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之我见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当中,为了在高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水平,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单独开设的一门必修学科。
本文从新课程标准入手,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模式反思一、信息技术教学的产生与发展当今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日益重要,开设课目顺理成章,培养熟练掌握新兴科技能力的人才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尚未形成成熟固定的教学体系,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无章可循,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此间利弊众说纷纭,虽然课程教授不必循规蹈矩,但是在未知道路摸索前进难免会出现偏差。
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优势作用发挥得当,就会使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高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成为会考学科。
但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教师教学设立了重重难关,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信息技术教学是否能学以致用的关键。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有别于其他早已成型的传统学科,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学科,是处于发展中的学科。
尤其在我国,信息技术学科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一样光芒内敛,需要精心雕琢才能光芒万丈。
1.教学体系不完善在我国,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间不长,这一新兴学科在教研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尚未能形成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完整教学体系。
这一学科的师资力量也过于单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套用其它学科教学模式的现象十分普遍。
旧有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要求,也无法适应其过快的发展速度,种种矛盾严重影响了该学科教学质量和发展速度。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知识的化繁为简以减轻学生负担、增加信息量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学习兴趣、变抽象为直观、导入媒体信息以增加学习资源、建立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以引起共鸣等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与各学科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多媒体的使用并非多多益善,也非是处处用了都好,而要高效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际中,需要教师本身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好学、会学、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合理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共进,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能用,会用,用好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老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素质也在随之提高,要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的灵魂在课堂,教师的价值也在课堂。
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回归课堂,立足课堂。
”是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教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应该可以看作是一场战斗,要想取得胜利,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基础,而信息技术无疑会成为教师课堂上最有力的武器。
只要是好的,对教学有利的,能促进学生学习,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那么无论是什么样先进武器,我们都要用它,而且要用好它。
这就对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运用的主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还要明确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技能,为我所用,为所教学的内容更好的服务,而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
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这就要求对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要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
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下面就针对职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同行探讨。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特别迅速的产业,可以说两三个月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教材的编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纵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
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
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1.1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
1.2网页制作: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javascript、access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
1.3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1.4多媒体技术: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
1.5平面图像处理: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2.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
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之我见(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教学方法改革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实践体会。
以下是我对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的一些看法。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1. 应对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改革旨在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方法改革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国际视野,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策略1. 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
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3. 改进教学方法(1)倡导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实施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以真实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开展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课堂上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 丰富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我见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我见大专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处于一个广泛探讨、不断更新与高速发展的阶段,似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每个学校因条件不同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现在,人们提起信息技术教育,就想到计算机,其实,现行的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施信息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使之成为我们学习各种知识的基础性工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我有了几点粗浅的体会和看法,现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在信息课中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动机是“为了什么”,目的是“达到什么”,没有动机的活动是不存在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动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演示的课件,一定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制作,才能达到“任务驱动”的目的。
这时,教师演示讲授操作步骤,尽管“全体广播”使学生只能用视觉、听觉,不能操纵计算机,但是这时的学生求知欲望最强,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想学会这引人入胜的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创设着一种适当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3.给予学生成就感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包括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还有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着“任务”、为着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动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当大功告成时,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似乎不像考试,可再想想,难道这不说明你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二、搭“信息”台,唱“创新”戏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有一个词汇变得非常抢眼,这个词汇就是“创新”。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创新教育,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这一舞台,唱出一台创新的好戏呢?1.点到为止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永远出乎教师的意料,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能招致学生极其厌烦的回应,教师只需要点到为止即可,甚至“心有灵犀不点通”。
谈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谈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谈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摘要: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观念斗争的结果,因此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关健词:小学机教法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一书中写道:“未来社会属于那些具有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人。
”当今社会,全球化进一步加快,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信息技术又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因此,目前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作为我国未来建设的骨干力量的当代中学生,必须掌握好信息技术这门基础工具。
那么如何使信息技术教学真正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理论性呢?落实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提高智力、能力,就成为信息技术教师亟需研究的新课题。
现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自己的经验:一、吃透教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中自我筛选和设计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及自我管习过程的能力。
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吃透教材。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对课本中的多个软件要逐一操作,对使用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预见学生会出现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在讲课和上机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指导。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
对每个软件按课本要求,只介绍部分主要功能,其余的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大胆使用。
作业布置得灵活,学生们做得有的比书本或教师要求的更好,这就开发了学生潜能。
要由原来的教学生“学会”使用各个软件变成教学生“会学”,会探求各软件中包含的各项功能。
培养好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自己学习、迅速掌握新开发的软件有很大好处。
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新课程指导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指导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我见摘要新课程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需要所有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去研究的课题。
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学生发展在新课程指导下,信息技术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5个: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与其他学利-的整合,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终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技术道德伦理观。
下面就本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看法做一简单介绍:一、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互动,正确评价,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学生对计算机有较高的兴趣,觉得计算机很神秘。
但学到一些具体操作时,他们又觉得比较枯燥,学习积极性比较低。
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很让老师苦恼。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学生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老师教授的内容,有些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相应地另一些学生掌握得就不好。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多去辅导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在学生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做法是:在学生上机操作的时候,让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辅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取长补短,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另一个方法是,正确合理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后续动力。
常用的做法是:每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将学生作业收集起来向大家进行展示,作出鼓励性的评价,并将其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展示那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作业的同时,也要注意那些学习处在中等的学生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作业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对于学生平时的成绩可以进行动态化管理,尤其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采取向老师“换分”的方法。
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利弊之我见
进 行相 应的操作。新教材《 信息技
术基础》也正好做到 了这 一点, 书 上举 的例 子 , 关的 资料 , 学 生 相 对
都 具有相 应的启发作用 , 别是课 特 后 的实践 , 对本节 所学的 内容都有 很 强的针 对性 , 基本上做到 了学以 致 用, 学生 留下 了很 大的操作 空 给 ,
当然 , 新课程 改革还是有 它的有利之 处的 , 存在 着它本
身的意义的。以前 , 我们 总是 以书本知识 为学 习对 象, 通过 知识的传授为学生身心素质发展打 下间接 经验基 础 ,并促 进 学生 某些素质发展的活动 ,这是传统意义上 的 “ 义教 狭 学” 而现在我们倡 导的“ ; 广义教 学” 以教 育资源为学习对 是
了 , 生 只要 体 验 一 下 就 可 以 了。 我 对 “ 学 体验 ” 理 解 是 : 的 学
生 只要 知 道 用 pe ir 以合 成 视 频 信 息 , V rm ee可 用 B可 以对 信
互动 , 生生互动 , 同发展 的过程 。没有 交往 , 没有 互动 , 共 就 就不存在或 未发生教 学。新课程 中通过 信息交流 实现师生
革上呢?
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有人觉得 这次高中信息技 术的改
革 太彻 底 了 , 这 个 范 围放得 太 广 了 , 教 师 上 课 的 时候 无 把 让 所适从 ; 也有人 觉得 这次课程改革相 当的好 , 了教师更广 给 泛 的发 挥 空 间 , 不像 以前 那样 ,教 学 内容 只 是 局 限 在 书本
髓后1
信息技术新课程
普通 高 中信 息技 术课 程的 目标是提 升 学生的信 息素养 , 新 教材 《 信息技 术基础》以进一步提 高学生的信 息素养为宗
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
XIB IZ I I O 西北职教期■刘子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掌握应用计算机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
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才,必须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下面就笔者多年来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巧授内容,善解人意初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程,它的理论性比较抽象,不应要求学生理解,但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以适应学生。
比如我们可以借助许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同学们介绍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这些教学软件,它们通过图形、声效,进行直观、形象地教学,从而充分协调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好地领悟和记忆,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且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初中阶段,每周学生仅一课时的学习时间,那么这一课时的安排,侧重面应主要在于使用,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技能,这既符合该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从而能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应以上机为主。
同时机房上课要求教师由以往的知识传播者,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
启发教学,注重互动人们常说的“电脑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出来的”,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记得学习画笔一节,首先跟同学们简单介绍绘图工具中一些常用工具的功能,然后让同学们自己画创意画,可围绕老师提出的主题,也可自由发挥,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领。
授课中还可设计一些不同的授课方法,比如,当同学们学会了绘画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后,提出绘图中如何重复绘出某一图形?提示利用Window s 文件操作中的技巧,请同学们自己在操作中发现操作方法。
让最早做出的同学教全班同学操作(当小老师),这种问题的提出,给那些电脑操作爱好者很大的刺激,他们马上钻研、探讨,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这样使得整个教室学习气氛活跃,然后,请做出来的同学,到教师机上,利用屏幕广播教学(教师机、学生机管理系统),当小老师,将他的操作方法演示给全班同学看。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新课程已经实施好几年了,高中信息技术课也早已被列为高中一年级的必修课之一。
如何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每个信息技术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我认为,要真正上好信息技术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新课程标准还倡导高中生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探究与发展,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我们所使用的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课本,与旧教材比较,我们发现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一是高中信息技术课课程设置的基点不同。
先前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是以“零起点”为基点的,而新课程的设置不再有“零起点”的限制。
因为初中生通过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高中课程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置的。
二是设置的教学内容的不同。
高中信息技术课新课本设置的教学内容是在高中阶段统一学习的必修模块,并至少选修一门选修模块。
通过必修模块的教学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升华,让高中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并能较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
通过选修模块的教学,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和爱好,促进个性发展,让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较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他们感兴趣的某一信息领域。
弄清楚了这些问题,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够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改革和发展自己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新课程落到实处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将新课程真正地落到实处,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必须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中心,逐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自主学习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之我见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之我见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业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教育领域一系列深刻变革。
信息技术不仅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式学习的教育模式,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持。
本文要在分析我国高校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信息时代需要创新性人才,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不足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创新教育;创新人才【中图分类号】g639.21一、高校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时的一句话铿锵有力,像一道时代的音符,发人深省。
在一个信息高度爆炸,创意层出不穷的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型人才,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无疑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然后可以毫不讳言地说,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大国,我国的创新性人才是远远不够的。
人才培养的根基在于教育,而教育的灵魂在于与时俱进地改革。
毋庸置疑,我国现有的“授之以鱼”的接受型教育,在以往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知识型人才。
但是如今的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呼唤的是创新性人才,因此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就是建立一个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体制,有了创新的教育体制,我国的创造性人才才能“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当然,并非所有的改革都是卓有成效的,为了实施有效的教育改革,首先要认清信息化时代下,我国高校改革的战略性目标,并且要清楚地认识当下传统教育的优劣,取之精华,去之糟粕,为革新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对策。
二、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知识爆炸性增长的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甚至各国之间不再局限于有形资源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
高等学校作为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摇篮,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就是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毋庸置疑,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社会里,我国现有的以传授知识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体制,为人类知识的积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论文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摘要]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并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应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成了学校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是我就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一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
信息技术课,一定不要照本宣科,课程的内容其实并不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因此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
如果一味完成教学内容,很多初中学生上信息技术课,上着上着就觉得没意思,很枯燥,味同嚼蜡,久而久之就失去学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了。
其实,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并不容易,教师应该多应用新鲜、有趣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来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部学习动机。
我主要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1)学生担任小老师,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在计算机教学中,积极鼓励众多的学生担任小老师,让操作灵活熟练的同学帮助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辅导和指点,使学生间进行交流,接触,互相沟通,互教互学。
小老师能对所学知识和问题进一步理解,尝到学习的甜头,教师也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有针对性辅导和引导,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2)适时展示学生的作品,利用成果展览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欲望,在一定的时候可以搞一些动画制作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画图竞赛,文字编辑排版比赛等,让部分学生有一个小小的奋斗目标,让全体学生参加成果展示,在课堂上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校园网络来展示学生的作品,作品中好的部分进行表扬,不足之处指出修改方案和补充意见,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奖励,同时推荐优秀作品进行交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这样进度不一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从而更加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的潜力,激发继续学习的愿望,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信息技术课改之我见
信息技术课改之我见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已经吹起,再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那么现代教学课堂也就不能完全沿用老的教学方法了。
各学科如此,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特别的学科,更是如此,理由有三:(1)它是一门新的学科。
我国在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程”,并列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2)它的核心目标使然。
在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标准》中明确提出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目标;(3)该课程本身所具有特点使然。
它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操作性与应用性。
所以该学科就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要搞好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师是关键,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是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呢?结合本人多年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我想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
一、要更新教育思想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仆人”。
我想,这也是一名合格的高中信息技术老师首先应具有的一种心态,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先锋崔其声说过,“学习的敌人是依赖,教师的悲哀是包办”,因此,一名好的信息技术教师不在于他的课讲得有多好,而在于他的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的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现成的教育学习模式很少,况且也不一定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生,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一切的技术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二、要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必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而威信的树立又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
这种素质包含两方面:一是道德修养,教师对学生多一分关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二是专业技能,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对所用教材全面理解,高度把握,融会贯通。
三、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令信息技术课教师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在机房上课时的纪律问题。
我想很多同行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学生人数多,供学生用的微机少,而课时安排更少。
新课程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和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微机室、多媒体室已在广大中小学校普及。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一点思考和想法。
一、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体会:学生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往往充满好奇、兴奋,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和内容的深入,机械重复训练、枯燥无味的内容和难度越来越大的技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慢慢降下来。
因此,教师就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探索愿望。
譬如,为了让他们能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玩“纸牌”、“空档接龙”、“扫雷”、“猫狗大战”和网上下载的“比比谁的耳朵是最好的”等游戏,让学生用游戏来练习单击、双击的能力。
在游戏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智力的锻炼,也提高了灵活操作鼠标的能力。
二、加强动手能力,注重实践操作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能力最终要在实践操作中体现。
只有多实践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记一些专业术语外,要尽可能地把实践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地去尝试,使学生获得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分析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三、培养创新意识,勿忘合作精神知识经济时代,核心是知识技术创新,因此新一代学生需要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上好信息技术课之我见
上好信息技术课之我见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所以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我们在教学在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因此就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我个人的一点见解。
第一堂信息技术课要向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任务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
此后结合课程目标要求,提出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
可能将学习任务明确化、通俗化、具体化。
同时注意将任务简化,同时将学生任务简化为基础与技巧两部分,便于让学生抓住重点,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比如:将画图使用分为基础部分(常用菜单、工具箱及颜料盒等)与技巧部分,基础部分内容严整量少,便于教学,务必严格把关,确保每位学生都学会,技巧部分注意方法教学,不必一一细讲,要引导学生学会摸索学习。
也要注意将任务分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相应难易的任务,因材施教。
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育。
以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为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一、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提纲挈领1、如:键盘与指法教学:强调指法训练三要点:(1)基准位置(2)手指分工(3)击键要领;再如windows教学:注意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提出标准部件概念,将窗口、对话框、按钮、菜单、列表框、编辑框、选项卡等标准部件逐一讲解,再以积木比喻引导学生理解所有的界面显示,便于学生迅速掌握。
2、合理运用学习的组织形式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竞争性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第二种是个别化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独立的;第三种协作组织结构。
如何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如何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内容的单一性、教学方式的传统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编程比赛、创客活动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其次,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现实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因此,学生应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编程项目、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等,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合作、互利互惠的合作。
第三,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快速,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
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尝试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开展创新项目、组织创新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第四,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让他们学会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的价值和可靠性,并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五,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能够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并且能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可以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
上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之我见论文
上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之我见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而今信息技术课已成了小学的必修课程。
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从而培养孩子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无疑是对教师的最大挑战和考验。
笔者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小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
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得累,而且觉得一点没趣,不愿学习。
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组与组比赛谁的成绩好,再让优胜者与老师比赛,学生的兴趣会立刻高涨。
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
于是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成了每个学生的追求。
在学生的期盼中,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必然会事半功倍。
又如低年级学生上计算机课,我们可以把相关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导课,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计算机有了热情,自然会自觉地学习。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感受和需要,给学生创造好学习环境,提供运用计算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计算机,运用计算机,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发挥才智的环境。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中学信 息技 术教 学之我 见
何 云峰
摘要 : 为一名计算机课程 的教师 ,我一直在思 考如何 搞好教学 , 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计 算机 知识 ,下面说说 自己的一些想法 ,与 作 让 大家一起交流 。 关键词 :中学 信息技术课 教学
一
、
明确 课 程教 学 目标 ,重 视对 教材 心 里不 尽会 想 :电脑 也可 以用来 玩纸 牌 ,
于 实际 发展 。国家 教育 部对信 息技 术课 程 练 使用 鼠标 。如此 一来 ,学生 的兴 趣也 就 解 ,开 阔了视 野 ,打 开 了思路 ,帮 助学 生 所 用教 材在 宏观 管理上 也一 直 实行 “ 纲 尤 然而 生 了。从学 生 的思想 实际和 操作 实 学会 用 多角度 思考 问题 的方 法。在 知识 内 一 多 本 的原 则 ,因此 ,教 师在 进行 信息 技 践 出发 ,强调 的是在 学 习 的整 个过 程 中易 涵 加深 的 同时 ,让 学生 当堂 操作 ,验证 或 术 教学 的过 程 中 ,应在 遵 循 “ 纲” 的前 消化 、易 吸收。 一 尝 试完 成本 课知 识 内容 ,进 一步 加强学 生 提下 , 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 删掉一些过时 的、 二 是 比喻法 。所 谓比 喻法就 是采 用形 动手 能力和 实践 能力培 养 。如在讲 述计 算 被 淘汰 的知 识 ,添 加一 些相 应 的新 知识 , 机 的构 造和 工作 原理 时 ,将 一台 计算机 拆 象 比喻 的方 法来传 授 书本 上 的理论 知识 , 使 所教 授 的知识 更贴 近 现实 应用 。这样 , 提 高学 生 的学 习的生 动性 和积 极性 。比喻 开 .将 主板 、C U、 内存条 、显 示 卡等 硬 P
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韦长山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七年级信息技术韦长山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强,教学过程难以控制,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时常出现教师课前设想得很好,却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受到阻碍,学生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去的问题。
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研究大纲,深挖教材,确定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
研究学生、大纲、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
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顺序;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制定合理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上较难的部分,教师要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对教材中操作性较强、实用性较大的内容,教师要适当增加学习内容。
如:在学习Aceess数据库一章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让学生不断对数据库有所了解,特别在讲查询数据时,输入公式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在学生操作时应不断给学生提示,并且让学生多上机练习,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数据库的优势。
又如:在教学FrontPage2000制作网页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增加在网页中插入Flash动画、插入插件,播放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方面的内容。
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的深度,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以教材论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差别、兴趣、爱好等,分层设计教学,做到创造性地“传道、授业、解惑”。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前提。
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
而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摘要: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一方面深切体会到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惊诧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之快;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前进,苦于现行教育理念及教学内容的落后问题无法解决。
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的碰撞,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落后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要求教师勇于探索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教育实践,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促使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能否利用计算机完成实际任务和应用计算机辅助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当前计算机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掌握计算机一般操作的技术,具有在信息化社会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素质。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实用软件,更需要学习基础知识。
因此,我们不仅要合理地安排课程体系,还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对象的不同来改革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普及内容、兴趣培养内容。
1.普及内容这一块内容主要面向所有的学生,让全部学生都能掌握计算基本机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以便在信息化社会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概论、计算机的基本常识、计算机的安全常识、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能力、常用的办公自动化工具软件以及多媒体的使用常识。
课程分一学年来完成,以“螺旋式”的教学方式进行。
基本操作应从图形界面的windows着手。
word 应作为一个应用软件进行重点讲解,要讲软件的运行环境、软件的安装、使用这些软件的汉字输入方法,输入和编辑简单文本、各种编辑功能、字符和段落排版,文件操作、模块操作与剪贴板的运用,模板样式、表格和图形、图文集、对象的链接和嵌入等。
在word的基础上,加入excel、powerpoint等,在实际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其用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5-04-24T09:40:09.210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4月总第174期供稿作者:荆超[导读]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实用性强,理论性和操作性兼备的知识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荆超山东省平度市实验中学266700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网络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用计算机、手机等智能设备处理日常事务已经变成一种常态。
掌握信息技术,熟练应用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生存必需。
信息技术课作为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课程,对学生适应信息化生活、提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课堂出现了新的问题。
开设之初,由于电脑不够普及,学生接触少,所以学习电脑知识的情绪高涨,信息技术课气氛非常活跃。
近几年,网吧兴起,家庭电脑逐渐普及,学生已经不再单纯依赖课堂接触电脑,获得知识。
学生的电脑水平显著提升,部分学生的电脑知识已经超越了教科书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课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减小,因此信息技术课必须做出改革,从而重新吸引学生。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拓展教学内容
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小学阶段主要是计算机基础课,进行计算机入门教育,学习打字、绘图等基本技能和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访问因特网;初中阶段主要讲授常见的办公(字、表处理)、多媒体、网络(网页制作)软件、计算机病毒防治等方面的知识;高中阶段主要是学习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信息技术基础及信息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实际中,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的知识,多数学生已经超前了解,几乎不需要进行讲授;另外,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教科书上的一些知识已经落后于实际,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适当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实用性强,理论性和操作性兼备的知识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信息技术的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灵活编排授课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从学生身边、生活实际选取素材开展教学,以提高学生兴趣。
通过当前流行的手机、平板电脑等,适当介绍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产品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介绍现代科技的现状和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必要时,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大胆尝试,跳出课本的束缚来开展教学活动。
课后的小作业,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尝试通过所学来解决身边的问题,或者就是自己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演示或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好生辅导差生。
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拨关键点、演示重点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原来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
但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学生越来越提不起学习兴趣。
个别老师教学方式单一、落后,甚至还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缺少兴趣吸引,教学效率低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便能主动参与教学。
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可以尝试设置教学情境,通过任务驱动模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时给予学生启示,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达到充满生命与活力的目的。
信息技术部分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多种方式展示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激情,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使用生活中的实例,用形象的比喻法导入教学,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在探讨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完善教学评价
虽然信息技术的开课率很高,但之前一段时间缺少考核,后期虽然要求进行考核,但考核标准不一,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有的地区没有考核,课堂基本是放任自流,学生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上网、聊天、游戏等;有的地区沿用了语文、数学等传统课程的考查方式,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笔试,教师评分后记入成绩册;还有一些地区虽然在信息技术考核评价中增加了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考试评价(即上机测试),但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仍然是几项测试的有限相加。
以考试方式来评价信息技术教学,往往忽视考查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过程,过多的重视考试分数、成绩,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
信息技术的评价应该走出这种单一和刻板,要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就评价内容而言,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评价。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无纸化”的电脑考试、制作电子作品等方式进行。
在评价过程中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要注意激励学生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这样能够更好的便于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学习。
对于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注意进行分层作业和分层评价,保护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无定法,贵在进取。
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我们面临的问题和肩负的使命,端正态度、自我加压、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课堂的活跃、高效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