考,质疑,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书是一本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教育理论著作。
在我阅读过程中,我深感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本书提出了学生发展的四个核心素养,并详细阐述了每个素养的具体内涵和培养方法。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
下面,我将就本书的核心思想进行整理,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本书明确指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包括认知素养、道德素养、情感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这四个素养不仅在学生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而且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其中,认知素养是指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等方面的素养;道德素养是指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的素养;情感素养是指学生的情感认知、情绪调控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素养;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对社会、对他人及对自己的责任感。
这四个素养的培养都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针对学生的发展,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培养方法和策略。
具体来说,对于认知素养的培养,本书主张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道德素养的培养,本书主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对于情感素养的培养,本书主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本书主张要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阅读本书,我深感其中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与我的教育实践相吻合。
我自己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素养。
在授课过程中,我常常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课堂上,我不仅传授语文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通过教学案例和文学作品的学习,我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本关于学生培养与发展的重要著作,全书结合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论述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方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学生培养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书中指出,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单向度,而是涵盖了个体的各个方面,如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层面。
教育者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好成绩或是某一具体技能的培养。
这一点在当今教育领域尤为重要,因为很多学校和家长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通过阅读该书,我明白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培养学生时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多个维度。
其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了学生参与及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书中指出,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主体性和积极性。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解决问题,并且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这一点在学生发展中尤为重要,因为学生通过参与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阅读该书,我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并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再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书中指出,学生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教育者应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进行反思。
这一点在当前社会中尤为重要,因为知识更新迅速,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通过阅读该书,我明白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支持。
最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书中指出,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学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学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网上继续教育的研究,我认为现在的中学生要想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需要在个人研究发展过程中注重九大素养的培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研究、身心健康、实践创新、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
在高中研究生活中,中学生只要具备认真的态度、强烈的兴趣和特别能吃苦的钻研精神,就可以把一门课的知识学好。
即使他们研究成绩不好,只要有积极的研究态度、良好的进取心和有吃若耐劳的精神,那应该比成绩更重要。
因为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只要他的进取心在,刻苦钻研的信心强。
数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意无意地将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激
发研究数学的兴趣。
数学素养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需要教师的重视和坚持。
通过数学教学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兴趣和憧憬地去研究它。
2023年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2023年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的培养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
作为教师,我深感有必要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更全面、更系统的探索。
因此,近期我读了一本名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书籍,从中受益匪浅。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书通过对学生发展的原理、目标和方法的剖析,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路和策略。
首先,书中明确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作者指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自主学习、批判思维、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情绪调控等多个方面,这些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提升自己,还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的知识面对技术的冲击,而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在不确定性和变革中保持韧性和适应性。
因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迫切需求。
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育人策略和实践方法。
首要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该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即通过主动地寻找资源、提出问题、探究解决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我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思考和探索,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个重要的核心素养是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思维是指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的能力。
在当前信息泛滥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辨别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信息的挑战。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比较和评价不同的观点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现代社会对创新的需求越来越高,学生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通过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个人发展过程中,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更是不可或缺的。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
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
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
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
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征。
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课堂、集会中的自控和自律,讨论、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学校运动会上的拼搏、包容、团结、意志,也可以统整所有学科。
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回归,回到“育人教书”,先“育人”再“教书”。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今年10月份,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我对核心素养有全新的认识和体会。
现将我的不成熟的想法整理如下:
首先,我明白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时代的课程标准。
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它包括三个方面,六大要素,十八个基本点。
核心素养是要准确而具体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核心素养研制的根本目的,是促使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最终培养出有灵气的学生。
即有正气、有志气、有勇气、有骨气、有底气、有灵气、有才气、有人气的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其次,传统课程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
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
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
第三、灵动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讲着讲着学生不见了。
而我认为,一节好课是要讲着讲着,老师不见了。
灵动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甚至提出了翻转课堂。
利用微课件课下学习,把传授知识的过程放在课下。
上课解决疑难问题和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把学生内化的过程放在课上。
虽然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是通过学习,我还是觉得更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好的教学方法是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积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争取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给我们的传统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2018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