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2
(九年级物理教案)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课的教案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课的教案九年级物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会调节天平平衡,会使用砝码,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4.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5.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
2.密度。
3.天平的使用。
教学难点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2.密度的应用和计算。
3.公式ρ=m/V 的正确理解。
4.判断空心还是实心的问题。
教学方法1.观察法:会观察天平的构造及其作用,观察游码的初始位置,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观察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
2.实验法:会正确使用天平进行简单实验。
教学过程一、知识网络(板书)二、典型例题例1:某仓库有一捆铁丝,其质量为7.9 kg,测得直径为1 mm,问这捆铁丝有多长?分析:铁丝的长度可用刻度尺量,但是一捆铁丝,用刻度尺量很不方便,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求出就方便了.解法如下:已知:m=7.9 kg,ρ铁=7.9×103kg/m3,r=0.5mm=0.5×10-3m求:L又因为铁丝可视为圆柱体,可由公式V=πr2L得:L=V/πr2= 1274m。
答:这捆铁丝长1274 m。
例2:现有一台已调好的天平(配套砝码),一个盛满水的烧杯,只用这些器材(不使用任何其他辅助工具)测出一堆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计算金属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分析:从实验原理(ρ=m/V)来分析,要测出金属颗粒的体积才能解决问题,可是器材中没有量筒,但有装满水的烧杯,能不能用排水法,通过质量与密度的知识求出金属颗粒的体积呢?设想可测出盛满水的烧杯的质量(m1),把颗粒加进烧杯,部分水(体积等于颗粒体积)溢出,再测出总质量(m2).若事先测出颗粒的质量(m0),我们再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组成、状态以及物质的基本属性(密度、比热容、热值)。
2.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分类,并能运用相关物理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3. 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基本属性:密度、比热容、热值。
2. 常见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3. 物质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4. 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基本属性(密度、比热容、热值)的定义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物质状态变化的解释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的基本属性和状态。
2.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分类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物质的基本属性(密度、比热容、热值)及其定义。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状态变化,如冰融化、水沸腾等。
4.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物质分类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理解。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物质导电性的理解与应用: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及区分。
2. 磁现象的基本知识:磁铁、磁场、磁力线的概念。
3. 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容。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导电性的理解与应用,磁现象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其应用。
八、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区别。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磁现象和电磁感应现象。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二教案
第十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二课时一、基础练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是物体本身的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
常用的质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吨=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__克=___________毫克。
3.下面的几个数值是对同学的身体质量的估计,你认为哪个比较接近( )A ,8.5×103克;B ,3×102千克;C ,1×10-2吨;D ,5×107毫克。
4.一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为20千克,把这个物体搬到月球上,那么它的质量为( )A ,大于20千克;B ,小于20千克;C ,等于20千克;D ,无法确定。
二、复习内容1、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即2121V V m m =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
即1221ρρ=V V 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物质、元素、物质组成等基本概念;(2)能运用物质的分类、性质、变化等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掌握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概念及分类:了解物质的定义,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能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物和单质等。
2. 元素的性质与分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了解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能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问题。
3. 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燃烧、爆炸等现象。
4. 物质的微观结构: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的概念,掌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等。
5.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能运用物质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解物质的制备与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概念、分类,元素的性质与分布,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物质的微观结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2. 教学难点:物质分类的判断,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微观结构的理解,物质性质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运用实验演示法,直观展示物质的变化,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 利用案例分析法,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10课时2.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实验演示、讨论、案例分析等3. 教学过程:第1课时:物质的概念与分类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分布第3课时: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第4课时:物质的微观结构第5课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质概念、元素性质、物质变化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案编写依据:《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物质世界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2. 提高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 分子动理论4. 力的作用效果5. 浮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分子动理论,力的作用效果,浮力。
2. 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分子动理论的运用,浮力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通过实验、演示、讲解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相关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梳理:讲解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分子动理论,力的作用效果,浮力等知识点。
3. 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复习与巩固1. 通过课堂复习,使学生对物质世界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系列关于物质世界知识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2.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
八、拓展与提高1. 引导学生进行物质世界知识的拓展学习,如介绍物质的微观结构、分子动理论的应用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物质世界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2. 掌握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力学、热学、电学等方面的相互作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2. 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分子、离子等。
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如密度、颜色、硬度等)和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等)。
4. 物质的相互作用:力学相互作用(如摩擦、碰撞等)、热学相互作用(如热传导、热膨胀等)、电学相互作用(如静电、电流等)。
三、教学重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 物质的微观结构。
3.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力学、热学、电学等方面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难点1. 物质的微观结构的理解。
2. 物质的性质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3. 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验证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4.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内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 引入:提问学生对物质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 讲解:介绍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讲解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概念。
3. 例子: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物质。
二、物质的微观结构1. 引入:提问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
2. 讲解:介绍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结构,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例子: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不同微观结构的存在。
三、物质的性质1. 引入:提问学生对物质性质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三) (2)
初中新课标物理教材分析«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科学内容1.明白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究将不断深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究将不断深入。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估量分子的热运动。
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6.能举例讲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明白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全章概述l.本章要求自然界中的一切差不多上由物质组成。
本章要紧从微观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使学生能简单讲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究将不断深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差不多观点,同时将微观世界和宇宙联系在一起,给出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数量级;并将目前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而这种探究也是渐进的。
本章教材在出现物理知识的同时,将人类探究微观、宇宙的过程展现出来,期望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学习物理知识,而且从中了解感受科学进展过程中蕴藏着浓郁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和人文情操,关心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
本章教材的重点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的差不多观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大致数量级概念;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探究将永无止境。
本章教材的难点是对微观世界概念的建立,人类探究微观和探究宇宙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形成,以及从中感受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的过程。
本章教材中包含两条科学探究主线。
一是以文献资料为主的科学进展史的科学探究过程,要紧在第一节〝走进微观〞、第三节〝探究宇宙〞中表达。
另一个是以学生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过程,要紧在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中表达。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复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 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如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3. 能够运用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概念。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点。
3. 常见物质的分类及例子。
教学活动:1.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 学生自主学习,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点。
3. 小组讨论,分析常见物质的分类及例子。
巩固练习:1. 判断题:判断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a. 空气b. 水c. 糖水d. 氧气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分类。
a. 元素b. 化合物c. 混合物1. 氢气2. 硫酸3. 沙尘暴4. 食盐水第二章:复习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的三态教学目标:1. 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掌握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原因。
3. 能够运用分子动理论和物质三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内容: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原因。
3. 分子动理论和物质三态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三态变化。
2. 小组讨论,总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3. 案例分析,运用分子动理论和物质三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巩固练习:1. 判断题: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 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2. 简答题:解释为什么冰融化成水需要吸热。
第三章:复习物质的性质和鉴别教学目标:1. 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学会运用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
3. 能够运用物质的性质和鉴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物质鉴别的方法和技巧。
3. 物质的性质和鉴别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定义和特性。
2. 掌握物质的分类及各种物质的性质。
3. 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定义和特性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无机物和有机物3. 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分子、离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质的定义、分类和微观结构。
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和特性。
2. 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类及各种物质的性质。
3.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物质的微观结构。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概念。
2. 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物质的变化类型及变化过程。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 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3. 物质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4. 物质的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质的性质、变化类型及变化过程。
难点:物质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来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讲解:讲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
4. 探究:分组讨论,分析物质变化的类型。
第三章:力的概念与作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和特性。
2. 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3. 了解力的计量单位及力的换算。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特性2. 力的作用效果:形变、运动状态改变3.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4. 力的换算:1N=1kg·m/s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概念、特性及作用效果。
《多彩的物质世界》教案-2
第三节密度【教材分析】本节课从日常生活的事例出发,通过探究实验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通过分析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体会物质密度的含义。
新教材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知识的发生点出发,深入浅出,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旧教材侧重于学生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新教材一改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其内在探索科学的求知欲,实现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设计】附网址: ①/200304/ca183976.htm ②/rlmdsys/rlmd.htm ③ /200304/ca183979.htm ④/200304/ca183977.htm 【教学案例】 学 校:许海中学 主讲教师:钟秋华 授课班级:307 人 数:54授课时间:2003年9月5日课前准备:实物投影仪,两个一模一样(容积相等,例如都为0.5升)的透明塑料瓶,分别盛满水和花生油;每2个学生分成一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有以下的实验器材:一架天平(含砝码),不同体积的铝块(4个),与铝块对应的不同体积的铜块(4个),仿课本P13页图10.3-1的表格两份(一份用于记录铝块的实验,一份用于记录铜块的实验)。
复习练习:①1cm3=____________dm3=_____________ m3 ②5kg=___________g③在使用天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生甲:1cm3=1×10 -3dm3= 1×10 -6m3;5kg=5×10 3g生乙:在使用前必须把天平调节平衡,“左物右码”,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潮湿的物体和休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学设计
第二节质量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共两个知识点,但是涉及的内容有三点,第一个是质量的初步概念,第二个是质量的单位,第三个是天平,第四个是怎么样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这三个知识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理概念和一个很重要的仪器的使用问题。
质量是物理概念教学,所以在概念的引入上要注意。
不过本节要求学生对质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只作“物质的量”的粗浅的介绍,不要让学生感觉到生疏。
可以从实物的观察上来引入。
讲天平(质量测量)的时候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可以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完成一个情境剧。
也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背诵质量的概念及会利用质量的单位进行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能简单的测量物体(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过程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情感目标通过天平的使用技能的训练,体验科学测量的态度的严谨和培养和别人友好协作的态度三、重点难点重点:质量的单位难点:用天平来测量质量的问题四、教学媒体实验仪器天平(学生天平和托盘天平),砝码,木块,土豆(或别的蔬菜)杆称(一个),牙膏皮,铁锤和铁钉五、课时建议1课时六、教学过程1.质量(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
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
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
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
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物质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掌握常用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物质的定义;(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3)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3)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常用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
2. 教学难点:(1)物质的分类及判断;(2)反应类型的判断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物质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重点讲解反应类型的判断及应用。
3. 实践: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巩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知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质的分类及反应类型的判断。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质基本概念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变化、反应类型的理解和应用。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化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物质世界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或化学企业,增强学生实践经验。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回顾和掌握物质世界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2)能理解和运用物质的基本概念,如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3)能分析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物质世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利用实验、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增强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物质世界的组成: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
3. 物质性质与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世界的组成、分类和性质,物质的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物质的分类和判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分别讲解物质世界的组成、分类和性质,物质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如铁的导电性在电器制造中的应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世界的组成、分类和性质,物质的基本概念。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物质世界的组成、分类和性质,物质的基本概念的知识点。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举例说明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知识测试评价:通过课后测试或课堂小测,了解学生对物质世界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旗第五中学集体备课教案科目物理初三年级集备组主备人刘福全时间
集备组长签字包组领导签字
例练选讲:
11. 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试估算一个中学生整个身体的体积大约是()
A.5 m3
B.50 dm3
C.50 cm3
D.50 mm3
12. 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g的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 的下
列哪种物质()
A.浓硫酸 B酒精 C.煤油 D.汽油
13.某同学用生了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时,结果()
A.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D.无法判断
14.你所在考场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15. 有一同学在测物体质量时,错把物体放在右盘,在左盘放了50 g、20 g
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到4g处使天平平衡,这个物体的质量应是()
A.78 g
B.74 g
C.70 g
D.66 g
16.有一个同学在一次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所用的一个砝
码被磨损了,请问,这个同学所测的物体的质量与真实值比较()
A. B. C. D.
17、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可采用的是()
A、将一张邮票直接测量
B、测螺帽与一张邮票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螺帽质量
C 、测10张邮票质量,再除以10
D 、测100张相同邮票质量,再除以100
18、如图1所示,一密闭容器内装有空气,活塞与容器壁密合不漏气,当把活塞向左推的过程中,空气的质量和密度与原来相比将( )
A 、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 、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C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D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19、一个容积为3×10—4m 3的瓶内装有0.2kg
的水,一个同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o .01 kg 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这个同学投入26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正好上升到瓶口。
求:
(1)瓶内石块的体积。
(2)石块的密度。
20.某活动小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认真分析“沙尘暴”天气的根本原因在于植被减少.以长江为例,其森林覆盖率已由历史最高的85%下降到不足9%,造成长江流域年年土壤流失约2个县的国土面积.为了监测水土流失情况,活动小组在某河段取了体积为5×10-3 m 3的江水,测其质量为5.3 kg ,则该河段每立方米江水(指纯水和砂的总体积为1 m 3)的含砂量为多少千
克?(砂的密度为2.5×103 kg/m 3)
21.国家体育中心俗称“鸟巢”(如图5所
示),是2008年奥运会的主场馆,开幕式和
闭幕式的体育场馆。
在“鸟巢”中使用了400t
的钢材,如果将这些钢材制成一个钢板,钢板厚度是100mm ,则这块钢板的底面积为多少m 2。
(设ρ =8.0×103kg /m 3)
22、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 ×2m ×0.6m ,额定载重量为4t 。
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重量为多少?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 kg /m 3.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23.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43310m -⨯的瓶内盛有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
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
水面升到瓶口。
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
块的密度。
图10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