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工大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
哈工大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一、引言在当前的大学教育领域中,研究生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阶段,研究生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未来。
各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国内知名的理工科院校,一直致力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通过实施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方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养环境。
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的内容和特点1. 内容概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导师团队建设、科研项目支持、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全面实施,学校旨在为研究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和广泛的培养环境,使其在学业、科研和创新能力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2. 特点分析在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和科研项目支持,学校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注重导师团队的建设,力求打造一支教学科研兼顾、国际视野广阔的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指导和帮助。
三、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的意义和影响1. 对学生的意义哈尔滨工业大学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科研和创新工作。
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学生也将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机会,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对学校的影响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的实施,将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有助于增强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通过培养更多的优秀研究生,学校也将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是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
通过全面、深入和广泛的培养手段和措施,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养环境,为他们的发展和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引言: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作为中国著名的工科院校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卓越创新能力和深厚专业素养的硕士研究生。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哈工大制定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培养计划。
2.培养目标:(1)学术研究: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科研素养,能够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和科研创新。
(2)创新创业: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够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化,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3)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适应国际化的科研和工作环境。
3.培养体系:(1)学科课程:学生需修读学科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主要包括学科前沿和学科基础课程,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方向进行选择。
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科研实践: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积累科研经验和能力。
学校将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创新创业竞赛,并为优秀学生提供科研基金和奖学金支持。
(3)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学校将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思想启迪。
学生还将有机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业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4.培养评估:(1)学业评估:通过考试、论文、实验和项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
学生需达到一定的学分要求和成绩要求才能毕业。
(2)科研成果评估:对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进行评估,鼓励学生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提升学术影响力。
(3)毕业论文评估:学生需要撰写一篇毕业论文,并进行口头答辩。
论文评估主要考察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5.培养支持和奖励:(1)导师制度:学生将配备专业导师,导师将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和成长支持。
哈工大研究生培养计划()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院2010-08前言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拟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达成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和权衡培养质量的重要依照。
跟着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材培养都进入了新的阶段。
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发展局势的需要,为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明确立位、保证质量, 2009 年我们组织各硕士学位受权点对我校硕士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订正,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09 年全校 15 个一级学科展开了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分别拟订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培养方案,到 2010 年全校又增设了 5 个一级学科展开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拥有一级学科受权的学科,是依照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学位课平台 +方向模块”拟订的;对于当前没有一级学科授与权的单位,是将二级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后,在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拟订的。
新的培养方案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基根源则,从培养创新性人材的需要出发,科学、系统地设计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工作和学术交流等培养环节。
在课程设置上既侧重基础性,又表现宽广性和适用性,保存了反应今世学科发展趋向和前沿性最新成就的专题课程,为拓宽研究生的视线,增强研究生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创建了条件,为了培养国际一流课程系统,在部分一级学科还特别增设了一批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合作共建的课程。
培养方案共设置课程 1489 门,此中学位课 565 门,选修及自选课 689 门,专题课 166 门,补修课 69 门。
新订正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凝集了我校各院(系)、各学科专家和研究生导师以及各方面有关人员的智慧和经验。
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行将更加有效地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
本方案从 2010 年秋天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推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2010年 8 月目录1010101 1 010108 2 020101 3 020105 4 0202 5 0202 7 020206 9 030109 10 030204 11 030301 12 0305 13 04030 14 050202 15 050202 16 050211 17 050211 18 050401 19 050404 20 050407 22 060107 23 070101 070102 070103 070104 07010524 0702 26 070301 070304 28 071010 071007 29 0801 30 0801 32 080104 080102 34 0802 36 0802 38 0803 40 0803 I 41 0803 II 42 0804 43 0804 45 0805 470805 49 0807 52 0807 560808 58 0808 60 0809 62 0809 64 430110 66 080904 68 0810 69 0810 71 0811 73 0811 75 0812 77 0812 79 0813 81 0813 84 560100() 87 0814 89 0814 91 0830 081403 081420 07100593 0830 08140395 081404 97 081404 98 081406 100 081406 102 081502 080103 104 0817 105 0817 108 070305 111 081703 112 082301 082302 082303 082304113 430123 115 082503 117 082503 118 0825 119 0825 121 0831 123 083201 124 1201 1251201 127 1202 129 1202 131 120401 133 120403 134 120405 135 080204 136 080204 137138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一、培养目标1、建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根源理,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说明一、培养目标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二、培养年限博士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
特殊情况下,经有关审批程序批准,一般博士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
三、研究方向为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博士生培养方案中研究方向的设置应注重前沿性、基础性和交叉性,研究方向相对稳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按二级学科制定博士生培养方案,其研究方向原则上在5个以内。
四、培养方式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
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
为有利于在博士生培养中博采众长,提倡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成立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对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名单应在学院备案。
五、课程设置博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修满17个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4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六、学分分配博士生学分分配如下:1.学位课(8学分)(1)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革命 54学时2学分(2)第一外国语80学时2学分(3)专业必修课72学时4学分2.选修课(6学分) 108学时6学分3.必修环节(3学分)(1)学术讲座选听1学分(2)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2学分4.有关说明:(1)专业必修课:一般在本一级学科开设的博士生专业基础课中选择。
(2)选修课:由导师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论文工作的需要,在学校开设的博士生基础课程和所属学科门类当年博士生课程及硕士生学位课中选择确定。
哈工大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
哈工大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哈工大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一、引言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哈工大制定了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全面而系统的方案,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研和创新人才。
二、总体目标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型优秀研究生,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学术视野,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具备国际交流和竞争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工程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具体举措为实现上述目标,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举措。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开展科研训练和创业实践等活动,引导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使他们在学术和工程实践中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
通过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培养研究生科研诚信意识和学术道德水准。
再次,加强国际化培养。
通过推进研究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拓展活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四、实施效果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在国际学术交流上,哈工大研究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明显增多,增强了研究生的国际交流和竞争能力。
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哈工大研究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再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
在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方面,哈工大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意识和规范水准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哈工大的卓越研究生培养专项实施方案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
这一方案以培养国际一流的创新型研究生为总体目标,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的实施,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REQUIREMENTS OF MASTER TRAINING PROGRAMMES研究生院2015-09前言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和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随着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进入了新的阶段。
2013年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为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定位、保证质量,学校组织各硕士学位授权点对我校硕士生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
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全校25个一级学科开展了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分别制定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培养方案。
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是按照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学位课平台+方向模块”制定的;对于目前没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是将二级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后,在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制定的。
新的培养方案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基本原则,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出发,科学、系统地设计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工作和学术交流等培养环节。
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基础性,又体现宽广性和实用性,保留了反映当代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性最新成果的专题课程,为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加强研究生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为了培育国际一流课程体系,在部分一级学科还特别增设了一批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合作共建的课程。
新修订培养方案覆盖全校38个一级学科、7个专业学位类别、16个专业学位领域,总共64套。
共设置课程1766门,其中学位课675门,选修课717门,专题与实践课307门,含实验课程326门、补修课67门。
新修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凝聚了我校各院(系)、各学科专家和研究生导师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经验。
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将更为有效地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
本方案为2014年修订版本,供2014年9月以后入学研究生使用。
哈工大研究生培养计划
哈工大研究生培养计划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是一所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大学,拥有优秀的师资资源和丰富的科研实力。
哈工大研究生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研究生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培养目标:1.发展科学研究能力:通过研究生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人员。
2.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培养,加强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3.健全学科体系: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在相关学科领域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二、培养内容:1.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
2.专业学习: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培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3.学术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增强学术研究和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实习:通过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三、培养模式:1.导师制度:为每个研究生分配专业导师,由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和学习进度。
2.学分制培养:将研究生培养分为专业课学习、科研训练、学术交流和实践实习等环节,按学分要求完成培养计划。
3.学位评定:根据学生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和学术交流情况等,评定学生的学位等级。
四、培养过程:1.研究生入学:按照学校的招生政策和要求对研究生进行选拔和录取。
2.学分要求:参照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
3.科研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项目,完成科研工作和论文写作。
4.实践实习:参与校内外的实践实习活动,提高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5.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提升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6.学位评定:按照学校的学位评定要求,申请学位并进行评定。
五、培养保障:1.导师指导:为每个研究生分配导师,确保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得到良好的指导和帮助。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 首页——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4学科名称:土木工程类型:学术型一、研究方向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2.岩土与环境地质工程3.大跨空间结构与木结构4.高层、轻钢与组合结构5.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结构6.现代砌体结构与工程加固改造7. 桥梁结构与海洋平台结构8.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9.地震工程与风工程10.智能材料与结构 11.现代结构试验技术 12.土木工程材料13. 重大工程安全防护与城市防灾减灾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参加学术报告不少于5次注:带#号为双语教学课程学科代码:0814学科名称:土木工程类型:应用型一、研究方向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2.岩土与环境地质工程3.大跨空间结构与木结构4.高层、轻钢与组合结构5.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结构6.现代砌体结构与工程加固改造7. 桥梁结构与海洋平台结构8.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9.地震工程与风工程10.智能材料与结构 11.现代结构试验技术 12.土木工程材料13. 重大工程安全防护与城市防灾减灾注:1、带#号为双语教学课程;2、此方案适用于土木工程学院。
学科代码:080104、080102学科名称:工程力学、固体力学一、研究方向1.结构振动、冲击与控制2. 结构损伤、可靠度与健康监测3.计算结构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4.土木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5.土木工程结构与系统设计理论二、课程设置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参加学术报告不少于5次注:1、带*号为市政与环境工程开设课程;2、带#号为双语教学课程;3、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土木工程学科和航天学院力学学科相应目录中的课程;4、此方案适用于土木工程学院。
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REQUIREMENTSOFMASTERTRAININGPROGRAMMES研究生院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为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定位、保证质量,学校组织各硕士学位授权点对我校硕士生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
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全校25个一级学科开展了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分别制定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培养方案。
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是按照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学位课平台+方向模块”制定的;对于目前没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是将二级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后,在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制定的。
新的培养方案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基本原则,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出发,科学、系统地设计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工作和学术交流等培养环节。
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基础性,又体现宽广性和实用性,保留了反映当代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性最新成果的专题课程,为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加强研究生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为了培育国际一流课程体系,在部分一级学科还特别增设了一批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合作共建的课程。
新修订培养方案覆盖全校38个一级学科、7个专业学位类别、16个专业学位领域,总共64套。
共设置课程1766门,其中学位课675门,选修课717门,专题与实践课307门,含实验课程326门、补修课67门。
新修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凝聚了我校各院(系)、各学科专家和研究生导师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经验。
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将更为有效地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
本方案为修订版本,供9月以后入学研究生使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8月目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1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5010108科学技术哲学50限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2-3年。
原则上用0.75~1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1~1.25学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14 学科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一、研究方向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2.岩石与环境地质工程3.大跨空间与高层结构4.钢结构、木结构与组合结构 5.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与预应力结构6.桥梁结构与海洋平台结构7.土木工程施工与结构诊治、改造技术8.地震工程与风工程 9.重大工程安全防护与城市防灾减灾 10.高性能混凝土、智能材料与结构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学术研讨活动,并且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2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书面材料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院(系)审核意见:分评委员会审批意见:(教授委员会)签字:签字:日期:日期:博士生培养方案格式学科专业代码:080104 学科专业名称:工程力学一、研究方向1. 结构振动、冲击与控制2.结构损伤、可靠度与健康监测3.计算结构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4. 土木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5. 土木工程结构与系统设计理论二、课程设置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学术研讨活动,并且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2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书面材料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院(系)审核意见:分评委员会审批意见:(教授委员会)签字:签字:日期:日期:硕博(本博)连读生培养方案格式学科专业代码:学科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一、研究方向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2.岩石与环境地质工程3.大跨空间与高层结构4.钢结构、木结构与组合结构 5.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与预应力结构6.桥梁结构与海洋平台结构7.土木工程施工与结构诊治、改造技术8.地震工程与风工程 9.重大工程安全防护与城市防灾减灾 10.高性能混凝土、智能材料与结构二、课程设置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学术研讨活动,并且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2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书面材料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哈工大工科试验班英才本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哈工大工科试验班英才本硕博连读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试验班英才本硕博连读培养方案是针对优秀高中生的全面高水平培养计划,设置了一系列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1.培养方案概述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试验班英才本硕博连读培养方案是一个严格的综合素质培养计划,涵盖了理论教学、实践性学习、实验、考试、科研以及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等方面。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工程本科课程、工程实践、学术活动和研究生课程五个方面。
2.教育在学生入校之初,学校就会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这些培训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重点难点讲解,针对个人的课程讲解和补习辅导等。
3.工程本科课程在工科试验班英才本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中,学生将在本科阶段完成40-45个学分的冲刺课程,这些课程通常比普通工科本科课程更为深入、更为广泛和更具挑战性。
这些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材料、机械、电子、计算机、环境和资源等许多领域,旨在为学生提供综合的、跨学科的本科教育。
4.工程实践学校采取了“三个层次、六途径”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分别是学习和培养程序、实习和毕业实习、学生社团和慈善公益项目。
教师们还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与电子、机械、计算机、材料等相关的课程、比赛和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科研能力。
5.学术活动为了增强学生间交流互动,加强对基础学科和前沿技术的了解,提高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和研究欲望,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学术竞赛,包括国内和国际会议、论文竞赛、学术讲座、实验室展示等等,从而为学生未来的科研和学习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6.研究生课程工科试验班英才本硕博连读培养方案的研究生一共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培养时间分别为2年和3年。
研究生的培养是基于本科阶段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安排在研究领域的前沿科技和基础理论方面,为学生提供更为深入的科研和应用层面的培训。
总之,“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试验班英才本硕博连读培养方案”是一套具有完善理论与现实联系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潜力,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专业发展做出了全方位的培养规划和安排。
哈工大深圳电气工程学术性硕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材及参考书:Power Electronics-Converters, Applications, and Design
Authors: Mohan, Undeland, Robbins. Publisher: Higher Education Press Pub Date: 2004.1
课程编码: S6302008C
教材及参考书:Electrical Power System Quality Authors: Dugan R.C Publisher: McGraw-Hill Pub. Date: 1996
课程编码: S6202007C
课程名称: 现代测试surement technology
内容简介:
主要介绍现代传感器的原理、微弱的和小信号的信号处理、测试
系统的设计和偏差分析技术。最近出现的计算机辅助测量硬件及软件起
到了补充作用,他们有助于电子和自动化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掌握先进
的测试理论和技术。
教材及参考书:Moder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uthors: Jin Wei, Qi Shiqing, Wang Jianguo Publisher: Beijing Communication and post University Press Pub Date: 2006
课程名称: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实验
英文译名: Experiments for Power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Drives 内容简介:
介绍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动装置的实验,包括基本装置的测试,例 如:功率二极管、MOSFET、IGBT和一些基本电路的实验,这些实验包括 AC/DC整流器、DC/DC转换器、DC/AC转换器等。这门课还包含一些电机 控制实验:电压/频率控制、向量控制、直接力矩控制等。
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在夏季学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鼓励应用型研究生根据学位论文进展需要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有关实践活动。具体要求由各学科确定。
5、补修课程
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按原课程学分数的一半计学分。补修课程列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但不列入学科的课程体系,选修补修课程的学生应同时完成本学科的规定学分。
0805、085204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 应用研究型108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108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学术研究型110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应用研究型112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术研究型114
0810 、085208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 应用研究型117
0872、1305 设计学183
0712 科学技术培养目标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是按照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学位课平台+方向模块”制定的;对于目前没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是将二级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后,在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制定的。
新的培养方案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基本原则,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出发,科学、系统地设计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工作和学术交流等培养环节。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基础性,又体现宽广性和实用性,保留了反映当代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性最新成果的专题课程,为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加强研究生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为了培育国际一流课程体系,在部分一级学科还特别增设了一批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合作共建的课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
36/6 2 春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aterials Surface
36/4
2
春
焊接结构可靠性评价及失效分析
36
2春
微纳制造基础
36
2秋
选修课程 (X)
S0300060C S0300061C S0300048Q S0118053Q S0300005Q S0300010C S0300011C S0300012C S0300016C
28 1.5 春
S0300033Q 晶体生长与晶体材料
36 2 秋
S0300034Q 机器人焊接技术
30/6 2 秋
S0300038C 焊接过程建模基础
36/2 2 春
S0300039C 金属液态成形理论
36 2 春
S0300040Q 材料流变学概论
36 2 秋
S0300041C 合金熔体及其处理
36 2 春
பைடு நூலகம்
新增课程 新增课程 新增课程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
实验课 英语教学 新增课程 英语教学
新增课程
注:补修课的学分按原课程学分的一半填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术型培养方案选课的学分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所修学分的总和为 32 学分, 其中: 学位课 21 学分; 选修课 8 学分; 专题课 2 学分; 学术活动 1 学分。
专题课程 (ZT)
补修课 (BX)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0300018Q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
18 1 秋
S0300019Q 电子制造中的微连接基础
24 1.5 秋
S0300020C 空间环境效应数值模拟
36 2 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船舶与大海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船舶与大海构造物设计制造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船舶与大海构造物设计制造理论与方法〔6〕大海环境载荷与构造响应〔 2〕船舶与大海构造物制造工艺技术〔7〕“绿色〞船舶与大海工程(3〕船舶与大海构造物流体力学性能(4〕船舶与大海构造物构造性能与安全性(5〕新式船舶与大海构造物及深海资源开发系统设计研究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30B02基30B03础30B04理01B01论01B02课01B0301B04学位课程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实变函数论高级统计学高等应用数学现代工程数学船舶设计理论与方法高等水动力学〔流体力学选讲〕高等构造力学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903154213621542154213622543136213621备注任选其一一致任选其一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力学二级学科、专业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方向(1〕新式船舶水动力研究与应用(2〕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与应用研究(3〕船舶与大海构造物操控与控制(4〕船舶阻力性能研究与应用学位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共第一外国语课基30B01实变函数论30B02高级统计学础30B03高等应用数学理30B04现代工程数学论01B02高等水动力学〔流体力学选讲〕课01B01船舶设计理论与方法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14431542136215421542154313622备注任选其一一致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力学二级学科、专业固体力学主要研究方向(1〕断裂力学(2〕弹性颠簸理论及应用(3〕本构理论(4〕岩土力学(5〕构造优化与靠谱性(6〕实验力学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 02B01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3621础02B02弹性波衍射与动应力集中3621理02B04固体本构理论3621论02B05高等断裂力学3621课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专业核能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1)核动力装置性能(2)核动力装置安全靠谱性(3)核动力装置控制与测试(4)核动力装置运转与仿真(5)核动力装置设施(6)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30B01实变函数论542103B06高等反应堆物理362203B07核动力安全性3622基两相流体力学3622 03B08础大系统理论3622 04B01理自然循环流动和传热3622 03B09论核反应堆设计3622 03B10课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的研究、3622 03B16设计、制造和维修03B17核动力装置动力学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105所719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船舶与大海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轮机工程主要研究方向(1〕船舶动力装置整体性能与系统剖析(2〕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3〕船舶热能机械气动热力学研究(4〕船舶动力装置自动化与测试(5〕船舶特种动力装置(6〕机船控制一体化技术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基03B01础03B02理03B03论03B04课03B0503B11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3621计算流体力学3622热力系统剖析3622工程循环剖析3622振动噪声控制3622机船控制根基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动力机械构造与设计〔6〕特种动力机械与装置〔 2〕热力机械工作过程及排放〔7〕机电型一体化技术〔 3〕动力机械自动控制与测试技术〔8〕热力机构传热与热强度〔 4〕动力机械气动热力学〔9〕焚烧理论〔 5〕动力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课第一外国语903130B01实变函数论5421一致03B12高等热力学3621一致基03B02计算流体力学3622础理03B13热力机械建模与控制3622任论03B14现代实验方法3622选课03B05振动噪声控制3622其03B15热片机械原理理论与数值模拟3622一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应用〔 6〕船舶运动综合控制技术〔 2〕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7〕潜器与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 3〕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 8〕船舶特辅装置与系统〔 4〕鲁棒控制理论〔 9〕工业自动化〔 5〕船舶与大海工程仿真技术〔 10〕机器人技术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04B01基04B02础04B14理04B03论04B04课04B0504B0604B07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一致大系统理论3622一致非线性系统的几何理论3621非线性控制系统3621任随机信号剖析3621选鲁棒控制理论3622其多刚体动力学3622一变构造控制理论3622沟通电机暂态过程3621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主要研究方向〔 1〕惯性导航与定位技术〔6〕传感器技术与建模〔 2〕组合导航技术〔7〕智能化仪器及测控技术(3〕信息办理与计算机仿真(4〕导航系统自动化技术(5〕捷联技术及数字控制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04B03基04B08础04B09理04B10论04B11课04B1204B13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一致随机信号剖析3621一致信息工程论3622现代惯性技术3622任最优化理论3622选现代组合导航理论3622其信息交融技术3622一故障诊疗与容错技术3621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专业精细仪器及机械主要研究方向(1〕仪器仪表测试及建模(2〕智能化仪器(3〕惯性仪表理论设计及应用技术(4〕惯性仪表先进制造技术(5〕传感器技术及丈量系统学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共第一外国语课基30B01实变函数论础04B03随机信号剖析理04B10最优化理论论04B12信息交融技术课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9031542136213622362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 `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船舶与大海工程二级学科、专业水声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线性声学及大海声信道〔6〕图象与信通技术〔 2〕水下噪声及减振降噪〔7〕矢量声学(3〕声纳与水声抗衡技术(4〕信号办理(5〕换能器与声系统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基30B02础30B03理30B04论05B01课05B02课程编号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高级统计学3621高等应用数学5421现代工程数学3621水声学专题3621现代水声技术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备注任选其一一致一致备注必修环节〔 4 学分〕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智能〔6〕指控系统技术〔 2〕数据库和知识库应用系统〔7〕软件开发环境与应用系统集成〔 3〕计算机网络〔8〕容错技术应用〔 4〕计算机图像办理〔9〕计算机协助测试(CAT)〔 5〕计算机协助工程与CIMS〔10〕仿真支撑平台研究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4基06B01础06B02理06B03论06B04课06B05学位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现代工程数学计算机科学数学机器学习理论计算机网络理论及技术软件系统构造现代计算机系统构造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903154215422362236223622362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709 所一开课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C3I 原理3622软件开发环境3622容错计算技术362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709所开课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资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资料学主要研究方向〔 1〕构造资料及强度〔 7〕合金钢脆化机理及脆性断裂控制〔 2〕功能资料合成与制备〔 8〕热喷涂技术及复合表面工程技术理论(3〕腐化与防备(4〕特种光学资料性能表征及应用(5〕纳米资料微构造及性能(6〕构件的无效剖析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 07B06资料设计学3621础07B07资料强度理论 II3622理07B08功能资料3622论07B09光学资料与偏振光学3622课07B10腐化与防备理论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二级学科、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主要研究方向(1〕机械强度与设计(2〕机电系统及测控技术(3〕现代设计及制造理论与方法(4〕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5〕机械工程资料和资料强度(6〕光纤智能构造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 07B0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3621础07B02人工智能技术3622理07B03机械 CAD 与仿真技术3622论07B04资料强度理论 I3622课07B05光纤智能构造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二级学科、专业通讯与信息系统主要研究方向〔 1〕宽频带系统的信号检测、办理与辨别〔 6〕通讯系统与网络技术〔 2〕宽带数字通讯系统〔 7〕通讯系统与网络技术〔 3〕信息办理与抗衡技术〔 8〕声信息检测与目表记别〔 4〕军事通讯系统工程〔 9〕空间阵列信号办理系统〔 5〕通讯信号办理与调制解调技术〔 10〕水下声通讯信号办理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30B01实变函数论5421任30B02高级统计学3621选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其30B04现代工程数学5421一础08B03数字通讯系统理论3621〔1〕~〔7〕一致理08B02现代电子战导论3621论〔1〕~〔7〕任选其一08B07电子抗衡技术3621课05B04水声通讯原理362205B05空间阵列办理原理3622〔8〕~〔10〕一致05B03现代信号办理理论与技术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二级学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办理主要研究方向〔 1〕通讯信号办理技术〔 4〕轻微信号检测〔 2〕光电信息与宽带数字通讯〔 5〕水声信号办理〔 3〕现代智能信息与图象办理技术〔 6〕图象办理与计算机视觉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30B01实变函数论542130B02高级统计学3621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30B04现代工程数学5421础08B04信号办理新理论及应用3621理08B053621论非安稳信号剖析与办理08B06非线性信号办理3621课05B06现代信号办理理论362205B07信号办理专题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任选其一〔1〕~〔3〕一致〔1〕~〔3〕任选其一〔4〕~〔6〕一致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不设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经济管理与战略研究〔5〕管理信息系统〔 2〕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6〕系统工程〔 3〕管理决议支持系统与仿真〔7〕管理科学〔 4〕跨国经济管理〔8〕工业工程学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共第一外国语课基30B02高级统计学础09B08经济学理论理09B03家产经济管理论09B04决议支持系统课09B06跨国公司经济学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543190313621一致3622一致3622〔1,2〕3622〔3,5,6,7,8〕3622〔 4〕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Petri 系统3621C3I 系统专题3621海战略与谋略3621论知识工程3621开海军装置与海军技术12021课标准与标准3621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
哈尔滨工程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目录一、船舶工程学院 (1)1.水利工程 (1)2.船舶与海洋工程 (6)二、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11)1.建筑与土木工程 (11)2.航天工程 (16)三、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20)1.动力工程 (20)四、自动化学院 (24)1.控制工程 (24)五、水声工程学院 (28)1.电子与通信工程 (28)2.船舶与海洋工程 (32)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6)1.计算机技术 (36)2.软件工程 (40)七、机电工程学院 (44)1.机械工程 (44)2.工业设计工程 (48)八、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51)1.电子与通信工程 (51)九、经济管理工程学院 (54)1.金融硕士 (54)十、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58)1.材料工程 (58)2.化学工程 (62)十一、理学院 (66)1.光学工程 (66)十二、外语系 (70)1.翻译硕士 (70)十三、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74)1.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74)船舶工程学院一、适用工程领域领域名称:水利工程代码:085214二、培养目标本工程领域主要是面向水利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了解本领域的热点和动态,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掌握水利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进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能够胜任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
三、研究方向1.水工建筑物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2.水力学及工程应用研究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4.水利工程结构5.海洋与海岸结构物水动力学研究四、学习年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哈工大计算机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年6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号:0812学科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培养目标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计算机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素质,是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政府领导人的后备人才。
二、研究方向1.高可靠计算与容错计算2.移动计算3.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4.海量数据计算5.数字媒体与人机交互6.自然语言计算技术7.企业计算与服务计算8.生物计算与生物信息技术9.多智能体机器人技术10.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11.信息融合技术与应用12. 计算理论13. 社会计算14. 机器学习三、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时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原则上为二年。
对于学术研究型(以下简称系列1)的硕士生,重点培养其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为攻读博士学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系列1硕士生原则上应以推荐攻博的方式取得攻读本学科博士学位的资格。
对于应用研究型(以下简称系列2)的硕士生,重点培养其计算机及应用工程实践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系列2研究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课题,其学位论文阶段可以根据课题情况及学生意愿在相关企业中完成,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毕业论文工作时间。
在延长期间,学校不收取学费,生活费由相关企业或导师及学生共同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工大研究生培养方案一、总体思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类进行分类培养。
学术研究型学生的培养方案适当增加理论性课程比例,基础理论课程学时适度增加,在学位论文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本学科基础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应用研究型学生的培养方案适当增加应用性课程比例,增加工程实践课程学时,增设实践环节。
在学位论文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应用研究型相同。
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学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总和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7学分,课程学习阶段应完成29学分。
课程体系框架如下:1、学位课(19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课程讲授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2)第一外国语(2学分)(3)数学基础课或基础理论课(4学分)(4)学科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5)学科专业课(不少于2学分)学科基础课和学科专业课的总学分不少于10学分。
2、选修课(不少于7学分)3、专题课程(2学分)专题课程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完成,结合学科的前沿和热点研究内容,以若干个教师开设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
4、学术活动(1学分)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学术研讨活动,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并交导师签字认可,方得1学分。
应用研究型: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总和不少于31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1学分,课程学习阶段应完成29学分。
课程体系框架如下:1、学位课(16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课程讲授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2)第一外国语(2学分)(3)数学基础课或基础理论课(2学分)(4)应用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5)应用技术课(不少于2学分)应用基础课和应用技术课的总学分不少于9学分。
2、选修课(不少于11学分)3、实践课程(1学分)实践课程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完成,结合专业特点,到实习基地学习实践1周。
4、专题课程(1学分)专题课程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完成,结合学科的前沿和热点研究内容,以若干个教师开设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
附:课程设置表三、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及撰写规范学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为将来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学术研究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用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侧重于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工程实际问题,要求研究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课题,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撰写规范按目前学校的论文规范要求进行,但要增加附件以证明所作的科研、设计或技术开发工作,包括图纸、程序清单、实验报告、系统照片或工作录像等。
参考文献和综述要偏重于实际应用(如工程报告等可作为参考文献,另外参考文献的数量、国外文献和近期文献的比例可适当降低要求)。
四、学制学术研究型学生的学制2年。
应用研究型学生的学制2年,对在拟就业企业中完成论文工作的研究生可以根据需要延长至3年。
第三年中学校不收取培养费,生活费由相关企业及学生共同负担。
五、研究生对培养模式的选择1、要求学生在参加复试时填报分类志愿,同时公布希望招收不同类型学生的导师名单及分配名额。
录取时依照志愿类型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2、为保证教学秩序、完成培养要求,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一旦确定,原则上不能改变。
特殊情况下如需改变培养模式,研究生可在课程学习阶段结束时,经导师同意,向学院提出申请。
如申请得到批准,研究生必须按照改变后的培养类型补修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同时在校学习年限一般应调整为2.5年。
在校期间需按学校要求交纳培养费,同时领取相应的奖助学金。
六、相关说明1、发表学术论文学术研究型中推荐免试的硕士研究生按目前学校对推免硕士生的要求,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对学术研究型中非推荐免试及应用研究型的硕士研究生,不需要发表论文。
2、攻读博士学位学术研究型中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成绩优异者可申请以推荐攻博的方式取得攻读本学科博士学位的资格。
应用研究型的硕士研究生可通过参加入学考试的方式取得攻读本学科博士学位的资格;或在补修了科学研究型课程体系中应当补修的全部课程且成绩达到推荐攻读博士学位标准时,可申请以推荐攻博的方式取得攻读本学科博士学位的资格。
七、结构力学教学大纲《结构力学(I)》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结构力学(I)课程英文名称:Structural Mechanics结构力学(I)总学时:64学分:4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力学教研室授课对象: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结构工程及应用力学双学位专业;交通学院道路与桥梁专业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教材:《结构力学(I)》,王焕定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1)《结构力学教程(I)》,龙驭球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结构力学》,李廉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结构力学》,郭长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基本要求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结构力学是结构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在先修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杆件结构的组成规律、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了解各类杆件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结构力学(II)和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静力学基础,培养结构静力分析与计算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各章节内容及其学时安排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结构的计算简图,结构的组成规律,静定结构内力计算,静定结构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矩阵位移法及结构稳定和极限分析(双学位)。
本课程的主要章节有(下面的学时安排表示:结构工程及道路桥梁/双学位):绪论(2学时/1学时)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特点,学习方法,结构的计算简图,结构的分类。
第一章杆件结构的组成规律(4学时/3学时)约束、多余约束、必要约束、刚片、自由度、计算自由度、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常变体系、瞬变体系概念,平面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第二章静定结构受力分析(16学时/16学时)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三饺拱、静定平面桁架、组合结构的受力分析;静定结构的性质。
第三章结构位移计算(14学时/10学时)广义力和广义位移的概念,实功和虚功的概念,变形体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位移计算公式推导,荷载引起的位移计算,图乘法,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计算,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线弹性体系的互等定理。
第四章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22学时/16学时)超静定结构特性,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方法:力法、位移法;基本体系,基本未知量,典型方程;解超静定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力矩分配法,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不平衡力矩;对称性的利用;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在温度变化作用下和支座移动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内力计算的校核;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特点。
双学位专业超静定拱与力矩分配法作为自学写读书摘记安排。
第五章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6学时/5学时)移动荷载和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作静定梁、静定刚架、静定平面桁架、静定组合结构的影响线;结构在结点传荷时的影响线;机动法作静定结构影响线;机动法作超静定结构影响线;利用影响线求内力和反力;最不利荷载位置确定;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简支梁内力包络图;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以下仅双学位专业用:第六章矩阵位移法(8学时)概述,单元刚度方程,坐标转换问题,整体分析,结构刚度和综合荷载元素速算法及单元内力计算,计算程序的主程序框图计算例。
第七章结构稳定及极限荷载计算的基本知识(5学时)两类稳定问题概述,两类稳定问题分析简例,简单结构转换为中心受压弹性支撑杆计算(新增内容),结构的极限荷载,极限平衡法及比例加载时极限荷载的一些定理。
三、其他教学环节1.课时内安排习题讨论课5次(10学时),双学位专业实行启发讨论式教学,不设专门习题课,平时讨论回答正确时计入平时成绩,否则不计。
2.安排小论文作业1-3次。
双学位自学读书摘记计入最终成绩,力矩分配法是考试必考内容。
3.双学位有不少于三次的平时随堂测验(时间15~20分钟),计入最终成绩。
四、考试权重不计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为100分,60分及格。
(条件成熟时采用下面方法:平时成绩10%,小论文成绩10%,期末成绩80%)。
双学位专业课程成绩由以下成份组成:平时课堂讨论成绩5~10分,平时作业成绩15分,自学读书摘记成绩15分,平时测验成绩15~10分,期末考试成绩50分。
考虑到目前学生负担过重,小论文没有作为必做内容,因此小论文成绩作为加分处理。
《结构力学(II)》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结构力学(II)课程英文名称:Structural Mechanics结构力学(II)总学时:64学分:4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力学教研室授课对象: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交通学院道路与桥梁专业先修课程:结构力学(I);弹性力学教材:《结构力学(II)》,王焕定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1)《结构力学教程(II)》,龙驭球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结构力学(下)》,李廉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结构力学》,郭长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基本要求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结构力学(II)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在先修的结构力学(I)和弹性力学课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杆件结构分析的一些专题和连续体有限单元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非杆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掌握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结构的计算机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非线性结构的静、动力分析方法。
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结构动力学基础,培养在结构分析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各单章节内容及其学时安排: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杆系结构的矩阵分析;杆系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有限元分析;结构动力分析;结构的极限荷载分析;结构的稳定分析。
本课程的主要章节有:第六章矩阵位移法(16学时)矩阵位移法的基本概念;结构的离散化和数据化;单元分析;等效结点荷载;结构的整体分析;坐标变换;边界条件处理;矩阵位移法解连续梁;矩阵位移法解平面刚架;矩阵位移法解平面桁架;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和程序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