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的中药
健脾化湿的中成药化湿和中的中药有哪些化湿和中的中药推荐
健脾化湿的中成药化湿和中的中药有哪些化湿和中的中药推荐化湿和中的中药1、砂仁砂仁是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的要药,入脾胃经,辛温行散、芳香化湿,常与厚朴、枳实、陈皮等配合治疗胸脘胀满、腹胀食少等病症。
用阳春砂的花、叶、茎与茶叶制成的砂仁茶芳香宜人,开胃养颜,是夏季的保健饮料。
脾胃虚弱、食少腹胀的人不妨吃药膳砂仁肚条:准备砂仁末10克、猪肚1000克,将砂仁烘脆后打成细末,猪肚洗净、焯熟;空锅中倒入清汤,放入猪肚,再下姜、葱、花椒煮熟,打去泡沫,捞起猪肚待冷切成肚条;将原汤烧开,下肚条、砂仁末、胡椒粉、料酒、猪油,加味精调味,用湿淀粉勾芡炒匀,即可起锅。
需要提醒的是,芳香化湿的中药应后放,一般关火前5分钟再下,以免熬久了芳香物质损失掉。
另外,芳香类药辛温香燥,会耗血伤津,阴虚血燥者慎用。
2、藿香藿香有“夏日良药”之称,是藿香正气水的君药。
藿香的主要作用是振奋脾胃之气,有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的功效,既可“化”体内的湿浊,又能“解”体表的暑湿。
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对脾胃不和、脘腹胀满、肢体重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见效很快。
夏季正值鲜藿香叶大量上市,气味清香宜人,用来制作藿香煎蛋、干烧藿香鱼等菜肴,药食两用,有助健康。
3、佩兰佩兰气味芳香,辛能发散,香能去秽,善于化湿醒脾,具有解暑、化湿、醒脾的作用,能治疗头晕昏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暑湿不适,一般配合藿香、厚朴、荷叶同用。
夏季还可常喝佩兰茶:取10克佩兰,洗净切碎,冲入开水泡10分钟后当茶喝。
将佩兰和藿香搭配着用,藿香长于解表,佩兰长于行气,二者优势互补,祛除中焦湿气、振奋脾胃的作用更为理想。
将佩兰放入香囊佩戴,则能预防多种呼吸道疾病。
化湿和中的蔬菜1、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2、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症。
3、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身体除湿什么中药方法最快最好
身体除湿什么中药方法最快最好身体湿气是一种常见的体质问题,常表现为体重增加、排汗减少、容易疲倦和皮肤潮湿等症状。
中药作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具有疏散湿气、改善体质的作用。
以下介绍一些中药方法来除湿。
1.茯苓茯苓有利尿除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
制作茯苓水的方法是将茯苓切片加入开水中煮沸,然后放凉后饮用。
每天饮用一杯茯苓水,有助于除湿。
2.党参党参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可以改善体质,帮助排除湿气。
可以将党参加入煲汤或炖煮食物中,每天食用一次。
3.粳米粳米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将适量的粳米洗净,煮成粥状,加入适量的水,每天食用一次。
4.石斛石斛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
可以将石斛浸泡入开水中,作为茶饮服用,每天饮用一杯。
5.山药山药具有益气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可以将山药切片加入煲汤中,每天食用一次。
6.薏苡仁薏苡仁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可以将薏苡仁煮水饮用,或者将其研磨成粉末加入食物中食用。
7.竹叶竹叶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湿。
可以将竹叶洗净加入开水中泡茶,每天饮用1-2次。
8.陈皮陈皮有理气化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湿。
可以将陈皮洗净晒干,加入开水泡茶饮用,每天饮用1-2次。
需要注意的是,除湿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指望通过一次或几次使用中药就能彻底除湿。
同时,湿气问题往往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需要综合调理。
平时还应该合理饮食,多喝水,避免暴饮暴食和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避免忧虑、抑郁等情绪,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及适度的运动。
补脾胃去湿的中药材都有哪些药
补脾胃去湿的中药材都有哪些药作为高级养生师,我们深知脾胃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起着消化吸收、转化排泄等重要作用。
而湿邪的侵袭往往会对人体脾胃造成影响,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因此,补脾胃、去湿是中医养生中最为常见的一项功课。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材以及相关的食谱或者偏方,供大家参考。
一、中药材1. 苦苣菜:苦苣菜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等功效,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有助于消化。
建议将苦苣菜泡水清洗干净,切成细末,每次取5克左右,冲泡饮用即可。
2. 泽泻:泽泻具有温中利水,除湿利尿的功效,可促进消化吸收,抑制肠胃蠕动及分泌过多的胃酸等。
将泽泻洗净煮熟,加入少许红糖搅拌均匀,每日饮用一次。
3. 山楂:山楂味酸甜微温,具有健脾消食,化痰化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胃胀、腹泻等症状。
将山楂切片煮沸后捣成泥,每天食用10克左右即可。
4. 陈皮:陈皮味苦微辛,具有健脾开胃,行气化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胃肠不适、腹胀等症状。
将陈皮清洗干净,晒干后切成薄片,每日以5~10克为宜。
二、食谱及偏方1. 橙皮猪蹄汤:制作方法:取一只猪蹄,洗净砍成小块,加入适量的姜片、葱段、料酒等基础调料,放入电饭煲内,加入橙皮、山药、苍术、桂皮、薏苡仁等中药材,加适量清水,煮熟即可。
此汤具有健脾益胃、温中下气的功效。
2. 葛花粥:制作方法:取适量葛花、山药、粳米等熬煮成粥,每日早晨、中午、晚上各一次食用。
此粥具有健脾祛湿、清热润燥的功效。
3. 茯苓猪肚汤:制作方法:取适量茯苓、猪肚、五味子、生姜、白胡椒等材料,煮熟后制成汤品食用,具有清热解毒、补益脾胃等功效。
三、相关注意事项1. 食物清洗干净:脾胃虚弱的人群往往消化能力较差,因此饮食时应将食材清洗干净,避免不必要的细菌感染。
2. 合理搭配食材:中药材与食物的搭配要合理,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3. 食量适中:脾胃虚弱的人群应控制进食量,避免进食过多而导致负担加重。
四、养生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饮食健康,多食用具有健脾益胃、清热解毒等功效的食材,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健脾祛湿的药方
健脾祛湿的药方
健脾祛湿的中医药方通常是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减轻湿邪对身体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药方,但请注意,使用这些药方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因为药物的使用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君子汤:
组成:白术、党参、茯苓、甘草。
功效:补脾健胃,益气祛湿。
理中丸: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干姜、大枣。
功效:调和脾胃,健脾祛湿。
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功效:补脾健胃,温中祛湿。
香砂养胃汤:
组成:苍术、白术、砂仁、茯苓、甘草、半夏。
功效:补脾胃,燥湿化痰。
陈皮柚子汤:
组成:陈皮、柚子、薄荷。
功效:降逆化痰,祛湿健脾。
六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生姜。
功效:补脾胃,益气健脾。
请记住,中医药方需要根据个体体质、病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饮食方面也要注意,避免生冷、寒凉食物,保持饮食的清淡和规律。
孩子祛湿健脾胃的中药有哪些药
孩子祛湿健脾胃的中药有哪些药孩子祛湿健脾胃的中药有哪些药在潮湿的季节,孩子容易患上湿气,这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心情和学习。
中医药是一种天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祛湿健脾胃,提高孩子的身体免疫力。
本文将从以下5个方面介绍孩子祛湿健脾胃的中药。
一、祛湿药物中药材中有很多能够祛湿的药物,如茯苓、砂仁、山楂、荷叶、泽泻等,可以有效地排出体内湿气,从而达到祛湿的效果。
其中茯苓是非常常用的祛湿药物,可以用来泡茶或者熬汤,也可以和其它药物配伍使用,以加强祛湿的效果。
但是,使用祛湿药物要注意药量和用法,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使用剂量要严格控制。
二、健脾药物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核心,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就容易引起胃肠道问题。
中药材中有很多能够健脾的药物,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等。
这些药物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健脾的效果。
其中,党参是非常常用的健脾药物之一,可以单独入药或者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
三、调理脾胃的药物脾胃虚弱的孩子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中药材中有很多能够调理脾胃的药物,如枸杞子、黄芪、参皮、半夏等。
这些药物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加胃液分泌,从而达到调理脾胃的效果。
其中,枸杞子是非常常用的调理脾胃药物之一,可以泡茶或者煮粥食用。
四、温中药物中医认为,人体的脾胃是阳气的根源,如果阳气不足,就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问题。
中药材中有很多能够温中的药物,如干姜、附子、炙甘草等。
这些药物可以温暖脾胃,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达到温中的效果。
但是,使用温中药物要注意药量和用法,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五、活血化瘀药物湿气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形成瘀血,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中药材中有很多能够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川芎、桃仁、红花、当归等。
这些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但是,使用活血化瘀药物要注意药量和用法,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儿童使用中药前应先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配伍使用药物。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有哪些药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有哪些药补脾胃去湿气是中医养生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同时对于湿气困扰的人群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1. 陈皮:陈皮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有健脾理气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消化食物。
用法:将陈皮洗净后切成小片,然后加入开水煮沸,再用小火慢慢熬20分钟即可。
每天1-2次,每次饮用100毫升左右。
2. 泽泻:泽泻可以利水除湿,常用于治疗湿热滞留的情况。
用法:取泽泻30克,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去沉渣后再煎煮10分钟即可,每天饮用2次,水量每次150毫升左右。
3. 党参:党参是一种补气养血的中药,适合用于脾胃虚弱的人群。
用法:将党参6-9克,加入开水中慢慢煮沸,煮2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饮用1次,饮用量为100毫升。
4. 苦参:苦参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去除湿气。
用法:将苦参6克,加入开水中煮沸,煮1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饮用2次,每次饮用量为100毫升左右。
除了上述的中药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食补的方式来补脾胃去湿气。
1. 薏米粥:将薏米、糯米放在一起煮粥,可以帮助我们补脾胃,同时也有利水除湿的作用。
用法:取薏米50克、糯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即可,可以加入一点红枣、山药等食材,调味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白糖等,每天食用1次。
2. 白扁豆煲猪骨汤:白扁豆有利水除湿的作用,猪骨汤则有滋阴润燥的效果,两者一起煲可以补脾胃去湿气。
用法:取白扁豆50克、猪骨适量,加水煲煮2-3小时即可,可以加入一些葱姜蒜等辅料,每天食用1次。
补脾胃去湿气的食谱和偏方需要在正确的用量和制作步骤下进行,同时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选择好的新鲜、干净的中药材,切忌购买假冒伪劣或有质量问题的中药。
2. 中药如有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用。
3. 制作时要控制好火候,中药材煮沸后要转小火慢慢熬煮,尽量保留中药有效成分。
4. 食谱中的食材要选择新鲜干净,切忌放入不卫生的环境或使用有问题的食材。
中药养身消食化湿的九种药材
中药养身消食化湿的九种药材概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消化不良和湿气滋生成为了常见问题。
中药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总结。
本文将介绍九种具有消食化湿作用的中药药材,供读者参考。
一、陈皮学名:Citrus reticulata陈皮是指晒干的橙子皮。
其味道辛香、微苦,性温,归于脾、胃经。
具有燥湿健脾、理气消食的作用。
可以用于胃脘胀满、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的调理。
二、白术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白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南北各地。
其味甘、辛,性温,归于脾、胃经。
具有健脾固表、燥湿化痰的作用。
白术可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湿气停滞等症状的治疗。
三、茯苓学名:Poria cocos茯苓是一种真菌,主产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其味甘淡,性平,归于心、脾、肾经。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湿的作用。
茯苓常用于湿气重、小便不利、脾胃虚弱等病症的调理。
四、苍术学名:Atractylodes lancea苍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南北各地。
其味辛、苦,性温,归于脾、胃、肾经。
具有温中祛湿、理气止痛的作用。
苍术可以用于脾胃虚寒、湿气病症、腹痛腹胀等的治疗。
五、山药学名:Dioscorea opposita山药是一种块茎植物,主产于我国南北各地。
其味甘淡,性平,归于脾、肺经。
具有益肺化湿、健脾养胃的作用。
山药在脾胃虚弱、湿痰阻滞等症状的调理中有较好的效果。
六、黄芩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黄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东北地区。
其味苦、寒,归于胆、肝、脾经。
具有清热燥湿、消食导滞的作用。
黄芩常用于暑湿病症、胸腹痞闷等症状的治疗。
七、木香学名:Saussurea costus木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西北地区。
其味辛、苦,性温,归于脾、肺经。
具有温中散寒、燥湿驱虫的作用。
木香可用于脾胃虚寒、湿气阻滞、寄生虫感染等的治疗。
中药养生秘方祛湿化痰健脾益肺
中药养生秘方祛湿化痰健脾益肺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养生功效,被广泛用于调理身体健康。
在中药中,有一些秘方被视为祛湿化痰、健脾益肺的良好选择。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款常见的中药养生秘方,帮助您改善湿气困扰,促进身体健康。
一、苍术茯苓汤苍术茯苓汤是一款常见的祛湿化痰的中药方剂。
其配方包括苍术、茯苓、白术、陈皮和甘草。
这些中药的组合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湿气的排出,减少痰液的生成,并帮助消化。
您可以将这些中药材煎煮后饮用,最佳效果是在饭后30分钟饮用。
二、党参养肾鸡汤党参养肾鸡汤是一款具有健脾益肺功效的中药养生秘方。
其配方主要包括党参、鸡肉、黄芪、枸杞子和姜片。
这些中药可以滋补肺脾,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
炖煮这道汤时,可以适量加入其他食材,如红枣、山药或红豆等,以增添口感和味道。
三、佛手陈皮茶佛手陈皮茶是一款常见的中药养生茶,具有祛湿健脾的功效。
其主要原料是佛手果和陈皮,可以通过煮水冲泡的方式饮用。
这款茶具有香气浓郁、口感爽口的特点,同时还有助于消化、促进食欲和缓解湿气困扰。
四、橘红茶橘红茶是一款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中药养生秘方。
其配方包括橘皮、红枣、玫瑰花和决明子。
这些中药可以健脾开胃、促进新陈代谢、清除湿气和提高免疫力。
将这些中药材用水冲泡后,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蜂蜜或红糖调味。
五、黄精红枣茶黄精红枣茶是一款具有益肺养阴的中药养生秘方。
黄精和红枣是其主要成分,可滋养肺脾,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
将黄精和红枣放入水中煮沸,然后饮用,不仅可以补气养血,还有助于改善肌肤问题和提高免疫力。
通过合理运用中药养生秘方,我们可以祛湿化痰、健脾益肺,提升身体健康。
当然,在使用中药时也需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引起不适。
如果您有特殊的健康需求或慢性病,请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中药养生秘方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改善身体健康的方法。
但是,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我们还需要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脾虚湿气重及痰湿体质,常用这6味中药,健脾祛湿又和胃
脾虚湿气重及痰湿体质,常用这6味中药,健脾祛湿又和胃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出现晨起喉咙有痰,油光满面,头发也比较油腻,出汗黏腻,易长痘痘,易犯困,嗜睡,昏睡不醒,精神状态不佳,头身困重,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舌体胖大,舌苔厚腻,有齿印等现象。
殊不知,这些都与脾虚、水湿较重及痰湿体质等因素有关。
那么,出现上述症状,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调理呢?取茯苓、陈皮、白术、苍术、猪苓、厚朴,六味中药煮水代茶饮,既能够健脾利湿,燥湿化痰,又可以理气和胃,常用于脾胃湿气较重及痰湿体质等人群。
茯苓茯苓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之功。
常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痰饮内停,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
茯苓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
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证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伍使用。
偏于脾气虚,湿气重者,常与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配伍。
茯苓有白茯苓、赤茯苓之分,白茯苓偏于健脾宁心;赤茯苓偏于渗湿泄热。
陈皮陈皮为理气药,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行气除胀,和胃之功。
常用于脘腹胀满,饮食减少,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便溏泄泻,咳嗽痰多等症。
陈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
常与半夏、茯苓配伍使用,如二陈丸。
白术白术为补气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常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食欲不振,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脾虚泄泻,水肿,汗出较多及脾虚气弱所致的胎动不安等症;搭配枳实多用于脾虚气滞夹食积夹痰湿证等。
苍术苍术为化湿药,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
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常用于湿邪阻滞与脾胃,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症,视物模糊等症,搭配黄柏多用于各种湿热证,尤其偏于下焦湿热,搭配厚朴、陈皮多用于湿阻中焦或夹食积等症者。
猪苓猪苓为利水渗湿药,具有利水渗湿之功,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白带异常等症。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方剂大全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方剂大全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和转化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当脾胃功能出现问题时,容易导致湿气滞留,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为了改善脾胃功能、去除湿气,中药方剂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补脾胃并去湿气的中药方剂。
一、苍术陈皮汤【药材】苍术15克,陈皮9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半夏9克,甘草6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药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用量】分为3次温服,每次100毫升。
【功效】苍术陈皮汤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湿滞引起的腹胀、便溏等症状。
二、破积汤【药材】焦谷芽15克,白扁豆9克,红尖花10克,郁李仁9克,红大花12克,艾叶9克,槟榔6克,香附6克,决明仁6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药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用量】分为2次温服,每次150毫升。
【功效】破积汤可祛除体内湿气,常用于治疗脾胃湿滞引发的胸腹胀满、厌食等症状。
三、参苓白朮散【药材】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朮15克,半夏9克,甘草6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细末。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温水冲服。
【功效】参苓白朮散具有益气健脾、祛湿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气重的症状,如食欲不振、腹泻等。
四、升白汤【药材】白朮15克,半夏9克,陈皮6克,炙甘草6克,苍术9克,茯苓10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药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煮5分钟,然后改用小火慢煎3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用量】分为2次温服,每次100毫升。
【功效】升白汤可健脾化湿,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发的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五、白朮茯苓滚散【药材】白朮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山药15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药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温水冲服。
【功效】白朮茯苓滚散可健脾化湿,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发的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三请在中药博物馆内找到三味祛湿的中药材拍照并详细说明
三请在中药博物馆内找到三味祛湿的中药材拍照并详细说明在中药博物馆内,我找到了三味祛湿的中药材分别是茯苓、栀子和草果。
下面将详细说明这三味祛湿的中药材。
1.茯苓: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能是利水渗湿,健脾利湿,能够排除体内的湿气。
茯苓的性味甘淡,归脾、肺经。
在中医药学中,茯苓常用来治疗脾胃湿滞、水肿、泄泻等症状。
茯苓有水肿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湿气引起的身体水肿、浮肿、面部浮肿等情况。
此外,茯苓还有健脾益肺、安神等作用,对于体虚湿重、食欲不振、气短乏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2.栀子:栀子是一种具有较强祛湿作用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是清湿热,宽中理气,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
栀子的性味苦寒,归胆经。
在中医药学中,栀子常用来治疗湿热黄疸、湿热泻痢、肺热咳嗽等症状。
栀子可以清热解渴、利尿通淋,对于湿气引起的黄疸、泄泻等情况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栀子还有解表散寒、开郁化湿的作用,对于湿气引起的外感风寒、气滞胸膈等症状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3.草果:草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是祛陈湿、暖中止呕。
草果的性味辛温,归肺、胃经。
在中医药学中,草果常用来治疗湿阻脾胃、呕吐泄泻、寒湿中滞等症状。
草果以其辛散温通的特性,可以消除体内的湿气,并且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改善湿阻脾胃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呕吐等问题。
此外,草果还有散寒止痛、祛风湿等作用,对于湿气引起的关节疼痛、筋骨拘急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以上就是在中药博物馆内找到的三味祛湿的中药材茯苓、栀子和草果的详细说明。
这三味中药材均有较好的祛湿作用,可以用来调理湿气引起的各种症状,但使用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合理使用。
补脾胃去湿的中药方剂有哪些药
补脾胃去湿的中药方剂有哪些药补脾胃、去湿是人们常用的中药方剂之一,适用于肠胃功能不良、腹泻、胃痛、口干等症状。
以下是一款经典的中药方剂,包括药物、用量及制作步骤,并附有相关注意事项和养生建议。
中药方剂:1. 草果仁(15g)2. 砂仁(15g)3. 茯苓(30g)4. 泽泻(30g)5. 苓白术(30g)6. 干姜(10g)7. 陈皮(10g)药物功效:药物的配方适合调理消化系统和补充体力,其中草果仁、砂仁、陈皮等暖性药物有助于改善脾胃的消化功能;泽泻、茯苓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水分,防止体内湿气的滋生;苓白术则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制作步骤:1. 将所有中药材洗净,放入沸水中焯烫一分钟。
2. 将焯烫后的中药材倒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水(约2000ml),煮沸后转小火煮2小时左右。
3. 滤掉药渣,将药汁再倒回瓦煲中,再用小火煮约10分钟即可。
最后将药汁倒入杯子中,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
相关注意事项:1. 本方剂中的砂仁、草果仁有微量的咖啡因,故孕妇、儿童、高血压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本方剂有滋阴作用,故中虚者、体质偏寒、体寒者应慎用。
配套食谱:此外,以下几种食物也适宜食用:1. 豆腐和豆浆:豆腐和豆浆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对身体有很大的补益作用,可以改善身体的营养状态。
2. 圆白菜和生姜:圆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钾盐,生姜则具有温阳散寒和舒筋活血的作用,两者搭配可以帮助调理身体的气血状况和消化系统。
3. 南瓜和红枣:南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可以帮助人体消化,红枣则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养生建议:补脾胃、去湿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尤为重要,因为人们日常饮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现代人普遍偏向于富含糖分和油脂高的食物,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对身体的保健,避免身体的湿气困扰。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身体的运动和睡眠情况,积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悦,才能更好地享受健康的生活。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方子有哪些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方子有哪些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方子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养生方法,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改善肠胃功能,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减轻湿气对身体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草药方子,并对其中提到的食谱或者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养生建议。
一、中药方子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子,由四种中草药组成,包括人参、白术、茯苓以及甘草。
它可以调理肠胃功能,消除湿气。
在制作时,将4种中草药洗净,然后煮沸30分钟,去渣后食用即可。
建议每次服用10-30克。
2. 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由附子、干姜、人参、甘草等药材组成,它主要适用于中湿下气、腹胀、泄泻等病症。
在制作时,将药材洗净后煮沸1小时,去渣后饮用。
建议每次服用10-30克。
3. 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是一种滋补养生的中药方子,主要由黄芪、当归、人参、白术、枸杞、熟地、巴戟等多种药材组合而成。
它可以补气养血、调理脾胃功能、去湿化痰。
在制作时,将药材洗净后煮沸1小时,去渣后饮用。
建议每次服用10-30克。
二、食谱和偏方1. 桂圆红枣粥桂圆红枣粥是一种常见的食谱,它可以帮助补益脾胃,增强体力,同时还可以消除湿气。
在制作时,将50克糯米、20克红枣、10克桂圆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建议每天食用一次。
2. 红枣山药汤红枣山药汤是一种中药食谱,它可以补脾胃、去湿气、缓解疲劳。
在制作时,将100克山药切块,20克红枣洗净,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锅中煮沸,小火炖煮20分钟后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即可饮用。
建议每天食用一次。
三、相关注意事项1. 建议在服用中药方子或者采用中药食谱时,一定要注意药材的质量和来源,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 在制作中药方子时,注意煮药的时间和温度,避免药材过度煮沸引起药性变质。
3. 中药方子或者中药食谱只是辅助养生方法,如有严重疾病还需就医治疗。
治疗脾虚湿气大的中药方子
治疗脾虚湿气大的中药方子
以下是治疗脾虚湿气大的中药方子:
脾虚湿气大是中医常见的证候,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肢体困倦等症状。
以下是一个治疗脾虚湿气大的中药方子:
**参苓白术散**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症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以益肺气,为佐使药。
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注意事项:本方为健脾渗湿止泻的常用方,脾虚湿盛证以泄泻为主者尤为适宜。
若湿热泄泻者,禁用本方。
以上方子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
在使用中药方子之前,建议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祛湿健脾补气血的良方
祛湿健脾补气血的良方
祛湿、健脾、补气血是中医中常见的调理方法,可以通过良好的饮食和一些中草药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祛湿、健脾、补气血的食疗和中草药方案:
饮食方面:
食物选择:
祛湿食物:山药、薏米、红小豆、扁豆、荠菜等。
健脾食物:山药、大枣、白术、莲子、黄瓜等。
补气血食物:红枣、桂圆、枸杞、龙眼、黑木耳、猪肝等。
煮粥:
将薏米、红小豆、山药、大枣等煮成粥,有助于祛湿健脾。
蔬菜汤:
使用健脾祛湿的蔬菜如荠菜、黄瓜、冬瓜等,搭配一些调味品,煮成汤品。
中草药方面:
祛湿药物:
茯苓、白术、砂仁等中草药有祛湿作用,可以煮成汤或泡水饮用。
健脾药物:
人参、黄芪、党参等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搭配使用。
补气血药物:
当归、枸杞、桂圆、红枣等中草药有补气血的功效,可以制成药膳或煮成汤饮用。
中药调理:
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四物汤等,但最好在中医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生活习惯:
运动: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排湿,增强体质。
作息规律: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潮湿环境:
注意居住环境的通风和保持干燥,减少湿气的滋生。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调理方案应根据个体体质、症状以及中医医生的建议而定。
在尝试新的饮食和中草药方案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孩子祛湿健脾胃的中药
孩子祛湿健脾胃的中药孩子祛湿健脾胃的中药湿邪在中医理论中是一种致病因素,而孩子的脾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对湿邪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出现脾胃湿滞的情况。
湿邪困扰孩子脾胃,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舌苔厚腻等症状。
下面,我将从资深中医的角度出发,为大家介绍孩子祛湿健脾胃的中药。
一、炙甘草汤炙甘草汤是一种中药方,主要成分是甘草和生姜,可以祛湿养脾,帮助孩子消化食物。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炙甘草、生姜用量:炙甘草5g、生姜适量制作方法:1. 将炙甘草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约500ml,煮沸约10分钟,取出甘草汤;2. 生姜切成薄片,加入甘草汤中,再煮开2-3分钟即可服用。
注意事项:孩子不宜过量饮用,每天不超过1次,并且应该在饭前半小时服用。
二、苏子降气丸苏子降气丸是由苏子、陈皮、半夏等多种中药配制而成,具有祛湿化痰、健脾除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湿滞、食欲不振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苏子、陈皮、半夏、白术、枳实、法半夏、厚朴、香附、生姜、大枣、炙甘草用量:苏子10g、陈皮6g、半夏6g、白术6g、枳实6g、法半夏6g、厚朴6g、香附6g、生姜3片、大枣4枚、炙甘草3g制作方法:1. 将所有药材洗净后,分别加入适量清水煮沸;2. 将煮好的药汁加入保温杯内,稍微冷却后可随意饮用。
注意事项:孩子不宜过量饮用,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
三、苦参汤苦参汤是一种中药方,主要由苦参和黄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水的功效,适用于湿热泛滥、水肿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苦参、黄芩用量:苦参12g、黄芩9g制作方法:1. 将苦参和黄芩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约500ml;2. 煮沸后文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待稍微冷却后即可饮用。
注意事项:孩子不宜过量饮用,每天不超过1次,并且应该在饭前半小时服用。
四、金银花连翘汤金银花连翘汤是一种中药方,主要由金银花和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水的功效,适用于湿热泛滥、水肿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金银花、连翘用量:金银花9g、连翘9g制作方法:1. 将金银花和连翘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约500ml;2. 煮沸后文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待稍微冷却后即可饮用。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有哪些药名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有哪些药名补脾胃和去湿气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中药在这方面有很多功效显著的药材。
作为一名高级养生师,我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及其食谱和偏方。
一、补脾药材1、白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
主要功效是补脾胃,除湿止泻。
常见的食用方法是将白术洗净切片,放入汤锅中煮熟,加入少量蜜糖调味,每天早晚各食用一次,1-2个月为一疗程。
2、茯苓:味甘淡,微寒,主要归脾、肺。
可除湿,健脾利水,还可以解酒毒。
用于煮汤、热水泡茶、加入药膳、炖鸡汤等都是不错的食谱。
例如在炖鸡汤时,将洗净的茯苓切成小块,和其他配料一起煮,如枸杞、淮山、地黄等等,可以增加食材的营养和口感。
3、山药:味甘、淡,性平。
归脾、肺、肾、胃经。
具有健脾胃、滋阴养肺的功效。
山药煮熟后可以捣成泥或拌成饭团或粥状食品,或者加入其他食材炒菜,也可直接在Salad中使用。
注意山药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物质,对于有消化不良、肝功能不佳的人群要慎重食用。
二、除湿药材1、茶树:味苦、寒,性微寒,主要归脾、胃、肺经。
功效是去火,除湿,清心解毒。
一般常见的茶叶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用。
2、荸荠:味甘淡,性寒。
主要归肺、胃、脾、大肠四经。
可清热利湿,消炎解毒,对于湿热内蕴,或急性肠胃炎、胃炎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建议食用时洗净去皮,切成薄片,配合海鲜、叶菜、鸡肉等制作炒菜或汤汁。
3、白扁豆:味甘、平。
归肺、脾经。
能除湿散咳,可以帮助消化,促进食欲。
适合于制作豆浆、豆腐等食品,并可加入鸡蛋、蔬菜、海鲜等材料煮成汤或炒。
注意事项:1、药材食用时应注意量,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各种反应和副作用。
2、有特殊体质、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3、药材使用不当,易导致中毒或过敏等现象,请勿随意尝试。
最后,与补脾胃和去湿气相关的养生建议是:饮食方面要注意健康均衡,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粗粮、豆制品等,避免过度油腻、辛辣、肥腻等高热值食物,定期进行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睡眠,可有效控制体内湿气,防止疾病的发生。
补脾胃去湿的中药有哪些药名
补脾胃去湿的中药有哪些药名补脾胃去湿是中医养生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只有脾胃健康,身体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而湿气则是环境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湿气过重会导致人体内湿,影响脏腑功能,甚至引起各种疾病。
因此,补脾胃去湿非常重要,中药是其中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高级养生师的角度,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及相关食谱或偏方,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常用中药1. 苦参:苦参味苦,性寒,有破积消肿、清热解毒、杀虫驱蛀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湿疹、瘙痒等症状。
2. 白术:白术味甘,性温,有健脾胃、除湿补气、益肾固精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水肿等症状。
3. 炙甘草:炙甘草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保护胃黏膜、调节免疫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胃炎、肝炎等症状。
4. 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脾虚湿阻、水肿等症状。
5. 山药:山药味甘淡,性平,有补脾胃、益气润肺、平肝安神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脾虚食少、气虚乏力、失眠等症状。
二、相关食谱或偏方1. 苦参水:将苦参切碎后加水煮沸,去渣后取汁饮用。
可用于治疗湿热病、湿疹、瘙痒等症状。
用量:每日1-2次,每次50ml,连续饮用3-5天。
2. 白术粥:将白术磨成粉末,加水煮沸后加入大米,煮成粥。
可用于治疗脾虚湿阻、食欲不振、水肿等症状。
用量:每日1次,早上空腹食用,每次150-200ml,连续饮用1个月。
3. 炙甘草水:将炙甘草切成小块后加水煮沸,去渣后取汁饮用。
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胃炎、肝炎等症状。
用量:每日1次,每次50-100ml,饭前或饭后都可饮用,连续饮用1个月。
4. 茯苓糯米粥:将茯苓磨成粉末后加入糯米中,煮成粥。
可用于治疗脾虚湿阻、水肿等症状。
用量:每日1次,早上空腹食用,每次150-200ml,连续饮用1个月。
5. 山药炖鸡:将山药和鸡肉切块后放入锅中,加水炖煮数小时。
可用于治疗脾虚食少、气虚乏力、失眠等症状。
健脾祛湿减肥中药方剂
健脾祛湿减肥中药方剂
中医药历来强调“脾主运化”,脾胃功能的失调往往是导致湿气滞留和肥胖的重
要原因。
因此,针对湿气重、脾胃功能不佳导致的肥胖问题,中医药提供了一些健脾祛湿的方剂。
这些方剂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分解湿气,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健脾祛湿减肥中药方剂。
方剂一:四物汤
组成
•当归10克
•白术10克
•炙甘草6克
•生姜10克
作用
该方剂主要是温补气血,调和气血,能够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湿气积聚的情况,有利于减肥。
用法
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方剂二:苓苦饮
组成
•苦参30克
•茯苓20克
•独活10克
•川芎10克
•甘草6克
作用
此方剂主要起到清热化湿、祛风活络的作用,能够改善体内湿气滞留的情况,
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减肥。
用法
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方剂三:六君子汤
组成
•人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甘草6克
•生姜10克
•大枣5枚
作用
此方剂主要作用于健脾和胃,益气和中,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湿气,有助于减肥。
用法
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通过合理选择健脾祛湿的中药方剂,结合适量运动和科学饮食,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但在服用中药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嘱咐,避免不当使用或超量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启发,更多关于健康和养生的信息,欢迎咨询中医师或营养师。
19种调理湿热蕴脾证的中药方
19种调理湿热蕴脾证的中药方湿热蕴脾证是中医辨证的一种病证,通常表现为腹部胀满、口干口渴、大便稀软、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等症状。
其病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寒湿攻击、气血不畅等原因导致脾胃失常,湿热邪气蕴滞在脾胃之间,引起上述症状。
中医治疗该病证的方法是清热解毒、燥湿健脾,具体药物选用可以包括黄连、黄瓜藤、泽泻、茯苓、白术等。
此外,合理饮食调节、适当运动等也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对于患有该病证的患者,应该尽早就诊,获取专业的中医治疗。
以下是19种调理湿热蕴脾证的中药方:1. 保和丸:黄连、黄柏、苦参、泽泻、茯苓、半夏等疏利湿热、健脾和胃的中药组成,可治疗引起湿热蕴脾证的各种病因,如感冒、食积等。
每次5-10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2. 二妙散:黄连、厚朴、苍术、陈皮、枳实、广皮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行气、健脾的功效。
适用于湿热蕴脾证伴有脾气虚弱的人群。
每次5-10克,每日3次。
3.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等清热解毒、解郁、疏肝理气的中药组成,经常用于治疗湿热蕴脾证伴有肝郁脾虚的人群。
每次10-15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4. 柿饼汤:柿子、炒麦芽等清热解毒、健脾消食的中药组成,适用于湿热蕴脾证伴有饮食积滞的人群。
每次10-15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5. 苍术汤:苍术、陈皮、干姜等疏散湿热、健脾消食的中药组成,适用于湿热蕴脾证伴随气滞不畅、食欲不振的人群。
每次10-15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6. 五苓散:茯苓、白术、澳门新葡亰平台游戏等湿热利水、健脾消食的中药组成,适用于湿热蕴脾证伴有水湿内盛的人群。
每次10-15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7. 冬瓜汤:冬瓜皮、苦叶菜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中药组成,适用于湿热蕴脾证伴有暑热气滞、口渴舌红的人群。
每次10-15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8. 泽泻汤:泽泻、桔梗等健脾利水、清热解毒的中药组成,适用于轻度湿热蕴脾证,如腹泻、口渴等。
每次10-15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亦舒堂薏仁茶,薏米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抗癌、解热、镇静、镇痛、抑制骨骼收缩、健脾止泻、除痹、排脓等功效,还可美容健肤,治扁平疣等病症。
薏苡属多年生植物,茎直立,叶披针形,它的子实卵形,白色或灰白色。
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友”。
薏米大多种于山地,武夷山地区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古代人把薏米看做自然之珍品,用来祭祀,现代人把薏米视为营养丰富的盛夏消暑佳品,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营养成分】
薏米的主要成分是固醇、多种氨基酸、薏苡仁油、薏苡仁脂、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等。
【药性功效】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抗癌、解热、镇静、镇痛、抑制骨骼收缩、健脾止泻、除痹、排脓等功效,还可美容健肤,治扁平疣等病症。
薏米煮粥食用,经常食用有益于解除风湿、手足麻木等症,并有利于皮肤健美。
【宜食】
薏米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泄泻、湿痹、水肿、肠痈、肺痈、淋浊、慢性肠炎、阑尾炎、风湿性关节痛、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等病症患者宜食。
【忌食】
便秘、尿多者及怀孕早期的妇女不宜食用。
亦舒堂薏仁茶,喝了一段时间感觉挺不错,《本草纲目》谓薏仁“ 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减肥主食:薏仁是五谷类中纤维质最高的,低脂、低热量,是减肥的最佳主食。
它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矿物质和糖类。
有美白、除斑功能,对下半身水肿的人尤具疗效。
降血脂:因为薏仁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可以由吸附胆盐(负责消化脂肪),使肠道对脂肪的吸收率变差,进而降低血脂肪、降血糖。
促进新陈代谢:薏仁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等作用,并可帮助排便,所以可以帮助减轻体重。
美白肌肤:薏仁因富含蛋白质,可以协助消除班点,使肌肤较白皙,若长期饮用,还可以达到滋润肌肤的功效!
薏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维生素B1、B2有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长期饮用,美白的同时能治疗褐斑、雀斑、面疱,使斑点消失并滋润肌肤。
也被当作节食用品。
另外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的有明显的疗效, 同时还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其提炼物加入化妆品中还可达到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 薏仁本身所具有的润泽肌肤美白补湿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等功效, 十分卓著应用
于皮肤上又具有自然美白效果能提高肌肤新陈代谢与保湿的功能,可以有效阴止肌肤干燥又可使身体轻捷,还可减少患癌的几率。
其它作用功效它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活血调经止痛、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美白滋润,消斑,防止脱发,瘦脸,同时也有节食的效果。
可预防癌症薏仁是常用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