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思结合讲练结合合作探究活动一:质量守恒定律理解、验证及应用1.推断物质化学式2.推断未知物的组成元素3.数据分析4.微观示意图分析学生活动:导学案填空小组合作讨论回答活动评价:1.能够正确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答相关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小组讨论后回答活动评价:2.能够正确推断出物质的化学式。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活动评价: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4.从微观视角看化学变化,体验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一致性。
方法点拨:1.原子守恒 2.微观粒子数—化学式—配平方程式活动二:化学方程式书写和意义方法点拨:1.根据信息找全反应物、生成物(隐含的物质)和反应条件2. 质方面: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量方面:质量比、粒子个数比活动三: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生活动:学生填写导学案完成导学案练习题活动评价:5.能够熟练书写出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6.能准确的说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学习自主练习活动评价:7、能熟练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步骤规范。
8、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形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变化的意识。
归纳提升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构建,画思维导图,总结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活动评价:能够总结核心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化学观念。
[初中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1 人教版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学习目标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之比3、燃烧的条件:内因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外因是①温度达到着火点②与空气(或氧气)接触4、灭火的原理:①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②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5、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和疑点重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点化学方程式疑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教材解读课文要点解析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能表示三个意义:1、从宏观方面看:氢气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定量的方面看: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3、从微观的角度看: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理,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①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②找某一种要配平的元素(一般来说该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较复杂)③求两边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④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原子个数,就可以得到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求18克水完全电解,能够生成多少氢气?般步骤为:1、设、设未知量2、写、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找、找出质量关系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1、设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2、写 2H2O通电t2H2↑+O2↑3、找 36 418克 X4、列436=X克18X=2克5、答:能够生成氢气2克。
4.3.3物质组成的定量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2.教学难点
-难点识别: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平衡的理解,以及从微观粒子层面理解质量守恒的原理。
-难点突破:通过动画演示和模型构建,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原子数量不变的原理,从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方法教学: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条件和定量计算步骤,特别是在计算过程中的单位转换和数值精确处理。
(2)然后,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进行单位转换,将质量转换为摩尔。
(3)最后,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解答疑问)
5.总结与反思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今天的重点内容:
(1)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进行定量计算的前提。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进行定量计算的方法。
其次,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定量计算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在书写方程式时容易忽略平衡,而有的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单位转换和数值处理上出现错误。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专项练习,重点训练学生的方程式平衡和计算能力。
另外,我也注意到,课堂讨论和互动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可能是因为我对问题的设计不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引导方式不够恰当。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尝试设计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观看《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视频,通过生动的实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完成课后拓展练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可以记录下来,在课后辅导时间向老师寻求帮助。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思考。
2.作业量要适宜,避免过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习效果。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主动查阅资料、向同学请教,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至关重要。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等基本概念。然而,在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方面,学生们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3.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化学方程式与实际计算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4.强调化学实验中的定量操作,如滴定、称量、体积测量等,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蜡烛燃烧实验中,如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计量法在化学反应计算中的作用是什么?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理解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本第XX页的练习题1-5题,重点考察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计量法等基础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2.结合蜡烛燃烧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定量化学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通过此作业,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操作中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能够运用化学计量法进行相关计算。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优秀教案
(1)严格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需要化学方程式配平
(2)严格尊重实验事实,不可主观臆造
书写过程:
(1)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以短线相连,并在短线上注明反应条件
(2)配平化学方程式,将短线变为等号
(3)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注明“↑”“↓”
教师讲解,学生练习
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错写或漏写反应必需的条件。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二、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质”的含义:表示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量”的含义: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表示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严格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需要化学方程式配平
复习旧知识
以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意义。
1、“质”的含义:表示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量”的含义: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表示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
1、宏观读法
2、微观读法
3、质量关系读法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总结
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程:
(2)严格尊重实验事实,不可主观臆造
书写过程:
反思
课题
4—2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二)
教
学
目
的
1.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2.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3.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第十六课时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讲义及练习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讲义
第十六课时定量认识化学变化(3)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一)方程式计算步骤:1、按题意设未知数2、写出题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4、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的比例关系5、计算未知数例题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若需制备二氧化碳质量为8.8g,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例题2:电解9g水,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二)注意问题1、计算中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且单位必须统一2、方程式计算必须代入纯净物的质量计算3、经常利用反应产生的气体或沉淀(三)计算时的常见错误:➢所设物质的质量包含杂质的质量,或者包含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者没有配平。
➢数值计算错误。
【典型习题】1、实验室利用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若制备4.4L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多少克? (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g/L)2.实验室利用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现有25g 含杂质20%(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的石灰石,能制取二氧化碳多少克?3.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石灰右样品,放入盛有200g 稀盐酸的烧杯中,待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后(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变为216.2g。
求: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_____克;2)这种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4.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_______次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已完全反应。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第十六课时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3)课后习题质量守恒定律必考题型 计算专项1、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30g 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是20.4g ,求参加反应的氯酸 钾的质量。
4.2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课时)
演示实验一: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1)在备好的锥形瓶中放10ml硫酸铜溶液,单 孔塞中放一根胶头滴管,吸入一滴管的氢氧化钠 溶液,将塞子塞好。 (2)称量锥形瓶及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4)称量锥形瓶及反应后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冷却)
天平平衡 质量相等 (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质量不变 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6)、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 是( B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种类 ③元素 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 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7)、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8 克A与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克C和11克 D,则参加化学反应的B的质量为 12 克。
4.2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第一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
定律的本质原因 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 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提出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时, 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 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例如:火柴燃烧只剩下灰烬; 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 生锈的铁钉质量比未生锈时的质 量大……
等。
我来分析:为什么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相等呢?
分解
重新组合
H2O
分
分解
原
重新组合
子
子
新 分 子
反应图示: 2Mg 镁 原子数 相对质量
+ O2 + 氧气 2MgO 氧化镁
氧原子:2 镁原子:2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3
微粒间个数比2:2:1
各物质质量比2×18: 2×2:32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知道微粒间的个数比(2:2:1)
( 每两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知道物质间的质量比(36:4:32)
(每36份质量的水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刚才主要介绍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读法。接下来我们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进行计算。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典型习题:35克水完全燃烧生成多少克水?
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解:设生成水的质量为x
写出化学方程2H2+ O2═══2H2O
列出相关物质的质量2×22×18
代入已知量和未知量35gx
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2×2 2×18
1.实验室要制取4.8克氧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多少克?
2.完全电解4.5克水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这)
3.某同学打算用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
(已知: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药品:
教学过程:
课前默写
引入新课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
活动探究
教师小结
课堂练习
课后实践
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4.双氧水制取氧气: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6.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二氧化碳与水反应:8.电解水:
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测定,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的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动
三、学习方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四、设计思路:
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
本课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应全面体现新教材理念,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提出问题--H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猜想与假设一一设计实验方案一一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一一交流与讨论一->形成结论-->反思与评价。
增加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和思考的深度,充分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倡导学生提出更完善、甚至更好的思路及方法。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仪器
六、教学设计。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
A、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B、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D、无法确定质量的变化
3.A+B=C+D,已知12gA和1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则生成的D的质量是()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教学目标:
识记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法(设问——实验——归纳——总结——练习)
教学过程:
情景设计:先调节天平平衡,在托盘的左边放一支蜡烛,调节天平平衡,然后点燃蜡烛,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天平是否仍然平衡?如果不平衡,往哪边偏?
板书:2.质量守恒的原因
讨论:你能自己总结一下化学反应前后有哪些一定不会改变?哪些一定会发生改变?什么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总结: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练习:
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2.如图所示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
反应前反应后
问:①反应物中有几种分子?生成物中有几种分子?分子的种类是否改变?分子的数目是否改变?
②反应物中有几种原子?生成物中有几种原子?原子的种类是否改变?原子的数目是否改变?
讨论:你能否根据第2题,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呢?
情景设计:那么怎样将上述实验改进,用改进后的实验来证明反应前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呢?
九年级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
九年级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的测定,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2、在理解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并能推测物质的组成二、科学素养:1、初步培养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总是的能力2、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三、教学重、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过程:[引言]由成语:“点石成金”引入,联系第二章的分子、原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再重新组合展开,导入化学反应不仅在质的方面有一定的规律,而且在量的方面也存在一定规律。
[新授][活动与探究]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酸钙和盐酸反应[讨论与思考]两个实验所得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分析实验现象和测定的数据,试着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
2[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讨论与思考] 1、铁生锈后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2、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矛盾[练习]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44克B、32克C、22克D、12克2、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A、12克B、44克C、56克D、100克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克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指导学生画重点]讲解:①参加反常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总和”二字是指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有的反应并未全部参加反应)②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应包括气体、沉淀等全部物质的质量③审题时要注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反应”“足量反应”等表示的意义。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教案-009-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
第2课时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复习要求:
1.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其实质。
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方法。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复习难点:
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复习过程:
一、考点归纳整理:
1.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质:
化学变化中的“一定变”、“一定不变”和“可能变”
一定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
一定不变: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元素种类、质量;物质质量总和。
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推断物质的组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推断化学式(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3)求质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4)解释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变化。
(5)书写化学方程式。
3.化学方程式:
(1)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
③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2)书写原则:遵守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注意事项:条件、配平、符号等。
二、中考典例(见学案)
三、练习反馈(见学案)
教学后记:
1。
初中化学变化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变化的概念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3. 常见的化学变化现象4.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常见的化学变化现象。
2.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变化的概念。
2.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化学变化现象。
3. 采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变化?你身边的化学变化有哪些?2. 讲解化学变化的概念讲解化学变化的概念,解释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化学变化现象,如铁丝燃烧、酸碱中和等。
4. 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如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而铁丝折断是物理变化。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实例,并分析其本质特征。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产生新物质。
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变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化学变化概念的理解。
3. 观察生活中的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分析,下周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掌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初中化学变化教案:九年级》
《化学初中化学变化教案:九年级》一、引言化学变化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对于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认知。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以九年级化学变化为中心,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化学变化教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复习化学变化知识点,包括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酸碱中和反应等。
2. 能力与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2.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同时兼顾反应物与生成物。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玻璃棒、锡纸等。
2. 实验物质: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等。
3. 教学辅助:幻灯片、教学实验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相关的化学变化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变化的概念,并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幻灯片分析示例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掌握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特别是平衡方程式的方法和技巧。
并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实例。
3. 实验操作(4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以下两个实验操作:(1)实验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按适量混合,观察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气体产生等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
(2)实验二:硫酸和碳酸钠的反应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然后将碳酸钠加入试管中,观察反应过程中气体的产生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实验现象的总结与讨论(20分钟)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化学反应的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5.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30分钟)通过幻灯片示例,向学生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并讲解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技巧。
九年级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如此重要且表示了这么多的含义那化学方程式应该如何书写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小结]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讲解]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为例,讲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教师活动_
学生活动_
设计意图_
[讲述]
在这一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随之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问题引入]我们学习了元素、原子、分子等都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这些化学符号是化学最基本的语言,通称"化学用语",那么表示化学反应用什么"化学用语"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阅读课本
听讲找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三个步骤
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自己检查,纠正练习中的问题。_
让学生在例题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找到做题的方法。
在讨论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看书,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体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步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_
请大家汇报自己的结果。
讨论要求:发言时请根据自己小组实验的现象和记录,描述步骤、现象、结论的整个过程。
_
观看录像
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实验。
自己动手做实验
发言,并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不同的方案或不同的看法及时提出。_
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其自己分析怎样解决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如何理解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怎样理解化学变化【教课目的】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从微粒角度说明质量守恒的实质原由。
2.经过对已学知识的分类和整理,初步学会从不一样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3.经过对反响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实验研究以及化学变化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初步成立从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4.经过实验研究,培育学生勤于思虑乐于研究的学习质量。
5.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史实,学习科学家执着追求真谛的精神。
【教课要点】从宏观、微观角度以及定性、定量的角度对化学变化的认识【教课难点】化学变化中的定量关系的初步成立【主要教课方法】议论、实验研究教课相联合【教课用品】多媒体:电脑、思想导图inspiration 软件实验仪器及用品:电子天平、烧杯、试管、镊子、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滤纸等实验药品: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教课过程设计】教课流程设计图中心问题活动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建情境视频文件明确课题有关图片中心问题活动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思想导图整理图片:液氢和液氧以观看,思虑,并回答及生成水的质量。
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这个变化的知识呢?视频文件定量研究化学变化有关图片环节一创建情境明确课题环节二学生实验的相质量守恒定关用品及有关律的成立实验方案确实定图;推行:剖析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响(关注实验装置的选择)中心问题活动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怎样从微观角度进行白板上用磁力解说呢?以氢气和氧扣演示此过程气反响为例。
环节二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说走进历史,关注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白板、磁力扣等。
环节三化学方程式的初步成立中心问题环节四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板书设计】白板、磁力扣等。
活动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从头利用思想导图,整理对化学变化的多角度认识。
议论并回答组织学生议论并小结,谈对本节课的收思想导图软件获。
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三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知识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定恒定律成立的原因: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量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客观和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针对化学反应而言,任何化学反应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是化学变化就不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并不是所有物质的质量,没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能包含在内,“生成的各物质”是指经过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不是此反应生成的物质也不包含在内。
二、化学方程式及涵义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例:,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叫做化学计量数。
2、涵义:(1)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2)各微粒数目比=化学计量数之比;(3)各物质之间的相对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4)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书写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结为四步:(1)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的左边,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右边,多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用“+”相连;(2)配: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3)注:注明反应条件,通常写在“=”的上方,加热常用“△”表示;(4)标:生成物是沉淀的标明“↓”号,生成的气体用“↑”表示,写在相应化学式的后边,但要注意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不需注明“↑”号;b、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不需标“↓”号;c、“↑”和“↓”只是对生成物而言,不能标在反应物当中。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观察法;(2)最小公倍数法;(3)奇数配偶法等。
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的恒定关系。
2、解题步骤:(1)设:设出未知数;(2)写:写出化学方程式;(3)找: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写出答案。
〖典例引路〗例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①物质的质量总和②物质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原子的数目⑤原子的种类⑥物质的分子总数⑦原子的质量⑧物质的性质A、全部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③⑤D、①③④⑤⑦分析:任何化学反应过程都可以看做是反应物分子分解成为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因此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性质一定发生改变,而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发生改变,由此而得出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和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不会改变,而物质的分子总数因不同的化学反应而不同,所以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答案:D。
例2、化学反应A+2B→2C+D,若20gA和20gB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A没有剩余且生成16gC和14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A、20gB、10gC、5gD、2g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显然生成的C和D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总和,A没有剩余,已经全部参加反应,故有20g+B=16g+14g,所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0g。
答案:B。
例3、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A、27∶32∶102B、27∶16∶43C、4∶3∶2D、9∶8∶17分析: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其化学方程式为:质量比为:(4×27)∶(3×16×2)∶2×(27×2+16×3)108∶96∶204=9∶8∶17答案:D。
例4、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和,则该有机物中()A、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
分析:某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化学表达式为:,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有机物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而氧元素是否含有则不能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中有机物的质量,CO2和H2O的质量是已知的,通过计算就可以确定CO2中C元素质量为 %= ,H2O中H元素的质量为 % ,则有机物中含C元素和H元素的质量之和为1.2g+0.4g=1.6g< ,说明该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
答案:B例5、实验室需要96gO2做实验,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同时生成水多少克解:设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水的质量为y68 36 32x y 96解得解得。
答:需204g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同时生成水108g。
例6、把一定量的镁粉和碳粉的混合物放在空气中加热完全反应后测得,剩余物的质量与反应前混合物的质量相等,求原混合物中镁粉和碳粉的质量比。
分析:本题没有给出数据,感觉无法下手求解,应熟悉整个化学反应过程,找出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就不难解决。
镁粉和碳粉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如下反应:,由于是气体,所以反应剩余物是MgO质量等于反应前镁和碳的总质量。
解法 I :设原混合物中镁粉质量为x,碳粉质量为y,生成MgO的质量为z。
2×24 2×40则于是有。
解法 II :设质量为,与反应消耗的质量为48 32镁燃烧增加的质量也就是碳减少的质量,所以二者之比为3:2。
答案:镁与碳粉质量比为3:2。
〖达标自查〗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加热沸腾一段时间质量减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4克碳和8克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2克二氧化碳;C、铁丝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煤燃烧变成煤灰,质量变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粒子总数可能会发生改变的是()A、电子;B、原子;C、质子;D、分子。
3、有A、B两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6克A与足量B反应生成8克C 和3克D,现使10克B与足量A充分反应生成C为()A、12克;B、13.2克;C、16克;D、18克。
4、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20克,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水除去后,仍剩余2克气体,则该气体是()A、一定是氢气;B、一定是氧气;C、可能是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D、可能是氢气或氧气。
5、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用下式表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的化学式是()A、;B、;C、;D、6、在2A+B=2C的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克;B、32克;C、16;D、327、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将24克镁在纯氧气中燃烧可得40克产物,则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为()A、等于40克;B、小于40克;C、大于40克;D、无法确定。
8、已知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系数的值为()A、1;B、2;C、3D、49、若23g某一价元素的单质能和8gO2完全反应,所生成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31;B、46;C、54;D、6210、在托盘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小烧杯,向小烧杯中加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向烧杯中各加6.5g铁和6.5g锌,铁和锌全部反应,天平指针()A、仍然平衡;B、偏向加铁的一边;C、偏向加锌的一边;D、无法判断。
〖学力提高〗1、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H3、CO2、H2O,该物质含有元素。
2、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的质量为140克时,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为克。
3、学生甲用天平称取20克氯化钠,称量后发现砝码生锈了,那么甲称取的氯化钠质量应 20克(大于、小于、等于),理由是。
4、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已应用于我国研制巨型激光器“神光二号”中KH2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价,用磷酸H3PO4与碳酸钾反应可生成磷酸二氢钾,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及一种无毒氯化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某人用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D、BAC、BCD,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制造出的物质中含有人类现在还未知的元素,此人的话是否正确,理由是。
6、2003年4月,我国登山运动员再次登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登山运动员登山时所带的能源是氢化钙(CaH2),它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登山运动员需要热量时,将上述反应中生成的氢气点燃,该过程中实现了能量转化即能转化为能。
〖探究升级〗1、将12克镁分别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如下数据:(1)这三次实验哪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第一次为什么生成10克氧化镁而不是16克氧化镁哪种物质有剩余(3)第三次为什么会生成20克氧化镁而不是28克氧化镁哪种物质有剩余(4)求氧化镁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2、实验室要制取3.2g氧气,需完全分解多少克过氧化氢这些氧气能与多少克氢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3、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该矿石样品,并取盐酸200克,平均分成四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1)第次实验中矿石有剩余;(2)上表中m的数值是;(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的烧杯中,放入含纯硫酸9.8g的稀硫酸100g,再向两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片和锌,通过计算回答:(1)为保持天平平衡,至少加入锌粒、铁片的质量是多少(2)如果反应后酸有剩余,所加锌与铁的质量少于上述中的质量,天平能否平衡,若不平衡,天平指针向哪边偏参考答案:〖达标自查〗1、 D;2、D;3、C;4、D;5、B;6、D;7、B;8、D;9、D; 10、C〖学力提高〗1、C、H、O; N、H、C、O2、80.3、大于,砝码生锈是砝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锈的质量一定大于参加反应的砝码质量故称出的质量大于20克。