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第二专业法学培养方案说明办学历史法学院源于
关于2011级第二专业(学位)教育报名的通知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教务通知字〔2012〕116号关于2011级第二专业(学位)教育报名的通知各教学学院、2011级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根据《江西财经大学关于第二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的规定》(江财字[2000]50号),经研究,决定自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起,对校内2011级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开设第二专业(学位)教育。
现将报名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名对象及条件报名对象:我校2011级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
报名条件:1、修读第二专业的学生,要求在校第一学年所修课程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68分。
2、修读第二学位的学生,要求在校第一学年所修课程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且在校英语课程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或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
二、开设的专业1、法学学士学位——法学专业;2、管理学学士学位——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3、经济学学士学位——金融学、保险专业;4、文学学士学位——英语专业;三、收费标准根据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核准江西师范大学等十三所高校全日制本科生双学位收费标准的函》(赣发改收费字[2010]1582号)及我校财务处《关于调整我校第二学位、第二专业收费标准的通知》(财务字〔2010〕6号)的文件精神,第二学位学费按每生每年3800元收取,第二专业学费按每生每年2500元收取,一次缴清一年学费,学制两年。
四、修读第二专业(学位)教育的有关规定1、课堂考勤要求第二专业(学位)教育课堂纪律要求,参照《江西财经大学学生课堂考勤管理规定(试行)》江财教务字[2006]33号执行。
2、重修考试不及格的课程可在网上报名参加补考和重修。
3、学分第二专业(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第二专业(学位)所修课程学分与第一专业所修课程学分不能相互冲抵。
五、申报及缴费时间安排请需要申报修读的同学于2012年12月3日之前在校园网百合平台上申报。
二专开设学院将于12月4日至7日对申报同学进行修读资格审核。
财经法学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改革互动探讨

财经法学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改革互动探讨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理念、精通和熟悉市场经济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财经类法学本科专业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定位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而目标的实现重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的改革。
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突出财经法学的财经特色。
关键词:财经法学;课程设置;改革互动一、财经法学培养目标定位在现阶段,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高规格、多样化的趋势。
多样化,即意味着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将不限于法院、检察院、律师所等法律职业机构,而是遍及社会生活中的各行各业。
凡是需要法律治理的地方,就需要法律人才,而这种需要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
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必然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法学教育就要从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中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重新修正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符合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司法部《法学教育“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设想》明确提出,法律人才不仅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部门所必需,而且日益成为全社会急需的通用人才和企事业单位专理法律事务的主干人才。
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是既懂法律,又懂科技、懂经济、懂外语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不仅法律人才少,而且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短缺尤为严重,单一型的人才已很难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已成为大势所趋。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根据社会和学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兼顾目前和长远的发展,考虑学校现有条件和能力逐步地进行。
从全国范围看,政法类院校以培养司法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综合性大学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特色,而财经类院校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体现自身的特色。
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急需财政、金融、商业、涉外经济领域的高层次法律人才,财经法学院校应结合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和财经院校现有的条件和能力,重新定位自己的培养目标,突显财经特色教育。
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法学

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法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第一部分:报考说明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在法学理论与实务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拟招生人数及学习年限拟招收人数为6-9名,实际招收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
学制三至六年。
三、报考条件因教育部关于2019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文件未下达,以下报考条件是参照2018年博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2019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如有变动,以国家教育部下发的文件为准。
届时请关注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的通知。
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⒉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⒊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⒋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四、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下载相关表格填写的方式(网址:)网上报名时间及下载相关表格时间定于2018年11月至12月,报名费及相关表格请于2019年1月初之前送交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330013)。
五、考试时间、地点考试时间:暂定于2019年3月下旬,具体时间请届时关注研究生院网站通知。
考试地点: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江西省南昌市庐山中大道)六、录取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七、其它事项未尽事宜,考生可来电垂询或登录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部网站查询。
电话:研究生院(0791)83816805 法学院研究生办:(0791)83813062网址:江西财大研究生院:,江西财大法学院:/第二部分: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参考教材一、各研究方向及指导老师:01 法学理论易有禄、刘国02 经济法学蒋岩波、杨德敏、巫文勇03 民商法学邓辉、汪志刚、熊进光04 刑法学黄华生、徐光华、谢小剑二、专业方向及入学考试科目(一)法学理论① 1001英语(不含听力)② 2002 法学基础理论(含:法理学、民法总论、经济法总论、刑法总论)③法理学(二)经济法学① 1001英语(不含听力)② 2002 法学基础理论(含:法理学、民法总论、经济法总论、刑法总论)③经济法(三)民商法学① 1001英语(不含听力)② 2002 法学基础理论(含:法理学、民法总论、经济法总论、刑法总论)③民商法(四)刑法学① 1001英语(不含听力)② 2002 法学基础理论(含:法理学、民法总论、经济法总论、刑法总论)③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三、参考教材:(以下书目,如有最新版本的,以最新版本为准)(1)高其才:《法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三版)。
江西财经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

江西财经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江西财经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一、招生对象1.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学历(专科及以上)的非营利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劳动者等社会组织的在职人员,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等。
2.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及往届高中毕业生。
二、招生专业1.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
2.管理学类: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3.法学类:法学。
三、招生计划1.每个专业计划招生30人左右。
2.招生至少分设两个分数线。
其中,常规招生分数线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的总分达到省本部线(含省本部线)或招生单位规定的相应分数线;另设成人高考或全国开放大学考试分数线。
四、招生要求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求拟报考人员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和数学能力,且英语应达到CET-4水平及以上。
2.其他专业:要求拟报考人员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和语文及数学能力。
3.报考者须在报名时缴纳报考费用,否则报名无效。
五、招生时间和流程1.报名时间:每年6月初至7月初。
2.报名方式:网上报名,填写个人信息及意向专业,并提交相关材料。
3.考试时间:每年7月中旬。
4.考试内容:普通高中毕业的考生需参加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成人高考的考生可以选择参加相关考试。
5.录取方式:考试成绩按照招生计划进行排序,按照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六、学制与学费1.学制:2年。
2.学费:每年按照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收费标准收费。
七、毕业证书考试合格并经学校审核通过的学生,将获得江西财经大学颁发的第二学士学位毕业证书。
八、其他事项1.报名者不得涂改报名表上的信息,如发现填报虚假信息等违规情况,一旦查实,取消其考试和录取资格。
2.招生名额有限,所有拟报考人员需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网上报名、准备相关材料,参加考试。
3.学校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招生计划、招生要求、学费标准等进行调整并公布。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1.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法学学士学位证书。
2.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优良,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本培养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和教育政策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学校相关规定,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2.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法学思维和法律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我国法律体系,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法律实务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法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法律实务和法学研究工作。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养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过程考核,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1.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法学学士学位证书。
2.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优良,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本培养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教育政策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三)专业核心课
1.法律职业伦理
2.法律逻辑
3.法律文书写作
4.证据法学
5.国际法学
6.知识产权法学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
1.法律实习
2.毕业论文
五、培养方式与手段
1.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实习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法学素养和实务能力。
法学双学位及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双学位及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法学专业大类:法学类专业名称:法学专业代码: 1812/1811 学制:授予学位:法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跨学科基础,能够在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特别是水利等环境资源管理部门)、仲裁机构、法律服务行业从事法律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修读双学位及辅修本专业的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法学专业相关主干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备运用法学理论和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3.撰写相关法律文书等写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法学四、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等。
五、实践教学法律纠纷案例讨论与模拟辩论、各门课程课外学时完成的案例分析作业、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授学位条件授予本专业学士学位最低学分要求:36学分。
其中:学科基础课程:16学分;专业主干课程:12学分;实践环节:8学分。
毕业论文环节单独进行,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的安排与法学专业学生基本一致。
特别说明:(1)学生报名修读双学位,未能完成第二学位要求的修读课程及学分,但取得了部分规定学分(大于或等于24学分),视为辅修该专业,可以获得颁发辅修结业证书。
(2)学生报名修读双学位,未能完成第二学位要求的修读课程及学分,但已修读部分主干或个性化课程合格并取得学分,可以获得颁发课程修读证书。
七、课程框架及学分要求(一)双学位(二)辅修法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理论教学)法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法学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安排表工商管理双学位及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大类:工商管理类专业名称:工商管理专业代码: 0815/0816 学制: 3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一、培养目标培养既拥有良好的理工专业素养,同时又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基本的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适合于工商企业、政府部门以及科研单位从事技术管理、综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属学科门类:经济学所属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所属学院:经济学院一、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具有宽广、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前沿理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能进行对外学术交流;能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资料,并能熟练地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独立地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
学生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机关或其他机构从事教学、科研或其他工作。
二、学制:两年半三、研究方向1、外国经济学说史;2、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比较;3、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4、中国经济思想史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得少于35学分。
1、公共学位课3门8学分2、公共必修课2门5学分3、专业学位课2门6学分4、专业必修课4门8学分5、专业选修课8学分6、同等学力及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生需补修本科课程2门,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参见本专业课程计划表(附表)。
五、实践环节及科研能力要求1、实践环节要求(1)、具备将经济学基本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从事为期2个月的社会实践,并写出实践报告,交导师评阅通过。
(2)、具备经济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不少16小时的教学实践。
2、科研能力要求(1)、较好地掌握国内外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
(2)、具备应用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象并预测经济事件的能力。
(3)、具备应用经济理论分析中国重大经济事件的能力。
(4)、在学习期间,必须在重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一篇,或与导师合作且公开发表论文二篇。
六、培养方式和成绩考核本专业硕士生入学后一学期内明确导师,在导师组的协调下由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由硕士生导师和导师组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公共课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
根据研究方向和科研工作的需要,选读若干门专业选修课。
20XX-20XX级法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2-2013级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根据教育部关于法学本科学生水平评估的有关规定及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学计划,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法学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司法机关、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金融与贸易等实践部门从事法律实务、研究、咨询及其他法律服务工作,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服务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要求学生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
学生应当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熟悉法律基本知识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具备相应的经济管理知识,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实际问题,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培养特色(一)知识结构:以法学专业知识为基础,拓展财经专业知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培养方式: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导,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双师教学、模拟演练、亲历体验等方法为主导,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运行模式:实行“一学年三阶段”的教学运行模式: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和特色化培养阶段。
四、主要课程以法学类16门核心课程为基础,实行“3+7+X”主干课程管理制度,主干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I—IV)、计算机应用基础、法理学(I—II)、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总论、民法总论、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学、合同法、刑事诉讼法、宪法学、国际法。
课程设置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
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体现了法律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的要求,开设了法律专业英语、国际经济法、英美商法等双语课程;其他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也体现了拓展专业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
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为加强和规范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0〕l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总则。
本总则适用于全日制统招硕士研究生(不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高层次人才。
(二)基本要求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较强的事业心及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3、身心健康。
二、学制与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标准学制为3年,实行2至4年弹性管理。
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前三个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第四、五、六学期为社会调研、论文撰写与答辩时间。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短为2年。
成绩优秀的研究生经导师同意,可申请2年或2年半毕业,但须在预期毕业时间的前6个月,向研究生部提出毕业申请。
申请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学位课程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2.取得科研学分不低于8分,其中须在CSSCI或CSCD来源期刊(含集刊不含扩展版)上独立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作者单位须署名江西财经大学)1篇及以上。
因故不能按标准学制完成学业者,征得导师同意后,提前3个月向研究生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延期。
学习年限最长为4年,逾期取消学籍。
三、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设置原则上应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依据,其专业属于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属于三级学科。
关于印发《江西财经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的通知

江财研教字〔2011〕2号关于印发《江西财经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的通知校属各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十七日江西财经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管理模式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同。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第三条凡录取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凭录取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到各专业学位所在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和研究生部分别办理入学报到手续和注册手续,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到者,应向所在学院请假,并出具相关证明,经学院批准后方可延期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学院应在规定注册报到日期后的第三周,将逾期未报到人员名单报研究生部。
第四条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入学资格:(一)经政审复查,发现入学前有严重政治问题或道德品质问题;(二)在报考过程中提供不实材料,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三)初试、复试舞弊者;(四)未经请假超过两周不报到者;(五)请假逾期超过两周不报到者;(六)不按照学校规定按时缴纳学费者;(七)入学复查不合格者。
第五条新生报到时需填写《专业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交学院存档,学院依此向研究生部报送新生学籍信息库。
学院负责办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证、一卡通等,有关部门应予以配合。
第六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休学、复学、退学参照全日制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相关学籍管理规定。
第七条新生的开学典礼与集中性的入学教育活动由研究生部集中组织,学院积极配合。
第三章教学与培养第八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学校和学院必须紧密联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在培养目标、招生方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习和实践环节、学位论文和学生管理等环节探索适合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
传承与超越:新时代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规范变迁

传承与超越:新时代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规范变迁
余鹏峰
[摘 要]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内容。新时代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有赖于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治理策略
的转变、合法性的补足、相关制度的明晰、监督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第二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辅修专业(学位)
方能得出客观的结论。整体观之,“〔87〕教计字 105 号”文之于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且不
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在新时代呈现深刻调整的特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发〔2014〕5
号”文率先打破了第二学士学位教育长达 32 年的稳定状态,改变了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设立运行的方式。
2014—2019 年:衰落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4〕5 号),《学士学位授权 与授予管理办法》(学位〔2019〕20 号)
2020 年至今:重塑
《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9 号)
(三)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发展的规范特点
首先,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规范经历了从无到有、持续稳定的发展过程。尤其是“〔87〕教计字 105 号”文
任何制度都有其发生、演进的历史脉络,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可以更好地知晓现实制度从何而来、何以 而来,又将去往何处。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看待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制度 变迁、把握制度内涵及其未来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议题。鉴于 此,本文在回顾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历史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不同阶段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政策,回答第二学
之后,“学位〔2019〕20 号”文明确了不再招收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宣告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完成历史使命。
民商法硕士点培养方案免费范文精选

江西财经大学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属学科门类:法学所属一级学科:法学所属学院(所):法学院一、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法制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财经知识背景,能够独立从事企业法务、金融证券法务、商事法务会计、知识产权法务,胜任民商法理论研究、教学、司法实务工作的专门法律人才。
(二)具体要求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支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精神。
2、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本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民商事立法;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其他法律学科知识,具备金融、证券、保险、会计等财经学科的基础知识;较为熟悉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独立承担民商法理论研究、教学和法律实务工作。
3、具有较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身体。
二、学制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实行2至4年弹性管理。
前四学期以攻读学位课和专业课为主,后二学期主要安排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调查研究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等。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短为2年。
成绩优秀的研究生经导师同意,可申请2年或2年半毕业,但须在预期毕业时间的前6个月,向研究生部提出毕业申请。
申请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学位课程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2、取得科研学分不低于8分,其中须在CSSCI或CSCD来源期刊(含集刊不含扩展版)上独立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作者单位须署名江西财经大学)1篇及以上。
因故不能按标准学制完成学业者,征得导师同意后,提前3个月向研究生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延期。
学习年限最长为4年,逾期取消学籍。
三、研究方向(一)民法(二)商法(三)知识产权法(四)商事法务会计以上方向由导师和学生采取双向选择,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一)课程设置课程分为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
其中,学位课、必修课分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
2020年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0年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当前对于研究生招生简章全国各大研招院校在陆续发放中,为方便大家及时了解全国各省市院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0年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2020年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以下是2020年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具体内容: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现有一个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财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
法学一级学科是江西省重点学科,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是江西省唯一的法学类示范性硕士点。
2015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法学专业排名第一;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取得江西省法学专业历年最好成绩(B,并列全国第29名)。
一、招生人数见学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预估数56人左右,其中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各约为10-15人左右,刑法学约为8-10人,诉讼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理学、国际法学、财税法学各约为3-5人左右,具体录取名额视考生上线情况微调。
)二、学制实行弹性管理2-4年制,一般3年毕业。
三、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9年11月)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0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级执行为加强和规范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总则。
本总则适用于全日制统招硕士研究生(不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高层次人才。
(二)基本要求、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较强的事业心及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身心健康。
二、学制与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标准学制为年,实行至年弹性管理。
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前三个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第四、五、六学期为社会调研、论文撰写与答辩时间。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短为年。
成绩优秀的研究生经导师同意,可申请年或年半毕业,但须在预期毕业时间的前个月,向研究生部提出毕业申请。
申请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学位课程单科成绩不低于分;2.第一外语为英语者(以入学考试参加的外语语种为准),需参加国家考试,成绩达到分以上;.取得科研学分不低于分,其中须在或来源期刊(含集刊不含扩展版)上独立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作者单位须署名江西财经大学)篇及以上。
因故不能按标准学制完成学业者,征得导师同意后,提前个月向研究生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延期。
学习年限最长为年,逾期取消学籍。
三、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设置原则上应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最新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为依据,其专业属于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属于三级学科。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docx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学习年限
专科起点本科:基本年限2。
5年学习年限2.5—5年
二、专业培养目标
掌握法学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法学专业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法学专业实际工作的较高的职业技能和研究工作的基础能力,成为具有良好的法学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三、专业培养要求
具有良好的法学专业素质,掌握法学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法学专业业务工作能力和适应相近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受到法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法学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种外国语的基础知识,能够阅读法学专业的外文文献与资料。
四、专业主干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制度史、民法总论、刑法、商法、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知识产权法.
五、毕业合格标准
专科起点本科:在学习年限内,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获得80学分.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学士学位。
六、本科生授予学位类别
成人教育法学学士.
专业负责人: 教学院长/系主任: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旦院长、主管校长:周玉。
江西财经大学法律硕士培养方案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 法律职业伦理 经 济 法 学
义理论与实践研 (2 学分)
(3 学分)
必修课(共计 究(2 学分)
32 学分)
外语(3 学分) 中国法制史(2 国 际 法 学
学分)
(2 学分)
法理学(2 学分) 宪 法 学 ( 2 学
分)
民法学(4 学分) 民 事诉 讼 法 学
中前四个学期需要周末来校上课,第五、六学期为毕业论文写作及实习实践。
按学校每个教学学期为 16 周计算,每周末安排 16 节课(每天 8 节,上午、下午各 4
节)。每个学期最多可以安排 16 个学分课时,四个学期总计可以安排 64 个学分,能够完成
全国法律硕士教指委安排的课程。考虑到实际上需要完成的学分不到 64 个,建议每个学期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必修课共计18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法律职业伦理2学分外语3学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原理与实务3学分民法与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4学分刑法与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4学分推荐可选学分为20分不低于16学分法理学专题2学分宪法学专题2学分环境资源法专题2商法专题2学分证据法专题2学分经济法专题2学分知识产权法专题2国际法专题2学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学分实践教学与训练不低于15学分法律检索2学分模拟法庭模拟仲裁模拟调解3学分法律写作2学分法律谈判2学分专业实习6学分各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学生在第二学年含第一学年暑假完成专业实习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要求实习单位开具实习证明才能取得该学分
计 16 课时。其中,学位论文(5 学分)及实践教学中的专业实习(6 学分)不用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课时共计 43 分。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前四学期完成课程学分,平均每学
江西财经大学法律硕士培养方案

天 8 节),1 学分。 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非全日制(非法学)的学习年限均为三年。其中,前四学
期完成课程学分,第五、六学期进行实习实践及毕业论文写作。 非全日制学生学校不安排住宿,南昌之外的外地学生需要周五晚上抵校,法律硕士办公
计 16 课时。其中,学位论文(5 学分)及实践教学中的专业实习(6 学分)不用课堂教学,
环境资源法专题(2 学 分)
(推荐可选 学分为 20 学
中国法制史专题(2 学 商法专题(2 学分) 分)
分,不低于 16 学分)
证据法专题(2 学分) 经济法专题(2 学分) 知识产权法专题(2 学
分)
国际法专题(2 学分)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
题(2 学分)
实 践 教 学 与 法律检索(2 学分) 模拟法庭、模拟仲裁、 法律写作(2 学分)
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与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的培养方案完全相同,但不需要
全脱产学习,实行周末上课。非全日制法律硕士的学习周期为三年。因此,上课时间为四个
学期。
按全国法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要求,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的总学分为 54 个学
分,其中,课程学分(34 学分)、实践教学与训练(15 学分)、学位论文(5 学分),每学分
1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法律职业伦理(2 学分)
与实践研究(2 学分)
必修课(共计 外语(3 学分) 18 学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原理 与实务(3 学分)
民法与民事诉讼原理与
实务(4 学分)1Fra bibliotek刑法与刑事诉讼原理与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传治国经世之道 育厚德明法之才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页码: F0002-F0002页
主题词: 江西财经大学 法学院 经世 治国 明法 院办公室 研究所 经济法
摘要: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源于1984年设立的经济学系经济法教研室。
1995年3月,成立经济法系;1999年5月,经济法系更名为法律系;2001年9月,在法律系的基础上组建法学院。
法学院现设法学系、民商法系、经济法系、宪法与行政法系等四个教学系和经济法研究所、比较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刑法研究所、行政法研究所等六个研究所,以及法律硕士(JM)教育中心、院办公室、分团委、校友联络办公室等行政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财经大学第二专业(法学)培养方案说明
一、办学历史
法学院源于1984年设立的经济学系经济法教研室;1995年成立经济法系;四年后又更名为法律系;2001年在法律系的基础上组建法学院。
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学院招收法学第二专业的学生,截止到2016年3月,已培养了2642名法学二专毕业生,现有在校法学二专学生237名。
二、师资力量
法学院拥有一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5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2人,在读博士4人,博士(含在读博士)约占专任教师的82%。
有教授20人,副教授20人;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员2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4人,江西省骨干教师7人;有首席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6人。
在2015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活动中,我院法学本科专业荣获全省第一名。
三、招生对象、学制与学位
(一)招生对象:全校在校本科注册就读一年以上的文科、理科、工科等各个专业的本科生,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修读条件:(1)在校前两个学期取得不低于标准学分,且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2)英语水平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在校英语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
(二)学制:二年。
(三)学位:法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
熟练掌握法学基本理论与诉讼实务,培养专业知识全面的复合
型法律高级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
团体、基层社区从事法律秘书工作或在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
律师事务所及仲裁机构等部门从事法律职业工作。
五、培养基本要求
(一)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富有社会正义感,具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法治观念;
(二)掌握民事、刑事、行政、经济法律等部门法规定,并具有实际运用能力;
(三)具备运用法学理论、法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较好的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六、主干课程与授课时间
(一)主干课程
主要开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商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法学主干课程。
(二)授课时间
在二年制的学习期间,第二和第三学年上、下学期的周六、周日及暑期前半期(7月初至7月底)安排集中授课。
七、毕业论文与毕业要求
(一)毕业论文
第四学年上学期期初,根据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拟定论文题目,进行文献检索,撰写毕业论文。
(二)毕业要求
修满专业主干课40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合计46学分,且通过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者,方能获得法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